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1三阴三阳讲稿

20111021三阴三阳讲稿
20111021三阴三阳讲稿

各位同修,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汉传经方,真是殊胜的缘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复习三阴三阳理论。

一说到三阴三阳,大家都会想到“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这几个名词谁不知啊,很简单嘛。的确,大道至简,本来就是这么简单。但如果不能熟悉其来龙去脉,就很容易让脑袋糊涂。如果能理顺其运用关系,就能使思维清晰,运用自如。

一、三阴三阳概念起源

三阴三阳理论是阴阳学说的真正理论内涵核心。

是阴阳学说在临床辨证中的根本框架模型,是中医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更是指导六纲临床辨证的根本理论。

刘师前不久在YY语音中又特别进行讲解。

三阴三阳,和五行一样,是分类方法,老祖宗不知道从哪来的高智慧,“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掌握了这种方法,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用阴阳二分法归类,然后再将阴阳各自再进一步一分为三,进行细化分类。

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刘师说:一,就是太极,二,就是两仪阴阳,加上中气,就是三才。三才之道,是万物化生最基本的模型,所以老子说三生万物。

三才者,天地人,象阴、阳、中气。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故三才而两之,六位定矣。

孔子在易经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又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六者,三才两之而成。在卦曰爻,象万物之变化。

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刘师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类比生矣。辨治者,类比之道耳。盖三才两之,则阳有三,阴有三,六纲出也。阳有太阳、阳明、少阳,阴有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阴,天之阴阳也。阳明太阴,地之刚柔也。少阳厥阴,人之贵贱也。此皆万物类象耳。

三阴三阳之六纲分类法,是对一切事物进行六分法的宏观属性归纳和识别,六纲辨证理论、六气学说、经络的三阴三阳开合枢定位,都是在其指导下产生的。

二、三阴三阳不同运用

在中医学上,经络、六气、六纲辨证,虽然共用了三阴三阳理论进行分类和理论指导,但是其赋予的理论内涵和概念以及在时序上各不相同,各自有严格的对应标准。

不能彼此混淆。

第一,它在经络学说上的归类法: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

这是脏腑、经络理论中的“三阴三阳”表里配属。

第二,是六气对应配属:

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他这个配属,是阳之表----阴之里:太阳司天“表”---太阴在泉“里”。

阳之里----阴之表:阳明司天“里”---少阴在泉“表”。

阳之半表里---阴之半表里:少阳司天---厥阴在泉。

第三,辨证配属,就是《伤寒论》的病理分类:

太阳(表)---阳明(里)---少阳(半表里)。

太阴(里)---少阴(表)---厥阴(半表里)。

和上面一样,但是,赋予的含义彼此不同。

三者的含义都不相同。

再强调一下:这三个理论,都用三阴三阳分类法,但是理论不能混淆。不同的运用之间不能混淆。不能互相套用。将六气和经络引入《伤寒论》,就象三个人、三个理论混到一起,夹杂不清。

比如:把《伤寒论》的“太阳”理解成六气的寒水(肾、膀胱),又进一步说是膀胱经,这样,又把太阳寒水的“肾”给丢了。肾成了少阴火了,讲不通就来个“从化”搞定。明清时的医书,很多都是这样讲,现在也有很多人这样讲,包括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医诊断学上也这样讲。象极了老百姓说的牛头不对马嘴。哪能这样糊里糊涂呢?

我们现在主要是学习三阴三阳在六纲辨证理论里的应用。

三、三阴三阳的生理病理

1.生理:正常状态下,机体三阴三阳之气彼此内外上下沟通,平衡运转,维持健康自稳状态。

下面画了一个表: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自我的平衡调节机制。我们可以抽象地把这种自身的调节系统,按三阴三阳理论,划分为六大自稳系统。

太阳和少阴这两大系统共同主表。其中太阳主发散体热和汗液,少阴则制约其发散过度,二者维持着肌表相对的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外邪打破,机体就会以出汗这种形式来排邪。病轻的,则可自然痊愈。病邪重的,超出自我调节能力,就会有一系列的外表症状。如果表虚寒的严重,少阴系统就会发挥作用,制约太阳的发散和汗出,而出现畏寒无汗的现象。

