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疝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因素探究

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因素探究
c s a o s n d p r tl e tn u b h n e n a T e e w s n in f a td f r n e o e u e c ae b t e n d f r n g a e h d lo e e a e a r o e m e i d h r i . h r a o s i c n i e e c fr c r n e r t ew e i ee ta e i pi g i f f
8 1c i rn wi n un lh r i rm uy2 0 oJ n 0 w r n lzd rtop ciey 1 fteig ia enac i rn 6 hl e t ig ia enafo J l 0 7 t u e2 1 ee a aye erse t l. 2 o h n un lh ri hl e d h 1 v d
ci rn( 0 0 ) . h eurnert o ci rnw oesre a efr e yr iet ot sw ss nfபைடு நூலகம்at i e hl e P> .5 d T erc r c a f hl e h s ugr w sp r m db s n c r a i icnl hg r e e d y o ed d o gi y h
adC i el o i lfY uCt, Y u32 0 ,C ia n hl H at H s t i i d h pao w y i 2 0 0 hn w
【 s at Abt c】 r
0bet e T td ecue ferd sec fnunl enai c i rnat prt n Meh d jci os yt ass cu ecneo g i ri n hl e f r ea o. to s v u h or i ah d eo i

小儿腹股沟斜疝论文

小儿腹股沟斜疝论文

小儿腹股沟斜疝129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共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129例,其中右侧96例,左侧24例,双侧9例。

巨大疝46例,滑动疝9例,richter疝5例。

嵌顿疝67例,其中手法复位35例,急诊手术32例,手术复位后行疝带压迫或其他治疗,随访28例,最终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修补76例,疝高位结扎8例,经腹腔修补10 例。

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均随访,疝复发2例,切口感染3例,阴囊积血,积液8例,神经损伤1例,无输精管损伤及死亡等。

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宜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手法轻柔操作细致,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小切口;治疗【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66-02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其诊治有其特殊性,如诊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近10多年来,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甚至有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报告[1],但作者认为目前微型腹腔镜尚未普及,其穿刺trocar的手术瘢痕甚至超过1cm,开放性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仍应是手术治疗的首选。

笔者体会本方法有如下优点:小切口与皮纹方向一致,切口位置低,愈合瘢痕小且隐蔽;术中未解剖腹股沟管,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手术操着简化,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降低患儿住院费用,加快了医院住院周转率。

本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6年共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129例患者临床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9例患者,男108例,女21例,1岁以内10例,1~3岁72例,4~6岁15例,7~12岁32例。

右侧96例,左侧24例,双侧9例,均无嵌顿。

1.2 诊断:根据父母的叙述和医生的体查,一般可明确诊断,但应注意双侧疝及合并隐睾存在。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2 手术 器械 与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1)手术 器 械 。,J,JD微 型腹腔 镜 (直 径 0.35
腹股 沟 斜疝 患 儿 156例 ,其 中男性 141例 ,女 cm),操作 钳 (直 径 0.3ClTI),自行 设 计 的 带线 雪 橇
收 稿 日期 :2008.06.10
小 儿 腹 股 沟 斜 疝 传 统 治 疗 方 法 为 高 位 结 扎 性 15例 ;年龄 8个 月一 11岁 ,平均 年龄 4.6岁 。其
术 ,此手术 虽然 有效 ,但切 口长 ,创 伤大 。随 着微 创 中双侧腹 股沟 斜疝 32例 ,单侧 124例 ;右侧 86例 ,
外科 的发 展 ,腹 腔 镜 下 治疗 /Ix)l,腹 股 沟 斜疝 逐渐 左侧 70例 ;传 统 高位 结 扎 术后 复发 10例 ;术 中发
Abstract: To evaluate the efects、complications、preventive measures of infantile laparoseopic fo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inguinal hernia. 156 i nfant ile oblique ing u inal hernia patients were operated by infantile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l sac combing with self-desigu ed stripline sledge latch needle 们 m October 2002 to M arch 2008.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 ial sac for Infantile ing u inof imoral her nia was super ior to tradit ional hernial repair. This method has m any advantages such as minimal invasion、small incition and scar、lower recurrence rate,fewer complications、liale suferred and SO on. Contralateral recessive inner ring port not closed can be found and treated in the same time. Furthermore, i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double ingu inofimoral hernia and relapsed indirect hern ia which is worthy applicat ion in clinic. Key words:laparoscopy;inguinofimoral hernia;hi【gh ligation of her nial sac infa ntile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分析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分析
C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h i g h l i g a i f o n f o r i n d i r e c t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i n c h i l d r e n . XI O NG We i , DONG K e , Y U
四川医学 2 0 1 3年 4月第 3 4卷 ( 第 4期 ) S c i h u a n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3 , V o 1 . 3 4, No . 4
・461 ・
论 著
腹腔 镜 疝 囊 高位 结扎治 疗 小 儿腹 股 沟斜 疝 I 临床 分 析
t r a s t a n ly a s i s .Re s u l t s T h e o p e r a t i v e t i me f o r o n e s i d e o f h e ni r a,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r e c u re n c e a n d t h e
n lh a e mi a . I n hi t s s t u d y ,1 0 6 p a i t e n t s u n d e r w e n t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1 0 5 p a i t e n t s u n d e we r n t c l a s s i c a l o p e r a t i o n,a n d T h e

