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义务性保护缺失的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界限相关案例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界限相关案例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界限相关案例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界限一、案例背景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是其基本权利之一,但与此用人单位也有知情权的需求。

然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和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

本文将以相关案例为例,深入分析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和用人单位知情权之间的界限问题,并探讨其对个人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公司在不告知员工的情况下监控员工A 公司在办公环境中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用于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行为,但并未告知员工。

员工发现后产生了隐私侵犯的感觉,并提出了异议。

这一案例引发了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行为和工作状态等,被用人单位搜集并用于监控。

然而,没有给予劳动者知情的权利,侵犯了劳动者的隐私。

尽管用人单位可能有合理的动机和目的,比如确保办公室的安全和纪律,但在搜集个人信息时应尊重劳动者的权利和隐私。

2. 案例二:个人信息外泄事件B 公司的劳动者个人信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泄露,导致劳动者的个人隐私和权益受到损害。

这一案例突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在被用人单位收集后,应该得到妥善保护,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采取必要的信息安全措施,导致个人信息外泄,劳动者的个人隐私将受到严重侵犯,甚至可能引发个人权益的纷争和法律诉讼。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维护劳动者的隐私权和用人单位知情权的应倡导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1. 合理知情权的行使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和工作状态,以便正确评估和管理员工。

然而,在行使知情权的用人单位应该遵守信息收集的原则,如明确告知员工信息收集目的和方式、遵循最小化原则等。

用人单位应制定合理的信息保护政策和措施,确保员工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处理和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引言个人信息保护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然而,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薄弱,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等问题时有发生。

本文就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1.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同时,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执行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公司及个人为谋取商业利益,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处理、使用和泄露他人个人信息,并滥用个人信息,侵犯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2.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信息容易被快速传播,即使一个小小的信息泄露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各大互联网企业和服务机构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而遭遇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经济损失。

而用户面临的风险也不言而喻,如银行卡盗刷、身份信息被滥用等等。

3.个人权益缺乏保障由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不完善,个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垃圾广告、推销电话、电子邮件等频繁打扰用户的问题屡禁不止。

此外,很多App和网站虚标隐私政策,非法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并滥用。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1.立法和政策的完善为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应加快立法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严厉处罚违规行为。

此外,还需要鼓励技术研发,加快发展新型数据安全技术。

2.教育公众的安全意识公众的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教育公众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建立信息保护意识植入教育,加强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3.企业的自律企业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简化数据收集,避免隐私露出。

企业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应明示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在程序、系统、数据库、软件开发等方面执行安全措施,从源头上保护用户信息。

中国新劳动法对员工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案例分析

中国新劳动法对员工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案例分析

中国新劳动法对员工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和侵犯隐私的问题在社会中日益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保护员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中国新劳动法在2019年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并对雇主和员工的权利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新劳动法对员工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实际效果和问题。

案例一:雇主监控员工通讯记录某公司使用一种监控软件对员工的通讯进行全面监控,包括电子邮件、电话和即时通讯工具。

该公司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但却引发了员工的强烈不满。

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在对员工通讯进行监控时需要事先告知员工,并且必须确保监控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然而,该公司未事先告知员工,且监控行为并没有符合合法和合理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依据新劳动法要求,要求公司停止对其通讯进行监控,并要求公司赔偿损失。

法律明确规定,雇主必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得恶意侵犯员工的隐私权。

尽管新劳动法有明确的规定,但某些公司依然没有认识到监控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以便更好地遵守劳动法的规定。

案例二:员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发生了一起员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导致大量员工的个人信息流失。

该公司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致使黑客入侵并窃取了这些信息。

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必须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并对泄露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赔偿。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明显没有遵守新劳动法的要求,导致了员工个人信息的严重泄露。

员工可以要求公司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新劳动法规定,雇主必须对员工个人信息保密,并且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销售员工的个人信息。

这需要雇主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结论:中国新劳动法在员工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劳动者个人信息作为其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维护。

