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示儿》教学设计(精选13篇)《示儿》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受到熏陶。
3.背诵并默写全诗。
二、重难点:感悟作者崇高的爱国思想。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陆游的《示儿》。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生:介绍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出示课件)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
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1177年(中原沦陷50周年),陆游《关山月》一诗中写道: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表达了对沦陷区百姓的深切同情。
二、1192年(中原沦陷65周年),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表达了诗人一心向往报效祖国,英勇杀敌的情怀。
三、1193年(中原沦陷66周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百姓的同情,对收复失地的盼望。
四、1210年(中原沦陷83周年),85岁高龄的陆游,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候写下了相当于遗嘱的绝笔《示儿》。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示儿》(一)初读诗文,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生:先自读,再齐读。
师:谁来把这首诗给大家范读一遍。
生:指名读。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相关释义)。
课件出示: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
但:只。
北定中原日: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阿日子。
(多媒体出示,结合地图演示“北定”)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日子。
《示儿》语文教案8篇
《示儿》语文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一首。
该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
详细内容包括:1. 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掌握绝句的基本知识。
3. 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中所传达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 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学会分析绝句的结构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与背诵,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学习绝句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示儿》,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绝句的基本知识,解读诗中的关键字词。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讨论诗中所表达的教育观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七言绝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示儿》2. 诗人:陆游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4. 教学重点:朗读与背诵,理解诗歌,学习绝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示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陆游的其他诗作,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韵律分析2. 体会诗人的情感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读后感写作一、诗歌的韵律分析1. 押韵:绝句的押韵规律是第二、四句押同韵,第一、三句可押可不押。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2篇」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2篇」古诗《示儿》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祭、乃”两个易写错的字,读准“翁”的字音。
2、掌握诗的节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3、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读中悟情、想象激情、拓展升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写诗万余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陆游写的最后一首诗——《示儿》。
示儿,就是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也就是陆游写给儿子的遗书。
他在临终前会写些什么呢?大家轻声读诗。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诗四遍,前两遍把字音读准。
注意诗中容易读错的字,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2、指名读诗,加以纠正指导一读:主要是读准字音,在指名读的过程中强调祭、乃和一个易读错的字“翁”。
二读:主要指导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感。
三读:体会诗的情感,初感诗的味道。
这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打算采取范读、引读等形式,使学生初步领会诗文的感情基调。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出示关键字的解释:空——没有、同——统一、元——本来。
(2)同桌合作的学习,根据已掌握的学习古诗文的学习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读诗,体会意境。
1、同学们,结合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诗人的身在哪里?(诗人的身在病床)顺势过渡:一个已经85岁的老人,身在病床,而且即将离开人世。
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奄奄一息、骨瘦如柴……)2、朗读指导“死去元知万事空”一读:读出人生感叹85岁的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不久于人世。
回首生前往事,历历在目。
他一定想了许多许多。
于是,诗人情不自禁的一生感叹——死去元知万事空(指导朗读时,用这样的启发语:诗人对自己说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二读:读出豁达胸怀万事空啊万事空,万事皆空。
课文《示儿》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课文《示儿》的优秀教学设计课文《示儿》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示儿》的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示儿》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三、教具准备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
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
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示儿)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1.指名读课文。
(重点提示:祭的读音)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示儿》的教学设计
《示儿》的教学设计《示儿》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
这首诗千百年来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它。
(二)新授A、读题解题,了解背景1、交流搜集的资料。
2、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
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就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3、引导说题意。
B、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朗读《示儿》。
读的时候,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找生读,相机评价引导)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交流纠正,相机进行翻译古诗文方法的引导)3、体验感情。
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
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
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
