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地戏
安顺地区屯堡地戏
03
服装道具
脸子是屯堡地戏表演的灵魂所在脸子的 造型和用色必须和人物性格相符。色长须。
面具(脸子)一般用丁木和杨木纯手工 雕刻而成,佩戴与额前。
谢谢观赏
02
表演形式
屯堡地戏表演内容以“家将书” (岳家将、杨家将、薛家将、狄家 将等)为主,唱词有固定的祖传脚 本,唱胜不唱败,注重表现忠义、 向上的精神,充满阳刚之气。地戏 表演者皆为男性,表演的剧目主要 有《封神演义》、《楚汉相争》、 《三国》、《薛刚反唐》、《精忠 传》、《五虎平西》、《四马投 唐》、《岳雷扫北》等。
屯堡地戏
主讲人:
目 录
一、地戏起源 二、表演形式 三、服装道具
01
地戏起源
屯堡地戏,又叫屯堡傩戏、跳神,是屯堡人文化娱 乐的主要内容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巩固对云贵边疆的统治,分别 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8年)两次派遣共30万大军“调北征南”。后来,又 从江南各省征调大批移民附籍,史称“调北填南”。为 加强对贵州的统治,中央政府派遣顾成为大将军统兵5 万屯驻贵州,组织军士开垦土地、屯田种粮,大批南征 将士和填南移民在贵州以安顺为中心兼及周边50公里的 地区居住,屯堡地戏,就是当时军队中用来振奋军威、 恐吓敌人、保证出师胜利的军中娱乐活动,称之为军傩, 现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介绍屯堡地戏文化现象作文
介绍屯堡地戏文化现象作文
独特的“屯堡文化”(X屯、X屯、X屯),是明朝初年朱元
璋大规模屯X、移民、“征南”、“填南”的历史文化遗存,六百年来唯有贵州将屯堡文化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有许多村寨沿用着当年屯堡的名称,村民依旧遵循江南古老的风俗礼仪,虔诚地拜观音菩萨,祭五显神坛,迎XX,敬XX,年复一年地套着面具演唱弋阳腔调的地戏,不厌其烦地讲述祖先骑着高头大马奉命征讨的往事,拿出厚叠的家谱证明自己的汉族身份,其中地戏是屯堡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XX屯堡地戏诞生于XX,却在数百年历史变迁中,被XX的这片山水保留下来,得以延续。
地戏可以说是屯堡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
屯堡里的妇女至今穿着蓝色长衫,头缠长巾,挽着发髻,束着宽腰带。
这是凝固着一段军事移民的历史,构成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
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
屯堡文化的存在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而屯堡也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落。
地戏面具:藏在屯堡中的神之雕刻
60屯堡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
曾经,它们是为了戍边而生的堡垒。
600年时间过去,虽然硝烟早已消散,但地戏,这明代军傩却被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地戏的产生也是因为军事。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跳地戏,对于每个屯堡人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娱乐,倒不如说是一种预警,就像一次村民自发形成的军事演习。
每个屯堡,都有一个地戏班子,戴上面具化身为神,年复一年传播神迹。
每个地戏班子,都敬畏着面具雕刻师,他们一直大隐于世,默默做着神之推手。
然而,战争结束已久,产生于战争的屯堡,用来演习军事的地戏,似乎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是一个“众神黄昏”的特别时代。
神一般存在的屯堡、神之媒介的地戏,还有做神之推手的面具雕刻师都站在十字路口,茫然地看着红绿灯。
青岸古镇看地戏每个周末,贵阳青岩古镇都熙来攘往,天南海北的游客经过十字路口的那个小戏台时,都忍不住驻足观望。
密集鼓点敲响,一丈见方的戏台就变成古战场。
刀光剑影,拳打脚踢,杀声震天动地。
鼓点戛然而止,红脸秦叔宝大摇大摆上前,大吼一声后开唱:提起枪来耍一延,先似黄莺未闪翅,后似猛虎赶麒麟,三十六路封门户,六十四路鬼神惊……台上打得是好是坏,台下无人嘘,亦无人喝彩,大家都在用手机拍照刷朋友圈。
一曲终了,台上的人摘下面具,取下黑巾,我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都已经是爷爷级的人。
我坐在戏台前的青石板上,听这民间老戏班最老的角儿讲戏里的英雄演义,戏外的平民生活。
以前,地戏是贵阳民众的生活日常,但后来渐渐被搞建设的声音漫过,几乎灭绝。
1983年,那个因明朝军队戍边而生、名叫燕楼的村庄,全村老小聚集在村口为一位年轻人送行。
年轻人怀里揣着一千多元钱,这是全村人花费几年才凑集的巨资,村民们希望年轻人跋山涉水,远赴安顺请回地戏面具,恢复村里唱地戏的传统。
因为燕楼自明军戍边开始,村里的地戏唱了600多年,但如今却中断了20年。
屯堡文化概述
【屯堡文化概述】1、屯堡起源公元14世纪,元朝灭亡,朱元璋领导军队力逐群雄,统一中原。
为平定云南梁王之乱,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率江南将士三十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次年攻克云南。
云南收复后,明朝为长久控制西南,巩固边陲,大军选择以“黔之腹,滇之喉”的贵州安顺为中心驻扎下来。
