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系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
船舶制造行业船舶建造质量管理制度

船舶制造行业船舶建造质量管理制度船舶制造行业是一个与海洋相关的重要领域,对于保障船舶建造质量,确保船只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船舶建造质量,各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和执行一套全面有效的船舶建造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体系在船舶制造行业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船舶建造质量的基础。
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目标:企业需要明确质量目标,确立达到高质量船舶建造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质量目标应该明确、可衡量,并与企业整体战略一致。
2. 质量职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部门的质量职责,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责任能够明确,避免责任模糊导致的质量问题。
3. 质量过程控制: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采购、生产等过程的控制措施和标准。
4. 质量检验和测试:确保船舶建造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和测试能够有效进行,包括原材料检验、零部件检验以及船舶整体的质量检验。
5. 不良反馈和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不良反馈机制,并对质量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人员培训和管理船舶制造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对于提高船舶建造质量至关重要。
具体包括:1. 岗位培训:为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设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帮助其熟悉工作流程、规范要求以及技术标准,提高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2. 考核评价:建立定期的岗位考核评价机制,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并通过考核结果对人员进行激励或培训补充。
3. 持续学习:鼓励从业人员进行持续学习和技能提升,使其能够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设备和工艺管理船舶建造质量的标准与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需要船舶制造企业配备适当的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来支持质量管理。
以下是设备和工艺管理的关键要素:1. 设备管理:确保所有设备都经过检验和测试,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浅述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

浅述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是船舶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航行性能。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仅涉及到材料和技术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建造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浅述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
一、材料选用船舶建造的质量控制首先在于材料的选用,船舶建造材料包括船体结构钢材、焊材、管道材料、电气设备等。
在材料选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执行,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船体结构钢材应符合船级社规定的材料要求,焊材应符合焊接工艺规范要求,管道材料应符合船舶建造标准等。
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船舶的建造质量。
二、工艺控制船舶建造的工艺控制是确保船舶质量的关键环节。
工艺控制包括焊接工艺、切割工艺、组装工艺等。
焊接是船舶建造中常见的工艺,也是影响船舶质量的重要环节。
焊接工艺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包括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规范书的编制、焊接工艺评定人员的培训等。
切割工艺和组装工艺也需要严格控制,保证船舶的结构完整性和强度。
三、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船舶建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整个建造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质量监控、质量评审等。
在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材料的验收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工艺过程中,需要进行工艺过程的监控和检验,保证工艺的合格性。
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船舶的全面验收和试航,确保船舶的各项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浅析船舶管系的安装检验

浅析船舶管系的安装检验摘要:管系可以说是整个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管系也是影响船舶安装质量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由于管系本身所涉及到的管路数量比较多,而且其安装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引起格外的关注与重视。
为此,工作人员应当负起责任与使命,打心里重视深入管理安装工作实际,以创新的思维作为指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船舶的安装、检验,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本文主要围绕着船舶管系的安装检验要点,展开了相关的论述,详细分析了如何把握住管系安装检验的关键要点,以期从根本上提升船舶安装质量。
关键词: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前发展,船舶的制造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这个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难得的机会。
但是机遇和挑战是始终并存的,船舶的安装与制造,本身是一项较为复杂、精细的工作,安装人员应当注意每一个部件的安装,尤其是管系的安装。
由此可见,深入船舶管系安装实际,分析、总结管系的安装要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操作为安装人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是非常重要的。
一、船舶管系安装检验的规定船舶管系安装检验的规定,主要指出了船舶管系安装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安装人员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船舶安装检验。
归结起来,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一是在船舶机体的安装工作开始之前,验船师应当预先做好相关工作——进行设计图纸的检测,确保设计合理、无质量隐患以后,才能够开始船舶的安装。
但是如果发现设计图纸存在一些问题,验船师应当在第一时间通知到审核部门,由审核部门牵头,进行图纸的复核和检验,解决相关的问题,直至确保设计图纸合格,满足船舶安装需求后,再投入使用。
二是在船舶建造开始之前,建设单位还需将有关船舶的安装资料交给验船师加以审核,譬如船舶的建造标准、船舶检验项目等等,都需要仔细核准和审查。
在验船师确定合格以后,才可以开始船舶的建造工作。
三是验船师主要就是进行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监督、审查等工作。
船舶管系安装作业指导书

