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陆地环境的整体生和差异性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8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预习导航【预习题】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1、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怎样形成的?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的作用。

4、什么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5、什么是自然带?6、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从赤道到两极依次有哪些自然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7、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出现怎样的变化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在哪一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为什么?8、从山脚到山顶的景观变化,主要是气候中哪个要素造成的?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南半球北半球相比缺少哪两个自然带?为什么?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和西侧分别是什么自然带?为什么?10、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的,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是的。

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受、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资料卡片】热带雨林和苔原的地域差异热带雨林带内,终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

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于奔走和长跑的动物,却给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场所。

典型动物有猩猩、河马和各种鸟类等。

在苔原带内,气候严寒而湿润,土壤冻结,这样的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地带。

动物种类不多,典型动物有驯鹿和北极狐等。

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地带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形成低压,促进对流作用强烈,因而降水丰富,决定了这里的气候湿热;地表径流丰富,岩石化学风化强烈,风化壳和土层深厚,发育雨林植被,因此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我国的亚热带我国亚热带的范围很广,包括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热带的面积不大)。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A
B
C
D
陆地自然带:
具有一定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景观。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松鼠、黑熊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黄羊
荒漠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褐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草原
双峰驼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高纬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驯鹿
灰化土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TITLE
演讲人姓名

地理环境各要素
土壤

相互联系
地貌

相互制约
生物

相互渗透
点击添加正文

大气
点击添加正文


点击添加正文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含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内部的整体性特征
表现:
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发展变化着。所以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1)图中自然 带的名称是: A________B_ _______C___ _____D_____ ___ (2)从图中可 以看出,非洲 自然带大体以 _______为对 称轴,南北对 称分布,各自 然带大体沿着 _______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 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 _________带,C._______带。 。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答案】(1)B (2)A 答案】 【解析】 该题组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 解析】 该题组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联系、 互制约的关系,是地理环境综合性的表现; 互制约的关系,是地理环境综合性的表现;亚热带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受地 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陆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对应分析
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以北半球为例) 以北半球为例
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赤道 ↓ 热量带:赤道 热量带: ↓ 植被: 植被:赤道 (硬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 硬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 硬针叶林 ↓ 土壤: 土壤:赤道 两极 雨林、 雨林、常绿阔 两极 两极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如在生态脆弱的山区,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因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生产功能各要素共同参与,依赖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平衡功能①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的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溶解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②氧气的平衡: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陆地自然带1.概念: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自然带的标志),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环境自然带,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又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综合表现。

2.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地域分异规律图示变化规律形成基础成因典型地区延伸方向更替方向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东西方向(纬线方向)南北方向(经线方向)热量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非洲大陆沿20°E自然带的变化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南北方向(经线方向)东西方向(纬线方向或沿海→内陆)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中纬度的地区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大陆东西两岸从沿海向内陆分别是森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水分热量随海拔的变化,由山麓到山顶水热组合不同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山体所处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高,垂直带谱越丰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目的定位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2. 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知识梳理1.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各要素,通过_______循环、_______循环、_______循环和_______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之间互相_______、互相_______和互相_______,从而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一方面表如今各要素并不是_______存在和开展的,而是作为_______的一局部开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还表如今______________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____________的改变。

也就是说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______________。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那么是绝对的。

4.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一样,分别具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组合。

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_______和_______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_____________。

5.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规律性:一是由_______到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为根底的;二是从_______向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为根底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三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这种分异规律;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_______向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新学指南)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新学指南)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梳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三大循环简图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根本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主要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性质指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保持环境稳定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稳定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含义是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含义是什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表现在地理环境是由性质不同的各种要素(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等)组成的;每种要素不是以单一形态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地理环境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形态单位的有规律的组合。

整体性的表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差异性的表现
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3、8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8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人类活动的作用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 布现象。如: 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苔 原带。 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 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 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过的 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 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限 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 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
活动5:根据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分析总结“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4:揭开?的“面纱”
寒带冰原带 寒带苔原带
北极圈
亚寒带针叶林带 ?5 温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带 草 原 ?2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带 温带 ?4 荒漠带 温 ?3 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草 原 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0°N
北回归线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 200mm。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 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思考:那么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气候 干旱
河流少 水文 内流河
发育差 土壤 肥力低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从 赤 道 到 两 极 的 地 域 分 异
热带稀树草原带 ?1
赤道
热带雨林带
G F E D C B A I I H E
垂直分异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 自然带数量愈多。 海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 拔 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 高 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度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纬度高则 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2.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3.旅游爱好者王晓名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在游行日记中绘制了祖国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并写到“美丽的中华,不论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

”读图,完成下题。

王晓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春季,沿g—h线自西向东所遇到的情形有:地势坦荡—阴雨连绵—青翠茶园B. 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尘暴肆虐—阴雨连绵C. 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的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D. a—b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平坦、山青水秀4.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 喜光喜湿B. 喜阴喜湿C. 好热耐旱D. 耐寒好旱5.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1)在T1A. 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 自然带⑦为苔原带C. 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D. 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2)在T2A.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 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C. 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 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6.读自然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完成下题。

(1)模式图中沿乙方向体现的变化主要是()A. 热量B. 水分C. 海拔D. 纬度(2)图中甲最有可能是()A. 温带草原带 B. 热带稀树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7.“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之陆地环境的整体和差异性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之陆地环境的整体和差异性

