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问题有限元解法(公式推导讲解)
第6章 用有限元法解平面问题
2. FEM的特点
(1)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简史
(2)对同一类问题,可以编制出通用程序, 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3)只要适当加密网格,就可以达到工程 要求的精度。
3. FEM简史
FEM是上世纪中期才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 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数值解法。 1943年柯朗第一次提出了FEM的概念。
简史
1956年,特纳等人提出了FEM。
§6-3 单元的位移模式与 解答的收敛性
FEM是取结点位移
题是如何求应变、应力。
位移模式
δi 为基本未知数的。问
e T δ ( δ δ δ 首先必须解决:由单元的结点位移 i j m T 来求出单元的位移函数 d (u ( x, y ) v ( x, y ) 。
应用插值公式,可由
Fjx ,u* j
Fix ,ui*
--结点虚位移; --对应的虚应变。
o
x
图6-1
在FEM中,用结点的平衡方程代替平衡 微分方程,后者不再列出。
FEM的概念
§6-2 有限单元法的概 念
• FEM的概念,可以简述为:采用有限自由度 • 的离散单元组合体模型去描述实际具有无限自由 • 度的考察体,是一种在力学模型上进行近似的数 • 值计算方法。 • 其理论基础是分片插值技术与变分原理。
应变
• 应用几何方程,求出单元的应变列阵:
u ε( x v y v u T ) x y ui vi 0 ( a) u cm j Bδe。 vj bm um v m
bi 1 0 2A ci
• 第八节
• 第九节 计算成果的整理 • • 第十节 计算实例 • 第十一节 应用变分原理导出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方程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第三章平面问题有限元法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平面单元一、平面单元矩形单元正方形单元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2.1 单元位移模式xy{}(,,)Ti ii u v i j m δ ={}T TeTT T i j mi i j j m m u v u v u v δδδδ ==节点数:3;自由度自由度((DOF ): 6节点位移节点位移::单元位移单元位移::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三角形三节点单元位移模式123456u x y v x y αααααα=++=++(3-1)节点:i ()i i y x ,()i i v u ,节点:j ()j j y x ,()j j v u ,()m m y x ,()m m v u ,节点:m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将三个节点的坐标和位移代入将三个节点的坐标和位移代入((3-1),),得得ii i y x u 321ααα++=jj j y x u 321ααα++=mm m y x u 321ααα++=321ααα,,ii i y x v 654ααα++=j j j y x v 654ααα++=mm m y x v 654ααα++=654ααα,,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mm m j j ji i iy x v y x v y x v A214=αmmmj j ji i i y x u y x u y x u A211=αm mj j i i y u y u y u A111212=αmm j ji i u x u x u x A111213=αmm j ji i y v y v y v A111215=αmm j j i i v x v x v x A111216=αmmj ji iy x y x y x A 1112=(3-2)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将(3-2)代入代入((3-1),),并整理并整理i i j j m m i i j j m m u N u N u N u v N v N v N v =++=++(3-3))(2111121y c x b a A y x y x yxAN i i i m mj ji ++==)(2111121y c x b a A y x y xy x AN j j j mmii j ++==)(2111121y c x b a A yxy x y x AN m m m j jiim ++==m j i N N N ,,称为形函数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jm m j mmj j i y x y x y x y x a −==m i i m ii mmj y x y x y x y x a −==ij j i jji i m y x y x y x y x a −==mj mji y y y y b −=−=11im im j y y y y b −=−=11ji jim y y y y b −=−=11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m j mj i x x x x c −−==)(11i m im j x x x x c −−==)(11j i jim x x x x c −−==二、三角形三节点单元将(3-3)写成矩阵形式:{}}}ee v uf =(3-4)形函数的性质1)形函数形函数在节点处的值为处的值为11,在其余节点处之值为零i N i≠==ij i j y x N j j i 01),((3-5)mj N N ,??