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冀教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_21.4.1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简单应用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_21.4.1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简单应用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1)y=30(60+x)=30x+1 800(x>0). (2)令30x+1 800=60×40,解得x=20,即当x=20时 ,变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3)令30x+1 800>2×60×40,解得x>100,即当x> 100时,可以使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比原来的长 方形面积的2倍还要大.
3 20

所以y= 3 x(x≥0). 20
(2)由题意可得,0≤ 3 x≤12,解得0≤x≤80. 20
故要使刹车距离不超过12 m,车速应保持在
知2-练
0~80 km/h的范围内.
感悟新知
2. 某市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采用分段 知2-练 收费标准收费,每月收取水费y(元)与用水量x(t)之间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x/千册 6 8 y/万元 3.1 3.6
(1)求y(万元)与x(千册)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出版社投入成本4.1万元时,能印该书多少千册?
感悟新知
解:(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将(6, 知1-练 6k b 3.1,
3.1),(8,3.6)分别代入,可得 8k b 3.6, k 0.25,
感悟新知
知1-练
7. 【中考·黄石】一食堂需要购买盒子存放食物,盒子 有A,B两种型号,单个盒子的容量和价格如表.现 有15升食物需要存放且要求每个盒子要装满,由于 A型号盒子正做促销活动:购买三个及三个以上可 一次性返还现金4元,则购买盒子所需要最少费用 为____2_9___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用一次函数解含图像的实际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解简单应用

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1 一次函数教案 (新版)冀教版

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1 一次函数教案 (新版)冀教版

21.1一次函数教学设计思想一次函数是在第二十一章学习一般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的具体研究,由此开始了对函数的分类探索。

在讲解的过程中先以交流的方式回顾函数的相关知识再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

本节主要学习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表述一次函数及其特例——正比例函数,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感受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之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情景抽象出一次函数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难点是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解决办法:关键是对问题情境的解读,自主探索问题情境,可铺设探究阶梯,分层次解读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小组讨论课时安排 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4+7)≈200(km)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00x(0≤x≤127)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y=200×45=9000(km)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Ⅱ.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应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r.2.依据密度公式p=可得:m=7.8V.3.据题意可知: h=0.5n.4.据题意可知:T=-2t.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的形式一样.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 k ≠0 )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Ⅲ例题练习例1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1.y=3x2.y=2x+13.y=-4.y=5.y=πx6.y=-x例题2 有一块10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0.5公顷/时的小麦收割机来收割。

一次函数的应用(1)PPT课件

一次函数的应用(1)PPT课件
5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归纳: (1)在具体数学问题中,数据通常较多,反映的内容也很复杂,
如何把众多的信息组织起来是解题的核心,要认真读题,分 析题意,理顺关系,寻求解题途径. (2)要注意结合实际,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时对同一个问 题,不同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会有不同的函数关系.
和纵坐标,描点连线,画出图像.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y
144 108
72 36 O 15 30 45 60 75 x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体重为多少千克时,台秤的指针恰好转到180°的位置?当体重为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3.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携带行李的质量x(千克)与其运费 y(元)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像确定,则旅客可免费携带行 李的最大质量为 ( A ) A.20千克 B.25千克 C.28千克 D.30千克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4.一盘蚊香长105 cm,点燃时每小时缩短10 cm. (1)请写出点燃后蚊香的长y(cm)与蚊香燃烧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该蚊香可点燃多长时间?
CONTENTS
3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1.某水库的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米,水位 以每小时0. 3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 小时(0≤x≤5)的函数关系式为 y=6+0.3x .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4一次函数的应用21.4.2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双函数应用

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4一次函数的应用21.4.2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双函数应用

感悟新知
3 某工厂有甲、乙两个净化水池,容积都是480 m3.注 知2-练 满乙池的水得到净化可以使用时,甲池未净化的水已 有192 m3.此时,乙池以10 m3/h的速度将水放出使用, 而甲池仍以8 m3/h的速度注水.设乙池放水为x h 时, 甲、乙两池中的水量用y m3表示.
(1)分别写出甲、乙两池中的水量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 两个函数的图像.
A
14
20
B
10
8
感悟新知
(1)设从甲仓库运送到A港口的物资为x吨,求总费用y( 知2-讲 元)与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求出最低总费用,并说明总费用最低时的调配方案.
导引:(1)第一步,先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从甲仓库运往B港口的物资的 吨数,以及从乙仓库运往A、B两港口的物资吨数;第二步, 根据运输的总费用等于四条运输路线的费用总和,便可求出总 费用y(元)与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第三步,根据问题的实 际意义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得x的取值范围. (2)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确定总费 用最低时的物资调配方案和最低总费用.
知1-练
感悟新知
3. 【中考·葫芦岛】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 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 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有( D )
①甲车的速度为50 km/h ②乙车用了3 h到达B城 ③甲车出发4 h时,乙车追上甲车 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 h或3 h两车相距50 k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2课时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解双函数应用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次函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于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础知识,对于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学生对于图像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也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能够描述一次函数的图象。

2.理解斜率和截距的概念,能够计算斜率和截距。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和性质的理解。

2.斜率和截距的计算和应用。

3.将一次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相关PPT课件,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2.实际问题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函数图像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包括直线、斜率和截距的概念。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共24张PPT)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共24张PPT)
(1)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 克行李? 30千克
(2)超过30千克后,每千克需付 多少元? 0.2元
30
2.某手机的电板剩余电量y毫安是使用天数x的一次函数x和y
关系如图 : 此种手机的电板最大带电量是多少?
y/毫安
1 000毫安
x/天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知识方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获取相关的信息; 2.数学思维:①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2升汽油. (3)当y=1时,x=450,因此行驶了450千米后,摩托车将 自动报警.
上题中摩托车行至加油站加完油后,摩托车油箱的剩余油量y(升)和摩 托车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 的关系变为图1:
( ,6)
图1
( ,2)
图1为加油后的图象 试问: ⑴加油站在多少千米处?
400千米
用了4 升,,因此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 2 升汽油.
上题中摩托车行至加油站加完油后,摩托车油箱的剩余油量
y(升)和摩托车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 的关系变为图1:
图1
原图
⑶若乙地与加油站之间还有250千米,要到达乙地所加的油是否够用?
答:够
理由:由图像上观察的:400千米处设加油站,到700米处油用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一次函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图像可获得哪些信息?
1. 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可确定k 和 b 的符号; 2.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估计函数的变化趋势; 3.可直接观察出x与y 的对应值; 4.由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可确定b值,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1一次函数教案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1一次函数教案冀教版【2019-2020学年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表述一次函数及其特例——正比例函数,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 函数;
感受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之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情景抽象出一次函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 值观初步形成 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
一般地,形如y= kx(k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Ⅲ例题练习
例1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1.y=3x 2.y=2x+1 3.y=- 4.y= 5.y=πx 6.y=- x
例题2有一块10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0.5公顷/时的小麦收割机来收割。
1.求收割的面积y(公顷)与收割时间x(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收割完这块麦田需用的时间
练习1:判断下列问题中那两个量具有正比例关系
向圆柱形水杯中加水 ,水的体积与高度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
2.小丽录入一篇文章,她的打字速度与所用时间
3.人的体重和身高
练习2:填空
已知函数y=3x,当x=3时,y=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
应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 r.
2.依据密度公式p= 可得:m=7.8V.
3.据题意可知:h=0.5n.
4.据题意可知 :T=-2t.
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的形式一样.
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

八年级数学下册21一次函数教案新冀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1一次函数教案新冀教版

