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重点一、填空(15*2′=30′)二、单项选择题(5*2′=10′)三、简答(4*10′=40′)【注意举例说明】四、教案设计(1*20′=20′)【课本重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论(填空、选择)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P5答:【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的学科,专门研究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习得规律以及相应的教学规律。

【特点】①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②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的习得,它是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③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环境的不同,会给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很多困难。

二、“应用语言学”的【定义】P10:应用于具体实际领域的语言学称为应用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如何在不同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利用,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三、神经语言学的【主要观点】P11:神经语言学就是丛神经的功能和机制角度研究语言活动,对语言的产生、语言交际和言语理解进行神经心理分析。

1)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域定位也许是相对的,也许因人因病而异(大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性思维);2)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在13岁以前(语言领会力、语言感知力、口腔灵活);3)汉字习得需要两个半球协调加工传递(借助图片、具有形象性的汉字、《说文解字》中的篆书形象性也很强);4)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大脑区域有不同的要求。

四、乔姆斯基【代表作】P14:《句法结构》1957.【主要观点】乔氏认为:语言的特点不是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语言的“生成性”。

他在书中提出的“语言机制”和“语言能力”等重要概念是乔氏理论的重要内核。

在语言习得上,他认为小孩学习语言并不是刺激、反应、模仿和强化的过程,而是运用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去掌握有限的规则,然后自动生成语法,形成语言能力。

五、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P16:{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主要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参考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参考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参考对外汉语教学法1部分复习资料参考一、名词解释1.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任务法、认知教学法……等2.教学单位、教学课时、教学单元、教学阶段、教学步骤、教学行为3.教学方案4.动机、态度5.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6.心理图式7.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内容的转换8.直观法、定义法、关联法、联想法、对比法、比较法、图示法、演绎法、归纳法9.查读、扫读、快速浏览、10.猜测和跳跃11.话语计划12.承接性话语、功能性话语、叙述性话语13.潜能测试、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性测试、结业测试、分班测试14.直接测试、间接测试15.分立式测试、综合性测试16.标准参考型测试、常模参考型测试17.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二、问答题及思考题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2.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3.怎样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语言学原理是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为什么说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影响着新的外语教学法流派的产生、形成和变化?)4.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在语音教学、词语教学和语法教学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5.对于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应注意哪些特点?6.对于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应如何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7.说说教学环节、教学步骤与教学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8.教学方案的实施要注意些什么?要做好哪些工作?9.课堂教学应贯彻哪些原则?为什么?10.简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确立要了解和掌握哪些情况?11.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主要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12.选择适合班级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和衡量?13.如何使用和处理已经选定了的教材?14.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哪几种类型?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

15.教学应考虑学习者的哪些情感因素?为什么?16.应该如何激发外国留学生学生学习动机?17.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和注意哪些方面?18.提高教材可懂度应从哪些方面着手?19.教学课文如何进行文化导入?怎样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0.文化导入的原则是什么?21.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什么关系?二者怎样配合?22.测试的目的、要求是什么?测试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23.为什么命题要注意和讲究效度、信度和难易度等要求?24.说说阅读课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第⼀章外汉语⾳教学⼀、外汉语⾳教学的思路、原则(⼀)语⾳教学的思路语流教学⾳素教学(⼆)外汉语⾳教学的原则(1)总则《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语⾳教学原则注重针对不同学习者的语⾳学习难点进⾏语⾳教学;注重“有意义的⼤量的多样的实际操练”(2)细则( 12字⽅针)两结合,⼀对⽐,⼀模仿,易到难两结合:短期集中训练和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对⽐分析突出重点难点英语没有的:送⽓⾳汉语的声母zh ,ch ,sh ,j ,q ,x ,z ,c ,声调(轻声)⼆、语⾳要素的教学(⼀)元⾳和韵母的教学先教a 、i 、u 分成a 系和e 系教(⼆)辅⾳和声母的教学从发⾳⽅法教起两⽅阵(赵⾦铭,2010)(三)留学⽣常见声韵母偏误以法语、意⼤利语、波斯语等为母语的学⽣发不好送⽓⾳ p 、t 、k ;。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常常b-p 、d-t 不分;⽇本学⽣容易把zh 、ch 、sh 念成j 、q 、x ,发不好元⾳e 、u 、送⽓⾳p 、t 、k 、前⿐⾳an 、en 、in ;。