船舶管系安装作业指导书11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船舶管系的安装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船舶管系的安装.对于特种船舶或有特殊要求的管系,应按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2 安装前准备2.1 熟悉和掌握管系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按要求进行安装准备。
2.2 安装的管子应有合格标记。
管端严密封口,对封口损坏的管子,安装前需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壁。
2.3 安装的阀门及管件等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并具有良好的清洁封口。
法兰密封面和螺纹接头的螺纹不能碰伤或其它损坏,如有损坏应予修正。
2.4 安装的管子、阀门及管件等应对照相应图样和技术文件核查其正确性和配套完整性.2。
5 管子和管件安装前应堆放在环境清洁的场所。
2.6 镀锌管或镀锌零件的镀层表面应光滑,如在装焊时局部受到损伤应及时用富锌底漆补涂。
2。
7 管子连接机械设备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设备的对应接口是否一致,并检查设备接口内的清洁状况,如有污物或其它不清洁的情况,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局部清洁或拆卸清洗,在达到要求后,方可与管子连接.2.8 管子连接阀门和其他管件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阀门和其他管件的对应接口是否一致,并检查阀门和其它管件接口内的清洁状况,如有污物或锈蚀,必须进行局部或全部清洁,在达到要求后,才能提交安装。
3 人员3。
1 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3.2 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4 工艺要求4.1 管系安装必须按图纸进行,管子的排列应尽可能平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斜交.4。
2 管系的安装间距4.2。
1 并行管或交叉管,邻近两根管子(包括管子附件)间距一般应在20㎜以上,允许极限大于10㎜,如图1所示:图1 管子间距4。
2.2 对于需要包扎绝缘的管子,包扎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件或船体结构件的间距在20㎜以上。
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分析

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分析作者:柯炬锋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6期摘要:船舶管系作为船舶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制作和安装质量会对整个船舶建造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现代造船技术不断更新进步,但是船舶管路系统的种类和数量依然没有减少。
相反,随着船舶功能的多样化,现代船舶的管路系统更加复杂和庞大。
因此,管系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影响整个船舶的建造质量,甚至影响到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分析前言在船舶制造期间,运用的技术比较多,比较广范围。
比如:轮机、电气、等等。
管系作为船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多个环节中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因此要重视整个船舶管系安装要点,确保整个船舶管系质量。
1 对于船舶管系安装检验的一般性规定(1)现场生产和检验人员,在船舶开工建造前,要深入研究审核的图纸和审图意见,相关工作要以此为依据。
当生产检验人员发现审批图纸中存在不符合船舶建造实际情况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再检查审核图纸内容,确保图纸内容同船舶建造要求一致。
(2)在建造船舶前,建造单位要把船舶的相关资料提交给验船师,如船舶检验项目、船舶建造标准等,待验船师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建造。
(3)生产检验人员需要对船用产品证书和相关标识按照持证清单要求进行核对,假如发现不符合要求时,要通知相关部门报告实际相关问题。
(4)在船舶管系检验期间,如果发现船舶管路损坏或缺陷问题,生产检验人员要及时联系船检和船东,进行妥善协商来解决问题。
(5)现场生产检验人员审查施工工艺时,要严格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并按照要求监督施工。
(6)生产检验人员要深入性的检查船舶重要部位的管系安装及试验,同时做好检查记录。
(7)管系生产及检验人员要深入到船舶管系安装施工现场,进行巡回检查船舶各个部位的管路,及时发现管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解决。
2 船舶管系焊接、内场制作和内部涂层检验要点(1)船舶钢制管材应采用冷折弯或热折弯方式成型,管材的弯曲半径一般大于或等于管系外径的三倍;如发现存在上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管系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
船舶管系安装

