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

合集下载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二第三单元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二第三单元

必修二复习考练4(第三单元共11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 某国经济政策规定:“大部分私人商业机构已被取缔,国家也不再通过商业渠道组织流通和分配……企业之间取消货币结算,职工工资的90%以上以实物形式支付,公共服务和教育实行免费制。

”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动员人力物力保证战争需要B.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C.刺激消费应对经济危机D.推进福利国家形成2.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

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

”材料所述历史现象处于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3.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

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4.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

”这一制度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绝对领导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战胜私人资本,加强对外贸易垄断制,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建设轨道”。

这种做法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纠正了经济政策的弊端C.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做法D.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6.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7.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指出:“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决定的”“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二第一单元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二第一单元

必修二复习考练1(第一单元 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 (2014·广东七校高三5月联考)“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

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A .分封制B .个体农耕C .集体劳作D .自然经济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 .抵制土地兼并B .促进人口增长C .增加财税收入D .稳定个体小农4.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 .中央集权弱化B .流民问题严重C .土地兼并缓和D .自耕小农衰退5.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6.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7.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8. (2014·湛江二模)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精品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精品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考纲解析】
1.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进程中的问题
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表现
3. 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从新航路开始)。

2.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及进程中的问题。

3. 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自主检测】
1.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2.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3. 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在 ( )。

【中小学资料】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2)岳麓版必修2

【中小学资料】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12)岳麓版必修2

第16、17课(第 1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改变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质3.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他批评的是A.社会矛盾B.计划经济 C.过度的福利政策 D.选举制度4.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原因有①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②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③凯恩斯主义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

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

”里根这一改革思想的核心是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B.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D.主张恢复邦联制6. 二战后,美国人杰克失业了,一直都呆在家里,5年来没找工作。

但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保障局领到1 255美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房租和医疗费用均由政府支付。

杰克及其家庭的生活得到保障主要受益于A.罗斯福新政 B.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C.里根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D.经济的全球化7.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二第四单元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二第四单元

必修二复习考练5(第四单元共10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2.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 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 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 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 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3. 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 组织互助组B. 成立生产合作社C. 进行公私合营D. 建立人民公社4. 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

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下面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6.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岳麓版二目标检测(15)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岳麓版二目标检测(15)历史试题含答案

第23、24课(第1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2.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3.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下列说法不.的是正确..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4.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5.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

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

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收益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D.美国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例如下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日本利193741。

112。

5963 4.8194856.411。

74。

3 4.12。

11。

5下列各项符合上表内容的是A.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性优势B.美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C.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D.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7。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精品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精品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考纲解析】1.掌握工业化实施的条件和取得的重大成就;2.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过程、结果及影响;3. 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失误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1.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结果及影响。

2. 三大改造的实质、内容、结果及影响。

3. 1956年底---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的成就和失误。

4.总结50-70年代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

【自主检测】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2.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 )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 (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4.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5.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12、13、21、22课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精品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第12、13、21、22课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精品

第12、13、21、22课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解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1. 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2. 近代中国断发的过程、特点、原因;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历程;3. 中国近代电影发展历程和影响;4. 中国近代社会日常礼仪、婚丧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表现;5. 概括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特点。

6. 近代中国铁路、水运、航空、邮政、电报发展的表现;7. 近代中国新式交通通迅发展的影响;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化进程及特点;9.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和影响;时尚中国的表现。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1. 中国近现代服饰发展历程。

2.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历程。

3.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历程。

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自主检测】1.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2.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例题剖析】4. 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预习案_第三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预习案_第三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美的兴起【考纲考点】1.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经济: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3.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文学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重点回顾】1.早期殖民扩张(1)概念:所谓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

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等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3)原因:欧洲列强之所以进行殖民扩张,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2.殖民扩张的分期一、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财富为主要手段的早期阶段;二、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中期阶段;三、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的后期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

3.殖民扩张的影响(1)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拓展,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本原始积累。

(2)中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后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4. 世界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1)地理大发现是主要手段。

(2)科技发展为世界从分散走向统一创造了必要条件(3)暴力扩张是使世界从分散走向统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使全球统一加快了步伐。

(4)商品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起了“溶剂”作用,正是商品将世界各地的经济融合成了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复习任务】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简单经过(2)《权利法案》的意义(3)责任内阁制的概念、形成过程、特点(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影响(2)两党制的形成、特点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及最终确立的标志(2)德意志帝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方式、特点4.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影响5.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1)荷兰殖民扩张的条件、表现(2)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经过、结果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内容、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作品、影响(2)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3)启蒙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作品、影响7.牛顿经典力学的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地位8.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特点、代表人物的作品及其特点【自主检测】1.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考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考案

第一专题古代中国 (共7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6.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7.(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考纲解析】
1. 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时间及性质。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 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四大经济区域集团的比较。

【自主检测】
1.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

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

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

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2.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
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3.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考纲解析】
1.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形成特点;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掌握中国入世的时间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 对外开放的原因。

2. 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及意义。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及意义。

4. 从前提、性质、目的和结果比较近代和现阶段的对外开放。

【自主检测】
1.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市场调节为主
A. 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
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纲解析】整理并熟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1.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从时间、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

2. “斯大林模式”的背景、表现、影响。

【自主检测】1.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2.“新经济政策一执行……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

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借助商品、市场和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4.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例题剖析】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考纲解析】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济、社会、思想、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从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整个世界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不同影响。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1. 填表格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2. 梳理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

3. 概括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自主检测】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2.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3.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商业危机 D.工业革命4.520年前,哥伦布“……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历史必修二预习案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考纲解析】1.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2. 识记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时间和原因;3. 掌握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1. 阅读第一目及课本插图,说出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名称、特点及地位。

2. 阅读第二目,简述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及三次高潮。

3. 阅读第三目,归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表现和影响。

4. 结合前三课内容,理解并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自主检测】1. 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A.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 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C. 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D. 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例题剖析】1. (2014·广东卷)(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

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

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右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2)岳麓版必修2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目标检测试题(2)岳麓版必修2

1、2课(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材料不能说明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B.《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铁器开始使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3.考古学家在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出土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出土农具的85%以上。

这说明A.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完全取代了石制和骨制农具C.战国时期铁农具在我国北方占据了主导地位D.战国时期,铁农具遍及我国南北各地4.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

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5.“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6.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受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7.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考纲解析】
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如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生产方式的变革,掌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体会先民的伟大、勤劳和奋发向上的风貌,关注现实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 以时间为序概括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及灌溉工具的发展变化。

2. 以时间为序概括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情况。

3. 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有何变化?结合文本第四目,理解并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自主检测】
1.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

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
有( )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②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④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
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小农经济( )
①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