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H-MMSET基因的检测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RP及β2-m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RP及β2-m检测的临床意义

[ ] 闻炳基 , 3 罗荣诚 , 丁雪梅 ,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肝癌诊断 等.
中的价值[ ] J .解放 军医学杂志 ,0 12 ( 1 707 1 20 ,6 1 ):9 -9 .
制的试剂盒 , 其参考值可有不 同, 即使同一方法 的试剂 盒 , 不 同厂家的产 品, 其参考值亦可有不 同… 。本文测得 的正 常人
蛋 白水平 的 测定 及 其 与病 程 和 预后 的 关 系 [ ] J .临 床 内科 杂 志 ,
20 2 (0 7 5 06,3 1 ):0 .
[ ] 张之南 , 2 沈悌.血液病诊 断及疗 效判断标 准 [ .北 京 : 学 M] 科
出版 社 。0 8 2 22 3 2 0 .3 -3 .
P<00 ( . 1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
均5 岁 , 6 所有 病例均符 合 MM 的诊断标 准 , 并选择 6 o例 ( 3, 2) 男 5 女 5 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年龄 ( ~6 ) , 0 2 0岁
平均 3 。 5岁
3 讨论
3- 2 m是人类组织 相容性抗原 ( L I 分子 中非主要 H A) 类 组织 相容性复合物 编码 的轻链部分 , 其相对 分子质量 小 , 机 体所有有 核细胞都能不 同程 度地 产生 3 - 尤 其是 以代谢 2m,
T S含量无 差异 , P 而不同年龄组 间的血清 T S含量水平 差异 P
簇M 3能特异地反映肿瘤增殖 活性 , 将其命名 为组织多肽 故 特异性 抗原 ( r ) T S可特 异地 与 M T' ,P S 3单克 隆 抗体结 合 。 在恶性 上皮 细胞 和转 移细胞 的 S晚期和 C 2期 合成 , 细胞分 裂后释放入血或其他 体液 中 。 目前 临床对 T S检 测常采 P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efficacy assessment.Patients
as
with

sFLC results higher
than
median
were marked
high—FLC,the rest were marked as low-FLC,and survival
analysis were made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myeloma(MM).
Method:Medical
from 1/20 1 0
records of 45
cases
of first-onset
MM
were gathered in
our
hospital
to 6/20 1 2.sFLC一1c and sFLC一九were
determined by immune turbidimelric
参考文献:………………………………………………………………………….28
综述……………………………………………………………………………………………………………33 作者简历…………………………………………………………………………….4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这种检测方法的关键是采用了新型检测试剂该试剂是针对轻链隐蔽区抗原表位轻链通过二硫键与重链结合的表位进行特异性结合因此该试剂只与flc结合而不与完整的ig上的轻链结合与常用的m蛋白的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敏感性高敏感度达34mgl水平特异性强检测自动快速可定量等优点在mm的诊断疗效评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价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5
were longer in group with lower sFLC level

游离轻链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游离轻链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游离轻链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临床意义翟玉华;梁玉芳;陈文明;王清涛【摘要】目的评价免疫固定电泳、尿液轻链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轻链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重链、轻链及游离轻链定量,用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法对M成份做定性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轻链型21例,完整型29例(其中IgG、IgA型19例;IgD型10例)标本分别做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定量及游离轻链检测,然后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和灵敏度.结果对于轻链型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检测三种方法的轻链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5 %(19/21); 80.9 %(17/21);100%(21/21).对于完整型骨髓瘤患者三种方法的游离轻链检测(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与重链结合的单克隆轻链的阳性率100%)阳性率分别为20.7 %(6/29); 41.4 %(12/29);82.7 %(24/29).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较另外两种方法检测游离轻链更为灵敏,其与免疫固定电泳法结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明确诊断、疗效观察及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tests of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 ) ,urine light chain quantitive analysis and serum free lightchain immunoassay form easurement of free lightchain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M ethods Turbidi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quantify heavy chains ,and total light chains(free and combined light chains) ,protein electrophoresis(PE ) and IFE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type the M proteins in 21 light chain multiple myeloma (LCMM )and 29 intact imm unoglobulin multiple myeloma (IIMM )patients ;Detection rate and accuracy of the three kinds of tes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LCMM patients ,the detection rate for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urinelight chain quantitive analysis and serum free light chain immunoassay were 90 .5 % (19/21) ;80 .9 % (17/21) ;100% (21/21)and were20 .7 %(6/29) ;41 .4 % (12/29) ;82 .7 % (24/29)in IIMM patients ,and all the combining monoclonal light chains were detected by IFE .Conclusion Serum free light chain immunoassay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other two ,if combining with IFE ,they will help to diagnose ,monitor and improve prognosis of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1(015)009【总页数】3页(P1525-1527)【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游离轻链;免疫固定电泳【作者】翟玉华;梁玉芳;陈文明;王清涛【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分析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PPT演示课件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分析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PPT演示课件