2015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之陆地环境的整
体和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表现:(1)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一致性)
(2)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2.陆地自然带:地域差异表现为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技巧1: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技巧2:非地带性规律主要影响因素
(1)海陆分布: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变化: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⑧ ⑦ ⑨ ③

⑩ ④

① ②
热 带 雨 林 景 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苔 原 景 观
苔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辐射量 350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
(kcal/cm2) 全年 250 200 150 100 50 冬半年
夏半年
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纬度
珠 穆 朗 玛 峰 的 垂 直 自 然 带
长白山
山底
500米高度
1100米高度
1800米高度
2100米高度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低纬和高纬
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横向延伸,由赤道向两极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
以水分为基础(自然带竖向延伸,由沿海向内陆更替)
3.垂直地域分异(见图)--在山地
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呈环状,由山脚向山顶更替)
4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极地气候 苔原带、冰原带
链接
例 1:
我国的西北地区
远离海洋
气候干 燥、降 水稀少
地表水贫乏 风力作用明显
戈壁 和沙 漠, 植被 稀少
例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地理环境体系。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圈和水圈的相互影响大气圈和水圈是地球上两个最主要的自然圈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

大气圈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影响着水圈水汽的凝结和降水,从而影响了地表的水文循环。

2. 地壳运动和地貌形态的变化地球上的地壳板块在不断运动,地壳运动也带动了地貌形态的变化。

地壳运动还引发了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影响。

3.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气候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被的分布又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形成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关系。

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的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平衡。

二、地域分异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和规律。

地域分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分异由于地球自转、公转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湿润,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气候分异会影响到生物的分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土壤分异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质地各有特点。

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等特征对植被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貌分异地球上的地貌形态千奇百怪,由于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各具特点。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各具特色,对当地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 经济发展分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条件不同,导致了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2.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含义、表现,并理解其成因和特征。

3.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深化全球化环保观念;通过对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学习,树立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观念。

学习重点: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含义,并会运用其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指导人类活动。

2.理解三种地域分异的规律。

学习难点: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实例分析(难点点拨:关键要抓住主导因素)基础知识: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1.试举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地域差异:2.什么是陆地自然带?3.世界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成因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异规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陆地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⑵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①造成自然带呈现不规则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自然带的这种不规则分布,称之为②分析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A.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南美洲南端西部为森林带,东部为荒漠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5.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B
D.福建省
A.河南省
Hale Waihona Puke B.吉林省C.安徽省
三、非地带性、因素、事例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1、定义: 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 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很
不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
90° 80° 70° 60°
冰原带 苔 原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55° 温落阔带 温草带 40° 温荒带 温落阔带 亚常硬带 35° 30° 亚常阔带 25° 热 沙 带 20° 热季雨带 热草带 10° 热 雨 带 0°
( 08重庆)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 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6.从北京到洛极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大陆的最高峰,也是地球上 唯一座位于赤道线上的雪峰,还是人类能够不借助特殊装 备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而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孤山。 它被称作“非洲的屋脊”、“非洲之王”。远在200千米 以外就可以看到它高悬于蓝色天幕上的雪冠,在赤道的骄 阳下闪闪发光。
喜马拉雅山与天山的雪线分布 思考:1、图示两山的南北坡向? 2、分析两山的名称? 迎风坡 迎风坡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
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A、纬度:
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
B、季节: 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C、坡向:
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雪线高度与降水 量成负相关) ;阴坡低于阳坡(雪线高度 与气温成正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案]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3.结合案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投影)练习: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1、2箱急救药,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航空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公路
3、50000吨小麦。

从上海运往重庆。

——内河航运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海运
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铁路运输
师:有没有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吗?
生:可以先将煤炭运往秦皇岛,再利用海运运往上海。

师: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综合因素作出最合理I的选择。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特点。

师:大家看到的这两列火车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左侧图为高速列车,右侧是普通火车。

高速列车子弹式的车头设计有助于速度的大大提高。

目前,世界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

高速列车的发展展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特点?
生:高速化。

师:对!同学们对世界和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了解吗?(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师:“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最高时速可达310千米,列车的高速化有多种技术,同学们知道吗?
生:磁悬浮技术(投影图片:上海的磁悬浮铁路)
师:这是上海浦东的磁悬浮铁路,于2003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磁悬浮技术尽管可以大大提高列车的速度,但投资很大,所以对于磁悬浮列车的商用一直是褒贬不一。

同学们如果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来了解,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影图片:高速公路)
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3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师:课本图5.2是日本于1980年建成的世界最大的海上巨型油轮,载重达56万吨,甲板上能容纳4个足球场。

这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生:大型化(投影图片:集装箱运输)
师:同学们知道图中所示的是那一种交通运输技术吗?
生:集装箱运输技术
师:集装箱运输技术有什么好处?
生:发展集装箱运输,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师: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铁路的建设。

生2:东部地区经济比西部地区发达。

师:说得都不错!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作进一步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思考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2.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3.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
4.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师: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生: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到云南的昆明。

师: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分别大致是多少?南昆铁路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生:南宁的海拔100~200米,而昆明的海拔1000~2000米,两地海拔差异很大。

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南宁盆地,然后翻山越岭到达云贵高原。

投影资料:南昆铁路所经地区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 242千米,可溶l性岩IK 375千米,膨胀:L~146千米,被称为“地层博览”。

该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

师: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生:交通运输的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布局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