形函数的性质2)在单元内任一点的三个形函数之和等于在单元内任一点的三个形函数之和等于在单元内任一点的三个形函数之和等于11(3-6)1i j m N N N ++=3)在单元某一边上的形函数与第三个顶点的坐标无关形函数的性质0),(=y x N m )/()()/()(),(i j j i j j i y y y y x x x x y x N −−=−−=)/()()/()(),(i j i i j i j y y y y x x x x y x N −−=−−=在边上ij形函数的性质4)形函数在单元面积形函数在单元面积A A 上的二重积分之值上的二重积分之值,,等于高为等于高为11、底为底为A A 的三角锥的体积的三角锥的体积。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图3-2 直角坐标系下平面三角形单 元的节点位移和节点力
3.1 平面三角形单元矩阵推导
1 . 选择合适的单元,建立坐标系统,进行结构离散
三角形单元的6个节点位移分量用列阵表示为
δe
δδ12
{u1, v1, u2 , v2 , u3, v3}T
δ3
(3.1)
三角形单元的节点载荷列阵表示为
dxdy ,单元刚度矩阵可以简化为
k e BT DBt
(3.28)
3.1 平面三角形单元矩阵推导
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是,其任一列的元素分别等于该 单元的某个节点沿坐标方向发生单位位移时,在各节点上所引 起的节点力。单元的刚度取决于单元的大小、方向和弹性常数 ,而与单元的位置无关,即不随单元或坐标轴的平行移动而改 变。单元刚度矩阵一般具有如下三个特性:对称性、奇异性和 具有分块形式。对于平面三角形单元,按照每个节点两个自由 度的构成方式,可以将单元刚度矩阵列写成3×3个子块、每个 子块为2×2阶的分块矩阵的形式。
Re 2n1
1
i Ri eT
j R j eT
m Rm eT
nT
(3.31)
3.2 利用平面三角形单元进行整体分析
各单元的节点力列阵经过扩充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加。把全部单元的
节点力列阵叠加在一起,便可得到整个弹性体的载荷列阵R。结构整 体载荷列阵记为
N
R2n1
Re 2 n1
利用上式就可求出未知的多项式系数 α ,即 α A1δ,e 可以求得,
1
1 2
u1 u2
x1 x2
y1 y2
有限元分析——平面问题
Re=
NT
s
Pstds
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12 /33
4、整体分析 整体刚度矩阵 整体刚度矩阵组装的基本步骤:
先求出各个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将单元刚度矩阵中的每个子块放在整体刚度矩阵中的对应位置上,得到单 元的扩大刚度矩阵; 将全部单元的扩大矩阵相加得到整体刚度矩阵。
不失一般性,仅考虑模型中有四个单元,如图所示,四个单元的整体节点位 移列阵为
τZX z= + t/2 =0
因板很薄,载荷又不沿厚度变化,应力沿板 的厚度方向是连续分布的,可以认为,在整
Z
个板内各点都有
σZ=0 τYZ=0 τZX=0
O
tX
图1 平面应力问题
根据剪应力的互等性、物理方程,可得描述平面应力问题的八个独立的基本变量 为
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4 /33
σ=[σX σY τXY]T ε=[εX εY γXY]T
x2 y2 ɑ1= x 3 y 3
1 y2 b1=- 1 y 3
1 c1= 1
x2 x3
(1,2,3)
上式表示下标轮换,即1 2,2 3,3 1同时更换。
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9 /33
重写位移函数,并以节点位移的形式进行表达,有
uv((xx,,yy))N(x,y)qe
其中形函数矩阵为
Y
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图2 平面应变问题
技术中心 5 /33
根据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可得,描述平面应变问题的独立变量也是八个,且与 平面应力问题的一样。只是弹性矩阵变为
1
D=
E1
1 1 2 1
1
