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处理方法两性霉素B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1.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发生寒颤、高热、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
2.几乎所有患者在疗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由于尿中排出大量钾离子所致。
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可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5.肝毒性,较少见,可致肝细胞坏死,急性肝功能衰竭亦有发生。
6.心血管系统反应如静滴过快时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此外本品所致的电解质紊乱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7.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本品可引起严重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及尿潴留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等。
8.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变态反应偶有发生。
一般对于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处理方法有:一用法:两性霉素B在静脉滴注时: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 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二预防:1.选择静脉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 尽量选择较粗的静脉, 四肢静脉交替使用。
应用下肢静脉输液时, 抬高输液肢体20°- 30°,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 使用离子膜过滤输液器, 离子膜输液器能去除药液中的微粒, 减少微粒污染, 从而减轻寒战发热、静脉炎的发生。
3. 静脉注射前后用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50 ml冲管, 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滴入药物。
(输完药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可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
最好应用静脉留置针。
普通头皮钢针的针头斜面可使药液直接流向血管壁, 而静脉留置针的开口端为一平面, 药液沿血流方向进入血液循环, 不易引起对血管壁的直接刺激, 同时静脉留置针不易发生药液渗漏, 适合长时间输液的患者。
两性霉素B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些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治疗、 护理措施, 以减少其不 良反应对治 疗的影响 , 从而提高药物 的临床使用效果。现介绍本科 20 05
立即停止注入, 拔掉针头, 局部用硫酸镁湿敷。⑤ 预防用药 ; 加 入肝素药液中输注。2 例深静脉输注者无发生静脉炎 , 例表浅 6
( fltdT i si o hn sa i ri ,G ago g50 3 hn ) A fie hr Hopt 1 f oghnUnv sy und n 16 0C i ia d a Z e t a
摘要: 两性霉素 B 属大环内酯多烯类。 用于治疗深部真茵感染, 由于治疗时间长, 不良反应 多。因此。 总结我科 8 例应用谊药发生不
3 不 良反应 的观察 与护理
静脉注射者有 4例轻度静脉炎, 用硫酸镁湿敷或喜疗妥沿血管 外涂, 每天 2 次或 3 3d 明显好转。 次, -4d 33 低钾血症 使用两性霉素 B 常使尿中排出大量钾离子 , . , 从而引起低血钾。 如果药液中 加入糖皮质激素, 更易引起低钾 血症。本组 8 例均有不 同程度低血钾症, 指导病人 日常进食高 钾食物, 如香蕉、 番石榴、 海带 、 、 木耳 冬菇等, 并监测血生化, 通 过I服氯化钾、 : I 静脉补钾均可纠正低钾血症。 34 肾功能异常 用药后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 常 因肾血管收缩 、 肾小球及肾 小管损伤所至。应避免使用肾毒性 药物 , 少量使用利尿剂 , 适当增加肾灌注量 , 观察尿色、 记录 量, 2 4h出入量, d 检查尿素氮、 3 ~5d 肌酐 , 尿常规。积极采取攒 施, 病人一般能耐 受治疗。 35 消化系统 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有恶心、 . 呕吐、 厌食、 腹胀 等, 一般用药 2 周出现 , 大部 分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食欲恢复。 如改为下午、 晚上输注药物, 对饮食影响会减少, 可增加病人坚
两性霉素B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两性霉素B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两性霉素B(Am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幽醇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微孔通道,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甘酸、氨基酸等外漏,同时,AmB还可以通过一连串的氧化反应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真菌细胞氧化性损伤,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两性霉素B是目前临床上抗真菌谱最广、活性最强的抗真菌药物,其主要剂型有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和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包括脂质体(L-AmB)、脂质复合物(ABLC,中国未上市)和胶体分散体(ABCD,即硫酸胆固醇酯)3种剂型。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临床抗菌谱广、耐药率低,是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播散性隐球菌病、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念珠菌骨髓炎、毛霉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等真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在复发难治性侵袭性曲霉病和其他难治性真菌感染的挽救治疗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局部给药可作为联合给药方式,提高局部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前水化、给药过程中逐渐加量、缓慢滴注、预防性补钾能临床耐受性,临床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
