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概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教材说课稿

高中地理教材说课稿

高中地理教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融合了社会科学的内容。

它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高中地理教材的结构。

高中地理教材通常分为三个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实践。

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介绍地球的形态、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地理部分则侧重于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社会经济现象;地理实践部分则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材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的地理知识,也有深入的地理分析。

在自然地理部分,我们会学习地球的结构、大气的运动、水循环、地貌的形成等基础知识,同时也会探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

在人文地理部分,我们会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区域发展差异等问题,并学习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实践部分则是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数据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扎实的地理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环境的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

讲授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法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地理课程概述

地理课程概述

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地理课程变动较多,开设的 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也曾在高年级开设 过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论;总时数也有变动,每周有8 学时、6学时、9学时不等,并且也不是所有年级都开 设地理课程。后期(1932年以后)则是历史上开设地 理课学时较多的时期之一,总时数达12学时,在初中 和高中总共6个学年中,全部开设地理课程,每周均 为2学时。课程内容,无论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学, 基本上都是循环重复,从本国地理到外国地理,区别 仅是内容的繁简。 这一阶段地理课本的编写质量有了提高,打破了 过去地方志式的框框,并吸收了当时地理科学研究的 一些成果。但课本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如地理 环境决定论、优秀种族论等等。
第二讲 地理课程
第一节 地理课程概述 一、地理课程的定义 “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我国宋代教育家 朱熹曾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这里的 “课程”一词就含有学习范围和进程的意思。西 方英语中的“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原意是“跑道”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学习过 程”。近代以来,随着学校的兴起,学校课程的 概念也在丰富、扩大。不过,迄今为止对“课程” 的理解仍不统一。正如美国学者斯考特所说, “课程”是一个使用得最普遍而定义最差的教育 术语。
(三)问题课程
这种课程的编制方法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为中心编写教材、设计课程。其课程设计与学科课 程有明显差异,它主要以现实的社会需要和生活需 要为线索,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组织教学 内容。西方有些国家如美国、德国的部分学科已经 采用问题课程理论设计教学内容。我国现行高中地 理教材(尤其是人文地理部分),也具有问题课程 设计的一些特点。 问题课程设计不受传统学科界限的制约,具有跨 学科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于 促进知识的综合化,吸收新兴学科的基础知识,加 速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密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等都有较大优势。现在,问题课程论在世界许多 国家的课程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按照问题编 制的课程在系统性、整合性、连续性等方面,尚有 欠缺。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一、背景介绍地理学作为一门涉及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地理实验教学作为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因此,制定一套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实验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操作仪器、采集数据、整理资料和绘制图表的技能;3. 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地球和地理坐标系的认识与实践- 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和测量太阳高度来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自转运动,进而建立地理坐标系的概念。

2. 大气环流和气候实验- 学生利用气象仪器和气象数据,观察和分析大气环流的形式,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3. 水文循环和地表水实验-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水文仪器的使用,研究水文循环的过程和地表水的变化规律。

4. 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实验- 学生通过地质样本的观察和实验模拟,理解地壳构造的形成原因和板块运动的机理。

5. 山地风景和地形演变实验- 学生进行山地地貌的测绘和地形演变的模拟实验,探究山地风景的形成和地形的发展过程。

6. 农业与农耕实验- 学生选取农田实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农业与农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7. 工业区规划与环境保护实验-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模拟规划,思考如何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平衡。

8. 都市化与城市规划实验- 学生选取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和模拟,研究都市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9. 人口统计与人口迁移实验- 学生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思考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

10. 旅游与区域发展实验- 学生选择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模拟规划,研究旅游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和地理环境的保护。

四、实验方法1. 理论讲解:教师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概要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概要

春分日前后 的3、4、5三 个月是北半 球的春季, 春季北半球 获得的太阳 光热适中, 气温温和
夏至日前后的 6、7、8三个 月是北半球的 夏季,夏季北 半球获得的太 阳光热强,气 温高
秋分日前后 的9、10、 11三个月是 北半球的秋 季,秋季北 半球获得的 太阳光热较 弱,气温较 低。
冬至日前后的 12、1、2三个 月是北半球的 冬季,冬季北 半球获得的太 阳光热弱,气 温低。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
地球自转→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 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分布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和评价,力求做到: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潜力。

体现: 以探究问题为主轴,以探究思维为主攻,以学生为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主讲:东光一中 窦以杰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重、难点
说课流程
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 的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与初中知识点 连接并深化发展。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 义的学习对以后要学的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差异等,有着铺垫作用,所以本 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四季更替表格化总结对比
教学过程
秋分
9月23日前 后 太阳光直射 在赤道上, 全球昼夜长 度相等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及昼夜长 短 季节和光 热资源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 在赤道上, 全球昼夜长 度相等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 北回归线上, 北半球白昼最 长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地理教案1
高中地理教案2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情感目标高中地理教案3课标要求及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二过程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整体教学思路课堂反馈小结高中地理教案4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过程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高中地理教案5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报告首先概述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引言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还包括人文地理。

