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词类活用复习导学案(学生)
词类活用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036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学案(三)(教师版)审核人:高三语文组考情分析: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题,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每年必考。
高考《考试说明》在这一考点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实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并且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类。
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考题趋势: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主要出题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L学习目标:找出活用字词,并准确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考点探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
【思维建模】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三、形容词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
《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
《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活版》复习导学案含答案《活版》复习导学案一、目标导学1、认识作者2、识记文言词语3、翻译句子4、掌握内容5、分析写法二、自主复习组长检查(一)认识作者:沈括,北宋,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二)识记文言词语通假字(1)活板“板”通“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已”和“后”连用,表示时间。
(3)若止印三二本“止”,通“只”。
(4)文理有疏密“文”通“纹”一词多义 1.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动词,算是(8)每韵为一帖动词,做(9)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10)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 2.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介词,用3.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 4.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代指字模 5.帖(1)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6.就(1)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动词,完成 7.若(1)不若燔土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如果 8.火(1)以草火烧名词作状语,用火烧(2)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烧词类活用1.板印书籍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三)、翻译(组长检查)(四)内容理解1、《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特点——活(1)、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2)、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3)、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5)、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五)说明方法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的说明刻字的厚度、硬度。
2015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实词推断导学案
2015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实词推断导学案考纲分析: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但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多采用三种形式考查实词: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三是翻译的句子也以“有无便于设置赋分点的实词”作为标准之一。
所以,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分值应该在10分以上。
3、备考策略:注意积累,学会推断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方法。
2、会利用实词词义推断的常用方法,结合语境准确推断实词含义。
一、推断词义的方法第一组练习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嫉妒,便施“掩鼻计”) 王怒曰:“劓.(yì)之。
”3、(晋)文公之时,宰臣上炙.而(毛)发绕之。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5、丰则贵籴.(dí),歉则贱粜.(tiào)6、尊老(父母的代称)在东,不办(不能)常得生米,何心独飨.(xiǎng)白粲.(càn)?归纳方法一:形声字形旁释义举例:“刂(刀)、弓、矛、戈、斤(斧)”多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多与动物有关“(言)、辶(走)、彳(行)”多与人的行为有关“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穴与洞穴有关“冖”与笼罩有关;“礻”与礼祀有关;“舟”与船舶有关;“言”与说话有关;“忄”与思想有关;“月”与“肉”有关;“酉”与酒有关;“米”与食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革”与皮革有关;“歹”与死亡有关;“角”与容器有关;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和常见实例。
2. 难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实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4.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对话,增强学生对词类活用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词类活用的准确性。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收集和整理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角色扮演材料:准备相关的文言文场景和对话,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考纲聚焦:《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导读:常见实词是指《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近几年来,关于文言实词的考查,高考命题常采用的形式有: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文言文翻译(也重在考查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一、考题导析1、( 2014全国大纲卷)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伏:认罪。
2、(2014湖南卷)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
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方法归纳一:练习1、(2013江苏卷)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2、(2014湖北卷)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B.脱道中牛死脱:逃离3、(2014广东卷)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B.将论囚论:讨论二、考题导析1、(2013湖南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B.乃投毦而答曰投:扔掉2、(2013湖南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是否正确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3、(2014福建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D.不可胜计胜:尽4、(2012湖北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C.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5、(2011湖南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是否正确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近期目标力图使学生弄清楚关于词类活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远期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给学生复习文言文一点方法指导。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练习中的句子所属的名词活用类型正确归类,分析总结出名词活用的常见规律,并加以概括化。
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教学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教学步骤:一、明确考点1.明确考纲要求,使学生知道“考什么”。
2005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有: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明确高考题型,使学生知道“怎么考”。
主要有两大类:(课件展示)⑴单独设题。
比如,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⑵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比如,2005年高考: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败逃)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暮、朝:名词活用为状语)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明确本课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锦囊妙计引导学生由概念走向课文内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