㈠ 划线 划线的依据有二种,一种是按开孔图,另一种 是按管子实物。 1、按开孔图划线步骤如下: ⑴ 认清船体分段的艏艉、左右、上下、正反方 向,方法为看分段标识或看船体分段工作图。 ⑵ 根据开孔图上管孔距船体构件尺寸及构件基 准面找出管孔中心线在船体上相应位置。对于正态 制造的分段,因构架在反面,需从分段边缘找出构 架位置移植到甲板正面,以此为基准找出管孔位置。 ⑶ 划出管孔中心线和圆周线,在就近的船体上 写上开孔直径,用洋冲在圆心及圆周线上打印。
㈡ 管子支架在船体结构上的安装焊接要求
表2.4.6
位置
船体构件上装焊管子支架的要求
位置 工艺要求
工艺要求
倒角
倒角
位于角钢上表面
位于焊接角 钢上表面
位于焊接 角钢背面
倒角
位于角钢背面
扁钢
倒角
GB2506-89、GB10746-89(CBM14~CBM19) 系列法兰螺孔直径与螺栓直径对应表
螺孔直径 φ11 M10 φ14 M12 φ18 M16 φ22 M20 φ26 M24 φ30 M27 φ33 M30 φ36 M33 φ39 M36 φ42 M39
螺栓直径
CBM1012~CBM1019系列 法兰螺孔直径与螺栓直径对应表
船舶管系工工艺
第八章 管系安装
第一节 管系安装的一般知识
一、管系安装对象品
管系安装对象品包括: ㈠ 管子,包括预先制作好的管子、自制的 管子、多芯管、仪表管等; ㈡ 附件,包括阀件、滤器、膨胀接头、吸 入口、落水口、盲法兰、压力表等; ㈢ 支架; ㈣ 卫生设备等。
二、管系安装的方式
管系安装的方式有: ㈠ 单元组装; 单元组装是在车间内或平台上,将在船上位 置靠近的舾装件如设备、基座、管子、阀件、附 件等组装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称为单元。组装 好的单元可吊上分段、总组或船上安装。 单元组成的条件是要有一个具有一定刚性的 主体,确保单元吊运时整个单元不会有大的变形。
船舶管系制作及安装流程

船舶管系制作及安装流程Ship Piping Fabr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Procedure.1. Planning and Material Procurement.Review project specifications and drawings to determine pipe sizes, materials, and routing.Procure required materials, including pipes, fittings, valves, and gaskets.Ensure materials meet specified standard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2. Prefabrication.Cut pipes to length and prepare bevels for welding.Fit and assemble fittings, valves, and other components.Weld and pressure-test subassemblies.3. Installation.Prepare pipe supports and hangers.Install prefabricated subassemblies into the vessel. Weld or bolt pipes permanently into place.4. Testing and Commissioning.Pressure-test the entire system to ensure integrity.Perform functional testing of all valves and instruments.Commission the system by introducing process fluids.5. Docu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Prepare and maintain as-built drawings and documentation.Establish a preventative maintenance program to ensure ongoing system reliability.中文回答:船舶管系制作及安装流程。
船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策略

船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策略在船舶制造行业中,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是确保船舶制造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船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质量控制目标的有效性。
船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策略一、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船舶制造行业的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至关重要。
该体系应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流程的优化、质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此外,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船舶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整个制造过程的合规性和一致性。
二、加强供应链管理船舶制造行业依赖大量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因此,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于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至关重要。
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的质量认证要求,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
此外,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表现,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所采购的零部件和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三、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对于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同时,设立质量检查点,进行质量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确保整个制造过程的质量稳定和一致。
四、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员工是船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有助于提高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效果。
培训内容包括正规的制造流程、安全操作规范、质量检验与测试方法等。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促进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制造行业也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升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水平。
例如,应用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和仿真,提前识别潜在问题,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
此外,引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六、建立良好的质量文化建立良好的质量文化是船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目标的实施的基础。
浅谈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分析

浅谈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分析[摘要]船舶的建造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项目,包含一系列工序,而且还涉及到电气、通信、通道、轮机等多个专业,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图纸论证到中期的现场建造以及最后的质量检验等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质量监管作保障。
这是保障船舶整体安全性的内在要求。
管系安装作为船舶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安装质量离不开科学的安装技术和工艺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后期合理的质量检验方法来确保。
本文就对管系安装中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希望给船舶管系安装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中图分类号:U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7)11-0124-011 管系的基本情况单从管系工作看,涉及到的种类多,数量大,规格也相当复杂。
如果简单从作用来进行划分,有动力管系与船舶管系之分。
二者之间是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在互补的基础上发挥着综合作用,为船舶性能提供相应保障。
管系安装涉及到多个不同环节,总体上来说有图纸设计,制作,安装几个方面。
船舶制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设计前要进行相关分析,分析工作就要用到相关数据,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基于工作人员的计算。
传统的计算工作大多由手动完成,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建模模拟,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数据。
在数据无误的情况下就可以制图。
对于已经设计好的图纸要进行检验,尽可能保证没有问题。
在对图纸进行审核时要考虑到几点问题。
如管的直径标准,内径大小,其它一些特殊管系则有着特殊要求。
比如,舱底水管的最小内径要在50mm之上,测量管内径要在32mm以上。
对于不同温度下,内径测量的要求不一样。
2 管系的安装2.1 单管安装单管安装的方法就是船舶先下水,将船体相关部分,如设备、阀箱等依据图纸要求安装后,再对管路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为了避免出现失误,要按照图纸要求有序将需要的管路输送到船体,并安装在图纸位置,安装顺序为先总管,后分支管。
船用管系安装工艺规范

