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前提,同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力学性能,它有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卓越的性能和结构,主要具有以下性能:①高强;②高的弹性模量;③在恶劣的条件下耐久性良好;④低渗透性和扩散性;⑤抗化学侵蚀能力;⑥抗冻融破坏;⑦体积稳定性一抗裂性;⑧易密实且不易离析。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1.1原材料的控制1.1.1原材料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1.1.2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尽量简单,因材料种类过多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难以控制。
1.1.3粗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级配(颗粒大小与分布)和颗粒特征(形状、孔隙率、表面特征)它会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皎凝材料用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同时决定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2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选择1.2.1坍落度:根据施IT艺要求选择适宜浇筑的坍落度,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好且不易离析,坍落度设计时不用太小,泵送混凝土一般设计坍落度为160~200ram,非泵送混凝土考虑运输坍落度可以选择100~150ram,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离析。
1.2.2含气量:考虑运输、浇筑过程可能会有大约1%的含气量损失,设计时非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4%,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5~7%比较适宜,以满足混凝土的人模含气量的技术要求。
1.3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考虑1.3.1根据水胶比和强度的关系计算水胶比;同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如脱模、初张拉等对混凝土强度要求,28天强度未必是最重要的,也许其它龄期的强度控制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1.3.2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选择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在考虑的使用年限时,耐久性如抗冻性、抗渗性甚至比强度更重要。
高铁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铁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摘要:混凝土施工是高速铁路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高速铁路项目整体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严格防止裂缝的产生,确保高铁项目工程质量。
本文就高铁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引言高铁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和养护施工也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高铁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和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和养护质量,进而确保高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相关应用高铁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和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混凝土热阻较大,大部分热量都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出来,但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散热速度却很快,这种内外温度变化的不平衡就会导致温度应力差的出现。
若这个不平衡性进一步增加,会导致出现裂缝,这也是高铁棍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目前的发展实际中,我国的高速铁路时速己达350km/h,在这种高速的要求下,对高铁桥梁混凝土强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泥用量就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加剧了裂缝问题,因此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裂缝问题进行高质处理和控制。
2裂缝产生的原因2.1水化热现象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材料组成,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但是水泥遇水水化时会产生大量水化热,但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在散热条件方面是存在区别较大,外部能与空气进行直接接触,散热较快,但内部的温度因混凝土本身导热性差的属性制约,热量散发较困难,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存在温差较大,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无法进行自由的变形,因此在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就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极限时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2.2混凝土材料的影响目前在高速铁流桥梁、承台的混凝土施工方面,为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受到实际施工条件的制约影响,一般情况下都是选用的商品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强度比较高,并且硅酸盐质水泥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都是比较多的,因此在早期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强度高、水化热大的特点,是导致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更好的保证预制箱梁的质量,保证关键工序的施工,现就梁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说明。
2原材料的选定3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求3.1 水泥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仅为粉煤灰或矿渣),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其余性能应符合GB175的规定,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2.水泥的技术要求比表面积300~350m2/kg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min安定性≤1.0%抗压强度3d≥3.5MPa ;28d≥6.5MPa抗折强度3d≥17.0MPa ;28d≥42.5MPa烧失量≤5.0%游离CaO含量≤5.0%MgO含量≤5.0%SO3含量≤3.5%Cl-含量≤0.06%碱含量≤0.80%熟料中的C3A含量≤8%3.检验频次常规检验:(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
全项检验: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出厂日期达3个月水泥。
3.2矿物掺和料1.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其品总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
因梁场选用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以下主要对其技术要求进行介绍。
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细度≤20%Cl-含量≤0.02%需水量比≤100%烧失量≤3.0%含水率≤1.0%SO3含量≤3.0%游离CaO含量≤1.0%活性指数≥70%注:因条件所限当烧失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在其他指标符合表中要求的情况下,经试验证明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烧失量指标可适当放宽,但用于C50以下混凝土时,不得大于8%,用于C50及以上混凝土时,不得大于5%。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吴官波杨选择(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5000)[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本文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在现今铁路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体积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远远优于普通混凝土,其物理、化学性能也有较大差异。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和高强度、优良的工作性,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至关重要。
