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体系转换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体系转换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体系转换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银行方面(1)银行信贷分配的效率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使用效率主要表现在银行大量的资金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以及银行是否有大量闲置的资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途径很有限,主要是用于放贷,其次就是用于债券投资。

2005—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一直不高,存贷比不到70%,同时随着存款和贷款规模的增大,存贷差也逐渐出现扩大的趋势。

这说明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没有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利用。

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有很大的份额,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几乎就决定了所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国内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资产质量较差。

2004—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到2008年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了大幅的下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大幅度下降源于不良资产的政策性剥离。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分析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银行的经营能力、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制度、银行信贷制度的不完善等方面都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策:1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共享制度2 健全金融法制3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4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5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2)权利寻租对银行信贷资金分配效率的分析信贷是一种资源,在商业银行系统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人的行为方向和力度,对于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质量、效益具有关键性的重要影响。

而这种资源配置着银行领导拥有绝对权力,因为在同等情况下,领导可以决定把贷款发给谁和不法给谁。

银行领导的绝对权力很容易导致信贷腐败。

权利寻租产生的原因:①权制度因素,产权不清晰,形式上是人人共有,但实际上控制权在少数人手中;管理制度:②内部管理制度混乱,没有形成现代权利制衡制度;③经济利益驱动:人都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权利控制者也会权衡各方利益,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④监管法制不完善。

储蓄投资理财及税收政策分析

储蓄投资理财及税收政策分析

储蓄投资理财及税收政策分析储蓄、投资、理财是财务管理中基本的概念,是实现财务自由和财务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似乎总是充满了很多的困惑和挑战。

有人可能不确定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有人可能陷入了一些常见的误区,还有人可能应对税收政策时感到困难。

因此,本文将就储蓄、投资、理财及税收政策展开分析。

储蓄储蓄是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而将一部分财产存储起来的行为。

储蓄可以来自于个人的收入,也可以是他们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现金。

对于储蓄,一般人们会选择银行储蓄或理财产品。

储蓄与理财的区别在于,储蓄的本金和利息都是较为安全的,虽然收益率不高,但风险也是比较低的,相对理财产品要偏保守。

投资投资是指将闲钱投入到金融市场或实业中,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但很多人投资时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投资方向,导致不当的投资行为,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金融损失。

因此,在进行投资行为前,首先要考虑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力。

例如,年轻人可以考虑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而中老年人应该更加注重资产的稳定性和持有期。

理财理财是指将资金有效地管理和配置,以达到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行为。

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服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保险理财等,不同的理财产品涵盖的投资品种和风险也不同。

因此,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影响储蓄、投资和理财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的税收政策会影响个人、企业的实际收入。

目前中国的税收政策较为复杂,最近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相对简化了税制,降低了部分人的纳税负担。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税收差异和政策变化对资产的影响,如完全不同的红利税率和遗产税等都要认真考虑。

例如,红利税率采用分档制,资产投资收益需要根据不同的收益额按照不同税率进行税收计算。

而 MSCI 国际指数的纳入以及 A 股制度的改革等,都需要对政策变化了解和掌握,做出相应的调整。

谈我国储蓄投资的转化问题

谈我国储蓄投资的转化问题

7- 73 6
注 : 中数据均取 自中国统计年鉴、 表 中国A R ̄4 网站覆相关 官 -, - i -
方网站。
各种保险 资产合 计
其他 资 产 合计
3. 16 1
1. O1 4
3. 3 5
91 .8
3 . 12 o
88 .7
3. 28 7
95 .3
收 稿 日期 :0 6 0 — 0 20—72
近年 来 。 国宏 观资 金供 给 出现“ 蓄膨胀 ”外 我 储 , 汇储 备 巨额盈余 。 外资 又大量 流入 的悖 论现 象 , 而 这 使 巨大 的居 民储 蓄 如何有 效地 转化 为投 资成 为一个
备 受关注 的 问题 。本文 拟从我 国巨额居 民储 蓄 的特
根据 表 中数据 计 算 ,0 5年 底 ,我 国居 民储 蓄 20 存 款余额 是 5年前 22 .8倍 , 1 前 的将近 5倍 , 是 0年
效的投 资 。 直接关系到我 国国 民经济能否持续、 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 了我 国储 蓄一 资转化 的特点和 困难的成因 。 投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 关键词 : 储蓄 ; 投资 ; 转化
中 国分 类号 :8 22 F 3.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3 5 (0 6 0 - 0 0 0 10 — 5 82 0 }5 0 1- 3
G ( 元) DP 亿 3 2 64 8 6 15 8 5 4 8 84 2 1 2 2 94 8 4 8 7 9 4 8 3 1
人 均 G P 元/ ) 3 9 D ( 人 7 85 5 13 64 4 5 84 7 8 04 19 0 35

