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否被贱卖

合集下载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危机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危机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危机自从2007年初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以来,整个美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同时该危机席卷全球,许多机构投资者及金融机构受到牵累,诺森罗克银行就是该危机的牺牲品之一。

从07年9月该银行爆发储户挤兑风潮到今年2月17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陷入危机的英国诺森罗克银行被暂时国有化,此次危机总算告一段落。

至此,我们也应该仔细分析一下此次危机的起因和经过,以便从中的吸取教训,防范风险。

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此次诺森罗克银行发生危机的大背景及导火索,因此,对次贷危机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地说就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繁荣及低利率环境下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再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将这些抵押贷款打包并发行以此为基础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又称作MBS、ABS。

而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基金等投资者则以为该种证券担保或直接购买的形式参与进来。

总的来说,这种金融产品的蓬勃发展是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密不可分的,而商业银行的信用泛滥则更加加大了整个体系的风险。

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迷状态,并且美联储在1%的利率上连续17次加息,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突增,使得大批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价格大幅下跌,导致那些参与了此类证券发行和交易的金融机构出现大幅度亏损。

为此,各商业银行便大幅收缩资金,造成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风险加大。

由于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参与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交易,因此使得此次危机蔓延到世界各地。

二、诺森罗克银行挤兑风波诺森罗克银行是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它的主营业务是依靠银行间拆借和抵押贷款证券融资来发放抵押贷款,同时也吸取储户存款。

该银行的分支机构少,总部所在地也不是很富裕的地区,因此它吸收的存款相对较少。

该行主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同业拆借、发行票据、债券再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抵押贷款发放,从而获取差额利息收益。

“狼来了”之后的金融安全——中国银行业开放与安全之辩

“狼来了”之后的金融安全——中国银行业开放与安全之辩
行机构 ) 。
( )资产规 模增 长迅速。 一 截 至2 0 0 5年底,在华外资银 行的资产总额 8 7亿美元,虽 7
然 仅 占我 国 金 融 机 构 资 产 总 额 的 18 %,但 增 长 速 度 快 。入世 .9
四年来 ,在华外 资银 行总资产 平均增速为 2 %,广东更是 高达 3
来 源等方面的限制将 全面取消。随着我 国银 行业全面开放大限
的 临近 ,关 于银 行 产 权 “ 卖 论 ” 和金 融 安 全 “ 胁 论 ” 的 辩 贱 威
论 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那么,外资银 行的全面进入对 中资银行 会 产生多大 的冲击、 问是否蕴含 着影 响我 国金融安全的新风 其
险 呢?
“ ” 来 了 吗? 狼
20 0 5年以来, 外资银行在华的业务增长 和网点扩张速度加 快 ,呈现出一副 “ 狼来 了” 的架势。 ( )机 构数 量扩张加快 。 一 截至 20 0 5年末 , 共有 2 个国家 和地区的 7 1 2家外资银 行在 中国设 立了分支行,仅广东 ( 不含深圳 )就有来 自 l 9个 国家 和地 区的 4 6家外 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 。外资银行在 中国加紧 了网点部署,2 0 0 5年广 州外 资银行机 构新 增 l 0家,增加 的数 量超过 了 l 9- 0 1年问的总和 ( 9720 5年问仅增加 了 7 家外 资银


维普资讯

比例, 中行上市 后其股份 比例将 出现下降 。
( ) 二 中资银 行股权售 让并不必 然 “ 贱卖” 国有资 产。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 ,关于 国有 银 行股权被 “ 贱卖”的声音甚嚣尘上,争论焦点集 中在 引入战略投资者时的股权转让 价格 。按照市场规律,最 终的成交价格 由市场决定,国有商业银 行的股权转让价

争辩“国有银行贱卖论”

争辩“国有银行贱卖论”
正在明显加快 .而这套战略赢得了政 府、 台作双方的赞许。
提及银 行改 革的进程 ,还应该从 20 03年开始讲起 。 当年 。 一届政府 决 新 定加大 银行业改革的 力度 。在之前 的
几年里 ,中国陆续批准 了几起外商投
引进 外资为哪般 ?
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充
环境下 ,直 接到海外证券市 场上市的
1 %的 股份 。8月份 , 高 盛 为 首 的一 0 以
中国国有银行体 系改 革的一个基 本思路是 。通过 国家 注资与剥离坏 账 进行大规模财务重组 。以尽可能快 地
解决历史存量问题 ;通过 股份化包 括
业界却引发 了一场 不小的争论 :中国 是否贱卖 国有银行股 权?外资是否 拥
于 国际 战略投 资 者进入 中国 银行业 ,
的股份 ,刨 下迄 今为止外 国公司对 中
国公司的最大单笔投 资。随后 , 新加坡 国家投 资公司淡马锡也与 建行签署 了 投 资 1 美元 购入 建行 51 4亿 . %股权 的 入资协议。7月份 , 以苏格兰皇家银行 为 首 的 一个 财 团同 意收 购 中 国银 行
股份制改造、 吸引战略投资者、 境
外上 市 是 奏 响 目前 国 有银 行 改 革 的
万美元。 0 5年 6月份 , 20 美洲银行宣布
投资 3 O亿 美元购买 中 国建 设银行 9 %
章地成为下一个通过 引入 海外战略投
资者促进改革的对象。
“ 三大舞步 ” 。股份 制改造是 前提 , 一个 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的加 盟 ,则为银 行 顺利上市打下丁 良好的基础 。然而 , 对
想法就显得 十分困难 。而如 果能吸收
实银行资本金、 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吸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事件会计083班池莉0806020303前言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主要的银行集团之一,成立于1864年的拿破仑时代,也是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现有12万名雇员在法国的2600个网点及世界上8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机构里为2200万客户提供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到投资银行业务的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