1 材料选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在材料选择及管理方面比较严格:①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②必须对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
除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没有太大波动;③要求低水灰比,高坍落度,这就需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必须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其掺量,并严格计量控制。
1.1低用水量和低水胶比C25、C30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宜低于0.50,必须掺入高效减水剂,以保证拌合物在低用水量时的流动度。
1.2 水泥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使用5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中热硅酸盐水泥。
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生产的品种为425号普通水泥,约占80%,525号水泥仅占19%,625号水泥只有极少厂家生产。
故配置高性能混凝土在选择水泥时,优先选取旋窑生产强度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本工程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3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要满足在低水胶比下提高混凝土流动性的要求,即减水率要大(一般在20%以上),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变化要小。
这就要选择能增加水泥粒子表面电位,降低拌合水的的表面张力,能使水泥粒子分散好的外加剂。
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一、前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预制箱梁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预制箱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而作为预制箱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在预制箱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得到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粘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矾铝酸盐水泥、普通硬磨性水泥等多种种类,其中硅酸盐水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泥。
根据相关标准,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地方行业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在水泥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水泥的潮湿、受热、受冻等情况发生。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常用的骨料有碎石、砂石、卵石等多种种类,其中碎石是应用最广泛的骨料。
在骨料的质量控制中,要注意骨料的种类、规格、含泥量、含碳酸盐量等指标,同时,骨料的使用也要符合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3.砂砂是混凝土中的重要骨架材料,其质量与混凝土的性能密切相关。
常用的砂有河砂、湖砂、海砂等多种种类,其中河砂是应用最广泛的砂。
在砂的质量控制中,要注意砂的颗粒分布、含泥量、含叶片状颗粒量等指标,同时,砂的使用也要符合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在使用水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的干净度和含杂质的情况,并在混凝土设计中加入适当的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三、预制箱梁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加入适当的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目前在高层建筑、道路、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然而由于相关技术人员对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原材料控制不严格,导致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能等降低。
通过阐述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各种原材料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探讨了优化各种原材料控制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道路、桥梁、港口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性能极为重视。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原材料要求极高,必须加强对其原材料控制方面的研究。
原材料控制的有效措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及匀质性等性能对原材料极为敏感,如果原材料控制不严格就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
本文从胶凝材料、集料、减水剂、拌合水、矿物质掺合物等角度分析了各种原材料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探讨了优化各种原材料控制的有效措施。
胶凝材料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固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形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物质。
建筑工程中石灰、石膏、水泥、沥青、天然或合成树脂等均可用作胶凝材料,其中水泥强度较高,在空气中和水中都能硬化,而且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因此被选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胶凝材料。
水泥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所占的材料比重虽然只为20%左右,但是其品质和性能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影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外观质量等。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诸多优良性能,然而,要确保这些性能的实现,必须对其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是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水泥作为关键的胶凝材料,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要求的产品。
优质的水泥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发展和良好的耐久性。
同时,要关注水泥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分,因为这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增大。
骨料在混凝土中起着骨架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吸水率。
细骨料则要注重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
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含泥量过高的骨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为泥土会削弱骨料与水泥浆的粘结。
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的应用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特点。
它们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成本,还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矿渣粉则能增强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抗渗性。
但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品质和掺量。
外加剂是高性能混凝土实现高工作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减水剂能够在保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缓凝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适应施工要求。
