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浅析柳永自制曲的原因及意义 .doc
![浅析柳永自制曲的原因及意义 .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be07e2aeaad1f346933f7c.png)
浅析柳永自制曲的原因及意义作者:饶丽萍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摘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词人,他生活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市繁荣的承平时代。
柳永自制新曲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柳永具有音乐禀赋,精通音律。
二是唐五代以来词人避实就虚,多描绘离愁、别恨,小园香径的环境局限已经不能够满足柳永填词的需要。
因此,他自制了大量新曲,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于词的内容题材与体制完备方面都作出了全新的开拓,直接推动了宋词的繁荣与发展,在词学发展史上具有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柳永自制曲原因意义柳永出生于具有深厚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
其祖父柳崇是五代末年的“处士”,父亲柳宜太宗雍熙二年(985年)登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
柳永家号称“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
”柳永自幼饱读诗书,具有音乐禀赋,精通音律,他的词在当时就风靡一时。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
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但柳永的人生际遇却是坎坷的,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
辨证地看,柳永失去了仕途,却成了词坛巨匠。
为满足其填词的需要,柳永自制了大量新曲,获得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关于柳永自制新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 柳永自制曲的客观原因柳永主要活动于仁宗、真宗两朝,这一时期宋朝开国才二十几年,经济发展,都市繁荣,人口增加,市民阶层在不断壮大。
汴京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它自然成为“新声”创作的总汇之地。
宋初统治者采用柔性手段控制文臣武将,营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就使得文人士大夫们有了充裕的追逐声色享受的经济基础。
文武大臣家养声伎,婢妾成群,已成社会风气。
甚至在官场中、在上下级之间也不避讳。
文人士大夫追逐享乐的风气成为宋词滋生繁衍的温床。
为了娱乐,最高统治者也乐此不彼,甚至自填“新声”。
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全面记述了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并说:“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宋史·乐志》中也记载:“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
论柳词的贡献
![论柳词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f8e5e690ddccda38366bafb2.png)
论柳词的贡献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系宋朝工部侍郎柳宜的第七子,以填词名世,与兄弟三复三接并为“柳氏三绝”,生于一个典型的官宦世家。
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汴京度过的,常流连于歌楼妓馆之间,繁华的汴京在他心目中是生活各感情上的真正故乡。
又由于连续几次科考都未及第,其功名上的失意促使他到烟花巷里寻求慰藉和刺激。
他深入市井,与民间艺人和歌女舞妓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过不少风流韵事,逐渐成为纵情风月的浪子才人,成为著名的流行歌词作家,而他在词作方面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民间传承,使词具有俚俗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师法渊源、创作态度和社会影响上,词本有民间和文人两大传承。
北宋初期,几乎无一例外地只继承文人词而排斥民间词,只有柳永冲破了这一局限,既以文人的身份写词,又有意识的多与民间保持联系,使民间词的传承得以继承。
不管是在京城候试,还是在各地旅游,柳永都常为艺人歌女填词谱曲,并从他们身上吸取丰富的创作营养,培植自己富有俚趣的创作风格。
由于柳永曾长期混迹于市井中,有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不是士大夫的,虽未如此,但柳永词确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趣而著名。
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言情道爱。
本以含蓄为贵,而柳永所表现的却是尽而又尽,浅而又浅,把一见倾心表现的急不可耐。
二、内容题材的开拓柳永词作的内容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笔下的范围广泛,显示着他词作的多样性。
早期词原本狭隘的内容,到了他则得到了扩大,充分的开拓了词作的内容题材。
1、描写享乐与风情的传统题材。
由于柳永少年风流,再加上他天性浪漫,常常流连于青楼楚馆中,身在声色犬马之中,所言所听尽是莺声燕语。
再加上本身与歌妓的情欲纠缠,所以在他的词作中,有许多描写情欲生活的作品。
例如《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在柳永词中,多的是对妇女不幸的遭遇加以刻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股真挚情感的表现,虽然对情欲有如此露骨的表现,但我们却可从其中看到柳永坦率、真切、毫不矫情的性格。
论柳永的歌姬词
![论柳永的歌姬词](https://img.taocdn.com/s3/m/2f70fe74caaedd3382c4d308.png)
从“偶失”“暂遗贤”可以看出,他对仕途还是充满自信的。所谓“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不过是以狂傲之言抒郁闷之怀,实是一时之气话。但不可否认由于仕途的挫折,促进了柳永与歌妓的往来,如词下所云“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虽然词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只是一句气话。但由于此句在落第举子中广为流传,从而成为世人评价他“为人疏俊少检”“薄于操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口实之一。
(2) 对爱情的执着甚至被弃后仍然苦苦等待的痴心,如: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
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少年游 一生赢得是凄凉》
“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憀”《少年游 帘垂深院冷萧萧》