这些染色体核型异常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 率,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 义。因此,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 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05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
研究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多 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 析,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随 访信息,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预后 的相关性。
因组不稳定,进而影响患者预后。
06
讨论和结论
讨论
染色体核型特点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出现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增多、缺失、易位等。这 些异常核型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预后相关性
研究表明,具有特定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较差,如17p缺失、13q缺 失等。这些异常核型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不同染色体核型异常对预后的影响程度比较
超二倍体与亚二倍体的比 较
超二倍体核型异常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 相对较好,而亚二倍体核型异常的患者预后 较差。这可能与超二倍体患者肿瘤细胞分化 程度较高、生长速度较慢有关。
非整倍体与整倍体的比较
非整倍体核型异常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 较差,而整倍体核型异常的患者预后相对较 好。非整倍体核型异常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基
染色体核型的重要性
染色体核型异常在MM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并与患者的预 后密切相关。
研究意义
通过对MM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 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要点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要点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其特征为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绝大部分病例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的分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

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血钙增高和感染等。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现已达2/10万左右,低于西方国家(约5/10万)。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目前仍无法治愈。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不明。

遗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感染、抗原刺激等可能与骨髓瘤的发病有关。

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对MM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MM是一种由复杂的基因组改变和表观遗传学异常所驱动的恶性肿瘤。

遗传学的不稳定性是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明显多变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同时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耐药的发生。

临床表现1.骨骼损害骨痛为主要症状,以腰骶部最多见,其次为胸部和下肢。

活动或扭伤后剧痛者有病理性骨折的可能。

MM骨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失衡所致。

2.贫血贫血为本病的另一常见表现。

因贫血发生缓慢,贫血症状多不明显,多为轻、中度贫血。

贫血的发生主要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与骨髓瘤细胞浸润抑制造血、肾功能不全等有关。

3.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急慢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多因脱水、感染、静脉肾盂造影等引起。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①游离轻链(本周蛋白)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后沉积在上皮细胞胞质内,使肾小管细胞变性,功能受损,如蛋白管型阻塞,则导致肾小管扩张;②高钙血症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损害;③尿酸过多,沉积在肾小管,导致尿酸性肾病;④肾脏淀粉样变性,高黏滞综合征和骨髓瘤细胞浸润等。

4.高钙血症食欲缺乏、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和便秘等,主要由广泛溶骨性改变和肾功能不全所致。

5.感染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论文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论文
中 图分 类号 : R 4 4 6 ; R 7 3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5 ) 0 6 — 0 7 2 5 — 0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5 . 0 6 . 0 1 6
第 6 期
刘 颖 ,等 :应 用 荧光 原 位 杂 交技 术 检 测 多发 性 骨髓 瘤 染 色体 异 常 的研 究
应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 染 色 体 异 常 的 研 究
刘 颖 ,王 蕾 ,王 新有 ,孙 明玲 ,郭 新 红
(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血 液 病 中心 ,乌 鲁 木 齐 8 3 0 0 5 4 )
( 1 i n 1 6 ) .Co m pa r e d wi t h c l i n i c a l f a c t o r s,ge ne t i c a b no r ma l i t i e s s h owe d t h a t J 3 2 一 M G i n I GH a b —
基 金项 目 :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2 0 1 4 2 1 1 C 0 4 3 ) 作者简 介: 刘 颖( 1 9 8 3 ~) , 女, 硕士 , 住院医师 , 研究 方 向 : 血 液 系统 恶 性 肿 瘤 。
通信作者 : 郭新红 , 女, 主 任 医师 , 硕士生导师 , 研 究方 向 : 血 液 系统 恶 性 肿 瘤 , E — ma i l : g u o x i n h 0 n g 2 2 2 @s i n a . c n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討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2013年7月~2015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MM患者(Ⅰ期8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及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LDH和CRP水平,分析LDH和CRP与疾病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MM患者血清LDH和CR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 0.05);不同分期MM患者LDH和CRP水平比较结果显示,LDH和CRP水平均为Ⅲ期明显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he serum LDH and CRP of MM pati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which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LDH and CRP in stage Ⅲ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stage Ⅱ(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标本,测定LDH和CRP水平;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以后,复查LDH和CRP指标。

