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焦,从理论上推算,初级消费者所获得的总能量最多为 1.6x109 千焦。 (4)在一定限度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这四种生物以及其他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 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8、图7-13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 (2)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 分解者 在生命活动中通 过 呼吸作用 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等 放 无机物 回大气中。 (3)图中A代表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通过 开发利用(燃烧),又将它们转变成 二氧化碳 释放到 大气中。对化石燃料过度的开发利用,是造成 温室 效应 的主要原因之一。 (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 气 体状态进行循环, 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碳循环始终与
7、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能量 传递的效率大约是 10-20% ,所以大多数食物链只有 3-4 个营养级。 因此,营养级越高, 越少, 越少, 生物数量 有机物含量 越少。 能量 8、分析与研讨:下图是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模式图,分析研究生态 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何意义?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 帮助人们合理有效的调整生态系 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 的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 的部分 的。实现对能量的 多级 利用, 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3、下图表示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分 析回答:
(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在实质上一致的有 ① ③ ④ . 水 (2)⑤表示的物质是 。B、C是生态系统中 消费者 的 。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 是 A B C ,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 是图中的 。 A
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大气中的CO2库
光合作用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光合作用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是食物来源,能量来源,以及维持碳氧稳定。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上,将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能量上,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一、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二、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
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
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
键。
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实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科学实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生长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实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几个常用的实验方法,以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观察植物叶片变色实验:实验材料:绿色叶片的植物苗、浓盐水、草酸溶液实验步骤:1. 将植物苗放置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
2. 在成长期间,将一些植物苗的一片叶子切割下来,称为样本A。
3. 另外一些植物苗的一片叶子切割下来,浸泡在浓盐水中,称为样本B。
4. 最后一些植物苗的一片叶子切割下来,浸泡在草酸溶液中,称为样本C。
5. 将样本A、样本B和样本C分别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样本A的叶片应该保持绿色,这是因为它们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2. 样本B的叶片会逐渐变黄,这是因为盐的浓度阻碍了叶片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3. 样本C的叶片会变为白色,这是因为草酸破坏了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二、观察植物叶片产生氧气实验:实验材料:水中植物、玻璃烧杯、蜡烛、钢针实验步骤:1. 将水中的植物叶子放在玻璃烧杯中。
2. 将针置于蜡烛火焰中,使其红热。
3. 快速将红热的针插入玻璃烧杯中的植物叶子中,确保针尖进入植物组织。
4. 观察玻璃烧杯内是否产生气泡。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如果产生气泡,这表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2. 实验结果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针刺激了植物组织,导致植物细胞破裂,释放出氧气。
三、观察植物叶片释放二氧化碳实验:实验材料:水中植物、苏打水、试管实验步骤:1. 将水中的植物叶子放入试管中。
2. 深入地将试管倒入装有苏打水的容器中。
3.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如果试管中产生气泡,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2. 二氧化碳的释放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结果。
光合作用的作用及意义
光合作用的作用及意义光合作用的意义:1、能量转换: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2、调节大气:大气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植物之所以被称作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储藏能量。
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稀释至植物及细菌所储藏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
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
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
能量转换: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型为化学能,储存在所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3x10^2j,约为人能所须要能量的10倍。
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可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关键的就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植物每年可吸收co2约7x10^11t合成约5x10^11t的有机物。
人类所需的粮食、油料、纤维、木材、糖、水果等,无不来自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人类就没有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
换句话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调节大气:大气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一方面为有氧呼吸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o2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大气表层的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对生物体有害的强烈的紫外辐射。
植物的光合作用虽然能清除大气中大量的co2,但大气中co2的浓度仍然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及工业化所致。
高中生物习题与解析-专练26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专练2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2.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
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D.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3.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中有很多经典的研究范例。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科学家在验证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的实验时,经历多次失败从而发现了光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B.探究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时,科学家选择极细的光束照射小球藻,根据好氧细菌的分布得到了结果C.经饥饿处理的植株,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然后利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确定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的来源和碳在叶绿体有机物中的变化,都是人们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的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5.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 ℃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6.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CO2浓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对甲、乙两种高等植物设计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表。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下面是分享的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意义:第1页共5页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总结:光合作用给植物提供能量,让绿色植物生存下来。