小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357例论文

小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357例论文

小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357例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超高位结扎术在小儿疝手术中的方法、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357例小儿疝患者均在经腹股沟小切口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

结论全组效果良好。

手术操作时间短,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切口无需拆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很适合在基层医院普及。

[关键词] 小儿疝;小切口;超高位结扎术[中图分类号] r7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s,applications and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ultra-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urgery in children.methods 357 cases of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had small incision in the inguinal canal by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 based on the use of ultra-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conclusion the overall effect is good. operative time is short,light trauma,fewer complications, faster recovery,incision without suture removal,postoperative pain,quick recovery,low cost,it is suitable for universal primary hospital.[key words] pediatric hernia; small incision; ultra-high ligation近年来,小儿斜疝术式多样化,多以微创(腹腔镜或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主;我院我科从2006年2月起,在经腹股沟小切口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至今共计357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7例,男性342例(95.8%),女性15例(4.2%),年龄12个月-12岁,平均3.6岁;病程5个月-12年。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临床价值探讨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临床价值探讨
he ni1s c The op r in 1 t d fom 0 m i O 3 i m e n 1 m i . h a e e ur e a - on h t i ih d bl a r a a . e ato ase r 1 n t 0 m n( a 8 n) T e 2 c s sr c r d w s 1 m 1 t w nsw t ou e gint he a om b n d w ih u b l a e ni. T h e w a oub ew a ltlgae n l p r s o ga n, t e ot ra c p t d t r d ton l nis c i e t m ii lh r a c e on s d l le i t d i a a o c pe a i h he c e te he t a ii a hi i a i n. gh lg to Con lson T he fa u eofr p ii g o i n cui e t r e a rn bl que igui lhe ni do i lwa lofi an y s ur e e i a ar s o na r a ab m na l nf t b ut e ne dl n l p o c pe
ise f c ,a O dic s h om m o q s ins M e h ds T o t ket gh l ton o r a a y a om i lw als ur e dli t fe t nd t s u st e c n ue to . to a hehi i i fhe nils c b bd ga na l ut e n e n
( p rme t fGe e a u g r h n q n h n sa s tl C o g i g 4 0 1 De a t n o n r lS r ey C o g ig Z o g h n Hopi , h n qn 0 0 3,C ia a hn ) Ab ta t0betv Tosu y teo eain frrp i n biu n un lh ri fifn y s t r e de i a ao c p n sr c : jcie t d h p rt o e ar g o l eig ia e nao na tb u ue n e l n lp r so ea d o i q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单人骥(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外二科 高安 330800)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较高,具有不同于成人的发病特点,故其手术方法亦与成人不同。

我院自1985年~1996年共收治712例,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的方法,10min~20min即能结束手术,平均每例手术费时16min。

术后随访复发5例,复发率为0.7%。

并发医源性隐睾1例,占0.14%;阴囊血肿及水肿13例,发生率为1.8%。

现就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防止并发症三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

1 手术时机的选择 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鞘状突仍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以后闭合的机会越来越小,故笔者认为对6个月后腹股沟斜疝不愈的婴儿进行手术为治疗本病最有利的时机。

2 有关手术方法1) 麻醉选择:氯胺酮分离麻醉,按每公斤体重6mg肌注给药,可维持30min左右。

2) 切口选择:小儿腹股沟管很短,只有1cm ~1.2cm长。

通常在内环与外环之间取长约1.5cm 横形或斜行小切口即可。

3) 疝囊高位结扎及止血:切开皮肤后用小弯钳在外环部位钝性分离,分离提睾肌,提起疝囊前壁并切开。

距疝囊颈约1.5cm处提起疝囊后壁,用蚊式钳钝性分离后横断,分离疝囊至腹膜前脂肪平面,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保持疝囊完整性,高位贯穿缝扎,外加单线结扎,剩下疝囊仔细止血,不必剥离。

4) 切口缝合:1号丝线垂直褥式缝合一针即可。

3 有关并发症的防止 采用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损伤小、费时少,大大降低了术后疝复发、医源性隐睾、阴囊水肿及血肿的发生率。