19 90
作者简介 : 彦 (9 5 ) 女 , 黄 17 一 , 江西省电信公司财务部会计师 。 江西财 大硕士生 , 注册会计师。 何宏杰 (9O ) 男 。 昌大学医学院. 17 一 , 南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06-12-19 15:13:00 ]作者:刘华程海峰萧艳汾编辑:studa20内容提要:文章在对我国目前储蓄和投资的现状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即企业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低;规费负担过重,投资欲望降低;居民预期消费心理降低,制约企业投资需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国内总需求的扩大;投资渠道不畅,抑制企业投资需求。

进而提出了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税对策,包括在完善税制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融资体系,完善财政补贴制度,规范收费秩序等。

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

近年来,我国国内储蓄(主要是居民储蓄)不断增长,截至2001年11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7.23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贷利率,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但我国的投资率却逐年下降。

本文试图在探讨阻碍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的基础上,从财税政策上寻求解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对策。

一、我国储蓄和投资的现状分析国内储蓄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我国国内储蓄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80~2000年,我国政府储蓄从32%下降到2%,企业储蓄从37%下降到13%,而居民储蓄却从31%上升到85%,居民储蓄已占绝对主导地位(详见表1)。

虽然我国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对社会投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

如表2所示,我国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而民间投资需求却一直萎靡不振,由1996年的47.60%下降到1999年的42.81%,尽管在此期间我国政府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国储蓄投资转化中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思路

中国储蓄投资转化中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思路

断 地 位 ,存 贷 市 场 结 构 比重 在 7 %左 右 5
( 伟 , 0 1 。这说 明 我 国 间 接 金 融 主 导 褚 20 )
型储蓄投 资转化模 式实际上 又是 一种 国 有银 行 主 导 型 的 融 资 模 式 。
归 纳起 来 ,我 国 的 储 蓄 投 资 格 局 呈
按 照 市 场 化 运 作 的 民 营 银 行 没 有 得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 国 有 银 行 垄 断 下 的 储 蓄 在 投 资 转 化 模 式 已 经 大 大 降 低 了 资 本 形 成 的 效 率 , 使 金 融 风 险 过 分 向 国 有 银 并 行集中 ( 滇庆 , 徐
1 8 97 l8 90
现 出 一 种 这 样 的融 资 模 式 特 征 : 以 国有 银 行 体 系 占支 配地 位 , 以 国 家 信 贷 资 金
分 配 为 主渠 道 。看 来 , 种 模 式 不 仅 难 以 这
表 1 三 大 经 济 主 体 收 入 流 程 结 构 变 动 表 单 位 : %
年份 最终 可支 配收 入
企业 居 民 政府
4 3 9. 6 . 92 48 1 . 3 . 21 316 1 1 . 9. l 7 l . 8. 2 1
国 民储 蓄
企业
国民投 赍
20 ) 0 2 。国 有 银 行 风
变 化 ; 之 相 适 应 , 国 储 蓄 投 资 结 构 变 与 我
化 十分 明显 ( 表 1 , 蓄 结 构 和投 资结 见 )储 构 的差 异 越 来 越 大 、储 蓄 投 资分 离 倾 向
1 强 化 。在 居 民 、 3益 企业 、 府 三大 部 门 政 中 , 民 已 成 为 最 大 居 的 储 蓄 部 门 , 企 业 而 政府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一、我国储蓄和投资的现状分析
国内储蓄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我国国内储蓄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80~2000年,我国政府储蓄从32%下降到2%,企业储蓄从37%下降到13%,而居民储蓄却从31%上升到85%,居民储蓄已占绝对主导地位(详见表1)。
在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同时,还应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笔者认为,城镇房产制度的改革,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以及个人财产申报和登记制度的即将推行,都为遗产税和赠与税开辟了广阔的税源,我国开征此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将遗产税和赠与税收入纳入社会保障基金,适当解决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还能有效调节贫富差距,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水平。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2008-12-20 15:11:19
内容提要:文章在对我国目前储蓄和投资的现状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即企业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低;规费负担过重,投资欲望降低;居民预期消费心理降低,制约企业投资需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国内总需求的扩大;投资渠道不畅,抑制企业投资需求。进而提出了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税对策,包括在完善税制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融资体系,完善财政补贴制度,规范收费秩序等。
(二)建立财政融资体系
财政融资是指政府以国家信用作担保来筹集民间闲散资金,然后由专门的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目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长期低息贷款。财政融资体系的显著特征是不增加财政负担而实现资本的积累。我国当前居民储蓄充足,企业积累不足,这种融资体系应是我国现阶段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比较好的选择。
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近年来,我国国内储蓄(主要是居民储蓄)不断增长,截至2001年11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7.23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贷利率,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但我国的投资率却逐年下降。本文试图在探讨阻碍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的基础上,从财税政策上寻求解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对策。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分析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分析