总资产在1997年12月31日达到4411亿美元,在法国从第三位跃居第一,在全世界则由16位跳升第7(《银行家》杂志,1998年7月);1997年全年收入287亿美元,在全球银行业排第7位,并进入世界最大的一百家公司之列(美国《财富》杂志,1998年7 月);以市值计算,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2008年1月已达369亿欧元,为法国第二大银行、欧元区第七大银行。

一直以来,法国兴业银行在全球以风险控制最优秀而著称,尤其在股权衍生品方面,连续5年被《风险》杂志评为第一或第二,而《银行家》杂志更是授予法国兴业银行2007年度年股权衍生品最佳奖。

法国兴业银行长期扮演世界衍生品交易的领导者角色,是全球另类投资领域最大的提供商,被金融界公认为防范风险的典范。

然而,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市场接连传来坏消息。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余波未了,法国兴业银行又爆出丑闻:因其精通电脑的一位名叫Jerome Kerviel的交易员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非法交易,致该银行出现71亿美元巨亏。

成为迄今为止是史上由单个交易员所为的最大一桩案子。

一、事件的缘起:自2007年年初开始法兴银行的交易员Jerome Kerviel在股指期货操作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巨注,“悄然”建立起预计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

Jerome Kerviel开始在欧洲股票指数上使用期货,豪赌欧洲市场将出现持续上升。

直到2007年的年末,Jerome Kerviel的交易还处于赢利水平。

但在2007年圣诞节及2008年新年假期后,市场开始走向了他的对立面。

贱卖建行

贱卖建行
不 确 定 的阴 影 。
9 个 合作 项 目、3 7 8 0 个经 验分 享项 目。
“ 时 的改 革真是大 刀阔 斧 ,真 的 那
不过 ,上文 那位建设 银行 高管则 表 景学成认 为 ,美 国银 行这么做有 提高建 在做 事情 ,蛮有 希望 的样子 。现在 的感
示 : “ 银减持对 我们来说 没有什么影 行 国际化水 平 、让 它上市时卖个 好价钱 觉是 ,好像觉得 自己改得差 不多 了,跟 美
中 国 银 行 业 经 过 几 年 的 改 革 、发 展
在美 国银行减 持建行 股份 的同时 ,
美 国银行 与建行 签订 的为期七 年 的战 略 当细密 :比如个人银行 怎么办 ,公司业 之后 ,已经有 了全新面貌 。但 是任何改 合作协议 也近尾声 。按照协议 ,建行 与 务怎么办 ,风险控制 怎么办 ,激励 机制 革并 不是强压下 去 ,就算完成 了。 “ 改
2 0 年 ,苏格 兰皇家银行 因在危 机 力 。而零 售业 务恰 恰是 美国银行最具竞 很 难 。但是美 银拿 出的方 案就 让大 家很 09 中损 失惨重 ,全 数减持 了持有 中行 的股 争优势 的业务 。在 第一期 战略合作 中 , 的股 份 。} [丰银 行一直想 在中 国市场 获 域 。
得 长 足 发 展 ,但 在 人 股 交 通 银 行 之 后 , “ 国银行 当时派 了一个 团队在建 美
服气 ,能够通力 合作 、全 力配合 。”景 规则 ,二则外来的和尚好 念经。 不过 ,伴 随此 次美 银 减 持 建 行 股
份 。高盛也 因资金链 紧张 ,减持 了工 行 建 行 就把 零 售 业 务作 为 首 选 的 合作 领 学成说 ,一则 美银的方案代 表的是 国际
解 禁 。 出售 计划 预期将 于9 底之 前完 了。只有美 国银 行一家看好 巾国银行业 月 成 ,届时 ,美银所 持建行股份将 由目前 的未 来 ,最 终 他 们 入 股 了 。” 景学 成 的1 %降至5 0 %。

国外银行同业违规行为案例

国外银行同业违规行为案例

国外银行同业违规行为责任认定案例法国第二大上市银行—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周四(24日)宣布,该行发现其内部的一名交易员有诈骗行为,给银行造成了49亿欧元(71.6亿美元)的损失。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兴业银行说,这名交易员的诈骗活动都是通过简单的转账方式进行的,不过用了非常复杂和不同的技巧来掩饰。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兴业银行这名交易员名叫杰罗姆·科维尔,今年33岁,在巴黎一家分行工作。

兴业银行对《金融时报》的报道拒绝发表评论,不过,确认这名交易员是法国人,30多岁,在2000年加入兴业银行工作,年收入和奖金不到10万欧元。

兴业银行还说,这名交易员负责期货买卖。

盖维耶尔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了巨额筹码,并创设了虚假的对冲头寸,以掩盖自己的操作踪迹。