1) 术后疝复发:疝囊后外侧壁与精索血管、输精管紧贴,分离时不要将疝囊撕裂,向颈部分离时见到腹膜前脂肪才算到了高位。

术中撕裂疝囊,分离未到高位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都是疝复发的原因。

传统的荷包缝合可能造成疝囊撕破或遗漏,而本法贯穿缝扎则可避免之。

2) 医源性隐睾:疝囊分离面大,腹股沟管瘢痕组织收缩,使睾丸上缩,即形成医源性隐睾。

腹腔镜治疗复发性年长儿小儿斜疝68例分析

腹腔镜治疗复发性年长儿小儿斜疝68例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R2 . 76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2 5120 )l3 90 6 — 1(09O4 9- 73 0 2
我院 自2 0 0 4年 1 月开 始 , 采用微型腹 腔镜 下行疝
再 由此切 口成完 整 的环形 缝 合 , 将线 拉 紧打 结 , 内 使 环 口成 一荷包缝合 , 结后用 带线 针 将脐 正 中襞缝 合 打 覆盖在疝 环 口及周 围 , 双侧疝 用 双侧 脐 内侧襞 覆盖 在 疝环 口, 解除气腹 , 手术 。 结束
( 海南 省妇 幼保 健 院 , 南 海 口 5 00 ) 海 7 26
【 摘要 】 目的 采 用微 型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 中襞覆盖 内环 1治疗复发性和年 长儿 小儿斜疝在临床 3 '
上应用。方法 收集 2 0 0 4年 1月 一 0 7年 1 20 2月病例 6 , 中年龄 1 2岁4 8例 其 0—1 5例 ,3例 为复发疝应 用微型腹腔镜 2
复 发 。结 论
微 型 腹 腔 镜 下行 疝 囊 高位 结扎 及 脐 正 中襞 覆 盖 内环 口治 疗复发 性 和 年 长 儿 小儿 斜 驰具 有 损 伤 小 , 复快 , 恢
手 术 时 间短 , 复发 率 低 等特 点 , 得推 广 。 值
【 关键词】 腹腔镜 ; 内环 口结扎术 ; 小儿斜疝
疝囊不能还 纳造 成 嵌顿 , 果 得 不 到适 当的 处理 , 如 可
作钳 ( 径 3I1 ,rcr直 径 3~4m , 进设 计 直 ' )Toa( ]1 1 1 m)改
12 2 麻 醉 .. 全部采用静 脉复合麻 醉。
麻醉 奏 效后 取 平 卧头 低脚 高 位 ,
发生绞窄性肠梗 阻 , 肠坏 死 , 以一旦 确诊 , 争取尽 所 应

腹腔镜下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腹腔镜下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量多 餐 。
过 大 且未 缝 合 腹膜 及术 后 患儿 哭 闹致 腹压 增 高 等 因 素 有关 , 如发
现 脐部 切 口有 脂 肪样 组 织 突 出 ,并有 血 性 渗 液 时 提 示 为 闻膜 疝 , 应 报告 医生及 时 将其 回纳 。 28 血 管 损 伤 . 腹 膜 后 大 血 管 和 腹 腔脏 器 大 血 管损 伤 时 ,患 儿 会 出 现 血 压 下 降 , 率 加 快 , 色苍 白 , 肢 厥 冷 等 休 克 征 象 及 心 面 四
随着 微 创 外科 的不 断发 展 , 腔 镜 4J 斜 疝 高位 结 扎 术 将 成 腹 ,b
而 形 成 , 组 出现 1 阴囊 气 肿 , 本 例 因气 肿 较 小 自行 吸 收 。 25 高 碳 酸 血症 因为 采 用 二 氧化 碳 作 为 气 腹 介 质 , 良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钟 ] 研
血肿吸收。
23 皮下气肿 _
人工气腹的c 身 过穿刺部位进入皮下残 留于疏 0
松 组织 可 引 发皮 下 气 肿 , 度皮 下气 I 2 3 可 自行 吸 收 , 重 的 轻  ̄ ~d 严 皮 下气 肿 如胸 部 气 肿 , 限 制胸 部 运 动 , 响 呼 吸p 术 后 应 仔 细 可 影 I ,
本 组 患 J s例 , L 8 男性 5 例 , 性 2 , 6 女 例 年龄 3 8 , 均年 龄52 ~岁 平 . 岁 。 后 出现 呕 吐 2例 , 刺 孔 出血 3 , 下 气 肿9 , 术 l 穿 例 皮 例 阴囊 气 肿 I 例 , 碳 酸血 症 1 , 腹 腔 大血 管 及脏 器 损 伤 , 静脉 血 栓 形 成 , 高 例 无 无 无 切 口疝 等并 发 症发 生 , 术后 并 发症 均得 到 及 时处 理 , 预后 良好 。

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观察论文

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观察论文

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9月10月至2011年5月22例患儿行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22例全部治愈。

手术时间单侧3~7min,平均 5min;双侧7~16min,平均12min 。

术后住院1~3d。

随访6~19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效果好、恢复快、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及术中能探查对侧隐匿性疝等优点。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儿童;腹腔镜辅助;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59-01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2009月10月至2011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疝囊高位结扎术2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 0.8 ~2岁;右侧斜疝11例,左侧8例,双侧4例。