植物通过它制造呼吸,以供氧气来维持生命。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光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目标瞭望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要点集优1. 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物质是水。
2. 普利斯特来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普利斯特来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气体成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希尔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4.英格豪斯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5.光合作用的概念是什么?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典例精点例1.下图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1]是,[2]是,[3]是,[4]是。
分析:由概念知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水是由根吸收由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的,所以3是水。
二氧化碳由叶片从空气中获得,所以1是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所以2是氧气。
产生的有机物是由筛管向下运输到茎根的,所以4是有机物。
答案:1二氧化碳,2氧气,3水,4有机物例 2.普利斯特来的实验能说明()A.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B.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C.光合作用可以放出氧气D.光合作用需要光分析:普利斯特来的实验是用燃烧的蜡烛,活的小鼠,植物来做实验。
在实验中蜡烛熄灭,小鼠死亡都是因为缺氧,而分别与植物实验蜡烛继续燃烧,小鼠存活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
答案:C集优导练一、基础达标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_和_________转化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绿色叶片中哪些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肉中叶的是栅绿栏色层植和物海绵进层行、光表合皮作中的保卫细胞 用的主要器官
除叶片外,植物还有那些结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幼嫩茎的表皮细胞和绿色果实的表皮细胞
PART 02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素的形成及生产实践应用
答:1.减少水分散失; 2.保护叶片不受细菌和真菌的侵害; 3.防止过度日照对叶片的损害。
叶肉 位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一般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
栅栏层与海绵层的比较
栅栏层
位置
靠近上表 皮
细胞形状 圆柱形
细胞排列 方式
整齐,状 似栅栏
含叶绿 体的量
1、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1)表皮位于叶片最外层,分别为①_上__表__皮____、④_下__表__皮____。 (2)叶片是由__表__皮_____、___叶__肉____、__叶__脉_____三部分组成的。 (3)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⑤__气__孔_____,它是由肾形的⑥保__卫__细__胞___构成 的。 (4)叶肉是由②_栅__栏__层____和③_海___绵__层___构成的,其中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结 构即_叶___绿__体___。在叶肉细胞之间有⑦__叶__脉_____。
为什么叶绿体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 叶绿素
叶肉细胞
叶绿素
叶绿素 能吸收光能
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保卫细胞
叶绿体 是绿色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 所
叶绿素的形成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需要光 叶绿素只有在 光 下才能形成
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
它发生在绿色植物和某些蓝藻细菌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照:光合作用是以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的,因此光照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
它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波长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够进行得更加充分。
2. 叶绿素: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色素。
它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
叶绿素通常存在于叶绿体中,而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片的细胞中。
只有当叶片中存在足够的叶绿素时,光合作用才能进行。
3.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参与,以供给植物进行碳的固定和合成有机物。
植物通过气孔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
4. 水:光合作用需要水提供氢原子,以用于还原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水通过根部吸收,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被分解,释放出氧气。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包括光照、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
这些条件协同作用,使得光合作用能够顺利进行,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灯光下植物能光合作用吗
灯光下植物能光合作用吗
很多同学都知道植物要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在灯光下是否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呢,下面小编能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1白炽灯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科学研究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靠蓝绿光和红橙光,日光灯灯光里含有这两种光,所以植物在灯光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其绿色的叶片。
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叶细胞的叶绿体中分布着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是细胞色素的一种,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之分,功能在于捕获光能。
尽管可见光是光合作用利用的波长范围,但是,光的波长也影响光合作用速度,通常在红光下光合作用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显然,任何光源,只要它的发射光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都能够为叶片所利用,进行光合作用,花卉生产上用灯光照射植株就是为了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提早开花。
在广州过年时就是用灯光照射金桔树,从而达到控制金桔树开花和结果的目的。
灯光实际上是种人类制造的光,其中的能量可以被植物吸收的部分完成光合作用,但由于人造光源的温度远远低于太阳的温度,可被吸收的可见光较少,用于建造一个足球场的草坪,目前水平还不容易办到:一是光合作用受到光线限制,产物较少,草往往较嫩,不耐践踏.二是成本过高,因此目前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制造草坪.如果确需在地下种植时可结合水造光源和太阳光反射光交替进行的方式会更好一些.,花卉生产上就利用人工光照处理,来调节光合作用从而控制开花。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制造出自身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并产生氧气作为副产物。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过程和相关因素等。
光合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生化过程,需要多种酶和光合色素的参与。
整个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与光能转化有关的阶段。
它发生在植物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
在光反应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化学能被用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产生氧气。
光反应依赖于光能的吸收和传递。
当光线照射到植物叶绿素分子上时,光能会使叶绿素中的电子激发。
这些激发态的电子被传递到叶绿素分子中的反应中心,然后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链将能量传递给辅助色素和细胞色素复合物。
最后,能量会被传递到叶绿素b分子中的反应中心,激发其中的电子。
叶绿素b分子中激发的电子被酶系统捕获并转移到叶绿素a分子中的反应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用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类和氧气。
糖类是植物的主要有机物质之一,用于能量储存和营养物质的合成。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也被称为固定二氧化碳反应。
这个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暗反应中,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类和氧气。
这个过程不需要光照,所以被称为“暗反应”。
暗反应的核心反应是“卡尔文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二氧化碳和环丙三糖磷酸(RuBP)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磷酸甘油酸(PGA),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步骤生成葡萄糖。