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像的变化情况.4.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5.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和理解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逐步学会运用函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预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的变化规律.1.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2.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3.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性格,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1.本章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章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这些内容彼此关联,依次递进.一次函数是在学习了一般的函数概念之后,进一步研究的第一类特殊函数,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极为广泛的一类数量关系的抽象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整个函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使学生对“函数”这一抽象的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函数模型”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与深刻、丰满与充实,对“函数”这一系统知识的认识与掌握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第二,一次函数的学习,不仅从变量关系类型上为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提供了对照与类比,更从研究方法(如“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借助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等)上,展示了普遍的意义和作用.2.本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特点.(1)一次函数的意义同样是比较抽象的,教科书中采用了这样的研究过程:从小学已认识的“成正比例的量”入手,先引入“正比例函数”,再扩展到“一次函数”.这样编排的目的,一是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使新知识的引入比较自然;二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2)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正比例函数”还是“一次函数”,其概念认识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相当数量的、他们所熟悉的现实情境,通过归纳、抽象才能实现.因此,教科书特别关注情境的设置与“抽象”过程的有效展开,以促使学生产生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完成理性认识的飞跃.(3)对于一次函数性质的研究,教科书中突出了“数形结合”,即由图像特征引发出函数随自变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因此,图像的绘制与观察,便起着铺垫与引导的重要作用.(4)教科书紧紧抓住“一点在函数的图像上”与“该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表达式”的对应及一致性,导出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意在突出“形与数”的统一与相互转化,并显示“方程”的广泛应用.随后,又专项研究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更为有力地揭示了函数与方程的关联性.(5)所有内容的呈现,一是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二是尽可能展开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与研究的活动过程,以充分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重点】1.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难点】1.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一次函数的应用.1.本章之前,刚刚学习了第二十章“函数”,学生对于函数的意义和图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相应知识的探究过程及方法,也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一次函数源于现实中极为广泛存在的“匀速”变化情境里的数量关系,这样的背景早在此前的许多“算术”应用题和“方程”应用题中以多种“特值”形式反复出现过.这些都是开始本章学习的“数学现实”,教学正是应当从这样的现实出发,用好这样的现实,以优化的过程取得优良效果.2.正比例函数是“成正比例的量”的一般化和发展,一次函数又是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化和发展,许多数学知识就是沿着这样的途径扩展与增长出来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遵循这样的线索去探究,去再发现,构筑良好的知识系统,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角坐标系里的一条直线(不与坐标轴平行),这正是函数对于自变量“匀速”变化的直观(形)反映,事实上,在确定的直角坐标系里,这样的直线与一次函数表达式是“一一对应”的.恰是基于这种对应,图像(直线)的倾斜情况就反映了一次函数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增减情况(以及增减速度),一次函数的性质就是借此被“形象”地看出来的;另一方面,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是以上述“一一对应”为根据的.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像与研讨,感悟一次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便是十分重要的了.4.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应当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将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二是通过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一次函数“匀速”变化的本质特征.5.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一是直接从表达式的相互转换进行引导,二是从它们对应于确定的直角坐标系里的同一条直线进行引导.由此使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又一种沟通方式.21.1一次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和意义.2.掌握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函数关系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表达式.1.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发现函数的共同点,抽象出一次函数的概念.2.再一次感悟函数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会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关系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表达式.【难点】能正确写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第课时1.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3.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1.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体会数学模型的思想.2.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经历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逐步认识世界的意识和能力.【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及解析式的特点.【难点】能列(或求)函数表达式,并正确地加以判断.【教师准备】课件1~8.【学生准备】复习成正比例的量.导入一:【课件1】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燕鸥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4+7)≈200(千米).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千米,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00x(0≤x≤127).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y=200×45=9000(千米).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鸟类的研究,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导入二:【课件2】《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影片.片中阿甘曾跑步绕美国数圈.假设他从德州到加州行进了21000千米,耗费了他150天的时间.(1)阿甘大约平均每天要跑步多少千米?(2)阿甘的行程y(千米)与跑步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阿甘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变式:(1)如果把150天改成300天,那么阿甘的行程y(千米)与跑步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阿甘再按这个速度跑步两个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1.出示教材“观察与思考”.【课件3】:提出问题:路程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通过观察与计算可以发现小刚离开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0.2,即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一个量在增加,另一个量也在增加;一个量在减少,另一个量也相应地减少.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你能写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学生思考后得到函数关系式为s=0.2t.2.出示教材“做一做”.【课件4】1.小亮每小时读20页书.若读书时间用字母t(h)表示,读过书的页数用字母m(页)表示,则用t表示m的函数表达式为.2.小米去给学校运动会买奖品,每支铅笔0.5元.若购买铅笔的数量用n(支)表示,花钱的总数用w(元)表示,则用n表示w的函数表达式为.3.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 mL.设t min后,水龙头滴水V mL,则用t表示V的函数表达式为.教师让学生讨论结果,分别写出它们的函数表达式.1.m=20t2.w=0.5n3.V=5t想一想:上面的函数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上面的式子都能写成y=kx(k为常数,且k≠0)的形式.我们把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非0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呢?分析:正比例函数满足的条件是:(1)自变量的指数是1;(2)自变量在一次单项式中.[设计意图]从小学已熟悉的“成正比例的量”出发,由“匀速”行驶过程中行驶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关系,抽象出正比例函数.思路二【课件5】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 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 ℃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 ℃,物体的温度T(单位: ℃)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钟)的变化而变化.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常数、自变量和自变量的函数.【课件6】观察(1)中l与r(1)中l与r的对应值的比值(l/r)总是一个常数(2π).因为2π是不变的,圆的周长l与半径r的比值是一定的,我们说l与r成正比例.学生模仿练习说明(2)(3)(4)中有没有成正比例的.(2)中m与V的比值是7.8,是一个常量,所以m与V成正比例;(3)中h与n的比值是0.5,是一个常量,所以h与n成正比例;(4)中T与t的比值是-2,是一个常量,所以T与t成正比例.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发现:它们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乘积的形式.总结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变量x,y有关系y=kx(k是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那么变量x,y成正比例,函数y=kx(k≠0)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比例系数不能为零.学生模仿练习说出(1)(2)(3)(4)中的比例系数.[设计意图]由实际生活入手,列举实际问题,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另外通过探究函数关系式中的两个变量的正比例关系,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知识拓展]正比例函数的判别:(1)自变量的指数是1次;(2)自变量的系数不为0;(3)不含有常数项.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其中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1)y=3x; (2)y=2x+1;(3)y=-; (4)y=;(5)y=πx; (6)y=-x.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教师注意指导,强调判断的方法.解:(1),(3),(5),(6)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分别是3,-,π,-.(2)和(4)不是正比例函数.练一练: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其中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1)y=-2x; (2)y=;(3)y=-; (4)v=;(5)y=x-1; (6)y=2πr;(7)y=2x2.指名回答,得出(1)(4)(6)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分别是-2,,2π.【课件8】有一块10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0.5公顷/时的小麦收割机来收割.(1)求收割的面积y(公顷)与收割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收割完这块麦田需用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完成,小组可以互相交流.解:(1)y=0.5x.(2)把y=10代入y=0.5x中,得10=0.5x,解得x=20,即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20 h.想一想:y(公顷)与收割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吗?比例系数是多少?这个比例系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强调:这个比例系数是每小时收割的量,收割机每工作1小时,收割麦田0.5公顷.实际问题中的比例系数是单位量中增加或减少的值.[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能正确地加以判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一般地,如果变量x,y有关系y=kx(k是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那么变量x,y成正比例,函数y=kx(k≠0)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比例系数不能为零.1.下列问题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矩形面积固定,长和宽的关系B.正方形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C.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之间的关系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解析:A.∵S=ab,∴矩形的长和宽的积是定值,不是正比例函数;B.∵S=a2,∴自变量的次数是2,不是正比例函数;C.∵S=ah,∴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的积是定值,不是正比例函数;D.∵s=vt,∴速度固定时,路程和时间是正比例关系,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2x-1B.y=xC.y=2x2D.y=kx解析:A.y=2x-1,不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B.y=x,符合正比例函数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y=2x2,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本选项错误;D.y=kx,k有可能为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函数y=(a+1)是正比例函数,则a的值是()A.2B.-1C.2或-1D.-2解析:∵函数y=(a+1)是正比例函数,∴a-1=1,且a+1≠0,解得a=2.故选A.4.若函数y=(3-m)是正比例函数,则常数m的值是()A.-B.±C.±3D.-3解析: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2-8=1,且3-m≠0,解得m=-3.故选D.5.关于x的一次函数y=x+5m-3,若要使其成为正比例函数,则m=.解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5m-3=0,解得m=.故填.6.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正比例函数?如果是正比例函数,指出比例系数.(1)小红去商店买笔记本,每个笔记本2.5元,小红所付买本款y(元)与买本的个数x(个)之间的关系;(2)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解析:(1)根据每个笔记本2.5元,可得出小红所付买本款y(元)与买本的个数x(个)之间的关系;(2)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解:(1)由题意得y=2.5x,y是x的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2.5.(2)由题意得y=πx2,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活动1新知探究1.关系式:y=kx(k为常数,且k≠0).2.满足的条件:(1)自变量的指数是1;(2)自变量在一次单项式中.活动2例题讲解例1例2一、教材作业【必做题】1.教材第85页练习第1,2题.2.教材第86页习题A组第1,2,3题.【选做题】教材第86页习题B组.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面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y=6xB.y=C.y=x2+6xD.y=3x-12.已知y=(m+1),若y是x的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A.1B.-1C.1,-1D.03.若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为()A.0B.1C.±1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它的一条边长与这条边上的高满足正比例关系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它的长和宽满足正比例关系C.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满足正比例关系D.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满足正比例关系【能力提升】5.函数y=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6.若x,y是变量,且函数y=(k+1)x|k|是正比例函数,则k=.7.已知自变量为x的函数y=mx+2-m是正比例函数,则m=,该函数的解析式为.8.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当x=3时,y=-2,那么y与x之间的比例系数是. 【拓展探究】9.当k为何值时,y=(k2+2k)x是正比例函数?10.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x=-3时,y=6.(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6时,求对应的函数值y;(3)当x取何值时,y=?【答案与解析】1.A(解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k为常数且k≠0,自变量次数为1,即可得出A 中y=6x是正比例函数.)2.A(解析:由题意得解得m=1.)3.B(解析:∵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解得k=1.)4.C(解析:分别利用三角形、长方形、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得出函数关系,进而判断得出即可.)5.全体实数(解析:自变量在整式中,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6.1(解析:根据题意得|k|=1,且k+1≠0,解得k=1.)7.2y=2x(解析:由题意得m≠0,2-m=0,∴m=2,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8.-(解析: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kx,把x=3,y=-2代入,得-2=3k,解得k=-.)9.解:根据题意得k2-3=1,①k2+2k≠0.②由①得k=±2.当k=-2时,k2+2k=0,y=0不是正比例函数;当k=2时,k2+2k=8,y=8x是正比例函数.∴当k=2时,函数y=(k2+2k)x是正比例函数.10.解:(1)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把x=-3,y=6代入,得-3k=6,解得k=-2,所以此函数的关系式是y=-2x. (2)把x=-6代入解析式,可得y=12. (3)把y=代入解析式,可得x=-.本堂课的重点是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难点是能正确判断正比例函数,并确定比例系数.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发现函数的定义及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统一,使本课时的重点得到了突出,难点得到了突破;对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进行了指导,作出了反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时的教学注重由传授单一的知识技能,转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总结规律”,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掌握.(1)在探索正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说理.(2)在应用新知这一环节中对学生习题的反馈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3)课堂内容较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呈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补充例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1)要充分相信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在学生总结规律过后给予肯定,不必加以过多的语言进行重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回答问题.(2)在学生明确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后,应用新知反馈练习时,可以采取课堂小测验等方法进行,这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3)在问题探讨及新课导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串让学生自己读题后解决,教师不必帮助读题,这样可以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4)适当增加稍微难一点的例题,帮助学生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教材第85页)1.解:(1)具有. (2)不具有. (3)不具有. (4)不具有.2.(1)9(2)4(3)-5习题(教材第86页)A组1.解:(1)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为-4. (2)不是正比例函数. (3)是正比例函数,比例函数为.(4)不是正比例函数. (5)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为-0.9. (6)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1.2.解:(1)y=4x. (2)当x=5时,y=4×5=20. (3)解方程4x=5,得x=.3.解:(1)V=8S. (2)当S=64时,V=64×8=512.B组1.解:∵x和y成正比例,∴设x=my(m为常数,且m≠0).∵y和z成正比例,∴设y=nz(n为常数,且n≠0).∴x=my=mnz.∵m,n为常数,且m≠0,n≠0,∴mn为常数,且mn≠0.∴x是z的正比例函数.2.解:根据题意得解得m=-3.一次函数是在对一般“函数”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继续学习的第一类特殊函数.本节内容就是深入地认识一次函数,按照“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这一递升次序安排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更好地体现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二是成正比例的量在小学已较为熟悉,由此抽象出正比例函数,进而由正比例函数扩展到一次函数,可更好地借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展现知识的“抽象”生成过程,使一次函数概念的形成更自然、更深刻,更好地体现模型思想.希望教师充分注意上述立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一次函数就是最为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这一要求的实现要靠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章刚学习过的函数的意义,为本节的学习铺垫好进一步抽象的基础.其次,回忆小学时学习过的成正比例的量.实际上,成正比例的量是函数的最早雏形,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正比例函数的实例.2.对于“观察与思考”和“做一做”活动中的问题情境,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解答,体会出如下两点:第一:每一对成正比例的量之间都是一种函数关系,并且都可以表示成函数是自变量某一确定“倍数”的形式——这正是正比例函数形式定义的基础.第二:每一对成正比例的量构成的函数,函数对于自变量的变化都是“匀速”的.这正是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本质特征.3.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应强调k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因此,正比例函数是成正比例的量的拓展与再抽象.第课时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问题的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经历利用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增强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重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2.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表达式.【难点】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及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教师准备】课件1~9.【学生准备】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导入一:【课件1】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 ℃,海拔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 ℃.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 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 与x的关系.分析: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 km时,气温从15 ℃就减少6 ℃,那么海拔增加x km时,气温从15 ℃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5-6x(x≥0).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y=-6x+15(x≥0).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 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就是x=0.5时函数y=-6x+15的值,即y=-6×0.5+15=12(℃).这个函数与我们上课时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它又是什么函数呢?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设计意图]为完善认识与深刻理解一次函数做准备,促使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特征进行思考.导入二:1.知识回顾.(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2)函数有哪些表示方法?(3)你能举出几个正比例函数的例子吗?2.思考.【课件2】列出下列函数关系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底边长为y,腰长为x,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小红的爸爸把10000元存入银行,如果年利率是1.98%,x年后取出的本息和为y(元)(不计利息税),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1.4一次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冀教版12八年级下册