但外加剂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试验确定的掺量进行,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试验验证。
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要求,通过优化水胶比、砂率、胶凝材料用量等参数,确定最佳配合比。
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应在满足工作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同时,要注意胶凝材料的总量不宜过高,以免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不容忽视。
搅拌设备的性能和计量精度要满足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计量准确。
关于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综上,在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因此施工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守高性能混凝土原料配比原则,并通过集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的合理控制,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细集料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一定要对其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相应的基准要求,应尽量使其处在2.3~3.7之间,因为一旦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小于这个基准,则就会增加高性能混凝土的粘稠度,使其无法顺利的进行施工振捣。另外,由于砂粒径过细,还会增加水泥用量,提升混凝土的拌制成本,并且对其整体应用性能也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反之,若是细度模数超过定额基准,而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运输质量,使其出现离析现象。因此,必须严把细集料细度模数,这样才能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蒸汽养护混凝土构件
蒸汽养护混凝土构件分为四个阶段: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处在静停期间温度不能低于6度,完成阶段后4~6小时可以升温。升温阶段温度上升速度不宜过快,低于每小时10度即可。保持恒温时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只能达到65度,恒温养护时间要根据强度要求、配比情况、环境等确定。降温时只要控制住速度即可,不能超过每小时15度。
(四)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也可称作为胶结料,其是一种经由物理、化学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能够促使浆体变成坚固固体的一种胶结材料,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复合性。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的石灰、石膏、水泥、沥青、合成树脂等都属于胶凝材料的一种,这其中,尤以水泥的胶凝强度最为明显,其无论是遇到空气,还是与水融合时,都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牢固的胶结在一起,所以,水泥也土进行拌制时,水泥的用量仅有20%左右,但是其对于混凝土的应用性能和施工质量的影响却是极为显著,所以,不仅要对水泥材料的标号、质量波动影响、安定性、含碱量、含铝量等进行全面的检测,使其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而且还要在水泥进场后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尽量通过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与和易性试验来证明水泥材料质量,使其能够符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要求,然后方可投入使用,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收稿日期:2009212213作者简介:杜巍林(19842),男,助理工程师,中铁二十三局五公司,上海 201300杜巍林摘 要:结合大量桥梁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分析了如何通过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来保证高速铁路预制梁的质量从而提高桥梁寿命和耐久性,具体阐述了对于混凝土各项原材料的控制要求,以期指导施工实践,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耐久性,强度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1 概述由于人们对桥梁设计的认识不足,在桥梁混凝土的先期设计中主要通过混凝土的强度作为设计依据。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在原来使用的桥梁中发现大量桥梁出现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桥梁的维护和更换费用大大增加。
出现桥梁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正是由于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考虑不全造成的,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来保证。
因此在高速铁路预制梁的施工中,设计人员以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作为设计依据,在预制梁的施工中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有效的保证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制作质量。
2 各原材料控制要求2.1 粗骨料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大于2。
粗骨料应优先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表面特性对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很大影响,应选取近似立方体的碎石,表面粗糙且多棱角,针片状总含量不超过5%。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有骨料的强度、水泥石、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需控制粒径大小。
粗骨料中的泥土、石粉含量要严格控制,其含泥量过大,混凝土容易离析、和易性差、粘结性降低,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含泥量应小于0.5%。
粗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岩相法检验。
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措施,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粗骨料的其他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2.2 细骨料细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应优先选取硬质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河砂,不应用海砂,因为天然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之间。
细度模数小于2.6时,拌制的混凝土较稠,难以振捣,细度模数3.0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差。
砂中杂质含量,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质,含泥量应不超过2%,云母含量小于0.5%。
在某些地区不易找到合格的河砂,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可以用机制砂代替河砂,不但对混凝土的性能没有影响,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所使用的机制砂材质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颗粒,机制砂颗粒多棱角、表面粗糙,有利于与水泥等胶结材料的粘结,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从表面上带来了和易性差的缺点,而机制砂中的石粉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因为石粉是一种惰性材料,细度小,它弥补了砂中缺少的细颗粒,增大了固体的表面积,减少了混凝土泌水和离析现象,而且石粉能和水泥等胶凝材料与水形成柔软的浆体,即增加混凝土的浆量,减少砂石之间的摩擦,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但是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且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细骨料的其他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2.3 水泥水泥将松散状骨料凝结成具有一定物理力学性质的石状体,在混凝土中起到粘结的作用。
水泥应控制细度,水泥的颗粒粒径越细,与水泥接触的比表面积越大,水化速度较快也较充分,但水泥过细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性能又会造成影响。