因此,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劳动者个人信息是指与劳动者个人身份、生活、工作等相关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这些信息一旦被非法获取、泄露或滥用,可能导致劳动者遭受财产损失、人身安全威胁、名誉损害等严重后果。

因此,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现行法律制度我国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法律制度。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等环节的规范,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也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并禁止擅自泄露或非法提供给他人。

此外,各地还出台了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进一步细化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现行法律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导致法律执行难度较大。

2. 用人单位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淡漠,存在擅自泄露、滥用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现象。

3. 监管力度不够。

相关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处。

4. 劳动者维权困难。

劳动者在个人信息遭受侵害时,往往面临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五、解决对策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五、解决对策1. 完善法律制度: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增加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和威慑力。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一、引言在信息化社会,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劳动者个人信息作为个人身份、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等敏感信息的载体,对于个人权利的维护、社会的稳定及劳动关系的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二、劳动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劳动法》等,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泄露、滥用等问题依然屡见不鲜,法律保护面临诸多挑战。

三、劳动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问题(一)立法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规定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部分法律法规内容陈旧,未能跟上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导致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空白和漏洞。

(二)执法不力部分地区和个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执法部门在处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问题时,往往存在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的情况。

此外,跨地区、跨部门的执法协作机制不健全,导致个人信息保护执法效率低下。

(三)企业责任缺失部分企业在收集、使用劳动者个人信息时,未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存在未经同意擅自收集、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等问题。

企业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主体,其责任缺失给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带来严重威胁。

四、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对策(一)完善立法应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劳动者个人信息的范围、收集、使用、保存、共享、转让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要求和责任。

同时,加强对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二)强化执法执法部门应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查处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违法行为。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劳动者个人信息作为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个人隐私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还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依据我国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为核心的法制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传输等环节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为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三、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原则1. 合法性原则: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应当在合法、正当的范围内进行收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泄露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2. 目的明确原则: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应当明确收集和使用的目的,不得超出目的范围使用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3. 保密性原则: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泄露或向第三方提供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4. 安全保障原则: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在收集、存储、使用等环节的安全。

四、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问题尽管我国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实践问题。

例如,部分企业存在非法收集、滥用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现象;部分劳动者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此外,还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五、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2.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和个人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

3. 提高劳动者保护意识:加强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提高劳动者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使劳动者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突破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突破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突破1.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劳动者个人信息在各种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招聘、培训、考勤到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各个环节,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也给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诸多困境,如信息泄露、滥用、不当使用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如何有效地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突破口,以期为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其价值逐渐凸显。

与此同时,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劳动者的权益带来严重威胁。

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确保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个人信息保护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可能导致劳动者遭受经济损失、名誉损害甚至家庭破裂等严重后果。

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个人信息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信息往往成为企业和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如果劳动者个人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将导致市场竞争失序,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2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与案例探究

中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与案例探究

中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与案例探究
中国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其中也涉及了对
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在当下信息时代,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变
得尤为重要,合法地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不仅是保护劳动者隐私权的需要,也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中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个人
信息保护的规定进行探究,并借助案例来进一步说明。

其次,劳动者也应当根据劳动法规定,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动者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向雇主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在与雇主签订劳动合
同时,还需提供银行账号等信息。

劳动者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保管不善,
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工资被他人盗用等。

因此,劳动者也
有义务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泄露给他人,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滥用。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个人信息保护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雇
主的法定义务,同时也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劳动者在与雇主签
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谨慎对待个人信息的提供,合理判断雇主的合法合规性,并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并给自己带来损失,劳动者应当及时采取行动,要求雇主承担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中国劳动法对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雇主有
义务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劳动者也有责任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引起
足够的重视。

劳动者在合法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确保自己
的权益得到保护。

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隐私权的案例剖析

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隐私权的案例剖析

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隐私权的案例剖析一、背景介绍与问题阐述在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暴露。

然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劳动者的隐私权往往成为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隐私权的案例剖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劳动者隐私保护机制的建议。