Q/SWS44-001-2004船舶管系安装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的安装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船舶管系的安装。
对于特种船舶或有特殊要求的管系,应按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Q/SWS54-002-2003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Q/SWS64-001A-2004管子强度试验和管系密性试验规范3安装前准备3.1熟悉和掌握管系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按要求进行安装准备。
3.2安装的管子应有合格标记。
管端严密封口,对封口损坏的管子,安装前需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壁。
3.3安装的阀门及附件等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并具有良好的清洁封口。
法兰密封面和螺纹接头的螺纹不能碰伤或其它损坏,如有损坏应予修正。
3.4安装的管子、阀门及附件等应对照相应图样和技术文件核查其正确性和配套完整性。
3.5管子、阀门和附件安装前应堆放在环境清洁的场所。
3.6镀锌管或镀锌零件的镀层表面应光滑,如在装焊时局部受到损伤应及时用银粉漆补涂。
3.7管子连接机械设备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设备的对应接口是否一致,并检查设备接口内的清洁状况,如有污物或其它不清洁的情况,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局部清洁或拆卸清洗,在达到要求后,方可与管子连接。
3.8管子连接阀门或附件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阀门或附件的对应接口是否一致,并检查阀门或附件接口内的清洁状况,如有污物或锈蚀,必须进行局部或全部清洁,在达到要求后,才能安装。
4人员4.1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Q/SWS44-001-2004 4.2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5工艺要求5.1管系安装必须按图纸进行,管子的排列应尽可能平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斜交。
5.2管系的安装间距5.2.1并行管或交叉管,邻近两根管子(包括管子附件)间距一般应在20㎜以上,允许极限不小于10㎜,如图1所示:5.2.2对于需要包扎绝缘的管子,包扎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件或船体结构件的间距在20㎜以上。
(工艺技术)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

(工艺技术)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科编制Lenovo User2008-9-1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为现代造船的发展,规范管系制作及安装,保证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使船舶建造更加规范化、正规化所编制。
本工艺参照各种相关船舶建造标准、规范及本公司实际而编制。
管系布置、预制及安装流程原则、规则。
一.管系布置原则1.管系布置要层次分明,顺序为先大口径管,后小口径管。
管子的排列应尽可能平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以最短的距离连接,达到最佳目的,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斜交叉。
2.管系的布置间距(1) 并行管或交叉管,邻近两根管子(包括管子附件),间距应在20mm 以上。
(2) 对于需要包扎绝缘的管子,包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件或船体结构件的间距在30mm以上。
(3) 下列管子与电缆的间距应在100mm以上。
a.蒸汽管子绝缘层外表。
b.非水隔层绝缘的排气管外表。
c.工作压力9.8MPa(100kg/cm2)以上的高压空气管。
3.位置应便于安装和操作,各种管子应尽量沿准船体结构或箱柜的附近布置。
4在通道拆装维修及检查等必要的空间内,不应设置管路,对机械拆装、维修、检查等必要的空间应根据设备详图,经阅校核后再做最后决定。
5.当电缆、管子和通风管道在同一位置时,最好由上至下,按照电缆-管子-通风管的顺序布置。
6淡水管不得通过油舱,油管不得通过淡水舱,如不能避免时,应在油密隧道或套管内通过,海水管也尽量避免通过淡水舱,其它管子通过燃油舱时,管壁按规范要求加厚,且不得有可拆接头。
7.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测量管和注入管应避免通过居住舱室,如必须通过时,则通过该类舱室的管子不得有可拆接头。
8.配电板及重要仪器上方及后面不得设置蒸汽管、油管、水管、排气管、油柜和水柜。
特殊情况下必须布置时,则不得设置管接头,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9.锅炉、烟道、蒸汽管、排气管及消音器的上方应避免设置油管及油柜,如无法避免时,油管不得有接头,且应装设滴油盘或其他防护设备。
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DOC)