这宗欺诈案导致该行损失49亿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迅速解除了他聚敛的股票衍生品头寸,预计总金额在500亿至700亿欧元之间。

有关周一解除头寸的细节引发人们猜测,法国兴业银行低价贱卖这些头寸是导致全球股市周一大幅下跌的原因。

此次下跌促使美联储(Fed)周二大幅降息。

直至周三,美联储才从法国央行(Banque de France)和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获悉兴业银行的问题。

不过,兴业银行否认其平仓行为导致市场下跌,因为它将平仓交易量控制在市场交易总量的10%左右。

分析师也指出,在该行开始抛售之前,市场已经开始下跌,主要是因为担心美国债券保险商的问题。

法国兴业银行排名法国巴黎银行之后,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在全世界拥有500万私人和企业客户,在80个国家拥有500家分支机构,大约有50%的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

然而,自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引发金融动荡以来,过去6个月,其股票价格已经缩水一半.法国兴业银行的股票周三下跌4.15%,至79.08欧元。

此外,兴业银行还宣布,由于美国次按危机而需要销账20.5亿欧元。

不过这家法国第二大上市银行强调,他们在2007年度依然能够赚取6亿到8亿欧元的盈利。

天网恢恢,疏而必漏——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及其启示

天网恢恢,疏而必漏——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及其启示

天网恢恢,疏而必漏——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及其启示宋清华 黄赛男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曝出该行历史上最大违规操作丑闻,该行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Jérôme Kerviel)违规购入大量欧洲股指期货,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折合71.6亿美元)损失。

此次法国兴业银行的损失金额是英国巴林银行当时损失金额的4倍多,是全球银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欺诈案之一,也是有史以来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为了与我国总部设在福州的兴业银行相区别,本文将法国兴业银行简称为“法兴银行”)欺诈案在法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国总统萨科齐称法兴银行欺诈案只是一个个案,“法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没有受到影响”。

法国总理菲永(François Fillon)表示“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要求财政部长在8天内提供有关这一欺诈案的详细情况。

法国央行总裁诺亚相信法兴银行能够度过这场危机。

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德宣布将要求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进行“额外”监控。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虽已告一段落,但该案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该案是单独的个案还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或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组成部分之一?股指期货会给其交易者带来哪些风险?盖维耶尔违规操作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敢如此“冒险”甚至“铤而走险”?为什么此类案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商业银行将来到底应如何防止类案件的再次发生?金融监管部门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一、事件起因法兴银行欺诈案起因于欧洲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没有股指期货的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很大,因为投资者无法对付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股指期货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使用者使用不当时会对自身的伤害。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法兴银行交易员盖维耶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规从事欧洲股票指数期货。

欧洲股指期货市场是国际股票市场中流动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将围绕这些指数产生大约400亿~500亿美元的期货交易量。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问题及经验借鉴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问题及经验借鉴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问题及经验借鉴在全球经济处在缓慢波动中复苏的同时,我国也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中。

在这转换与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经济金融态势正在发生新的演变,直接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不佳,银行授信客户违约比例明显增加,集中表现为银行新发生逾期贷款、不良贷款同比成倍增加,逾期、不良余额快速攀升。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环境分析(一)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金融正是经济发展周期性的产物。

金融业的繁荣状况和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经济处于上行期,市场对于信贷的需要旺盛,银行资产的质量能够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不良资产回收处置的压力和难度就比较小;反之,经济处于下行期,银行金融不良资产回收处置压力难度大。

而我国目前经济状况正处于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正面临全面性的改革和转型。

(二)新常态使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放缓,外国投资增长不足,出口低迷,原本宽松货币政策不能解决当下问题,信贷的有效供与求之间矛盾逐渐加深。

一方面高质量的企业对于贷款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宏观调控相关的企业要求银行降低贷款门槛,这一双重压力使得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回收处置遭遇困- 1 -境。

(三)企业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下降。

随着经济下行,市场进入新常态,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收入减少,对于银行的信贷还款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导致不良资产积累,更加增加了其回收处置的难度。

同时地方处置不良资产工作机制不健全,企业道德风险事件频发,导致不良资产诉讼清收难度增大。

二、行业不良贷款成因分析201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滑和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降温,基建投资下滑,目前国内面临产能过剩、消费不足、出口增长减速的经济形势,下游行业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减少,钢价持续走低,钢贸行业整体出现了过剩局面,直到金型重工等较大型的钢贸企业出现债务风险,之后又陆续出现“基柏”、“钢丰”等较大金额的钢贸企业信贷风险事件,涉及金额约40亿元,牵涉20多家银行和数十家互保联保企业,进而触发了银企互信危机衍生的行业整体信贷风险。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利弊分析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利弊分析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利弊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2-000-01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国有银行为了寻求更好的机遇与发展,开始走上股份制改革之路并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在通过引入大量海外战略投资以充实资本充足率,完善经营管理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国有银行股份“贱卖”所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

因此有必要权衡国有银行海外上市所带来的利与弊,以便为今后的改革之路指明方向。

关键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境外战略投资者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大型商业银行进化改革的决定。

进入2003年,国家通过核销已实际损失掉的资本金、剥离处置不良资产、外汇储备投资、境内外发行上市这“四部曲”,正式拉开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序幕。

