最新文言文专题教案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文言文教案模板六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2、帮助学生养成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好习惯;3、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教学准备1、学生先交流关于学习课外文言文的意义和困惑,以便课前交流;2准备好周末作业;印发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技巧的学案资料;3、做好教学课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个半月了,大家是否想过:究竟我们学习课外文言文有何重要意义呢?(学生思考)何映瑶:因为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章帆:因为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的热情;师:没错,课外文言文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这是我们了解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加强课外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语文素材,提高我们的文化文学涵养。
2、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课外文言文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比较棘手的困惑与难题呢?叶幸然: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怎样停顿语句;李雅倩:我觉得最困惑的一点就是很多的闻言词汇不太理解;林纪川:我想,最大的障碍就是怎样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其实,我们如果能够将课外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也就是说,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样疏通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疏通课外闻言文言文的大意。
二、以例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来教学1、师:首先,请同学看到所印发的资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大家先一起来大声地朗读一遍,注意速度稍微慢一点。
(学生齐读,老师事后进行字音订正与朗读评价)2、师:请根据课文自由地进行一次大意的翻译,特备是将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方便待会进行解答。
学生:出声地进行翻译,动笔标记字词等疑难问题,然后提问:何嘉敏:请问老师:参知政事是什么意思?3、师:这是古代的一种官位名称,可以直接翻译就行。
刘泓鑫:“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怎么理解?4、师:也就是说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也”字是语气助词,无需翻译出。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3)能够分析和欣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翻译和解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文言文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2.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阅读和理解《庄子·逍遥游》一文,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通过翻译和解读《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记载,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3. 第三章:文言文修辞手法欣赏(1)介绍文言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等。
(2)分析和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诗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第四章:文言文写作技巧(1)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转折等。
(2)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第五章:文言文与文化传承(1)了解文言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通过阅读和研究不同的文言文作品,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技巧。
2. 阅读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翻译法:学生通过翻译和解读文言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写作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文言文专题教案
文言文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
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准确翻译简单的文言文段落。
4、引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文学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技巧。
2、难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辨析。
虚词的多种用法和含义。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和文学鉴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式、语法等。
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诵读法让学生多读多背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培养语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古代名人的故事或者引用一句经典的文言文名言,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介绍文言文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讲解常见的实词,如“走”“亡”“顾”等,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分析常见的虚词,如“之”“而”“以”等的用法和意义,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让学生掌握其特点和翻译方法。
3、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字词解释、句式判断和翻译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4、拓展阅读提供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尝试理解文章的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字词、句式和文学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等。
强调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提高文言文水平。
6、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背诵一篇文言文短文、完成一份文言文练习试卷等,巩固所学知识。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文言文教案篇11、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一、解题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对照译文,辨析疑难)1、第一段: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5、第五段: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一、分段讨论问题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
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文言文教案模版(通用8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大家最陌生便是古文了啊?实际上,文言文是相对性现如今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而说的,古时候从未有过古文这一说法。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扫读、略读、精读。
常见文言文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扫读、略读、精读的实践。
通过例句分析,讲解常见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第二章:文言文断句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断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意群、语气、语法结构。
常见的断句标志词和断句方法。
2.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断句的原则和标志词。
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忠实原文、准确表达、语言通顺。
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翻译方法。
3.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文言文鉴赏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言文鉴赏的角度:思想内容、艺术表现、语言特色。
常见文言文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鉴赏的角度和手法。
学生进行鉴赏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文言文应试策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应试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应对文言文考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文言文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的策略。
5.3 教学活动分析历年考试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章:文言文词汇复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文言文词汇。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文言文词汇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重点文言文词汇的回顾与复习。
常见文言文词汇的用法和例句。
6.3 教学活动复习重点词汇,学生进行词汇运用练习。
2023年文言文教案三篇_4
2023年文言文教案三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