将士们就地屯田驻军,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
洪武二十一年,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居住的村寨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统称他们为“屯堡人”。
征南的将士与填南的平民带来了江南独具韵味的水乡文化。
这种文化与贵州独特的文化发展成为别具风味、魅力无限的“屯堡文化”。
时经600年的岁月沧桑,世代传承的屯堡人依然恪守着明朝先祖们的文化生活习俗,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被定格于此,形成了与周边地区迥然不同的文化地带。
2、文化特色(1)传统习俗①屯堡服饰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着明代遗风,坚持古朴健俏的“凤阳汉装”,穿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起翘的绣花鞋,头上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这种服饰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独特标志。
②节日庆典屯堡人的节日甚多,以敬奉神灵和祭供祖宗为主。
屯堡人信奉和崇拜所有的神灵,相信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
信仰和崇拜的缘由,加上传统的民俗节庆,使屯堡村寨一年四季各种活动不断,随着文化的沉淀,已经形成了屯堡人独特而鲜明特点,并在贵州这块土地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主要节日庆典见表一。
表一:屯堡村落主要节日庆典一览表(2)屯堡戏剧①地戏地戏,俗称跳神,由原始傩舞的分支军傩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
屯堡地戏现状调查研究
屯堡地戏现状调查研究作者:王宗枝黄艳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15期摘要:文章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了黔南自治州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相关方面,并从体育文化角度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该乡地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认为马路乡屯堡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剧种要加大剧种的保护力度、加强地戏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同时也应对其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地戏现状研究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c)-0227-02地戏是由原始傩舞演变而来,集演戏、祭祀、娱乐、操练于一体的一种古老剧种,主要流行于贵州清镇、平坝、安顺、镇宁、普安、郎岱、兴义、长顺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
该剧种因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故称之为“地戏”,俗称“跳神、跳地戏”等。
地戏根源于军事,后来渐渐演变为娱己娱神的一种活动。
时至今日,地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所呈现的形式也不断演变。
地戏研究所涉学科较多,现从体育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尝试性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以长顺县马路乡屯堡地戏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该地最具有代表性的马路乡所辖的青山村、甜旗、燕旗等村寨进行重点调查。
借助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屯堡地戏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利用访谈方法、调查问卷法以及观察法等对其进行实地获取相关资料。
实地对相关熟悉地戏人员进行访谈,对屯堡地戏相关方面进行了解。
通过访谈了解了马路乡地戏的历史,观摩马路乡小学相关老师所展示的地戏动作及其套路,参观该地的屯堡地戏。
两次对基层地戏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其中访谈群众15人,演员10人,学生10人。
访谈过程中及事后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记录与整理。
2016年8月,两次对马路乡青山村、燕旗、田旗三村寨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10份。
2 马路乡地戏调查结果与分析2.1 基本情况马路乡共有14支地戏队,基本上一个村有一堂戏,且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
安顺屯堡传统节日
屯堡传统节日屯堡人是多神信仰,他们的节庆活动既有传统的庆贺祭奠节日,又有崇神的拜佛会口活动。
