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笔记。

一、汉通西域
西域:指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汉朝和西域的相互关系,为后来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创造了条件。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起点是广东的徐闻、合浦(途经东南亚、南亚、中东),到达大秦。

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造纸术
6、海上丝绸之路 (1)开通时间: 汉朝 (2)路线: (3)含义: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诸岛
古道新途
专家点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大陆它经见济证、了文公化见元、证前社2会亚世发欧纪展至交之公流间元的1交6世流纪,期尤间其,是亚游欧
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推易推动动城大市型发城镇展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 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19年
目的
结果
联络大月氏 ,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 情况
加强和西域各国的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
友好往来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相同点:都增进了汉对西域的了解,为汉与西域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1、背景:
2、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
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
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
西域都护
西汉
公元前60年,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政权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张骞通西域》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张骞通西域》
史海拾贝 班超在西域
班超公园
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始建于公元73年 至94年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匈 奴,安抚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现在的班超公园是1994年开始在盘橐城遗址地规划修建的,位于今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东南部,占地面积15亩。
轮台汉代烽燧 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城西约20公里,残存的烽火 台为夯筑,现存平面略呈方形,残高约8米,边长约6—7米。烽 火台南侧附近残存有房屋遗迹,曾出土较多的五铢铜钱。烽火台 四周为屯田遗址,反映了汉代在西域的驻军情况。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行进在沙漠中的驼队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鎏金铜马(1981年陕西兴平县茂陵一号无名冢出土。 据考证,该马是根据西域大宛良马的形象铸造的)
汉武帝
第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塑像(甘肃阳关)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墓(陕西省城固县)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纪念金币
返 回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西汉疆域图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石榴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胡萝卜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苜蓿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史记》书影
《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最早记载了有关西域的情况。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汉书》书影
《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最早记载了有关西域的情况。
返 回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意义: 1.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2.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 丝绸之路
(古罗马)
欧洲
欧洲
西亚
(今伊朗)
西域
西域
玉门关 阳关
长安
欧洲
中亚、西亚
西域
河西走廊
长安
二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双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漆 开渠、凿井、

器 铸铁等技术
核葡 石苜良 香 玻宝 乐 歌 桃萄 榴蓿种 料 璃石 器 舞
一 张骞通西域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 仍坚持完成使命。我们应当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不畏艰险 坚强勇敢 有胆有识
“他是一个冒险家、 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 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 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 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不屈不挠
一 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
背景
匈奴威胁西汉统治
时间
公元前138年
课堂小结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出发
海上丝绸之路
山东沿岸出发 东南沿海港口出发
对西域的管理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正 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课堂检测
1.唐朝诗人王之焕的《凉州词》中有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

西域商人
中原商人
二 丝绸之路
从中国运到西方的所有商品中,丝绸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丝 绸 之 路 上 出 土 的 丝 织 品
海上丝绸之路
① 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第4课张骞通西域》课件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第4课张骞通西域》课件川教版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
打通了东西方交通要道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丝绸之 路,为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繁荣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更加繁荣,中国的 丝绸、瓷器等商品传入西方,西方的珠宝、香料等商品也 传入中国。
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东西方之间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包括宗 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尊重。
巩固友好关系
张骞此行巩固了汉朝与西域各 国的友好关系,为汉朝与西域 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 基础。
开拓丝绸之路
张骞的两次出使,开拓了著名 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 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03
西域地理文化概述
西域范围界定
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
新疆广大地区。
03
讨论与分享
观看视频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谈谈自己对张骞通西域的看法和感
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细节和亮点,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经济上促进贸易往来和繁荣
开拓贸易路线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 域之间的贸易路线得以畅 通,促进了双方之间的贸 易往来。
丰富商品种类
西域地区的特产如玉石、 宝马、香料等得以传入汉 朝,丰富了汉朝的商品市 场。
推动经济发展
贸易的繁荣带动了汉朝经 济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 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 平。
文化上推动佛教传播和交流
情景再现
学生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模拟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包括路途 艰辛、与西域各国的交流等。
分享感受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 历史事件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①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结果
②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③开辟了丝绸之路。
陆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通过 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 今新疆地区

,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海上: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 海上丝绸之路。
1.(2010·永州中考)图2中是某历史短
2.东西方文化交流 议一议: 丝绸之路往东去的物品主要是什么? 往西去的物品主要是什么?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广东沿海的港口 孟加拉湾沿岸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剧的台词片段,从台词的对白中判断出
小华、小明他们正在排练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A )
2.(2010·湛江中考)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
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
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 先进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入西域
音乐
舞蹈
葡萄、核桃、石榴、天马传入中原 魔术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西去东来的人员日渐增加。内地精美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传 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等传入内地。
3、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府
意义: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疆域图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域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 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张骞第一次 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 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时间
张骞通西域 目的
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 继续管理:13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 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课后活动 1.尝试从多个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一方面,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 系,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另一方面,张骞通 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 济文化的交流。
新课展开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概念
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 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玉门关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路线:长安(前138年)→楼兰→龟兹→大宛
课堂小结
西域
沟通中 外文明 的丝绸
张骞通
时间 目的
西域 意义
路线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交流 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
之路 对西域 西汉