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
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__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文言文教案4篇
文言文教案4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__严密的论证方式。
3、通过__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__严密的论证方式。
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高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同学们也都了解很多。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所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荀子,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感知他的观点。
二、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讨: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明确:“学不可以已”。
已就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这里是两个词,“可”即相当于今天所讲的“可以、能够”,“以”仅作为起舒缓作用的语气助词。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实用】文言文教案(通用11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
《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
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1、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新课导入《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
2、新课教学(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文言文教案3篇_3
文言文教案3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三维目标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二、教学重点1.朗读指导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四、教学设想1.本篇属于选修的诗歌部分,这一部分自主赏析作品四篇,两首诗、两首词对于诗的赏析,课本作了赏析示例,而词的赏析示例没有,因此选择这首讲读,为学生鉴赏词作一个示例诗词鉴赏历来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要深入吟咏和诵读,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诵读,让学生在这一方法体会诗中的节奏,体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的文旨和意味2.在比较中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学中选择了同样写乡思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进行比较,加深对本词情感的把握3.对于周邦彦,学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文学文体常识在讲解过程中作简要补充五、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词的语言,探究词是如何做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3.吟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通过诵读“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词中的情感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余光中的《乡愁》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一)诵读初步感知请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自由朗读五分钟,尽量能背诵下来(老师提示朗读要求)点拨:诗是“直觉”的艺术,因此“朗读”是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朗读不是机械的读,而是要美读,也就是体会诗人情感,要读出感情,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a、注意句内节拍,联末韵脚;b、词大多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要处理好;c、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声,因声求气,声情并茂(二)细读理解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问题: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好?你喜欢哪些词句?然后请学生自由作答,老师稍加点拨意象:沉香、鸟雀、荷、初阳图画: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鸟儿们一大早就已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叽叽喳喳,清脆的鸟叫声相互转告着天气转晴的消息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炼字:“呼”字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呼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遥”“久”“梦”等(三)美读体会情感1、全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羁旅之苦、思乡之愁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这首词中,触发词人思乡之愁的是哪幅图画?明确:第3幅风荷(提示周邦彦的家乡在钱塘)这3幅图画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明确:沉闷欢快欣喜由此得出上片的朗读技巧: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2、根据朗读指导,学生自己美读3、听朗读录音,指出不足三、延伸拓展《苏幕遮》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不愧为词中精品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范仲淹所写的《苏幕遮》,看看与周邦彦的有何异同,我们又该怎样去品读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四、作业:背诵《苏幕遮》五、板书设计:苏上片:写景(风荷)幕见景生情遮下片:抒情 (思乡)文言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文言文教案模板8篇
文言文教案模板8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导入作者及题解二朗读训练,理解字词1.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读完后师生共同正音正节奏。
2.自由读一遍,要求:读得流利,注意初步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接龙,每生读一句。
要求: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4.速读,理解字词,学生质疑,师生释疑。
同时在下一个环节中随时发现字词的问题并解决。
三理解内容,把握主题1.方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得知的?请说出你的结论及依据。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特点、经历及结果。
2.一个天生聪明的人最后沦落为“泯然众人矣”,你认为谁应该为他的沦落负责?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悲剧决不只是他父亲一个人造成的。
3.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懂得了什么?或者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那么,__作者写作__想表达一个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读第三段,并联系__标题“伤仲永”,讨论并概括作者在这些议论里所表达的观点。
四小结拓展,思维训练1.小结课文.2.先天的天资与后天的努力究竟哪一点对学习的影响更大?(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言之成理即可)五巩固字词,熟读课文.文言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增强文言阅读能力。
(重点)2.在把握__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重点、难点)3.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诵读训练,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伯乐相马: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文言文专题教案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专题教案知识点总结教案一:文言文入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并学习常用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重点词语、句式结构等)。
1. 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指的是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是古代中国人所使用的书面语言。
文言文具有古朴庄重、简练精炼的特点。
2. 文言文的特点- 字词使用:文言文使用的字词多为古代汉字,有时需要通过注释或说明来理解含义。
- 语法结构:文言文使用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动宾结构、“以…为…”结构等特殊句式。
- 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达到表达的效果。
3.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 重点词语:文言文中有一些常用的词语,如“吾”、“尔”、“乃”等,在理解文言文句子时需要注意词语的含义。
- 句式结构:文言文中常使用的句式结构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状语从句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句式的基本用法。
教案二:文言文阅读技巧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文言文阅读的常用技巧及实例分析。
1. 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多读多背: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文言文,熟悉其中的句式结构和用词习惯。
- 理解上下文: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推测词义和句子结构的含义。
