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心肌梗死诊断的新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急性心肌梗死定义的变迁

(一)透壁梗死、非透壁梗死和心内膜下梗死

透壁和非透壁本来为病理诊断,但却使用心电图判断,如心电图出现QS波,则认为是透壁梗死,如果仍有r(R)波,则为非透壁梗死;如果没有Q波形成,仅仅表现为明显的ST段压低或者T波倒置(>24小时),一般认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此分类方法与病理实际情况非常不符,甚至有些诊断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病人实际上不是心肌梗死,后被抛弃。

(二)Q波心肌梗死(Qw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

是正在使用的心肌梗死的定义方法。实际上在心肌梗死病人,能否形成Q波是回顾行的,对于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和再灌注治疗没有实际意义;而且由于再灌注疗法的应用和普及,许多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可以不形成Q波,反之,即便是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有些病人最终也可以形成Q波(图1)。

图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旧的分型

(三)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和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此分型或者定义方法既考虑了心电图变化的快速直观性,也考虑了ST段抬高与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在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及预后方面的明显差别。

ST段抬高者多是血栓闭塞冠状动脉的结果,血栓成分是以纤维蛋白为主的红色血栓;而ST段不抬高的病人,往往是非闭塞性以血小板成分为主的血栓形成的结果。

两者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也明显不同,ST抬高者应尽早行再灌注治疗(溶栓或者直接PTCA),开通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而ST段不抬高者不宜溶栓,应对这类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在有效抗栓治疗的基础上冠状动脉造影,高危者早期介入干预,防止病情进展导致冠状动脉闭塞。

二、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

(一)CK-MB>正常上限的2倍

1.CK-MB的特点

(1)CK-MB于心肌梗死6小时后增高,持续约24~48小时。

(2)敏感性不高,不能诊断微小心肌梗死。

(3)CK-MB的心肌特异性较差,亦存在于骨骼肌中,骨骼肌损伤时增高。

(4)正常人血中存在,正常存在与病理性增加之间有交叉。

(5)CK-MB质量测定法特异性好于CK-MB活性,但普及质量测定法会带来许多问题,如仪器更新的费用问题,两者单位不一致,使临床资料无法统计等。

2.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高危病人的预后与传统非Q波心肌梗死一样,两者的病理生理基础也相似,都是斑块破裂、非闭塞性血栓形成的结果,因此将两者机械地区分开来并不合理,也没有必要。

(二)肌钙蛋白³正常参考上限的99%可信区间

1.肌钙蛋白的特点

肌钙蛋白在正常人血中微量存在,迄今是心肌损伤最特异的标志物。

(1)肌钙蛋白于心肌梗死4~6小时即可出现在血中,持续增高的时间在TnT为5~14天,TnI为4~10天;增高的幅度大。

(2)敏感性高,可诊断微小心肌梗死。

(3)可进行床旁检测。

(4)增高与不良心脏事件相关,是ACS的高危病人,这些病人对LMWH和GPIIb/IIIa 干预的获益也越大。(5)TnT和TnI对心肌损伤(坏死)的特异性高,但对区别STEMI与NSTEMI有一定困难。

(6)TnT的测定已经标准化,Roche已经解决了心肌TnT抗体与部分骨骼肌TnT交叉的问题,特异性与T nI相当。

(7)TnI需要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即不同仪器厂家使用的抗体不同,相应地参考值也不一样。

2.直接将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中肌钙蛋白增高者诊断为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可规范化诊断与治疗,避免CK-MB特异性不够高带来的诊断偏差及相应的治疗决策失误。

与临床预后相关性好,为大多数临床试验证实。

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型

(一)心电图ST段(早期分型)

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早期分型)

(二)心电图结合心脏标志物

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以CK-MB为诊断标准:将ST段不抬高的ACS分为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进一步根据肌钙蛋白是否增高将不稳定性心绞痛分为肌钙蛋白阳性和肌钙蛋白阴性

有研究发现,在CK-MB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有30~40%的病人心肌肌钙蛋白增高,这些病人将来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增加5~10倍(表1)。

表1 不稳定性心绞痛肌钙蛋白与死亡或者心肌梗死的危险性

危险性,%

Braunwald IIIB级

24h, %30d, %6mo, %

T阳性 5 15-20 25

T阴性<1 <2 <5

2.以肌钙蛋白为诊断标准:考虑到新的标志物的预后意义,近来ESC/ACC支持使用TnT(TnI)诊断心肌梗死,即结合临床,只要TnT或者TnI升高就可以诊断心肌梗死了,不必再行CK-MB检查。

将ST段不抬高的ACS分为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肌钙蛋白阳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肌钙蛋白阴性),见图2。

微小心肌梗死(infarctlet,microinfarction)或者微小心肌损伤(minor myocardial damage,minor myoc ardial injury),特指ST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中,CK-MB不升高,而肌钙蛋白升高的情况,实际上就是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

图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新的分型建议

四、新的分型建议对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分型要符合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对指导诊断、治疗和判断病人的预后有意义。

心肌梗死新的分型使肌钙蛋白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分层因素,摇身一变成为心肌梗死诊断的标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管以后如何分型,也不管使用CK-MB还是肌钙蛋白标准,初诊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至关重要,可以及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分类诊断,确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一方面保证将所有ST段抬高的病人尽早实现冠状动脉血流的再灌注,即溶栓疗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另一方面强调ST段不抬高的病人不宜溶栓治疗,应在住院观察和充分的抗血栓和抗缺血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危险分层。

在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TnT(TnI)升高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病人,新的分型就是心肌梗死了,将从新的抗血栓药物,如低分子肝素、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更大获益。对于充分抗栓和抗缺血治疗48小时仍不能满意控制心绞痛发作,或者新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发作时血压下降的高危病人,应紧急行血运重建措施如急诊PTCA或者CABG;所有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都应在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FRISC II试验)。

近期发表的TACTICS-TIMI 18试验证实,对于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在有效抗栓治疗(tirofiban)的基础上常规早期干预的效果好于相对保守的治疗,高危病人(肌钙蛋白阳性)获益尤为明显,因此肌钙蛋白是否增高将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接受GPIIb/IIIa拮抗剂,决定病人是否应该早期干预。五、肌红蛋白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甚至在心肌梗死发生后1~2小时即出现在血中,24小时后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