二、案例一:监控摄像头窥探员工个人生活某公司安装了大量监控摄像头以确保员工纪律性和工作效率。

然而,在几名员工发现自己受到被监视后,公司却发现了超出工作范围、并且可能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公司将这些录像公之于众,导致员工个人生活隐私遭到侵犯。

该案例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舆论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用人单位未事先告知员工他们将被监视;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公开了这些录像而影响了员工个人形象和声誉。

三、案例分析:原因与影响1. 用人单位力图控制员工行为一个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希望确保员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不当行为。

然而,在追求这些目标时,用人单位有时会忽视员工个人隐私权。

2. 隐私侵犯对劳动关系的负面影响当员工发现自己受到隐私侵犯时,他们可能感到被企业不信任,此外还会担心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个人信息是否也遭到侵害。

这样的情况会严重损害劳动关系和员工士气。

四、案例二:非法获取和使用劳动者个人信息某家保险公司将其销售代表的通讯录上传至电子数据库,以进行市场调查和推销。

然而,该公司并未获得代表们事先的同意,并且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

几名代表向法院起诉该公司侵犯其个人隐私权。

五、案例分析:原因与影响1. 盈利驱动下对个人信息滥用部分用人单位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可能会将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用于市场调研、推广销售等目的。

这种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有潜在的法律风险,还会引起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不满。

2. 法律界限模糊导致监管缺失在当前法律体系中,针对用人单位滥用员工个人信息的规定并不完善,给予了一些公司滥用数据的机会。

监管机构应建立更严格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企业获取、使用以及保护员工个人信息。

劳动中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中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中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在劳动中,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合同、企业责任和政府监管三个方面来探讨劳动中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

一、合同中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在劳动关系的构建中,雇佣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以下事项。

1.1 信息收集与使用目的限制合同应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仅能在劳动关系的合法范围内、与雇佣目的相符的前提下,收集和使用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例如,用人单位只能收集与劳动关系建立和履行所必需的信息,并在合同中对这些必要信息进行具体列举。

1.2 信息存储安全保护合同应规定用人单位在收集和储存劳动者个人信息时,应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来防止信息的泄露和遭到未授权的使用。

例如,合同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并采用合理的信息存储和加密系统,定期更新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1.3 信息使用授权与跟踪记录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动者个人信息时需要经过劳动者的明确授权,并明确规定用于何种用途。

同时,还应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记录机制,记录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并在劳动者的申请下提供相关记录。

二、企业责任中的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除了合同中的规定,企业应承担起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的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2.1 内部保密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和实施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各环节的职责。

例如,企业可以设立信息保护专门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使用。

2.2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合规操作。

员工应被告知在劳动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

2.3 外部监督与投诉渠道企业应与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接受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监督和评估。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个人信息泄露不仅影响劳动者的隐私权和自由权利,还可能导致财务损失、信用危机和身份盗窃等问题。

因此,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明、电话号码、地址、电子邮件、银行账户和社交媒体账号等敏感信息。

这些信息在被获取、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都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因此,雇主和政府机构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规定,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应加强监管,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数据泄露和滥用的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减少违规行为。

其次,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应经过劳动者的明确同意。

企业和政府机构应事先告知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用途、范围和保护措施,并且充分尊重劳动者的选择权。

劳动者有权拒绝提供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进行监督。

此外,劳动者还应有权知晓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存储过程,以便随时了解自己个人信息的安全状况。

第三,个人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也需要加强保护。

企业应采用加密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来保护个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被黑客和恶意软件攻击。

此外,个人信息的存储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如设置访问权限、实施数据备份和定期监测等,确保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最后,劳动者自身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劳动者在使用电子设备和上网时,应加强密码管理,定期更改密码,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

此外,劳动者在接收垃圾邮件、短信和电话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总之,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至关重要。

