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涉及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内容:1. 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指学生在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它包括对国家、政府、民主、法治等政治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参与政治活动、维护国家利益、遵守法律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2. 思想素养:思想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能力。

它包括对不同思想体系的了解和思辨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思想素养还强调学生的人文关怀、道德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3. 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它包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理解和遵守。

道德素养还强调学生的公民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4. 法律素养:法律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它包括对法律法规、法律程序等方面的了解和遵守。

法律素养还强调学生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法律风险的预防等方面的能力。

5. 经济素养:经济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知识和经济思维能力。

它包括对市场经济、经济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经济素养还强调学生对个人财务管理、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培养。

6. 历史素养:历史素养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对历史事实、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历史素养还强调学生对历史发展趋势、历史经验的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7. 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

它包括对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文化素养还强调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文化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以上是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的简要介绍,它们的学习和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认同:这是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和拥护。

2. 理性精神: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理性思考、科学方法等手段,对政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和判断。

3. 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法律权威,自觉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

4. 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高中政治课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有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分别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

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合,而是在内涵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要求。

政治认同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

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它素养的基本条件。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1、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

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

2、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

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是达成其它素养的基本条件。

3、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

4、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它素养的行为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比较与教法选择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比较与教法选择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比较与教
法选择
经过近几十年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推进,思想政治
学科的任务由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围绕"五个
意识,四个自信,三个代表"开展教学,形成了核心素养四要素综合发
展的思路。

这四个要素分别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
意识;意志自信、能力自信、创新自信、服务自信;对党的政治代表、时代发展的历史代表、本地区民族团结的地域代表;思想建设、道德
建设、法制建设、社会实践及社会文明建设等。

若要整体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应当首先从基础理论上整合各要素,切实把握体现核心素养四个要素发展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其次,在
课程设置中突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及其内涵的意志自信、能力自信、创新自信、服务自信;对党的政治代表、时代发展的历史代表、本地区民族团结的地域
代表;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社会实践及社会文明建设等等。

最后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

要利用有关信息技术,建立"参
与性"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育环境,采取实践项目教学、知识竞赛教学及道德德育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有效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自信、拓展学生的创新自信和服务自信。

总之,要正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切实把握四要素发展思路,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核心素养,注重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有效的课外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1册 核心素养微专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1册 核心素养微专题

二、科学精神 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 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 精神”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 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 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 意识和公共参与。
一、政治认同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政治 认同”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考点中:
三、法治意识 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与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法治 意识”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考点中:
四、公共参与 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 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共 参与”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考点中: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1.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他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培养未来国民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念。

这些能力和价值观念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以及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具备客观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

这方面的核心是学生具备科学的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客观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第二,具备对国家政治体系的细致认识。

这方面的核心是学生具备对国家政治体系和制度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其中涉及国家宪法、政治制度、政府机构西南地区就业前景怎么样等,这样有利于了解国家政治的框架和运作,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三,具备比较研究的能力。

这方面的核心是学生具备对各种政治制度和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优缺点,从而反思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并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第四,具备价值观念和人文素养。

这方面的核心是学生具备正确、积极和进步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素养,这包括坚持自由、民主与科学,尊重人权和平等,弘扬优秀的人文传统和文化精神等。

这些都是思想政治课所要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

通过培养这些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社会参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有益基础。

同时,它也是一个有着重要社会作用的学科,为我国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中思政课的核心素养

高中思政课的核心素养

高中思政课的核心素养高中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的引领。

在高中思政课中,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思考,培养以下核心素养。

一、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中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我们应该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有骄傲感和自豪感,热爱我们的祖国,并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政课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努力成为有用之人。

三、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我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人文关怀高中思政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我们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并且乐于助人。

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重要因素。

五、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高中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

道德修养是我们成为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的基础。

六、创新思维高中思政课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尝试新思维和新方法。

我们要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七、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从、不信谣传。

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对待问题要持有批判的态度。

批判思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

八、文化素养高中思政课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我们要学会欣赏艺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要素。