19例单侧斜疝中5例发现对侧隐性疝。

1.2手术方法:采用气静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取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横行顺皮纹小切口,相当于腹股沟外环口所在体表投影上,切口长约1~1.5 cm。

用皮肤拉钩用血管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浅筋膜后,找到外环口的精索提睾肌筋膜。

钝性分离提睾肌和固有鞘膜,直至提出疝囊,将疝囊周围组织钝性分离至疝囊颈部,显露腹膜外脂肪后打开疝囊,置入30度或50度镜后用2号丝线在高位处结扎疝囊,同时建立气腹及采取头低脚高位约15度。

气腹压力维持在8~10mmhg。

用镜头探查对侧内环口,如对侧存在隐性疝,可见疝囊被气体充盈隆起,内环口开放。

明确后撤镜,适当轻压腹部排出腹腔内气体后用2号丝线高位结扎疝囊,在结扎线远端2mm处用2-0可吸收线缝扎疝囊。

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切口皮肤用记忆合金线皮内缝合。

微创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观察

微创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观察
删 Jb io
Yi i ga g C ne s i l f u e g C u t, u e g ̄u n n 6 1 p n l n e trHo p t f n o n yL f n a oL n a 5 2 4 1
【 src l jcieT ln KeMi t ret mi rp yh hlai fna t e i t a n e etMe h d ntoao m Ab ta t e t os n ai n h ao my Ob v ul z io o He o ah i gtno fn r ar t t f c. t o s Mii rct y g s i o i hn e me h o
术 后无阴囊 血肿 、 丸萎缩及移位 、 口感染 及裂 开 、 睾 切 尿潴 留等 并 发症 发生 , 有 2 仅 0例术后 出现 阴囊 轻度 水肿 , 未作特殊 处理 , 3 后 自行 消退 。全部病例 随访 6—1 d 2个月 , 术后无 1 例复发。
3 讨 论
1 材 料 与方 法
M i i ho a o o y He n o r p y Li a i n t e t e t o d a r c He - n t r c t m r i g a h g ton i he Tr a m n fPe i t i r
ni E 1.c a 自e t I
4 J 腹股沟斜疝 1 8 。结果 除 2 ,L 2例 0例术后 出现 阴囊轻度水肿外 ,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 全部病例随访 6~1 月 , 后无 1 2个 术 例复发。结论 微创小切 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操作简单 、 创伤小 、 手术时间短 、 恢复快 、 发症 少 、 口瘢痕小 等优点 , 并 切 是治
He ig a h g t n i et a e t 2 a e hl r n w t d rc g i a e i . s l s Ex e t 0 c s swh p e r d mi c o ] m o r p y l a i t e t n 1 8 c s s c i e i l i t n un lh r a Re u t c p a e o a p ae l s r t i o nh r m f o f o d }i e i n n 2 d a e e , o o e o l a in c u r d al a e t r o e p f r d ma n t r mp c t s c re a l p t nswe egU w u h e i o o d n i d o 6—1 n s T e a or c re c . 2 mo t 。 h r W Sn u r n e Con l s o Mi i o a o h e e c u i n n t r c — h tmy He ig a h ih h ain i i l ,r u , u g r mei h r, uc c v r , e o l ain , ma c s n s a d a tg s He o m o r p y h s g t smp e ta ma s r e yt s o t q i kr o e f w c mp i t s a s l i ii c r v a e . 卜 o s i s e y c o ln o a n n at a e t f h lr n i ei e to . r o c mo e t da p o r t eg a so t h s i l i e t n i e s a me d Na c t d s p r p i ei t r s ros o p t s r m oc d h t dl h i n a a nh a .

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论文

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论文

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行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 2010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96例予以腹腔镜下行斜疝高位结扎术。

结果 96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护理配合密切,无不良反应。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以及良好的仪器设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腹股沟疝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 r656.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17-01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是在微型腹腔镜的引导下,配合器械操作,在体外持钩针环形缝合内环口周边腹膜,在体外拉紧缝线打结,高位结扎疝囊的一种微创手术。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比传统手术小,不残留疤痕,无阴囊水肿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我院于2010年1月-12月对腹股沟斜疝患儿96例施行该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护理配合密切,无不良反应。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及仪器保养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0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96例,男84例,女12例,年龄8个月-10岁,均为单侧疝。

1.2 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或氯胺酮全身麻醉。

1.3 手术方法患儿取头低脚高位,脐皱褶切口穿刺建立气腹置入微型腹腔镜,左脐旁3cm切口进操作钳,镜下找到未闭内环口,在体表投影处戳孔,从同一戳口刺入18号硬膜外穿刺针,并与操作钳相配合,于腹膜外绕内环穿行,穿入7号丝线,并牵出,于皮下打结,结扎内环,内环结扎紧密,查无出血,放尽气体,切口无须缝线。

2 结果 96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2min-16min,没有1例出现腹腔脏器损伤,术后第1天即能下床活动,2d-3d出院。