雇主和政府机构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应经过劳动者的同意,个人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也需要加强安全保护,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劳动者自身的意识和保护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首先,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个人信息包括了个人身份信息、工作经历、薪酬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或滥用,劳动者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如身份盗窃、信用卡盗刷等。

此外,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给个人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和痛苦。

因此,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和尊严的重要一环。

其次,要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需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如《个人信息保护法》、《劳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和责任,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惩罚性条款。

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执法机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还需要劳动者自身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劳动者应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培养,尽量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1. 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存储。

劳动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和信息,避免在公共场合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 注意网络安全。

劳动者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非常容易被窃取或滥用。

劳动者应该使用安全可靠的网络设备,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避免点击垃圾邮件、使用不安全的WiFi等。

3.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

4. 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协议。

在离职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需要与企业签订个人信息保密协议,确保离职后个人信息不被滥用。

综上所述,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研究现状及其评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劳动者的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劳动者隐私保护不仅关乎个体的尊严和权利,也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甚至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评述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对劳动者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劳动者隐私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劳动者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探讨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现状,分析劳动者隐私泄露的主要途径和危害。

接着,本文将从法律、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劳动者隐私保护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隐私政策制定、隐私保护技术研发、隐私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本文还将对劳动者隐私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劳动者隐私保护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的评述部分还将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劳动者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凸显,其现状呈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泄露风险。

许多企业在招聘、管理和解雇员工的过程中,不当地收集、使用和泄露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导致劳动者的隐私权受到严重侵犯。

一些行业,如互联网、医疗、金融等,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个人敏感信息,劳动者的隐私保护问题更加突出。

在这些行业中,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往往被用于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这种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隐私权,还可能对劳动者的就业和社会信任造成长期影响。

与此法律和政策在保护劳动者隐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劳动合同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

劳动合同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

劳动合同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在劳动合同中,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劳动合同中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个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一种人格尊严的体现。

在劳动合同中,个人隐私保护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障。

首先,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应该得到保护,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收集、使用和泄露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其次,劳动者的通信和通讯录等个人隐私不应受到非法侵扰。

最后,劳动者的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也应得到保护。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对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并约定违反保密义务的后果。

同时,劳动者也应自觉维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劳动合同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和网络系统进行工作和管理。

然而,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信息进行保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劳动合同可以规定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信息安全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劳动者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劳动者也应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信息安全规定,不得故意泄露或篡改信息,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声誉。

三、个人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的平衡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是一对矛盾的关系,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平衡。

用人单位需要获取一定的个人信息和保护信息安全,以便进行工作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工作。

然而,个人隐私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得随意侵犯。

在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用人单位合理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和目的,并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和信息安全措施。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向劳动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让劳动者了解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护情况。

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隐私

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隐私

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隐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其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泄露情况、法律保护措施以及企业责任等方面,探讨劳动者权益保障中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问题。

一、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及影响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证号码、工资收入、婚育情况、疾病健康状况等敏感信息。

然而,由于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隐私常常面临泄露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对劳动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劳动者的财产受到侵害,例如遭受金融欺诈;其次,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引发劳动者的个人尊严受损,给劳动者带来心理困扰和精神压力;此外,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导致劳动者面临就业歧视、工作岗位流失等负面后果。

二、法律保护措施为保障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我国法律法规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播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违反规定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我国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个人信息收集者应当告知劳动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劳动者同意。

此外,我国还设置了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如网络安全保护部门、个人信息保护监督部门等,负责监督和管理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

三、企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规范。

具体来说,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 强化员工保密意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培训,加强员工隐私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

2.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企业应采取技术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加密、防火墙等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中国劳动法案例分析:个人信息保护争议案例

中国劳动法案例分析:个人信息保护争议案例

中国劳动法案例分析:个人信息保护争议案例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劳动法中,个人信息保护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劳动权益。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个人信息保护争议案例,探讨中国劳动法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适用情况。

案例描述某A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营销为主的企业,该公司从各种渠道收集大量员工和用户的个人信息,目的是为了进行市场分析和精准广告投放。