LDH的检测采用速率法,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09~245 U/L为正常范围。

CRP 的检测采用散射比浊法,仪器为美国Beckman Coulter Array360特定蛋白分析仪。

CRP正常范围0.05)。

见表2。

2.3 不同分期MM患者LDH和CRP水平比较Ⅲ期MM患者血清LDH和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 < 0.05),Ⅱ期MM患者血清LDH和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 < 0.05)。

见表3。

表3 不同分期MM患者LDH和CRP水平比较(x±s)注:与Ⅰ期比较,*P < 0.05;与Ⅱ期比较,#P < 0.05;MM:多发性骨髓瘤;LDH:乳酸脱氢酶;CRP:C反应蛋白2.4 MM患者治疗前后LDH和CRP水平变化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LDH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5)。

多发性骨髓瘤核型分析与FISH检测实验条件优化的探讨

多发性骨髓瘤核型分析与FISH检测实验条件优化的探讨

多发性骨髓瘤核型分析与FISH检测试验条件优化的探讨起首,本文对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核型分析。

结果显示,其中54例(79.4%)存在染色体异常。

最常见的异常为17p13.1缺失和1q25-32增加。

此外,本文还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存在着染色体的复杂变异,如逆位、倒位、畸变染色体的形成等。

随后,本文对FISH检测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

通过对探针浓度、hybridization时间和温度的调整,本文得出了一套较为稳定且可重复的试验条件,其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最后,本文对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遗传变异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例如,17p13.1缺失与预后不良、难治性有关联;1q25-32增加则与乳酸脱氢酶提高、肌酸激酶提高等指标的异常有关。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优化,探讨了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干系,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核型分析,FISH检测,试验条件优化,遗传变异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其遗传变异的发生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试验条件优化,探讨了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干系。

核型分析是评估细胞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一种方法。

本探究对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中79.4%存在染色体异常。

这些异常包括17p13.1缺失、1q25-32增加、逆位、倒位等,这些异常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侵略能力有关。

FISH检测是利用人工合成的DNA(或RNA)融合探针对DNA或RNA靶序列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本文对FISH 检测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了一套较为稳定且可重复的试验条件。

这些条件的优化使FISH检测更加快速和准确。

最后,本文对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遗传变异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异常(FISH)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异常(FISH)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异常(FISH)检测——预后评估、风险分层及个体化治疗工具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病,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造血异常、单克隆球蛋白血症及肾功能受损等一系列临床变化。

据美国癌症协会最新Cancer Statistics 2013的数据显示M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前均有明显增加,估计美国2013年将新增病例22350例,预计有10710例患者死亡。

MM的发生发展中伴随着多种特异的细胞遗传学层次上的相关基因数目或结构的改变。

细胞遗传学改变在 MM 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M 常涉及多种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数目异常,染色体核型异常分为超二倍体和非超二倍体两大类,其中超二倍体常见染色体改变是+3、+5、+7、+9、+11、+15、+19、+2l。

非超二倍体主要累及-8、-13、-14、-17、-22 等。

在MM 染色体异常中结构改变较少见,主要有 1 号(1p、1q,部分缺失或 1q 三体)、13q-、14q (多为与 14q32 有关的几种互补易位)等。

临床上,MM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很大,从数月到10余年不等,中位生存期一般为2~3年,染色体异常在MM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并且多为复杂异常,误诊率高达60%,需提高其异常检出率,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

NCCN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实践指南推荐:2013 年第1版MM NCCN首次将细胞遗传学检测写入指南,最新版的指南中延续了染色体异常的检测。

初始诊断中的骨髓检查应包括对骨髓穿刺所取细胞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FISH)。

