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学案1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导学案(有答案)第 2 页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导学案(有答案)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了解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重难点) 2.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自主学习】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过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内阁的设立 (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4)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但宦官参政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易混易错] 内阁制不同于丞相制。
丞相制下,丞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很高。
但内阁仅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二、军机处 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实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3.特点 (1)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3)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4.影响 (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深度点拨] 军机处是清朝政治体制中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机构,但它始终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的个人意志来决定。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人民版必修1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目标]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过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内阁的设立(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4)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但宦官参政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易混易错]内阁制不同于丞相制。
丞相制下,丞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很高。
但内阁仅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二、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实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3.特点(1)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3)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4.影响(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深度点拨]军机处是清朝政治体制中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机构,但它始终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的个人意志来决定。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1.积极性: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它有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消极性(1)从措施看,它是以强化封建专制为核心,这就违背了时代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从而在根本上埋下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2)从对政府的影响看,绝对君主专制又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还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3)从长远的影响看,它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置及其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同时师生们共同探讨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给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必修一——政治模块的第一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最后一课。
它介绍了中国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对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的军机处、密折制度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再有,从疆域上,略述了清朝的版图和边疆政策。
从内容上看,它上承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期,下启近代政治变革的动荡期,可以说是中国从古代走向近代的转折点。
既是中国古代政治成熟形态的代表,也是步入近代后改革的张本。
本节内容用专题方式讲述,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古代政治的来龙去脉,鸟瞰中国古代文明的政治层面。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史比较陌生,但是通过本专题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明以前)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
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效果就明显了。
●教学建议1.教法:情境材料导入,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法: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2.通过对明清皇权与以往各朝代皇权不同特征的比较,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综合,锻炼对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特征进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
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
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密折及边疆政策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除丞相制度(1)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永远废弃丞相制度||。
(2)措施: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_______________||,并宣布成为定制||。
(3)影响:达到了__________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思考: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宰相制度的废除反映了什么趋势?(1)根本原因:宰相制度不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
(2)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________的助理机构||。
3.特点:始终未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__________________机构||。
4.职权:________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5.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宦官参政||,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明朝内阁和近代西方内阁: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职责是只备顾问||,无决策权||,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近代内阁为法定机构||,是国家决策管理机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
二、军机处1.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_______________的需要||,设立军机房||。
(2)特点:①职责:最先是________||,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②地位: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历史人民版必修1学案: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目标]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过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内阁的设立(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4)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但宦官参政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易混易错]内阁制不同于丞相制。
丞相制下,丞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很高。
但内阁仅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二、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实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3.特点(1)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3)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4.影响(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深度点拨]军机处是清朝政治体制中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机构,但它始终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的个人意志来决定。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思维点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则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管理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等事务。
3.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精品教案(1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精品教案(12页)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高二历史组赵国英一、课程分析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原因、影响,理解内阁制与丞相制度的区别。
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实行密折制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二、学情分析(1)高中教育相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言有很大的差别,而高一学生是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特殊群体。
(2)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史比较陌生,但是通过本专题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明以前)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
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效果就明显了。