1、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就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就是坚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与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就是她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与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她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

通过研究政治学科,学生能够获得以下核心素养:
1. 政治意识和思想品质
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政治意识和积极的思想品质。

政治意识是指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政治状况的认识和关注,而积极的思想品质包括独立思考、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

2. 宪法法律意识
学生应了解宪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以及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和规范作用。

他们应该具备守法意识和法治精神,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国家法律。

3. 政治参与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政治参与的能力,包括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公民投票和社会议题讨论等。

通过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学生将能够发展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政治决策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政治决策的能力,包括分析和评估不同政治选择的优劣势,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们应该了解政府决策的程序和机制,并能够参与到相关的决策过程中。

5. 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学生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了解国际政治关系和全球事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国际问题和事件的影响。

他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能够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通过培养以上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公民,他们能够理解政治的本质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公民权益的维护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同时,他们也能够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描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学校和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培养方式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培养方式

ZHONGXUE KECHENG ZIYUAN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培养方式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敏伶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从思想政治学科中提炼出来。

因此,思想政治学科从单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转化为具有学科特色并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影响的核心素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核心素养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内容体系(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素养含义的解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修养;二是通过学习或者培训获得的能力、技能,如军事修养。

“素”具有平时的意思,“养”是涵养、修养的意思,也就是平时的修习与养成。

素养表现在人的日常交往当中,是内化为个体所有的,与传统教育注重知识内容相比,素养具有永久性特点。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包括我们熟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动力系统)三个维度。

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的能够利用具有该学科特色的思维处理事情的能力,是学科特有的。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从思想政治学科中提炼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特征,即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所掌握的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个要素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目的,能够培育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公民;科学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处里问题的逻辑思维;法规,合法合理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在政治认同方面,培性精神方面,培养有思想、有智慧的国家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尊严、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负责任、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科内容从不同方面培育未来社会公民需要的品质能力和情感,因此,教学在注重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融入核心素养教育。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学是一门涉及国家、政府和政治行为的科学。

高中政治学
科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对政治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的
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对政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常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学生要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如政权、国家、民主、法治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概念来理解和解
读政治现象。

2.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理解:学生需要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
制度和政治体制,了解不同制度对政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
能对其进行评价和比较。

3. 政治思想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要熟悉不同政治思想的理
论体系和思想家的观点,能对不同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能运用
这些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

4. 政治参与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学生应了解政治参与的形式和
途径,研究如何参与政治,并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5. 政治沟通和辩论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研究政治沟通和辩论
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参与政治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6. 政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政治问
题的能力,了解问题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和解决与政治相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
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为未来成为有思想、有素养的公民打下
坚实的基础。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01.政治认同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对领导力量的认同;对根本道路和制度的认同;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对价值观的认同。

具体而言,对领导力量的认同,主要表现为“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对根本道路和制度的认同,主要表现为“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价值观的认同,主要表现为“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这几个方面,在认识层次上存在交叉关系,既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基本框架。

这是政治认同落实的基本点,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基本任务的基本点。

02科学精神本次课程标准所明确的“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主要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思想根据、社会实践、人生意义、行为选择。

从思想根据来说,基本的目标要求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说,是要求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从人生意义的角度来说,科学精神的培育目标是学生能够“感悟人生智慧,过有意义的生活”;从行为习惯的角度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是“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这几个方面,既有对内在根据的强调,也有对外在习惯的重视,既有具体生活的关切,也有高尚意义的探索,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科学精神培育的目标。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是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方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哪些内容呢?其实,这些内容主要涵盖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学习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国家意识素养、公民意识素养和法治素养等。

政治理论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认知能力,能够理性分析和判断政治事件、问题;社会责任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国家意识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公民意识素养则要求学生了解并尊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公民的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法治素养则要求学生具备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保障。

怎样培养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开展主题讲座或座谈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法制建设和政治理论研究,启发学生思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道路。

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读一些政治理论著作、法治教育读物等,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法治素养。