《21.4一次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冀教版12八年级下册

《一次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作业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独立完成一次函数的解析与运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知识点回顾:复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图像特点,包括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图像及增减性。

2. 基础练习:选取典型例题,要求学生通过代入法、图解法等解决一次函数的基本问题,如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函数表达式,计算函数值等。

3. 应用实践:设计实际问题场景,要求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距离与耗资的预算等。

学生需根据问题背景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求解。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次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如与方程、不等式等的关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数学兴趣。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并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对于基础练习部分,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确保计算无误。

3. 在应用实践部分,学生需认真分析问题背景,准确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给出清晰的解题步骤和结果。

4. 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可自主探索,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发现,鼓励创新思维。

5. 作业需字迹工整,格式规范,体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和评价。

2. 对于基础练习部分,教师将重点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在应用实践部分,教师将评价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函数模型的建立及解题步骤的合理性。

4. 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指出错误并给出修改建议。

2.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解题经验和思路。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教案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教案

21.1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思想一次函数是在第二十一章学习一般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的具体研究,由此开始了对函数的分类探索。

在讲解的过程中先以交流的方式回顾函数的相关知识再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

本节主要学习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表述一次函数及其特例——正比例函数,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感受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之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情景抽象出一次函数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难点: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解决办法:关键是对问题情境的解读,自主探索问题情境,可铺设探究阶梯,分层次解读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小组讨论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4+7)≈200(km)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00x(0≤x≤127)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y=200×45=9000(km).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Ⅱ.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解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r.2.依据密度公式p=,可得m=7.8V.3.据题意可知,h=0.5n.4.据题意可知,T=-2t.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的形式一样.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Ⅲ、例题练习例1: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1.y=3x;2.y=2x+1;3.y=-;4.y=;5.y=πx;6.y=-x.例题2:有一块10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0.5公顷/时的小麦收割机来收割。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回顾与反思教案1 (新版)冀教版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回顾与反思教案1 (新版)冀教版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回顾与反思教案1 (新版)冀教版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章复习课,是对本章关于一次函数重点内容的复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巩固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并对一次函数进行拓展,是今后继续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复习巩固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在学完一次函数之后,并初步了解了如何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原有知识与经验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进一步体验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而这些目标的达成要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探究、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不以老师的讲演代替学生的探索。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有关性质。

能力目标:1.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2.能运用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次函数关系式及图像性质难点:图像与字母系数,图像与解析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教程:第一课时一、“一次函数”给你留下多少?尝试写出各知识点并构建知识体系。