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从正月开始到腊月,月月有活动。
除了一些传统汉族节日外,还有一些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的节日。
正月春节。
春节是屯堡人最为隆重的节日。
腊月间就要用数十斤糯米和籼米打成米面,蒸熟后打成糕粑,晾干变硬后泡在水里可食用几个月。
还要杀年猪、熏腊肉,用猪血和豆腐做成“血豆腐”,熏制香肠等等。
除夕夜,先要在神龛前摆上猪头、雄鸡及酒菜,并点燃香烛供奉,主人还要请祖先及亲戚的亡灵和各路神仙、各处菩萨、孤魂野鬼来享用,希望得到神灵祖先的保佑。
供奉后,全家人要在神龛前磕头后才能吃饭,还要在门、窗、牛圈等处贴上红纸写的对联,大门上贴“秦军”、“胡帅”等门神。
除夕要“守岁”到天亮,灯火长明,全家欢聚,直到黎明。
按屯堡人的习俗,三十夜守岁,年初一大睡,年初一不能动菜刀之类工具,不能向外倒水,不能扫地,据传扫地和倒水就意味着会把一年的钱财扫出去和泼出去。
大年初一还不能串门,只能在外面游玩。
一年到头,大年初一这天是忌讳最多的一天。
年初二外出叫“出行”,回家时要捡上几根木柴回来,以实现“初二出行,抱财归家”的求富心理。
有的人家还要找一个有小圆洞的石头,用绳子拴好牵回来以示“拉了一头肥猪回家”。
年初二,开始进行各种“拜年”仪式。
拜年形式多样,村中小孩子可以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孩子们身挂小口袋,走进大门对主人家大喊一声:“给您拜年,恭喜你家发财!”主人家就拿些葵花、核桃或硬币给孩子们。
于是,年初二这天,就会看到满街的孩子这家进那家出,欢天喜地地跳动,村中热闹非凡。
春节跳地戏是屯堡人庆贺新春不可缺或的文化内容。
通常屯堡人跳地戏的第一个时节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为了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得福纳吉,其演出时间从正月初二开跳,一直跳到正月十五元宵,达到了娱人娱神的效果。
正月初九玉皇会。
据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四乡八寨的屯堡妇女聚到玉皇阁给玉皇大帝做寿。
安顺屯堡文化资源探析
安顺屯堡文化资源探析安顺屯堡文化因历史发展和地域分布等原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其旅游开发不仅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
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标签:安顺;屯堡文化;文化特色安顺屯堡文化是“屯堡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下形成的,“屯堡人”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民国年间的民国《平坝县志》,名曰屯堡者,屯军驻地之地名也”。
明洪武十五年,在平定云贵高原的叛乱之后,为避免云南等地的反叛势力再次崛起,朱元璋把军队留下屯兵驻守,这样一来广大来自湖北、安徽、南京等地的军队就沿着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建立卫所驻扎下来。
但是在贵州这种地广人稀的山区,靠赋税是解决不了30万大军的供养问题。
因而开始实行“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的屯田制,军队按三七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在城市,七成的军队在农村屯耕,战争时军队就拿起武器战斗,闲时就到田里劳做,军屯的推行解决了边区及内地军队的粮食问题。
与军屯同时开展的还有有民屯和商屯,民屯是为了解决民食,商屯是为了满足军国之需。
由于朝代的的更替,明朝后期的军屯制度难以实行下去,制度消失但是地名依然存在,因而后期就以地名来称呼军屯的后代。
《平坝县志》中记载到“迨屯制既废,不能再以军字呼此人种。
惟其在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住居民而被名之为屯堡人”。
600多年来屯堡人一直固守着祖先们移民时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带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屯堡文化。
一、民居建筑贵州地型以山地为主,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
聪明的屯堡人充分的利用所具有的优势就近取材,将随处可见的石头加以加工做成建房所需的材料和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石头的价值在屯堡人的生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石块建造的房屋不仅冬暖夏凉,且具有牢固和军事防御的效果。
除开每户的房屋建筑具有特色外,屯堡的村寨的布局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性,每个村寨都是由一条主道和几条分道构成,主道把各分道串联起来,并且各分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干道,加上外围的围墙、碉楼和城门就形成了一个城堡式的带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建筑规模。
安顺屯堡文化
安顺屯堡文化在今天的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