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一、概述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是指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保障建造船舶的质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和建造规范。
二、质量控制措施2.1 设计阶段控制设计阶段是船舶建造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建造、试航和交付的质量。
在设计阶段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把控:•确认设计资料:确认并检查船级社提供的设计资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国际及国内标准以及建造规范的要求。
•可靠性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参数的可靠性、准确性、合理性,通过评估和验证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并符合船级社及国际标准的要求。
•技术标准:确保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技术可行性、安全性、环境保护性等因素,并严格按照航运标准和国际码规等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监管机构认证:设计阶段需要进行 regulatory 和客户接入程序等认证。
2.2 原材料控制建造船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其中包括钢材、电器装置、管件等。
如何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关键。
•供应商质量控制: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管理,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筛选和纳入供应链管理。
•生产过程控制:监督原材料生产全过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设计、材质要求,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同时对生产和委托加工商进行质量监管。
2.3 加工和制造控制船舶的加工和制造在整个建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掌握相关加工工艺和制造标准,从而保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
•机械加工:应该确保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使用优质货物和器材。
•焊接控制:应该使用认证的焊工,正确定位焊口及焊材型号,确保焊缝的密实性和焊接质量。
•试航制造:试航制造是船舶建造的重要环节,需要确保船舶试航前进行全面的试验和检查,以确保船型符合要求、船舶在水下的工作性能可靠、降低试航出现的问题。
三、仪器和设备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从而确保船舶建造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检测仪器:如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等对船舶的关键部位进行质量检测。
浅述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

浅述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船舶建造质量控制是指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控制:船舶建造的第一步是根据船主的需求进行船舶设计,设计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设计控制。
设计控制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拟定、设计审核、设计校核等过程。
通过严格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设计满足船舶建造的要求。
2. 材料控制:船舶建造中使用的材料很重要,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
材料控制包括对材料的出厂质量检验、进场验收、储存条件控制等。
只有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才能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
3. 工艺控制:船舶建造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每一个工艺步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艺控制主要包括焊接技术、切割技术、组焊技术等,通过对工艺的控制,能够保证船体的强度和密度的均匀性。
4. 检验控制: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检验,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检验包括对材料的检验、焊接接头的检验以及成品的检验等。
通过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验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
5. 试验控制: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试验来验证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试验控制主要包括船舶的破船试验、吨位计算试验、主机性能试验等。
通过对试验的控制,能够确保船舶满足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6.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还包括对整个船舶建造过程进行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主要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规范船舶建造过程,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
船舶建造质量的控制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从设计、材料、工艺、检验、试验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程序,才能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
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

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海上贸易也日益繁荣。
船舶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在保证货物安全和运输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船舶的质量和安全性,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在航运行业中的应用。
一、船舶质量控制制度船舶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船舶在设计、建造、维修和运营过程中能够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的一系列规章和规定。
船舶质量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规范:船舶在设计阶段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船舶的结构和各个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安全和性能要求。
设计规范的制定需要考虑船舶类型、船舶尺寸、航行区域等因素。
2. 材料控制:船舶的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采购和检查。
3. 船舶建造过程控制: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工序和工艺的控制,以确保船舶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包括焊接、拼装、涂装等工艺的控制,以及相关工序的检查和记录。
4. 质量检验和验收: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以确保船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包括船舶的结构和设备的检查、试验以及相关文件的审核。
二、船舶质量验证管理制度船舶质量验证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船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保持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率。
船舶质量验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维护与检修:船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船体的完好无损。
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需要根据生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2. 巡航检查:船舶在巡航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船舶的结构安全。
巡航检查包括对设备的操作、船舶的结构和船体的磨损程度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记录。
3. 船舶质量评估:船舶质量评估是对船舶全面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结构完整性、设备性能和航行安全等方面。
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