韩国学⽣不易掌握的⾳有元⾳ü、⾆尖前⾳z 、c 、⾆尖中⾳l 等。

三、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声母教学送⽓不送⽓(加⼤⽓流发好送⽓⾳)zh j 组(⼆)声调教学:⼆声升不上去,三声不会拐弯,四声降不下来教学顺序:阴平、半上、去声、阳平、上声单字调的教学策略:发好第⼀声。

第三声时⽤最低的调发⾳。

第四声时,发⾳不要拖,要很快地降下来。

第⼆声可325,略降⼀点,很短的时间,然后很长的升,就⾏了。

也可以,四声+⼆声(三)句调教学句⼦的语⾳训练要求学⽣掌握正确的发⾳,还要恰当地运⽤重⾳、停顿、语速以及语调等表情达意1.重⾳2.停顿3.语调四种句⼦的基本语调: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语调的训练⽅法:朗读、跟说、配⾳四、语⾳教学的主要⽅法:演⽰(⽰范)(最基本)、模仿(最基本)、对⽐、夸张、⼿势、带⾳、分辨、固定⽰范与模仿的四段跟读法:⽰范模仿再⽰范再模仿⽼师:z 学⽣z ⽼师:z 学⽣z听后说出听到的声母/韵母/声调/⾳节、发⾳对⽐意⼿段多样化第⼆章外汉词汇教学第⼀节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基本特征⼀、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词和语素(⼆)汉语词汇系统的构成(基本词汇是重点熟语是难点)(三)汉语词的构成(构词法复合词和短语有⼀样的结构)⼆、汉语词汇成分在切分上的困难:词语连写/离合词/缩略词三、汉语词义的内部系统性(⼀)汉语词义系统的构成要素1、词的概念意义和附加⾊彩(⾛滚)2、词的基本义和转义(⼆)汉外词汇对⽐1、汉语国俗词语研究2、汉外对应词语的⽐较研究四、外国⼈汉语词汇学习的偏误1、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在词义上互有交叉⽽造成的偏误2、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各⾃的附加⾊彩不同⽽造成的偏误3、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因各⾃的搭配关系不同⽽造成的偏误4、母语和⽬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因各⾃的⽤法不同⽽造成的偏误第⼆节外汉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的培养学⽣识词辨词、选词⽤词的能⼒。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任务、根本目的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2)教学的全过程;(3)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4)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1)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3)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母语()——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第一语言()——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

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或使用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正在学习力求掌握的语言。

汉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外语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5、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1)中国人学外语;(2)少数民族学汉语;(3)少数民族学外语;(4)外国人学中文(三)“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1)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外汉语教学法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法进行复习,总结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供教师和学习者参考。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例如,如果学生的目标是提高口语能力,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口语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选择、课外阅读等方式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仍然有其重要性,但在现代教学中,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更受到青睐。

这些方法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教学评估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应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如考试、作业、口语表达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五、文化因素的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还应包含对中国文化的介绍。

教师应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文化讲座等方式,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六、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语言学习软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按题型分)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按题型分)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按题型分)补充论述题:一口语课的教学要点?对外汉语的口语教学,课堂传授和训练仍是其主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口语会话的特点出发,抓住口语中的语言要素,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口语能力,并让学习者适应交际的情境,以便顺利的、流利的开展话语交际。

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

口语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种话语:①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②功能性话语:是说话人传递自己话语行为的期望和意图的话语。

③叙述性话语:是说话人述说时间、见闻、体会等内容的话语。

训练重点应放在这几种话语的搭配和协调上,即口语教学和训练重点应放在以下几点:a. 同一命题的不同功能 b.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达 c.话语对子的搭配 d.叙述性话语的插入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