- 注意标点符号:文言文中的标点符号往往与现代汉语不同,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2. 文言文阅读的常用技巧及实例分析- 利用注释:文言文注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汉字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学生应该善于利用注释。
- 突破生僻字:文言文中常包含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询字典或注释来解读生僻字的意思。
- 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复杂,学生可以通过剖析句子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加深理解。
教案三:文言文写作能力培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
文言文教案4篇
文言文教案4篇文言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
2、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3、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4、培养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力。
5、通过情景练习,进入→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创意说明:__重在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__从容恳切,令人感动,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培养学生想像和情感体验能力,促使学生好学向上。
学习步骤:一、新课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文学常识介绍:1、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和课后资料。
2、介绍__体裁特点__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作为__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者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方法。
二、初读课文,疏通学问1、师播放朗读磁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生自由朗读课文。
3、生根据注释和词语试译课文。
4、四人小组直译课文,教学巡视。
5、师生弄清课文大意,师朗诵重要字词注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提问:⑴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做。
⑵__从哪些方面写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⑶__.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为?2、小组议论3、课堂讨论明确:①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老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文言文教案4篇
文言文教案4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熟悉高考题型,掌握文言文解题方法,加强实战演练。
2、通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引导学生收集、了解文言文复习方法,自主学习文言知识要点。
二、教学重点1、在线测试2、网上搜索有关文言文复习资料三、教学设想1、介绍文言文整体阅读解题的步骤。
2、学生在线测试,体会解题步骤。
3、教师当堂讲解。
4、学生搜索有关资料,解决自己文言文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归纳文言文知识要点,或归纳文言文复习的方法、策略等。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步骤(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教师打开演示文稿,介绍“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要具工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实词解释题和题句子翻译题)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
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
其实,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
【热门】文言文教案4篇
文言文教案【热门】文言文教案4篇在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
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
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
页码如下: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明确: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主状谓宾主语在谓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
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
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2、偏正关系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
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
例如:壮丽山河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例如:黑板上4、“的”字短语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5、复指短语例如:司机老王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例如:调查研究2、偏正式(状语+动词)例如:立即动身3、动宾式:例如:挖地道4、动补式例如:变得更美丽5、连动式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6、兼语式例如:请你参加(“你” 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C、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必备】文言文教案(精选7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3、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1、弈:下棋学弈:学下棋2、就题目提出问题(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2、老师逐句领读。
(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四、逐句理解,把握语气师: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讨论,知识的积累2、理解句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a、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联系《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
之:的"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联系《伯牙绝弦》。
关于文言文教案四篇
关于文言文教案四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明确中考考纲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2、掌握课外文言文基本内容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课外文言文基本内容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教学设想:1、教师以理论指导和实例示范相结合。
2、学生以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结合。
3、通过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二、研讨新课内容(一)、考点探究(二)、以例探法1、学生自读文段,要求拿出笔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不懂得字词、句子划下来,准备交流。
2、点化重点的字词,疏通文意。
3、师生交流并归纳答题方法。
(三)、实战演练1、学生自读文段,疏通文意。
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引导,师生完善答案。
3、:答题时注意细审题,相同考点不同的提法。
(四)、强化训练三、课堂四、布置作业人物形象分析板书设计文言文教案篇2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①正确读写加点词语:学奕()鸿鹄()弓缴()弗若()②正确停顿下列句子:思/援弓缴/而射之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①读准字音;②停顿适当;③语速稍慢。
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精品】文言文教案三篇
文言文教案【精品】文言文教案三篇在日常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
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
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
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
有关文言文教案汇总五篇
有关文言文教案汇总五篇文言文教案篇1总体设想:构建高起点、高效率的复习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复习、归纳、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
2、讨论归纳理解文意和解答题目的方法。
3、运用一定的解题方法完成阅读题,提高阅读解答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解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以例寻法,运用方法,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讲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发放一份复习讲义,列出本课复习中涉及的课外文言文选段,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阅读熟悉选文材料的大意,划出不太理解的地方,作一些交流。
二、明确重点,导入新课。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中考试卷的必考题型,分数比重大,历年来失分率都很高。
尤其是近两年阅读__选自课外,让许多同学望而却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
三、明确选文特征。
文言文阅读的选文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选取课外的浅显文言文,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一是篇幅较短,二是突出教育性。
)四、回顾命题特点。
文言文阅读常考哪几种题型?(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1、词语解释。
2、句子的翻译。
3、文意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评价。