随访65例,暂未发现有复发,未出现腹部并发症。

3 护理配合3.1 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术前1d护士到病区进行访视,针对家长及患儿对手术较恐惧,担心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怀疑手术效果等问题,护理人员应用亲切、鼓励的语言与他们交谈,讲解手术的优点,术前的注意事项,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经验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经验
【 s at Obet e T xlr tea vnae ft i i t no en lsci tet am n o tejvnl pt nswt Abt c】 r jci o epoe h da t so ehg l a o f ri a n h r t et f h ue i aet i v g h gi h h a e e i h

临床 研 究 ・
腹 腔 镜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术 治 疗 儿 童 腹 股 沟 疝 的经 验
朱熠林 陈 杰 王明刚 刘素君 申英末
(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北京 朝阳医院疝 和腹壁外科 , 北京 10 4 ) 0 03
【 要】 目的 摘
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优势。方法
h s i l a in,p so e aie ln t f sa n h olw— p Re u t 6 a e o taae a ae t h r i a ee td d r g t e opt i t az o o t p r t e g h o ty a d t e f l v o u. sl s 0 c s s c nr l tr ll tn e a w s d tce u i h n n l p r s o i p r t n,t e d rt n o p r t n frt e sn l i ewa 0 mi u e ,te me n t ft e p so e aie f o n a e wa a a o c p c o e ai o h u ai fo e a i o h i g e s s 1 n t s h a i o h o t p r t o d i tk s o o d me v 4 h u s n h o t p r t el n t fs y w s4~2 o r .Al t e p t n sh d sih o t p r t e p i n n l e iswee u e o r ,a d te p so e ai e gh o t a v a 4hus l h a i t a lg tp so e ai an, oa a g sc r sd.F f e v iy r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3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3例临床分析
· l28 ·
Journal of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 ̄ine Vo1.9,No.2 Jan.2010
腹 腔 镜 下小 儿 腹 股 沟疝 疝 囊 高位 结 扎 术 43例 临床 分 析
李 勇 吴保安 吴波 赵传 庆 胡继 东(泗 洪县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6区 江 苏 宿 迁 223900)
两侧 内环 ,明确 诊 断 。在 疝对 侧 脐外 下 2 cm处 置 人 5 年 Rowe等 甚 至 认 为 腹 压 增 加 即 可 使 未 闭 之 鞘 状 突
miD_套管 ,于 内环体 表投影 处 刺 入 自制 带 7号丝 线 的 直 (PPV)发展成 为疝 ,因此有 些 学者 将 CPPV称之 为 隐性
处 理 。术 后观 察 1 d后 出院 ,1周后 随访 有 3例 阴囊 水 结 扎疝囊 的方 法 。笔 者也 尝试用 电凝 烧灼 远端 疝囊 ,
肿 ,予抬 高阴囊 ,地 塞米松 2 mg静脉 注射 3 d后水 肿 消 目前临床 尚未形成 治疗规范。本组 患儿短期 随访有 3
褪 。
例 阴囊水 肿 ,彩 超提示 精索囊 肿 可能 。 目前 尚缺少 大宗
月对 43例 小 儿腹 股 沟疝 于腹 腔 镜 下 行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认 为腹 腔镜下 疝囊 高位结 扎术适 合 于 : ̄ zbJL腹 股沟斜
术 ,手术 简便 ,对组 织结 构破坏 小 ,现报 道 如下 。
直疝 ;②在各类腹腔镜手术 中发பைடு நூலகம்的隐性疝 ;③对于病
l 资料 与方法
史短 、疝 囊及 内环 口小 、不 常发 作 的成 人腹 股 沟 斜 直 疝
出,挤 压充气 的疝囊 ,收紧缝 线 ,确 认疝 囊 在高 位 闭合后 隐性疝 ,避 免处理 一侧后 对侧疝 在 短期 内形 成 导致再 次 于体表 打结 。如为双侧 疝可 将操 作孔 置 于脐 下正 中线 , 手术 。④住 院时 间短 ,节 省 医疗开 支 。

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23例临床论文

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23例临床论文

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23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62-02【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复发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其中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施行经外环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0%~3.0%的患者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

我院2003—2008年共收治腹股沟斜疝479例,术后复发23例,本文就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办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男性。

年龄1~60岁,平均17.5岁。

术后0.5个月以内复发6例,术后6个月内复发10例,术后1年复发7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再次手术治疗,复发至再次手术时间为3~12个月,再次手术局部解剖不清,组织粘连,瘢痕增生使手术操作困难,但是腹股沟斜疝的产生都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所以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最重要环节是疝囊高位结扎及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修补。

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下列因素与斜疝复发有关:疝囊没有高位结扎7例,腹股沟管未修补5例,疝囊壁撕裂4例,疝囊悬吊固定3例,疝囊结扎不紧线松脱2例,内环切开未修补1例,切口感染1例。