然而,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该公司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该公司未经员工和用户明确同意,便擅自收集其个人信息;其次,公司未能提供全面、透明的个人信息保护,也未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最后,公司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章第四十一条和第五会议条,雇主有义务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包括个人信息的保护权益。

在本案中,A公司明显未履行其保护员工个人信息的义务。

首先,A公司未经员工明确同意,擅自收集其个人信息,从而侵犯了员工的个人信息保护权益。

其次,公司未能提供全面、透明的个人信息保护,从而导致员工无法得知公司如何保护其个人信息。

此外,公司也未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导致员工的个人信息可能面临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最后,公司违反了员工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员工未能完全了解公司收集和使用其个人信息的目的和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章第五会议条和第六十条,员工有权要求雇主保护其个人信息,并可要求雇主停止违法行为。

在本案中,员工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个人信息保护争议。

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正、公平的仲裁,并依法对A公司做出相应处罚。

除此之外,员工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个人信息。

在本案中,除了劳动法之外,员工还可以依据网络安全法要求企业保护其个人信息。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论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作为公民个人信息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劳动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二、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1. 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在劳动者个人信息权保护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劳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主体,以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为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2. 法律保护意识提高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劳动者对个人信息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同时,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开始重视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三、劳动者个人信息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劳动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不具操作性的问题。

例如,对于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等环节缺乏具体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在实践中存在滥用、泄露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现象。

2. 执法力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机关对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存在执法不严、不公、不透明等问题。

此外,对于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行为,往往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导致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四、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劳动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等环节的具体规范和标准。

同时,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其得到有效实施。

2. 强化执法力度执法机关应加强对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力度,严格依法查处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行为。

此外,应建立有效的惩戒机制,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劳动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在工作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

然而,这些个人信息的保护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劳动者个人信息进行欺诈、侵权等违法行为。

因此,对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二、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1.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的隐私权应受到法律保护,禁止用录音、录像等方式非法侵犯劳动者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2.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意识普及不足,劳动者对自身个人信息的权利认知不够深入。

其次,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案件频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技能薄弱。

再次,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制裁措施。

三、加强劳动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的建议1.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的课程设置,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2.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和范围,规定企事业单位等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和限制。

同时,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要求企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技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被滥用。

3.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非法收集、滥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严格的制裁机制。

对于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形成有力的震慑。

四、国际经验与借鉴借鉴国际经验,了解其他国家在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方面的做法,有助于我国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

劳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劳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网络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劳动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重点探讨劳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劳动中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在劳动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导致员工个人信息的泄露;二是企业与第三方合作或委托处理人事等事务时,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增加。

目前,一些企业在员工档案管理、工资管理、健康记录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导致员工的个人信息容易被他人获取。

此外,一些企业在面临人事变动、合作项目等情况时,可能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相关的人事调查和数据处理,但是这些第三方的信息保护措施往往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员工和企业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员工来说,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导致身份被盗用、隐私被侵犯等问题,给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个人信息泄露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信任度,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保护劳动中的个人信息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企业自身合法合规运营的必要条件。

只有个人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员工和企业才能实现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劳动中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档案管理、权限分配控制、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

2. 选择合作伙伴时注重信息安全:企业在选择委托处理人力资源等事务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时,要注重对方的信息安全能力和规范,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3. 强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企业可通过引入信息安全软件和设备等技术手段,对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和监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员工劳动合同个人信息有误

员工劳动合同个人信息有误

员工劳动合同个人信息有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会对员工的工作、权益和公司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错误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个人信息是员工劳动合同的基础,它涉及到员工的基本权益和工作条件。

个人信息的正确性对于员工的工作安排、薪酬待遇、社会保险、公积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个人信息有误,将导致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二、错误的原因1. 员工自身原因: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因为疏忽、不重视或者对合同内容不清晰,导致提供错误的个人信息。

2. HR部门原因:HR部门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工作失误、对员工信息审核不严等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中的个人信息有误。