蓄——投 资转化 的有效途径便具 有实质性 的意义 。 我国储 蓄——投 资转化机制的现状 l 蓄——投资转化机制中的储蓄与投资 储 在开放经 济条件下 , 储蓄可以分为人民 币和外币两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 居民储 蓄直接 地来源于居 民消费剩余 。 企业和政府作 为最大的资金使用者 , 是最终储蓄资金的使用者 , 资金 从
3 蓄—— 投资转化机制 的效 率 . 储 在一般情况下 , 蓄——投 资转化效率 的高低取决于 储 储 蓄者行为结 构与投资 者行为结构 的吻合程度及 储蓄供
么投资 的总额 中有一部分必然重复计算 。 以, 民购买 所 居 证券在经济学 中被认为是储蓄行为 , 即居 民将一部分消 也 费剩余 以持有证券 的形式进行储蓄 , 而这部分储蓄最终转 化 为投资是 由企业 或政府 部 门将筹集 的资金用 于资本 品 的购买 而完 成的 , 因此居 民的证券 “ 投资’ ’ 并不包括 于居 民 投 资的范畴。 …综 上所 述 , 民储蓄 向投资转化为有效 的 居 投 资是 现 阶 段储 蓄投 资转 化 机 制 的 主要 内容 。 2 .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的形式 储 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复杂且多种多样的, 总体来看 , 储 蓄向投资转化有两大形式 : 直接转化形式和间接转化形式 。 直接转化即经济主体按其投资意愿进行 自我储 蓄、自我投 资, 实现封闭式 的储蓄向投资 的直接转化 , 储蓄者与投资者 是同一经济主体 ,以经济主体的 自我储蓄和 自我投资为基 础的 , 转化比较直接 , 没有任何中间环节 , 见效快 , 成本低 。 间接转化机制是指储 蓄者 的储蓄不用于 自身投资项 目,而 是通过购买证券( 包括股票、 公债、 公司债及存款凭证 ) 将储 蓄转移到投资者手中 , 最终由投资者完成投资 。 相对 于直接 转化来讲 , 交易成本上升是间接转化的一个重要缺陷 , 但直