除此以外划分文句的朗读节奏,设置情境迁移拓展也有可能进入09中考试卷。
)五、探究如何理解文意。
解题的前提是读懂读通选文内容,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一些解读文言文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补充:1、抓住标题,窥探全文。
2、结合注释,大致读懂。
3、联系课内,揣摩推测。
4、浏览题目,帮助解读。
)就以上四点举08泰州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选段《钱若水为同州推官》作示例指导。
师小结:理解文意应着眼于全篇大意,不强求字字明晰,句句通晓。
六、探究如何解答题目。
1)词语解释的解答。
举08徐州中考卷文言文阅读《<明史张溥传>选段》词语解释题:(1)日沃汤数次 (2)俄顷立就学生思考解答,说明答题依据。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有关文言文教案7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
“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
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
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
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
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
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
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
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把握课外文言文考点;2.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 3•掌握课…、亠一一'、教学重点难 1. 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 ),巧解难 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导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 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 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有关文言文分析的一些技巧。
第一步:整体阅读。
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 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 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 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 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
四、内容:(一)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1、标准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米)。
2、原则一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 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般说来,应以 直译”为主,辅以 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3、直译的方法一一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 对一一对译。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 吗?② 换一一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 词义已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一一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 地位低微、见识 浅陋”来替换它。
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 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
如:① 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 师”要换成 军队” 伐”要换成 攻打”②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 吾”要换成 我” 尝”要换成 曾经” 终”要换成 整” 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③ 留——保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 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 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一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 删 删略。
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
如:例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外文言文解题技巧。
八、、例2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之,句末语气助词)例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⑤补一一补充。
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一一(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
“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一一调整。
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一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①大王来何操?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3、“蚓无爪牙之利”为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式为“蚓无利之爪牙”,“利” 是修饰“爪牙”这个词的。
(二)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
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二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
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如: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作动,为王)赵王之子孙侯者。
(侯:名作动,封侯)②名词活用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来形容动词运”,名作状,用箕畚。
)北通巫峡。
(北:来修饰“通”,名作状,向北。
)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如:尔安敢轻吾射。
(射:动作名,射箭的本领)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这里是使••…为王”)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这里是使••…活”)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形容词,这里是“使……尊贵”)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 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原是名词,这里应为“以……作将军”)渔人甚异之(异,原是形容词,这里应为“认为……奇怪”)练习: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字并解释。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项伯杀人,臣活之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一词多义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
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莫名其妙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①若能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6、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三)倒装句: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 )宾语前置句:包括a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
如:“三岁汝,莫我肯顾”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如“大王来何操?”c、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
如:“微斯人吾谁与归?”d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
如“何陋之有?”(2)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
如:“覆之以掌”(3)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蚓无爪牙之利”。
(4)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
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
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四)一、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
(通假字:“具”、“要” ——本字:“俱”、“邀”)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①同音通假。
如: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 “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②双声通假。
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一孰”通熟”③叠韵通假。
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一一邪”通耶”(五)、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六)、一词多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
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
如毒”的词义又安敢毒焉(怨恨)呼嘘毒疠(有毒的)赋敛之毒(毒害)(五)、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不表示意义,只做陪衬。
①意义相近:今有一人入园圃”(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做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