这个过程需要能量和非能量因子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非能量因子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此外,温度和光照强度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温度超过一些特定的范围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会下降。
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过高的氧气浓度会对植物叶绿素和其他酶系统造成损害。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进行的时间、部位都有所不同。
在阳光下,三大作用可同时进行;但在夜间,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也大大减弱。
而呼吸作用不管在白天还是在夜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
一、光合作用:1、表达式:2、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3、实质: 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1)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2)是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
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
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削最强的时候。
(2)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温室种植蔬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植物在10℃~35℃、条件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适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特别提醒:①活的植物体的所有绿色部分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②有的植物不呈现出绿色,但含有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海带。
③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植物体见光部分能形成叶绿素。
如萝卜见光部位是绿色的,而埋在土壤里的部位是白色的;蒜黄见光后会变成绿色。
④叶片见光部分遇到典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易错点:误认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若光照过强,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2020春浙教版科学八下:对点专题提升6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对点专题提升6[学生用书P37]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8分)1.(广元中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C.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D.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2.(莱芜中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下列措施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无关的是(A)A.扦插植物时插条保留少量芽B.温室栽培植物时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低温低氧环境中储藏蔬菜、水果D.合理密植大田作物并施用农家肥3.(武汉中考)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表中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
(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A.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4.刚收割的稻谷堆放在家中,如不及时晾晒,谷堆内部温度会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D)A.空气不流通B.二氧化碳浓度增高C.种子吸收太阳能过多D.种子呼吸作用释放出热量5.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的叶子是绿色的,但韭黄的叶子是淡黄色的,韭黄形成的原因是(C)A.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减弱C.在暗处没有形成叶绿素D.吸收作用减弱6.有一位同学,在夏天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株绿色植物上各摘取一片绿叶。
将这三片绿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等叶片发黄后,将叶片取出,用清水冲洗,然后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是(B) A.清晨的叶B.傍晚的叶C.深夜的叶D.都一样7.(镇江中考)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第7题图A.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8.(菏泽中考)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光合作用1.定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3.条件:光、叶绿体4.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5.光合作用的意义:a.完成物质转变: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b.完成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
c.促进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呼吸作用1.定义: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公式:有机物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条件:所有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要进行4.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5.呼吸作用的意义:a.完成有机物的分解: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b.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a.场所:光合作用发生在含叶绿体的细胞,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活细胞。
b.条件: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c.原料: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产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e.能量: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f.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过程。
g.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在呼吸作用中释放出来,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h.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习题及方法:1.习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分别是什么?方法: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写出它们的化学公式。
例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gyszcom
例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金飞宇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成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指植物体的情况,如生长、发育的阶段,水分代谢,遗传特征等。
外因主要是指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和水。
光照强度与推动光合作用的能量有关;温度主要与酶的活性有关,它除了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也是决定植物分布的因素之一;CO2浓度和水的多少与光合作用原料供应有关。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
这些环境因子是相互联系,共同通过植物体的内因起作用的。
因此要注意分析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和主要限制因素。
植物和一株C4植物,【例1】一株C放在同一钟罩下。
钟罩内与外界空气隔绝,并每天照光12h,如此一星期后,C3植物死亡,这是因为______。
解析:C4途径能把含量很低的二氧化碳以C4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耐受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
常见的C4植物有玉米、甘蔗、高粱、苋菜等。
C4植物叶片结构与C3植物不同。
这属于遗传特质的差异。
答案:C4植物的光合作用把C3植物晚上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都利用了,时间一长终使C3植物消耗殆尽。
【例2】如图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叶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l)曲线B所表示的是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点表示。
(3)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mg。
(4)将该阳性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为Q时)12h,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射前一样,则需光照h。
(5)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
解析:此题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经典题。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几乎呈正相关。
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着光照强度提高而提高,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个光照强度值称为光饱和点。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能量转化和生态系统维持的基础。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中包含叶绿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光捕捉器。