阳明和太阴两大系统,则负责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阳明负责纳入饮食与消化,太阴负责排泄,二者一旦失去平衡,机体就会以腹泻和呕吐的形式,排出病邪。如果超出自身的调节能力,阳盛则伤津而便秘,阴盛则寒饮不化而下利。

最关键的一对是少阳和厥阴,少阳调节太阳和阳明表里之间的平衡,厥阴调节少阴和太阴表里之间的平衡。同时,又调节着整体阴阳之间的大平衡。这个系统失去平衡,就会寒热错杂,乱像纷呈,出现整体的生理功能紊乱。

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图来理解

2.病理:机体受到病邪侵袭,表里上下阴阳失衡,无法自我调节而恢复阴阳平衡的常态,产生疾病。

三阳主实热,三阴主虚寒

太阳主实邪在表

阳明主实邪在里,

少阳主实邪在半表里

少阴主虚邪在表

太阴主虚邪在里

厥阴主虚邪在半表里。

四、六纲辨证

六纲辨证,是一个纯粹的临床术。这个六纲,前面已经讲过,是从阴阳法则发展来的,阴阳是六纲之体,六纲,是阴阳之用。《周易》里说:乾坤生六子,退位而不用。

这个六纲,给疾病进行定病位、定病态、定病性。

1.定病位:

按照阴阳属性,阳在表、在上,阴在里、在下。把阴阳的表里上下又各分为表里上下,这样,阴阳表里又各有个半表半里。

如此,阴的表---里---半表里,

阳的表---里---半表里,

归纳成六个部位。

上---下---中间,也可以按阴阳分为六个层次

阴的上---下---中

阳的上---下---中,

什么病都可以按这个方法定位,这就是定疾病的病位。

2.定病态

病态就是虚实问题。这个虚实,是对表里上下这个阴阳定位说的。

阴的虚---实---半虚实,

阳的虚---实---半虚实,

3.定病性

病性就是指疾病的寒热

阴的:寒---热---半寒热

阳的:寒---热---半寒热

这样,按照三阴三阳的分类法则,归纳为:

阴的:表---里---半表里阳的:表---里---半表里病位

阴的:虚---实---半虚实阳的:虚---实---半虚实病态

阴的:寒---热---半寒热阳的:寒---热---半寒热病性

可以参照这个图:

这里,举个例子,太阳伤寒证,用六纲理论分析:

太阳是个表证,伤寒是个寒症,伤寒无汗发热,周身骨节痛,又是个实证,这样举一反三,简单明了。

六纲分法跟六气没有关系,跟经络也没有关系,不用乱联系别的什么理论,就是六纲分辨法,精简明了。

最后附上刘师的一段总结:

三阳者,表也,实也,热也。三阴者,里也,虚也,寒也。

阳之表,太阳也。其里,阳明也。少阳者表里之中也。

阴之表,少阴也。其里,太阴也。厥阴者表里之中也。

此三阴三阳六纲之本义也,以定万病之提纲也。

就说到这吧,谢谢大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doc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写好说课稿有利于说课,方便教师找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页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 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52×2= 321×2= 2、笔算: 24×= 44×59= 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但这已经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好多学生已经忘记,所以进行复习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 1、创设情境后,先让学生列出算式"145×",想:你会算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页所列举的方法,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 2、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145×"。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 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72×60=250×40=73×20=75×40 81×50=15×4=43×200=75×500=600×50=70×40=92×50=30×14= 二、填空。 1、12的103倍是(),31个20是()。 2、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620×1600=992÷16=620×()=9920 3、路程=()×()时间=()÷() 速度=()÷() 4、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 5、一个农场去年收获小麦69731千克,大约是()万千克。 6、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 7、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200,□×5=80,那么△=(),□=()。 三、估算下面各题。