3、咏其心。对歌妓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刻画,这是柳永歌妓词的价值所在。
(1)对脱离娼妓生活和拥有正常的夫妇生活的期盼,例如: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
“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集贤宾 小楼深巷狂游便》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歌妓词。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4]48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5]213,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歌妓词是柳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歌妓的交往对其歌妓词的传播、内容与艺术均带来了较大影响。
论柳永妓情词的创作原因
![论柳永妓情词的创作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79cef449be1e650e52ea99d3.png)
柳 永 存 词 约 2 2首 , 中 以歌 妓 为 描 写 对 象 涉 及 对 歌 1 其
妓 的 感情 牵 系 方 面 的 妓 情 词 就 有 1 6首 。 永 这 些 词 在 4 r柳 l
丽 , 万 家 急 管 繁 弦” 《 花 回》 。 可 以 看 出 , 至 朝廷 , 正 (看 ) 上 下 到市井 , 歌妓 已成 为宋 人 生 活 中不 可 或 缺 的组 成 部 分 。 柳 永 从 十 九 岁 起 , 因 仕 途 穿 梭 于 此 氛 围 中 。 据 刘 天 即 文 《 永 年 谱 稿 》 述 :真 宗咸 平 五 年 (O 2 , 永 十 九 岁 。 柳 记 “ 1 O )柳 是 年 , 可 能 参 加 乡 试 后 , 离 开 崇 安 家 乡 , 汴 京 应 礼 部 永 即 去
种 浪 漫 的禀 赋 , 他 遇 到 能够 激 起 这 种 浪 漫情 怀 的土 壤 时 , 当 就 会 把 这 种 天 性 完 全 表 露 出 来 。“ 把 韶 光 轻 弃 , 有 红 忍 况
、
歌 妓 盛 行 的 时代 与 词 人 浪 漫 的天 性
宋 朝 的 歌 妓 制 度 首 先 是 得 到 了 最 高 统 治 者 的 肯 定 与 提 倡 。《 史 ・ 守 信 传 》 :帝 日 : 人 生 驹 过 隙 尔 , 如 多 宋 石 载 “ ‘ 不
第 8卷 第 2期 20 0 9年 O 月 4
淮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OURNAI 0F HUAI IPROFES 1 BE S 0NAL AND TECHNI CAI C0ILE GE
Vo1 o .8 N .2
Ip. 0 9 A r2 0
积 金 、 田宅 以遗 子孙 , 儿 舞 女 以 终 天 年 。君 臣 之 间 无所 市 歌 猜 嫌 , 亦 善 乎 。  ̄2 8 刚 取 得 天 下 的 宋 初 统 治 者 出 于 巩 不 ’ [8 0 11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https://img.taocdn.com/s3/m/84054dcabb4cf7ec4afed040.png)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不是柳郎才高,而是柳郎心低,他肯低下身来俯就这些女子,他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对她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纯洁而不染烟尘的。
【关键字】柳永,歌妓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流传甚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所谓的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歌妓是柳词创作的主要对象,与这群人的交往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词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色艺俱佳的歌妓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唐五代词人晏殊、张先等人都曾创作过歌妓词,但柳永的妓情词与他们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晏殊等人的妓情词多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描绘歌妓的容貌、体态、技艺之美;或以代言体形式,以婉转而又富有女性情调的口吻来言情。
这种“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形式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词作的“助妖娆之态”、“资羽盖之欢”、“娱宾遣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因此“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则大都充当了风雅的附庸,缺少鲜明的个性,却多了些那一时代特有的贞淑节烈”,对于身份低贱的歌妓的真实感情世界,词人是不屑于去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说在词作中加以反映了。
柳永则是在她们普遍的美色与技艺中发现一些富于特色的方面加以描绘,以由衷的赞美之情描写她们的美貌和伎艺,并以同情的笔触真实地反映她们的痛苦、不幸、向往和追求。
柳永歌妓词成因探析
![柳永歌妓词成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72ca2eaaea998fcc220ebf.png)
[收稿日期] 2009-09-23[个人简历] 林 娜(1979-),女,山东安丘人,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
=文学>柳永歌妓词成因探析林 娜(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摘 要] 柳永的词作以歌妓词为主,而且盛行一时。
探求其写作原因对于研究柳词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因为宋代歌妓制度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次是因为柳永有着自身的特殊人生经历和出色的音乐才华。
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得柳永的歌妓词创作遍地开花。
[关键词] 柳永;歌妓词;成因[文章编号] 1672-2035(2010)01-0081-03 [中图分类号] I20612 [文献标识码] B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以表现爱情、艳情、歌妓的生活以及与歌妓交往的为多,约占其5乐章集6的三分之二。
这些词真实地反映了他和歌妓的交往和感情,也反映了歌妓的生活和心理,是柳词中最为宝贵也最为重要的部分,更是柳永重视感性生命,体验生活的产物。
其词在当时流传极广,叶梦得在5避暑录话6卷三中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0可见柳词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柳永与歌妓,实在有着太多的关联与关照,是歌妓这些浪漫之花造就了伟大词人之梦,也是词人的妙笔向我们展示和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真实和人文风貌。
一、歌妓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一)宋代歌妓制度的社会化歌妓大体可分为三类:官妓、家妓和市井妓。