(师生互动,梳理基础知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下表)一次函数的图像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正比例函数y=kx 图像k>0 k<0 图像是经过原点(0,0),(1,k)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b>0b<0 b>0 b<0图像是一条直线,它经过(0,b)与两点(1)直线y=-经过第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21.1 一次函数 (1)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 (1)第2课时 一次函数 (4)21.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6)21.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0)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 (14)21.5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19)复习整理 (21)21.1 一次函数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并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重点)2.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2)这只燕鸥飞行一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3)这只燕鸥的行程y (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 (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正比例函数 【类型一】 辨别正比例函数下列式子中,表示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 =2xB .y =x +2C .y =x 2D .y =2x 解析:选项A ,y =2x,自变量次数不为1,错误;选项B ,y =x +2,是和的形式,错误;选项C ,y =x 2,自变量次数不为1,错误;选项D ,y =2x ,符合正比例函数的含义,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正比例函数y =kx 成立的条件是:k 为常数且k ≠0,自变量次数为1.【类型二】 确定正比例函数中字母的值 若函数y =(m -3)x |m |-2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A .3B .-3C .±3D .不能确定解析:由题意得|m |-2=1,且m -3≠0,解得m =-3.故选B.方法总结:正比例函数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能为0.探究点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类型一】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各图象中,表示函数y =-kx (k <0)的图象的是( )解析:∵k <0,∴-k >0,∴函数y =-kx (k <0)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且函数为正比例函数.故选C.方法总结:要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且当k >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过第二、四象限.【类型二】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关于函数y =13x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1,3)B .不论x 为何值,总有y >0C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解析:A.当x =1时,y =13,故A 选项错误;B.只有当x >0时,y >0,故B 选项错误;C.∵k =13>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选项错误;D.∵k =13>0,∴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故D 选项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符号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及其增减性.【类型三】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已知正比例函数y =(m -1)x 的图象上两点A (x 1,y 1),B (x 2,y 2),当x 1<x 2时,有y 1>y 2,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1B .m >1C .m <2D .m >0解析:根据题意,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1<0,即m <1.故选A.方法总结:直线y =kx 所在的位置与k 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 >0时,直线必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时,直线必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类型四】 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点A (5,y 1)和B (2,y 2)都在直线y =-x 上,则y 1与y 2的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y 1>y 2解析:∵点A (5,y 1)和B (2,y 2)都在直线y =-x 上,∴y 1=-5,y 2=-2.∵-5<-2,∴y 1<y 2.故选C.方法总结: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探究点三: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类型一】 用定义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y =y 1+y 2,y 1与x 2成正比例,y 2与x -2成正比例,当x =1时,y =5;当x=-1时,y =1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当x =2时y 的值.解析:设y 1=kx 2,y 2=a (x -2),得出y =kx 2+a (x -2),把x =1,y =5和x =-1,y =11代入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把x =2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出答案.解:设y 1=kx 2,y 2=a (x -2),则y =kx 2+a (x -2),把x =1,y =5和x =-1,y =11代入得⎩⎪⎨⎪⎧k -a =5,k -3a =11,解得⎩⎪⎨⎪⎧a =-3,k =2,∴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 =2x 2-3(x -2).把x =2代入得y =2×22-3×(2-2)=8.方法总结:用定义求函数解析式,设出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一步.【类型二】 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经过点(3,-6),求:(1)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A (4,-2)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图象上两点B (x 1,y 1)、C (x 2,y 2),如果x 1>x 2,比较y 1,y 2的大小.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把(3,-6)代入正比例函数y =kx 中计算出k 即可得到解析式;(2)将A 点的横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关系式,计算函数值,若函数值等于-2,则A 点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否则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判断.解:(1)∵正比例函数y =kx 经过点(3,-6),∴-6=3·k ,解得k =-2,∴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将x =4代入y =-2x 得y =-8≠-2,∴点A (4,-2)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k =-2<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1>x 2,∴y 1<y 2.方法总结:将A点的横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关系式,求出函数值,再进一步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2.正比例函数的性质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自学和小组的探索、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总结进行知识归纳,理论提升的教学方法.由学生亲自来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更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自信心,激发学生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2课时一次函数教学目标1.一次函数的定义及解析式的特点;(重点)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仓库内原有粉笔400盒,如果每个星期领出36盒,求仓库内余下的粉笔盒数Q与星期数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今年植树节,同学们种的树苗高约1.80米.据介绍,这种树苗在10年内平均每年长高0.35米,求树高(米)与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算一算4年后这些树约有多高.3.小徐的爸爸为小徐存了一份教育储蓄.首次存入1万元,以后每个月存入500元,存满3万元止.求存款数增长的规律.几个月后可存满全额?以上3道题中的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类型一】辨别一次函数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 )A .y =-8xB .y =-8xC .y =-8x 2+2D .y =-8x+2 解析:A.它是正比例函数,属于特殊的一次函数,正确;B.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C.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D.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故选A.方法总结: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 可以为任意实数.【类型二】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已知y =(m -1)x 2-|m |+n +3. (1)当m 、n 取何值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2)当m 、n 取何值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m -1≠0,2-|m |=1,据此求解即可;(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m -1≠0,2-|m |=1,n +3=0,据此求解即可.解:(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2-|m |=1,解得m =±1.又∵m -1≠0即m ≠1,∴当m =-1,n 为任意实数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2-|m |=1,n +3=0,解得m =±1,n =-3.又∵m -1≠0即m ≠1,∴当m =-1,n =-3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方法总结:一次函数解析式y =kx +b 的结构特征: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 可以为任意实数.正比例函数y =kx 的解析式中,比例系数k 是常数,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探究点二:根据实际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类型一】 列一次函数解析式写出下列各题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是x 的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1)某村耕地面积为106(平方米),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平方米)与人数x (人)之间的函数关系;(2)地面气温为28℃,如果高度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5℃,气温x (℃)与高度y (km)之间的函数关系.解析:(1)根据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等于总面积除以总人数得出即可;(2)根据高度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5℃,得出28-5y =x 求出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y =106x,不是一次函数; (2)根据题意得28-5y =x ,则y =-15x +285,是一次函数.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实例中的函数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 【类型二】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中系数的值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中,当自变量x =3时,函数值y =5;当x =-4时,y =-9.求k 和b 的值.解析:把两组对应值分别代入y =kx +b 得到关于k 、b 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k 和b .解:(1)∵当自变量x =3时,函数值y =5,当x =-4时,y =-9,∴⎩⎪⎨⎪⎧3k +b =5,-4k +b =-9,解得⎩⎪⎨⎪⎧k =2,b =-1.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就是将自变量x 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 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答即可.三、板书设计1.一次函数的定义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和联系3.根据实际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而且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师生互动关系平等、和谐,所以能较好的完成知识传授与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1.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目标1.会用两点法画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图象说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重点)2.能运用性质、图象及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函数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做一做: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12x ; (2)y =12x +2; (3)y =3x; (4)y =3x +2.观察函数图象有什么形式?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一次函数的图象【类型一】 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2x -1; (2)y =x +3;(3)y =-2x; (4)y =5x .解析:分别求出满足各直线的两个特殊点的坐标,经过这两点作直线即可.(1)一次函数y =2x -1图象过(1,1),(0,-1);(2)一次函数y =x +3的图象过(0,3),(-3,0);(3)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过(1,-2),(0,0);(4)正比例函数y =5x 的图象过(0,0),(1,5).解:如图所示.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作图,解题关键是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连线即可.【类型二】 判定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一次函数y =x +k 的一次项系数大于0,常数项小于0,∴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且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故选B.方法总结: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是一条直线.当k >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b ).探究点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类型一】 判断增减性和图象经过的象限等对于函数y =-5x +1,下列结论:①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5);②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③当x >1时,y <0;④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解析:∵当x =-1时,y =-5×(-1)+1=6≠5,∴点(1,-5)不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故①错误;∵k =-5<0,b =1>0,∴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②错误;∵x =1时,y =-5×1+1=-4.又∵k =-5<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y <-4,则y <0,故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③.故选B.方法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类型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已知函数y =(2m -2)x +m +1,(1)当m 为何值时,图象过原点?(2)已知y 随x 增大而增大,求m 的取值范围;(3)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在x 轴上方,求m 的取值范围;(4)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解析:(1)根据函数图象过原点可知,m +1=0,求出m 的值即可;(2)根据y 随x 增大而增大可知2m -2>0,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3)由于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在x 轴上方,故m +1>0,进而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4)根据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m 的取值范围.解:(1)∵函数图象过原点,∴m +1=0,即m =-1;(2)∵y 随x 增大而增大,∴2m -2>0,解得m >1;(3)∵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在x 轴上方,∴m +1>0,解得m >-1;(4)∵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2m -2<0,m +1>0,解得-1<m <1. 方法总结:一次函数y =kx +b (k ≠0)中,当k <0,b >0时,函数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探究点三: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 1:y =-2x -2平移后,得到直线l 2:y =-2x +4,则下列平移作法正确的是( )A .将l 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B .将l 1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C .