提问: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课件展示)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形容词导学案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导学案第五课时学习目标:复习形容词的活用形式及翻译方法学习重点:掌握形容词活用的基本规律学习方法:以“练—讲—练”为教学的基本思路,即学生先做课前练习,再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课堂巩固训练。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1、分析下列红色字体的词类活用。
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④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与妻书》)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小试身手,分析下列红色字体的词类活用。
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⑤小学而大遗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⑩亦以明死生之大。
3.看下列成语里的活用①扶危救困②推陈出新③取长补短④苦尽甘来⑤喜新厌旧⑥拈轻怕重⑦弃暗投明⑧无恶不作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形容词放在“能、欲、足、可”等能愿动词后,用作动词①火尚足以明也②大王必欲急臣规律小结: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句中的动词谓语,以表示动作行为。
2、形容词放在“之、我、其”等代词前用作动词。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规律小结:形容词+代词(之、我、其、吾)等构成动宾关系。
3、形容词带宾语时用作动词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小试身手,写出红色字体的词类活用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
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
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1. 写出红色字体的词类活用①春风又绿江南岸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2.分析下列成语里红色字体字的用法①安邦定国②治国安民③涸泽而渔④良药苦口⑤安居乐业⑥虚怀若谷四、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导学案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教学目的:掌握常见名词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教学重点:常见名词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课前预习案一、专题说明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常见的语言现象,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算作一种“修辞”现象。
所谓词类活用,指的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由某词类临时充当其它类词,并相应改变了它的意义。
一般来说,主要词类的语法功能是相对稳定的,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如果我们看到某个词在文言文中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以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它就算是活用了。
正确的解释词类活用,对于我们疏通文言语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些年来,词类活用很少在高考中单独设题,但是再对实词的解释判断和文言语句翻译中,词类活用仍然是重要的考查点。
二、解释概念: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一)一现代汉语语法结构顺口溜(定)+主+〔状〕+ 谓+(定)+ 宾<或+补>主谓宾定状补,一般成分弄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动词涉及人和物,涉及成分叫宾语;修饰限制是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还有标记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
(二)【典型例题】我们来看一组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1、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山东题)翻译: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
老友说:“好啊。
”解析:这几个句子结构简单,考查了“食”和“故人”的解释,“食”存在多音多义,“故人”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说法,比如“故人具鸡黍”。
除此之外,就是“止”的用法了,这个词虽然也可以支配宾语,但根据语境,我们也常把它当使动用法来解释,比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再比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举例3.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4. 词类活用的辨别方法5. 词类活用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2. 难点:辨别词类活用,并在阅读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及用法。
2. 举例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类活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及用法,举例说明。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词类活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练习:课堂上进行词类活用知识的问答或填空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选取一些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类活用知识,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八、课程延伸1.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词类活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代文化遗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词类活用的章节。
2. 参考书:古代汉语词典、文言文阅读指南等。
3. 网络资源:相关词类活用的在线教程、练习题及阅读材料。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高三参赛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高三参赛)编号: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方法。
2、掌握文言句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句式变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梳理活用和句式的相关知识,并针对这两点做好相关的文言文翻译。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条理清楚地梳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和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
课前准备案一、知识梳理词类活用的分类1、名词: (1)(2)(3)(4)2、动词: (1)(2)(3)3、形容词:(1)(2)(3) (4)4、数词: (1)(2) (3) 特殊句式的分类5、倒装句:(1)(2) (3) (4)6、非倒装句:(1)(2) (3)二、规律辨析请依照所给例句中活用和句式的特点,从必修教材或《史记》中再找一个典型例句,翻译该知识点,并辨清其在语法形式上的规律。
第一部分——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例句(1)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廉颇蔺相如列传》)(2)规律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齐桓晋文之事》)(2)规律2:(1)生生所资。
(第一个“生”,维持。
《归去来兮辞》)(2)规律3:(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齐桓晋文之事》)(1)扣弦而歌之。
(歌:唱歌。
《赤壁赋》)(2)规律5:2、例句(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鸿门宴》)(2)规律:3、例句(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使……称王。
王我:让我做王。
《齐桓》)(2)规律:4、例句(1)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师之:把他当做老师。
《师说》)(2)规律:(二)动词的活用1、例句(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均为名词。
《阿房宫赋》)(2)规律一:2、例句(1)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活之:救了他。
《鸿门宴》)(2)规律二:3、例句(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015届高三文言文实词复习 导学案1 枣庄二中 韩业伟
2015届高三文言文实词复习一导学案编号 001一)目标展示,【考点巧点妙拨】1.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它是山东卷的必考点。
考查的确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这些实词或是120个常用实词中的,或是在中学文言文课文中可以找到的。
因此,命题与课本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2在文言实词考点中,突出了对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后面讲)的考查。
3.题型稳定,一是客观题形式,为从四个选项中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二是主观题形式,在语句翻译中重点考查。
二)自主学习,1 检查晨读时对《第一方案》P132——P136重要实词的掌握。
及考查知识类型的掌握。
2 真题回顾自我检测2007年——2013年山东卷7年实词题。
2013年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茹:吃B.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秀:开花C.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被:通"披",穿着D. 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狎:接近2012年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C. 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能.和睦2011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子对曰:“凡牧民者,…”桓公曰:“善。