如何引导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如何引导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 &’%()#*
宏 观 视 野
主 持 人: 王 民储蓄总额以年均 !"# 以上 我们已连 的高速率递增。 自 $%%& 年以来, 并且开征利息税, 即使如此, 续 ’ 次降息, 居民储蓄仍能逐年上升, 拉动内需效果很 不明显。 本文根据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历 史数据, 分析居民储蓄不断增长的原因, 并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 我国居民储蓄的一些重要结构特 点 年递增 率及定 $( 我国居民储 蓄额、 活期比例: ($ )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 储蓄额以年均 !"# 以上的高速率递增, 虽然 $%%) * !""" 四年中由于连续降息、 开征存款利息税等措施, 但仍然达到 其中 $&( ))# 、 $+( !&# 、 $"( +%# 、 )( )+# , 定期储蓄增长速度显著下 $%%% 、 !""" 年, 降, 可能与股市剧烈动荡、 有关方面动员 储蓄投入股市救市有关。 总体上来看, 我 国居民储蓄欲望极为强烈。 !""" 年储蓄 (不含外币存款 ) 总额 达到 &( + 万亿, 截至 居民储蓄 余额达 ’( ) 万亿 !"", 年 , 月, 另外, 我 元, 平均年递增超过 )""" 万元。 国居民储蓄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 一是多 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 二是城乡不均, 多 集中在城镇居民手中; 三是过分集中于少 数人手中。 (! ) 我国居民储蓄定活期比例保持相 当的稳定, 定活期大致为 +- $ , $%%$ 年定 活期比例最高, 达 到 ’,( !, - $&( )) , !""" 年定 活期 比 例 最低 , 为 )$( )!- !’( !’ , 单 从此比例来看, 我国居民长期储蓄欲望高 而短期储蓄欲望低。 !( 居民储蓄城乡结构: 近十几年来, 我国城乡储蓄差距越来 越大: 城乡储蓄二者总额基本相 $%’. 年, 同, 城 乡比约 为 "( .! - "( +’ ; 之后 随着城 镇各项制度的改革, 二者所占比例逐渐拉 达到有史以来的 "( ’"开, 至 $%%& 年底, 城镇居民储蓄所占比重逐年明显上 "( !" , 升, 与之相反, 农村居民储蓄明显下降。 从 人均居民储蓄来看, 我国城镇人均居民储 蓄额远远高于农村人均居民储蓄额, 其比 例大约为 ’- $ 。 ,( 城镇个人储蓄资产形式: 近年来, 由于金融、 投资体制改革与 “个人储蓄 ” 深化, 城镇居民 已转化为多种 金融资产形式, 主要有居民储蓄、 手持现 (个人储蓄 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等三种形式 。 据 / 居民储蓄 0 手持现金 0 有价证券 ) 调查, $%%& 年 & 月我国城镇 居民金融资 有 价证 产构成 是银 行存 款约 占 ’,( !# , 券 占 %( $# , 手 持 现 金 占 )( )# 。 由此可 见,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市场、 资本市 场培育初见成效, 城镇居民的投资意识大 幅度提高。 二、 对我国较高城乡居民储蓄的原因 分析 改革 开放 $( 个人 收入 渠道 多样 化。 以来, 个人收入渠道多样化为个人收入统 计带来许多困难。 个人收入问题一直是一 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 从事第二职业的 人越来越多; 随着物价的上涨, 许多单位 采取各种形式给职工发补贴, 以弥补通货 膨胀对居民实际收入的侵蚀, 同时, 许多 单位开展多种经营, 兴办第三产业, 所得 收入往往进入小金库, 用来改善职工生 活。 有人推测, 中国居民未被统计的收入 约为工资收入的 ,"# , 由于 工资外收入 涉及个人隐私,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权威 部门能够说得清楚, 但工资外收入事实却 是大量存在的。 因此,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 定程度的低估是导致储蓄率较高的一个 原因。

浅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影响因素【摘要】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分析了影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金融市场发展等。

接着探讨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提出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这些内容全面反映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现状、挑战和改进方向,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现状、改进措施、监管力度、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是指国家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的储蓄率一直较高,但是储蓄资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投资利用,导致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不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投资渠道有限、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过于保守等。

为了提高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必须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现状以及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探讨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因素,分析当前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旨在揭示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现状,并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与推动策略引论

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与推动策略引论

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与推动策略引论摘要::一、引言二、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意义三、影响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四、推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策略五、结论第二步,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

这种转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居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分析影响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并探讨推动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储蓄向投资转化有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优化资源配置:储蓄向投资转化有助于将资源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提高居民收入:储蓄向投资转化有助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从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三、影响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1.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多少,进而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可能性。

2.投资渠道: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影响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选择空间,单一的投资渠道可能导致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困难。

3.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居民投资的选择范围和投资收益,从而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动力。

4.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起到引导作用,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可以降低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

四、推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策略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储蓄。

2.丰富投资渠道: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3.促进金融市场发展: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方式,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4.创造良好政策环境:通过完善税收政策、优化金融监管、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政策环境。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储蓄—投资转化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储蓄这个原先微不足道的储蓄组成部分显得愈来愈重要,1985年业已超过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比重,成为国民总储蓄的主体部分。

相应的,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就成为投资增加的最主要来源,其转化效率也就成为影响和决定国民总储蓄转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对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必要而迫切的。

一、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内涵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是指包括个体生产者在内的居民①的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剩余直接转化或金融转化(亦称为间接转化)为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实物投资的过程和结果。