宋代歌妓制度大抵沿袭唐制,但是更趋社会化、商业化,这和最高统治者的提倡有关。
宋太祖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夺得皇权后,有鉴于唐末五代藩镇称雄割据的分裂局面,解除了禁军宿将的兵权,并以多置歌舞妓女为号召。
5宋史6卷二五o 5石守信传6云:/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0[1]这无疑为宋代歌妓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士大夫在官府/得以官妓歌舞佐酒0,这就是宋代音乐和乐府小词赖以兴盛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这正是歌妓制度社会文化意义的体现。
论柳永词在当时盛行的原因
![论柳永词在当时盛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2ce146caf1ffc4ffe47acf8.png)
论柳永词在当时盛行的原因关键词:长词慢调雅俗并陈题材多样视角独特摘要:柳永是北宋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
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提起那流传千古的佳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然会想起柳永词。
下面就探讨一下柳永词在当时盛行的原因。
一、慢曲盛行把慢词作为专业,在创作方面,一般认为是个从柳永开始的。
清宋翔凤说:“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
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
耆卿(柳永)失意无俚,留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
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
例《戚氏》:“长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间、、、、、、”柳永这首最长的慢词达212字。
通篇音律谐协,句法活泼,平仄韵位错落有致。
慢词因篇幅长字数多在表现手法上自然要有别于小令。
一般说小令以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见长慢词则以铺叙取胜。
宋人李之仪云“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
”《姑溪词跋》但铺叙不能一味展衍必须讲究章法变化之奇开阖动荡之美。
如无层次、无变化就会陷于痴肥堆叠或呆滞冗复。
柳永慢词的铺叙之法大致注意了几个方面 1十分重视景与情的适当布置。
柳永词惯用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的基本格局但读来并不呆板单一因为他力求融情于景、以景托情把情景打成一片将登山临水所见的山光水色与离愁别恨结合加以表现并用对外景的描叙来烘托内心活动。
如《曲玉管》、《卜算子慢》、《戚氏》诸作在情景关系处理上都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的境地。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d4bdb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2.png)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第一篇: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摘要:柳永是宋初以词闻名的第一人,他的词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相传在北宋社会,“凡有进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本文展现柳永词在北宋流传的盛况,并结合其时代背景与柳词的艺术特色来分析其盛行的原因。
一、柳永慢词的盛行(一)柳永其人其词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
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
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
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
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
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
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
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 雅” 为“ 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 浅近卑俗 ,自成一体”。
他那种铺叙展衍、开阖自如的笔法,被世人奉为“屯田家法”,后世凡作慢词者,多采用此法。
此外,柳永在口语、俗语的运用上,也有许多创新之处,集子里那些俚俗的所品,虽然遭到士大夫们的鄙视,但在词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d533164ddccda38376baf71.png)
柳永词在北宋社会的盛行及其原因摘要:柳永是宋初以词闻名的第一人,他的词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相传在北宋社会,“凡有进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本文展现柳永词在北宋流传的盛况,并结合其时代背景与柳词的艺术特色来分析其盛行的原因。
一、柳永慢词的盛行(一)柳永其人其词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
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
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
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
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
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
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
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
他那种铺叙展衍、开阖自如的笔法,被世人奉为“屯田家法”,后世凡作慢词者,多采用此法。
此外,柳永在口语、俗语的运用上,也有许多创新之处,集子里那些俚俗的所品,虽然遭到士大夫们的鄙视,但在词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https://img.taocdn.com/s3/m/2d5907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9.png)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一、本文概述柳永,这位北宋时期的词坛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词作,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被誉为雅俗共赏的典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柳永词的雅与俗两个层面,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词作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我们将对柳永词的“雅”进行分析。