用于预后评估的FISH标记物应包括t(4;14)、t(11;14)、t(14;16),17p13缺失,13号染色体缺失及1号染色体扩增。

MayoClinic依据msMART(the Mayostratification for Myeloma and Risk-adaptedTherapy,msMART)原则对骨髓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而针对分层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率: 以对照组血清 &一M浓度 和 T F浓度 的平均值 ±2 为参考 R s
值, 多发性骨髓瘤组血清 Ⅱ 的阳性率 5 .8 血清 一M 的阳 9 3 %,
性率为 4 .5 二者 串联试验的 阳性率为 8 .5 37 %, 12 %。
3 讨 论
骨骼 疼痛 , 特别是在背部或胸廓 , 肾功能衰竭 , 复发生细菌性 反 感染 ( 特别是肺炎球菌性肺炎 ) 是最常 出现 的症 状 , 这些症状容 易造成疾病 的误诊 。近 年多发 性骨髓瘤 的检 测方法除 了组织 活检外 , 清 蛋 白及 免 疫 学 方 法 也 成 为 诊 断 MM 的重 要 手 血

的应用f } 医学综述 ,O9 1(7 :53 56 . J 2O ,5 1)28 —28 .
一mi o lb l . e ut S rm a ser n c go u i R s l: e u t n fri a d r n r n
e nmut l eo d i lpemylma( i P<0 0 ) o cuin : auig ̄r/ rnfrn ad 一mirgo ui al e eth lpemylma .5 .C nlsos Mesrn tnt s r n l a ei co lb l cl rf c emut l eo . n l t i
段 l 。本 实 验 对 4 例 MM 患者 血 清 转 铁 蛋 白浓 度 和 一微 球 L 2 j 2
转铁蛋 白是 正 常血 清 中的一 种蛋 白成 分 , 子量 为 7 . 分 65 K 由 69 D, 7 个氨基酸 构成 , 8球蛋 白中能 和铁 结合 的一 种糖 为
蛋白 , 主要功 能是转运 铁 , 节铁 的吸收 , 调 防止铁 中毒 , 有抗 并

多发性骨髓瘤应用二代测序监测微小残留病

多发性骨髓瘤应用二代测序监测微小残留病
Fisher、MGI,每个平台有不同型号的配置设备。测序检测前需根据测序平 台确定相应的数据参数,并根据测序片段的长度、检测标本的数量、标本 的质量和最低测序深度等因素选用合适的芯片,以保证本次测序结果数据 质量合格,能够分析出最低检测下限阳性对照标本。
三、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1.质控分析: • 对下机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测序数据质量、
测序覆盖度、阴性和阳性标本检测结果等评价参数。如S5或PGM测序平台 质量标准包括装载量>50%、富集率>50%、克隆数>50%;Miseq测序平台质 量标准包括V2试剂PE250测序碱基的质量Q30>75%、V3试剂PE300测序碱 基的质量Q30>70%。
三、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2.数据过滤: • 需要明确对测序数据的过滤标准,包括对测序质量低的序列、长度不完整
四、质量控制
• 1.常规要求: • 实验中需建立完整的SOP文件,包括标本采集和处理、实验操作、生物信息
学分析和报告分析等各个环节的SOP文件,实验操作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须经过性能验证或确认。其他未说明的参照NGS检测技术实验室质量控制 与管理的常规要求。
四、质量控制
• 2.MM患者MRD检测的特殊要的质控标本,如空白对照、
阴性对照、最低检测下限阳性对照和高比例阳性对照。 • 针对MM患者的MRD检测,需要至少设立4种质控样本:
①空白对照; ②阴性对照; ③弱阳性对照,如10-4检测限的前批次标本; ④内参质控。
四、质量控制
• (2)样本总量:对于初诊MM患者,推荐合格DNA样本的总量至少达到 250 ng,以确保能够检测到肿瘤性浆细胞的克隆性重排。对于缓解期的MM 患者,推荐NGS检测MRD的合格DNA上样总量至少达到3 000 ng。

实验室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实验室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实验室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结果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和确诊的28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室验室指标的特性,包括HBG、UA、Scr、TP、GLO、A/G、ESR、B-J、β2-MG、尿蛋白定性、IgG、IgA、IgM。

结果28例MM患者中,有26例(92.86%)HBG0.15;②血清中大量M蛋白(IgG>35 g/L,IgA>20 g/L,IgM >15 g/L)或24 h尿本周氏蛋白>1 g;③溶骨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