59×42 32×61 993×19 701×289 45×99 185×31 28×71 297×54 四、先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列竖式)。 162×2164×321713×15 308×21130×24135×12 五、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六、列式计算。 1、37的150倍是多少? 2、153个12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3、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四(1)班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见表),为此,班级家长委员会奖励500元给他们购买奖品,下面是中队委员们在商场看到的价目表,你能帮他们设计购买方案吗?并说明理由。 你打算怎样购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张晓凤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和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为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导读】2008年7月6日,“上古真人”在上古中医二群里为大家讲授了第一节别开生面的中医基础课。当我们都在嗟叹“西医恐怖,中医失传”的时候,一起听听中医课堂,感悟其中精髓。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课堂记录,谨供大家复习。发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靠大家齐心协力啊! 引: 同学:老师,广东这段时间下雨特别多,我腿上开始长那些小红点,一开始是小红点然后慢慢变大很痒。晚上开始长,白天就没有了。为什么呢? 天地清宁:湿热所致。 同学:湿热?那应该怎么治啊?医生说我过敏,然后吃了些不知道什么的药,还有皮炎平,吃了就好,不吃就长一个月我都不想治了。现在考试更没有时间出去市里看。 天地清宁:木棉花煲水。 同学A:今晚上六点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同学B:你到时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先去预习一下中基。 上古真人:各位好! 同学:真人好!期待您的指点。 同学:真人今天讲什么?大家都在等呢! 上古真人:跟各位讲中医基础问题吧。 同学:好啊!请! 上古真人:先发个图。是摘自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第7页。 这个图比较形象的说明了中医的五行。 同学: 真人,可否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基础书籍,让我们平时阅读阿。 上古真人:中医基础书籍我想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配上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电子书,对中医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同学:谢谢!真人,都说怒伤肝,是使得肝火更旺,木气更甚,还是使得木气减弱啊。同理,喜伤心,是使得心火更旺还是心火虚弱呢!同学: 真人,上面的那幅图怎么看呢?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呢!

上古真人:掌握五行,首先要掌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对应肝心肺肾。春夏为木火,属阳,气生、长;秋冬为金水,属阴,气收、藏。参考图可以看出,自然界与人体类似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 同学:那土呢? 同学:土是脾胃。 上古真人:图片中对于五行的象征用自然界的金属,火焰,等来比拟不是很好。还不如去掉。 同学:我找不到长夏。 上古真人:土是长夏, 同学:在四季的最末一个月的后半月么?土主化?是不是因为金属、火焰这些类比太实物了,是五材? 上古真人:脾与时令的关系在《内经》中有独主时与不独主时两种说法,独主时说配应天道,不独主时说配应地道。这个将来再讲,涉及的内容比较深。先把基础知识熟悉了再说。 同学:是阴中之阴,但我想知道长夏对应的四季里面到底在哪几天 上古真人:古人将天道运动中的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间段,称为五行五分法。小言之则为一日。地法天,但天道讲的是时间,地道讲的是方位,所以天道时间之中段,就配应地道的中央一方。地道说采用脾水灌溉四旁的理论,主张不独主时说。其中又分为四分法和八分法两种。能看懂吗? 同学:什么是“独主时”?小言之则为一日。请问真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上古真人:小言之就是可以是一年五分,也可以是一天五分。 同学:一天中的五行怎么分呢? 上古真人:至于长夏所主时间长短,《内经》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长夏与其他四时时间均等,都是主七十二日,如《素问?阴阳类论》所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第二种认为,长夏只主阴历的六月份,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灵枢?五音五味论》说:“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新校正》注:“按全元起云:盖以脾主中,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内经》认为脾主长夏的篇章较多,如《素问》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平人气象论》、《脏气法时论》、《风论》、《宣明五气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音五味》等,而长夏在一年之中段,故曰脾主中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同学:请问不同的说法会导致什么结果阿?会不会殊途同归呢? 上古真人:天道有四、五、八、九等数的时间周期。天道的四、八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四方、八方,却没有中方,故太极的二分法只属于天道。天道的五、九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五方、九方(九州),包括中方在内,故太极三分法既有天道

四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检测卷(包含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笔算332×61时,“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什么数位上?() A. 个位 B. 十位 C. 百位 D. 千位2.小丽一步约走62厘米,她从学校到图书馆走了596步,学校离图书馆约有()米.A. 300厘米 B. 300米 C. 360米 3.两数相乘,积是600,两个因数同时乘2,积是()。 A. 600 B. 1200 C. 2400 D. 3600 4.已知m×n=1250,那么(m÷100)×(n÷10)=() A. 125 B. 12.5 C. 1.25 D. 0.125 5.两个乘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A. 36 B. 7.2 C. 72 6.如果3x=5y(x>0,y>0),那么,下列三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 x>y B. x