2 结果23例复发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3.1 术式选择和操作正确与否是预防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的关键腹股沟斜疝的产生都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所以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最重要环节是疝囊高位结扎。

但长时间的疝,由于肠曲经常从腹腔内下滑,内环被撑大,所以成人的疝,除疝囊高位结扎外,还需修补内环,防止术后膜由比较大的缺损处突出,引起疝复发。

现在仍有些外科医生做疝修补术时并不修补内环,术中也不检查腹股沟三角的腹横筋膜是否薄弱,一律将腹横肌腱膜弓状缘和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在精索后侧缝紧,不留空隙看作就是修补内环,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内环在腹横筋膜层。

我们认为,斜疝手术最重要的是修补内环,是否需要加强腹股沟三角,可用手指从内环伸入腹腔,探视三角区的腹横筋膜是否易被顶出而定。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分析引言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男性患儿中较为常见。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但这些方法可能带来术后伤口愈合困难、疼痛明显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手术方法,其具有微创、伤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小儿外科医生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就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特点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一个小于1cm的脐部切口进行的微创手术。

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在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特点是将疝囊固定在腹股沟环的上方,从而减少疝囊的下垂,预防疝囊再次脱垂。

此种手术方法不仅具有微创等优点,还能够有效降低腹股沟斜疝的复发率。

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目前,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已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脐部切口将腹腔镜插入腹腔,然后将疝囊固定在腹股沟环的上方,最后在切口处缝合。

整个手术过程在监视下完成,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三、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有效性分析通过分析相关临床文献和医疗数据,可以得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性。

1. 术后并发症率低传统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例如术后疼痛、感染、肠梗阻等。

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由于采用微创技术,创伤小,因而术后并发症率较低。

2. 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相比传统手术,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疼痛更轻,患儿术后不需要大量的镇痛药物,恢复更快。

3. 术后伤口愈合速度快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伤口较小,愈合速度快,疤痕更美观。

4. 术后复发率低通过临床观察数据,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术后复发率相比传统手术显著降低。

腹腔镜下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干预
理 杂志 ,0 2 1 ( )2 2 0 ,8 8 :2
作者 简介 : 燕清 , ,4岁 , 黎 女 4 大专 学历 , 毕业于 四川 华西 医科 大
学, 主管 护 师。 E mal A YW一 7 8 4 1 3c m — iGZ S : 50 1 @ 6 . o ( 收稿 日期 :0 8 0 — 0 2 0 —4 3 )
术 治疗 顺 利 进 行 的重 要 环 节 。腹 腔 镜 用 物包 括 : 器 、O 气 监视 C
打结 , 高位结扎疝囊 的一种微创手术。微创外科 手术 是手术外
科的一门全新学科 , 因具 有 切 口小 、 术 简 便 、 出血 、 副 损 手 无 无
腹机 、 冷光源 、 导光束 。 小儿斜疝专用器械包括 : 0 5mm3 。腹腔
维普资讯
一 汐固自嘧露
的 。 参考文献 1 林御贞.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J实用 医技 】
杂 志 ,0 7 1 ( )8 2 0 ,4 6 :8
从本组 病例分析 ,气管切 开术 是抢救重型颅脑损 伤的关
键, 同时术后极 易并发肺 部感 染 , 别是老年及体弱 多病的患 特 者, 直接影响患者 的预后 。如何处理好 气切术在抢救重型颅脑 损伤过程 中的这把 双刃剑 , 其关键是 预防 , 而正确的护理工作 .
1月 - 07年 1 20 2月期 间 ,在 我 院 行 腹 腔 镜 下斜 疝 高位 结扎 术 的 5 腹 股 沟斜 疝 患 儿 护 理 干 预 对 策 实施 效 果 .4例 患 儿 手 4例 5
“ ” 人 为中心完整 的心身全面护理 , 心理护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着疾病 的治疗 、 护理及预后。 为了调动患儿潜在的积极 因素 , 使 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术前 1 巡 回护士到病 区进行访视 , d 针 对家长及 患儿对手术较恐惧 , 心术 中及术后并发症 。 疑手 担 怀 术效果等心理问题 , 实施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 , 提高对护士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复发疝的临床效果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复发疝的临床效果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复发疝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复发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再次治疗的20例小儿复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

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7.6±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8±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7.7±5.4)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8±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儿麻醉清醒后6~8 h 即可进食流质食物,术后1~2 d下地活动,术后2~4 d出院。

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伤口感染和1例血肿。

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复发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ligation hernial sac under single-port lapar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recurrent hernia. Methods 20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hernia treated again from March 2009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1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ligation hernial sac under single-port laparoscop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7.6±2.4)min,which was shorter than (22.8±2.7)min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traoperativ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7.7±5.4)ml,which was less than (23.8±6.8)ml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awaking from anesthesia,liquid diet can be taken within 6 to 8 hours,off-bed for movement 1 to 2 days,and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2 to 4 days after surgery.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re was no recurrence,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one case with wound infection and one with hematoma after surgery were displayed.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ligation hernial sac under single-port lapar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recurrent hernia is significant,which is safe and reliable on pediatric recurrent hernia at advantages of mild damage and short operation tim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High ligation hernial sac under single-port laparoscope;Recurrent hernia;Oblique inguinal hernia小儿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其中斜疝所占比例最高[1-2],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3],目前常采用的术式为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80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80例临床分析