因此,水泥的比表面积宜控制在不小于300m 2/kg 且不大于350m 2/kg 。
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混凝土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G B 1752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对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作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 ,终凝不大于390min ;其他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 ,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 。
凡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裂缝,因此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废品。
水泥熟料应严格控制C 3A 的掺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
水泥应采用低碱水泥,碱含量不应大于0.6%。
水泥的其他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2.4 高效减水剂因加入减水剂后,致使憎水基因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亲水基因指向水溶液,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在电力的作用下,水泥颗粒互相分开。
包裹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当水泥颗粒表面吸附足够的减水剂后,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层。
它阻止了水泥颗粒间的直接接触,并在颗粒间起润滑作用,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水泥颗粒被有效分散,颗粒表面被水分充分湿润,增大了水泥浅谈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收稿日期:2010201201作者简介:谢有泉(19772),男,助理工程师,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江西南昌 330013刘韵馨(19832),女,助理工程师,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江西南昌 330013谢有泉 刘韵馨摘 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经验,针对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应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强化检测试验工作,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规章制度,检测试验中图分类号:TU712.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我们参加了多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于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不动摇首先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包括外聘人员)要进行增强质量意识的教育,使广大一线的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在处理质量与进度和成本的关系上,坚持做到好中求快,好中求省。
因为质量上出了问题,不但进度和成本落空,而且适得其反。
遇有分包工程时,一定要从严考核其资质,信誉和技术操作水平,做到持证上岗,防止盲目赶工,偷工减料造成质量问题。
当确实发生了无法弥补的质量事故时,应坚持推倒重来和“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质量意识未提高不放过)。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施工初期,曾发生一个涵洞基础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工地坚持打掉重来,通过认真查找原因,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搅拌站方面,于是增派专人加强了对搅拌站的监控和中间抽检试验工作,后来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情况。
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1)建立各级质量负责制,从项目部到各工区,各班组,层层都要明确质量责任人,从分部工程到各分项工程,各道工序都要明确质量负责人或质量检验员。
2)坚持事前技术交底和工序质量交接制度,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一些重要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预应力张拉等)事前一定要把相关质量要求、操作要点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例如某工地有一次墩身盖梁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发现墩身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严重返工,这是没有坚持工序质量交接颗粒的水化面积,使水化比较充分,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多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该类减水剂用量少、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粘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坍落度损失。
高效减水剂硫酸钠含量不大于5%,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其他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2.5 外掺料在我国的混凝土外掺料中主要有粉煤灰、矿渣粉和硅粉,外掺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掺合料对混凝土有填充增密、流化、增强与提高耐久性的作用,被称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第六组分。
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100%,磨细矿渣粉比表面积宜为400m 2/kg ~500m 2/kg ,外掺料的其他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2.6 拌合用水拌合用水的水质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强度发展和耐久性,水中的氯离子对钢筋特别是预应力钢筋会产生腐蚀作用。
因此拌合用水必须经过试验检测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用于混凝土的拌制。
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作混凝土拌合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应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得使用海水。
拌合用水的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3 结语通过本文对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叙述,可以看出任何一种原材料的质量不稳定都可能造成高性能混凝土达不到设计要求。
在目前对混凝土提出高强度、高耐久性的要求下,只有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每项指标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1] 安文汉.铁路工程试验与检测[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Z].2005.[3]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Z].2005.[4] 许丽丽,李 宏.浅谈高性能混凝土[J ].山西建筑,2008,34(13):1782179.On quality control of ra w materials i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on express rail w ayDU Wei 2linAbstract :By combining with the reasons why the lifespan of many bridges is shortened ,the paper analyzes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ecast beam of the express railway by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and illustrates the controlling requirement of the raw materials ,so as to direc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ensure the concret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K ey w ords :express railway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raw material ,durability ,str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