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首先举起改革的大旗,在香港成功上市,筹资近77亿美元,紧接着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也相继完成上市工作。

两年后,中国农业银行也最终实现ipo,至此,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暂时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但是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争议最多的当属国有银行股份“贱卖”这一舆论焦点,究竟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做法是利是弊,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

一、股份制改革为国有银行带来新的春天1. 充实资本充足率通过股份制改革,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很快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率高这一问题。

数据显示,上市之后,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5.67%提高到了13.09%,建设银行从6.88%提高到了12.58%,中国银行也提高到了13.34%,可见,引资结果非常喜人,大大提高了我国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使之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改善经营管理当初国家提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有两大目的,一是依托国外企业雄厚的资金来扩大自己的实力,二就是希望通过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各大银行的管理能力。

银行贱卖论

银行贱卖论

银行贱卖论21世纪中国应对入世的承诺,以银行上市,引入外资战略合资者的方式对银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却引来了国内各界人士对“国有银行是否贱卖”的争论。

从网上很多数据看,国有银行每股价格相对于股市上其他股票确实低了很多。

但这是否就是银行贱卖了?随着美国银行出售建行股份,市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导致了中资银行资产贱卖的声音再次响起。

专家们在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后,得出的结论是:“贱卖论”根本不成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贱卖论”真正的危害是会阻碍国有资产发展。

贱卖的思路非常简单,就是从以后一个时点的高价来看之前的交易。

等价交换、公平交易有一个基本的基础,是时点投资,在这个时点上搭起的这个交易是等价公平。

不能用不同的时点讲同一件商品,因为在不同时点,它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如果把时点抽掉,没有时、没有点,谁都谈不上贱卖还是贵卖。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的股份时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价格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讲要盘活国有资产,应该按照市场原则来运作,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该按照等价交换。

如果每件事都在追究后来的时点的价格比前一个时点价格高,那么那个价就认为是贱卖,可以这样说,由于后来的时点是无限的,可以在后来选出任何一个高点,国有资产价格都是下降的,就无人敢介入,最后国有资产在这运作过程就僵化或者固化了。

所谓贱卖,不是股票上市时股价便宜了,而是作为国有企业,本来是全民所有制的产物,但现在却被少数人以极低价格收购。

为什么要贱卖呢,说白了,还是因为是全民所有的东西,也就是说原所有者不是一个人,而是10亿个人,一人只有一点,所以卖少了大家都不心疼,卖多了购买者却会心疼国有银行上市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巴不得多卖点钱呢,把股市搞牛了才上市就是这个目的。

关键是未来的法人股、职工股的分配才是是否贱卖的关键首先我们不要总盯住别人的腰包,别人在我们这拿回了多少的钱。

而是要看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占了多少比例。

陈志武:国有银行没有被贱卖

陈志武:国有银行没有被贱卖

还有一年 的锁定期 ,这些都对 战略投资者的资 本构成风险 。在 美国 ,上市前战略 投资者付 的
股 价 一 般 为上 市 交 易 后 股 价 的 三分 之一 到 一 半
左右 。 建行 当初 以12 .倍净资产价格 卖给 美洲银
行 .到现 在 股 价 为 净资 产 的 2 6 .翻 了一 倍 , .倍 这 与 美 国 证 券 市 场 以 往 的 经 历 一 致 。 如 果 用 事
国有银行卖得并不亏
( 人) 《 法 ) :我 们 注 意 到 ,汇 丰 银 行 入 股 交通
银 行 价 格 为 每 股 18 元 , 洲 银 行 入 股 建 行 的 .6 美 价 格 是每 股 1 1 元 ,苏格 兰银 行 入 股 中 国银 行 .7 价 格 为 每 股 12 元 , 商银 行 的 定价 只 有 1 1 .2 工 .5 元 ,从 价 格 来 看 ,越 来越 低 。 那 么 ,在 引 资和

学术 主 席 ,著
名 经济学家,
耶 鲁 大 学金 融 经 济 学 家终 身
教 授
方 式 并 不能 从 根 本 上 改 造 中来算股权 出让价格 的方
式是 否合 理 ? 我 们 充 分考 虑 到 国有 银 行 巨大 的 网络 、 品牌 、 客 户 等 无形 资产 了吗 ? 国有 银 行 有 没 有 贱 卖嫌 疑 ?
维普资讯
茹嘲
I TERVI N EW
访 谈
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中国的金融安全是否会受到境外投 资者的冲击?这些争论的 实质是对中国金融改革路径的一种质疑
陈志武 :国有银行没有被贱 卖
◎ 文/本刊特 约记者 舒烨 20 年 岁末 ,随着中国建设银行 的香港 上 05