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学习、网络辅导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获取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展望未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朝着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核心素养微专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核心素养微专题
核心素养微专题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 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 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 意识和公共参与。
一、政治认同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 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 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 程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 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 哲学与文化模块涉及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考点中:
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 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哲 学与文化模块涉及的法治意识,主要体现在如下考点中:
四、公共参与 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 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广泛的公共参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 中民智,提高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 鼓励人们热心公益活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培养青少年公共参与素养,有益于 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 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有助于他们在生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1. 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 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他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 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1. 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 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他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 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4. 公共参与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广泛的公共参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鼓励社会力量热心公益活动、参与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培养青少年公共参与的素养,有益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二)课程目标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就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

作为课程目标的每个素养,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

◆具有政治认同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导;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具有理性精神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珍重人生价值,展现人生智慧,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

◆具有法治意识的素养,学生应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具有公共参与的素养,学生应能够:遵循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公共服务、践行公共道德、展现公共精神;获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具备公共交往中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表现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朱明光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是这次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一个标志性追求。

究竟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提炼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如何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 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 跨)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 跨) 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大致可释出三层意义。

其一,什么是素养。

素养是一种品质,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但这种品质,不仅因“教化”养成,而且因“阅历”自成,是人人终将拥有的品质。

也就是说: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 行业、产业、专业、职业) 、充当什么角色( 家庭的、社会的) ,无论接受过系统教育、培训与否,事实上,每个人都会面对特定的“生活情境”而表现出各自的素养。

说到底: 素养,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 实践,是滋养素养的源泉。

其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特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包括我们业已熟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动力系统) 三个维度。

这就意味着,形成核心素养,是有预期目标、过程的结果。

比如,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

其三,什么是学科素养。

它是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 跨) 学科知识和技能”。

对此,针对有关学科知识的误读,应澄清一个说法: “忘掉具体知识,留下的便是素养”。

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究竟是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学科素养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但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则是毋庸置疑的。

具体讲,学科知识的积累,是造就学科素养的条件; 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积淀的结果。

积累越丰富,积淀越深厚。

唯其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更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

读懂上述三个层面的意义,就不难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了。

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 或学习领域) 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这表明: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注点。

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就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 学科素养之所以不同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在于它有赖于学习特定学科,是需要学科知识来证实的“学养”; 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类别的学科素养,就在于它不仅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而且采用“特定学习方式”,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经历“十月怀胎”而孕育出来。

简言之,作为学科素养的精华,它集结了“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要素”。

二、如何提炼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首先,要基于课程的学科本质,以提炼思想政治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沿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把握本课程的学科本质,有三个视角: 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 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 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

辨识这门课程的本质特征,有这样几个视点: 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活动的学科特点; 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科目的整合方式; 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却有别于通常所称的综合课,同域外相关课程亦无从类比。

应该说,这种课程设置,有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

因此,从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来看,课程这种独特的“综合意义”,要求由思想政治素养的提炼统摄相关学科内容,由相关学科内容支撑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

而这种以提炼思想政治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路,正是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育人本质所决定的。

其次,要关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具体内容,体现“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

所谓“上不空挂”,就是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确定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成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条件。

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要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的注入。

所谓“下不失联”,一是要立足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素养,而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 二是要着眼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然后依据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因此,如同思想政治素养整体上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每个核心素养要素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也分属不同的“集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贯彻“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如何清晰、精准地刻画各“集合”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能回避、不可忽视的挑战。

第三,命名与统整,是提炼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必须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要立足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但素养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课程内容。

这是因为,依据核心素养选择与整合的课程内容,毕竟源于不同的学科分类。

命名核心素养,此学科之所以不同于彼学科,仍然取决于学科内容的差异,否则难以避免雷同,如“综合思维”“独立思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适用范围过于宽泛,此其一。

其二,考虑到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差异,即便同属一类学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命名,亦可能不同于初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命名。

但是,纵然命名不同,有关基本教育元素的融入却一脉相承。

比如,不能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没用道德范畴命名,就是不重视道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