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2010年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
濒:临近B..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客:寄居C. 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文言文词类活用导学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导学案主备人:刘艳梅审核:高三语文备课组姓名:班级:小组:【学习目标】1、探究归纳各种类型词类活用现象的规律,能熟练识别词类活用。
2、明确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能准确翻译。
【知识链接】1、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理解B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语法功能,活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现象。
3、词类活用的类型①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②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使动用法、为动用法③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④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名词4、如何判别词类活用?①划分句子成分。
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②以今律古。
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词类活用。
【学法指导】学习方法:自学预习,探究性学习,积累归纳,强化练习。
【学习过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定语,不能受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愿动词来修饰限制。
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规律一: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关系,而是结构,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吾师道也3、天雨墙坏4、朝服衣冠5、流血五步,天下缟素6、道芷阳间行规律二: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它不受名词修饰。
1、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驴不胜怒,蹄之规律三: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前后用短语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1、范增数目项王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则直前诟虏帅失信4、今王鼓乐于此5、鼓三通,锣三下规律四:词(能、可、欲、宜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015届高三文言文实词复习 导学案2 枣庄二中 韩业伟
2015届高三文言文实词复习二导学案编号 002一)目标展示,【考点巧点妙拨】文言实词的掌握,一靠平时点滴的积累,二靠临场推断方法和能力。
不仅是多义词需要在语境中推断其义项,而且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尤其在翻译题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特别需要有根据语境推测文意的方法和能力。
实词理解题,有时并非完全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清楚无误地记得实词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为此,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1 同位互查晨读时对《第一方案》P138——P141题型探究中的方法掌握情况。
2 自学检测,整合考点知识。
(一)对称推断法1.方法点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2.演练体悟 (1)充分利用句中加点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③则思慎始而敬.终。
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二)连文推断法1.方法点拨文章中语句连贯,相承相接,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连的,所以可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句之意。
如《五人墓碑记》中有一句“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其中“皦皦”一词较难理解,可联系上一句中“湮没不足道”和“独”推断出。
“不足道”即“不值得称道”,“独”具有明显的转折性,可见“皦皦”应与“不足道”相反,即“光荣显耀”之义。
这种方法不同于利用对称特点的推断句,而是主要借助于上下句语意连贯的特点推断。
2.演练体悟 (1)利用连文推断法,试推断下面短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
前曰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答:”②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
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
2.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江苏卷)【参考答案】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
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的树影。
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情景演绎式)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正面: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冬天,南方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断了交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
很多车被堵在路上,车连着车,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比喻),这长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颤抖着无奈的身躯(拟人)。
侧面:人们开始焦虑起来,疯狂起来。
(枝叶添加式)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06全国卷Ⅰ)【参考答案】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和谐是春风与细雨的默契,和谐是小桥与流水的融洽,和谐是蓝天和白云的辉映。
(中心阐发式)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05北京卷)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坚决反对这种“圣者通吃”的荒唐做法。
教育界有教育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 学案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学案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学案目标 1.理解文言实词的几种现象,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2.掌握如何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方法。
3.课外应做好120个常用实词的积累。
一、(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二、(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导学案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实词的误用类型2、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判断方法【知识要点】文言文实词中的误用类型(一)不思语境1.不堪刑,诬服,论辟论:争论。
(判罪)《聊斋志异·崔猛》2. 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做买卖)2010年福建卷(二)不辨古今1、欧阳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使…明白)2、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物色:寻找(形貌特征)09江苏(三)不懂活用1、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
(使…回去)2011安徽卷原文: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
2、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苦:痛苦(以…为苦)2011广东卷(四)不知通假1.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
(通“赈”,赈济)2008年广东卷2.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内:里面(通“纳”使…进入)【知识归纳】实词误用小结:(一).不思语境(二.)不辨古今(三).不懂活用(四).不知通假【知识要点】准确判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一)代入语境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2011年湖南卷)病:批评2、临邛令前奏琴曰奏:弹奏(呈献,献上)原文: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联系课文:相如奉璧奏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回归课本1、钟佯不省,左右顾问佯:假装课本:特以诈佯为与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2、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2011重庆)课本: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3、比王指挥诣狱还比:等到课本: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侍坐》4、未及属稿属:撰写(2010福建)课本:衡少善属文《张衡传》(三)考虑词性1.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动词,抵押)2009年福建卷2.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3.今博士不难正朕难:困难(意动,以……为难)原文: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