将l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D .将l 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解析:∵将直线l 1:y =-2x -2平移后,得到直线l 2:y =-2x +4,∴-2(x +a )-2=-2x +4,解得a =-3,故将l 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故选A.方法总结: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 的值不变,只有b 发生变化.解析式变化的规律是: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探究点四: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一次函数y =-2x +4的图象如图,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A 、B 两点坐标;(2)求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解析:(1)x 轴上所有的点的纵坐标均为0,y 轴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均为0;(2)利用(1)中所求的点A 、B 的坐标可以求得OA 、OB 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得△OAB 的面积.解:(1)对于y =-2x +4,令y =0,得-2x +4=0,∴x =2.∴一次函数y =-2x +4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A 的坐标为(2,0);令x =0,得y =4.∴一次函数y =-2x +4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B 的坐标为(0,4);(2)由(1)中知OA =2,OB =4.∴S △AOB =12·OA ·OB =12×2×4=4.∴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方法总结: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般地应先求出一次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进而求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即可求面积.三、板书设计1.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性质3.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活动设计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画函数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二是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三是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 、b 符号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值得深入探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应结合每个活动,给学生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提供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和题目.学生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受到了较好的效果.21.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目标1.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重点)2.从题目中获取待定系数法所需要的两个点的条件.(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已知弹簧的长度y (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一次函数解析式怎样确定?需要几个条件?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类型一】 已知两点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 (3,5)和点B (-4,-9).(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C (m ,2)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求C 点坐标.解析:(1)将点A (3,5)和点B (-4,-9)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k ≠0),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k 、b 的值;(2)将点C 的坐标代入(1)中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m 的值.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k 、b 是常数,且k ≠0),则⎩⎪⎨⎪⎧5=3k +b ,-9=-4k +b ,∴⎩⎪⎨⎪⎧k =2,b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1;(2)∵点C (m ,2)在y =2x -1上,∴2=2m -1,∴m =32,∴点C 的坐标为(32,2).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k ≠0这一条件,所以求出结果要注意检验一下.【类型二】 由函数图象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如果A 点的坐标为(2,0),且OA =OB ,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析:先求出点B 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解:∵OA =OB ,A 点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则⎩⎪⎨⎪⎧2k +b =0,b =-2,解得⎩⎪⎨⎪⎧k =1,b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题关键是利用所给条件得到关键点的坐标,进而求得函数解析式.【类型三】 由三角形的面积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如图,点B 的坐标为(-2,0),AB 垂直x 轴于点B ,交直线l 于点A ,如果△ABO的面积为3,求直线l 的解析式.解析:△AOB 面积等于OB 与AB 乘积的一半.根据OB 与已知面积求出AB 的长,确定出A 点坐标.设直线l 解析式为y =kx ,将A 点坐标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确定出直线l 的解析式.解:∵点B 的坐标为(-2,0),∴OB =2.∵S △AOB =12OB ·AB =3,∴12×2×AB =3,∴AB =3,即A (-2,-3).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kx ,将A 点坐标代入得-3=-2k ,即k =32,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2x .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直线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确定另一个点的坐标.【类型四】 利用图形变换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1,2),且其图象可由正比例函数y =kx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析:根据题设得到关于k ,b 的方程组,然后求出k 的值即可.解:把(1,2)代入y =kx +b 得k +b =2.∵y =kx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y =kx +b ,∴b =-4,∴k -4=2,解得k =6.∴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6x -4.方法总结: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为直线,当直线平移时k 不变,当向上平移m 个单位,则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m .【类型五】 由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水银体温计的读数y (℃)与水银柱的长度x (c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现有一支水银体温计,其部分刻度线不清晰(如图),表中记录的是该体温计部分清晰刻度线及其对应水银柱的长度.水银柱的长度x (cm)4.2 … 8.2 9.8 体温计的读数y (℃) 35.0 … 40.0 42.0(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用该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的长度为6.2cm ,求此时体温计的读数.解析:(1)设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由统计表的数据建立方程组求出k ,b 即可;(2)当x =6.2时,代入(1)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y 的值.解:(1)设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由题意,得⎩⎪⎨⎪⎧35.0=4.2k +b ,40.0=8.2k +b ,解得⎩⎪⎨⎪⎧k =1.25,b =29.75,∴y =1.25x +29.75.∴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5x +29.75; (2)当x =6.2时,y =1.25×6.2+29.75=37.5.答: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37.5℃.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由解析式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类型六】 与确定函数解析式有关的综合性问题如图,A 、B 是分别在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侧的点,点P (2,m )在第一象限内,直线PA 交y 轴于点C (0,2),直线PB 交y 轴于点D ,S △AOP =12.(1)求点A 的坐标及m 的值;(2)求直线AP 的解析式;(3)若S △BOP =S △DOP ,求直线BD 的解析式.解析:(1)S △POA =S △AOC +S △COP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OA ×2+12×2×2=12,可计算出OA =10,则A 点坐标为(-10,0),然后再利用S △AOP =12×10×m =12求出m ;(2)已知A 点和C 点坐标,可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AP 的解析式;(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由S △BOP=S △DOP 得PB =PD ,即点P 为BD 的中点,则可确定B 点坐标为(4,0),D 点坐标为(0,245),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BD 的解析式.解:(1)∵S △POA =S △AOC +S △COP ,∴12×OA ×2+12×2×2=12,∴OA =10,∴A 点坐标为(-10,0).∵S △AOP =12×10×m =12,∴m =125; (2)设直线AP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A (-10,0),C (0,2)代入得⎩⎪⎨⎪⎧-10k +b =0,b =2,解得⎩⎪⎨⎪⎧k =15,b =2,∴直线AP 的解析式为y =15x +2; (3)∵S △BOP =S △DOP ,∴PB =PD ,即点P 为BD 的中点,∴B 点坐标为(4,0),D 点坐标为⎝⎛⎭⎪⎫0,245.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 =k ′x +b ′,把B (4,0),D ⎝ ⎛⎭⎪⎫0,245代入得⎩⎪⎨⎪⎧4k ′+b ′=0,b ′=245,解得⎩⎪⎨⎪⎧k ′=-65,b ′=245,∴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 =-65x +245.三、板书设计1.待定系数法的定义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教学反思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究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根据问题及条件找出能反映出实际问题的函数;(重点)2.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重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类型一】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广安某水果店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进价(元/千克)售价(元/千克)甲种58乙种913(1)若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则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千克?(2)若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应怎样安排进货才能使水果店在销售完这批水果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解析:(1)根据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进而利用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列出等式求出即可;(2)利用两种水果每千克的利润表示出总利润,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最大值即可.解:(1)设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则购进乙种水果(140-x)千克,根据题意可得5x+9(140-x )=1000,解得x =65,∴140-x =75(千克).答:购进甲种水果65千克,乙种水果75千克;(2)由图表可得甲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3元,乙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4元.设总利润为W ,由题意可得W =3x +4(140-x )=-x +560.∵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140-x ≤3x ,解得x ≥35.∵-1<0,∴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x 越小W 越大.∴当x =35时,W 最大=-35+560=525(元),140-35=105(千克).答:当购进甲种水果35千克,购进乙种水果105千克时,此时利润最大为525元. 方法总结: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函数最值是解题关键. 【类型二】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路程问题为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某自行车俱乐部利用周末组织“远游骑行”活动.自行车队从甲地出发,途经乙地短暂休息完成补给后,继续骑行至目的地丙地,自行车队出发1h 后,恰有一辆邮政车从甲地出发,沿自行车队行进路线前往丙地,在丙地完成2h 装卸工作后按原路返回甲地,自行车队与邮政车行驶速度均保持不变,并且邮政车行驶速度是自行车队行驶速度的2.5倍,如图表示自行车队、邮政车离甲地的路程y (km)与自行车队离开甲地的时间x (h)的函数关系图象,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自行车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km/h ;(2)邮政车出发多久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3)邮政车在返程途中与自行车队再次相遇时的地点距离甲地多远?解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就可以求出结论;(2)由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求出邮政车的速度,再由追及问题设邮政车出发a h 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由邮政车的速度可以求出B 的坐标和C 的坐标,由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求出D 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BC ,ED 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由题意得自行车队行驶的速度为72÷3=24(km/h).(2)由题意得邮政车的速度为24×2.5=60(km/h).设邮政车出发a h 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由题意得24(a +1)=60a ,解得a =23. 答:邮政车出发23h 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 (3)由题意得邮政车到达丙地的时间为135÷60=94(h),∴邮政车从丙地出发返回甲地前共用时为94+2+1=214(h),∴B (214,135),C (7.5,0).自行车队到达丙地的时间为135÷24+0.5=458+0.5=498(h),∴D (498,135).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1=k 1+b 1,由题意得⎩⎪⎨⎪⎧135=214k 1+b 1,0=7.5k 1+b 1,解得⎩⎪⎨⎪⎧k 1=-60,b 1=450.∴y 1=-60x +450.设ED 的解析式为y 2=k 2x +b 2,由题意得⎩⎪⎨⎪⎧72=3.5k 2+b 2,135=498k 2+b 2,解得⎩⎪⎨⎪⎧k 2=24,b 2=-12,∴y 2=24x -12.当y 1=y 2时,-60x +450=24x -12,解得x =5.5.y 1=-60×5.5+450=120.答:邮政车在返程途中与自行车队再次相遇时的地点距离甲地120km.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类型三】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图形面积问题如图①,底面积为30cm 2的空圆柱形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 (cm)与注水时间t (s)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圆柱形容器的高为多少?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单位:cm 3/s)为多少?(2)若“几何体”的下方圆柱的底面积为15cm 2,求“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和底面积. 解析:(1)根据图象,分三个部分:注满“几何体”下方圆柱需18s ;注满“几何体”上方圆柱需24-18=6(s),注满“几何体”上面的空圆柱形容器需42-24=18(s).再设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x cm 3/s ,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列方程,再解方程;(2)由图②知几何体下方圆柱的高为a cm ,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a ·(30-15)=18×5,解得a =6,于是得到“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为5cm ,设“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S cm 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5×(30-S )=5×(24-18),再解方程即可.解:(1)根据函数图象得到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4cm ,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的高度为11cm ,水从刚满过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到注满用了42-24=18(s),这段高度为14-11=3(cm).设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x cm 3/s ,则18·x =30×3,解得x =5,即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5cm 3/s ;(2)由图②知“几何体”下方圆柱的高为a cm ,则a ·(30-15)=18×5,解得a =6,所以“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为11-6=5(cm).设“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S cm 2,根。

