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 25.物质变化了
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变化分类根据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条件下,仅仅改变了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气化、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新的化学性质并没有产生,因此,物质参与物理变化的反应后,仍然保留原来的化学成分。
这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主要区别。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发生时,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发生了改变,新物质在形态、组成和性质上和反应前的物质都不同。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变化所在,它是物质转化为新物质的过程,以化学式、结构式或方程式表示。
例如: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典型的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变化原理不同物质的变化原理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物质变化的原理包括能量原理、质量守恒原理、原子分子理论等。
1. 能量原理能量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物理量,能量变化规律是各种物质变化的基础。
能量在变化过程中既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消失无踪。
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能量可能在形式上发生变化,但总的能量守恒原则是不变的。
这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最基本的能量原理。
2. 质量守恒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之一。
质量守恒原理是指在任何封闭系统中,物质不会凭空生成或消失,物质的总质量在任何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也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变化的基本原则。
3. 原子分子理论原子分子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它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合和分离可以导致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分子的组合、分解、重排等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础。
三、物质的变化过程根据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变化过程包括固态变化、液态变化和气态变化三种。
1. 固态变化在固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保持不变。
《物质的变化》教案(精选)ppt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正确 性和思考深度。
测试与考试
定期进行小测和单元考试,评 估学生对物质变化概念和原理
的掌握程度。
自我评价与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 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进
步之处。
反馈机制
即时反馈
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 表现给予肯定或建议,促进学
生深入思考。
作业批改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 指出问题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介绍物理变化的定义和特点,列 举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现象,如
状态改变、形状改变等。
化学变化
介绍化学变化的定义和特点,强调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结构的改变 ,列举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 如燃烧、氧化等。
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异 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变 化的分类。
物质变化的特征与过程
录实验结果。
小组讨论
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和 心得,整理出小组的观
察结论。
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见 解,与其他学生和教师
进行交流和讨论。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探究 任务,巩固学生对物质
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法
01
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04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实验法
通过实验展示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记录并分 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 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讲解法
教师对物质变化的原理、 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 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后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复习资料L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1)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1)一、选择题1.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变化中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是()。
A. 铁钉生锈B. 在淀粉上滴碘酒C. 火柴燃烧D. 食盐溶解在水中2.在小苏打和白酷混合实验中,混合物不再冒泡后,再向余下液体中加入一些小苏打,如果不再冒泡,说明()A. 余下的液体不再是白醋B. 白醋与小苏打不再发生变化C. 余下的液体中没有小苏打3.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A. 继续燃烧B. 马上熄灭C. 火苗变小,然后熄灭4.以下变化和淀粉遇碘发生的变化类型相同的是( )A. 冰雪融化B. 风力发电C. 篝火燃烧5.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溶液颜色变浅B. 铁钉上出现红色物质C. 产生气泡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7.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要先熔解成蜡油,所以是物理变化。
B. 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所以是化学变化。
C.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8.将一张纸对折,这种变化属于( )。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轻重变化9.铁钉在下列条件下,哪一个生锈快()A. 空气中B. 潮湿处C. 盐水浸湿的纸上10.面粉做成馒头,()。
A.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产生了新的物质C. 只发生了物理改变二、填空题11.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
1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它门的区别在于。
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
14.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图的铁钉生锈多。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16.在真空环境中的铁钉(选填“会”或“不会”)生锈。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是( )A. 蜡烛燃烧B. 冰块融化C. 苹果腐烂D. 钢铁生锈2.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现白糖会发生( )。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 水污染B. 垃圾问题C. 大气污染4.华华在玩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红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之后变成橙色,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B. 捏的过程中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这是- -种化学变化。
C. 揉捏橡皮泥时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发生了变化,都只是物理变化。
5.在小苏打和白酷混合实验中,混合物不再冒泡后,再向余下液体中加入一些小苏打,如果不再冒泡,说明()A. 余下的液体不再是白醋B. 白醋与小苏打不再发生变化C. 余下的液体中没有小苏打6.下列做法会加快铁生锈速度的是()A. 放在潮湿的地方B. 放在干燥的地方C. 外表涂上油漆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纸张燃烧C. 水结冰8.废水流经格栅等处理设备时流速放慢,较大的固状物沉淀下来,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是采用了()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以上三种方法9.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腌制的酸菜可以长时间保存在铁质容器中B. 在铁质栏杆上喷上油漆C. 用铁质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二、填空题11.探究食盐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发现:12.蜡烛受热熔化,只是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而蜡烛燃烧是产生的变化。