以上3项标准中,符合其中2项结合临床可作出MM的诊断,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为首要确诊方法。

2 結果28例MM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8 例MM患者中,有2例HBG>90 g/L,6例在80~90 g/L,17例在80~60 g/L,3例800 μmol/L,16例在440~800 μmol/L,3例100 g/L,8例在80~100 g/L,6例在60~80 g/L;12例GLO>80 g/L,10例在30~80 g/L,6例在20~30 g/L;全部28例ESR均明显升高,其中16例>140 mm/1h,10例在100~140 mm/1h,2例在80~100 mm/1h;19例IgG极度增高,6例IgA极度增高,见表1、表2。

3 讨论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系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是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3],其发病率约为血细胞肿瘤的10%,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4],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40岁以下少见。

其特征为骨髓浆的细胞异常增生侵犯骨髓及骨质,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过度生成,引起骨质破坏、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反复感染等,但在临床中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应引起临床检验人员和医师的重视。

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利器——血清蛋白电泳

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利器——血清蛋白电泳

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利器——血清蛋白电泳目前,在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多发性骨髓瘤排名第二,发病率占我国恶性血液病的10%—15%,最常发于65-74岁人群,中位年龄为69岁,并且每年的发病率以0.8%递增。

据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高(>40岁),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逐渐升高。

当前我国老龄化加剧,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而其误诊率同样很高,可达40%-50%,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再加上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因而容易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健康体检筛查项目,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精准医疗的相关政策,依此出现了针对此类疾病更为准确的筛查方式——血清蛋白电泳。

它能够针对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的分类,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蛋白质。

与传统检测方式有着特异度高、结果直观、方便快捷等优势。

一、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易发于中老年人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在我国发病年龄高峰55-65岁,欧美国家发病年龄高峰65-70岁。

多发性骨髓瘤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

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并且有着起病徐缓,临床表现为腰痛、骨质疏松、不明原因发热、贫血、泡沫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因为初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极易导致漏诊、误诊。

几乎每一个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有一段曲折的就诊历程,待确诊时,大部分已发展至该病的较晚阶段。

随着新的、更加敏感的检测手段进入临床应用,及临床医生对该疾病认识的逐步提高,相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被及早诊断,从而得到早期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新的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延长为5—7年,有的可达10年以上,并且伴随着新的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多发性骨髓瘤已被归为潜在可能治愈的疾病,对于早期筛查必须引起重视。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

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从同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抽35例作为参照组对象,采用石蜡包埋法检测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

结果观察组VEGF阳性几率(54.29%)高于参照组(5.71%),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Ⅲ期患者阳性几率高于Ⅱ期、Ⅰ期阳性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VEGF表达几率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病变加重而上升。

结论实施骨髓病理检测,了解VEGF表达情况可为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评估疾病分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言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病[1],具有恶性克隆特性,至今尚无较有效的治愈方法,随着疾病发展,疾病患者可伴有肾脏损害、贫血、高钙血症及多发性溶骨性损害等危重并发症[2]。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复杂,与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关;而瘤细胞病变过程与内皮生长因子(VEGF)关联紧密,血管形成、骨髓微血管密度增加也受VEGF刺激作用影响[3]。

临床多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化疗方式治疗疾病患者,而效果并不显著,且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容易加重病情或合并并发症。

强化早期检查及诊治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石蜡包埋法检测VEGF表达情况,并掌握其不同分期VEGF表达,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抽35例为观察组对象,并从同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抽35例为参照组对象。

观察组中,女性有15例,男性有20例;年龄41~85岁不等,年龄均值56.37±4.51岁。

参照组中,女性有14例,男性有21例;年龄41~84岁不等,年龄均值56.10±4.07岁。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H_MMSET基因的检测及其意义_姜华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H_MMSET基因的检测及其意义_姜华

·论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H-MMSET基因的检测及其意义姜华 侯健 陈玉宝 丁思奇 【摘要】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由于t(4;14)所形成的IgH-MMSET融合基因,探讨其在MM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RT-PCR法在25例MM患者骨髓标本和MM细胞系NCI-H929中检测IgH-MMSET融合基因,并且通过巢式PCR法提高反应的灵敏度。

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到pGE M-T载体,并用引物M13Forward测序。