师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就是陆游看到的啊——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多媒体出示资料:介绍南宋和北宋的国土面积对比及遭受战乱的惨况)此情此景,作者怎能不“悲”呢?用“悲”组能够体现陆游心情的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陆游《示儿》优秀教案(精选6篇)
陆游《示儿》优秀教案陆游《示儿》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示儿》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陆游《示儿》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108页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
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这首诗,作为一首绝笔,无愧诗人创作的一生;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表现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
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
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走近作者。
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
三、教学目标1、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
2、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四、教学准备1、搜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时代背景和爱国诗篇)2、舒缓深沉的乐曲。
3、写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插图、战马嘶鸣声、古诗诵诗)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
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调]2、了解作者及背景①[资料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
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篇7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第五册35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五、教学过程:《示儿》教学设计课前口语训练,《满江红》导入该课。
师:1、自由朗读《示儿》把诗读顺口。
2、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再来练读。
3、教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出示《示儿》视频。
5、按老师划分节奏练读。
6、找生读,齐读,(适当评价)7、师生合作读。
师: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师: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师:你怎么理解“万事空”?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我们应该抓住哪个字来读?你从中读出什么?师:介绍战乱是背景。
指导读好“悲”和“不见”两字。
师:想象,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师: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师:想象……如果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师: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师: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林升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师:带着不同语气指导读。
《示儿》教学设计5篇
《示儿》教学设计5篇《示儿》教学设计1一.谈话导入,理解遗嘱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2.我搜集了一些名人的遗嘱,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鲁迅.孙中山.周恩来的遗嘱,让学生读读二.读题解题,了解背景1.教师:同学们,在_10年,有一位85岁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也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是一首诗——《示儿》(板书):2.读题3.引导说说题意.○〝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4.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资料出示:【陆游身世】1 陆游(_25—_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2 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3.乾道二年(_66),因主张抗金而免职.4.四十六岁入蜀,先后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5.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5.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2.这首诗说了些什么?〝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理顺这句话时需增补诗句中原来省掉的〝我〞,还需按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调换诗句中词语的顺序.〝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无〞不要.〝乃翁〞你们的父亲.□让学生充分说说诗意.□相机进行古诗知识点的教学(1)通假字元,通原;无,通勿.(2)古今字义不同但,只是.3.请你大声地再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4.学生读诗,体会作者的感情.5.全班交流.(悲.悲痛.悲愤.悲悯……)(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体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2.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出示材料:【当时社会现实】_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建炎三年(_29)金兵攻入扬州,以扬州作临时都城的宋高宗赵构匆忙逃窜.绍兴三十一年(_61)秋,金兵再次南侵,扬州沦陷,再次遭劫掠.6.感受陆游的爱国精神.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材料要点:○〝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作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出示下列材料: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他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2.〝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他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他老病僵卧之时在梦中亲临前线,斩将夺关,尽复汉唐故地.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他写出了对朝庭不想收复失地的深哀巨痛.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他写了更多的是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7.读了这些诗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感情朗读读全诗《示儿》8.小结: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9.感情读诗.四.读写结合,体验情感1.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700多年前这位伟大诗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人死之后万事皆了无牵挂的旷达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时候,要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2.全班交流,评价.3.老师小结: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4.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回到文本,把积累的感情通过朗读再次释放.)五.拓展延伸,情感内化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2.生讨论回答.2.出示材料:○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不及生前见虜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十一《端嘉杂诗》之四)○陆游死后66年,元师灭宋.〝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林景熙《霁山先生集》卷三《书陆放翁书卷后》○陆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食而卒.陆游玄孙天骐于厓山抗元战役中蹈海死.……这些都不负陆游爱国之诗教育的结果.4.