东南大学 有限元分析课程 第二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2)单元分析 1)位移函数和形函数 由于有限元法采用位移法进行求解,因而必须事先设定位移函数。 “位移函数”也称 “位移模式”,是单元内部位移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设为坐标的函数。 一般而论,位移函数选取会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在弹性力学中, 恰当选取位移函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有限元中,当单元划分 得足够小时,把位移函数设定为简单的多项式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精确 度。这正是有限单元法具有的重要优势之一。
u v x 2 , y 6 , xy 3 5 x y
14
位移函数u、v在三个节点处的数值应该等于这些点处的位移分量的数值。 假设节点i、j、m的坐标分别为(xi , yi )、(xj , yj )、(xm , ym ),代入 三角形位移函数得: ui xi yi ui 1 2 xi 3 yi uj xj yj v j 4 5 xi 6 yi 1 2 xi 3 yi ui D1 um xm ym u j 1 2 x j 3 y j 1 1 2 x j 3 y j u j 1 xi yi D x y u v j 4 5 x j 6 y j 1 xj yj 2 m 3 m m 1 1 xm ym um 1 2 xm 3 ym vm 4 5 xm 6 ym
1 xi ui 1 , 3 1 xj uj 2A 1 xm um 1 xi vi 1 , 6 1 xj vj 2A 1 xm vm
令:
ai =
xj xm
yj ym
, bi -
1
yj
1 ym
, ci
1 xj 1 xm
xm aj xi xi am xj
有限元分析——平面问题
1 A1121
x1 x2
y1 y2
1 11
2
0 25
0 0
62m 5 m2
1 x4 y4 1 0 50
1 25 0
同理,A2
1 2
1
25
5 0 6 25mm2
1 0 50
对①单元,有
同理,对于②单元,有
b1=-50,c1=-25 b2=50, c2=0 b3=0, c3=25
N=
N1 0
0 N1
N2 0
0 N2
N3 0 0 N3
其中
Ni=
2
1 A
(ɑi +bix
+
ciy)
,i=1、2、3。
⑵单元的应变与应力
单元应变
ε=B qe
式中应变矩阵B为
B= 21Ab01
0 c1
b2 0
0 c2
b3 0
0 c3
c1 b1 c2 b2 c3 b3
节点位移列阵qe
qe=[u1 v1 u2 v2 u3 v3]T
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3 /33
一、平面问题的定义
1、平面应力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几何条件 结构是一很薄的等厚度薄板;
(2)载荷条件 作用于薄板上的载荷平行于板平面、沿厚度方向均匀分布,而在
两板面上无外力作用。
Y
结论:板面不受力,则有
σZ Z= + t/2 =0
τYZ Z= + t/2 =0
有限元模型是一组仅在节点连接、仅靠节点传力、仅受节点载荷、仅在节点处 受约束的单元组合体。只有节点是可以承受载荷与约束的。
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教程
第三章 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
1. 六结点三角形单元
5) 利用面积坐标求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 试凑法的步骤: 1、对于结点i 找出过其余结点的若干直线; 2、适当选用上述直线,将直线方程的左部以带 参数连乘式作为形函数Ni,这样可使在“它点 为零”的条件自动满足。 3、将I点坐标带入上面假定的Ni,用“本点为1” 的性质确定待定参数。
3) 面积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关系
参考常应变单元位移函数可得:
P
x xi Li x j Lj xm Lm y yi Li y j Lj ym Lm
由于以上两种坐标变换是线性变换,所以面积坐标表示的
多项式
直角坐标中的同阶多项式。
第三章 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
1. 六结点三角形单元
3) 面积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关系 设Li、Lj为独立变量,则Lm=1-L-Lj, 利用:
1)面积坐标:
令:
Li
Ai A
Ai的高 A的高
P
Lj
Aj A
Lm
Am A
即: P Li , Lj , Lm
Li , Lj , Lm 称为面积坐标
第三章 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
1. 六结点三角形单元
2)面积坐标的性质
a. 与j-m 边平行的线上的三角形
P
内点有相同的值 Li
b. 角点坐标为:
i ( 1,0,0 ), j ( 0,1,0 ), m ( 0,0,1 )
1. 六结点三角形单元
6) 六结点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
形函数矩阵
N
Ni 0
0 Ni
Nj 0
0 Nj
Nm 0
0 Nm
N1 0
0 N1
N2 0
第五章 有限元法求解平面问题
差分法