本文主讲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一、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及防治1.输液反应: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引起发热和寒战统称为输液反应,两项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4.50%和45.11%,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48.50%和53.14%o发生率和剂量并不成比例,相对于其他AmB脂质制剂,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输液反应相对较低,在输注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可减少输液反应(但有文献报道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输液反应率与是否预防用药无必然联系),输注时间延长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输注时间应不少于6h,治疗初期需加强监测。
2.肾脏毒性: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导致肾损害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收缩。
其肾毒性发生率为26.1%~33.8胎呈剂量依赖性。
应用输液泵静脉滴入两性霉素B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 1 疗 效 治 疗 时 间 3~6 . 7天 , 药 总剂 量 0 3 用 。 6~ 1 . 。治愈 5例 , 状 明显 改善 2例 , 5 5g 症 2例 毛 霉 菌肺
文 章 编 号 :0 9O 7 ( 0 7 0 -0 1 2 1 0 -8 8 2 0 ) 5 7 - 0 0
20 0 6年 1~ 5月 , 们应 用输 液泵 静脉 滴注 两性 霉 我 素 B治疗 深部真 菌感染 9例 , 既减 轻药 物 的不 良反应 ,
3 2 2 可 能 肾功能损 害 : 格 记 录 2 . . 严 4小 时 出入量 , 观 察尿 色 、 、 , 量减 少及 时通知 医生 。每 日查 尿素 、 量 质 尿 肌酐 。必 要 时 每 日晨 空 腹 排 尿 后 穿 同一 套 衣 服 称 体 重 , 后对 比并 做好 记 录 。 出现 水 肿 时 严 密 观察 水 肿 前 部位 、 围 、 质 、 重程 度及 消退 情况 , 做好 皮 肤 护 范 性 严 并
1 2 1 用药 方法 与 剂 量 : 用无 菌 注 射 用水 溶 解 , .. 先 溶 好后 只能 用 5 葡 萄 糖溶 解 并 进 一 步 稀 释 ( % 由于 冻 干
粉剂 和用 于溶解与 稀释 的溶液 不能 含有 防腐 剂 ) 稀 释 , 后 须于 2~8 冷 藏 保 存 … , 于 2 ℃ 并 4小 时 内使 用 。静
速度 。首次应 用 要 从 小 剂 量 开 始 , 0 5 m / g 第 2 为 . g k , 天用 1mg k , / g 以后逐 步 增加 用 量 并 观察 效 果 , 维持 剂 量 3~6m / g 在 6小时 内输 完 。 gk ,
意保 暖 , 调高 室 温 并 予异 丙 嗪 肌 内注射 。发 热期 间 多 饮开 水 , 时擦干 皮肤 , 及 更换 汗湿 衣物 , 低室 温 , 以 降 予 大 动脉 冰敷 , 根据 医 嘱使用解 热镇 痛药 。
发生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发生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静脉炎是一种很常见的静脉疾病,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
1. 局部处理:保持局部清洁,用温盐水清洗和敷料更换,避免进一步感染。
2. 疼痛控制:可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3. 抗生素治疗:如果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化脓、发热等,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
4. 静脉导管处理:如果导管感染严重或无法通过抗生素治疗,可能需要拔除导管。
5. 血栓治疗:如果静脉炎与血栓形成相关,可能需要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
6. 定期复查:定期检查静脉炎的进展情况,包括局部炎症的程度、血栓形成情况等。
总之,对于静脉炎的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肺毛霉菌感染1例临床护理
是一种双层脂质体 内含有 两性霉 素 B的新 型制 剂 ,其通 过降 至 60 ml/h。为 防止过敏反应 和减 轻药物对血 管刺激 ,在静脉
低两性霉素 B与机体细胞膜上胆 固醇的结合 而增强 与真菌细 滴注两性霉 素 B脂 质体 前先 给予 生理 盐水 100 ml+ dXM 5
胞膜上 的麦 角 固 醇 的结 合 ,降 低 两 性 霉 素 B 的毒 副 作 用。 mg静脉滴注 ,非那 根 25 mg肌内注射 ,并在两性霉素 B脂质体
先锋药业有 限公 司 ,10 mg/支 ,25 ml/支 )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 者在 使用两性霉 素 B脂 质体 的过 程 中多 次 出现一 过 性 的胸
97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第 17卷第 31期
闷 、气促 、心慌 、大汗 、烦躁不安 、心率 加快等症状 ,立 即减慢滴 菌 能力 。两性霉 素 B脂质体 虽然 保 留 了两性 霉 B的抗菌 活