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话语的核心内容。

它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与话语结束三个要素组合而成。

①话题提出。

是把需要叙说的话题置于说话的中心,这是一种说话技巧,需要学习者在口语实践中掌握。

话题提出的方式有:疑问性提出,叙述性提出,承接性提出和插入性提出。

②话题扩展。

是把提出的话题加以述说、阐释和扩充的说话方式。

为框架填进了实质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说,话题的扩展比话题的提出尤为重要。

有列举性扩展,介绍性扩展,解释性扩展和说明性扩展等。

③话题结束。

是说话人向听话人宣告谈话结束的一种话语方式。

有下结论结束,朔原因结束,谈效果结束和转换性结束等方式。

3.适应交际语境。

①语境的作用:语境在会话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有利于词语的理解和识记;有利于表达的准确和贴切。

②语境的设计和运用:A. 材料语境,即课文语境和声像语境,这类语境的利用可以有顺应性的利用和发挥性的利用。

B. 即时语境,这类语境的利用要求教师在了解掌握学习者的认知状态、文化水准、社会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观察,不失时的抓住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言语能力的提高的各种条件和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法 期末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 期末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门研究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习得规律以及相应的教学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1.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2. 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习得,它是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

3.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文化背景车衣,语言环境不同会给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许多困难)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这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综合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出能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 语言能力的培养2. 课堂教学目的的多样化・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及习得过程,就包括“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三个问题,前两个是最重要的环节。

・“教”的内容方面,包括:1. 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程度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2. 课程研究(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切实可行的课程) 3. 教法研究(以功能为主/以结构为主) 4. 测试与评估・国外流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法:1. 学业性教学法(语法翻译法):语法知识的传授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课文被用来作为分析语法的材料,词汇教学在课堂中占的比例很大,而在词汇教学时强调其语法意义。

(课堂语言基本以学生母语为主) 2. 听说教学法: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每个习惯的形成要靠反复训练,所以强调模仿、记忆、替换、重复的练习方式。

教学特点是从会话形式开始,以句型练习为课堂教学重心。

重视口语练习,语音训练。

3. 功能法(任务教学法):不要求学生说出的句子都是正确的,也不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型,而是靠角色扮演,小组练习,游戏等来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

,从而达到用语言交际的目的。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第二章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原则:1. 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短期集中训练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填空题(10分)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2乘以10分)综合教案(50分)第一章外汉语音教学●语音要素的教学(一)元音和韵母的教学先教a、i、u(全世界的音都有这三个元音的发音))分成a系和e系教●各国学生无法有效掌握的音英语没有的音:送气音、汉语的声母zh ,ch,sh,j,q,x,z,c,声调(轻声)以法语、意大利语、波斯语等为母语的学生发不好送气音 p、t、k;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常常b-p、d-t不分ü;日本学生容易把zh、ch、sh念成j、q、x,发不好元音e、u、ü送气音p、t、k、前鼻音an、en、in;韩国学生不易掌握的音有元音ü、舌尖前音z、c、舌尖中音l等。

第二章外汉词汇教学●汉语词汇教学的要求初等:2500~3000;中等:5000;高等:8500(着重教学词的用法,情感色彩词义,使用条件)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即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为2500~3000●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最核心)重视语素教学(通过语素义解释词义,并进行教学拓展)●外国人汉语词汇学习的偏误主要有以下一些偏误: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在词义上互有交叉而造成的偏误;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各自的附加色彩不同而造成的偏误;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因为各自的搭配关系不同而造成的偏误;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之间因各自的用法不同而造成的偏误;第三章外汉语法教学●各阶段具体目标初级阶段:以掌握语法形式为主,注重整个形式的意义,主要目的是让习得者明了句法上语词间结合得妥当不妥当。