即把微分dx,dy,dz变成差分Δ x,Δ y,Δ z, 把微分方程变成代数方程组。如果是一般规则的 曲面,对方程和边界条件的表达都要增加很多困 难,差分法计算模型可给出其基本方程的逐点近 似值(差分网格上的点)。但是对于不规则的几 何形状和不规则的特殊边界条件差分法就难于应 用了。因此这种方法的适用性有限制,特别对有 不同构件组合成的结构,很难使用差分方法。
δ ( δ i δ j δ m ) ,求单元的位移函数
e T
d (u( x, y), v( x, y)) 。
T
这个插值公式称为单元的位移模式,为:
d Νδ 。
e
(2)应用几何方程,由单元的位移函数d, e 求出单元的应变,表示为 ε Bδ 。
(3)应用物理方程,由单元的应变 ε , 求出单元的应力,表示为 ζ Sδ e。 (4)应用虚功方程,由单元的应力 求出单元的结点力,表示为
导、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分析、流-固耦合分析。 在中国,美国的ADINA R&D公司与亚得科技有限公司 进行全面的合作,由亚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在中国的 市场销售、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据网站信息,8.0版
本已问世。
4.MSC.NASTRAN
MSC.NASTRAN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通 用有限元软件,其使用者已遍布全球,并成 功地应用于我国的宇航、汽车、电子、承重 设备、自行车部件设计、半导体、消费产品、 运输、机械等工业部门。 1996年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为了 满足当时航空业对结构分析的迫切需求,主 持开发大型应用有限元程序的招标,美国 MSC公司参与了整个ASTRAN的开发过程。
动力分析
包括质量和阻尼效应。 模态分析,用于计算固有
第4章 有限元法求解平面问题
求解;
节点位移
合
移模式
u ( x, y ) v ( x, y )
工 业
几何方程
x , y , xy
学
肥
大
有 限
第一节 基本物理量和方程的 矩阵表示
元 分 析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第一节 基本物理量和方程的矩阵表示
1 基本物理量
外力: 节点力: 应力:
限 有 元 分 析
应变: 位移: 节点位移: 虚位移: 虚应变: 节点虚位移:
几何意义:反映单元位移形态。在图形上是一个平面。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ai 0 a j 1 bi 0 b j 2 3 1 ci 0 c j 4 2 A 0 ai 0 5 0 bi 0 6 0 ci 0
D 题弹性矩阵:
平面应变问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第一节 基本物理量和方程的矩阵表示 虚功方程:
TT T T ]T T [ f ]dxdy [ d [ d ] [ f ] ds [ ] [ ]dxdy dxdyt [ d ] [ f ] dst [ ] [ ]dxdyt S A A
ui vi 1 Ni 0 N j 0 N m 0 u j e N [ ] 2 A 0 Ni 0 N j 0 N m v j um N i ui N j u j N mum v m
1 xm x x 1 y m c b j 1 y ym yi , j 1 x i m i i
x y am x i y i xi y j x j yi j j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ym
1
在节点j、m上,
Ni x j , y j
1 2
ai bi x j ci y j
0
Ni xm
,
ym
1 2
ai
bi xm
ci
ym
0
(a)
(b) (c)
返回
类似地有
N j xi , yi 0 , N j x j , y j 1 , N j xm , ym 0 Nm xi , yi 0 , Nm x j , y j 0 , Nm xm , ym 1
由(3-19)、(3-20)式不难看出,[S]中的诸元素都
是常量,所以每个单元中的应力分量也是常量。
可见,对于常应变单元,由于所选取的位移模式是线
性的,因而其相邻单元将具有不同的应力和应变,即在单
元的公共边界上应力和应变的值将会有突变,但位移却是
连续的。
返回
第三节
形函数的性质
在上节中,提出了形函数的概念,即
x j xm
(i , j , m轮换) (3-9)
v
1 2
ai
bi x ci yvi
aj
bjx cj y
vj
am bm x cm yvm
(f)
若令
Ni
1 2
ai
bi x
ci y
(i , j , m轮换) (3-10)
这样,位移模式 (e) 和 (f) 就可以写为
返回
u Ni ui N j u j N mum v Nivi N jv j Nmvm
, v j 4 5xi 6 yi
uj 1 2xj 3yj , vj 4 5xj 6yj
um 1 2 xm 3 ym , vm 4 5 xm 6 ym
有限元分析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A:
梁结构的离散:取一段梁为一单元 单元类型:简单直线段 离散原则:几何上真实模拟原结构及其变形
平板的离散:取一小面积板为一单元 单元类型:由最基本的平面图形构成 三角形、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而五边形、圆、扇形不宜作为单元。 离散原则:几何上真实模拟原结构(无缺陷、重叠) 模拟变形状态