师述: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一位最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5.结课:○设问:在今天,我们学习《示儿》这首诗有什么意义?○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只有象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附网友评:我谈谈我的看法,不一定合适,仅供参考:1.古代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读读背背,即读熟了,背会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了,因为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靠什么呢,靠的是诵读,要做到熟读称诵,但是从你的设计来看你让学生读得不够充分.2.关于作者等相关资料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查资料,课内汇报即可,这样效果更好.3.你的拓展延伸到第三条即可,后面的我觉得就不必了.因为遗嘱是给家人的,和岳飞等恐怕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你要反映的是家人遵照遗嘱奋起抗金就可以了.总之,你要把重点放在通过熟读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读得一定要充分,必须做到熟读称诵.——新疆胡杨林我觉得你让学生读得太少,因为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诗,其它的内容只是为了帮助学懂这首诗的,所以,不能把主次颠倒了.昨天,外甥到我家来,说学了三首古诗,我让他读读,可是《游园不值》连作者一共才三十几个字,他就读错了三个字,说明老师在上课时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多读,那讲了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要使学生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读来实现,当学生能满含悲愤地读出诗句时,你能说他们不懂吗?你的设计,背景材料介绍得太多了.当然,背景的介绍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有利于情境的设置,但这不是无限制的,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以诗句为主.一家之言,姑妄听之.《示儿》教学设计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二)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示儿》这首诗.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五.教学步骤.(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二)自由读这首诗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三)学习这首古诗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1.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2.自读古诗.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3.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板书:4.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四).课外延伸.(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课件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课件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4)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五)拓展总结: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课件揭示网站)(下课)《示儿》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2.理解诗句3.习本课生字新词.4.背诵这两首诗.二.教学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2.理解诗句三.教具准备挂图,生字生词卡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三.指导学习《示儿》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五.各自背诵课文六.指导学习生字〝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元知临终所议但悲 (生)示儿渴望统一九州所盼北定告翁 (死)《示儿》教学设计4一. 教学内容:教科版第五册 35页.二. 教材和学情分析.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三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课前口语训练,《满江红》导入该课.师:1.自由朗读《示儿》把诗读顺口.2.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再来练读.3.教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出示《示儿》视频.5.按老师划分节奏练读.6.找生读,齐读,(适当评价)7.师生合作读.师: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师: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师:你怎么理解〝万事空〞?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我们应该抓住哪个字来读? 你从中读出什么?师:介绍战乱是背景.指导读好〝悲〞和〝不见〞两字.师:想象,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师: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师:想象……如果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师: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师: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林升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师:带着不同语气指导读.(生气,伤心,愤怒)师:诗人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多媒体出示三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师: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是?(盼)你是从哪个感受到的?(无忘)假如你就是陆游,你会怎样交待儿女呢?师:他到死都盼望祖国能够统一,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师:导读《示儿》师:读着读着,你终于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呢?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诗人陆游说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师:总结.用清末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结束.板书设计:示儿(宋)陆游悲盼不见九州同北定中原日爱国不变死《示儿》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思想认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2.基础知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教学重点: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书课题:示儿) 2.提问:我们在第十一册学了三首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引导学生回答,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1.读题质疑.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②问: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细读全诗,理解内容1.读.学生默读,把没读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2.查.学生查字典.词典讨论解决黑板上的不理解的字.词.3.连.①根据第一句中字.词意思,说说这一句句意;②学生根据说句意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出第二.三.四句意思;指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句子意思.(老师点拨板书:心事.渴望)4.疑.。
《示儿》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1
《示儿》教案本文是关于《示儿》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导入1、揭题齐读课题,提醒儿不读轻声。
课题应该读得字正腔圆。
2、你对陆游了解多少?3、这是一位怎样的传奇诗人,他又有着怎样丰富的内心情感?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陆游。
二、初读课文1、带上诗题作者,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自由读”可以是大声地读,也可以是…,可以是快速地读,也可以是…你是怎么读的?3、指名读课文评价总结:还缺少古诗特有的韵味。