中级阶段:掌握句式内部的语义构成,主要目的是使习得者明了在语义上词语间搭配得合理不合理。

高级阶段:了解在更大的语言环境(语篇)中,如何正确地使用一个句式;意合问题,以及会话中的合作原则(所谓怎样接话茬)等●形式语法(初级:辨正误)语义语法(中级:辨异同)语用功能语法(高级:辨高下)●初级阶段:讲究句法结构,掌握汉语的句型词序,是一种语法模式教学中级阶段(二年级上学期) 侧重语义语法,注意句中成分的,因此语汇的意义(包括词汇语义关系及语义搭配意义和语法意义)及使用的教学,占据相当的位置。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十三.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语法规则的描述要准确细致
突出语法点的重点和难点(每个国家的重难点不同)
a. 两种语言有明显差别的语法现象
b. 难以理解、经常出错或回避不用的语法现象
c. 是与文化因素有关的语法现象
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特点:以语言结构为主导,教授语言的记忆模式,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编排教材内容,从语言结构特征去解释语言现象,练习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句子结构形式。优点:系统性、循环性 以语言结构为主线,使学生对语言的印象深刻。
2.以功能项目为纲,以语言功能为纲
特点:从事情内容出发、交际性强,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侧重从语用角度解释语言现象。优点:交际性强,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侧重从语用的角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虑实际运用
特点:引入了句型教学 鲁健骥《初级汉语课本》最早的分技能课本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1. 使学习者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掌握汉语文化因素,熟悉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留学生修养
3. 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与第一语言教学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年龄层次不同
迁移作用不同
学习环境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
学习的个体差异不同
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不同
四. 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场独立性(善于逻辑思维)和场依存性(形象思维,对客观事物感兴趣)
审慎型和冲动型(易犯错误,口语能力强)
a.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 b.对目的语本身的态度 c.对课程教师、教材的态度
学习者的性格
内向和外向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辅(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辅(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目录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3)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7)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9)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16)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 (22)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4)第七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31)第八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 (37)第九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 (41)第十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50)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P01(单选、填空)(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P01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二)母语和外语P02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三)本族语和非本族语P02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四)目的语P03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P041.对外汉语教学P04《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2.汉语教学P05“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总论1.涵义: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育基本原则的方法。

2.理论支柱:(一)语言学原理: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

(二)心理学原理(三)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的心理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提供心理基础。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一)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

1.代表人物:奥伦多夫2.理论基础:机械主义语言学3.教学原则和特点:(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二)直接法:1.定义: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2.理论基础:语言学观点: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3.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2)以口语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4)句本位原则: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用归纳法教语法: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三)听说法:1.含义: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

反复进行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2.代表人物:拉多、弗里斯。

3.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4.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一)2024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一)2024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一)引言概述:对外汉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授汉语给非汉语母语学习者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法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正文: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2. 设定具体可测量的目标,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确定合适的时间和资源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1. 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汉语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课文。

2.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涵盖各个语言技能的教学内容。

3.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1. 采用沟通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2. 使用多媒体和教具来支持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的方法1. 采用定期测验和考试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

2. 运用口头和书面方式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基于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口头表达、写作、阅读理解等。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1. 搜集和整理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如课件、习题、教材等。

2. 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等资源,获取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

3. 创建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总结: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知识点涉及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评估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

对外汉语一、名词解释1、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而言语是个人的和或然的;语言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约定俗称的,而言语只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母语和第一语言(1)母语: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2)第一语言: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

3、外语和第二语言(1)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2)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通常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语言。

4、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1)语言习得:“习得”是一个外来的词语,也可译作“获得”。

习得一般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地获得母语的过程。

(2)语言学习:“学习”也有人译作“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通常是在教学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简答1、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答:“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遗传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儿童掌握了语言规则,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

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些习惯的综合。

语言习得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规则的内在化,这些语言规则就是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

乔氏理论的不足在于他的语言能力理论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答:“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由克拉申于1977~1982年提出,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全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全

填空10,名词解释5,简答,论述,教案。

一、习得、学习、对比、偏误、中介语、字本位教学法(名词解释、代表人物、理论)习得: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这种没有非常明确的语言学习意识的获得,通常称为习得。

学习: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通常称为学习或习得。

掌握第二语言主要是通过“学得”,而通常不能单靠“习得”。

字本位教学法:以字为汉语教学的基本结构单位,认为字是汉语教学的起点,突出体现在字的书写,字的理解,字的扩展的三个环节上,法国白乐桑先生倡导“字本位”的伦理,其代表作是《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目的语系统,该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相同,是一支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不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指导下的偏误分析的研究,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是从鲁健骥于1984年发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开始的。

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偏误分析: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使第二语言教学更有针对性。

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或多种语言。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第一语言和母语不能等同;第二语言也不能和外语等同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1、教学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办法的总和。

例如:暗示法、阅读法、发现式教学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扩展法、演示法、课堂提问法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是指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方法体系的个别部分。