在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设计一份针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一所高中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以寻找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有效途径。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学生的数据,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学习背景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观察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有显著影响。

在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有显著影响。

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中学地理课程课程标准解读及必修三教材分析

中学地理课程课程标准解读及必修三教材分析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 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 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必修课程——地理 1
1.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
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
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 利用土地
陡坡开荒 过度放牧 乱伐树林 开矿、修路、工程建设
水土流失危害: 对土壤、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湖泊的影响
1. 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
11山东26题(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 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 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利用不同 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
降雨量 (mm)
33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径流量 (L)
111
泥沙量 (kg)
0.1
坡耕地
径流量 (L) 155
泥沙量 (kg)
41.3
荒草地
径流量 (L) 153
泥沙量 (kg)
4.7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L)
154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地理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本文将以高中地理课的一个例子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背景本次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三、分析 1. 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在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利用小球和旋转木马等道具,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影响。

2.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动的运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轨迹,了解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影响。

3.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直接影响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不同位置的日照时间和季节变化情况,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4.日照时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还影响了地球上的日照时间。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日照时间,了解地球不同地区日照时间的差异。

四、讨论通过这个地理课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影响。

他们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五、结论高中地理课的例子分析表明,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这样的案例分析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无七、附录无以上是一份关于高中地理课例分析报告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例子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对季节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报告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报告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报告
敬启者:
根据学校的地理教学要求和高三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我制定了以下地理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 系统掌握地理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和演化、自然地理要素等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和实地考察能力,让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数据
的采集方法;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教学内容:
1. 地球的构造和演化: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探讨地球的演化过程;
2. 自然地理要素:介绍地球的气候、植被、水资源等自然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3. 地理系统与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系统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讨论环境问题对
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教学方法:
1. 知识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工具、图表等形式生动直观地讲解知识点;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地理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加深对地理现象
的理解;
3.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参观和考察活动,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4.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地理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希望以上地理教学计划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如果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联系并提出,谢谢!。

关于高中地理课外阅读概要摘抄及感悟大全

关于高中地理课外阅读概要摘抄及感悟大全

关于高中地理课外阅读概要摘抄及感悟大全标题:《探索与实践:高中地理课外阅读概要摘抄与心得分享》高中地理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与兴趣。

本文旨在整理一些高中地理课外阅读的概要摘抄,并结合个人感悟,为大家提供一份丰富的阅读盛宴。

一、自然地理篇1.摘抄:《地球的故事》中提到:“地球上的生命,是自然界中最珍贵的财富。

只有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生命才能延续。

”感悟: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摘抄:《地理的趣味》一书中说:“地理现象千变万化,地理规律无处不在。

了解地理,就是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感悟:地理学科包罗万象,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各种自然现象。

二、人文地理篇1.摘抄:《城市与文明》中描述:“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感悟:城市不仅是人类生活的聚集地,更是文明进步的载体。

了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明进程。

2.摘抄:《世界各国地理文化》提到:“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感悟:世界因多元文化而精彩。

通过学习各国地理文化,我们能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

三、地理探险篇1.摘抄:《探险家的足迹》一书中说:“探险家们用勇敢和智慧,不断挑战未知领域,拓展人类的活动空间。

”感悟:探险精神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探险家的足迹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对未知的追求和勇气。

2.摘抄:《极地探险》中描述:“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感悟: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当关注并保护这片神秘的土地。

总结:高中地理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还能激发我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标题:高中地理说课稿引言概述: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延伸和拓展,内容更加深入和专业。

本文将从高中地理的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特点1.1 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2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地理思维能力。

1.3 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世界观和人地关系观。

2.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

2.3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地球与地图: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地理坐标等内容。

3.2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3.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不同地区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4.1 多媒体教学:利用地理软件和地理数据进行实时展示和分析。

4.2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和调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5.1 定期考试:通过定期考试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5.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地考察中的表现。

5.3 课外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总结: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世界观和人地关系观。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

部编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本文档为部编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目录,包括上册、下册以及3本选修必读教材的内容概要。

上册
1. 第一章: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2.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
3.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4. 第四章:农业与工业
5. 第五章:交通运输
6. 第六章:气候与水文
7. 第七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下册
8. 第八章:自然地理系统
9. 第九章:地理分区与地域规划
10. 第十章:地理学科前沿与地球可持续发展
11. 第十一章: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12. 第十二章:地球与环境
13. 第十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
选修必读教材
1. 选修一:地理与世界发展
2. 选修二:环境与资源保护
3. 选修三:城市与区域规划
以上为部编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目录,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城市、交通运输、气候与水文、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内容。