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船舶是运输行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对于确保航行安全、降低运营风险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船舶的质量符合行业标准和国际要求,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实施的方法。
一、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需要确保船舶在设计、建造、修理和运营过程中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
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航行安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在海上运行面临各种天气和海况,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通过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缺陷,从而提高航行安全性。
2. 降低运营风险:船舶质量问题可能对运营造成严重影响,如频繁的修理维护、航行受阻等。
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降低运营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 符合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船舶建造和运营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
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是保证船舶符合这些要求的重要手段。
二、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的内容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内容:1. 设计控制:确保船舶的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结构强度、稳性、电气系统等方面的设计控制。
2. 材料控制:对使用的船舶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和控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 施工控制:对船舶建造和修理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工艺的制定、施工的过程监督和质量检查等。
4. 设备和系统验证:对船舶的设备和系统进行验证,包括船舶的主机、航行设备、安全设备等的性能验证。
5. 运营管理:确保船舶在运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包括定期巡检、维修计划的执行等。
三、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船舶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制度,需要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合适的管理组织: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和验证管理部门,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责任。
2. 制定详细的控制和验证标准: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验证标准,明确要求和指导。
1)船舶管系布置和安装通用工艺A解析

船舶管系布置和安装通用工艺A解析管系布置设计原则船舶管系布置应尽可能地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1.安全原则。
船舶是在海上运行的,因此在布置管系时,必须考虑到船舶的航行和海上恶劣天气的影响,确保管系在不良天气下也能正常运行,保证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2.紧凑原则。
船舶的船舱往往空间有限,因此管系的布置需要尽可能地紧凑,减少空间的占用。
3.易于操作和维修原则。
船舶在海上操作,如果管系出现故障,操作员需要进行快速的维修或更换。
因此,管系的布置应该便于操作和维修。
布置步骤船舶管系的布置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管系的路线和数量。
需要考虑到各个舱室之间的管道走向,以及管道的数量。
2.确定管道的尺寸和材料。
管道的尺寸和材料应该根据船舶的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3.安装支持。
在进行管系的布置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重量,安装支持到船舶结构上,确保管道的安全。
4.安装阀门和附件。
安装阀门和附件,以实现管道的控制和监测。
管系安装安装工艺船舶管系安装需要遵循以下的安装工艺:1.排布管道。
根据船舶平面图确定管道的位置,管线尽量排布紧凑,减少支架数量。
2.制作支吊架。
通过制作和焊接支吊架,将管系固定在船舶上。
3.避让电缆线束。
注意与其他管线和电器线束之间的间距,以避免交叉干扰。
4.安装管件。
根据管道设计要求安装并加紧管件,以保持管道的连续性。
安装验收船舶管系的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的安装验收:1.管线系统压力测试。
通过使用水或氮气进行管系压力测试,检测管道是否漏气。
2.阀门试验。
通过对各个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测试,检测阀门是否正常工作。
3.管路通畅试验。
通过水流和压力测试管路是否通畅。
4.附件安装验收。
检查附件是否安装到正确的位置,以及是否紧固。
结论船舶管系的布置和安装虽然相对复杂,但是遵循相关的原则和工艺,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可以保证管系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管氏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以确保管道的完好无损,防止出现故障和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船舶管系的制作与安装质量的控制
摘要:管系是船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制作与安
装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整体质量.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
措施对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进行控制,这对于确保船舶制造的整体
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点,本文就船舶管系的制作与安