例如:实物法、图片法、替换法、顺口溜巧记形近字3、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4、教学单位:教学单位是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有学期总课时和课文课时两种。

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是由若干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划分的标准是多元的。

教学阶段:教学阶段是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5、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6、讲练新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环节。

讲练新内容包括:操练新知、讲解新知、操练新知7、巩固新内容花时不多,却至为重要。

8、教学步骤是比教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

环节包括步骤,每个环节往往是由若干步骤串连起来实现和完成的。

教学步骤的安排和组织能反映出教学的心理活动过程,也体现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落实。

9、教学行为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10、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①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三个方面。

②实施阶段,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教学方案实施四个方面。

③反馈阶段,包括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诊断与补救教学两个方面。

11、分析阶段包括:确定起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12、了解教学对象的汉语程度和汉语水平尤为重要,这是确定教学起点的前提。

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模拟试题对外汉语4班三组拟一、选择题1、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中谁强调用幼儿学语的方式教学()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D、华生2、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的语言学家是?() A、贝力子 B、叶斯帕森 C、爱克斯利 D、吉布里纳3、帕默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阅读不仅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B、为外国人学习英语编写了教材及语法参考书《基础英语》。

C、总结了他完整的教授口语的联系体系,完成了外语教学法史上的一大创举。

D、主张按“幼儿学语言”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自然法”。

4、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A结构主义语言学B机械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5、()构成了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

A认知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条件反射学说 D行为主义心理学 6、试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D中国7.60年代初,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 A自觉对比法 B试听法 C行为主义心理学D发生认识论8.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法教学过程的是 ( )A 教师反复领读词语和句子,并正音B 语言能力的培养阶段C 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D 句型练习 9、功能法的创始人是() A.克拉欣 B.皮亚杰 C.威尔金斯D.乔姆斯基10、下面是功能法教学代表教材的是()A.《走遍美国》B.《英语900句》C.《英语课程标准》D.《基础英语》二.判断题1、试听法在国际上广为运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国际上采用这种方法学习外语的约占50%。

()2、自觉对比法确定外语教学的程序应当是:语言——言语——语言。

()3、学习外语即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

()4、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5、声音和图画结合,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符合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

()6、语法翻译法的不足在于偏重感觉,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资料1. 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法是指在非汉语母语国家或地区,为了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运用汉语语言和文化,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汉语教育活动。

本文旨在提供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复习资料,帮助汉语教育从业者回顾和巩固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2. 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使其能够自主学习、自主运用汉语。

同时,对外汉语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和自信心,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涵盖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

教学内容应结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材料,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4. 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包括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其中,交际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置实际的学习任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和场景进行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评估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反馈的过程。

教学评估应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方法,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口语表达和听力测试等。

6. 教学资源对外汉语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教育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辅、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

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

教学实践应注重教师的教学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8. 结语对外汉语教学法是一门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希望本文提供的复习资料能够帮助汉语教育从业者回顾和巩固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第一章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2、第二语言:第二章1、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分类(1)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绝对比法、认知法(2)经验派,如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3)人本法,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4)功能派,如交际法2、直接法: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

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力子、叶斯珀森、帕默、韦斯特、艾克斯利。

其理论基础是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人类是先有口语,后有文字的基本理论)以及联想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由现代教学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关于“由事实到结论”“实例先于规则”的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演示法、情景法、重复法等。

3、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代表人物有弗里斯、拉多。

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过程为口授语言材料—句型练习—对话—读写练习,代表教材是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广播教材《英语九百句》。

另外还有《英语成效》、《英语速成教程》。

4、视听法: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代表人物古根汉、吉布里纳、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心理学关于感觉、知觉的论述(“知觉是不同类感觉相互联系和综合的结果”,“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被知觉到”)。

教学过程包括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和记忆、练习和运用。

5、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奥斯贝尔的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教学过程语言的理解(旧识—新知—新知的内涵)—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

填空题1、对外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专业教学、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四个基本类型。

2、教学模式包含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3、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类型主要有:专项技能课、综合课、专项目标课、语言知识课、翻译课及其他课程。

4、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5、对外汉语教学总教学原则是: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构、功能、文化为相框。