三、教学目标通过对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进程的认识,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认识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员的地位不断下降)那么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又是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的呢?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元暴政后,建立明朝。
元朝丞相权势过大的弊病,一直令朱元璋心有不安,明初的4任宰相也都没有善终的。
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在位期间,权倾朝野,骄恣擅权,几乎一人垄断了朝政。
1380年,一直有所忌讳的朱元璋以谋反罪杀了胡惟庸,并株连九族。
至此,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朱元璋如此狠心地除掉开国功臣呢?宰相制度废除后,君主专制又是如何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呢?(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丞相,权分六部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史料,看看朱元璋是为何如此坚决地废除宰相制度。
材料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宰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
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高中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人民版必修1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预习目标】1、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3、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4、了解清朝的边疆政策【重点难点】重点: 1、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难点: 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2、为什么说军机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的情感.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预习】(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太祖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
(2)目的: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1380年,明太祖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并规定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并明确规定成为定制。
丞相制度永远废除。
(4)影响:君主专制达到了高集权度,但也导致皇帝政务繁忙。
2、内阁的创立(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需要。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2)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
③阁臣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3) 变化影响:为防止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二)、军机处(雍正年间设置)1、军机处(1)设立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
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学案: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高中历史必修1导学案(人民版)编号: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小组序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牢记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重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难点】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读课程标准,带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课文,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3、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课前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宰相制度始于何时,其地位权势发展趋势如何?2.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二、知识梳理(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除丞相①原因:借鉴历史上丞相、妨碍皇帝行驶权力的教训。
②目的:皇帝③废除丞相: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发展到新的高度。
2.设立内阁①过程:a.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b.明成祖正式设立,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此后,阁臣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
最后再由皇帝用主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②地位:a.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
b.设立对内阁进行牵制。
(二)、军机处的设立1.原因:(雍正皇帝)适应的需要2.特点:①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③本身品级不高,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三)、边疆政策1.清朝边疆政策①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历史: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1(人民版必修一)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1.丞相的废除:明太祖下令废除丞相,六部直属皇帝,这样自秦朝开始建立的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2.内阁制的建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
由于政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裁决,为此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并兼理章奏。
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此后,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3.军机处的设置:(1)目的: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为军机处。
(2)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宫,保密性强。
(4)影响: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雍正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4.清朝的边疆政策:(1)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地进行行政管理)。
(2)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少数民族地区事务。
(3)清朝皇帝频繁出巡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在那里接见边疆各民族的上层人物,联络情感。
(4)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和军事防卫给予特殊重视。
(5)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乾隆时代,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
5.清末的政治改良:(1)背景:绝对专制的封建君主权力和日益腐败的官僚系统,使中国社会的进步受到严重阻碍。
(2)目的:慑于内外压力,为了摆脱政治上的被动局面,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
(3)内容:设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设巡警部和学部;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改户部为度支部,改兵部为陆军部,改刑部为法部,改理藩院为理藩部;工部和商部合并为农工商部;增设邮传部;筹备设立海军部;又设资政院以不议院的基础。
(4)结果: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专制主义皇权。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word文档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史实,并分析史料能总
结出内阁制的性质和职责。
从而认识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是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
的表现。
(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教材及分析材料,描述军机处的职能、特点。
从而知道军机处的建立
是中国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的重要表现。
(史料实证)
3.通过分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
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措施。
难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设置法、读图识史法。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七、课后作业:整理知识点(建议表格)。
高中历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1 人民版必修1
高一历史学案(必修第一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资料卡片:朱元璋(1328~1398) 明朝开国皇帝。
祖籍为江苏沛县,其祖、父为生活所迫,一再迁徙,最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
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吴二年正月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1387年,统一了全国。
在位31年,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
永乐帝: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代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
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
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
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
1424年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成祖。
宦官:也称太监、寺人、阉人、内侍,是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宫中替皇族服务的被阉割的男性。
宦官是由外生殖器被阉割的男人进宫担当。
宦官的职责主要是维护朝庭后勤事务的正常运作,原则上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也有个别朝代存在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清朝皇帝一览表:清朝世系表三、教学流程:1、自主学习:(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有什么影响?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说明了什么?(2)军机处是怎样建立的?如何评价?(3)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及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4)元明清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有过什么变化?(5)结合时代背景说说晚清政治制度的变化。
2、合作学习: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最新教学文档