(2.3)
对于平面问题:
u x x v y y u v xy y x
(2.4)
x x y 0 z y
0 u y v x
简记,
u H ( x, y)a v
u H a v
(2.14)
e e Ⅱ、单元节点位移 与 a 之关系
u l 1 xl v 0 0 l u m 1 x m v m 0 0 u n 1 x n vn 0 0
第2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2.1 弹性理论基础
Ⅰ、基本假设: • 连续性-物质连续。相应的应力应变,位移等连续变量可 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表示; • 均质各向同性——物体内部各点,各方向上物理性质相同, 材料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不随坐标方向而变; • 完全弹性——材料服从Hooke定律; • 小变形(几何假设)——略去二阶小量,所有微分方程为 线性的; • 无初应力——加载前物体内无初应力。
yl 0 ym 0 yn 0
0 1
0 xl
0 0 1 xm 0 1 0 xn
0 a1 a yl 2 0 a3 y m a 4 0 a 5 yn a 6
4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1 广义坐标法 y 单元中任一顶点i直角坐标为 单元中任一顶点 直角坐标为 (xi , yi) 。 1 设单元中任一点x方向位移为 设单元中任一点 方向位移为 u=a+bx+cy 根据结点位移条件u 根据结点位移条件 i=a+bxi+cyi可解得 y方向的位 a 1 方向的位 b = 1 移可同理 获得 c 1
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
引 言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矩形双线性单元 三角形类单元形函数 矩形类单元形函数 平面等参数单元 Wilson 非协调元及程序
引
言
杆系问题以结点作为分割单元的“结点”是很自然的, 杆系问题以结点作为分割单元的“结点”是很自然的, 但对于平面问题,待分析物体是连续的, 但对于平面问题,待分析物体是连续的,并不存在实际 结点。要将物体“ 成单元, 结点。要将物体“拆”成单元,必须用一些假想的线或 将物体进行分割时, 将物体进行分割时,必须保证相 面作人为地分割。 面作人为地分割。 邻单元具有公共边界。假定相邻单元仅在一些点(顶点 邻单元具有公共边界。假定相邻单元仅在一些点( 或顶点加边中点)相连接。这些点即为“结点” 或顶点加边中点)相连接。这些点即为“结点”。实际 计算时,可将连续体分成多种形状单元,为讨论简单, 计算时,可将连续体分成多种形状单元,为讨论简单, 现暂时规定只用一种单元来分割。 现暂时规定只用一种单元来分割。 以位移为未知量的有限元法, 以位移为未知量的有限元法,最关键的工作是建立单 元位移场,因此本章主要介绍各种单元位移场的建立。 元位移场,因此本章主要介绍各种单元位移场的建立。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可用的单元很多,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可用的单元很多,先介绍两种最简 单的单元:三角形和矩形。然后再介绍其它的单元。 单的单元:三角形和矩形。然后再介绍其它的单元。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用于描述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和 应力状态。
刚度矩阵
由四节点四边形单元的形状函数和弹性力学基本 公式构建,用于描述单元的刚度特性。
平面六面体八节点单元
六面体八节点单元
是一种三维有限元单元, 具有六个面和八个节点。
形状函数
用于描述六面体八节点 单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 和应力状态。
刚度矩阵
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
对于一些高度非线性或耦合问题,有限元法可能难以获得准确解,需要采用其他数值方法 或实验手段。
对高维问题的处理难度较大
随着问题维度的增加,有限元法的计算量和内存消耗会急剧增加,限制了其在高维问题中 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高效算法设计
研究更高效的有限元算法,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降低计算成本。
载荷向量的确定
根据边界条件和外力分布,确定每个节点的载荷 向量。
3
系统刚度矩阵与总载荷向量
将各个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组合起来,形 成系统刚度矩阵和总载荷向量。
求解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利用数值方法(如Gauss消去法、迭代法等)求解由 系统刚度矩阵和总载荷向量构成的线性方程组。