其效率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效率作为制度优劣的衡量标准,是福利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问题。

由意大利经济学家V·帕累托。

(1906)提出后经卡尔多、希克斯等人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潜在帕累托优性标准的效率概念。

潜在帕累托优性标准可表述为:如果得益的人能够补偿受损的人,从而在补偿之后,没有一个人会比原来更坏,那么这就是一种效率改进。

[1]将上述帕累托效率概念加以推广,那么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就是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不存在一种转化方式或机制能够使得一些储蓄者或投资者的满意程度提高而并不以降低另外一些储蓄者或投资者的满意程度为条件,此时的居民储蓄—投资转化达到帕累托效率。

然而,帕累托效率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经济实践只能是一个对之无限接近的过程。

根据对帕累托效率的理解,实践工作中从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上来考察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则至少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着重关注的是居民储蓄转化为生产性资本或投资(指宏观经济意义上的投资概念)的量的方面;其次是居民储蓄—投资转化实现后的资本配置使用效率,着重关注的是转化后的资本配置和使用的质的方面。

研究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要全面考察这两个层次,不可偏废。

二、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分析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指的是居民储蓄作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余额,转化为投资的量的方面的效率。

储蓄转化为投资问题

储蓄转化为投资问题

储蓄转化为投资问题储蓄是指把收入中超出消费支出的剩余部分储存起来,以备未来使用。

而投资是指把储蓄用于生产和经营、资本形成、创造利润的活动。

相对于储蓄而言,投资是更具有风险性、更具有创造性的一种财务行为。

那么,如何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成为了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储蓄和投资的概念和特点。

储蓄是一种保守的财务行为,具有存量和流量特点。

存量特点意味着储蓄是已有的财富,它是我们过去工作的成果。

流量特点意味着储蓄是从我们当前的收入中削减出来的一部分。

而投资则是创造性的财务行为,具有增量和风险特点。

增量特点意味着投资可以创造财富,将来可以带来收益。

风险特点意味着投资的结果不确定,存在投资失败的风险。

因此,储蓄和投资有很大对比,投资需要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行。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储蓄的局限性。

尽管储蓄是一种稳健保守的财务行为,但它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储蓄无法带来很高的回报率。

另外,随着通货膨胀的影响,储蓄金额的实际购买力会逐渐降低,所以过度的储蓄可能会造成财富的流失。

而投资则不同,它可以通过选择正常的投资方式,带来比储蓄更高的回报率,增加财富的积累。

如何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1.储蓄账户转换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储蓄账户中存钱总额很少可能超过100万元。

这意味着,即使你将该账户中的所有余额都投入股市或其它产品中,也不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这时,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则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银行理财、基金、股票。

2.不要过分追求低风险,可以选择一两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大多数人一般会选择稳健的投资方式,但是过于稳健就会意味着回报率过低。

如果你不怕风险,可以选择一两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比如参与普惠金融、众筹项目等,根据项目风险程度选择是否要参与投资。

3.寻求专家的帮助没有谁是天生的专家,而投资是一种高度专业性的行为。

即使我们已经有了储蓄和一定的投资经验,我们仍然需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关于储蓄存款增长的成因及转化投资的对策研究

关于储蓄存款增长的成因及转化投资的对策研究

关于储蓄存款增长的成因及转化投资的对策研究关于储蓄存款增长的成因及转化投资的对策研究储蓄存款增长的成因及转化投资的对策储蓄是投资资金的来源,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一定时期内实际投资发生额,取决于储蓄存数目和储蓄投资转化率,而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蓄存款数目增长较快,大量的居民持币观望,甚至某些经济领域退出进入银行;另一方面是民间投启而不动,存在着投资转化率偏低的题目。

尽管我这几年总的投资增长较快,但绝大部门是我国实积极财政政策所取得的成绩。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虑,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淡出,民间投资要同时跟,大量的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与低迷的民间投资态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促使我们不得不思索怎使储蓄存款转化为投资这一题目。

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1 需求内生性不足,居民消费意愿不强经济增长回升而物价反而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内需还未形成持续不乱增长的新机制,构成内需主要部门的消费缺乏内在增长动力。

1~5月份,居民储蓄存款比去年同期多增加2 628亿元,储蓄倾向上升而消费倾向下降,实际上就是消费需求的内生性不足的必定反映,造成消费需求内生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包括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对居民消费预期和即期消费产生了不良影响。