13.有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选择题1.“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 水污染B. 垃圾问题C. 大气污染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柴燃烧B. 玻璃破碎C. 铜生锈3.下列办法中防止铁生锈的是()。
A. 刷上一层油漆B. 浸入水中C. 放在潮湿的角落里4.把铁制品()会使生锈速度变快。
A. 放入菜油中B. 电镀C. 放入盐水中5.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做纸风车B. 看书C. 碘酒遇米饭实验D. 踢足球6.铁制品生锈主要原因是()的作用。
A. 空气B. 水分C. 空气和水分7.诗句“淘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过程主要是()。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没有变化8.面粉做成馒头,()。
A.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产生了新的物质C. 只发生了物理改变9.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铁水变钢锭10.默然认为与“白糖熔化成糖浆”是同一类变化的是( )。
①铁丝生锈②水结冰③燃烧火柴④湿衣服晾干⑤用纸折千纸鹤A. ①②④⑤B. ①④⑤C. ②④⑤二、填空题1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它门的区别在于。
12.物质变化可以分为变化和变化。
13.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图的铁钉生锈多。
14.生产生活中物理变化的现象有:、、。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16.请写出2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有:这样做能够防止生锈的原因是:17.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
18.物质变化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请将下列变化分类(只填序号):①烟花在空中炸开;②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③糖溶于水;④弯折曲别针:⑤点燃酒精灯的棉线:⑥水凝固成冰;⑦牛奶变质;⑧煤气燃烧;⑨葡萄酿酒;⑩光被镜子反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卷(完整版)一、选择题1.半根铁钉进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A. 空气中B. 水中C. 空气和水交界处2.下列物质变化时不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 葡萄酿酒B. 花生榨油C. 汽油燃烧3.全球变暖是由于( )造成的。
A. 温室效应B. 物种灭绝C. 臭氧空洞4.下面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B. 弯折铁丝C. 米饭上滴碘酒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打开冰箱门后有白烟B. 糖加热变黑色C.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6.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无法确定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B. 铁生锈C. 纸燃烧D. 水结冰8.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沙子和黄豆混合B. 制作柠檬汽水C. 叠纸飞机9.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A. 继续燃烧B. 马上熄灭C. 火苗变小,然后熄灭10.废水流经格栅等处理设备时流速放慢,较大的固状物沉淀下来,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是采用了()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以上三种方法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12.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生成,这就是铁锈。
1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4.白糖加热过程事,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变化。
1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
16.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等现象。
17.我们把物质变化分为变化和变化。
把一张纸揉皱,这种变化属于,因为。
把一张纸烧了,这种变化属于,因为。
18.通过实验发现,铁在有、有以及酸、碱、盐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19.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感觉到杯壁。
20.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三、判断题21.铁生锈只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物质的变化》教案(精选)ppt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例如:铁生锈、食物腐烂。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形态、状态的 变化,不产生新物质;而化学变 化则产生新物质。
联系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 化。
物质变化的实例和应用
实例
铁生锈、食物腐烂、蜡烛燃烧等。
应用
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物质,如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物质 、防止食物腐烂等。
01
02
03
黑板和粉笔
用于书写重点内容、解题 思路和展示例题等。
教学软件
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 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等, 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器材
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亲 自动手实验,观察物质的 变化过程。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导入
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变化 ,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展示物质变化的实例和过程,增 强学生的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实物教学
利用实验器材、实物等,让学生 直接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加深
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互动式教学
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辅助工具
物质变化的判断
讲解如何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 ,如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
判断。
巩固练习
判断题 给出一些物质变化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
选择题
给出一些物质变化的选择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
填空题
让学生填写物质变化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第 1 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1.物体: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占据一定空间的个体,一般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
2.物质:物质在科学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具有质量或能量的东西。
常用来泛指能够被观测的物体的成分。
哲学上物质是指与“精神” 相对的东西,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容观实在,如声音、光、空气和水,山石和树木,火焰和电流以及人体等。
3.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5.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
物理变化一般表现在物质的体积、形状、状态、温度等变化,如铁丝弯曲、玻璃破碎、筷子折断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组成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物理变化,常有发光、吸热、放热等现象,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烟花绽放等。
7.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这些二氧化碳气体是由灭火器中的化学物质变化而来的,是一种新物质,所以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 2 课产生气体的变化1.物质发生变化时,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3.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当把白醋分别滴入装有白砂糖、食盐的瓶盖时,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4.二氧化碳,一种碳氧化合物,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物质的变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物质的变化标题: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物质的变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经历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后产生的新性质;2.掌握物质的三种基本变化形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相变;3.观察和描述常见物质的变化现象,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物质的变化概念和基本分类;2.理解和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相变的特点;3.掌握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现象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水杯、塑料袋等;3.课堂展示材料:图片或视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有趣的故事、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一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变化现象故事,让学生从中思考物质是如何变化的。