解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02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01
02
03
胡克定律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 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应变分量
描述物体变形的量,包括 线应变和角应变。
应力分量
描述物体内部受力情况的 量,包括正应力和剪切应 力。
平衡方程
静力平衡
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即合力为零。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结构有限元分析-第2章-平面问题
2. 平面问题用有限元求解力学的平面问题,不仅本身具有实际意义,而且还带有一定的典型性。
其中的三角形单元又其中的基础。
2.1 弹性力学基础1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如下:1)物体是连续的2)物体是完全弹性的3)物体是均匀的4)物体是各向同性的5)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即小变形满足条件1)~4)的物体,称之为理想弹性体。
2 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变量: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变量为体力、面力、应力、位移、应变,各自的定义如下。
体力——体力是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例如重力和惯性力。
面力——面力是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例如接触压力、流体压力。
应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或由于温度改变,其内部将产生内力。
物体内某一点的内力就是应力。
3 应力状态物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用六个独立的应力分量、、、、、来表示。
x σy σz σxy τyz τzxτ4 位移位移就是位置的移动。
物体内任意一点的位移,用位移在x ,y ,z 坐标轴上的投影u 、v 、w 表示。
5 应变物体的形状改变可以归结为长度和角度的改变。
各线段的单位长度的伸缩,称为正应变,用ε表示。
两个垂直线段之间的直角的改变,用弧度表示,称为剪应变,用γ表示。
物体内任意一点的变形,可以用六个应变分量表示。
zx yz xy z y x γγγεεε、、、、、6 平面应力问题弹性体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其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可以用在某一平面内的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来代替,这类问题称为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设有很薄的等厚薄板,只在板边上受到平行于板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的面力,体力也平行于板面且不沿厚度变化。
设板的厚度为t ,在板面上:,,,由于平板很薄,外力不沿厚度变化,因此在整块板上有,,,,剩下平行于XY 平面的三个应力分量未知。
()02=±=t z z σ()02=±=t z zx τ()02=±=t z zy τ0=z σ0=zx τ0=zy τ平面应变问题设有很长的柱形体,支承情况不沿长度变化,在柱面上受到平行于横截面而且不沿长度变化的面力,体力也如此分布。
平面问题有限元解法(公式推导讲解)
4. 位移
一点的位移 —— 矢量S 量纲:m 或 mm
u —— x方向的位移 分量; 位移分量: v —— y方向的位移 分量;
2020/1/4
w—— z方向的位移 分量。
x
w
P
S
u Pv
O
y
工程力学问题建立力学模型的过程中,一般 从三方面进行简化:
结构简化 如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的简化,向轴对称 问题的简化,实体结构向板、壳结构的简化。 受力简化 如:根据圣维南原理,复杂力系简化为等效 力系等。 材料简化 根据各向同性、连续、均匀等假设进行简化。
载荷
作用在单元节点上的外力
载荷
(集中力、分布力)
约束
限制某些节点的某些自由度
弹性模量(杨式模量)E
泊松比(横向变形系数)μ 密度
约束
2020/1/4
单元 节 点
节点力
弹性力学的内容及基本假定
1. 研究内容
内容:弹性体在外力或温度作用下的应力、 变形、位移等分布规律。
任务:解决弹性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
zx xz
x
zx
zy
z
yx xz
y yz x
zy
xy
zx
yz yx y
O
y z
应力正负号的规定:
正应力—— 拉为正,压为负。 切应力—— 坐标正面上,与坐标正向一致时为正;
坐标负面上,与坐标正向相反时为正。
2020/1/4