人教版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溪上小学——刘婷婷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设想 我这节课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探究方法、实践与应用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旅游”问题出发,引入本课例题教学。出示例题,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直接列出算式,然后引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45×12 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且允许小组间可以互相讨论。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复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着 螽斯振羽整理 说明 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2011年春节于福建 作者简介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

的中医经典着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着作。副主编或合着《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着作。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 1前言人们在反复研究了历代中医的成才规律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造就中医临床名家的必需条件。而《伤寒论》就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的经典着作之一。从唐代开始,《伤寒论》被列入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把《伤寒论》列入本科以上教育的主干课程。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别是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试等,也都把《伤寒论》列入了考试范固。因此无论是初学中医的人士,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乃至中医药学的终生教育,都需要反复学习《伤寒论》。于是《伤寒论》几乎成了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的案头书。我从事《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近40年,愚者千虑,或许会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所体会和感悟。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抬爱,推举我作《伤寒论》示范教学的主讲人,并将我所讲的《伤寒论精讲》制作成了VCD发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爱。本书即是将我讲课的讲稿摘取大要就正于各位中医经典的热爱者。讲稿的《伤寒论》原文,遵照明赵开美《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本书为现代普及读物,原文一律改用规范简化字体,原书中的异体字或讹字,如也一律改为通行的简化字,“鞕”、、、改作“硬”“蚘”改作“蛔”“欬”改作“咳”“痓”改作“痉”等。讲稿所选原文取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从中选择理论和临床意义较大的条文,进行归类编排讲解。对于争议颇多,存疑待考,或者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 武当太乙门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是于明末由武当一代祖师铁松子引入武当太乙门中,当时寒山派在历史条件的局限下,已濒于绝境。其功法技艺虽然高超,但后继艰辛。祖师遂将这种超世内功融于武当功中,作为新鲜的血液,成为武当铁松分支的主要功法之一。 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七式又称为太乙司注十三式,其含意是指其中的每个势子都有阴阳气脉的交注,然而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却是八个式子。按人身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循行,专主修持锻炼的。人身体中的六阴六阳组成十二正经。手足同运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前者三阴交注为动式,后者三阳交注为静式。任督各一式,调任脉一式只限于早晨向阳,面东而施。调督脉一式,只限夜晚向北而行,每日行功分为晨昏二次。十二正经之循行阴阳六式,加任督各式,每次行功计七个势子,故名寒山七式。然十二正经的运化,加任督周天一脉,共十三经总运,所以又名为太乙司注十三式。 > 详列如下: 第一节:掌托日月。开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第二节:卷翅斜飞。开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第三节:展翅冲霄。开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第四节:通天彻地。开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第五节:手掐太极。开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第六节:玉鉴杨明。开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第七节:丹凤朝阳。开任脉。 第八节:鹤眠拜斗。开督脉。 二、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七式功法要领释译 (动作要领作用) 每日行功次序。第一式掌托日月,可按每人行功时间而定,如时间充足可将十二正经的六式配任督一式按早晚各练一遍(共七式练习法)。倘若时间不足,可以将调三阴(手足三阴亦为六阴)三个式子和调任脉一式在晨时练习。即午前为阳而炼阴,午后为阴而炼阳,晚上炼调三阳(手足三阳合为六阳)三个式子和调督脉一式。 前三式调阴经的动功,要联贯一气呵成。动作先以流水行云为标准,继而放慢速度。随着内气的潜行逐渐缓慢,只要感到潜气内动,而外形相随则可,每式练4~6次。中途以神意不断为佳。后三式调阳经的动功。按要领要求站好,当觉得不易坚持就停止。改站第二势,调任督之势也如此。以自然为度不要免强,顺其自然。随着每日练功时间的累积,自然会有切身受益的感受。 从传统学术观点看,祖国的太极易理,把人身的气脉循行,分为纵横演示而名为经络,又有主经,又有毛络、孙络、微络。大大小小每一阴阳的交注为一循环,即为一太极,称作一轮。而人身分为阴阳两大部分。任脉统领人身手三阴、足三阴六部阴经的总汇。督脉总辖人身手三阳、足三阳六部阳经的督营。任督二脉的一阴一阳的循经,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内气交注,丹经上称为小周天。在十二正经、任督二脉,正常的阴阳交注,内气循行的基础上,自然而导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同时运转。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大周天循行。 人身中周身气脉交注的阴阳平衡过程中,促使人的身体健康,展示出新的生机平衡。 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七式是我们的先人历尽千百年切身实践所得到的内功升华。通过特定的姿势活动来调节人身经脉的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精确循行,阴阳气机的交注。随时改善人体与自然宇宙交注的不平衡,随时调节身心活动,用来达到内功精修的主要方法。除去在武技内功上的修持而外,则即使在内景境地的精进层次,是不可多得,没有偏废的行功。古人留传下来的这些精品,即便我们不去作更深的探索体会,但究其保健强身、治病疗疾、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数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 试卷 一、选择题 ) A. 48×40 B. 24×800 C. 480×400 2.356×16的积的最高位是( )。 A. 万位 B. 千位 C. 百位 3.两数相乘积是48,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积是( )。 A. 48 B. 240 C. 288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 A. 不变 B. 除以5 C. 乘5 5.35×2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 A. 3 B. 4 C. 5 6.在计算542×36时,5×3表示( )。 A. 5×3 B. 500×3 C. 500×30 D. 5×30 7.笑笑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她1小时行( )千米。 A. 15 B. 150 C. 1500 D. 15000 8.与280×19的积最接近的数是( )。A. 5800 B. 6000 C. 5600 D. 5000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5张门票需要多少元钱?题中已知(______)和(______),求(_______)。 10.两个因数的积是50,其中一个因数乘20,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是(_____)。 1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12.下面是九九体育用品商店本周售出商品记录单。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汽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这辆小汽车每分钟行(_____)米。 14.根据250×32=80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50×64=(_____)250×16=(_____)