老师给你介绍一个好办法:板书:平长—仄短︱平声长而缓仄声短而促举例如“祖国”一词4、指导朗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再次自由读古诗6、指名读7、我们只是借用皮毛,来增强古诗的韵律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懂得一个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方法叫做“点释”三、理解诗意1、默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指名说诗意但:只,只有。
还有哪些诗句中“但”也表示只?2、意思懂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思考:诗中哪个词能代表这首诗的情感?3、这悲是悲伤,这悲是悲凉,再读这首诗,还有哪些字也让你体会到“悲”4、齐读,找找悲的感觉5、如果有一天,中国统一了,陆游的儿子在家祭的时候也告诉了他这个消息,陆游能够知道吗?那他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6、死去是悲,家祭是悲,看不到国家统一更是一种悲。
配乐指名读古诗。
生离死别是举家之悲,祖国未同是举国之悲齐读古诗作者是临死的时候才有这种悲伤的吗?7、读《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自读古诗,用点释法自学其中一首8、这哪里是两首诗啊,分明就是两副图画。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胡尘”?在胡人扬起的尘土里,你分明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景象,这样凄惨的声音,王朝的那些王孙贵族们听到了吗?谁听到了?这是陆游对老百姓的同情,板书:悯你还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一群酒囊饭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伤心,也很愤怒,让我们把这种感情注入诗中,齐读《关山月》你说,诗人怎能不悲?你听,诗人在悲愤地呐喊:“死去……”(男生读)一边是黎民百姓的度日如年,女生读“三万里河……”一年又一年,人生有多少个15年可以等待,多少人在等待中白了头发,多少人又望穿了双眼,师引读三首古诗。
《示儿》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示儿》教学设计(精选15篇)《示儿》篇1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祭"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4、入情入境,体会诗句表达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情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设计特色: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多形式朗读,在深层次对话中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背诵古诗教学准备:1、收集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2、课件。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理解遗嘱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二、读题,解题,了解诗人1、教师:同学们,800年前,在一个秋风瑟瑟的黄昏,点点细雨在哭泣,一位85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给自己的儿女们留下了一份特殊的遗嘱--一首诗《示儿》。
板书课题。
2、读题。
3、引导说说题意。
4、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提起陆游大家一点儿也不陌生,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陆游简介]。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过渡:陆游在临终之际对儿女们交待了什么?让我们来听一听。
[播放录音]1、我会读。
(1)、学生自由读诗句。
(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读,其余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4)、齐读。
2、我会认学习生字"祭"。
读字音,记字形,说字义,会运用。
四、交流学法,自主学习(一)、回忆学法。
1、交流学法。
小学阶段咱们已经学习了近60首古诗,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相信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老师想听听。
2、学生介绍学法。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学习古诗四步法。
课件出示:[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二)、自学古诗后小组内解疑。
(三)、汇报交流。
1、说: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说得不确切的,其他的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2、疑:你还有什么疑惑?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帮你。
《示儿》教案优秀10篇
《示儿》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示儿》教案优秀10篇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示儿》 之一
1.认真看图,对照图画,理解句群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朗读纯拼音句群。
3.学会六个生字。
4.通过学习纯拼音句群让学生认识云、电、风、雨的自然现象,鸡鸭不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学会六个生字。
【教学难点】掌握“云、电、风、雨、天、小”这六个生字的笔顺规则。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陆游《示儿》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The happiest seems to be those who are happy for no particular reason. They are happy only because ofhappines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陆游《示儿》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陆游《示儿》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解读及教学分析:《示儿》为陆游的临终遗嘱,作于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
诗人辞世前念念不忘的,唯有驱逐胡虏、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真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是古代爱国诗的典范之作。
小学生阅读古诗,旨在对诗句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诗人情感的真切体会。
《示儿》直抒胸臆,明代胡应麟《诗薮》评述:“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而这二十八字间的爱国情感何以如此感人?则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所在,也是教学的重点。
欲体会爱国之情,先须知爱国之人。
因此,“知人论世”是教给学生解读《示儿》的一把钥匙。
结合陆游一生的报国壮志及曾经的西北从军经历,可以对诗句的含义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诗人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立场和“国家至上”的情感有更为完整的体认。
由此,才能真正理解朱自清先生所说:“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转二、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1.教学目标:(1)借助注解和诗人的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
(2)借助“矛盾”,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爱国情怀,感情诵读。
2.教学思路:依从明暗两条线索“知人论世”,由浅入深地解读。
明线:陆游临终对儿子说了什么?暗线:陆游诗中对我们说了什么?前者理解诗句所言的意义,后者了解诗人未尽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意图:板块一:读诗题1.识解“示”、“祭”。
出示“示”甲骨文字形图片,理解“示”字本义:供放祭品的石桌,也即所谓的“灵石”。
出示“祭”字,理解“家祭”。
2.解读题目。
出示“示儿”,理解“示”在诗题中的意思。
引读: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些什么?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诗句,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示儿》语文教案8篇
《示儿》语文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示儿》。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全文共四句,通过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默写《示儿》,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默写《示儿》,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诗人及本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3. 熟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字音、节奏。