同时,还包括自然地理系统、地理学科前沿、地球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地球与环境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选修必读教材则提供了地理与世界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专题的深入研究。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目录概要,并不包含具体章节内容。

详细内容请参考实际教材。

优化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的策略研究——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例

优化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的策略研究——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例

优化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的策略研究——以“自然地理环境整
体性”为例
邢芝明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深入分析地理教材,才能准确把握地理教材的整体架构及内在联系,深刻领悟地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科学判断地理教材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益.本文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从高中地理教材分析原则、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程序与高中地理教材分析案例三个方面分析高中地理教材,说明高中地理教材分析的策略.
【总页数】1页(P307)
【作者】邢芝明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高效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活动单的应用——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例[J], 沈楚红
2.STEM在培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中的设计策略——以人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为例 [J], 张妍;王向东
3.有效整合四版教材,优化高中地理教学——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J], 周明发[1];王桂玉[2]
4.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 [J], 陆文博
5.微信公众平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 [J], 雷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概要

地理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概要
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和地域自然分异规律以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如何选择和表达地理课程中的 核心概念
——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寒冷少雪(实事性知识) (2)术语是概念吗?(这是我们常见的概念表达方式。术
语可以用来指代概念,但是术语本身带给我们对概念的理解是 有限的)
(3)定义是概念吗?(仅有定义是不够的)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定义)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东;(方向)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空间姿态)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志榕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核心概念
例1 数学课标中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
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 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 识。课标解读中认为这些概念“涉及的是学生在数 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 意识、思想、能力等。”(不仅仅是“知识” )
区域地理领域 核心概念
初中地理:
自然地理领域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人文地理领域 核心概念
归纳筛选
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 地理过程 整体性与差异性 区域 地方 景观 人地关系 因地制宜
……
表达
(1)事实是概念吗?(我们很少注意事实与概念的不同)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概念性知识) 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凉干燥、冬季
地理课程中核心概念选择的考量
第一,来自地理学界的观点。 《自然地理学原理》(郭永胜等,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认为: “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 各个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组成要 素及其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和地域自然分异规律,以及 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从这个定义出发,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过程、人地关系,应该 被认为是其核心概念。 《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英]萨拉 L 霍洛韦等编 黄润华 等译,商务印书馆)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确定为“空间”“时间”“地方”“尺 度”“社会结构”“自然系统”“景观与环境”等7个。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概述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概述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概述1.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了解和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教学内容- 地球与地理思维- 自然地理系统- 人文地理系统- 经济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 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群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地图、图表、影像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 讨论和辩论: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报告、项目作业等。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 强调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思考能力,而非纯粹的答案正确与否。

5. 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多媒体设备和软件- 实地考察和实验器材- 互联网和在线地理研究资源6. 教学安排- 每周两节地理课,每节课45分钟。

- 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

- 每个学期结束进行综合性的地理项目作业。

以上是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概述,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地理研究平台,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地球环境的认识和关注。

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胡文斌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年(卷),期】2024()4
【摘要】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的重要使命。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所以,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深入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基于此,笔者在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落地。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胡文斌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初中道德法治课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渗透
2.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如何在员工层面有效落地?——人与自然导向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机制
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设计——以“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地理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学情分析1. 引言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学情分析。

本报告将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需求等方面,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 学生学习基础分析2.1 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对学生过往考试成绩的分析,大部分学生对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地理信息系统、气候变化等高级知识的理解相对较弱。

2.2 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3.1 兴趣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约60%的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40%的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较低,主要原因是觉得学科内容较枯燥、难以理解。

3.2 学习需求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教师能提供更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案例,帮助理解地理知识。

4. 教学策略与建议4.1 强化知识体系针对学生对高级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气候变化等高级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4.2 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教师采用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3 关注学生需求针对学生希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通过本次高中地理学情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需求,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教师能够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新教科书教学研究——以“地貌的观察”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新教科书教学研究——以“地貌的观察”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新教科书教学研究——以“地貌
的观察”为例
闫杰;张荣
【期刊名称】《地理教学》
【年(卷),期】2022()18
【摘要】在“双新”背景下,探究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科学使用新教科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合肥四中师生对青阳山野外地貌观察为例,设计观察方案、明确观察任务、设计量表考核与评价学生地理实践力,以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总页数】4页(P27-29)
【作者】闫杰;张荣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基于地理实践力提升的课堂探究活动例析
——以新湘教版必修一"喀斯特地貌与海岸地貌"为例2.运用网络GIS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
——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为例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活动设计——以陕北流水地貌研学为例4.基于实践力培养的探研式地理实验课
教学研究——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5.2土壤》为例5.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以乌兰哈达火山地貌研学实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活动概述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活动概述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活动概述1. 活动背景地理学科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地理,还包括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开展了一次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活动。

