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和答案

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和答案

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

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

《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令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

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

《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

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

《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考试)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考试)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阅读理解 (共1题;共10分)1. (10分)(2017·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

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

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

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材料二:莫言作品受热捧多地书店被抢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出,民众便将兴奋自豪之情迅速转化为购书热潮。

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实体书店均一书难求,在太原也出现了抢购风潮。

记者在山西省图书大厦看到,这里摆放莫言作品的货架已经被抢购一空。

文学专区的工作人员张玲告诉记者,12日上午,书店内库存的几十本莫言作品就已售罄,这两天不断有读者前来购买,预订量已达近百本。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冲刺模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冲刺模考语文试题

2017届石家庄冲刺模考语文参考答案(2017.5.18)1.C(原因不全,缺失了最重要的原因。

)2.C(“两字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很密切”错,原文是“‘文’与‘心’对应而用的句子也有不少”,“对应”不等于“对比”。

)3. A(“文心”一词出自涓子的《琴心》和王孙的《巧心》”错。

刘勰只是采用了“心”字,“文”字是他自己选用的。

)4.C(A.“更漂亮,更结实耐用”理解错误。

B.“父子之情彻底断绝”不准确;D.“赞同和敬佩”“赞同”错)5①内容上,写出了儿子们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以及老汉与葛根的密切关系;②结构上,引起下文,引出老汉与葛藤的故事;③主旨上,侧面表现了银茂老汉的可贵品质;④表达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文章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答对一点1分,2点3分,三点5分。

意思对即可。

)6 ①葛藤是全文的线索,串起了银茂老汉一生的经历。

②葛藤是人物品格的象征,象征了银茂老汉的坚韧、奉献的品格。

③葛藤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通过写银茂老汉和葛藤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银茂老汉的赞美。

(每点2分。

共6分。

意思对即可。

)7.B(A“2017年”错,材料三是2016年;C“不具真实性,参考价值不大”错;D“倡导旅游”的意义不明显。

)8.A B(C “经营者业绩”不是游客关注的重点;D本文没有提到旅游次数增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E“最有价值”不确切,应该是各有其不同的价值。

)9旅游的目的:(1)“花钱买幸福”,休闲娱乐,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

(2)享受清新的空气,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体验旅游地文化,增长历史人文知识;(3)利用旅游适当减轻压力,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

(答对两点即可给3分。

意思对即可。

)理解(评价):人们的旅游与生活的需求密切相关,有品位、有内涵、服务优质的出行会给人们带来享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希望提升幸福感,正确的引导必不可少。

(2分。

意思对即可。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a卷,扫描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a卷,扫描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A卷,扫描版)2016年4月7日上午石家庄市一模语文参考答案(A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1 B (理解错误,“逻辑判断不同”不当,原文为“相似”。

)2 C (“找到了…精准基础”不当,依据:“至今很难确定哪种见解称得上完全正确”。

)3 A (理解不当,前后失应,判断人们对孔子的认识应依据“是否尊孔子为圣贤”。

)二、古诗文阅读(36分)4 B5 C(“符”合二为一方生效。

)6 D(“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不当。

)(4-6小题每小题3分。

)7(1)(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视各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害怕自己被杀害,经常披挂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上武器,(然后他才去)会见郡守郡尉。

(“每”“行”“诛”“被”“兵”各1分。

共5分。

)(2)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刚查验清楚,要放他出去了。

”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

(“狱辞”“谢”“验”“出”“使使”各1分。

共5分。

)8 ①直接抒情:“无人知此意”,直接表达无人理解的凄凉;“天涯”二字深表飘泊之苦,“节序匆匆”,表达了时光流逝,自己却报国无门的无奈。

(2分)②间接抒情:借事抒情:适逢端午,诗人高歌楚辞来表达对屈原的凭吊和自己的爱国情怀;(2分)借景(物)抒情:榴花不似舞裙红,表达如今的失意与痛苦;“满帘风”显出作者无人理解的痛苦悲凉之情。

(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不同:①表达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与敬仰;②表达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③身世漂泊的感慨。