6、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为:教材编写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和方案的制订。

7、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应遵循的三条原则是:语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教学,不同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相互适应。

&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备课方式,授课方式,学习方式,考试方式和科研方式上。

名词解释(20分)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外国人把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本质特征是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统一的教学水平)3■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测验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

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如果是,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

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是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5■测试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和一致性。

如果测试成绩能如实反映考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那么,这种测试的信度就高。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

6、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从汉语独特的用途眼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范式。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重点

一、单选题1.下面哪一本教材是以视听法为理论基础的:( A )A 新概念英语B 英语九百句C 跟我学D 走遍美国2. 下面哪一本教材是以听说法为理论基础的:BA 新概念英语B 英语九百句C 跟我学D 走遍美国3. 谓词性词语是指( D )。

A、能充当谓语的词语B、不能充当主语、宾语的词语C、名词性词语D、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4. 下列哪些属于功能应用类的话题:( A )A 在银行B 中国的剪纸C “了”的用法D “不”的变调5. 下列属于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的是:(C )A b dB b tC b pD b m6. 下列开口度最大的音是:(D )A iB oC eD a7. 下列属于浊音的是:(C )A bB pC mD f8. 词汇“苹果”最好用( B )法展示。

A 翻译法B 直观法C 解释法D 图表法9.结构主义语言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C )。

A、乔姆斯基B、韩礼德C、布龙菲尔德D、奥伦多夫10. 汉语虚词的主要作用是( A )。

A、连接和附着B、单独充当句法成分C、单独回答问题D、表示性质和状态1. 转换生成语言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 )。

A、乔姆斯基B、韩礼德C、布龙菲尔德D、奥伦多夫2. 下列属于清音和浊音区别的是:AA b dB b tC b pD b m3. 下列属于清音的是:AA bB nC mD l4. 下列属于圆唇不圆唇区别的是:B CA ā和ī Bī和ǖ C ī和ū D ī和ā5. 下列开口度最小的音是:DA aB oC eD i6. 词汇“桌子”最好用(B)法展示。

A 翻译法B 直观法C 解释法D 图表法7. 下列哪些属于语法类的话题:( C )A 在银行B 中国的剪纸C “了”的用法D “不”的变调8. “小二黑的漂亮在刘家峻是出名的”中的横线部分是( A )。

A、名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9. “派他去”和“希望他去”这两个短语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大事记① 1950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② 1958年正式出版了由北京大学编写的我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③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④ 1978年3月,吕必松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的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⑤1984年12月,当时的教育部长何东昌在一次报告中明确表示,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正发展成为一门的学科。

⑥1979年9月,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在北京语言学院正式出版。

⑦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⑧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

⑨2004年11月,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建成。

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于2007年初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审批。

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一般是指本民族的语言,相对于外国语或外族语。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指的是外国语言,相对于本国语言。

本族语:指本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民族语。

母语、本族语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第一语言和母语是一致的。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习得的语言,是从学习的先后顺序的角度命名的。

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

第二语言:狭义:专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广义:泛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涵盖了在目的语环境和非目的语环境里的教学和学习。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在语言教学中正在被教授和学习的第二语言。

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外语还是非本族语,甚至是母语,只要是学习者希望掌握的目标语言,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双语——一个人能掌握的并同样能熟练运用的两种语言。

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从周围环境中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习得是下意识的、非正式的学习活动,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校或请专门的老师教也能学会的。

语言学习:学习者有意识地接受某种语言的正规教学,以获得所学语言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从而能够掌握并运用这种语言的活动。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使第二语言教学更有针对性。

对比分析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人之间进行的思想、情感、信息交流,是跨越两种文化不同的交际。

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1从属性:语言教学从属于文化教学,不应代替语言教学。

2.互补性。

互相补充,互为条件。

单纯的语言教学和单纯的文化教学都是无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克拉申用“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来区分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主要观点(1)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并没意识到他们是在学习语言,而只是意识到他们在用特定语言进行交际;语言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知识,知道特定的规则,感觉到这些规则并能够谈论这些规则。