4. 理解诗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诗的大意,教师讲解生字词。
5. 赏析:分析诗中的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本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示儿》2. 板书内容:a. 诗人:陆游b. 诗的写作背景c. 生字词d. 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e. 诗人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朗读《示儿》,并默写全文。
b. 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陆游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c. 说说你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话的理解。
2. 答案:a. 朗读、默写见课本。
b. 陆游:南宋诗人,忧国忧民。
《示儿》是他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c.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示儿》教学设计_1
《示儿》教学设计《示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背诵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
3.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对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古诗教学框架。
即以对南宋这一时代的整体观照为核心,将三首诗组织纳入这一个主题,再适量补充同时期的相关诗词。
建构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映衬、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话爱国师:古往今来,爱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许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心中的爱国情。
抗金将领岳飞精忠报国,写下了铿锵有力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著名歌手张明敏身在异乡,用歌声唱出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篇,歌曲?(生交流),导入古诗《示儿》。
二、初读感知,读出韵律,解诗题(生齐读诗题。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人们在临终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生看屏幕解诗题。
)那陆游写了什么?1.生自读,抽读,师指导读,读出节奏。
2.师:通过初读,你从陆游的遗嘱中大概读出了他想告诉儿子什么?(生交流初读感知。
)师:读诗,仅读出大概意思还是不够的,诗中又孕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反复品读,感悟诗情。
三、走进历史,抓住诗眼,悟诗情1.找诗眼。
师:找找诗中哪个字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生交流)板书:悲2.探“悲”因①一探“悲”诗人悲什么?(生说)你从哪看出来的?(生谈看法)师:元——原来、本来,诗人本来就知道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想一想,在诗人心中哪些东西是空的?(生说。
《示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示儿》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句表达的激烈的爱国热忱,遇到熏陶。
3.背诵并默写全诗。
二、重难点:感悟作者崇拜的xx 思想。
三、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共同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陆游的《示儿》。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生:介绍师:大家说的特别好,(出示课件)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诗的题材极为宽泛,内容丰富,此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应那个时代的精神。
诗的风格豪迈,气势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他勤于创作,一世写诗 60 年,保留下来就有 9300 多首。
他一世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到投诚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一直不渝,死时还朝思暮想国家的一致,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 1177 年(中原陷落 50 周年),陆游《关山月》一诗中写道: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表达了对陷落区百姓的深切怜悯。
二、 1192 年(中原陷落 65 周年),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表达了诗人一心神往报效祖国,勇敢杀敌的情怀。
三、 1193 年(中原陷落 66 周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达了诗人对陷落区百姓的同情,对光复失地的期望。
四、 1210 年(中原陷落 83 周年), 85 岁高龄的陆游,大病在床、生命告急的时候写下了相当于遗言的绝笔《示儿》。
二、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示儿》(一)初读诗文,认识诗人的“悲愁”心事。
(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畅。
生:先自读,再齐读。
师:谁来把这首诗给大家 xx 一遍。
生:指名读。
师:下边,请大家依据说明,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有关释义)。
课件出示: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
但 :只。
北定中原日:向北方进军,光复中原的阿日子。
(多媒体出示,联合地图演示“北定”)家祭:家中祭祀先人的日子。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诗《示儿》的背景和作者•能够朗读古诗《示儿》•理解古诗《示儿》的意境和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喜爱和理解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品味古诗文的能力和兴趣二、教学重点•掌握古诗《示儿》的诗意和意境•能够朗读古诗《示儿》并理解其意义三、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示儿》中的比喻和意象•表达古诗《示儿》中的深远含义四、教学准备•PowerPoint/教学板书/图片•讲台上有古诗《示儿》全文•准备包含《示儿》古诗赏析内容的教案和习题提示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频引入《示儿》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学习(15分钟)•学生朗读古诗《示儿》,教师解读古诗的意境和比喻•学生分组讨论《示儿》中的意象和情感,写出自己的理解3. 拓展(10分钟)•结合现代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示儿》对当代人的启示•学生自由表达对《示儿》的感受和理解4. 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品表演或朗诵,展示对《示儿》理解的个性化表达•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味古诗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继续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复习古诗《示儿》的要点和学习收获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阅读《示儿》,对古诗中的意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自由撰写一篇关于《示儿》的读后感或感悟七、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带来的情感冲击和思考启示•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以上就是针对《古诗三首-示儿》的公开课教学设计1,希望能够对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教学设计之一
本文是关于《示儿》教学设计之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
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
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
(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
4.练读课文。
(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
(学生互相检查)
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但悲(生)
示儿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告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