(答出一点得1分,读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意思对即可。

)10(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B3分,E2分,A1分(C项,脑袋大小的对比不能突出人物性格;D项“视钱如粪土”不当;A项“最突出的特点是脑袋大”不妥。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辛集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三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4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西美学比较彭吉象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

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

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

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

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

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

《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

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

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

《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

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

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

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基础知识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基础知识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基础知识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人类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点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种族的人类群体概莫能外。

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考古学家对‚文化‛一词的经典使用方式,就是从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风格和样式上入手的。

由于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无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因而‚文化‛一词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龙山文化的发现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由于这种黑陶器皿与仰韶文化的彩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样式,从而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

再如,良渚的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的石器、红山的陶俑不同于马家窑的人像……正是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同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整个人类文明更是如此。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8分)1. (2分) (2017高一下·唐山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懵(měng)懂屏(bǐng)气编纂(zhuǎn)窥(kuī)探B . 攒(cuán)花宫绦(tāo)绾(wǎn)着脖颈(gěng)儿C . 朱拓(tà)监(jiān)生蹙(cù)缩胳(gā)肢窝D . 悚(sǒng)然脊髓(suí)榫(shǔn)头荸(bí)荠2. (4分)(2017·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旱獭很多,打谷场上的麦垛遭了殃,[甲]为了避免再受其害,我同两个舅舅、小姨去捉旱獭。

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时,[乙]每当旱獭刚到洞口,我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反反复复折腾半天,惹得舅舅们也是捧腹大笑!然后旱獭早已逃得不见踪影。

响彻山谷的笑声,仿佛还在昨天,却又不是昨天。

这个春节,小舅因为腰疾复发,没有回家过年,这些年,因为工作和身体原因,他已很少回家。

那个顽皮的少年,曾因夜半时分顶棚中的老鼠打架睡不着觉,抱着家中的肥猫不管三七二十一放进顶棚中,报纸终究承受不住肥猫的体重,肥猫重重地摔了下来,喵呜了几声,逃之夭夭,小舅站在地上开怀大笑。

[丙]我寂寞的故乡,您是否也在怀念这难忘的时光?(选自《寂寞的故乡》,有删改)(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然后B . 三七二十一C . 逃之天天D . 寂寞(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

B . 卫生部表示,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增加,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2017年石家庄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石家庄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A卷)1.A(B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项范围扩大,“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的是重明之鸟;不是刻铸于门上,而是刻铸后“置于门户之间”;D项因果不当,原因是“功名”与“公鸣”谐音。

)2.C(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

)3.D(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对位比凤凰高”推断错。

)4.B(A项错,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错在“惭愧”和“不满”,没有此意;D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且“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

)5.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

(1分)②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2分)③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6.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

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

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每点2分。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7.D(错在将“前者”“后者”的颠倒。

)8.AE(各2分)(B“介绍……发展现状”错;C项“介绍……过程”错,且强加因果;D项“描写的表达方式”错)9.共同点:都报道了“大连光源”项目的成就(领先性)。

(2分)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的构造及原理;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建成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项目成功的原因在于科学家的密切合作。

(每项1分,答对三项得3分)(共5分。

意思对即可。

)10.C(“皆传经以对”的意思是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其中“对”不必带主语。

而且“尝与泛论人材”的主语是“上”,所以第三处断开处应是“对”与“上”之间。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考试)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考试)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1. (6分)(2017·潍坊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

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

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①。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

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②。

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

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脊(jǐ)摇曳B . 啾(jiū)劳做C . 氲(wēn)疲惫D . 荷(hé)洋溢(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清纯昭示憧憬B . 清醇显示憧憬C . 清醇昭示希望D . 清纯显示希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B .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C .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D .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2. (6分) (2019高二上·连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

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事业下的人和自然楼宇烈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视无所不能,能够征服自然。

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非但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反而是被物质、财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我。

从“人和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于是天地就被作为外在的研究开发、对象。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我们曾引进了很多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例如欧洲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然并不是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

很多人却将其误读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上世纪初,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改造自然的资料。