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密折及边疆政策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除丞相制度(1)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永远废弃丞相制度。
(2)措施: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_______________,并宣布成为定制。
(3)影响:达到了__________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思考: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宰相制度的废除反映了什么趋势?(1)根本原因:宰相制度不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
(2)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________的助理机构。
3.特点:始终未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__________________机构。
4.职权:________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5.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宦官参政,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明朝内阁和近代西方内阁: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职责是只备顾问,无决策权,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近代内阁为法定机构,是国家决策管理机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
二、军机处1.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_______________的需要,设立军机房。
(2)特点:①职责:最先是________,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②地位: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③构成: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一、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重难点: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
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解题:“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即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一)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
(1)原因:明太祖________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过程:废除________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于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设立:(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
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3、特点: 1)内阁是皇帝为而设立的政治机构;2)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
3)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4、评价:1)标志着专制皇权的加强;2)受太监的牵制,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1、加强皇权——设立军机处(1)目的:直接目的:为适应的需要而设立。
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职责:①最先是协办,后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旨意办事。
(4)特点:(5)意义: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制度进一步加强。
2、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推行密折制(1)目的:加强皇帝对的控制。
(2)作用:使中央的权力更为集中。
3、制定法规章程,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4、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古代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
具体有:(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概述古代史,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共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奴隶制度趋于瓦解。
我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
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word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
具体有:(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概述中国古代史,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共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奴隶制度趋于瓦解。
我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
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
必修一全册学案: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Word版含解析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专题总览】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1课)的(政|治)制度确立:秦朝(第2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展:从汉到元(第3课)顶峰:明清(第4课)【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开展的影响 .【知识结构】原因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明清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措施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清朝:设军机处走向顶峰影响明朝: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明清(中|央 )集权加强 - - -措施推行密折制清朝边疆政策- -设理藩院、改土归流一、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措施- - - - -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君主专制开展到新高度)1、废除丞相(1 )原因:①历史原因:历史上丞相 "专权乱政〞、阻碍皇帝行使权力;②根本原因:认为丞相权力过重 ,阻碍皇权的高度集中;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更加激化 .(2 )概况:1380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职位 ,以六局部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并且规定此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丞相制度被永远废除 .(3 )影响:①利: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到达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君主专制开展到新高度;②弊: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内阁(1 )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 ,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需要辅臣和参谋 .(2 )经过:①奠定根底:明太祖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参谋兼协理章奏 ,并不参与决策;②正式确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③开展:后来 ,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 ,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称为 "票拟〞 ,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3 )性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 )一级||的行政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参谋的内侍机构 .(4 )丞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 )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而是为皇帝提供参谋的内侍机构 ,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 ,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二、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措施- - - - -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开展到顶峰)(1 )原因:①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②根本原因:为加强皇权 ,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限制 .(2 )设立:雍正年间,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3 )军机处的性质: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4 )军机大臣的产生方式及其职责:①产生方式: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品级||不高,可随时被撤换;②职能:军机大臣根据皇帝旨意拟写并传达谕旨.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旨意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 )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5 )军机处的特点:①简: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有官而无吏;②速: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办事效率高;③密:地处内廷 ,严禁外人进入 ,保密性强 .(6 )军机处设立的影响:①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标志着君主专制开展到顶峰.[综合探究]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目的、措施、影响1、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统治阶级||更加腐朽 ,社会矛盾更加锋利 .2、目的:稳定、稳固封建统治.3、措施:明朝 - -废除丞相 ,设立内阁清朝 - -设军机处4、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①(政|治)上 ,有利于民族融合 ,抵御外来侵略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展与稳固 .②经济上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为封建经济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根底 .③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①(政|治)上 ,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 ,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 ,民主(政|治)无从开展 ,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 ,形成暴政 ,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②经济上 ,封建社会后期 ,日益束缚生产力开展 ,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③思想上 ,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 ,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 ,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三、明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 -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明朝初年,仍将行省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但废除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在地方设立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提刑按察使司) ,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共同向皇帝负责.