(TP)方案 、长春瑞滨 +奈 达铂 (NP)方案 ,同时化疗 期 间予 以 取有效措施 ,可迅速控制病情发展 。
甲氧氯普胺 、维泽等预防 消化 道反应 。分别 于化疗后 第 5—6 3.2 体位与活动 嘱患者卧床休息 ,生命体 征平稳取 半坐 卧
天 出现腹胀 、便秘 、腹 痛 、恶 吐等 ,视诊腹 部 均匀膨 胀 ,听诊 肠 位 ,使膈肌下 降,改善 呼吸 和循 环功 能 ,晨 起 或睡 前在腹 部进
对真菌细胞麦角 固醇 的结合 ,从 而发挥 两性霉 素 B的最大 杀
本文编辑 :孙衍鲲 2011—04—05收稿
肺 癌 化 疗 后 致 肠梗 阻 原 因分 析及 护理
盛 娟 ,杨爱 春 ,徐 金静 (苏北人 民 医院 江 苏 苏北 225009)
水胶体敷料在艾滋病合并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
水胶体敷料在艾滋病合并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10T09:40:51.42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余庆黄敏李明丹严成凤霍琴[导读]余庆黄敏李明丹严成凤霍琴(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三科;重庆400036)【摘要】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并发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 1月~2019年12月份我院感染科住院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且经外周静脉输入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发生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局部干预。
观察治疗5天后两组患者静脉炎治疗效果、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结果:共163例患者入组,实验组85人,观察组78人,实验组静脉炎治疗5d总有效率97.6%(83/85),对照组89.7%(70/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护患满意度分别为97.6%(83/85)、95.3%(81/85),对照组分别为69.2%(54/78)、79.5%(62/7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针对两性霉素B所致的静脉炎,水胶体敷料具有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活动、起效快、患者痛苦轻等优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水胶体敷料;艾滋病;静脉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512.91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致死原因【1】,与非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隐球菌病不同,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病情重、治疗复杂、病死率高。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是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2】,美国国际抗病毒协会【3】建议采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进行4周的诱导期治疗,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目前临床仍以外周静脉通路输入两性霉素B较为普及,而静脉炎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它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两种方法用于静脉炎外敷的效果比较
两种方法用于静脉炎外敷的效果比较
吴文丽;叶文君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022)023
【摘要】静脉注射给药法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而到达全身,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法,临床应用广泛。
但本法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长期输液易引起静脉炎及静脉栓塞。
静脉炎表现为开始皮肤发红,数日后发黑,静脉变硬成条索状。
发生静脉炎时及时有效的处理很重要。
2005年5月~2006年12月,本科发治200例静脉炎患者,100例用白萝卜外敷,100例用硫酸镁外敷,现将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3460)
【作者】吴文丽;叶文君
【作者单位】温岭一院,浙江,温岭,317500;温岭一院,浙江,温岭,31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两种方法治疗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效果比较 [J], 孔方;徐艳;王慧群;万瑶
2.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两种方法效果的比较 [J], 孙学玲
3.两种方法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J], 高清琴
4.两种方法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效果的比较 [J], 曹秋桂;曹顺顺
5.两种方法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效果的比较 [J], 曹秋桂;曹顺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并隐球菌病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并隐球菌病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两性霉素B是目前治疗艾滋病并隐球菌病的有效药物,但毒性较大,可有寒战、发热、静脉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这类不良反应,早期发现及时防治。