3. 系统或数据错误:由于公司内部管理系统或数据处理出现问题,导致劳动合同中的个人信息出现错误。

三、影响1. 员工权益受损:个人信息有误将导致员工在工作中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如薪酬、社保、公积金等福利待遇。

2. 公司风险增加:个人信息错误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从而引发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3. 合同履行困难:个人信息有误将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4. 信誉受损:如果公司因个人信息错误导致违法行为,将损害公司的信誉和声誉,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解决办法1. 加强员工培训: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劳动合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提供准确、真实的个人信息。

2. 完善HR部门工作流程:HR部门应完善招聘、录用等工作流程,加强对员工信息的审核,确保劳动合同中的个人信息准确无误。

3. 优化信息系统:公司应加强对内部管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确保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定期核查:公司应定期对劳动合同中的个人信息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个人信息的准确性。

5. 法律途径:如果因个人信息错误导致合同纠纷或公司违法行为,公司应积极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 的态度 。随 着 民事法 律领 域 的《 侵权 责任 法 》 将 隐私权 纳入 保 护 范 围 , 劳 动 法领 域对 劳 动 者个 人 信息
进 行 义 务 性 保 护 亦 需 要 提 上 立 法 日程 。将 义 务 性 保 护 写 进 劳 动 立 法 的 必 要 性 在 于 : ( 一 ) 权利 与义 务对 等 的法理 要求
的知情权 , 缺 乏对劳动者个人信 息进 行保护 的义 务规 定, 相应 的 维权 渠道也 无从谈起 。立 法的缺
失导致用人单位不 重视 对劳动者个人 信息的保护 , 逃避 其应承担 的社 会责任 。为 了弥补现行 劳动
法律规定 的缺失 、 有力 而适度地保护 劳动者 个人 信 息 , 需要 在 立法上 明确保 护劳动者 个人信 息的 规则和规定 、 确立个人 信息的基本 范围、 设 定用人 单位保 护 劳动 者个人 信息 的义务 以及规 定违反 义务的相 关劳动 法责任 。
李 伶 俐
( 信 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 , 河南 信阳 4 6 4 0 0 0 )
[ 摘
要] 随着《 侵权 责任 法》 将 隐私权作 为独 立的人格 权予 以保 护 , 在 劳动法领域 , 对 劳动者
的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 日益高涨。从 法理 的角度 出发 , 权 利与 义务应该 对等 , 要 求用人单位 在 享有知情权的 同时去履行保 护劳动者 的个人信 息的 义务。 而实践 中对劳动 者隐私权 侵犯情 形的 频发也对 用人单位提 出保护 劳动者的 个人信 息的要 求。但 我 国的 劳动立法 中只规 定 了用人 单位
尚 未 有 用 人 单 位 对 劳 动 者 隐 私 权 保 护 的规 定 , 对 劳 动者 个 人信 息 的保 护 的立 法 更 是处 于 缺 位状 态 。具 体 而言 , 现行 劳动 立法 缺乏 对劳 动者个 人信 息义 务性 保护 主要体 现 在 :
( 一 ) 义 务 设 定 的 缺 失
知 情劳 动者 的 “ 与劳 动合 同直接 相关 的基 本 情况 ” 。这 一法 条 设 定 的是 用人 单 位 和 劳 动者 之 间关 于各
自情 况 的 相 互 如 实 告 知 义 务 。 表 面 看 来 , 法 条 对 用 人 单 位 和 劳 动 者 的 利 益 的 考 量 是 均 衡 的 。 但 《劳 动 合 同法 》 第2 3条 规 定 , 用人单 位 “ 可 以” 在 劳 动 合 同 中 与 劳 动 者 约 定 关 于 用 人 单 位 的 相 关 信 息 的 保 密 事 项 。第 9 0条 规 定 , 劳 动者如 果违 反 了第 2 3条 中 的 保 密 义 务 的 , 应 当 承担 给用 人 单 位造 成 损 失 的责 任 。 综 合归 纳 以上三 个法 条 的内容 不难得 出 , 劳 动 者 在 一 般 情 况 下 对 获 知 的 用 人 单 位 的 相 关 信 息 是 需 要 尽 到保密 义务 的 。与此 同时 , 却 没 有 法 条 涉 及 用 人 单 位 对 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进 行 保 护 的 问 题 。 这 样 的 立 法 处 理 可 以理 解 为 用 人 单 位 的 相 关 信 息 相 较 于 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更 重 要 、 更 需要 保 护 , 进 一 步 而言 , 二 者 的 地位是 不平 等 的 。由于义 务性保 护 的 立法 缺 失造 成 的这 种后 果 与 《 劳 动合 同法 》 倾 斜 保 护 劳 动 者 合 法
就 业地位 , 对 其 个 人 信 息 的保 护 仅 仅 依 靠 个 人 力 量 难 以维 系 , 需 要 其 他 社 会 主体 的 共 同参 与 。 而 用 人 单
位 作 为获得 劳动 者个 人信 息 的主体 , 保护 劳动 者 的隐私 权 , 也必 然 要求 其 履行 一 定 的义务 , 即 对 劳 动 者
2 0 1 4年 4月 总第 2 4 1 期 第 4期