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
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
二零零二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国务院将至尽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目前,云山屯、本寨正在向建设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
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
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历史来源与发展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什么是屯堡文化独有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
屯堡地戏之教育与传承
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5期屯堡地戏之教育与传承李仕蓉(安顺学院,贵州安顺561000)摘要:当前,学校教育被各类精英所强调,而教育的多样性被忽视。
文章通过对屯堡地戏的考察与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特定文化具有其特定的教育功能;2.正因如此,只有在特定文化“场”下。
文化才能具有其特定性。
关键词:屯堡地戏;教育;文化传递中图分类号:c40-0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0)05—0120—04自二战以来,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已经成为世界最重大的事业。
仅从预算来看,在世界的公共资金支出中,教育经费仅次于军事开支,处于第二位,教育已被各个国家看成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元素。
学校教育作为最具效率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政府部门、宣传机构的反复强调,学校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人类的教育视野被逐步吞噬,人们似乎忘却了教育的多样性(包括教育路径与教育内容),教育的实质性目的被扭曲,被当作是竞争的工具。
其实,教育的目的是和谐而不是竞争,是为了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唯一性,是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1世纪,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光临着各个领域。
人们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时,也不得不面对它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是经济方面,在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境遇。
在文化精英们的指引下,人们发现周围的景象已然不同,自己的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被大量外来文化所浸透。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本文化的理由是什么?如何传承?怎样的教育才使我们保持本文化并将之传承?为此,笔者对安顺市的屯堡地戏进行了田野考察,借以屯堡地戏之教育功能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屯堡地戏在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一带,只要是屯堡村寨几乎都有地戏,作为一种成熟的民间娱乐活动,地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屯堡人的生活共生互存。
地戏,当地百姓称之为“跳神”,又名摊戏。
多数专家认为,地戏是由明代的屯军和移民从江南一带带进贵州的。
天龙屯堡地戏的艺术特点及现状探究
天龙屯堡地戏的艺术特点及现状探究作者:赵开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6期摘要: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沿袭了古代传统,是一种具有多方面研究价值的音乐文化,是中国戏曲文化的活化石。
通过研究它的艺术特点,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它的保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艺术特点现状保护一、地戏概述天龙屯堡同其他屯堡一样,流行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表演活动,即地戏。
地戏已有六百来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
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
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于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