包括教育、医疗等重要的公共品价格大幅度进步,削弱了居民在其它方面的购买能力,还包括对新兴消费热门(如住房汽车等)仍存在体系体例、政策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也包括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消费断层的存在这类影响我国消费增长的长期题目。

固然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进步,但转化为定的评价。

2 从顾客、员工、社会三方面评价所占的权重分为40%、40%、20%,之所以员工的权重与顾客相,主要是组织的生存不仅仅由顾客决定, 员工同样定组织的生存。

发现顾客需求并知足它,这其中包的诸多流动无一不是由员工来做的。

可以说,没有工,组织同样也不会存在,员工的质量同样决定营的质量。

期支出比例却不高,增加储蓄成为大多数居民的择。

影响储蓄—投资转化因素研究

影响储蓄—投资转化因素研究

影响储蓄—投资转化因素研究作者:叶婷梅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34期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利用1992-2011年东西部地区有关储蓄-投资的面板数据,分析储蓄-投资相关系数(FH系数)与其影响因素(负担系数、经济增长率、地区经济规模、贸易开放程度、经常账户余额规模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FH系数与地区经济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负担系数呈负相关关系。

而经济增长率、贸易开放程度、经常账户余额规模和市场开放程度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流动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储蓄-投资影响因素 ; 东西部地区 ; FH系数 ; 资本流动文献综述从单个影响因素分析入手。

国外学者主要从国家规模、一国贸易开放度、总抚养比率等单因素来研究FH系数关系。

在国家规模方面,Murphy(1984)和Baxter &; Crucini(1993)等人认为国家规模越大,对国内储蓄需求和国际利率影响就更大,从而FH系数就越高,然而Kim(2001)却发现二者无显著关系。

在研究一国的贸易开放度时,Bahmani-Oskooee &; Chakrabarti(2005)发现贸易开放度与FH系数存在负相关关系,而AmirKhalkhali和Dar (2007)却在随后研究中否定这一结论。

此外,在研究总抚养比率与FH系数的关系时,Herwartz &; Xu(2009)研究发现这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金融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影响FH系数。

包群、杨小晓和赖明勇(2004)认为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低下导致FH系数较低。

于春海(2007)发现我国FH系数高达0.6以上,并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企业扮演储蓄者、投资者的双重身份。

考虑多种因素对FH系数的综合影响。

Obsteld(198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FH系数与经济增长率、收入分配等因素有关。

贺胜兵(2008)通过建立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发现FH系数与我国经济增长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区经济规模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贸易开放度则无显著关系。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问题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储蓄 —投资转化 机制的建议
加强制度和基础建设,加快全社会资本形 成 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建立直接融资和间接 融资并重的金融市场格局 实行利率市场化,为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动 态平衡创造条件
加强制度和基础建设,加快全社会资 本形成
在制度建设上,首先,拓宽非国有经济融资和投资的 渠道。放宽对非国有经济融资条件的限制,使其在资本市 场进行直接融资和获取银行信贷方面与国有企业处于同等 地位。其次,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这对加速我国 资本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主 体部分,是吸收社会劳动力的主力军,但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吸收社会储蓄方面不具有大企业的信用优势。因此,应 给非国有金融机构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对非国有中 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得以加强;国有银行应扩大对全 社会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服务领域,在技术创新、资本筹集、 信用担保等方面对中小企业采取扶持和帮助的措施。上述 措施可极大提高社会储蓄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社会范围 内投资利率弹性。
二、我国储பைடு நூலகம்—投资转化机制存 在的问题
国有银行风险过于集中 资本供给与货币供给的高度关联 利率形成与传导机制的局限 金融结构及其与经济结构的不对称
国有银行风险过于集中
由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同一性, 使得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是软约束,加上 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政府和企业职工之 间存在着隐含的 “社会契约”,使得国有银行在 政府干预下难以对不能归还贷款的国有企业行使 “退出” 的惩罚权利,这样高额的银行贷款并没 有高额的资本形成,而是成为对国有企业补贴的 积累,使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越积越多。与此同时, 居民对国有银行的债权却是硬约束,即居民仍保 有对这部分已经不存在的资本的要求权。这一软 一硬,内含着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积蓄向投资转变的要素及财税对策剖析内容概要:文章在对我国目前积蓄和投资的现状进行一般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积蓄向投资转变的阻碍,即公司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低;规费负担过重,投资欲念降低;居民预期消操心理降低,限制公司投资需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限制了国内总需求的扩大;投资渠道不畅,克制公司投资需求。