Ac a d e mi c Ex c h a n g e
Ap r .,2 01 4 S e r i a l No . 2 41 No . 4

当代 法学 理论 新视 野 ・
用人单 位对 劳动者 个人信息义务性保护 缺失的分析
根据《 劳动 合 同法》 第 8条 的 规 定 ,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 , 应 当告 知 劳 动者 包 括工 作 内容 、 条 件、 地点 、 职 业 可 能 有 的 危 害 安 全 生 产 条 件 以及 其 他 。 而 用 人 单 位 在 履 行 了 如 实 告 知 的 义 务 之 后 , 有权
创新 团队“ 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理 论 与 实 践 ” 创新 团队( 2 01 2一C XTD一0 9)
[ 作者简 介】 李伶俐 ( 1 9 8 1 一) , 女, 河 南 信 阳人 , 讲师 , 从 事 劳 动法 研 究 。

61 ・
法领域 , 一 方面 , 用人 单位 不论 是为 了 了解劳 动者 的劳 动 能力 , 还 是 实 现 对 在 职 劳 动 者 进 行 科 学 规 范 的 人 力 资源 管理 , 都 必 须获得 劳 动者 的一些 相关 个人 信 息 。另一 方 面 , 由于个 人 信 息 的私 密性 , 导 致 用 人 单位 在获 取劳 动者 的个 人信 息时丧 失 当然 的优势 地位 。劳动 者 为 了获 得一 定 的工作 岗位 , 可 能 趋 利 避 害 而对用 人单 位 隐瞒或 故意 告知 虚假 的个人 信 息 。因此 , 在 劳动 法 上确 认 并 强调 用 人单 位 的知情 权 是 必要 的。在赋 予 用 人 单 位 知 情 权 的 同 时 , 也 要 兼 顾 劳 动 者 的 相 关 权 益 。 这 不 仅 是 劳 动 法 立 法 的 宗 旨— — 倾 斜 保 护 劳 动 者 合 法 权 益 的 表 现 , 也 是 对 等 原 则 的法 理 要 求 。 任 何 权 利 的 行 使 都 不 是 无 边 界 的 , 为 防止 因为行 使权 利而 侵害 他人利 益 , 权 利 应 该 受 到 限 制 。 用 人 单 位 行 使 知 情 权 同样 如 此 , 为 了避 免 可 能造 成 的对 劳动者 权益 的侵 害 , 最 好 的 手 段 莫 过 于 设 定 一 定 的义 务 来 规 范 和 限 制 这 种 权 利 行 使 的 界 限 。 基 于 这 样 的法 理 基 础 , 用 人单 位对 劳动 者个人 信 息享有 知情 权 的 同时 , 对 个 人 信 息 进 行 义 务 性 保 护 成 为
个 人信 息从 属于 隐私权 的客 体外 延 。纵观 我 国劳动 立法 的历史 , 对 劳 动者 的 保护 涉 及基 本 的工 时休 假 制度 , 也 涉及 工作 场所 的劳 动安全 保 护及 劳动卫 生条 件等 , 强调 的都 是用 人单 位对 劳动者 的物 质或 经济 利 益 的保 护 , 忽 视 了 对 劳 动 者 的精 神 权 利 即 隐 私 权 的 保 护 。 由 于 劳 动 者 单 薄 的 社 会 个 体 地 位 和 弱 势 的
权 益 的 立 法 宗 旨是 背 道 而 驰 的 。 ( 二) 救 济 途 径 的 缺 失
劳动者 的个 人信 息从 概念外 延 上从 属于 劳动者 隐私 权 , 对 实 践 中 侵 犯 了 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的 情 形 的 救 济 本 可 以 参 照 侵 犯 劳 动 者 隐 私 权 的 救 济 方 法 来 处 理 。 但 我 国 当 前 劳 动 立 法 中并 无 关 于 劳 动 者 隐 私 权 的规定 , 对其 救济 主要 采用 民事 法 律 的责 任 体 系 。具 体 而 言 , 根据 2 01 0年 实 施 的 《 侵 权 责 任 法 》的 规 定, 承 担侵权 责 任 的方式 主要有 : ( 一) 停 止侵 害 ; ( 二) 排 除妨碍 ; ( 三) 消 除危 险 ; ( 四) 返还 财产 ; ( 五) 恢
现实 意 义 。