柳永的词作中,不乏对自然风景、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
他善于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使得词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他的词作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这种高雅的艺术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柳永词的“俗”。
柳永的词作不仅高雅,而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他的词作中,有许多反映市民生活、描写爱情故事的篇章,这些篇章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永的词作既具有高雅的艺术风格,又充满了通俗的生活气息。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柳永词的深入分析,揭示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词坛巨匠的卓越成就。
二、柳永词的雅柳永的词作,不仅以其独特的俗味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更以其深厚的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永的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柳永的词作语言华美,词藻丰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个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他的词作语言既典雅又优美,既有文人墨客的精致,又不失市井小民的生动,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词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受读者喜爱。
柳永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他善于以词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表达出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柳永词
![柳永词](https://img.taocdn.com/s3/m/d9413ef6524de518964b7daa.png)
浅谈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读《宋词三百首笺注》有感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
据载,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在这些词作中,刻画了很多能歌善舞的歌妓形象,她们用歌唱出了对苦难生活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和真挚爱情的渴望。
一:柳永歌妓词的社会背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子每每玩弄女性,歌妓作为社会地位最低的女子,根本是供男子娱乐消遣的工具。
到了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和最高统治者的不加干扰,歌妓行业逐渐兴盛起来。
出于男性观赏者的审美要求,以妇人姿态为歌舞本色的趣味观念在唐末就基本确定,到了宋代更是独重女音,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一中曾说:“今人独重女音,不复能问否。
而士大夫所作歌词,亦尚婉媚,古意尽矣。
”因此,到了宋代,独重女音进而发展到嘲笑和排斥男音,使曲子词成为“软性文艺”。
在这种背景之下,柳永创作的歌妓词无论从内容、意境到外在的文字、语言风格都必然会留下歌妓所代表的阴柔之美。
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看,歌妓与词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它在词人生活,词体创作,传播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性,抒情性是词体的特点,但“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
”所以,歌妓的加入,使词体的两种特点都得以充分发挥。
首先,歌妓以她的歌喉唱出的词句就体现了词体的音乐特性;其次,歌妓在唱的过程中所融入的个人情感又使词体的抒情功能得以发挥。
纵观柳永的歌妓词,我们不难发现其词的传播出现了这样一种范式:歌词→歌妓→听众。
“歌妓演唱”这种动态传播范式,让柳永的词走向大众,使柳永的词达到了与诗、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二:柳永词中歌妓的才艺歌舞妓(又称艺妓)是集美貌和高超的才艺于一身的特殊群体,柳永在其创作的歌妓词中就描写了许多色貌俱佳的美妓,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她们多是“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的,这些歌妓的外在美有别于《花间集》中妓女身上的珠光宝气,脂粉香气之类的浓艳美,而是着重于歌妓本身的天然自然之美,也恰是这种特殊的美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词怎么流传这样广?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词怎么流传这样广?](https://img.taocdn.com/s3/m/312a553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e.png)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词怎么流传这样广?人们对柳永的词有一个评价,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说明,柳永的作品,比皇帝的圣旨传播得更快、影响更大、范围更广。
通俗的说,柳永就是北宋的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他的词作一出,全国上至公卿之家,下至里巷之屋,广至所有的歌舞茶楼、娼家妓院,一律在唱他的词,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风行全国,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柳永,只有一个柳永能做到这一点。
柳永的词流传有多广?影响有多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柳永曾经作一曲《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在词中,写尽了北宋杭州的自然美景和繁华富庶,此词一出,轰动八方,不仅中土大地的歌女们在唱,就连北方的金国女真族的广袤大地上,也大为流行,金国皇帝完颜亮听了此曲,竟被江南的美景闹得茶不思、饭不想、夜不寐,立即准备挥师南下,以一国之力来争抢词中所描绘的盛景,后来他果然提兵侵略宋朝了。
那么,柳永的词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的词不像北宋其他士大夫的词作,极尽雕琢,追求古雅,柳永与他们不同,他作词通俗晓畅,注重感悟,他的词都是情到深处时从心底蹦出来的,而不是躲在书斋里想出来的,所以,更打动人心,人家一读,就能感同身受,而且深为折服。