这样地方权力就被收归(中|央) .四、清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 - -推行密折制;设理藩院;改土归流1、推行密折制(1 )推行: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2 )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3 )作用:①加强了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②提高了(中|央 )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清朝的边疆政策(1 )清朝边疆政策的根本原那么:①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②大事集权 ,小事放权 ,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 )清朝边疆政策的措施:①在(中|央 )设立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 - -理藩院 ,其地位与六部相同 ,负责蒙古、新疆、西藏事务;[联系]元代在(中|央 )设立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②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 "改土归流〞 .A、原因: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B、概念: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C、推行:明代开始,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D、意义:- -加强了(中|央 )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状态;-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 .【专题图示】。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导学案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导学案
【知识目标】
【本课重点】
1.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
2.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
3.总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学法指导】
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能够梳理出明清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学会分析史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础知识】
专制时代晚期:指的是明清两代,(由于时间限制,本课只讲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废除制度,权分六部
(1)原因:①;②(根本原因)
(2)结果:①加强了,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皇帝。
2、内阁制度的形成
(1)形成过程:时期以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当值,后来入阁的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2)内阁地位:内阁不是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的职责范围始终并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3)为防止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于是以牵制内阁。
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小结: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2、内阁的设立
课后作业:整理君主专制演变的线索和趋势(落实到每个朝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1)原因:明太祖________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过程:废除________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于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2.内阁的设立(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________设立内阁。
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3)特点:皇帝为__________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4)影响:____________进一步强化;但宦官参政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二、军机处1.军机处的设立(1)设立:雍正年间,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
(2)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特点:军机大臣均由钦定,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__________的特征更明显。
2.密折制:雍正命令地方大员__________,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3.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表明封建制度衰落;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________效率;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措施(1)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其地位与六部相同。
(2)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__________给予特殊的重视。
(3)在西南地区推行“__________”。
3.意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近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
知识点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下列关于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初入阁官员职位较低B.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C.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D.后来内阁官员多由太监担任2.《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丞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C.明朝内阁承担了丞相的职能D.明朝的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3.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知识点二军机处5.某中学学生小刘在参观完故宫后对下图清朝的故宫建筑无限感慨,发出如下议论,你认为正确的是()军机处外景军机处内景太和殿内景太和殿外景①清朝军机处条件简陋,说明清政府注意节简②军机处与太和殿的差异正是清朝君臣关系的写照③军机处条件简陋狭小也反映了其精干、机密、快捷的特点④军机处以“君权附庸”的地位,总揽军国大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表明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B.加强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A.与皇帝“共治国事”B.完全遵照皇帝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8.“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A.草拟政令B.发布政令C.监察百官D.传达圣旨知识点三清朝的边疆政策9.《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验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A.军机处B.理藩院C.宣政院D.总理衙门10.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人,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官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职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明末政权产生怎样的影响?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请回答:(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知识清单一、1.(1)朱元璋(2)丞相2.(2)朱棣(3)加强专制(4)君主专制二、1.(3)封闭性 2.密折奏事 3.行政三、2.(1)理藩院(2)军事防卫(3)改土归流对点训练1.D[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而非以太监担任阁员。
]2.C[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明朝内阁的职权等相关内容,明朝内阁既无丞相之名,也无丞相之实,它只是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3.A4.D[位高权重的大臣的办公场所离皇帝寝宫越近,表明他们受皇帝的控制越重,也就是说他们成为皇帝的奴仆,这表明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C 项含义与题干不符,因此排除。
]5.B[军机处条件简陋,不能说明清政府注意节简,故①错。
]6.C[A、D项不符合史实,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B项与题干无关,“公文当日处理完毕”,才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不可脱离材料要求思考。
]7.B8.D[军机处的职责就是完全秉承皇帝的意旨,传达皇帝的谕旨。
]9.B[A项为行政机构;C项为元代设立的管理西藏军政事务的机构;D项为外交机构。
] 10.D综合运用11.(1)废丞相,分散相权。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加强了君主专制。
(2)内阁。
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3)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
封建皇权专制。
宦官专权,使明朝统治更加黑暗,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12.(1)为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2)由一个临时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
(3)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并且严令后世不得重新设立?解答鉴于历2.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解答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自我测评从哪些迹象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解答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材料阅读与思考应当怎样理解这段话中“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解答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属内阁的那点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导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所以有“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
但我们也应看到,军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说其“隐然执政之府”,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