浅论商业银行上市利与弊

浅论商业银行上市利与弊
部 上市约 占 1 . 四家 国有银 行 在相 隔 这 么短 的 33 %,
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不仅扩充 了商业银行融资的 渠道 , 更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得到充分的补充 。无
论 是设 立 新 的机 构 、 开办新 的 服务 , 是 更新 原 有 还
的设备 、 提高原有 的服 务质 量 , 都需 要 有 充 足 的资 本作 为后盾 。 银行 资本 金的得 以补充使 银行 可 以有 更大 的空 间发展 。银 行作为信用 机构 , 而资 本充 足
很清晰 的得知 , 上市后我 国商业 银行 尤 其是 国有商 业银 行资 本充足 率有了很大 的提高 。 股票 市 场融 在
本情况。四家国有银行资产总量都在 1 万亿以上 , 而据《 上海证券报>O 1 1 ) l 年 月报道我 国 A股总市 2
值 约 2. 6 5万亿 , 3 如果 四家 国有 银行 的所 有 资产 全
随着农 业银行登 录上海 证券 交易 所 , 此 我 国 至 有 四大银 行 全部 在 国内 A股 上市 。随 着 光 大银 行
的上市 ,也表 明 中小商 业 银行 也 在 积 极 完 成 了 A
股 的上市 。
的权 重股 发挥稳定 市场 的作 用 , 为广 大投 资者 提 供 更 多投 资机会 。
买 壳上 市 虽然 可 以逃过 证监 会 在 上 市 之 初 的
背市场经济原则 , 作出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行为 ,

旦 出现 亏损政府 又不得 不为银 行 的行 为买 单 。 比
如 19 年时面对国有商业银行逐年积累下的巨额 98
债 务 ,中央财政不得不发行 2 0 70亿元 巨额 特 别 国
出解 决建议 , 旨在 为商业银行 的发 展献 言献 策 。

“建行贱卖论”说明了什么

“建行贱卖论”说明了什么

6
4

5
元人民 币) ,这说明国内公众是建行
的托 盘 者 。 不仅 如 此 , 国 内的储 户都 需要
支 付高额 的存 贷差 、 负利 率等隐性成 本 。
事实上 ,
引进 的不论是 内资还 是 外
资 ,
只要 我 国金融机构能够增强竞争力
就 是 好 买 卖 。 在 许 多银 行 哭 着喊 着 引进
战 略 投 资 者时 , 国 内 竞争 力一 流 的招 商 银行却特立独行 , 公开表示不需要引进
源配置 的宗 旨。 图
( 摘 自《南 方 都 市 报 》)经 济管理来自文摘 2 008 年第 12 期
洲 银行 闭着 眼 睛 可 以 获 得 4 — 5 倍 的收
益 。 这 是 世 界 上 最 赚 钱 的买 卖 ,我 们 无 论 如何 不能忽略这一 现 实。
另 一 方面 . 这 些 国有控股 企 业 红 利
应该 由国 内公 众分享 。 在撒切 尔 夫人 国
有企业 私有化 的过程 中 , 遵循 的是 国内
公 众 利 益 为 主 的原 则 。 我 国恰 恰相 反 , 国
内公 众付 出了双 重 代价 , 一 是 上 市 注资
时 以公 共财政与 特殊低息 国债 的方式 为
建行呆坏账兜底 ; 二 是上 市之后以超 出

H
股 (发行价每股
2 3. 5
港元
)2
7

倍的
价格 发 行 A 股 (A 股 市场 的发 行 价 每股
战略投 资者 。
招行董事长秦晓提供 了三 条理 由 :
第 一 , 招行 有 A 股和 H 股 市场融资 ,还 有可转债 、次 级债等发 行 , 没有必 要 和需 求 来 让 出 折 扣 , 引 进 投 资 者 ;第 二 , 招 行 从企业 法人制转为股份 制 . 而后发行 A

中国人为什么能够主导收购韩国第一银行?

中国人为什么能够主导收购韩国第一银行?

中国人为什么能够主导收购韩国第一银行?韩国银行被收购的事儿,咱中国人为什么要听呢?应该说,它也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故事。

这是一桩由中国人领衔的国际投资事件,一个教科书式的商业谈判案例,称得上是资本并购史上的经典和传奇。

其精彩程度,也不妨碍金融外行把它当作一部有武侠风的非虚构商战小说来读。

这桩交易国际到什么程度呢?有人打趣说:一个中国人代表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和韩国政府谈判,成功控股韩国最大的银行,再交由一个世界级的高管团队经营,五年后便以好几倍的价格出售给了一家英国银行。

中国人主导的收购案这笔收购案中领衔的中国人是谁呢?单伟建。

单伟建先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投资家之一。

他出生在中国大陆,后去美国留学。

先是在1993年加入美国摩根银行任中国首席代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转投买方市场,加盟美国新桥投资公司;后来他成为太盟投资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在韩国第一银行收购案后,单伟建又接着率队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的控制权,创造了外资在新中国控股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历史,这两个项目后,他收获了“中国PE之王”的美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韩国,股市暴跌49%,韩元兑美元贬值66%。

资金大量外逃,韩国外汇储备失血殆尽,主权信用濒临破产。

韩国政府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紧急求助,很快获得了IMF580亿美元的救援,这是IMF 当时最大的一笔援助。

这个援助计划的条件之一,是要求韩国政府重组银行体系,将两家已经破产并收归国有的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和汉城银行,出售给外国投资者。