第二个原因就是接地气。
柳永的骨子里是一个平民诗人、里巷词家,他虽出身官宦之家,但他更钟情市井生活,多年的游历,使他对平民百姓,尤其是青楼歌舞场的烟花女子情深意切,他了解她们的生活,他与她们同生活,所以,他的词作里有很多与歌妓舞女交集的内容,这些鲜活的素材,使他的词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通俗有趣,烟火味十足。
第三个原因就是术业专攻。
柳永虽然也曾走科举之路,但他在科举和入仕的路上一直磕磕绊绊,比如,当时的宰相晏殊也是一个大词人,柳永去拜访晏殊,晏殊尽管接待了他,却说:“我也爱作曲子,但不作‘针线慵拈伴伊坐’之类。
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a16735afdd3383c4bb4cd202.png)
年之后,柳永在《风归云》一阕中回忆到:“恋帝里,金谷 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个晌。忍把浮名,
眼。”其《戚氏》词云:“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 换了浅堪低唱。
迁延。”可以为证。
“双”与单对举,恰与离人已去、独留浦上人的孤单形 事》) ,“万瓦新霜扫残瘴,一林丹叶换青枫” (陆游《城
成对比,但是,这种对比诉诸理性,而审美活动恰是一个自 上》) ,“蔓草江淹何限恨,青枫宋玉有余哀”(清代诗人
觉、联想的过程,是模糊思维中最典型的范式,与“青”相 冯班《兵后经郡齐门故人废园有感》)。
从“偶失”“暂遗贤”可以看出,他对仕途还是充满信
二、柳永的音乐才华和浪漫天性使然
心的。所谓“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不
东京富庶繁华,吸引文人才子之处当不在少数,何以柳 过是以狂傲之言抒郁闷之怀,实是一时之气话。但不可否
永独对青楼歌妓青睐有加?这就不能不说到柳永的音乐才能 认,由于仕途上之挫折,促进了柳永与歌妓的往来,如词下
风行天下,故歌妓主动和他交往,在交往中可以获赠妙词或 p22-23宋翔风《乐府余论》云:“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
品题。
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留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言
另一方面,柳永风流浪漫的天性使他和歌妓多有往来。 语,编入词中,以便妓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9]
柳永的风流浪漫似是受到中唐文人的影响。中唐时以白居 p2499从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仕途失意,政治上受到压制激
词中留下了“青”的冷、重感与枫的伤感而消融了枫的红 诗歌含蓄蕴藉的美学风格。因此,由三个基本意象“青”
依红偎翠 尽得风流——试论柳永歌妓词创作的原因
![依红偎翠 尽得风流——试论柳永歌妓词创作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a8583ffba0d4a7302763a76.png)
名伶 歌 妓 对 中 国诗 词 的推 进 作 用 可 以 说 是 无 可 置 疑 的 , 恐 怕 不 风 流 的词 曲作 家 在 历史 上并 不 多 见 。 先 , 们 对 于 作 家 心 首 她 灵 的 宽 慰 是 作 家 们 涌 泉 才 思 的绝 佳 引 子 , 姬 入 文 , 咏 风 月 , 以 吟 才 子 佳人 故 事 自然 成 了 重要 的创 作 题 材 。元稹 在 《 赠 薛 涛 》 寄 中 有 言 : 言语 巧偷 鹦 鹉 舌 , 章 分 得 凤 凰 毛 。纷 纷 词 客 皆停 笔 , “ 文 个 个 公 侯 欲 梦刀 。” 以这 位 名 伶 薛 涛 为例 , 遗 留下 的诗 大部 分 反 她 是 赠 答 相 知 者 的 。 中不 乏 有 头有 脸 的人 物 , 韦皋 、 崇文 、 其 如 高 元 稹 、 禹锡 等 。风 尘 女子 们 由 于 自身 所 处 的社 会 阶层 限制 , 想 刘 要 在 世 间 立 足 . 而 出类 拔 萃 , 必 须 想 方 设 法 得 到 元 稹 、 永 们 进 就 柳 的赏 识 。元 稹 、 永 们 的社 会 生 活 需 要 捧 出 歌 妓 , 妓 更 需 要 元 柳 歌 稹 、 柳永 们 的扶 持 。双 方 实 现 了生 物 学 上 的共 生关 系 。 在 众 多 但
中图 分 类 号 : 0 1 6 2
1 引 言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6 2 1 7 ( 0 11- 0 2 0 1 7 - 5 8 2 1 )1 0 5 - 2
活 动 在汴 京 和 江 南 两 地 , 也 是 北 宋 年 间 歌妓 相 对 集 中的 都 会 , 这 为 柳 永 的交 游 歌 妓 提 供 了 “ 利 ” 件 。少 年 柳 永 来 到 这 样 的 一 地 条
论柳永的歌妓词
![论柳永的歌妓词](https://img.taocdn.com/s3/m/7b6d76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c.png)
论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对于其中的一些艳情作品探讨其写作初衷,以求全面的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文人心态“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1]可见柳词在当时流传极广。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因其以歌妓为主要表现对象,为此,柳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背负了身前身后的诸如“薄于操行”[2]“词语尘下”[3]等一系列负面评价。
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柳永的歌妓词呢?本文试图联系柳永的身世经历以及其时的文学生态,以期对柳永的歌妓词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歌妓词。
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4]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5],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有些还写了歌妓的名字,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才艺貌俱佳的美妓。
这些歌妓多有“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的色貌,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宋元以来的笔记、话本、杂剧、小说也多记载柳永与歌妓的交往情事。
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风流冢》、《变柳七》等。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记载:“宰相吕夷简六十诞辰,差堂吏传命正在徐东东家积翠楼戏耍的柳永填写新歌上寿,柳即写下了《千秋岁》……”此虽系小说家言,但原诸史实,或不为妄谈,在这些本事或故事的背后,应该有着柳永与歌妓交往的某些事实存在。
这些杂史笔记的记载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歌妓对柳永词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柳永词的传播呈现出这样一种范式:歌词→歌妓→听众。
这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范式,词走向广大的听众,歌妓在其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