当太阳光照射到叶绿体中时,叶绿素吸收光子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量。
光合作用包括两个主要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植物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上,其中包括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
在光系统Ⅱ中,光子能量激发光反应中心,使得叶绿素中的电子被激发并传递给细胞呼吸链。
这个过程产生的化学能量将被用来合成ATP和NADPH,它们是暗反应所需的能量供应物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叶脉间隙中。
它包括碳同化和光合糖合成两个步骤。
在碳同化过程中,二氧化碳(CO2)分子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与三磷酸甘油(PGA)反应,形成六碳分子。
在光合糖合成过程中,通过进一步的酶催化,六碳分子分解为两个三碳分子(PGA),然后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葡萄糖。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材料,还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和生态系统平衡的能量来源。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也对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气候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这些基本作用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维持环境健康和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帮助减少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植物光合作用还能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PM2.5等细颗粒物,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绿色植物还能通过土壤中的根系吸收水分,并把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循环,维持地球的水资源平衡。
总的来说,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光子,将其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维持其生命活动,并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氧气。
光合作用还具有环保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
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C3植物是指利用C3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绝大多数植物都属于这一类。
C3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C3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C3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
在植物叶片中,存在着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内的叶绿体色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并产生氧气。
而在暗反应中,CO2通过卡尔文循环被固定成为三碳化合物,并最终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C3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当植物叶片表面接收到阳光时,叶绿体内的叶绿体色素(如叶绿素)吸收光能,引发光合反应。
在此过程中,水分子(H2O)在光合作用下被分解成氧气(O2)、氢原子和电子。
氢原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通过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链向前运输。
接着,在暗反应中,CO2(二氧化碳)分子被固定成为三碳化合物3-PGA(3-磷酸甘油酸),这个过程称为固碳。
固碳的关键酶是RuBisCO(核酮糖受体碳酸化酶),它能催化CO2和RuBP(核糖-1,5-二磷酸型五碳糖)结合,形成3-PGA。
之后,3-PGA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最终合成糖类物质,如葡萄糖等。
生成的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可用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
也可以被转化为淀粉等储存形式,以备不时之需。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则释放到空气中,为生物体提供氧气。
C3植物光合作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能源转换过程,为地球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一下,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化反应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此过程中,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从而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生存。
通过深入了解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机理,也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进步。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是以水和二氧化碳,将光能在叶绿体内转化成稳定化学能,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水、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合作用意义
1.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
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约为人能所需能量的10倍。
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因此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今天的主要能源。
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理解其中的色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和相互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以及在生物界中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让学生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概括物质和能量转化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理解光合作用产物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
因为:(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且这种结构和成分与其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适应关系。
如,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色素在片层上的分布、基粒片层的垛叠形式、基粒和基质的关系等,都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结构和成分,才能顺利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场所。
(2)在第一章细胞部分,学生接触了叶绿体色素种类的知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或听到过有关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知识,但没有提取和实际看到过各种叶绿体中的色素。
因此学生对亲自从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
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但可使学生学会有关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2.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内容,是教学的又一重点。
因为:(1)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
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从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能量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
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2)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
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
3.光合作用的意义,也是教学的重点。
因为:(l)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
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结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
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育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
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
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
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其发展,关心社会问题的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重视。
(2)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绿色植物本身利用,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中有机物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这些,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4.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学生对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木熟悉,特别是有机化学知识,高二第一学期多数学校本学习到。