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科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病共15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科收治艾滋病并隐球菌病的患者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3~46岁,平均34岁。
15例患者中均使用两性霉素B 治疗,结果14例治愈,1例因病情加重及治疗费用高而中途放弃治疗。
1.2用药方法与剂量先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溶好后再用5%葡萄糖进一步稀释,药物稀释后须在2°C~8°C冷藏保存并于24h内使用。
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首次剂量可应用0.5mg/kg体重,在第1次用药时应严密观察30min,没有出现与输液有关的反应,按每小时1mg/kg进行;有急性反应,减慢输液速度严密观察。
第2d用1mg/kg体重,以后逐渐增加用量并观察效果。
维持剂量3~6mg/kg体重,在6h内输完。
2 护理2.1畏寒、发热的护理两性霉素B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畏寒、寒战、发热。
15例患者匀在用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以减少畏寒、发热的发生。
结果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寒战、发热,多在输注后1~2h出现。
出现畏寒时可减漫输液速度,寒战时暂停输注,寒战期间注意保暖,调高室内温度并给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
发热时撤掉多余被子及热水袋,降低室内温度,及时擦干皮肤,更换汗湿衣被,多饮水,给予大动脉冰敷,根据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
药物运输、保存不当也会增加畏寒、发热等不良反应。
2.2保护静脉,防止静脉炎两性霉素B对血管刺激性大,小静脉输注容易诱发静脉炎,最好选择中心静脉插管输注,因此,输注时仔细观察注射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
注射用两性霉素B使用说明1.剂型和规格:2.禁忌症:-已知对两性霉素B过敏的患者。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正在计划怀孕的女性。
-已知存在肾功能损害、浸润性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病情的患者。
3.注意事项:在使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时需注意以下事项:-必须在具备监测和治疗真菌感染的经验的医疗机构中使用。
-监测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和尿液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肾损害。
-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
-两性霉素B具有心脏毒性,因此在心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使用时应谨慎,并监测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在使用期间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如钾、镁和钙。
-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发红或肿胀等局部反应,但一般会在停药后几天内自行缓解。
4.用法和用量:- 初始剂量:通常为0.25-0.5mg/kg/天,分为1-2次均匀静脉缓慢注射(不少于2小时),持续2-4周。
- 维持剂量:通常为0.1-0.3mg/kg/天,分为1-2次均匀静脉缓慢注射(不少于2小时)。
5.不良反应:使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功能障碍等。
-神经毒性,可能导致头晕、视觉障碍、耳鸣等。
-心脏毒性,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药疹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注射部位疼痛、发红或肿胀等局部反应。
6.孕妇和哺乳期妇女:7.药物相互作用:8.药物过量:目前尚无注射用两性霉素B过量的报道。
如果误服或注射过量,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抗毒药物治疗。
总结:注射用两性霉素B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用于严重真菌感染疾病。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同时要注意监测肾功能、心脏功能和电解质水平,以及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两性霉素b有什么不良反应。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1)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数小时发生寒战、高热、严重头痛、恶心和呕吐,有时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
(2)几乎所有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定期检查发现尿素氮>20mg%或肌酐>3mg%时,应采取措施,停药或降低剂量。
(3)由于大量钾离子排出所致的低钾血症。
应高度重视,及时补钾。
(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可发生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也偶可发生。
(5)肝毒性较为少见,由该品所致的肝细胞坏死、急性肝功能衰竭亦有发生。
(6)心血管系统反应,静滴过快时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该品所致的电解质紊乱亦可导致心律紊乱的发生。
两性霉素B刺激性大,注射部位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7)神经系统毒性,鞘内注射该品可引起严重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尿潴留等,严重者下肢截瘫。
(8)偶有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发生。