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如水的沸腾、铁锈的生成等。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变化的内容和特点。
概念引入:1.物质的定义:教师简单明了地解释物质的概念,即构成世界各种物体的基本实体。
2.物质的变化:教师向学生介绍物质的变化概念,并提出物质有三种基本变化形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相变。
探究活动:1.物理变化:教师通过示范实验,以实际观察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参与不同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
例如,将水加热至沸腾、用钥匙将铁钉削尖等。
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物理变化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的改变。
2.化学变化:教师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和现象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
例如,将小苏打与醋混合,产生气泡和气味等。
学生应能感受到化学变化的明显特征,如气体的产生、颜色的改变、能量的释放等。
3.相变:教师以冰的融化和水的蒸发为例,向学生展示相变的过程和特点。
鼓励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变化现象,帮助他们理解物质在相变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概念梳理:教师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相变三个概念进行逐一总结和梳理,并帮助学生掌握彼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一、内容概述《教科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
本单元涵盖了物质变化的多种类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点涉及物质变化的实例、现象、过程、性质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单元也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简要介绍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
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在整册教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是对以往知识体系的巩固与拓展,更是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大门。
物质的变化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无论是金属冶炼、食物烹饪,还是自然界的季节更迭,都包含着物质的形态、性质以及结构的变化。
学习本单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学习《物质的变化》有助于学生们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
通过探究物质变化的规律,学生们可以深入理解物质的属性,了解物质是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形态和性质的改变。
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subTitle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质变化的过程,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这种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掌握《物质的变化》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长远的价值。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物质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无疑是未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不仅可以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物质的变化》的学习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过程。
2. 阐述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实例。
4五年级科学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要点
六年级科学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要点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如空气、声、电、光等。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3、大小形态等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5、收集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时,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用手摸密封袋外壁,感觉凉凉的,温度变低了。
6、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7、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比如蜡烛燃烧、白砂糖加热等。
8、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发生着一些化学变化,比如铁钉生锈、用面粉烘制蛋糕、煮熟的虾变红等。
9、有些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很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8、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了化学变化。
11、减媛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是隔绝与水或空气的接触,如涂一层油漆、保持干燥等。
12、切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经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13、我们生活的大地蕴藏着许多宝藏,各种矿物可以用来冶炼不同的金属,煤炭、石油等可以为我们提供能源。
14、煤、石油等能源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5、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产生活原料。
如塑料、纤维、沥青等。
16、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并为生物提供能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我们要保护森林和植被。
17、化学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8.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才能成为我们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19.淀粉与碘酒混合会生成蓝色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物质变化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他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认识,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如加热、过滤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难点:实验操作方法的应用,对物质变化本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变化的现象。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变化。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铁丝、硫酸铜等。
2.教学课件:PPT,包含实验图片、问题讨论等。
3.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的现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正确操作。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物质变化的特点,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四年级上册科学《物质改变了》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物质改变了》教案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物质改变的概念。
2. 学生将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质改变现象。
3. 学生将能够理解物质改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
1. 《物质改变了》教材。
2. 多媒体投影仪。
3. 课堂展示用的实物和图片。
4. 学生用书和笔。
教学过程
1. 上课前准备(5分钟)
- 教师将教学用的实物和图片准备好,并将多媒体投影仪调试好。
2. 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10分钟)
-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物质改变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对课题的
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例子中有什么共同点?