50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临 床 医 学目前,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在小儿疝中已经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

自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诊治小儿疝的80例患者进行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

80例患儿中,男孩63例,女孩17例,年龄在1~13岁。

腹股沟斜疝部位:左侧36例,右侧41例,双侧3例。

我院另有60例行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

2组患儿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禁食禁水4~6h,如患者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术前积极处理。

术中采用头高脚低位,在脐窝处切口建立气腹并置腹腔镜,探查腹腔,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0.15cm切口,持针自内环口内侧穿刺,线头置于腹腔。

另用一针自内环口外侧腹膜下进针,将留线处腹膜进入腹腔,线带出体外进行结扎,在结扎前排尽阴囊气体,线埋于皮下。

将脐正中襞缝合,将内环口完全覆盖,手术结束。

2 结果本组报告80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

80例患者有2例出现术后复发,无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8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min,平均住院时间3d。

本组报告的80例患者与我院60例行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与进行比较,见表1。

3 结语腹腔镜近几年在微创外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国内外专家研究和实践表明,小儿腹股沟斜疝只做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根治目的。

传统的开刀治疗腹股沟斜疝因存在切口大,损伤机体组织的范围也比较大,同时复发率比较高等缺点,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避免了以上缺点,具有创口小,无显著的疤痕,对机体损伤程度也小,患者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3d左右即可以出院;且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减少静脉输注抗生素;经腹腔镜可清晰探查腹腔内环境,结扎确切,能发现并及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采用双重荷包结扎能降低复发[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6.10.010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d',JL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疝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
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儿童患J1.,Iti床 资料264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 和多因素分析。共有年龄、性别、BMI、疝部位、术前病程、术前是否嵌顿、疝环口大小、结扎线种类等 8个因素纳入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术后疝复发的风险,并做风险等缴划分。结果264例患儿
万方数据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6年10月第37卷第10期Chin JPediatrSurg,October 2016,V01.37,No.10
裹2
264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的大小。Xiang等[7]认为内环口越大,其表面的肌 肉和腹横筋膜往往就越薄弱,内环口边缘的腹膜也 更容易滑动。而内环口后方由于更加缺少肌肉的保 护,当患儿术后出现频繁咳嗽,便秘或者腹泻,疝内 容就更容易在原内环口处突出。除此之外,较大的 内环口在结扎时,结扎线所承受的张力也必然较大, 故也容易导致疝复发。 除了内环口大小,结扎线的种类也是疝复发的 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认为使用可吸收线 更容易导致术后疝复发。由于可吸收线往往在疝囊 消失前就被人体吸收,故而导致疝复发率增高[8]。 Blatnik等[9]使用兔子建立动物模型,选用可吸收线 结扎疝囊,发现即使在手术后12周剪断缝线,复发 率也达到100%。而某些可吸收线只需2周就会逐 渐被人体吸收,所以这更容易导致疝复发。本研究 中术后1个月内和1个月左右复发的病例即考虑系 结扎线吸收所致。因此保持结扎线的完整性十分重 要。Blatnik等[9]还认为可吸收线对内环口周围组 织的刺激很轻,不能产生足够的瘢痕,而这些瘢痕组 织对于防止疝的复发十分重要。他们在一些动物模 型中对缺损周围的腹膜预先制造一些创伤,然后再 使用可吸收线修补,通过设置对照,发现预先制造腹 膜创伤可引起局部瘢痕增生,再剪断结扎线能明显 提高修复成功率。Esposito等[1州1]的研究则是在临 床工作中在腹腔镜下结扎疝囊后,将内环口周围的 少许腹膜环周切除来制造创伤,从而明显降低了术
[Abstract]Objective
sac
2014.The relevant factors were age,gender,body mass index(BMI),10cation of
disease。incarceration
or
sac,course
ofΒιβλιοθήκη not,size ofintemal inguinal ring
inguinal
hemia.And
recurrenc己
recommended for laparoscopic ligation of modified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 is ideal for children
诵th