(2)不但幼儿有语言习得,成年人学习外语也有语言习得。

(3)“学习”和“习得”是两种互相独立、毫不相干的过程,同时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这两种过程都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的作用是用来监调自己的语言,也就是在说话是用来编辑、调节、检查、纠正自己的语言。

监调假设该假说与习得与学习区分假说¡±密切相关,习得与学习的作用是不同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起监控语言的作用。

监控是指说话者对自己所说的语言进行检查和控制,也就是利用有意识的学习得到的语言规则或知识对所说的语言进行正误检查和修改。

这种检查可以在说话之前,也可以在说话的同时或者之后。

只有通过意识监控,第二语言学习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但是,这种监控只有在下面三种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1)有足够的时间;2)学习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3)学习者懂得有关规则。

输入假设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这一假设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

以前的外语教学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大力提倡先学句子结构(即句型),然后再将这些学得的句型用于交际中加以练习。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流畅地说外语的能力。

1、后天环境论理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提出的行为主义,强调语言是“刺激-反应”的产物。

有影响的:“白板说”“强化论(刺激—反应论)”“传递论”。

(1)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 提出了¡°白板说¡±。

认为人们在对某物进行认识之前,大脑有如一块白板,一片空白。

语言同其他一切观念和知识一样,都源于人类后天对事物的感觉经验,是人类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听到别人的语言并在头脑这块白板上留下痕迹,才慢慢学会了语言。

(2).刺激—反应论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2)主要观点:A、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B、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语言也是通过刺激¡ª反应¡ª强化的模式而获得的,在刺激¡ª反应¡ª强化以养成语言习惯的过程中,强化是非常重要的,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

C、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3)评价<不足:第一,人们平时所听所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是新的,儿童不可能通过模仿来学会每句话。

第二,在刺激反映论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

第三,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说出的话语进行强化。

第四,单靠刺激—反应,即使能学到一些语言的外部形式,也培养不出语言交际能力。

包含的合理的成分:第一,“模仿”不仅是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事实,至今仍是第二语言习得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第二,“强化”的作用也确实存在,无论是表扬还是纠正错误都是为了给学生以明确的反馈并加深其印象;第三,要熟练地运用一种语言,也必须要形成习惯,当然习惯的形成不可能脱离人的思维活动。

(3)传递论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 Osgood)认为,反应有两类:一是外部刺激下产生的外部反应(房子失火);二是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听见“失火”这个词引起的危险感)。

后一种称为“传递性刺激”,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如何表现发生在另一时空或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

2.先天决定论:(1)代表人物: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

1957年发表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中提出了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学说(又称“先天语言能力学说”)。

——“乔姆斯基革命”。

天赋论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特别是80年代初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基础。

(2)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

第二部分语言分析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评价A、为什么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都能在4-5年之内获得其母语口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B、多数儿童能听懂他们自己还不能表达的语言结构,其理解能力大于表达能力,别人说话即使不十分完整也能理解;C、儿童能说出他们从未听过的句子,造出意义上全新的句子;D、儿童会检验和评价对语言规则的假设。

先天论引起的争论A、人脑中存在的语言习得机制只是一种假说,是思辨的结果,就是有没有LAD很难通过实验来证明。

B、语言习得机制如果只是指人类具有的语言习得能力,不会有争议,但如果指的是普遍语法,就产生了疑问。

C、把语言习得机制与人类的其他功能分开,认为语言能力与智力没有直接联系,不受智力与认知能力的制约,可以先于智力而发展,在身体和智力尚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就能掌握复杂的语言规则体系。

D、先天论对环境的作用估计不够。

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知论)(1)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1)同化:2)顺化:3)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主要观点:A 儿童头脑中没有神秘的语言习得机制,更不存在普遍语法,但人类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

认知机制和认识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

B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达到暂时平衡,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C 儿童总是运用他熟悉的结构去创造新的用法,用他熟悉的东西去理解他不熟悉的,逐步丰富了他的认知结构。

D 儿童正是用这种认知能力对他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假设和检验,在实践中总结出语言规则,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

评价第一,认知论强调语言是规则系统,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则支配的内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

第二,认知论有不同于先天论的地方:不同意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不同意语言习得机制的说法;认为只有一种先天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更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

不足:第一,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释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因此语言习得中的许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第二,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第三,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1)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③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④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