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最新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汇编
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资料——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
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教育综合333考研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考研是众多大学生为了深造而参加的重要考试之一。在考研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教育综合考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针对考研教育综合考
点进行汇编,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技巧和备考建议。
一、教育学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的学科。掌握教育学的专业
知识和基本概念是考研教育综合考点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教育学的
定义、分类、特点、研究对象和方法等。考生需要透彻理解这些概念
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育思想与学派
教育思想与学派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了解各个不同
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如古代教育思想、近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中
国传统教育思想等。同时,还要了解各种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
观点,如行为主义、结构主义、认知主义等。
三、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社会学的
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另外,还
需要掌握与教育社会学相关的知识点,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教育、教育公平与社会不平等等。
四、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教育实践相关的内容,如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智力与学业成就等。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的学科。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法学基本原理等。此外,还需要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政策等相关内容。掌握教育法学的知识对于了解我国教育制度及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
教育综合333名词解释总汇教育综合是指通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以下是333个涉及教育综合的名词解释:
1. 九年义务教育: 是指国家对6至15岁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制度。
2. 全日制教育: 是指学生在一整天的时间内接受正规教育,包括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等。
3. 职业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形式。
4. 高等教育: 是指学生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后,进入大学或其他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的教育形式。
5. 成人教育: 是指针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包括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
6. 在线教育: 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进行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7. 远程教育: 是指通过邮寄、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进行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教育。
8. 家庭教育: 是指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包括亲子关系建立、价值观培养等。
9. 幼儿教育: 是指对0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等。
10. 特殊教育: 是指面向具有特殊需求学生进行的教育,包括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
11. 德育: 是指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12. 智育: 是指培养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知识学习和逻辑思维等。
13. 体育: 是指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教育。
14. 美育: 是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的教育。
15. 劳动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
16. 心理教育: 是指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能力的教育。
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汇编)
绝对重点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3、教育学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5、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33教育综合考研最热门考点汇总
333教育综合考研最热门考点汇总
333教育综合考研最热门考点汇总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中国教育史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六艺”【1998-1】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浙师 10-
3、1997-3、宁波 10-2】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东北 11-1、华南11-2】“
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1997-1、华中 10-1、东北 11-2 】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
鸿都门学【北师 11-1】
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
三大文教政策【1998-1、中山 10-2】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
科举制度的影响【1998-3】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考研教育综合333lucky笔记高清版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
【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
(完整版)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整理)
华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
一、名词解析
1.广义教育
2.教学
3.经典条件反射
4.多元智力理论
5.教育制度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析
1.学校管理
2.学校教育
3.心理发展
4.人的发展
5.课程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一、名词解析
1.受教育者
2.道德教育
3.学习策略
4.心理健康
5.教学方法
6.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1.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
2.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3.现代教育的特点
4.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3.《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
4.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一、名词解析
1.设计教学法
2.人的全面发展
3.贝尔·兰喀斯特制
4.心理健康
5.社会规范学习
6.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
333教育综合重要知识点
333教育综合重要知识点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本文将介绍333教育综合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分类以及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指社会共同对个体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培养和教导的过程。它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个体的智力、品德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使其全面发展。
二、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包括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品质等。教育旨在让每个个体实现自己的潜力,为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三、教育的作用
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来说,教育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培养了个体的智力、品德和身体健康,使其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对于社会来说,教育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四、教育的分类
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学段划分,教育可以分为
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根据教育目标划分,教育可以分
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在内容、形式
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但都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教育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个性化教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教育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潜能的最大化。
2. 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
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复习资料
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复习资料
分科目复习资料整理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大纲关键词:概述
发展史(产生、发展、理论基础、现行、趋势) 我国要用 像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论述题像正确答案的答题思路: 1. 目标、过程、内容、原则、方法 2.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 3. 学生、家长、教师、社会
4.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
对象:研究的
任务:研究它教育的质的规
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基本要
教育的历史发
教育概念的界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回答作用问题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发展史(学制)理
论
、
宏
观
教学(上、下)实
践
、
微
观
学校管理的发
教育学原理详悉:
1.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论)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选)
2.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名、论)
(2)教育的基本要素(★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3)教育的历史发展(选、论):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4)教育概念的界定(★★论)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简、论2012华中师大)、人的发展的规律性(★★★简、论 2010、2011、2013华中师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简、论 2010东北师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4.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
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考研教育综合333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名解: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认知】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人格】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简答: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所谓道德发展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前习俗道德水平(0—9岁)―主要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道德推理水平,即着眼于自身行为的具体结果。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
333教育学综合背诵要点
333教育学综合背诵要点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以培养发展人的身心、智力和道德为目标,通过教育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实现社会进步。
2.教育的本质特征包括:目的性、系统性、差异性和社会性。
3.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教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学。
2.哲学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意义。
3.社会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因素、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4.自然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心理原理和教学方法。
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和价值观。
2.教育的任务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四、教育的规律与原则
1.教育的规律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发展规律、差异规律和阶段规律。
2.教育的原则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实践基础。
五、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1.教育的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活动的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
2.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具体工具和技术,如教学设备、教材和多媒体。
六、教育学家与教育理论
1.古代教育学家包括:孔子、孟子和董仲舒。
2.现代教育学家包括:赫胥黎、杜威和皮亚杰。
3.中国教育学家包括:陈寅恪、冯友兰和聂耳。
七、教育与发展
1.教育是针对教育问题的根本性变革,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
2.教育发展是指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333教育综合考研“教育学原理”详细内容
333教育综合考研“教育学原理”详细内容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棍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等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还早三百来年。但所有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2、教育学的独立、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似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筒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人大学课程的开端。后来,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巳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重点333教育综合考点(最全)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3、教育学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5、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6、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7、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
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2)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8、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因素: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二)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三)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生理前提、制约、差异性、可塑性)
环境决定论: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外部条件、给定性选择性、内在动力、影响)9、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涵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一)知识的认识价值(二)知识的能力价值(三)知识的陶冶价值(四)知识的实践价值(认识、能力、陶冶、实践)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应当自觉地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10、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四)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五)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二)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三)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11、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a、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b、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政治社会化又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