义 务 性 保 护 的 必 要 性
现 今 我 国 劳 动 法 领 域 的 立 法 进 入 了快 速 发 展 的 时 期 , 与此 大 环境 相 对 应 的是 劳 动 者 劳动 权 益保 护 意识 的高 涨 , 劳动 者不仅 期 盼劳 动立 法对 经济 利益 的强 有力保 护 , 也关 注 劳动立 法 对精神 利 益或人 格利
个 人 信 息 的 义 务 性 保 护 的要 求 。
二、 义 务 性 保 护 缺 失 的 现 状
提 及 对 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的义 务 性 保 护 , 就 不 能 不 考 量 对 其 上 位 概 念 — — 劳 动 者 隐 私 权 的 保 护 。 民
事法 律领 域 的《 侵权 责 任法 》 第 一 次真 正将个 人 的隐私 权作 为 独立 的权利 进行 保 护 。而 在劳 动 法领 域 ,
[ 关键词 ] 个人信息 ; 义务性保 护 [ 中图分 类号] D 9 0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0—8 2 8 4 ( 2 0 1 4) 0 4— 0 0 6 1 —0 4 所 谓 用 人 单 位 对 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的义 务 性 保 护 , 是 指在 劳动 法领 域通 过设定 法 律义务 的形式 , 规范 用 人 单 位 对 所 知 悉 的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进 行 保 护 的 范 围 、 时 间以及 应 当承担 的劳 动法 责 任 等 。综 观 劳动 法领 域 , 并 未有 相关 法 条提 及劳 动者 的个 人信 息可 以受 到保 护 。在立 法上 任意 性规 范 已经缺 位 , 更 遑论 强 制 性规 范 即要求 用人 单位 对劳 动者 个人 信息 义务 性 保 护 的存 在 。在 当今 电子 网络高 度 发 达 、 通信 方 式多 样快 捷 、 掌 握 一 定 量 的 个 人 信 息 能 够 创 造 经 济 价 值 的 时代 , 用人单 位无 疑 能够 利用人 力 资源管 理优 势 获 得大 量劳 动 者信息 , 在 此 基 础 上 探 讨 用 人 单 位 对 劳 动 者 个 人 信 息 进 行 义 务 性 保 护 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