高卑兼有_词_出有因_浅论柳永的歌妓词
![高卑兼有_词_出有因_浅论柳永的歌妓词](https://img.taocdn.com/s3/m/c3daccc72cc58bd63186bdb3.png)
高卑兼有,“词”出有因——浅论柳永的歌妓词黄红霞1,杨仲义2(1.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 418008;2.铜仁学院中文系,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柳永本是“宋词革命的巨子”,但不少人对于他的词,特别是歌妓词,评价很低。
主要是因为他的歌妓词中有一些低俗的内容。
但这并不是柳永歌妓词的全貌。
本文试图联系柳永生活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客观认识和评价柳永的歌妓词。
关键词:柳永; 歌妓词; 儒生; 浪子; 宋世风流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09) 03-0057-04柳永存词两百多首,其中有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首是赠妓、咏妓、狎妓、思妓的歌妓词。
柳永给人留下“依红偎翠”的浪子形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写了这么多歌妓词。
李清照《词论》曾说柳永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①但并未言及他歌妓词的具体内容。
现代许多学者虽认识到对柳永歌妓词不能执其一端,以偏概全,但往往一带而过,未论其详。
更较少深究柳永“浪子”性格和歌妓词的成因。
有的甚至将一切都笼统的视为符合人性之常,任意涂抹。
本文以“高卑兼有,‘词’出有因”为题,就是试图全面客观地对柳永的歌妓词进行分析研究,并将他的歌妓词与他的政治经历、生活经历及当时的文化潮流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这样既可以使人们对柳永歌妓词的美丑善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的认识,也可以深入揭示出“浪子”柳永及其歌妓词产生的政治、社会文化原因。
其结果一可还柳永以本来面貌,二可使柳永歌妓词得到准确、科学的评价。
1.“浅斟低唱”——柳永歌妓词的全面观照生活在市井中的柳永,创作了大量的歌妓词。
他一生“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
”(陈师道《后山诗话》)一部《乐章集》,赠妓、咏妓、狎妓、思妓之词,俯拾皆是。
不过,虽然他的些歌妓词描写的都是市井歌妓,但其所抒之情的美丑高卑却不尽一致。
我们先看这两首词: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柳永歌妓词探析
![柳永歌妓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8a9c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f.png)
柳永歌妓词探析
陈小波
【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6)1
【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与歌妓交往频繁,创作了大量歌妓词,歌妓词在柳词中占了较大比重。
柳永歌妓词可分为思念型、赞美型、爱恋型、性描写型。
柳永创作了大量歌妓词,其原因有三:一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二是时代文化因素的浸润;三是柳永个人主观因素。
柳永的歌妓词对于中国文学由雅趋俗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陈小波
【作者单位】长郡开福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2
【相关文献】
1.柳永歌妓词成因探析
2.高卑兼有,"词"出有因——浅论柳永的歌妓词
3.苏轼歌妓词对柳永同类词的开拓
4.柳永词中的悲惨世界和艺术天地——柳永歌妓词再评价
5.柳永:烟花女子的代言人——试论柳永歌妓词及其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3757e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5.png)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在宋词发展史上,柳永是一位有重要艺术贡献的词人。
在内容题材上,他善写繁华富庶的都市风光;在情感上,他怜惜女性同情弱者;他敢爱敢恨,直抒胸臆,在词的艺术加工上可谓是匠心独运,信手拈来。
在语言上,广用口语,俚语入词。
也成就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繁盛景象。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我国宋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专业词人。
他一生落拓不羁,蔑视礼法,所以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他为世人所不解,甚至是被正统文人冷落和嘲笑,在他身后,作品也大多散佚。
我们现今所能看到的柳作只是其庞大作品中的一部分。
在他存世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宋词的锦绣斑斓,也从中感受到作者那颗柔情万种的心,足见其才华横溢,文思富赡。
他的词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广泛。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就是后人对他最大的肯定。
也是后世无法超越和企及的巨大成就。
一、柳词在内容方面的开拓晚唐以来,词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载体,内容不离离别相思、风花雪月。
北宋前期词坛,文人们主要写传统题材内容,风格上承袭了花间、南唐词一路。
柳永和别的词人不同,将城市风光、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等题材写进词中,打破了以往词作题材传统,为词的内容增添了新鲜元素。
柳词的内容分为五类:女性题材词,103首;羁旅行役词,59首;都市题材,27首;咏物咏史词,13首;颂词,11首。
在内容方面,柳永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如在描写女性题材时,能够对歌妓的内心世界进行真实地刻画,把她们的情感生活、个人遭遇及心理感受通过词作向人们细致地传达,而且柳永同情歌妓们的命运,平等地与她们相处,这更增加了柳词描写爱情意识的含量和分量。
不但如此,柳永长期奔波在外,出入于风尘之中,饱尝羁旅之苦,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
此类词冲破传统楼阁庭院的范畴,其视角转向自然、社会,通过选景,烘托悲凉气氛,表现沉郁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段永强
摘 要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 在两宋知名词人中首屈一指 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有三 一是受都市繁华环境和文人游乐狎妓之风的影响 二是柳永的音乐才能和浪漫天性使然 三是仕途上受到 排斥激发了柳永的逆反心理 这些因素促使他与歌妓交往密切并创作了大量的歌妓词 关键词 柳永 狎妓之风 才子情怀 政治失意
性 用理性告诉自己 这里是春天 枫树的叶子还是绿的
参考文献
与青枫相比 双枫的美感大大降低了
[1][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从全句来说 不胜愁 的意义是说经不起 受不了
社 1996.