high risk of
正。
一、影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的因

346侧手术中有11例术后出现疝复发,复发率 为3.2%。11例复发患儿均于第一次术后1个月~ 3年内接受再次手术。其中2例于术后1个月内复 发,1例于术后1个半月左右复发,1例于术后5个 月复发,3例于术后6个月左右复发,1例于术后8 个月复发。2例为术后1年左右复发,1例于术后接 近2年时间复发。第二次手术均采用传统开放式疝 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疝复发相 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内环口直径、 使用结扎线是影响患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 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O.05,表2)。术后复发的 11例患儿中,年龄最小者为4岁,小于4岁的患儿 无一例术后出现复发。术中所见疝环口大小与术后 是否复发呈正相关。使用术中可吸收线结扎疝囊的 28例患儿中有5例术后复发,而使用不可吸收线结 扎疝囊的236例患儿中有6例术后复发。 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的风险等
existed in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isk
stratifications(矿=31.434,P
<0.05).Conclusions
pediatric
Use of non-absorbable suture iS
共完成346侧手术,患儿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为(3:3±2.9)岁。其中男229例,
女35例。共有39例术前曾发生疝嵌顿,发生于右侧腹股沟者有114例,发生于左侧者有68例,发生 于双侧者有82例。其中有11例疝于术后1个月至2年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2%。术后复发的11 例患儿中,年龄最小者为4岁,小于4岁的患儿无一例术后出现复发。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 示年龄、内环121大小、结扎线是影响患儿术后是否出现疝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风险等级的患儿 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34,P<O.05).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尽量避 免使用可吸收线,对于复发高风险患儿可选择一些改良的腹腔镜手术。 【关键词】斜疝;腹腔镜检查;复发
埋于皮下。
三、内环口大小测量方法 将测量衣服的软尺剪成5 cm长,5 mm宽的条 带状,裁剪时注意保留其有刻度的一边。消毒灭菌 后于术中使用经5 mm戳孑L带人腹腔。使用两把血 管钳分别夹住软尺的两端保持张力,然后在腹腔镜 监视下用裁剪的软尺测量内环口最大直径。 四、统计学处理 应用Logisitic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
[Key wordsl
Indirect hernia;Laparoscopy;Relapse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dxJI,
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方式体现出了更多的优势。
万方数据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6年10月第37卷第10期Chin J
Pediatr
Surg!O—ctob—er 201j!y!!:!!!型!:!!
Corresponding author:Li
Quanlin,Email:645185541鲰.CO'/竹
To explore the recurrent factors after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for pediatr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IIH).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 264 IIH children undergoing single ligating inguinal ring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n3.ber
Recto-trot
factors after laparosct哪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
for pediatric indirect iq驷jⅡm heraia
’%,l管Xiaoyan,Li Quanlin,Li Yang,Jia Ro扎g,Luo Li,P甜Min,Ren Mingyang Ope地ting Room Department(Wang XY),Gastrointestinal&Hernia SurgO'y Department(Li QL, “y,J缸R,Luo L,P“M,Ren My),Munici抛Z Central Hospital,Nanchong 637000,C}lina

and suturing type.Multi and un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Risk factors of
analyses of
recurrence
recurrent
factors
were performed with
Logistic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皇华4,JtAb科杂志2016年10月第37卷第10期Chin
J PediatrSurg,October 2016,V01.37,No.10
・微创外科专题・ 腹腔镜/bJl.,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 疝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王小艳李权林李阳 贾蓉 罗莉 蒲敏任明扬 作者单位: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手术室(王小艳),胃肠疝外科(李权林、李阳、贾蓉、 罗莉、蒲敏、任明扬) 通信作者:李权林,Email:645185541@qq.corn

二、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患儿取平卧位,于脐下缘做小切口 穿刺气腹针缓慢建立气腹,设置气腹压维持在6~
8 mmHg(1 mmHg=0.133
kPa),放入带操作孔的
表1
根据表2结果计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
264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腹腔镜。探测双侧内环口。于左上腹锁骨中线附近 建立另一个戳孔。以单股线穿过空针头,于内环口 12点体表投影处穿人,线尾留于体外,分别于内外 半周腹膜下潜行后于6点位穿入腹腔,退出针头,腹 腔内外两侧均留有双股线,经操作孔伸入操作钳经 过外侧缝线圈内钳住内侧缝线。腹腔外牵扯外侧缝 线带出被钳住的内侧缝线。至此,内侧线圈已完全 环绕疝囊颈1周,体外打结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线结
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回归模型进一步行多因素分 析。应用ROC曲线评估术后复发的风险,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腹腔镜治疗tbJL腹股沟疝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手 术时间短,可同时探测对侧内环I:1,减少异时性疝的 发生[1。3|。然而无论是临床工作中的观察还是国外 一些文献均报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疝复发 率可能略高于传统手术[4_5j。因此对于那些行腹腔 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有复发高风险的患儿,仍应考虑 传统的手术方式或更为可靠的腹腔镜下修补方式。 为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疝复发的高位因 素,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行腹腔镜 d,JL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264例共346侧手术,旨 在探讨影响腹腔镜下d,JL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 高位因素。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264例患儿共完成346侧手术,患儿 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为 (3.3±2.9)岁。男229例,女35例。共有39例术 前曾发生疝嵌顿,发生于右侧腹股沟者有114例,发 生于左侧者有68例,发生于双侧者有82例。术前 全部经体格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人院 时共有18例患儿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均得以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