(9)尚有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压下降或升高、复视、周围神经炎等反应。
可有局部刺激,重者有发热、寒战、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纳差。
该品毒性较大.可有药热,寒战或发冷,头痛,关节痛.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引起肾损害,血尿,蛋白尿,血压下降,血栓性静脉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贫血.个别病例急性肝功能衰竭,焦虑,癫痫,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电解质紊乱.可引起低血钾,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两性霉素b的相互作用(1)肾上腺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除在控制两性霉素B的药物反应时可合用外,一般不推荐两者同时应用,因为由两性霉素B诱发的低钾血症有可能被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加重,如需同用时则后者宜给予最小剂量和最短疗程,并需监测患者的血钾浓度和心脏功能。
两性霉素b的副作用
两性霉素b的副作用
两性霉素B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特别是由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严重真菌感染。
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
1. 肌肉和神经系统:可能引起肌肉乏力、共济失调、震颤、头晕、失眠等症状。
2. 肾脏功能:可能导致肾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量减少、尿频、血尿等症状。
3. 心血管系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悸、低血压等症状。
4. 消化系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5. 过敏反应:一些人可能对两性霉素B过敏,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6. 神经毒性反应: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两性霉素B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感觉异常、痉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7. 骨髓抑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和出血倾向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副作用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且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
与使用剂量、疗程和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因此,在使用两性霉素B时应根据临床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并遵医嘱使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两种方法治疗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效果比较
B 引起 静 脉 炎 的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实验 组 2 0例 和 对 照组 1 。 实 验 组使 用 生 土 豆 片 外敷 , / ,0~ 0mi 次 , 程 7d 对 照 组 6例 2次 d2 3 n / 疗 。 用 5 % 硫 酸 镁 湿 热敷 静 脉 局 部 , / ,0mi 次 , 程 7 d 比 较 两组 疗 效 。 结果 : 0 2次 d 3 n f 疗 , 实验 组 疗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 . 37 。 结 论 : P 00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性强 , 脉输注容易发生静 脉血管损 伤 , 静 引起静 脉炎 。其 临
床主要表现有局 部疼 痛 、 脉条 索状改 变 以及 肿块 形成 。如 静 何减轻患者痛苦 , 保证治疗顺 利进行 , 同时寻 求经济 实效 的治 疗两性霉素 B所致 静脉 炎 的方法 , 临床 护理工 作 中值得 探 是
后 即换 , 2次/ 。对照组采用 5 %硫 酸镁溶 液将纱 布浸 湿 , d 0 以
3 讨 论
薄片 , 静脉 穿刺针 眼 处 用 0 5 碘伏 环 状 消毒 , 围约 2~3 .% 范
作为抗 真菌 治疗 的首选药 物 , 静脉使 用两性 霉素 B临床
C/ 干后 用无菌敷料覆盖 针眼处 以预防感染 , 士豆 片沿 1, '待 / 再将
静脉炎 的走 向依次 贴敷 , 面 用保 鲜膜 覆 盖 2 上 0—3 i。干 0mn
两 种 方 法 治 疗 两性 霉 素 B所 致 静 脉 炎 效 果 比较
孔 方, 徐 艳 , 慧群 , 王 万 瑶 ( 东南大 学 附属 南京 市第二 医院 江 苏南京 2 0 0 ) 10 3
【 摘 要】 目的 : 比较生 土豆 片外敷及硫 酸镁 湿敷治疗静脉输 注两性 霉素 B所致静脉 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 3 例使 用两性霉素 将 6
静脉炎 (2)
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
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
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
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尘埃、玻璃屑、细菌入
点
立即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
动
局部处理:湿敷、封闭
物理疗法 :红外线照射等
对合并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应加强营
养
整理课件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操作技术不良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7.2—8.0