它的原始意与重量有关 青枫浦 因 青 字带来的重压 [3]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品题
舞席 竞赌新声 耆卿失意无俚 留连坊曲 遂尽收俚俗言
另一方面 柳永风流浪漫的天性使他和歌妓多有往来
语 编入词中 以便妓人传习 一时动听 散播四方
9
柳永的风流浪漫似是受到中唐文人的影响 中唐时以白居 p2499从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 仕途失意 政治上受到压制激
易 元稹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以风流才子自命 习尚与歌妓往 发了柳永的叛逆心理 他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 日日纵
参考文献(5条) 1.张惠民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 1993 2.元脱脱 宋史 1977 3.沈松勤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2000 4.丁传靖 宋人轶事汇编 2003 5.唐圭璋 词话丛编 1986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yw-czb200703015.aspx
一 士人狎妓游乐之风的影响 中唐以来 文人士大夫阶层流行歌妓歌舞侑酒和文人填
词听曲的宴乐之风 宋代由于商业发达 都市繁华 此风尤
为盛行 故南宋鲖阳居士 复雅歌词序 中感慨道 人人
歆艳 咀味于朋游尊俎之间 以此为相乐也
1 p249
宋代文士歌舞游乐之风的流行与统治者的提倡有关
宋史 石守信传 记载太祖之言 人生驹过隙尔 不如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诗经 郑风
渭城朝雨
春江花月夜 之前没有青枫而只有枫树 枫叶 江枫 而
浥轻尘 客色青青柳色新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是张若虚以诗人对事物的诗性体悟 对语言的敏锐 把司空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钱起 湘灵鼓瑟
林庚 见惯变成了历久弥新 青枫 成为一个固定意象的开始
先生专文论述 青与绿 指出青的性格和其象征意义
感 恰与 不胜愁 巧夺天工地形成照应 这也是双枫浦所
27
不具备的
(张冬玲 山东警察学院)
2007.03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舞 官职稍如意 往往增置不已
4 p28即如北宋名臣寇 和歌妓往来
准 晏殊 欧阳修 苏轼辈亦乐此不疲
柳永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他的几位叔父及两位兄长都
高官显宦有官妓 家妓取乐 而没有功名的下层文人则 考中了进士 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教育 使得柳永自然把功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 全宋词 收录其 词212首 其中描写歌妓的有一百余首 这些词广为流传 以 至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但这些词也受到了士人 阶层的激烈批评 甚至影响到了他的仕途 柳永何以置周遭 物议于不顾 创作了如此多的歌妓之词呢 就柳永的生平经 历而言 他经常游于歌楼妓馆 与歌妓往来密切 这是他大 量创作歌妓词的直接原因 柳永与歌妓的交往主要基于以下 三方面的原因
才 尤精乐章 后以疾更名为永 字耆卿
6 p174沈义父 访 虽然词中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只是一句气
乐府指迷 康 柳得失条 云 康伯可 柳耆卿音律 话 但由于此词在落第举子中广为流传 从而成为世人评价
甚谐 句法亦多有好处
7 p278正因为柳永精于音乐 所 他 为人疏俊少检 薄于操行 胡仔 苕溪渔隐丛
于茶坊酒肆 卷二 酒楼 条 向晚灯烛荧煌 上下相 话 载柳永为举子时 多游狭斜 邪 善为歌辞 或许
照 浓装妓女数百 聚于主廊檐面上 以待酒客呼唤 望之 这样的生活分散了柳永的精力 使他科举考试名落孙山 为
宛若神仙 可见在宋世 狎妓游乐之风极为正常 少年柳 了缓解落第的失意 他恣游于歌楼妓馆 并且赋了 鹤冲
东京富庶繁华 吸引文人才子之处当不在少数 何以柳 过是以狂傲之言抒郁闷之怀 实是一时之气话 但不可否
永独对青楼歌妓青睐有加 这就不能不说到柳永的音乐才能 认 由于仕途上之挫折 促进了柳永与歌妓的往来 如词下
和浪漫天性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 卷九云柳永 少有俊 片所云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 堪寻
园林 平康巷陌 触处繁华 连日疏狂 未尝轻负 寸心双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 平生畅 青春都一个晌 忍把浮名
眼 其 戚氏 词云 未名未禄 绮陌红楼 往往经岁 换了浅堪低唱
迁延 可以为证
从 偶失 暂遗贤 可以看出 他对仕途还是充满信
二 柳永的音乐才华和浪漫天性使然
心的 所谓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不
不多积金 市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2 p8810
又据王莹 群书类编故事 卷九记载真宗 与群臣燕语 或