从而提出了促进积蓄向投资转变的财税对策,包含在完美税制的基础上,成立财政融资系统,完美财政补贴制度,规范收费次序等。

发展经济学以为,资本的形成和累积是经济增添的源泉。

资本最后积蓄,只有积蓄有效转变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添供给资本支出。

最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积蓄(主假如居民积蓄)不停增添,截止xx 年 11 月尾,我国居民积蓄存款余额高达 7.23 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从 1996 年开始连续 7 次下调银行存贷利率,并于 1998 年开始实行踊跃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但我国的投资率却逐年降落。

本文试图在商讨阻挡积蓄向投资转变要素的基础上,从财税政策上追求解决积蓄向投资转变的对策。

一、我国积蓄和投资的现状剖析国内积蓄能够分为居民积蓄、公司积蓄和政府积蓄。

跟着经济系统改革的连续深入,我国国内积蓄的构造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0~2000 年,我国政府积蓄从32%降落到 2%,公司积蓄从 37%降落到 13%,而居民积蓄却从31%上涨到 85%,居民积蓄已占绝对主导地位(详见表 1)。

固然我国居民积蓄在国内积蓄中据有绝对主导地位,但对社会投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

如表2 所示,我国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率向来在 50%以上,而民间投资需求却向来精神不振,由 1996 年的 47.60%降落到 1999 年的 42.81%,只管在此时期我国政府实行了稳重的钱币政策和踊跃的财政政策。

民间投资需求不振致使我国的投资率逐年降落,投资率已由1993 年的 43.47%降落到 1999 年的37.00%.二、影响积蓄向投资转变的要素剖析连续增添的居民积蓄为我国投资准备了充分的资本,但民间投资需求却向来精神不振,造成这类情况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要素。

研究论文:浅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影响因素

研究论文:浅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影响因素

132280 投资决策论文浅析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影响因素一、储蓄投资转化的概念为了能够让储蓄资本积累顺利实现并且转化成投资,那么就需要将积累在经济系统中资本进行有效的转化,从而成为有效的投资。

而资本的增值也需要投资才能实现,这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绝对性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若要顺利完成储蓄投资转化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是要实现资本增值的一个过程。

因此,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必须要包括这些方面:第一,储蓄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效率,这里需要重视储蓄转化成哪种类型的资本,例如,生产性资本、投资量等等;第二,储蓄投资转化成功实现之后,关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与配置配置情况,也就是储蓄投资转化之后关于使用质的方面。

储蓄投资过程中所形成的转化效率,也就是量的方面,主要是对储蓄在什么程度或者标准上所形成的投资进行考察,从而得出所需的资本。

整个考核内容包括了:储蓄转化率、直接转化率以及居民贮藏率、储蓄缺口等等资料。

而资本一旦形成之后,配置与资本使用率也就是质的方面,主要是对所积累的资本是否得到高效率的运用方面?M行考察,要保障资本收益率是否达到了合理的标准,因此,考核指标的内容主要是固定资产资本形成的效率、投资效率、银行经营效率等等方面的内容。

二、储蓄投资转化的转化机制储蓄在向投资进行转化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种机制:直接转化机制与间接转化机制。

(一)直接转化机制直接转化机制主要是指储蓄主体内部转化机制,也就是储蓄主体对自身内部资源的利用,从而进行投资活动。

储蓄投资直接转化机制具有“合二为一”的特征,包含了储蓄者与投资者两个身份,而这种转化机制最大的优势便是拥有最为直接、真实、客观的信息渠道。

而且直接转化机制是在内部进行信息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将资金转移给其他人所带来的必然风险与成本,直接转化机制更加灵活,而且效率高具有高适应性。

主要的缺点是是储蓄主体很容易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还有一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影响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影响投资的流向、结构,最终影响到投资规模效率,造成资源上不必要的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及财税对策分析
[ 06-12-19 15:13:00 ]作者:刘华程海峰萧艳汾编辑:studa20
内容提要:文章在对我国目前储蓄和投资的现状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即企业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低;规费负担过重,投资欲望降低;居民预期消费心理降低,制约企业投资需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国内总需求的扩大;投资渠道不畅,抑制企业投资需求。