盐酸多巴胺(10mg/ml)
3.0—4.5
盐酸多巴酚丁胺(10mg/ml)
2.5—5.0
奥美拉唑钠(2%)
10.3—11.3
氯化钾(10%)
5.0—7.0
氨茶碱(25mg/ml)
8.6—9.3
整理课件
相关临床试验:
kuwahara等,兔耳实验比较不同pH值的药液输注后静脉炎
的发生率。
2%
表浅静脉炎
0.5% 静脉渗血
0.5% 局部过敏反应
整理课件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
治疗费用增加;
病人满意度下降;
医患投诉;
整理课件
何谓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两性霉素B制剂及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两性霉素B制剂及肾损害的研究进展张剑; 吴晓娇; 苏兰; 刘春雨; 陈泽莲【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14【总页数】5页(P2868-2871,2878)【关键词】两性霉素B; 肾损害; 真菌感染【作者】张剑; 吴晓娇; 苏兰; 刘春雨; 陈泽莲【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近年来,随着肿瘤患者化疗人数增多及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1]。
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真菌抗生素、氟胞嘧啶类等抗真菌药物,其中两性霉素B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属于大环多烯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2]。
相关研究表明两性霉素B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过程中使用剂量较大且疗程长,人体易产生不良反应[3]。
进一步研究显示两性霉素B可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并可作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大,常引发不可逆的肾脏毒性而限制其临床应用[4]。
两性霉素B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肾损害,在应用两性霉素B过程中肾损害程度不同,有多尿、低钾血症等主要表现,会延长患者住院期,增加病死率,同时其主要对肾小管具有直接毒性且与使用剂量相关,因而两性霉素B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肾功能变化进行监测可及早识别并预防肾损害,可能是降低高危患者肾毒性的更有效方法。
现对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进行综述,为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的诊断、治疗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两性霉素B1.1 主要类型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photericin B deoxycholate,AmB-D)为两性霉素B的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脑膜炎、肺部感染等深部真菌感染疾病[5]。
两性霉素B脂质体类主要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 B liposome,L-AmB)、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amphocil amphotec,ABCD)、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其中L-AmB主要指磷脂(含饱和脂肪酸侧链)与脂质微粒(胆固醇)将两性霉素B进行包裹而成;ABCD主要是由两性霉素B与胆固醇硫酸酯混合而成;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是由两性霉素B与磷脂复合物交织而成,其可被网状内皮细胞迅速摄取并避免其与蛋白质结合进而提高药效,主要可通过改变药物溶解性能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进而减少不良反应[6]。
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
·论著·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摘自《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临床常将抗感染药物以静脉输注的给药方法达到起效迅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这除了药物本身所致以外,某些不良反应也与静滴速度有关。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此问题简述如下,以引起临床用药的重视。
1 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1.1 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大多数抗菌药物静滴注时,如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常可导致胃肠道反应和血栓性静脉炎。
所致静脉炎的表现为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静脉变硬。
这一情况尤易发生于静滴红霉素乳糖酸盐的过程中。
故红霉素、两性霉素B、四环素盐酸盐、磷霉素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静脉给药时宜用稀浓度缓缓静滴,并注意改变给药途径,以减轻局部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胃肠不适,颜面潮红等反应,故静滴时间不能少于1h[1]。
苗蕾[2]报道2例快速静滴青霉素出现了胃肠道反应。
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是由胃动素受体和神经机制介导的两种方式所致,红霉素即使以常规浓度和20~30滴/min的速度缓慢静滴,胃肠道反应也较常见,若滴速过快,可加重其胃肠道的反应。
如输液前服用硝苯地平、蒙脱石(思密达)、山莨菪碱、碳酸氢钠等药防治有效[3]。