25×32=(_____)250×320=(_____) 125×64=(_____)125×16=(_____) 15.在里填上“>”“<”或“=”。 24×4033×30 120×32240×17 180×2519×260 960×5320×15 16.已知a×b=120,若a乘2,b不变,则积是(_____);若a不变,b除以3,则积是(_____);若a乘4,b除以4,积是(_____)。 17.150×30的积的末尾有(____)个0,106×50的积的末尾有(____)个0。 18.285×72的积是(_____)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_____)。 19.200个35是(______);207的12倍是(_______)。 20.口算24×400时,先算(______)×(______)=(______),再在积的末尾 添上(______)个0。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76元,学校一年级共有新生228人,订购这些校服一共需要多少元? 22.一份稿件有4600个字,小玲每分钟打字106个,她45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 23.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2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从家到学校往返一次大约有多少米? 24.伊利牛奶厂每天向超市运送4500箱牛奶。今天已经运送了21车,每车运160箱,还有多少箱没有运? 25.一艘旅游船从甲港顺水航行到乙港速度是24千米/时,6小时到达,返回时逆水航行,多用了2小时,这艘旅游船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6.张老师买了3个篮球用了132元,他想再买12个这样的篮球,需要多少钱?(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27.教师节,郭老师带了500元钱,要为全组12位老师每人选购一束同样的花,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 评卷人得分 四、判断题 16000小。(____) 29.一个因数变大,另一个因数变小,积不变。(____) 30.路程一定时,用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快。(____) 31.122×36=(122×2)×(36÷2) (____) 五、计算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中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即教材第48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3—7题)。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本课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本例题分为两小题,第(1)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个数的确定。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第(2)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重点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本例题以笔算教学为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鼓励算法多样化。例1显示的两位学生的算法清楚地告诉学生,计算时,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再用笔算或其他算法。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出发,引导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标,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下面,为了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设计理念 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旧。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不拘泥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三、说教学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全班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以提高学习兴趣。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为结果比较大,而且还要是中间或末尾有0,这样的计算背景,学生平时的生活很少接触到。所以我设计时也为这个问题而烦过,如果,直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啊,他就说强。张仲景是河南人吗,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那么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啊都知道啊,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那么这说明什么呢?…靠着外面浅在动脉都充血,而上体部尤其厉害。而恶寒,这个恶寒就是体表热,我们平时的温度啊,他与外面的空气接触有一定的差距他习惯了,忽然高起来了,与外面差距骤然间加大了,就感觉外面的空气很紧“音,疑是冷”,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内外的差距了吗,它就恶寒。那么根据这样的分析,想一想,那么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人想要出汗,在出汗以前,它血管要扩张,大量的体液他往外来,这个时候呢,脉就浮了。而要出汗那,都在上体部,上体部面大吗,那么这种情形,就把体液大量输送的上体部来了,所以脉也浮了,尤其上边更厉害头项强痛。那么液体随着热一起来吧,西医也是这么说法,液体和热一起来,外面的体温就增加,就感觉外面冷了。那么我们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在出汗前期的一个症候,要出汗而没能出汗,它就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是怎么样一个病呢,根据这个症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它是要出汗而达不到出汗,这么一种病理现象。这个中医有个传统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是对的,中医说正邪交争。所以说如果我们有了病了,我们的机体对这个疾病是要斗争的,它不等着,所以正邪交争,这是在中医中挺要紧的一句话。那么这个太阳病它为什么要出汗呢?就是机体要通过出汗而解除疾病。可见这个表证啊,就是这太阳病是正与