对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的理解,对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2.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1)本节教学课题的引入,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通过绿色植物的水分和矿质代谢引到有机物和能量代谢。
如,绿色植物在生活中,除了要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以及矿质元素离子等无机营养外,还需要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
这些有机物是从哪里得到的呢?怎样制造的?由此引出课题。
接着介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有关实验,引入对叶绿体的分析,如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也可以从光合作用的意义或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入本课题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研究。
提出:为什么光合作用能在叶绿体中进行?这与叶绿体内特有的成分和结构有关。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通过提问,复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用板图或挂图显示出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基质片层和基粒等结构及成分。
附图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叶绿体结构的认识,也可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色素和酶的存在部位。
在此,教师应特别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叶绿体中进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这些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和片层的薄膜上;二是在基料片层的薄膜上,有吸收转化光能的色素。
由此引出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3)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实验:①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课前要做好实验准备。
可把叶片称好后,分发给学生,免去学生称量的过程。
②在学生进行色素提取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原理给予简要说明。
如,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中溶解的特性,用丙酮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其中的镁可被氢离子取代,使叶绿素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
在研钵内加入少许的碳酸钙,可中和细胞液中的有机酸。
③提醒学生,整个提取的操作过程,速度要快。
减少丙酮的挥发,减轻对教室环境的污染。
为减少丙酮的污染和节省时间,可简化该实验。
如,教师在实验前,选取新鲜绿色的叶片(菠菜叶、菜豆叶等),烘干后磨成粉末状,分别装入小试管中(约占试管的五分之一),然后分发给学生。
实验开始,学生直接量取丙酮,倒入小试管中(约至试管的五分之三)。
轻轻振荡后,过滤即得叶绿体色素滤液。
对研磨叶片的过程简单介绍即可。
①关于色素的分离。
为节省时间,教师在实验前,把滤纸条制备好。
对操作过程不必过多解释,先让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操作。
但要提醒学生在划滤液线时,多重复几次(5~6次),所划的细线,应呈深绿色。
待学生按教材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后,在等待层析结果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实验原理和操作要求。
关于层析原理,应使学生清楚: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在滤纸上的吸附力木同,故在滤纸上的运动快慢不同,使不同色素分离开。
层析法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关于操作要求,可提出以下问题讨论:滤液细线为什么细一些、齐一些好?为什么不要让层析液设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⑤结果观察。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共板书(如图)。
在此,教师应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4倍,因此,在春夏季节我们所见到的叶子通常是绿色。
③关于色素吸收光谱特点。
教师可演示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谱的现象。
方法是:用红、橙黄、绿、蓝紫色的薄膜,分别遮住同一光源。
把盛有叶绿体的色素提取液的试管,分别放在红、橙黄、绿、蓝紫色光前,让学生观察这些光透过色素提取液的情况。
可明显地看到,红和蓝紫色光透过的较少(暗),橙黄和绿色光透过的较多(亮)。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得出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人们用更加精密的仪器测定得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并板书(如图2-9)。
(4)在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的特性后,回过头再进一步分析,叶绿体的成分和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如,叶绿体内的片层薄膜,垛叠成基粒,每个基粒由10~100个片层结构组成,可增大叶绿体内的膜表面,扩大色素的附着面,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又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各种酶集中分布于叶绿体中,有利于光合反应高效地进行等。
使学生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
三、第二课时: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2.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1)开始可以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如,为什么在叶绿体中能发生光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出:叶绿体中分布有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种类)这些酶和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使学生回答出:酶分布在片层薄膜上和基质中、色素分布在基粒片层薄膜上。
)(2)在复习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如果学生不能完整答出,教师要给予提示),并板书。
接着指出,该反应式概括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在叶绿体中,是怎样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引出光合作用的过程。
(3)关于光反应的过程,可以教师讲解为主。
边讲解边板图(如图2-10)。
说清以下几点:①光合作用是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启动的。
色素吸收光能传递给部分叶绿素a,叶绿素a接受一定量的光能后,迅速射出一个高能电子(光能转变为电能),此时该叶绿素分子被激发,出现电子亏缺,并形成强烈的夺得电子的能力,导致水分子分解成O2和H+,使该色素分子得到电子。
②射出的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与H+一起被某种受体接受(可如图2-10表示人在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并把ADP和Pi转变成ATP。
这样就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从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能开始到此,依赖于光能的推动,因此,把上述反应称为光反应。
③概括光反应。
把水分解为O2、[H];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光反应在叶绿体内基粒片层的薄膜上进行。
(板书)④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介绍有关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的实验。
如,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18O,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
18O和C18O2,然后向一组植物提供H218O和C O2;向另一组植物提供H对和C18O 2。
在相同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对其产生的氧气进行分析。
发现前者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全是“O2,后者释放的氧气中的氧都是O2。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是来自水。
接着教师指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是非常活跃的,在叶绿体中不能大量积累,它们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推动光合作用的下一步的进行。
由此,引出暗反应。
(4)关于暗反应的过程,可以从CO2的利用入手,逐步分析其固定、还原、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以及光合产物形成过程。
如果学生条件较好,可以通过介绍卡尔文的实验,讨论暗反应的过程。
在讨论中注意讲解以下几点:①边讲边板图(如图),和光反应过程的图解联系成整体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②CO2的固定是在酶的作用下,将叶片吸收的或自身呼吸释放的一分子CO2,首先和五碳化合物(二磷酸核酮糖)结合,再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物(磷酸甘油酸),这样气体CO2被固定。
③还原过程,是三碳化合物在ATP供能和加氢的情况下,变成三碳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原属CO2中的C进入糖的分子中,并把活跃的、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糖分子中。
④两个三碳糖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变化,一部分再形成五碳化合物补充原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一部分最终形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⑤概括暗反应。
在此反应指出:暗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需要多种酶催化进行的;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推动下,把CO2原成有机物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