万古霉素应适当控制药液浓度和滴速,每克药物应溶在不少于200mL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静滴时间>1h,即万古霉素给药量不得>15mg/min,不可静脉推注,药液过浓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1.2 心血管系统反应两性霉素B滴注浓度不可>100mg/L,应避光缓慢静滴6h以上,滴注过快时有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跳骤停的可能。
青霉素大剂量快速静滴时偶可引起一过性心电图变化。
林可霉素滴时间不得<1h,不可直接推注,大剂量快速静滴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电图变化,偶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阻滞而起呼吸、心跳停止。
苗成龙[4]报道1例快速滴注林可霉素引起心脏骤停。
克林霉素静滴浓度不可超过6g/L,缓慢滴注,滴速通常不>20mg/min。
经周围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2 护 理 干 预
Ⅱ度 : 局部疼痛 、 红肿或水肿 , 部条索 状改变 , 局 未触 及硬 结。 Ⅲ度 : 局部 疼 痛 、 肿 或 水 肿 , 脉条 索状 改 变 , 触 及 硬 红 静 可 结 _ 。本组 5 4 J 4例患者 中 , 1例因原发病 死亡 , 4例发生 I 度静 脉炎 , 发生率为 74 % , .1 未发生 Ⅱ ~Ⅲ度静脉炎 。4例发 生 I 度静脉炎 的患者 , 经如意金黄散外敷后 , 能继续经周 围静脉 均 输注两性霉素 B。
程 中应 严 格 控 制 药 物 浓 度 和 输 注 速 度 , 用 避 光 精 细 过 滤 输 应
3 。 以利于下肢静 脉 回流 。穿 刺部 位严格 消毒 , 0, 消毒 直径
大于 6e m×6e 消毒液待干后再 进行穿 刺。静脉注 射前后 m,
作 者 单 位 :6 0 1 河 北 省 沧 州市 中 心 医 院血 液 科 0 10 王建华 :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2 3 加 强 巡 视 , 密 观察 . 严
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 而致 真菌死亡 。它是 目前抗菌谱
最广的抗 真菌药物 , 是多种 真菌感染 的首选药 物… 。经周 围
静 脉 输 注 两性 霉 素 B对 血 管 刺 激 性 较 强 , 易 导 致 静 脉 炎 的 极
发生 , 中心静脉置管 由于费用高 , 而 长期 带管生 活不便 , 临 在 床应用 中尚不 能普及 。我科于 20 0 9年 1 1 —1 月对 5 4例经周 围静 脉输 注两性霉素 B的患者进 行观察 及护理 , 降低 了静脉 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提高 了应 用两 性霉 素 B的耐受性 。
除药液中的微 粒 , 减少微粒污染 , 从而 降低静脉炎 的发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两性霉素B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 1.静滴过程中或静滴后发生寒颤、高热、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眩晕等。
2.几乎所有患者在疗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也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由于尿中排出大量钾离子所致。
4.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偶可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5.肝毒性,较少见,可致肝细胞坏死,急性肝功能衰竭亦有发生。
6.心血管系统反应如静滴过快时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此外本品所致的电解质紊乱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7.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本品可引起严重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下肢疼痛及尿潴留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等。
8.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变态反应偶有发生。
一般对于两性霉素B所致静脉炎的处理方法有:
一用法:
两性霉素B在静脉滴注时: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 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二预防:
1.选择静脉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 尽量选择较粗的静脉, 四肢静脉交替使用。
应用下肢静脉输液时, 抬高输液肢体20°- 30°,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
2. 使用离子膜过滤输液器, 离子膜输液器能去除药液中的微粒, 减少微粒污染, 从而减轻寒战发热、静脉炎的发生。
3. 静脉注射前后用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50 ml冲管, 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滴入药物。
(输完药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可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
最好应用静脉留置针。
普通头皮钢针的针头斜面可使药液直接流向血管壁, 而静脉留置针的开口端为一平面, 药液沿血流方向进入血液循环, 不易引起对血管壁的直接刺激, 同时静脉留置针不易发生药液渗漏, 适合长时间输液的患者。
静脉
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应过长, 每3 d更换1次为宜。
)
4.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输注时疑有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 拔掉针头, 局部用硫酸镁湿敷。
5. 可在输液内加入肝素或间隔 1一 2日给药一次。
三护理
对于轻度静脉炎,可用硫酸镁湿敷、喜辽妥沿血管外涂、止痛消炎软膏外敷等,一般每日2-3次,3-4天明显好转。
用新鲜芦荟或马铃薯片外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