2019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新版)冀教版

2019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新版)冀教版

21.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思想在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等知识后,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通过两个课时对一次函数的应用进行简单概括、归纳,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与归宿。

教学过程中鼓励解法和表述的多样化,充分加强图象识别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习惯的“代数化”倾向。

突出通过函数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突出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突出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与开放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熟悉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领悟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及应用价值。

提高通过文字、表格、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求直线解析式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利用函数性质进行判断及决策的方法,增进应用函数思想的意识。

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并在探索中感受成功,建立自信;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有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准确的图像识别与应用,领悟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探索为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其实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二、试着做做(出示题目)某公司与营销人员签订了这样的工资合同,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工资,每人每月300元;另一部分是按月销售量确定的奖励工资,每销售1件产品奖励工资4元.1.设某营销员月销售产品x件,他应得的工资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学生活动:独立阅读,领悟问题情境给出的数量关系,自己写出函数关系式。

师:让学生说出答案,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来安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4一次函数的应用谈一类运输方案的设计素材新版冀

来安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4一次函数的应用谈一类运输方案的设计素材新版冀

谈一类运输方案的设计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和竞赛题中出现了一批格调清新、题型新颖以市场经济为主,源于社会实践的应用性试题.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将实际问题中内在本质的联系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而建立数学模型——求方程(组)、不等式(组)的模型、求函数的最值模型、解几何模型等;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求解,结合市场经济效益的要求,作出答案.下面举例介绍一类试题的解法.例1 A市和B市分别有库存某种机器12台和6台,现决定支援给C村10台、D村8台,已知从A市调运一台机器至C村和D村的运费分别是4百元和8百元,从B市调运一台机器到C村和D村的运费分别是3百元和5百元.(1)设B市运往C村机器x台,求总运费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要求总运费不超过9千元.共有几种调运方案?(3)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最低运费是多少元?分析由于A,B两市库存机器台数和运往C,D两村机器台数已确定,可画图表列出表示比较清楚,见图1,具体运费也就能明确,一目了然了.解根据题意得:(1)w=3x+5(6-x)+4(10-x)+8[12-(10-x)]=2x+86.(2)因运费不超过9千元,即90百元,∴w=2x+86≤90,解得x≤2.∵0≤x≤6,∴0≤x≤2.则x=0,1,2,所以有三种调运方案.(3)∵0≤x≤2,且w=2x+86,∴当x=0时,w的值最小,最小值为86百元,此时的调运方案是:B市运至C村0台,运至D村6台,A市运往C村10台,运往D村2台,最低总运费为86百元.例2 甲、乙两个粮库要向A,B两镇运送大米,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大米,乙库可调出80吨大米,A镇需70吨大米,B镇需110吨大米,两库到两镇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问:(1)这两个粮库各运往A,B两镇多少吨大米,才能使总运费最省?(2)最不合理的调运方案是什么?它使国家造成不该有的损失是多少?解如图2,设甲库运往A镇x吨,运往B镇(100-x)吨,则乙库运往A镇(70-x)吨,运往B镇(x+10)吨,总运费为w(元).根据题意得w=12×20x+10×25(100-x)+12×15(70-x)+8×20(x+10)=-30x+39200.∴0≤x≤70.由函数式可知w是随着x的增加而减少的,所以当x=70时,w取最小值,w=-30×70+39200=37100.当x=0时,w取最大值,w=-30×0+39200=39200.∴当甲库运往A镇70吨,运往B镇30吨,乙库运往B镇80吨时,总运费最省为37100元.最不合理的调运是:甲库运往A镇0吨,运往B镇100吨,乙库运往A镇70吨,运往B镇10吨,它使国家造成不该有的损失(39200-37100)即2100元.16。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4《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4《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4《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4《一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基础,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一次函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数学问题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次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明白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3.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一次函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一次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1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1

为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形式, 所以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也
对应一条直线.
方程组的解
对应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考点讲练
考点一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例1 已知函数y=(2m+1)x+m﹣3; (1)若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求m的值; (2)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 (3)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 m的取值范围; (4)若这个函数图象过点(1,4),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2)若搭配一个 A 种造型的成本是 800 元,搭配一个 B 种造型的成本是960元,试说明(1)中哪种方案成本最低? 最低成本是多少元?
解:设搭配 A 种造型 x 个,则 B 种造型为(50-x)个,
依题意,得
80x50(50 x)3 490 40x90(50 x)2 950
∴31≤x≤33.
则方程组
y y
ax cx
b,的解是多少?
d,
y=ax+b
y
y=cx+d
解:此方程组的解是
2
1
x 2,
y
1.
-3 -2
-1 O -1 -2
x 1 2 34
P
-3
-4
-5
-6
课堂小结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一 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二元一次方程 与一次函数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对应 两条相交直线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都在
y=-x+5
·
·
追问②:在一次函数y=-x+5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点的坐
标适合方程x+y=5吗?

八年级数学下册21一次函数教案新冀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1一次函数教案新冀教版