经络本质已被证明之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了解了经络的演化顺序之后,如果再比较一下子午流注表,你会发现,经络的循环顺序并非和演化顺序相吻合,这只不过说明了经气的循环顺序与子午流注表所描述的流注顺序其实是不同层次的。子午流注表所描述的是经气在一天之中的“当令”情况,而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经气在人体循环一周绝对不用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由于任督二脉自成独立的循环系统(经气流循任督二脉常被道家称为小周天),所以剔除此二经以及天地环境的影响,关于经气的自身循环顺序,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十二正经的循环情况。 道教的祝华英道长在他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一书中记载说: “一、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至今未解 祖国医学中的“十二经脉”理论,出自于《素问》、《灵枢》。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各有两道经脉,一道在于左侧,一道在于右侧,而《灵枢经》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仅只一个侧面而已。贫道认为:若研究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机理,必须将《灵枢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悟出“十二经脉”的真谛。如果仅凭《灵抠经》中某一章节对“十二经脉”之片面的论述来分析,即形成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例如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数千年以来中医界人士都遵循这一教条主义传承至今,如果手、足的“十二经脉”一直是按照以上的规律之道循行,即形成自我矛盾: 1、井荣俞经合的出入矛盾 《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经日:“手之三阴从脚走手”……如手太阴肺经全是从胸走到手,故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人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了之道中所“入”呢?此为手三阴经之“入合穴”的“自我矛盾”现象。 《本输篇》曰:“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手曲地为合。”经云:“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若手阳明大肠经一直是从手走到头,故人走于“曲池合穴”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矛盾了,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又为何所出之“商阳穴”,反处于所入的“曲池穴”之后呢?此为手三阳经之“出井穴”的“自我矛盾”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卷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学校买了24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钱是135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填数。 2.250乘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积是( )位数。 3.学校花360元买了6个排球,每个排球多少钱?这道题是已知( )和( ),求( )。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分钟能传播( )米。 5.两个因数的积是13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则积是( )。6.( )×数量=总价时间×( )=路程 7.325的18倍是( ),24个705是( )。 8.比大小。(在里填上“>”“<”或“=”) 230×40 32×400 820×11 410×22 21×300 3×1800 99×99 10000 9.根据25×24=600,请你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5×12=( ) 25×48=( ) 50×24=( ) 75×24=( )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已知15小时行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2.两个数相乘,两个因数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积不变。( ) 3.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除以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乘以5。( ) 4.20个580相加的和是600。( ) 5.两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4 2.与36×45的结果相等的是( )。 A.36×90 B.18×90 C.18×45 3.如果△×○=315,那么△×(○×3)的积是( )。 A.315 B.105 C.945 4.两个数(都不为0)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若积除以10,则另一个因数应( )。 A.不变B.乘以10 C.除以10 5.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那么它们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 A.一B.两 C.三 四、我会计算。(1题4分,2题18分,共22分) 1.口算。 300×20=42×30=50×80=90×70= 12×50= 160×40= 70×14= 110×60= 2.用竖式计算。 163×58= 77×230= 390×50= 48×205= 480×15= 307×16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一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以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教材注意创设情境以计算月星小区的总户数为题材,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尝试用竖式计算,初步感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再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门票、计算诊所) 三、教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计算“月星小区住户总数”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促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游戏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单纯的计算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领小区门票”、实践应用环节设计了“我出题你来算”、“计算诊所”等活动,让学生适当的“玩一玩”既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应用能力。 3、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