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四)联系成语1.物情俱轻,宜从贷减贷:饶恕,宽恕(严惩不贷)《马绍》2.俾其守约束俾:使(俾众周知)2011年浙江卷《新唐书·张文瓘传》3.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超出)(出类拔萃)2011年湖南卷(五)根据结构1、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败北的军队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3、戴朱缨之帽,腰白玉之环佩戴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知识归纳】小结判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一)代入语境(二)回归课本(三)考虑词性(四)联系成语(五)根据结构试试身手1.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季:季节(一季的第三个月)(09湖南)2. 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文言文词类活用导学案 - -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论贵粟疏》) “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本来是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
“贵”“贱”‘卑”“尊”本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
“急”本是形容词,受能愿动词“欲”的修饰,活用作动词,是“逼迫”的意思。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也活用为动词。
例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福”“衣”两个名词的前面有副词“弗”“皆”修饰,都活用为动词。
“福”是“赐福”的意思;“衣”是“穿”的意思。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
例如:及陷于罪,然话从而刑之。
(《齐桓晋文之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冯婉贞》)“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远”是形容词,用在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作动词,“远”是远离的意思。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
例如: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舞雩”作宾语,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
例如:儿涕而去。
(《促织》)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项羽本纪》)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别的词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
2015届高考总复习导学案:文言文阅读(6份)古诗文阅读 学案22
学案22 文言实词学案目标1.理解文言实词的几种现象,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2.理解实词推断的方法。
3.掌握实词选择题的技巧。
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知识点。
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______题中单独考查,二是在__________题中重点考查。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最主要的一个知识点,掌握好多义实词,关键的有两点:(1)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
同时,要有所侧重,要牢牢记住出现频率最多的义项。
试写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①兵⎩⎪⎨⎪⎧非我也,兵也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故上兵伐谋 “兵”的本义是“兵器,武器”,由此引申出“拿武器的人”——士兵,军队,由“士兵,军队”自然引出“战争”义项,由“战争”自然引申到“用兵策略、谋略”义项,而“士兵、军队”则是最常见的义项。
②朝⎩⎪⎨⎪⎧朝辞白帝彩云间 逮奉圣朝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两朝开济老臣心 期年不听朝 “朝”的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朝见的事“政事”,又引申为“朝代”。
“朝见”“朝廷”则成了它出现频率最多的义项。
(2)因文定义。
在众多义项中选一个最符合语境的义项。
①下列加点的词注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②说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
A.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B.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帝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古今异义(1)古今词义差异有六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之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之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编制:胡平审核:张娥序号:17 班级小组姓名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梳理名词活用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条理清楚地梳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和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
学习难点:掌握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能准确翻译。
复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第一步:知识梳理1、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理解B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语法功能,活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现象。
3、词类活用的类型①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②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使动用法、为动用法③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④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名词第二步:规律总结要求:1.找出例句中活用的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2.结合例句中活用词语前后词语的词性,总结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例句(1)驴不胜怒,蹄之。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规律小结: ___ 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名词+代词)2.例句(3)或棹孤舟(4)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5)杖汉节牧羊(6)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规律小结: 名词与____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3.例句(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左右欲刃相如(9)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0)臣乃敢上璧规律小结: 名词放在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如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愿意、乐意、情愿、肯、要、应该、应当等)4.例句(11)范增数目项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词类活用复习导学案(学生版)
主备人:唐致薇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2.突破方法,掌握技巧,加强训练。
二. 考点解读
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指三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结合选择题和翻译题来考查。
何谓词类活用?
指某一类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的语言现象。
三. 考查类型
例(2009广东高考):10-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奇.之,曰:“公辅材也。
”奇妙×
分析:奇,意动用法,认为??是奇才,感到惊奇。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分析:壮,意动用法,认为/感到/觉得??很豪气。
译:(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四. 自主学习。
解释加点词,并总结推测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
(一)名词作一般动词
1.判断依据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在句中常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
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
如果一个句子中的名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带了宾语、补语,或受能愿动词、副词的修饰,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
(1)
①范增数目(用眼示意)项王。
(《鸿门宴》)
②籍(登记)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③吾师(学习)道也。
(《师说》)
?规律小结:
(2)
①女幸而偶(匹配)我。
(《与妻书》)
②其后名(取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③树(种植)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
?规律小结:
(3)
①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②隧(挖隧道)而相见。
(《郑伯克段于鄢》)
?规律小结:
(4)
①执敲扑而鞭笞(奴役)天下。
(《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