出售这两家银行不仅仅是要救活它们,也是出于危机后韩国银行业体制改革的需要。

因为那时韩国银行的做派,有典型的政商交融的色彩,银行与大财阀深度绑定。

金融危机中,善于搞杠杆游戏的各大财阀玩不转了,纷纷告急,无力偿还贷款,很快拖垮了银行。

重组银行,根本上也是为了与财阀经济解绑。

韩国第一银行曾经是韩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这时候已深陷危机,靠政府救济苟延残喘。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上市场走向难以逆转,最终导致了巨大亏损。由
此看来,如果背离保守、稳健的银行文化,崇尚
冒险、赌博,那么,任何金融机构迟早会陷入危
机。
• 动机:为了其个人薪酬所做的违规交易
PPT文档演模板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孰是孰非,天使还是魔鬼,一切要看证据。。。
PPT文档演模板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二 能力
实践经验丰富
PPT文档演模板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 从2006年6月2008年1月,法兴银行的运营部 门、股权衍生品部门、柜台交易、中央系统管理 部门等28个部门的11种风险控制系统,自动针对 凯维埃尔的各种交易发出了75次报警。
• 从时间来看,2007年发布警报最为频繁(达 67次);2008年1月案发前,又发布警报3次。
•内部组织架构与决策体系 •风险管理部的组织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 由此可以看出,危机的产生不 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在执 行过程中的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PPT文档演模板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一 忽视人力资源聘用制度

法兴银行完全忽视其科学的交易员的
聘用制度,任用了科维尔这样一个有过后
PPT文档演模板
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
• 长期以来,法兴银行一直奉行明星文化,管理 层级森严,对底层交易员的智力和能力有着天然 的不信任,存在严重的“金融歧视圈”文化。在 这种文化氛围里,交易员的心态可能存在较大的 不平衡。
• 科维尔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名 校精英云集的法兴不过是一名“无名小辈”。也 许是出于对这种文化的仇恨,他试图用一种天才 的欺诈方式来抗击这种文化。
PPT文档演模板

银行倒闭案例

银行倒闭案例

银行倒闭案例
银行倒闭是一种严重的金融事件,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银行倒闭案例,这些案例对金融市场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银行倒闭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多家银行的倒闭。

次贷危机是由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引起的,许多银行过度放贷给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导致大量不良资产。

当房地产市场崩溃时,这些不良资产迅速贬值,许多银行资不抵债,最终宣告破产。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也波及了全球金融体系,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其次,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导致了多家希腊银行的倒闭。

希腊债务危机是由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违约引起的,希腊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导致了银行资产贬值和信贷紧缩。

许多希腊银行由于持有大量希腊政府债券而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或接受政府救助。

这场危机不仅使希腊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也动摇了欧元区的金融稳定。

最后,2015年中国股市暴跌引发了多家券商的倒闭。

中国股市暴跌是由于股市泡沫破裂和监管不力引起的,许多券商过度杠杆和违规交易,导致了资产贬值和流动性风险。

在股市暴跌的冲击下,许多券商不得不接受政府救助或申请破产重整。

这场危机不仅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也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

综上所述,银行倒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金融市场泡沫、政府债务危机
和监管不力等。

银行倒闭不仅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银行倒闭事件的再次发生。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曝出该行历史上最大违规操作丑闻,该行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Jérôme Kerviel)违规购入大量欧洲股指期货,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折合71.6亿美元)损失。

此次法国兴业银行的损失金额是英国巴林银行当时损失金额的4倍多,是全球银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欺诈案之一,也是有史以来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一、事件起因法兴银行欺诈案起因于欧洲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没有股指期货的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很大,因为投资者无法对付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股指期货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使用者使用不当时会对自身的伤害。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法兴银行交易员盖维耶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规从事欧洲股票指数期货。

欧洲股指期货市场是国际股票市场中流动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将围绕这些指数产生大约400亿~500亿美元的期货交易量。

截至2007年年底,盖维耶尔预期股票市场会下跌,因此一直大手笔做空市场。

由于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市场颓势与预期一致,盖维耶尔管理的账户在2007年年底时一度出现巨额的浮动盈利。

从2008年开始,盖维耶尔突然反手做多,豪赌市场会出现上涨。

然而,欧洲市场2008年年初以来的大跌使其交易账户反而出现巨额亏损。

由于他错误地估计市场将出现上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因次贷危机出现新一轮动荡,迫使法兴银行在发现盖维耶尔在股指期货上建立起来数百亿欧元多头仓位后整整抛售3天,最终蒙受49亿欧元损失。

盖维耶尔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居然创建了超过500亿欧元(约合728亿美元)欧洲股指期货的多头仓位。

这一数字不仅超过法兴银行现有的大约350亿欧元(约合510亿美元)市值,而且与斯洛伐克整个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

盖维耶尔之所以能够“悄然”建立起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是因为他除了兴业银行的正式账户外,盖维耶尔还在交易所内偷建了一个虚拟账户,挂在法兴银行名下。

谈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谈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谈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摘要:关于国有银行“贱卖论”不时有听闻,国有银行正走在改革的路上,过去的成就人们褒贬不一,但是国有银行当前现状仍不太过于乐观,改革之处有阻力,看国有银行如何走出困境,走出改革成功之道。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误区;阻力;现状;建议1 改革不是“贱卖”,是必经之路还记得前几年,因美国银行使期权购买中央汇金公司部分建行股票一事再度引发了国有银行贱卖与否的争议,同时相关讨论还引致对国家金融安全的担忧。