进而提出了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税对策,包括在完善税制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融资体系,完善财政补贴制度,规范收费秩序等。

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

近年来,我国国内储蓄(主要是居民储蓄)不断增长,截至2001年11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贷利率,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但我国的投资率却逐年下降。

本文试图在探讨阻碍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的基础上,从财税政策上寻求解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对策。

一、我国储蓄和投资的现状分析
国内储蓄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我国国内储蓄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80~2000年,我国政府储蓄从32%下降到2%,企业储蓄从37%下降到13%,而居民储蓄却从31%上升到85%,居民储蓄已占绝对主导地位(详见表1)。

虽然我国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对社会投资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

如表2所示,我国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而民间投资需求却一直萎靡不振,由1996年的%下降到1999年的%,尽管在此期间我国政府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民间投资需求不振导致我国的投资率逐年下降,投资率已由1993年的%下降到1999年的%.
二、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分析
持续增长的居民储蓄为我国投资准备了充足的资金,但民间投资需求却一直萎靡不振,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

笔者认为,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投资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低
1994年税制改革时,为了抑制日益膨胀的投资需求,我国采取了抑制投资的税收制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税收政策未及时调整,造成企业投资税负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投资需求。

1.市场结构的变化导致企业税负增加。

目前,间接税在我国税收收入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4~1999年,我国间接税比例分别为%、%、%、%、%、%,几年来虽有下降,但比例仍显较高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税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负担。

在均衡条件下,各自负担的比例取决
于商品的供需弹性。

商品的需求弹性越高,企业所负担的税收就越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商品日益丰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商品需求弹性提高,虽然间接税总体规模基本没变,但其中生产者负担的部分有所增加,导致生产者投资积极性下降。

注:民间投资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

2.现行税收政策导致企业税负过重。

(1)增值税。

我国所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所购进的固定资产、专有技术等长期资本所含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造成对资本品的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投资的税负。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还将服务业、农业等其他行业排除在征收范围之外,造成抵扣链条脱节和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加重企业税负。

同时,现行增值税政策将纳税人人为地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2)企业所得税。

国际上,企业贷款利息可以全部进入财务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而我国税法明确规定利息扣除不能高于国有金融机构贷款利息。

实际上我国企业的贷款利息费用普遍高于税法规定的标准,造成一部分利息费用不能进入财务费用而在所得税税后列支,增加了企业融资负担,抑制企业融资需求,制约储蓄向投资转化。

(二)规费负担过重,降低了企业投资欲望
1994~2000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而同期政府收入①占GDP的比例分别为%、%、%、%、%、%、%②。

与发展中国家税负16%~20%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税负水平是偏低的。

但是我国的税费负担却高出发展中国家许多,同时考虑到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测算的保守性,%应是我国税费负担的最低下限。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实际税负已经超过30%,这一数据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税负的平均水平。

再从剩余产品价值与税费负担分析,税费和扩大再生产资金都来源于剩余产品价值。

1999年我国企业剩余产品的价值量是26 亿元,占GDP 的%,而当年的税费总量占GDP的比例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达到%③,可见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三)居民预期消费心理降低,制约企业投资需求
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居民的预期心理制约消费需求扩大。

从当前的情形来看,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国内居民的消费预期:(1)公有制经济效益不佳,职工下岗人数增加,再就业越来越困难;(2)一系列的体制改革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使未来家庭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支出大幅度上升,促使居民增加储蓄以备未来支出之需;(3)预期收入增长水平下降,居民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促使居民增加储蓄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居民的预期心理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得到明显改善,消费倾向也不可能很快提高。

一方面使得居民储蓄难以转化为
投资,另一方面消费倾向逐渐下降将导致市场疲软,企业开工不足,资产闲置,企业的投资需求必然降低。

(四)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国内总需求的扩大
经济学中衡量收入差距的基本指标是基尼系数。

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96年为,1997年为,1998年为,1999年为,已进入绝对不平均区间,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扩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本的积累,但不利于我国总需求的扩大。

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低收入人群,造成我国平均消费倾向较低。

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已由1985年的%下降到1999年的%⑤。

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影响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进而抑制投资需求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