但是,在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改造自然”的提法,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学者们找到的天人关系资料大都是讲“天人合一”的,当时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人在天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适应天。

但后来,有人把荀子“明天人之分”的主张理解为人不能做天的奴隶,提升到“人定胜天”的高度,为征服、改造自然找到了了理论根据。

但这显然不符合荀子的原意——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值得借鉴。

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

【推荐下载】石家庄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推荐下载】石家庄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键入文字]
石家庄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通过这次一模测试是不是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复习没有到位呢?为了让同学们知道自己那些知识学的不扎实,今儿小编特意找到了石家庄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

 摘要内容
 石家庄2017年高考一模测试已经结束了,通过本次的测验同学们是不是发现了自己复习的不足之处。

为此我们特意找到了石家庄2017年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试题找到自己还不会的知识点。

 石家庄2017年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各科)
 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石家庄2017年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如此了,如果考生还想看更多有关复习的资料,就请关注高中栏目。

 石家庄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1.C(扩大范围。

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扩大为整个西方哲学理论研究的观点。


 2.D(理解错误。

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是因为“人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异化为物的奴隶”。


1。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1. (6分)(2017·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经典的重构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

因此,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把现有的经典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从而接纳被历史确认了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

通过重构,文学经典才能与历史同步,文学经典的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文学经典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事实上,重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增补和删除,增补主要针对现在而言,即把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作品补充进去。

删除主要针对过去而言,即把过去误认为是经典的作品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

因此,这一重构的过程也是文学经典化的过程。

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文学经典书目实际上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布鲁姆认为,作家及其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陌生性”。

他说:“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文学都具有经典性。

”原创性对于文学经典是重要的,但是我们无法据此解释那些大量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同样具有原创性的作品。

例如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它们的陌生化特点往往让阅读它们的人爱不释手,但是它们却不能成为经典。

这就是说,布鲁姆提出的原创性标志的陌生性,难以成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标准。

布鲁姆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标准:“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又一标志。

但是,无论是陌生性还是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都难以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文学经典化的标准。

当我们从起源上对文学加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

古今中外发现的最早文本,都与记载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有关。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

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

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

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

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

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

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

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

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

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

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A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铉的话称:“鸡者稽也。

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呜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日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呜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呜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石家庄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石家庄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石家庄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二下·溧水期中) 下列划线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 葳蕤wēi 陈蒿hāo 戮没mò萆山pí 变徵之声zhǐB . 饭镬huò 壁龛kān 离间jiān 裨将pí 机弩矢nǔC . 牛蒡bànɡ 贫瘠jí偻行lǚ睥睨pì 齐衰之服zīcuīD . 殷勤yīn蜾蠃luǒ 螫针shì脾胃pí 冠盖相属shǔ2. (2分)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他原就是经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

民歌之所以流传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它的意蕴要在天长地久中去把玩。

A . 长久不衰B . 锤炼C . 自命不凡D . 把玩3. (2分)(2017·江苏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芈月传》开播一周多时间仍能维持超高收视率,并创下多项收视纪录,足以说明剧目本身品质不俗。

B . 近年来,多位艺人涉毒被捕,其中凡是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公众谅解的,无不是不热衷公益的艺人。

C . 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粗口、泼皮、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

D . 新政策出台以后,想要“二孩”的家庭不仅有了政策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和广大流动人口也将享有服务红利。

4. (2分) (2017高一上·博兴月考) 农历八月十四,双水村有一个传统的节日是?()A . 中秋节B . 打枣节C . 石圪节D . 秧歌节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 (8分) (2017高二下·望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

“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

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

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

凤凤的别名是鸭鸡。

《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鹤。

”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

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1.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B.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遨“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舞剑健身。

C.“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D.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贴于门上。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D.《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D.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鹅,而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泪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郑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i}x,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间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扰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间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灌洗的灵魂,忧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限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二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擂米的私质,擂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私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档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间大夫叩谢。

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疡)和泪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篙、挂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泪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

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间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

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

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

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

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

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泪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写泪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材料一大连光源:能给原子拍视频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

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秋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将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3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

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