这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仍未走出次贷危机影响、国内面临人民币升值、股市大跌、房地产市场调整、通胀压力高企等诸多问题的背景下,使很多人对国有银行的改革路径和成效产生了一些怀疑。

但是对于由此产生的“贱卖论”是不正确的,是一种狭隘的片面观点。

这个观点犯了一些有关于金融学的一些基本观念的错误。

1.1 错误理解期权的交易完成日导致进行了错误的价格比较。

和原生品不同,衍生品有交易日和交割日两个时点,在前一个时点上,交易即告完成,后一个时点只是盈亏的实现。

因此,贱卖与否,必须用交易日的价格跟交易当时市场的均衡价格进行比较,而不能用行权价和交割日(行权日)的市场价格比较。

我们知道,均衡价格是通过竞争来发现的。

建行当时在引进“战投”时的世界一流的境外询价对象多达20多家,美国银行提供的条件是最优的。

交易日时的期权预定行权价显著高于当时均衡价,如何谈得上贱卖?1.2 错误理解套利的概念所谓套利,一定是指在市场出现价格失衡,原生品和衍生品之间的平价关系被破坏,在交易日同时建仓,对被高估的做空,对被低估的做多,从而来套取无风险利润。

美国银行一方面在行权日(交割日,而非交易日)行权增持股票,一方面可能在未来减持部分股票,只能是认为两个独立的交易活动。

其中,前者是实现其期权投资的收益,后者则是调整它的资产流动性结构,原因与其在次贷危机中遭遇比较大的资产损失有关,并不代表它对建行看空,更非套利行为。

1.3 错误以为期权定价大家检索建行的招股书可知,这个期权安排实际上是一个组合产品,其对价既包括一部分建行原始股的价格,也包括期权费,还附带了美国银行的战略协助承诺,更重要的,它还注入了其无形资产,它是有价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中国应对入世的承诺,以银行上市,引入外资战略合资者的方式对银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却引来了国内各界人士对“国有银行是否贱卖”的争论。

从网上很多数据看,国有银行每股价格相对于股市上其他股票确实低了很多。

我认为问题并不在此,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所谓贱卖,不是股票上市时股价便宜了,而是作为国有企业,本来是全民所有制的产物,但现在却被少数人以极低价格收购。

为什么要贱卖呢,说白了,还是因为是全民所有的东西,也就是说原所有者不是一个人,而是10亿个人,一人只有一点,所以卖少了大家都不心疼,卖多了购买者却会心疼国有银行上市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巴不得多卖点钱呢,把股市搞牛了才上市就是这个目的。

关键是未来的法人股、职工股的分配才是是否贱卖的关键
首先我们不要总盯住别人的腰包,别人在我们这拿回了多少的钱。

而是要看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占了多少比例。

以中国的三大商业银行为例,外国资金投资中行、建行、工行的股份只有5%――10%对于这些小股东来说他们的收益在这几年会有很大的回报,可是我们呢?虽然向上面所说到的到2005年为止,中行的股权转让获得了10%的净资产溢价;建行的股权转让获得了17%的溢价;工行的股权转让也获得了15%的溢价。

这个溢价比虽然不高,但我们要想一想,这十几个点的收益是在别人投资候我们占据着大股东的情况下的收益,如果净核算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再有,一位参与国有银行引资谈判的外方高层说,最终确定的股权转让价格是谈判双方协商的结果,只要双方都认可这个价格,并且不存在强买强卖的情形,就不能说这是在贱卖国有银行。

并且外资参股之后,这些银行的国有股权仍然占很大比例,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些国有股权将来的价格。

即使当前向外资转让股权的溢价水平不高,这些银行上市后,如果IPO价格以及市场交易价格大大高于战略投资者的参股价格,在境外战略投资者受益的同时,占大头的国有股权的持有者——财政部(国家)—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还有我国的政策是,单一银行的外资占比不能超过25%,单个外资投资者不超过20%,并且对投资者不是谁都可以的,要符合五个标准: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派驻董事;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技术和网络支持。

就像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对外商的投资给予了很大的优惠政策,那么现在呢?我们还需要招商引资吗?当然不需要。

我们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并且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造成我们的工资水平低,各方面在国际上都很有竞争力。

我们的银行也如此,股份卖的便宜与否,受益的多少,我认为不是国家的目的,而我们的金融企业向国际化又迈出了一大步,这才是主要的。

持银行被贱卖的观点的人主要依据是1.境外战略投资者从汇金公司平价购入中行和建行的股权,外资没有花费任何溢价,占了很大的便宜。

2.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时,没有对中资银行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和计算。

3.中国银行业的股权交易正演变为卖方市场的局面。

对这种认为国有银行被廉价地贱卖乃至威胁金融安全的观点,几乎所有的当事者都做出了回应,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说:"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上市(IPO)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两个环节,虽都涉及定价,但机制、对象、策略有很大不同,两种情况很难直接比较。

从定价机制看,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定价是一对一谈判,IPO定价则是公开向国际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推销;从定价对象看,战略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战略投资者愿意与引资企业长期业务合作,共担风险,往往要承诺较长的股票锁定期,承诺竞争回避。

公众投资者更多考虑股票投资收益,可能长期持股,也可能短期投机。

因此,战略投资者在IPO 前入资的认股价格一般要低于IPO价格;从定价策略看,引入国际知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提高引资企业无形资产,提升引资企业形象和市场价值。