劝以声妓自乐
3 p51故宋代士大夫在官府可以借官妓歌舞
侑酒 在家则蓄养歌妓 每逢宴乐 命家妓奏乐唱词 以助
酒兴 宋人佚事汇编 卷一载 两府两制家内各有歌
常高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无道
古诗十九首
青枫 意象在 春江花月夜 之前不多见 并不是说
此后 凡遇 青枫 即成名句 摇落暮天迥 青枫霜叶
大概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 而青则带有某种概括性 稀 刘长卿 余干旅舍 青枫江色晚 楚客独伤
的深远意义 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 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 司空曙 送郑明府贬岭南
青枫江上秋帆远
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 而青则更为单纯 凝净 清醒
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
只有到歌楼妓馆去逐欢买笑 东京梦华录 序言 举目 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柳永第一次考进士不知在何年 但当
则青楼画阁 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 宝马争驰于御 年少多才的柳永来到京城后 被东京的繁荣所吸引 更为流
路 金翠耀目 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按管调弦 行的游宴狎妓之风所诱惑 以至沉醉其中 叶梦得 避暑录
词中留下了 青 的冷 重感与枫的伤感而消融了枫的红 诗歌含蓄蕴藉的美学风格 因此 由三个基本意象 青
感 读者不必刻意去想 春江花月夜 的整体基调是冷色
枫 浦 组合而成的 青枫浦 成为诗坛一个新鲜的
时间是春天 枫树的叶子还是绿的 而双枫一词中仍保留了 丰韵的生命
枫的红感 读者在展开联想和想象时须打断前后文的一致
怜才 每逢行云处 幸时恁相过
西施
未消 [3]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得 怜我多才多艺
玉女摇仙佩
在与歌妓的交往 社,2000.
中柳永不但得到了感官的满足和身体的快适 而且也获得了 [4]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 Z .北京:中华书局,2003.
28 知音见赏的精神愉悦
[7][9][10]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Z .北京:中华书局,1986.
永来到这样一个到处都是歌楼妓馆勾栏瓦肆的繁华都市中
天 一阕
自然不免为其所吸引而沉醉其中 叶梦得 避暑录话 卷上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
载柳永 为举子时多游狭斜 邪 善为歌辞 多 5 p143 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
年之后 柳永在 风归云 一阕中回忆到 恋帝里 金谷 相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
觉 联想的过程 是模糊思维中最典型的范式 与 青 相 冯班 兵后经郡齐门故人废园有感
比 双 好象过滤过的感情 间接 理性 才气逼人而少
综上 青枫浦 不仅交代了诗中人物活动的地点 背
了 青 的感受性 丰富性 更为重要的是 青 与 景 而且与整个作品的思想内容 情感特征相联系 属于作
枫 组成 青枫 以后 奇怪的感觉发生了 青枫 一 者艺术构思的一部分 于不经意处寓深意 体现了中国古典
来 所谓 乐童翻怨调 才子与妍词 白居易 杨柳 游于歌楼妓馆 与歌妓相往来 为她们制词 故邓廷桢 双
妓
中唐传奇总喜欢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 柳永的作风 砚斋词话 云
乐章集 中 冶游之作居其半 率皆轻
与此相似 他在乐章集中总是以才子自居 所谓 才子词 浮猥媟 取誉筝琶
10 p2528
人 自是白衣卿相 他在词中反复提到宋玉 以其自指之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方面大量描写歌妓的体态样貌 另一方面歌颂她们的 兰心 注释
惠性 佳人则是欣赏才子之 才 对此柳词亦多有说 [1][5][6][8]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 Z .汕头: 汕头大
明 如 当日相逢 便有怜才深意
殢人娇
每 学出版社,1993.
相逢 月夕花朝 自有怜才深意
尉迟杯
有意 [2]元脱脱等.宋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叠香笺 要索新词 殢人含笑立尊前 按新声 珠喉渐稳
然 上曰 且去填词 由是不得志 日与狷子纵游
想旧意 波脸增妍 可以看出 由于柳永长于音乐 其词 歌馆妓楼间 无复检约 自称云 奉旨填词柳三变 8
风行天下 故歌妓主动和他交往 在交往中可以获赠妙词或 p22-23宋翔风 乐府余论 云 中原息兵 汴京繁庶 歌台
[3]P299对读者来说 青的感染性是一望而知 不假思索的
沙
寂寂青枫岸 萧萧白版扉 陆游 秋夕书
双 与单对举 恰与离人已去 独留浦上人的孤单形 事 万瓦新霜扫残瘴 一林丹叶换青枫 陆游 城
成对比 但是 这种对比诉诸理性 而审美活动恰是一个自 上 蔓草江淹何限恨 青枫宋玉有余哀 清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