将PCR产物的序列与GenBank进行对照,进一步证实发生易位的基因。

结果 作为阳性对照的MM细胞系NCI-H929扩增出一明显条带,长度为438bp,经测序后证实为IgH基因与MMSET基因的融合产物。

14号染色体及4号染色体上的断裂点分别位于IgH基因的Cμ区及MMSET基因的第3内含子中。

25例MM患者的骨髓标本扩增后有3例(12.0%)呈现阳性,经分别测序后证实为IgH-MMSET融合基因,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为237bp、239bp和239bp,三者第4染色体的断裂方式均与NCI-H929相同,其中1例缺失了MMSET基因的第4外显子的第74位碱基(A)和第75位碱基(T)。

结论 MM患者IgH-MMSET融合基因是由于t(4;14)所形成,其发生率为12.0%。

IgH-MMSET融合基因的出现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融合,IgH-MMSET; 易位(遗传学)Detectio n of IgH-MMSET fusion gene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and its significance JIA NG Hua,H O UJian,C HEN Yu-bao,DINGSi-qi.Department of Hematology,Chang zheng Ho spital,The Second Military M edical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IgH-MMSE T fus ion gene resulted from t(4;14)translocation in mul-tiple myeloma and illuminate its significance.Methods IgH-MMSE T fusion gene was detected in bone marrowspecimens of25multiple myeloma(MM)patients and MM cell line NCI-H929using reverse-transcription PCR(RT-PCR)assay followed by nested PCR to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The purified PCR products were cloned into p GE M-Tvector and then sequenced usin g M13forward primers.The fragment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in GenBankto find matched sequences.Results Only a438base pair long fragment was obtained after RT-PCR assay and wasconfirmed by sequencing to be a fusion gene product of IgH gene and MMSET gene in MM cell line NCI-H929.Thebreakpoints were located within the Cμregion of IgH gene on chromosome14and intron3of MMSET gene on chro-mosome4.IgH-MMSET hybrid transcripts were detected in3of25MM patients through nested PCR assay.The am-plified fragments of the3patients were237base pairs(bp),239bp and239bp in length,respectively.The break-points on chromosome4were identical to that of NCI-H929cell.Co nclusions The formation of IgH-MMSET fusiongene is resulted from t(4;14)translocation in MM.The incidence rate is12.0%.The presence of IgH-MMSET fu-sion gene may predict poor prognos is.【Key words】 Multiple myeloma; Gene fusion,IgH-MMSE T; Translocation(Genetics)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PH染色体[t(9;22)(q34;q11),BCR/ABL]阳性 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征 (CEL/HES)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髓外造血) (CIM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不能分类骨髓增生性疾病 七 类
亚型
5.难治性贫血伴 原始细胞增多1型 (RAEB-1) 6.难治性贫血伴 原始细胞增多2型 (RAEB-2) 7.未归类的MDS (MDS-U)
外周血象
骨髓象
8.5q-综合征 [del(5q)]
血细胞减少, 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9%; 未见Auer小体; 未见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血细胞减少, 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5%~19% 原始细胞10%~19%; Auer小体(±); 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血细胞减少, 单一髓系细胞增生异常; 未见或罕见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5% ; 未见Auer小体; 未见Auer小体; 贫血; 少叶核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高; 原始细胞<5% ; 原始细胞<5%; 细胞遗传学检测仅见 del(5q)异常; 未见Auer小体;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肿瘤 (MDS/MPN)
是一种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点表现为MDS 与MPD交叠,有多种“有效”造血及病态造血存 在。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L)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 不能分类的MDS/MPD
四 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基因突变的特点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 是有害的,只有少数是有利的, 有些既无害也无益。