装质量的控制进行浅谈。
关键词:船舶管系 制作 安装
一、船舶管系概述
(一)船舶管系分类
按照管系当中流通介质的不同,大体上可将船舶管系分为以下
几种类型:
1.水管路。主要包括海水管路、淡水管路、污水管路和盐水管
路等。
2.油管路。具体包括燃油管路、润滑油管路、液压油管路、煤
油管路等。
3.气管路。如空气管路、惰性气体管路、二氧化碳管路、压缩
空气管路、氧乙炔管路、氮气管路等等。
4.其它管路。水泥管路、液化气管路等。
(二)船用管材的规格
1.无缝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裂纹和分层,管壁厚度不
得小于最小厚度要求;管材应具备良好的延伸性和足够的强度,并
且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船舶常用无缝钢管的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船舶常用无缝钢管规格
2.焊接钢管。内外表面不允许存在明显的裂纹、结疤、烧伤和
深度划痕,卷材钢管的焊缝必须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未焊透的情
况。
3.水煤气管。按照是否镀锌可分为白铁管和黑铁管两种;按照
管端形式又可分为带螺纹和不带螺纹两种;按照管壁厚度可分为普
通和加厚两种。
4.不锈钢管。按照耐腐蚀程度可分为普通型和耐酸型;按照晶
体结构可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和沉淀硬化型。
(三)管材的选用原则和基本要素
管材的选用应当根据使用、工艺和经济等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
选择。具体选用时应当满足压力、温度和腐蚀性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船舶上的ⅰ级和ⅱ级管应当使用无缝钢管,也可以使用焊接工艺和
焊接质量合格的焊接钢管;高压二氧化碳管必须采用无缝钢管。
二、船舶管系的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一)管系制作的质量控制要点
1.下料。管材下料前应当对其外观进行检查,并认真核对管材
的规格和型号;按照安装图纸给出的尺寸要求选用最为合适的切割
方法进行下料,并确保切口平整、顺滑、垂直,切割完毕后,应当
去除毛刺、氧化渣和锈蚀等,管端被修理的程度不得小于30mm,切
割完毕后进行统一编号待用。
2.弯曲。对管材进行冷弯和热弯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子通
径的3倍,安装位置狭窄处不应小于通径的2倍;冷弯后的管子减
薄率不得超过20%,椭圆度不得超过8%;热弯后的管子减薄率不得
超过10%,椭圆度不得超过7%;皱折高度不得大于通径的2%。
(二)管系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
1.安装准备。安装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管系安装的设计图纸和
相关技术文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准备;用于安装的管子应当具
有合格的标记,管端应进行严密封口,若是封口损坏在安装前应当
用压缩空气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管件及阀门应具有产品检验合格
证,并具备良好的清洁封口,法兰密封面不能损坏,若发现损坏必
须及时修正;管子及管件在安装前应存放在清洁的场所内;管子与
机械设备进行连接时应当认真检查接口的一致性,同时还应检查接
口位置的清洁状况,若是存在污物应当及时清理。
2.工艺要求。管系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管子的排列尽
量做到平直、整齐、美观,不得出现迂回和斜交;并行管或是交叉
管的安装间距应在20mm以上;对于需要进行绝缘处理的管子,在
包扎好绝缘后,外缘与相邻管子及管系附件或是船体结构件之间的
距离应当在20mm以上;蒸汽管绝缘层外表、非水隔层绝缘的排气
管外表以及高压空气管与电缆距离应当在100mm以上;安装测量管
时应当做到垂直,若是必须呈弯曲形时,要确保弧顺、缓和,使测
量工具可以顺利通过;测量管的上端应当引伸至容易接近舱壁甲板
以上的部位,测量管最上端合适的位置处应设有透气孔,下端口对
应的舱底板上应当安装防击板;凝水管路的布置斜度和放水阀或是
旋塞的数量及位置应当在船舶处于正常纵向倾斜、正浮或是横向倾
斜不超过5度时,这样能够使凝水管系中的全部管段都可以有效泄
放凝水;主机润滑油循环管路、汽油缸管路、凸轮轴润滑油管路在
安装完毕后应当进行投油清洗;蒸汽管路、热水管路应进行热胀冷
缩补偿;船舱空气管安装应确保空气向上,不得存在袋形;没有水
封的座便器和水池泄放管应加装s弯头,管路倾斜度应控制在2-3
度左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设疏通接头;中间部位有90度
弯角的管子应避免出现两端等长的情况;为了便于管子安装,成束
管子的法兰应当排列为阶梯型或是错开排列。
3.质量检验。管系安装完毕后,应当根据报验项目单进行完整
性检验,先由各部门作业长负责自检,检验合格后报品质保障部进
行复检验收,确认安装质量全部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交船东验
收;验收文件应包括管路系统原理图、相关设计图纸、技术文件以
及变更通知单等;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对管系的连接、弯管、安装正
确性、操作位置等的验收。
4.密性试验。所有管系的密性试验压力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文件
的规定执行;燃油管系、油舱加热管系和密性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
力的1.5倍,且不小于0.4mpa;主、辅机起动管路的密性试验压力
应当不大于空气瓶上的安全阀起跳压力,其它管系的密性试验压力
为设计压力的1.25倍;对于无法进行密性试验的管系,应当在效
用试验时检查泄漏。
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确保船舶管系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应当不
断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达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质
量管理目标,并积极采用动态的质量控制措施,将各类因素对质量
的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范小宁,林焰,纪卓尚.基于自适应退火遗传算法的船舶管
路布局优化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3).
[2]许孟卿.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船舶管路设计、管理中的应用[j].
中外船舶科技.2007(9).
[3]杨铭珍,奚基华,叶柳.船舶管路附件标准化设计的新理念
[a].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
(6).
[4]蒋光宇.船舶管路生产设计几点经验之我见——油轮改矿砂
船管路生产设计总结[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