因此,在引资定价过程中,按国际通行惯例,通常都要考虑无形资产的价值。

"又说:"如果不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资产增加、财务信息不真实,连生存都难以为继,这才是真正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

"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在报社记者时说:"交行和汇丰的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战略,不能从汇丰赚钱就得出我们亏本的结论。

每股1.86元的入股价格,相当于交行2003年末每股净资产的1.76倍,此前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市净率最高的是恒生银行入股兴业银行的1.8倍,最低的是花旗银行入股浦发银行的1.54倍,我们的定价水平是比较高的。

而且,汇丰入股使我行资本充足率及时达标,溢价部分使我行每股净资产上升了0.17元,相应提高了我行IPO的定价基础,汇丰概念对我行IPO的成功和股价后市稳定都起到重大作用。

另外,刚才我也提到了,股价上升受益的不仅是汇丰,国有股的增值更大。

应该说,我们和汇丰的合作成效显著。

通过合作,交行既引进了资金,更引进了管理、技术、人才和品牌,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与汇丰的合作是符合交通银行长远利益的。

" 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回答得更干脆:"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

不把金融体系整治好,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可能中断,甚至可能遭遇危机。

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可以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改变'官商'文化,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现有的银行既不是金山也不是废墟。

如果不真正从机制上脱胎换骨,那么国内许多银行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不能够为正值,反之可能为负值。

一个负价值的企业或行业,股票是发不出去的,更谈不上卖得贵了还是贱了。

"
银行"贱卖论"之争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国有银行改革攻坚之复杂、之艰难,也从另一个侧面提示人们,金融改革等不得也急不得,对于种种可能出现的失误甚至是风险,应以殚精竭虑之心充分评估,应以如履薄冰之心小心操作。

但是,它却不能引导出这样的结论:即困难已大到难以克服,市场化改革的路走错了。

一句话,国有银行改革既需要大智慧、大魄力,也需要大胸怀、大视野。

银行改革中,中行、交行、建行、工行正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境外上市。

关于“国有银行是否贱卖”的话题也渐渐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通过最近的学习,我认为:简单地把战略引资时的成交价与上市时的发行价进行比较,容易得出有误导性的结论。

首先,引进战略投资者一般都经过了艰苦的谈判过程。

我们往往只看到国有银行的优势,忽视了其自身也有很大的劣势。

几大国有银行目前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关键时候的国家支持,构成了我们谈判时的要价筹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有法律关于外资持股银行比例的限制、行政干预经营、国有银行高管的政府任命方式以及国有银行较差的经营现状和较低的盈利能力,也成为了国际战略投资者要求降价的依据。

所谓的国有银行卖出的“低价”,也是经过中外双方多轮拉锯式的谈判,参照上述优劣势因素所谈出的一个均衡价格。

几大银行谈判过程都很艰难,外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蜂拥而入,希望参资国有银行。

长期以来,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的银行体系一直没有信心。

2005年3月,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当天,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市值便下跌了17亿美元,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次,战略投资均成交在IPO之前,国际市场上的惯例是,凡对非上市公司的投资都要低于同类的上市公司。

而且更重要的是,战略投资本身为银行IPO 铺平了道路,引入国际知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提升引资企业形象和市场价值,也增加了公众投资人的信心,确保IPO圆满成功。

同时与一般公众投资者不同的是,战略投资者往往要承诺较长的股票锁定期(目前银监会规定战略投资者锁定期至少为三年)并承诺竞争回避。

这就承担了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在价格上也理应对这些风险予以补偿。

7 第三,国际战略投资者不但帮助国有银行取得了较高的IPO定价,带来立即的" 溢价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未来还能通过其品牌,专业经验和技术转移,具体业务合作等渠道,在风险控制、产品开发、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帮助增加国有银行的长期价值。

战略投资者只有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入,才能合理分享这些长期价值。

7 O: X, V$ `9 n v7 L `
第四,交行和建行IPO发行价较高以及后市交易的表现良好,很大部分原因是发行的时机不错。

目前,亚洲银行股票板块的交易价格数倍于近年来的最高位,尤其是目前中国国有银行股价相对估值非常高。

三家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目前平均市净率在2倍以上,远高于亚洲(1.48倍)和欧洲的平均水平(1.70 倍)。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股票价格波动性极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目前国有银行的较高股价视为长期的均衡价格,并以此作为评判战略引资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

总之,国际战略投资者为国有银行带来了明显的短期利益和中长期的潜在“增值”效应,所以战略投资者通过较低的进入价格以分享部分未来“溢价”,是合情合理的“公平买卖”,并无所谓国有资产“贱卖”问题。

更何况,因为较长的投资锁定期,国际战略投资者只是账面上得利而已,并不能立即套现,国际战略投资者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继续承担着中国作为一个转轨经济中的固有宏观经济周期风险、银行体系的特殊政策风险、国有银行机构的各种经营风险和股票市场波动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国有银行的大股东--汇金和财政部--在交行和建行等机构所持股份的“市场价值”已经大大高于原来注资时的投资成本,获得了最大份额的回报。

这是一个理想的“双赢”结果,符合我国的最佳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