i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i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i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蒙珊;赵万红;杨云;张王刚;曹星梅;张龙进;蒙昕;田纬【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8(026)003【摘要】Objective:To detect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 multiple myeloma (MM)patients using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iFISH),and to explore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Methods:94 newly diagnosed MM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iFISH panel probes of IGH,DLEU/ RB1,p53 and 1q21 were ap-plied to detect 14q32 translocation,del(13q14),del(17p13),and 1q21 application,respectively. The threshold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15 patients without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Results:A total of 74 patients of the whole 94 pa-tients (78. 72%)exhibited abnormal iFISH results. del(17p13)had the highest occurrence rate with the percentage of 60. 81%(45 / 74),followed by 1q21 application (59. 46%,44 / 74),14q32 translocation (41. 89%,31 / 74)and del(13q14)(37. 84%,28 / 74). It showed that del(17p13)was related with platelet count,albumin and globulin lev-els,14q32 translocation was related with albumin and myeloma cell burden,del(13q14)exhibited a correlation with hemoglobin,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albumin and globulin levels,while 1q21 application did not show any rela-tions with these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When patients were grouped by the therapeutic regimen,it showed that those whose iFISH were positive hadworse treatment responses in VAD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negative,whereas it did not show any differences in bortezomib group. Moreover,14q32 translocation was shown to related with patients'o-verall survival,and del(17p13)was predicted to b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 overall survival and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Conclusion:Chromosome aberrations exist in majority of myeloma patients with high occurrence rate of del(17p13),1q21 application and 14q32 translocation,which indicated unfavorabl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oor outcome.%目的:采用iFISH技术了解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染色体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部分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合探针(1q21、DLEU/RB1、p53、IGH)对94例初诊MM患者骨髓细胞进行iFISH检测,分析其细胞遗传学异常,探讨其与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明确其预后价值.结果:94例患者中,74例(78.72%)检测出1种及1种以上细胞遗传学异常;其中1种异常的34例(34/74,45.95%),2种异常的15例(15/74,20.27%),25例存在3种及3种以上异常(25/74,33.78%).其异常的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p53缺失(45/74,60.81%),1q21扩增(44/74,59.46%),IGH重排(31/74,41.89%),DLEU/RB1缺失(28/74,37.84%).分析发现,p53缺失与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有关,IGH重排与白蛋白及瘤细胞负荷有关,DLEU/RB1缺失与血红蛋白、血沉、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有关,未发现1q21扩增与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VAD组和硼替佐米组,结果显示VAD组中iFISH阴性者的疗效明显优于iFISH阳性者,而在硼替佐米组未发现FISH阳性者和阴性者的疗效有差异.生存分析发现,IGH重排与总生存时间相关,而p53缺失与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均明显相关,为MM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多数MM 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1q21扩增、p53缺失及IGH重排的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异常与多种不良临床指标相关,并与临床治疗反应性相关,存在异常者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总页数】6页(P440-445)【作者】蒙珊;赵万红;杨云;张王刚;曹星梅;张龙进;蒙昕;田纬【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免疫组织化学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J], 杨璐璐;聂玉;刘欣;汪健;王晓秋;王志华;郑昌成;王兴兵;朱小玉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一例多发性骨髓瘤五类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J], 孙毅;刘静芸;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J], 姚玉华;李桑;孙冠星;王志林;曹祥山4.免疫磁珠分选和MLPA技术联合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遗传学异常系统的建立[J], 雷鸣;马莉;邝丽萍;庞妍;伍九龙;肖芷芳;李力5.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一例多发性骨髓瘤五类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 [J], 孙毅;刘静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和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和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和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发布时间:2021-01-18T08:30:42.26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8期作者:沈奕[导读] IFE、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帮助检查人员分辨患者体内的病变情况,保障临床诊断正确率,增加MM诊断支持数据,现报告如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100)【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和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用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成年人60例为参照组,在我院确诊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对测定结果开展比较。

结果:检测后,参照组比观察组的测定结果好,但观察组的检测结果正确率明显变高(主要数据比值包括:IgG型t=37.318,P=0.000,IgA型t=53.916,P=0.000,轻链型t=44.649,P=0.000;检测结果χ2=8.571,P=0.003),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诊断中使用IFE和免疫球蛋白为患者进行检测能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检测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的具有较实用的意义,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初筛,提高临床的诊断效果。

【关键词】骨髓瘤;IFE;免疫;细胞;血清;蛋白【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8-0125-02多发性骨髓瘤对血液系统造成干扰和损伤,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使患者反复发热、感染,影响脏器运转。

多发性骨髓瘤若在肌体中扩散会影响肌体免疫力,对患者身心进行消耗,血压、心率等波动明显,全身功能紊乱,行动、认知变差等。

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对M蛋白等鉴别能力强,临床能通过免疫球蛋白G等指标判断患者病情,加快临床诊断速度。

IFE、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帮助检查人员分辨患者体内的病变情况,保障临床诊断正确率,增加MM诊断支持数据,现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