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像的变化情况.4.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5.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和理解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逐步学会运用函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预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的变化规律.1.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2.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3.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性格,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1.本章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章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这些内容彼此关联,依次递进.一次函数是在学习了一般的函数概念之后,进一步研究的第一类特殊函数,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极为广泛的一类数量关系的抽象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整个函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使学生对“函数”这一抽象的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函数模型”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与深刻、丰满与充实,对“函数”这一系统知识的认识与掌握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第二,一次函数的学习,不仅从变量关系类型上为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提供了对照与类比,更从研究方法(如“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借助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等)上,展示了普遍的意义和作用.2.本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特点.(1)一次函数的意义同样是比较抽象的,教科书中采用了这样的研究过程:从小学已认识的“成正比例的量”入手,先引入“正比例函数”,再扩展到“一次函数”.这样编排的目的,一是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使新知识的引入比较自然;二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2)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正比例函数”还是“一次函数”,其概念认识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相当数量的、他们所熟悉的现实情境,通过归纳、抽象才能实现.因此,教科书特别关注情境的设置与“抽象”过程的有效展开,以促使学生产生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完成理性认识的飞跃.(3)对于一次函数性质的研究,教科书中突出了“数形结合”,即由图像特征引发出函数随自变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因此,图像的绘制与观察,便起着铺垫与引导的重要作用.(4)教科书紧紧抓住“一点在函数的图像上”与“该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表达式”的对应及一致性,导出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意在突出“形与数”的统一与相互转化,并显示“方程”的广泛应用.随后,又专项研究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更为有力地揭示了函数与方程的关联性.(5)所有内容的呈现,一是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二是尽可能展开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与研究的活动过程,以充分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重点】1.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难点】1.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一次函数的应用.1.本章之前,刚刚学习了第二十章“函数”,学生对于函数的意义和图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相应知识的探究过程及方法,也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一次函数源于现实中极为广泛存在的“匀速”变化情境里的数量关系,这样的背景早在此前的许多“算术”应用题和“方程”应用题中以多种“特值”形式反复出现过.这些都是开始本章学习的“数学现实”,教学正是应当从这样的现实出发,用好这样的现实,以优化的过程取得优良效果.2.正比例函数是“成正比例的量”的一般化和发展,一次函数又是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化和发展,许多数学知识就是沿着这样的途径扩展与增长出来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遵循这样的线索去探究,去再发现,构筑良好的知识系统,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角坐标系里的一条直线(不与坐标轴平行),这正是函数对于自变量“匀速”变化的直观(形)反映,事实上,在确定的直角坐标系里,这样的直线与一次函数表达式是“一一对应”的.恰是基于这种对应,图像(直线)的倾斜情况就反映了一次函数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增减情况(以及增减速度),一次函数的性质就是借此被“形象”地看出来的;另一方面,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是以上述“一一对应”为根据的.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像与研讨,感悟一次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便是十分重要的了.4.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应当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将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二是通过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一次函数“匀速”变化的本质特征.5.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一是直接从表达式的相互转换进行引导,二是从它们对应于确定的直角坐标系里的同一条直线进行引导.由此使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又一种沟通方式.21.1一次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和意义.2.掌握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函数关系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表达式.1.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发现函数的共同点,抽象出一次函数的概念.2.再一次感悟函数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会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关系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表达式.【难点】能正确写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第课时1.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3.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1.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体会数学模型的思想.2.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经历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逐步认识世界的意识和能力.【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及解析式的特点.【难点】能列(或求)函数表达式,并正确地加以判断.【教师准备】课件1~8.【学生准备】复习成正比例的量.导入一:【课件1】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燕鸥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4+7)≈200(千米).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千米,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00x(0≤x≤127).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y=200×45=9000(千米).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鸟类的研究,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导入二:【课件2】《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影片.片中阿甘曾跑步绕美国数圈.假设他从德州到加州行进了21000千米,耗费了他150天的时间.(1)阿甘大约平均每天要跑步多少千米?(2)阿甘的行程y(千米)与跑步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阿甘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变式:(1)如果把150天改成300天,那么阿甘的行程y(千米)与跑步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阿甘再按这个速度跑步两个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1.出示教材“观察与思考”.【课件3】:提出问题:路程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通过观察与计算可以发现小刚离开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0.2,即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一个量在增加,另一个量也在增加;一个量在减少,另一个量也相应地减少.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你能写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学生思考后得到函数关系式为s=0.2t.2.出示教材“做一做”.【课件4】1.小亮每小时读20页书.若读书时间用字母t(h)表示,读过书的页数用字母m(页)表示,则用t表示m的函数表达式为.2.小米去给学校运动会买奖品,每支铅笔0.5元.若购买铅笔的数量用n(支)表示,花钱的总数用w(元)表示,则用n表示w的函数表达式为.3.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 mL.设t min后,水龙头滴水V mL,则用t表示V的函数表达式为.教师让学生讨论结果,分别写出它们的函数表达式.1.m=20t2.w=0.5n3.V=5t想一想:上面的函数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上面的式子都能写成y=kx(k为常数,且k≠0)的形式.我们把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非0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呢?分析:正比例函数满足的条件是:(1)自变量的指数是1;(2)自变量在一次单项式中.[设计意图]从小学已熟悉的“成正比例的量”出发,由“匀速”行驶过程中行驶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关系,抽象出正比例函数.思路二【课件5】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 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 ℃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 ℃,物体的温度T(单位: ℃)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钟)的变化而变化.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常数、自变量和自变量的函数.【课件6】观察(1)中l与r(1)中l与r的对应值的比值(l/r)总是一个常数(2π).因为2π是不变的,圆的周长l与半径r的比值是一定的,我们说l与r成正比例.学生模仿练习说明(2)(3)(4)中有没有成正比例的.(2)中m与V的比值是7.8,是一个常量,所以m与V成正比例;(3)中h与n的比值是0.5,是一个常量,所以h与n成正比例;(4)中T与t的比值是-2,是一个常量,所以T与t成正比例.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发现:它们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乘积的形式.总结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变量x,y有关系y=kx(k是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那么变量x,y成正比例,函数y=kx(k≠0)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比例系数不能为零.学生模仿练习说出(1)(2)(3)(4)中的比例系数.[设计意图]由实际生活入手,列举实际问题,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另外通过探究函数关系式中的两个变量的正比例关系,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知识拓展]正比例函数的判别:(1)自变量的指数是1次;(2)自变量的系数不为0;(3)不含有常数项.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其中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1)y=3x; (2)y=2x+1;(3)y=-; (4)y=;(5)y=πx; (6)y=-x.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教师注意指导,强调判断的方法.解:(1),(3),(5),(6)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分别是3,-,π,-.(2)和(4)不是正比例函数.练一练: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请指出其中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1)y=-2x; (2)y=;(3)y=-; (4)v=;(5)y=x-1; (6)y=2πr;(7)y=2x2.指名回答,得出(1)(4)(6)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分别是-2,,2π.【课件8】有一块10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0.5公顷/时的小麦收割机来收割.(1)求收割的面积y(公顷)与收割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收割完这块麦田需用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完成,小组可以互相交流.解:(1)y=0.5x.(2)把y=10代入y=0.5x中,得10=0.5x,解得x=20,即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20 h.想一想:y(公顷)与收割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吗?比例系数是多少?这个比例系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强调:这个比例系数是每小时收割的量,收割机每工作1小时,收割麦田0.5公顷.实际问题中的比例系数是单位量中增加或减少的值.[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能正确地加以判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一般地,如果变量x,y有关系y=kx(k是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那么变量x,y成正比例,函数y=kx(k≠0)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比例系数不能为零.1.下列问题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矩形面积固定,长和宽的关系B.正方形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C.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之间的关系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解析:A.∵S=ab,∴矩形的长和宽的积是定值,不是正比例函数;B.∵S=a2,∴自变量的次数是2,不是正比例函数;C.∵S=ah,∴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的积是定值,不是正比例函数;D.∵s=vt,∴速度固定时,路程和时间是正比例关系,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A.y=2x-1B.y=xC.y=2x2D.y=kx解析:A.y=2x-1,不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B.y=x,符合正比例函数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y=2x2,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本选项错误;D.y=kx,k有可能为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函数y=(a+1)是正比例函数,则a的值是()A.2B.-1C.2或-1D.-2解析:∵函数y=(a+1)是正比例函数,∴a-1=1,且a+1≠0,解得a=2.故选A.4.若函数y=(3-m)是正比例函数,则常数m的值是()A.-B.±C.±3D.-3解析: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2-8=1,且3-m≠0,解得m=-3.故选D.5.关于x的一次函数y=x+5m-3,若要使其成为正比例函数,则m=.解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5m-3=0,解得m=.故填.6.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正比例函数?如果是正比例函数,指出比例系数.(1)小红去商店买笔记本,每个笔记本2.5元,小红所付买本款y(元)与买本的个数x(个)之间的关系;(2)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解析:(1)根据每个笔记本2.5元,可得出小红所付买本款y(元)与买本的个数x(个)之间的关系;(2)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解:(1)由题意得y=2.5x,y是x的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2.5.(2)由题意得y=πx2,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活动1新知探究1.关系式:y=kx(k为常数,且k≠0).2.满足的条件:(1)自变量的指数是1;(2)自变量在一次单项式中.活动2例题讲解例1例2一、教材作业【必做题】1.教材第85页练习第1,2题.2.教材第86页习题A组第1,2,3题.【选做题】教材第86页习题B组.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面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y=6xB.y=C.y=x2+6xD.y=3x-12.已知y=(m+1),若y是x的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A.1B.-1C.1,-1D.03.若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为()A.0B.1C.±1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它的一条边长与这条边上的高满足正比例关系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它的长和宽满足正比例关系C.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满足正比例关系D.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满足正比例关系【能力提升】5.函数y=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6.若x,y是变量,且函数y=(k+1)x|k|是正比例函数,则k=.7.已知自变量为x的函数y=mx+2-m是正比例函数,则m=,该函数的解析式为.8.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当x=3时,y=-2,那么y与x之间的比例系数是. 【拓展探究】9.当k为何值时,y=(k2+2k)x是正比例函数?10.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x=-3时,y=6.(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6时,求对应的函数值y;(3)当x取何值时,y=?【答案与解析】1.A(解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k为常数且k≠0,自变量次数为1,即可得出A 中y=6x是正比例函数.)2.A(解析:由题意得解得m=1.)3.B(解析:∵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解得k=1.)4.C(解析:分别利用三角形、长方形、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得出函数关系,进而判断得出即可.)5.全体实数(解析:自变量在整式中,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6.1(解析:根据题意得|k|=1,且k+1≠0,解得k=1.)7.2y=2x(解析:由题意得m≠0,2-m=0,∴m=2,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8.-(解析: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kx,把x=3,y=-2代入,得-2=3k,解得k=-.)9.解:根据题意得k2-3=1,①k2+2k≠0.②由①得k=±2.当k=-2时,k2+2k=0,y=0不是正比例函数;当k=2时,k2+2k=8,y=8x是正比例函数.∴当k=2时,函数y=(k2+2k)x是正比例函数.10.解:(1)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把x=-3,y=6代入,得-3k=6,解得k=-2,所以此函数的关系式是y=-2x. (2)把x=-6代入解析式,可得y=12. (3)把y=代入解析式,可得x=-.本堂课的重点是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难点是能正确判断正比例函数,并确定比例系数.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发现函数的定义及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统一,使本课时的重点得到了突出,难点得到了突破;对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进行了指导,作出了反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时的教学注重由传授单一的知识技能,转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总结规律”,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掌握.(1)在探索正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说理.(2)在应用新知这一环节中对学生习题的反馈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3)课堂内容较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呈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补充例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1)要充分相信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在学生总结规律过后给予肯定,不必加以过多的语言进行重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回答问题.(2)在学生明确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后,应用新知反馈练习时,可以采取课堂小测验等方法进行,这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3)在问题探讨及新课导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串让学生自己读题后解决,教师不必帮助读题,这样可以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4)适当增加稍微难一点的例题,帮助学生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教材第85页)1.解:(1)具有. (2)不具有. (3)不具有. (4)不具有.2.(1)9(2)4(3)-5习题(教材第86页)A组1.解:(1)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为-4. (2)不是正比例函数. (3)是正比例函数,比例函数为.(4)不是正比例函数. (5)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为-0.9. (6)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1.2.解:(1)y=4x. (2)当x=5时,y=4×5=20. (3)解方程4x=5,得x=.3.解:(1)V=8S. (2)当S=64时,V=64×8=512.B组1.解:∵x和y成正比例,∴设x=my(m为常数,且m≠0).∵y和z成正比例,∴设y=nz(n为常数,且n≠0).∴x=my=mnz.∵m,n为常数,且m≠0,n≠0,∴mn为常数,且mn≠0.∴x是z的正比例函数.2.解:根据题意得解得m=-3.一次函数是在对一般“函数”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继续学习的第一类特殊函数.本节内容就是深入地认识一次函数,按照“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这一递升次序安排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更好地体现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二是成正比例的量在小学已较为熟悉,由此抽象出正比例函数,进而由正比例函数扩展到一次函数,可更好地借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展现知识的“抽象”生成过程,使一次函数概念的形成更自然、更深刻,更好地体现模型思想.希望教师充分注意上述立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一次函数就是最为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这一要求的实现要靠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章刚学习过的函数的意义,为本节的学习铺垫好进一步抽象的基础.其次,回忆小学时学习过的成正比例的量.实际上,成正比例的量是函数的最早雏形,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正比例函数的实例.2.对于“观察与思考”和“做一做”活动中的问题情境,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解答,体会出如下两点:第一:每一对成正比例的量之间都是一种函数关系,并且都可以表示成函数是自变量某一确定“倍数”的形式——这正是正比例函数形式定义的基础.第二:每一对成正比例的量构成的函数,函数对于自变量的变化都是“匀速”的.这正是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本质特征.3.对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应强调k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因此,正比例函数是成正比例的量的拓展与再抽象.第课时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问题的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经历利用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增强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重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2.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表达式.【难点】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及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教师准备】课件1~9.【学生准备】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导入一:【课件1】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 ℃,海拔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 ℃.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 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 与x的关系.分析: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 km时,气温从15 ℃就减少6 ℃,那么海拔增加x km时,气温从15 ℃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5-6x(x≥0).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y=-6x+15(x≥0).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 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就是x=0.5时函数y=-6x+15的值,即y=-6×0.5+15=12(℃).这个函数与我们上课时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它又是什么函数呢?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设计意图]为完善认识与深刻理解一次函数做准备,促使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特征进行思考.导入二:1.知识回顾.(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2)函数有哪些表示方法?(3)你能举出几个正比例函数的例子吗?2.思考.【课件2】列出下列函数关系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底边长为y,腰长为x,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小红的爸爸把10000元存入银行,如果年利率是1.98%,x年后取出的本息和为y(元)(不计利息税),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1.4一次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冀教版12八年级下册

《21.4一次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冀教版12八年级下册

《一次函数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一次函数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能够:1.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像特征;2. 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建模与应用;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复习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

1. 一次函数基本知识复习:(1)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图像特征;(2)一次函数的增减性;(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其求解。

2. 实际应用练习:(1)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距离-时间问题、费用-数量问题等;(2)根据给定条件,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求解未知量;(3)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的思路及过程分析。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复习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并熟练掌握其应用;2. 针对实际问题,学生需独立思考,尝试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求解;3. 作业中需注明解题思路和过程,以及最终答案;4. 作业需按时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5.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一次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应用能力:学生将一次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和思路;(3)解题过程:学生的解题步骤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正确;(4)作业态度: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有抄袭现象。

2. 评价方式:(1)教师批改: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2)同学互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作业,进行互评,互相学习;(3)自我评价: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批改情况,对全体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3. 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 作业反馈应及时进行,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秋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