3. 研究新知(20分钟)
- 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物质改变了》一章的相关内容,并与学生一起阅读和讨论。
- 教师通过引导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改变的定义、原因和
影响。
4. 巩固和拓展(15分钟)
- 学生小组间进行问题讨论和答案分享,以巩固所学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与物质改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回答。
5. 课堂总结(10分钟)
-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
- 教师以教师提问和学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总结。
作业
- 学生完成课后题《物质改变了》一章的相关题目。
资源
- 《物质改变了》教材
- 多媒体投影仪
- 实物和图片
- 学生用书和笔。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完整)一、选择题1.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B. 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 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 尽量多使用煤和石油C. 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3.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的发明和创造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制作石器B. 粮食酿酒C. 使用火药4.“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 水污染B. 垃圾问题C. 大气污染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打开冰箱门后有白烟B. 糖加热变黑色C.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6.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颜色了。
A. 黑B. 黄C. 红D. 蓝7.物质之间的互相作用,会产生()A. 形态变化和形状变化B. 燃烧变化和非燃烧变化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D. 能量变化和非能量变化8.废水流经格栅等处理设备时流速放慢,较大的固状物沉淀下来,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是采用了()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以上三种方法9.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要先熔解成蜡油,所以是物理变化。
B. 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所以是化学变化。
C.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10.铁钉在下列条件下,哪一个生锈快()A. 空气中B. 潮湿处C. 盐水浸湿的纸上二、填空题11.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生成,这就是铁锈。
1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3.生产生活中物理变化的现象有:、、。
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课题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25.物质变化了
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身边的物质变化。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教具相关图片
预
习
案
观察身边的物质,看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当堂作业个性添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课本图。
2.师:同学们,在厨房里,你看到哪些物质发生
了变化?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一)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
1.师出示一组图片:煎蛋、燃放烟花、盐溶于水、
和面、冰雪融化、铁制品生锈……
2.学生观察。
3.学生交流:学生描述这些变化前后及过程的现
象,认识物质会发生变化。
4.师: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时常能见到的物质变
化现象。
这些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5.学生讨论:各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交流。
(二)铁锈还是铁吗?
1.师出示未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
2.师:仔细观察未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
它们有什么不同?
3.学生观察。
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变
化实例;观察书本图例:
自然界中的变化。
区分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变化】物理变化:
变化中不会产生新的物
质;
化学变化:变化中产生
新的物质。
通过观察和
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
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
改变、气体产生、温
度变化、性质变化、
发光发热、PH变化、
状态变化等。
教学过程4.师: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有什么方法证实你的猜想?
5.学生观察。
6.学生观察比较,并记录不同特征。
交流各小组汇报观察比较的结果。
7.学生分小组设计检验铁与铁锈是否同一种物质的实验方法。
8.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互相交流、讨论,并修改实验方案。
9.小组实验。
按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方法进行实验。
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师总结:
1.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如:冰融水、蜡融化、盐溶水;另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如铁生锈。
2.原来冰融化和蜡块融化都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3.不同的物质变化的现象不同,变化前后的性质和状态不同。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橡皮泥捏成橡皮泥萝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纸燃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木材加工成家具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
25.物质变化了
1.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
变化,另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如铁生锈。
2.不同的物质变化的现象不同,变化前后的
性质和状态不同。
作
业
布
置
例举身边发生变化的
物质,说一说发生了什
么变化?
教
学后
记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
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