2. 活动目标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 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教材分析教师们深入分析了高中地理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明确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同时,教师们也讨论了教材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

3.2 教学方法探讨教师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师们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包括教学PPT、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这些资源的共享,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

4. 活动成果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 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 共享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5. 活动总结这次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将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曲沃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张美娟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一些被前人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有效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借鉴和参考的,学习方法问题是能够通过研究、讨论,将这些基本原则和规律性的东西与自己现有的学习方法作一比较,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并在学习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为已所用,不断地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虽然学习地理没有一个公共的最佳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参照,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通过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

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

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

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

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高中地理复习方法的指导1.学习重点内容的指导(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

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地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影响。

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

”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

这一部份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比如初中化学中学过在一定的温度下百份比浓度的计算方法:百份比浓度=溶质/(溶质+溶剂)在海洋中,溶解度与水温成正比;可溶性盐相当于溶质,液态淡水作为溶剂,海洋中溶剂水的变化主要是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径流,水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

通过回忆初中化学知识并加以引导,结合气温和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加强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的理解;同时也能用它进行同纬度和不同纬度(同一经度)海水盐度高低的比较(图1),进而分析陆地咸水湖、地下咸水盐度的比较(图2)。

图1 A、B、C、D盐度高低图2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高低(3)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图解法等等,都可以依据一的思维思维进行指导。

比如右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为当地的气象观测站点,N为某旅游公司的一栋观景楼,MN的图上距离为1.5CM。

为了使气象观测点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阳光照到,修建观景楼最大高度约为多少米?这一题目从图中读出M地位于120°W,35°N;从题意中算出最小太阳高度角为31°34′,利用几何图型(右图)得出楼高。

又如:局部日照图(如下图)可以采用补全图型和图型转化的办法,根据图中信息转化成学生们熟悉的侧视图或俯视图,这样解题就更方更。

(4)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

”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高。

这种能力要求,如果采用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这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比如: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六月?不妨这样分析:有利渡海作战→风浪小→风力小→温差小→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小。

这样从大气运动到风浪,从地表受热不均匀到大气运动进行反推,建立逻辑推理的链条,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

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比如第二单元《大气》的整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运动→天气→自然和人文现象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环流气候↑↑↑等温线等压线(面)等降水量线经纬网3. 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谈谈怎样进行学习的指导。

(1)怎样预习对于人文地理应怎样预习呢?首先要确定预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

本部分教材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区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等三个。

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

如区位,教材上说“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问自己:“该事物的位置”是指什么位置?是自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理位置?还是兼而有之?设想,农业的发展能离开自然地理条件或是经济条件吗?显然,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收获的农产品要实现其商品的价值必需通过市场来进行,而实现的程度(即能卖多少钱)又显然受到运输条件、价格、税收政策等的影响,因此,这里讲的位置决不仅是经纬度位置,而应包括自然、经济因素在内的位置。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区位,实际上是指某事物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位置。

农业有区位,工业有吗?城市有吗?学校有吗?显然都有。

这就是对区位这个概念外延的拓展理解。

这样,将来学习工业、交通、城市等章节时,区位这个概念就不再需要重点去学习了。

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

本部分教材中需要思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哪个具体区位因素决定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必要性?哪些区位因素则决定了这种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哪些区位因素是动态可变的?这种可变性是否是有条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尽可能的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中寻找答案。

然后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问自己。

如蔬菜基地的区位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国家与交通不发达的国家是否有不同?为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些不能找到答案,就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听讲。

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

这样做,似乎很费时间,但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你的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你的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你的学习就会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就会变得有意思,兴趣就会越来越大,逐渐地学生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复习效果也就更好,这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怎样听课经过充分的预习,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一节课45分钟中,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

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画和思路。

(3)怎样阅读教材除了按上述预习方法阅读教材外,还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图表,因为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是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

例如,地图册P6中的《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将使我们加深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上海郊区农业分布与市场的关系》将加深我们对各种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的理解,这些图表既直观又具体,千万不可忽视。

(4)怎样做练习少做练习多思考是做练习的重要原则。

有的同学学习地理热情很高,到处收罗了很多练习来做,认为多做几题将来就能考得更好。

其实不然,我们主张题目不在于多做,而在于多思考。

即每做一道题,都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题目的条件改一下,该怎样做?这就是反思。

我们应逐步养成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