秋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冀教版-(新版)冀教版初

word21.4 一次函数的应用1.根据问题及条件找出能反映出实际问题的函数;(重点)2.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重点)一、情境导入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类型一】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某某某水果店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进价(元/千克)售价(元/千克) 甲种58乙种913(1)若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则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千克?(2)若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应怎样安排进货才能使水果店在销售完这批水果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解析:(1)根据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进而利用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列出等式求出即可;(2)利用两种水果每千克的利润表示出总利润,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最大值即可.解:(1)设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则购进乙种水果(140-x)千克,根据题意可得5x +9(140-x)=1000,解得x=65,∴140-x =75(千克).答:购进甲种水果65千克,乙种水果75千克;(2)由图表可得甲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3元,乙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4元.设总利润为W,由题意可得W=3x+4(140-x)=-x+560.∵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140-x≤3x,解得x≥35.∵-1<0,∴W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x越小W越大.∴当x=35时,W最大=-35+560=525(元),140-35=105(千克).答:当购进甲种水果35千克,购进乙种水果105千克时,此时利润最大为525元.方法总结: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函数最值是解题关键.【类型二】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路程问题为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某自行车俱乐部利用周末组织“远游骑行”活动.自行车队从甲地出发,途经乙地短暂休息完成补给后,继续骑行至目的地丙地,自行车队出发1h后,恰有一辆邮政车从甲地出发,沿自行车队行进路线前往丙地,在丙地完成2h装卸工作后按原路返回甲地,自行车队与邮政车行驶速度均保持不变,并且邮政车行驶速度是自行车队行驶速度的2.5倍,如图表示自行车队、邮政车离甲地的路程y(km)与自行车队离开甲地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图象,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自行车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km/h;(2)邮政车出发多久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3)邮政车在返程途中与自行车队再次相遇时的地点距离甲地多远?解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就可以求出结论;(2)由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求出邮政车的速度,再由追及问题设邮政车出发a h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由邮政车的速度可以求出B 的坐标和C的坐标,由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求出D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BC,ED 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由题意得自行车队行驶的速度为72÷3=24(km/h).(2)由题意得邮政车的速度为24×2.5=60(km/h).设邮政车出发a h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由题意得24(a+1)=60a,解得a=23.答:邮政车出发23h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3)由题意得邮政车到达丙地的时间为135÷60=94(h),∴邮政车从丙地出发返回甲地前共用时为94+2+1=214(h),∴B(214,135),C(7.5,0).自行车队到达丙地的时间为135÷24+0.5=458+0.5=498(h),∴D (498,135).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1=k 1+b 1,由题意得⎩⎨⎧135=214k 1+b 1k 1+b 1,解得⎩⎪⎨⎪⎧k 1=-60,b 1=450.∴y 1=-60xED 的解析式为y 2=k 2x +b 2,由题意得错误!解得错误!∴y 2=24xy 1=y 2时,-60x +450=24x -12,解得x =5.5.y 1=-60×5.5+450=120.答:邮政车在返程途中与自行车队再次相遇时的地点距离甲地120km.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类型三】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图形面积问题如图①,底面积为30cm 2的空圆柱形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 (cm)与注水时间t (s)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圆柱形容器的高为多少?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单位:cm 3/s)为多少?(2)若“几何体”的下方圆柱的底面积为15cm 2,求“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和底面积.解析:(1)根据图象,分三个部分:注满“几何体”下方圆柱需18s ;注满“几何体”上方圆柱需24-18=6(s),注满“几何体”上面的空圆柱形容器需42-24=18(s).再设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x cm 3/s ,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列方程,再解方程;(2)由图②知几何体下方圆柱的高为a cm ,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a ·(30-15)=18×5,解得a =6,于是得到“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为5cm ,设“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S cm 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5×(30-S )=5×(24-18),再解方程即可.解:(1)根据函数图象得到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4cm ,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的高度为11cm ,水从刚满过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到注满用了42-24=18(s),这段高度为14-11=3(cm).设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x cm 3/s ,则18·x =30×3,解得x =5,即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5cm 3/s ;(2)由图②知“几何体”下方圆柱的高为a cm ,则a ·(30-15)=18×5,解得a =6,所以“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为11-6=5(cm).设“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S cm2,根据题意得5×(30-S)=5×(24-18),解得S=24,即“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24cm2.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把分段函数图象中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转化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类型四】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销售问题某社区活动中心准备购买10副某种品牌的羽毛球拍,每副球拍配x(x≥2)个羽毛球,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该社区附近A、B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出售,且每副球拍的标价均为30元,每个羽毛球的标价为3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A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90%)销售;B超市:买一副羽毛球拍送2个羽毛球.设在A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 A(元),在B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 B(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y A、y B与x之间的关系式;(2)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3)若每副球拍配15个羽毛球,请你帮助该活动中心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解析:(1)根据购买费用=单价×数量建立关系就可以表示出y A、y B的解析式;(2)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当y A=y B时,当y A >y B时,当y A<y B时,分别求出购买划算的方案;(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计算求出需要的费用,再进行比较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由题意得y A=(10×30+3×10x)×0.9=27x+270;y B=10×30+3(10x-20)=30x+240;(2)当y A=y B时,27x+270=30x+240,得x=10;当y A>y B时,27x+270>30x+240,得x<10.∵x≥2,∴2≤x<10;当y A <y B时,27x+270<30x+240,得x>10;∴当2≤x<10时,到B超市购买划算,当x =10时,两家超市一样划算,当x>10时,在A超市购买划算;(3)由题意知x=15,15>10,∴只在一家超市购买时,选择A超市划算,y A=27×15+270=675(元).在两家超市购买时,先选择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送20个羽毛球,然后在A超市购买剩下的羽毛球:(10×15-20)×3×0.9=351(元),共需要费用10×30+351=651(元).∵651元<675元,∴最佳方案是先选择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然后在A超市购买130个羽毛球.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运用,方案设计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类型五】利用图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不同的产品,所需原料为同一种原材料,生产每吨产品所需原材料的数量和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成本的关系如表所示:若该工厂生产甲种产品m吨,乙种产品n吨,共用原材料160吨,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的利润y(万元)与销售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全部销售后获得的总利润为200万元.(1)求m、n的值;(2)该工厂投入的生产成本是多少万元?解析:(1)求出甲、乙两种产品每吨的利润,然后根据两种原材料的吨数和全部销售后的总利润,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生产成本=甲的成本+乙的成本”,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1)由图可知,销售甲、乙两种产品每吨分别获利6÷2=3(万元)、6÷3=2(万元).根据题意可得⎩⎪⎨⎪⎧m+2n=160,3m+2n=200,解得⎩⎪⎨⎪⎧m=20,n=70;(2)由(1)知,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20吨、70吨,所以投入的生产成本为20×4+70×2=220(万元).答:该工厂投入的生产成本为220万元.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表格求出两种产品每吨的利润,然后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2.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路程问题3.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图形面积问题4.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销售问题5.利用图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产品甲乙原材料数量(吨)1 2生产成本(万元)4 2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的过程中,不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来选择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21.4一次函
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冀教版
教学设计思想
在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等知识后,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通过两个课时对一次函数的应用进行简单概括、归纳,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与归宿。

教学过程中鼓励解法和表述的多样化,充分加强图象识别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习惯的“代数化”倾向。

突出通过函数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突出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突出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与开放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熟悉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领悟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及应用价值。

提高通过文字、表格、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求直线解析式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学会利用函数性质进行判断及决策的方法,增进应用函数思想的意识。

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并在探索中感受成功,建立自信;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有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准确的图像识别与应用,领悟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探索为主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其实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二、试着做做
(出示题目)某公司与营销人员签订了这样的工资合同,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工资,每人每月300元;另一部分是按月销售量确定的奖励工资,每销售1件产品奖励工资4元.
1.设某营销员月销售产品x件,他应得的工资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学生活动:独立阅读,领悟问题情境给出的数量关系,自己写出函数关系式。

师:让学生说出答案,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营销员的月工资y(元)与他当月销售产品的件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4x+300.
2.用求出的函数关系式,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该营销员某月的工资为l 220元,他这个月销售了多少件产品?
(2)要想使月工资超过1 500元,当月的销售量应当超过多少件?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解:当营销员的月工资为1 220元时,他当月销售的产品件数x应当满足方程:4x+300=1 220.解这个方程,得
x=230.
要想使月工资超过1 500元,则当月销售的产品件数x应当满足不等式:4x+300>1 500.解这个不等式,得
x>300.
三、一起探究
某型号体重秤,有效称重范围是0~100 kg.称体重时,体重x(kg)与指针按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y(°)有如下一些对应数值:
x/kg015405560
y/°054144198216
1
连结这些点,画出图像.
2.根据图像,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体重为多少千克时,秤的指针恰好转了180°?称量体重为 75kg时,秤的指针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老师讲解点评。

解:(2)因为函数的图像是直线上的一段,并且经过原点,所以y是x的正比例函数,求得函数
表达式为,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0≤x≤100.
(3)由180=,解得x=50.
即称得体重为50kg时,秤的指针恰好转了180°.
当x=75时,即秤的指针转了270°.
四、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有两个层次:
(1)如果给出了一次函数表达式,则可直接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如果问题只用语言叙述或用表格或用图像提供了一次函数的情境(有时是隐含的表述),则应先求出函数表达式,进而利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一)
例 1 例
2 练习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