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假定物体内一点的力学性质在所有各个方向都相同。 作用: 弹性常数(E、μ)——不随坐标方向而变化;
(5). 小变形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y
σy
fx
px
cos(n, x) = l , cos(n, y ) = m
设斜面AB 的长度为ds,则PB面及A面的长度 分别为 lds及mds,而PAB的面积为 ldsmds/2, 棱柱的厚度设为1。 px ds − σ x lds − τ xy mds + 由x轴平衡条件,得: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个实际的弹性力学问题都是空间问题,但是如 果所考察的弹性体具有某种特殊的形状,并且承受的 是某些特殊的外力和约束,就可以把空间问题简化为 近似的平面问题。 两种典型的平面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 平面应变问题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平面应变问题
设有很长的柱形体,它的横截面不沿长度变化, 在柱面上受有平行于横截面而且不沿长度变化 的面力或约束。同时,体力也平行于横截面不 沿长度变化。 假想该柱体为无限长,以任一横截面为xy面, 以任一纵线为z轴,则所有一切应力分量、形 变分量和位移分量都不沿z方向变化,而只是xy 的函数,所有各点的位移矢量都平行于xy面, 这种问题称为平面位移问题。 由对称条件可知: τ zx=τ xz
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如流体压力和 接触力。 为了表明物体在某一点P所受面力的大小和方 向,在这一点取物体表面的一小部分,它包含 P点,而它的面积为△S,作用于其上的面力为 △F,则面力的平均集度为△F/ △S。当△S不 断减小,假定体力为连续分布,则△F/ △S将 趋于一定的极限 f,即:
∆F lim ∆S =f ∆S → 0
εx =
∂x dx
v
u
u+
∂u dx ∂x v+ ∂v dx ∂x
∂v v+ dy ∂y
β
α
=
∂u ∂x
u+
∂u dy ∂y
注:由于位移微小,y方向的位移v引起的PA的伸缩,是高一阶微量,略去不计。 ∂v εy = 线段PB的线应变是: ∂v ∂y v + dx − v ∂v ∂x 线段PA的转角α是: = α = tan α = dx ∂x ∂u β= 线段PB的转角β是: ∂y
τ yx
σy
C
fy
fx
σx +
τ xy
τ yx +
∂ τ yx ∂y
∂σ x dx ∂x ∂ τ xy + dx ∂x
dy
∂τ yx ∂σ x dy )dx × 1 −τ yx dx ×1 + f x dxdy × 1 = 0 (σ x + dx)dy ×1 −σ x dy ×1 +(τ yx + ∂y ∂x
平面应力问题
设有很薄的等厚度薄板,只在板边上受 有平行于板面并不沿厚度变化的面力或 约束。同时,体力也平行于板面不沿厚 度变化。 设薄板的厚度为δ。以薄板的中面为xy 面,以垂直于中面的任何一直线为z轴。 所以有:
(σ z )
z= ±
δ
=0, (τ zx )
2
z= ±
δ
=0, (τ zy )
2
z= ±
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解法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有限元单元法基本思想
有限单元法的思想是将物体(连续的求解域)离散成有限个且按一 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组合,来模拟或逼近原来的物体,从 而将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简化为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求解 的一种数值分析法。物体被离散后,通过对其中各个单元进行单元 分析,最终得到对整个物体的分析。 有限单元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u εy = , ∂y
γ xy
∂v ∂u = + ∂x ∂y
(1-2)
根据应力与形变之间的物理关系,建立物理方程:
εx =
1 1 2(1 + µ ) (σ x − µσ y ), ε y = (σ y − µσ x ), γ xy = τ xy E E E
(1-3)
1− µ 2 µ 1− µ2 µ 2(1 + µ ) εx = (σ x − σ y ), ε y = (σ y − σ x ), γ xy = τ xy (1-3‘) E 1− µ E 1− µ E
K δ =F
引进边界约束条件,解总体平衡方程求出节点位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一分一合”,分是 为了进行单元分析,合是为了对整体的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可以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 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如重力、惯性 力。 为了表明物体在某一点P所受体力的大小和方 向,在这一点取物体的一小部分,它包含P点, 而它的体积为△V,作用于其上的体力为△F, 则体力的平均集度为△F/ △V。当△V不断减 小,假定体力为连续分布,则△F/ △V将趋于 一定的极限f,即:
每一个面上的应力可以分解为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切应力。 正应力用σ表示,加上一个下标字母,表示作用面和作用方向。 切应力用τ表示,并加上两个下标字母,表示作用面和作用方向。前 一个字母表示作用面垂直于哪一个坐标轴,后一个字母表示作用方 向沿着哪一个坐标轴。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将连续体变换成为离散化结构。即将连续体划分为有限多个有限大小的单元, 这些单元仅在一些结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所谓离散化结构。(对于平面问 题,常用的单元是三角形单元) 用结构力学方法进行求解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有限元单元法分析步骤(一)
结构离散化
将结构分成有限个小的单元体,单元与单元、单元与边界之间通过节点连接。 结构的离散化是有限元法分析地第一步,关系到计算精度和效率,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
= 0,τ zy = τ yz = 0
由胡克定律,相应的切应变:
γ zx=γ zy = 0
ε x , ε y , γ xy
ε 由于z方向的位移处处为0,所以: z = 0 ,由于z方向的伸缩被阻止,一般 σ z ≠ 0
只剩下平行于xy面的三个形变分量,即: 这种问题成为平面应变问题。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
连续性——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 所填满,不留任何空隙。 完全弹性——假定物体在引起形变的外力被除去之后能恢 复原形,而没有任何剩余形变。 均匀性——假定整个物体有同一材料组成的,物体的所有 各部分具有相同的弹性。 各向同性——假定物体的弹性在所有各个方向都相同。 小变形——假定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物体受力之后,整 个物体所有各点的位移都远远小于物体原来的尺寸,因而 应变和转角都远小于1。
这个极限矢量 f 就是该物体在P点所受面力在集度。 f 的方向就是 △F的方向,矢量 f 在坐标轴x,y,z上的投影 f x , f y , f z 称为该物体 在P点的面力分量,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方向为 负。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弹性力学中应力的方向规定
求解方法
经典解析 半解析 传统数值解法 现代数值解法(计算机硬件、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有限元单元模型中几个重要概念
单元
网格划分中每一个小的块体 单元 节 点
节点
确定单元形状、单元之间相互联结的 点
单元
节点力
单元上节点处的结构内力 节点力
载荷
作用在单元节点上的外力 (集中力、分布力)
物体离散化 单元特性分析 单元组集,整体分析 求解未知节点的位移 由节点的位移求解各单元的位移和应力
2011-10-27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物体变形及受力情况的描述
基本变量 基本方程
力的平衡方程 几何方程 物理方程
u
(位移)
ε
σ
σ =E ε
E 弹性模量
(应变) (应力)
即:
三大方面
三大方程
∑F
x
=0
σy +
∂σ y ∂y
dy
∂σ x ∂τ yx 约简以后,两边除以dxdy,得: + + fx = 0 ∂x ∂y ∂σ y ∂τ xy 同理,以y为投影轴,列出投影的平衡方程,化简得: + + fy = 0 ∂y ∂x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1-10-27
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τn
py
σn
ldsmds =0 fx 2
其中,fx为体力分量。将上式除以ds,并令ds趋于0(斜面AB趋于P点),即得:
px = lσ x + mτ xy
由y轴平衡条件,得:
2011-10-27
p y = mσ x \ y + lτ xy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几何方程
经过弹性体内的任意一点P,沿x 轴和y轴的正方向取两个微小长度 的线段PA=dx和PB=dy。假定弹 性体受力后,P,A,B三点分别移动 到P’,A’,B’. 线段PA的线应变是: ∂u u+ dx − u
假定已知任一点P处坐标面上的应力分量σx,σ y ,τx y = τ y x 。求经过该点的,平行于z轴而 倾斜于x轴和 y轴的任何倾斜面上应力。 从在P点附近取一个平面AB,它平行于上述斜 面,并经过P点划出一个微小的三棱柱PAB。当 AB无限小而趋于P点时,平面AB上的应力就成 为斜面上的应力。 用n表示斜面AB的外法线方向,其方向余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