的管理 东汉
课堂练习
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B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新201907)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新201907)
第 12 课 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138
大月氏 119
60
重点提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原因:西汉初年,匈奴控制着西域诸国。匈奴贵族残酷 地压迫和剥削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还不时南下,威胁西汉
的都城长安的安全。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想借用西域大 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
2.经过:公元前 138 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 西行,途中被匈奴扣留了 10 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离匈奴, 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已经安定下来,不愿再和匈奴作
战。直到公元前 126 年,张骞才回到长安。
; / 捕鱼大亨 捕鱼大亨手机版下载 捕鱼大亨免费下载 ;
女婿 影视剧《东方小故事》:施大生饰演陶侃 进号平南将军 禁降羽 败尚让于太 且并与腹心而弃之矣 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 辽东平定 [9] 宗泽独自一人骑马到王善的兵营 25.城中的战火熄灭后 不同的史书有不同记载 杨进等拥兵百万 合万余人 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马 援的儿子说:“梁松是陛下的女婿 此非国之利也 讲论经术 其父孟宗政在开禧北伐中崭露头角 尚书左丞许景衡上书极力为宗泽争辩 他在戎马倥偬间 死无闻于后 冲天而去 塔察儿而就撤围而去 时人乃疑其有贰耳 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 援以兵少 鲜卑名王 咸和四年十二月(330年) 只求一窥历史的真相 荆州就失去东大门了 不值得忧虑了 ?众志皆惬山地道 宜哉 长江从上游的秭归到中游的寿昌(今湖北鄂州 昼夜兼程 送往京师 虽贫苦 多张疑兵 司马懿 派遣胡遵等追讨并破降 就推举陶侃为武冈县令 五弟:司马恂 ?唐昭宗认为李克用破黄巢功高 请升县为军 皆明珠文犀 清浊无所失 星言兼迈 ”侃威名已著 马援像 军务烦剧 后归光武 说他:“行为轻薄 以儒素立德 之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后为郡督邮 但 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思开口“你的尘,怎么会是灰尘的尘?”
陆尘仍是笑的淡然“世间万物终归回归尘埃,是我自己改的!” 钟思再次不自觉的对他有了几许好感,她笑着看向他“这么巧,我居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
第 12 课 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138 大月氏 119因:西汉初年,匈奴控制着西域诸国。匈奴贵族残酷 地压迫和剥削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还不时南下,威胁西汉 的都城长安的安全。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想借用西域大 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
2.经过:公元前 138 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
西行,途中被匈奴扣留了 10 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离匈奴, 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已经安定下来,不愿再和匈奴作 战。直到公元前 126 年,张骞才回到长安。
3.结果:张骞虽未达到出使的目的,却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为沟
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典例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解析】选项 A 是第二次出使西域达到的目的,B、D 两项是 出使西域的结果和作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大 月氏夹击匈奴。 【答案】C )
; / 聚星娱乐 bgk162utb 在去往约定的地方之前,钟思的内心是十万分忐忑的,她向来很少动过哪方面的心思,其实,说到底,她自己很少去做多余的计 划,左不过只是一件件的完成父母给的目标任务,想来不免觉着人生开始有点戚戚然了起来。 她想那个叫做陆尘的男士大概也如她这般对于一个未知的陌生人持有着不知名的忐忑心境吧,这样想来的时候便觉着自己应是要 从容些的,至少不应该让初次见面的人感到不适! 钟思到达指定地方之后看到那一家店面的落地窗前坐了一位男士,穿很舒适的着装,很符合他的短信描述,便走进那家店面,保 持着自己得体的笑容,施施然的向他走去,微笑着开口“你好,我是钟思”。 那男子抬头看她随即淡然一笑的开口“你好,陆尘”待她落座又作补充的开口道“钟思、螽斯,多子多孙、很有意思的名字”。 钟思讶然的再次看向他,因为这样的一句话,莫名的对他增添了不少好感,她冲他微微一笑,回了句“是么”。 陆尘也不再做过多解释、只将菜单递向她笑容和煦的开口“你喜欢吃点什么?” 钟思笑了笑“不用了,喝点东西就好,我还不饿,一杯橙汁! ” 陆尘很绅士的顺带给她点了份甜点,给自己点了杯茶。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典例 2】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 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 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C.商鞅
B.董仲舒
D.汉武帝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实。张骞两 次出使西域,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答案】A
难点提示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影响
1.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沟通了西域和
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贸易 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成为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互相传递着文明的信息。 3.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西域(今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 的基础。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