地戏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广顺、安顺、普定、都匀、等十多个县及贵阳市郊区,安顺地区是地戏集中地,因此习惯上就称为“安顺地戏”。
地戏是一种身穿彩色裙装,头戴面具,在一锣一鼓的伴奏声用安顺地方方言来演唱的戏曲,地戏的演出场合较为特殊,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平地,寨子中的空坝或在山前坡地上,“地戏”因此而得名,由于过去地戏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故地戏又被称作“跳神”。
二、地戏的艺术特点(一)唱腔曲牌特点天龙地戏唱腔原始质朴、粗犷而高亢,而且一唱众合、无管弦伴奏,十分独特。
这与江西的弋阳高腔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现今的天龙地戏表演中大量运用“一领众合“的帮腔。
这种形式成为烘托舞台气氛、表现人物特征、交待剧情等方面的有力的表现手段之一。
它的声腔是以安顺的地方方言表达戏文所阐述的故事内容,地戏表演中,由于不同的剧目所要表现的人物不同,人物的性格不同、场景不同、角色的扮演不同,所以表达人物形象就要靠演员有板有眼的唱腔进行演绎。
地戏的声腔有板有眼,节奏明显,是一种音调的板腔体,唱腔简朴,具有重复式的特点。
弋阳腔之活化石——贵州安顺“地戏”音乐考察
东莞理工 学院音 乐系 于 捷
内容提 要 :本 文就 安顺 “ 戏 ” 的音 乐文化 背景 、剧 目、地戏 的 唱腔 、板 式 特 点 、曲牌 、“ 、打 、 地 帮
唱” 的组合 、唱词 、唱 句等 进行 了深入地 考察 与 分析 ,并认 为地 戏 的徒歌 、帮 腔 、滚 凋等具 有 鲜明 的弋 阳
有 屯 堡人神 灵 崇拜遗 风 的表现 。 关于地 戏 ,《 州通 志 ・ 贵 卷十 九》 有过较 为 清楚 的记 载 :“ 土人 所在 多有 之 ,盖历 代 之移 民。在广顺 、
新贵 、新 添者 与军 民通 婚姻 ,岁时礼 节 皆 同。男 子间 贸易 ,妇 人力耕 作 ,种 植 时,田歌 相答 ,哀 怨殊 可 听 。 岁首 则迎 山魁 ,逐村 屯 以为傩 ,男子妆 饰如社 火 ,击鼓 以唱神歌 ,所 至之 家 皆饮食 之 …… ”这里 的傩 也 是 跳神 ,装扮 为社 火 ,十 分流 行 。 以后 的 《 贵州 通志 ・卷三 十》 又增 加 了一 幅 “ 人跳 鬼 画 图 ” 土 。画 中人 物 形象 和活 动状 况 生动逼 真 。其 中有两个 手 持大 刀武将 对 阵 ,旁有击 鼓助 威者 ,四周有 许 多村 民 围观 ,而 这 些村 民着 装 都为 明代 汉 族 的服饰 。对 阵武将 ,当是今 传 《 关羽 战长 沙 》和 《 关羽斩 蔡 阳 》中人 物 ,但 剧 中 反 面人物 蔡 阳 ,其 面具 神情 应是 凶恶 的 ,而画 中人物 面 具都较 中和 。这 戏是 在 空地上 进 行 ,没 有舞 台和 戏 楼 , 己和 今 日之地 戏 ( 跳神 )基 本一 致 了。道光 七 年 《 安平 县志 》记载 有元 宵遍 张鼓 乐 、灯 火爆竹 、扮 演
都有 “ 调北 征 南 ” 调北 填南 ”这 方面 的记 载 。 自此 , 以屯 、堡 、官 、卫 、哨 、所 、铺 等带有 军 事性 质的 、“
顾之炎:发有地戏就等于没有生命
到我的孙子,都 ‘ 跳神 ’。”
在安顺 市九 溪村 ,当地 “ 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 目代表性传承 人”
顾之炎 一谈起地 戏来 ,就双 目炯 炯有 , 神 ,兴头 十足 。虽 已年过七旬 ,比划
起 动作 来 依 然 神 气 十 足 。
顾 之 炎 的老 伴 在 一旁 说 ,近 段 时 间他身体 有些不适 ,但只要提起地 戏 ,他浑身上下 就来劲 ,像重新被 灌
栏 目 持/ 主 熊
莺 邮 箱/ o g7 @ 6. m x就等于没有生命
屯堡人特别钟爱地戏 ,他们通过地戏表演 ,表达对祖先的一种追忆 。他 ● 文, 本刊记者 陈正府
们面罩青纱 、额顶面具 、腰 围战袍 、背插战旗 、手执刀枪 ,在 咚咚锣鼓声中
通过唱、念 、打 、杀 、拼 、刺等动作 ,形象地再 现了屯堡族群古老 的生活方 式和军旅生涯 ,同时也形成 了屯堡人忠、义、勇等道德伦理价值观 的传递。 顾之炎是他们 中的代表。
“ 地戏 ?那 是文化人 的叫法,在
这 里 我们 叫 ‘ 神 ’。 ” 跳 “ 们 家是 地 戏 世 家 ,从 曾祖 父 我
注 了一股 精 气神 似 的 。
九溪村的地戏名人
九 溪 村 是 安 顺 市 最 大 的屯 堡 自然
村寨。据 当地人介 绍 ,九溪村 因坐落 在九溪 汇流 的河边而得名 ,有 一千余 户人家 ,因此这 里又被人称为 “ 千户
屯 堡” 。
顾之炎说 : “ 我经常发现观众随着我的表演或悲、或喜、或怒、或哀 。从他们的脸上和眼 神里我看到了感动。那是对我表演的认可 。 是对我最高的评价。” ( 访者 受 供图)
的他只得辍 学,到煤 厂挖煤 ,赚 取微
薄 的工 资 。
贵州民族建筑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贵州民族大学
第一章测试1.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A:错B:对答案:B2.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丘陵。
A:错B:对答案:B3.从点上看,贵州省最高点是()。
A:铜仁梵净山B:威宁草海C:黎平水口河出省处D:赫章韭菜坪答案:D4.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和松桃、咸宁自治县。
A:错B:对答案:A5.贵州黔东南州共有409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为全国第一。
A:错B:对答案:B6.侗族风雨桥是寨中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的地方,是侗家村寨的重要标志。
A:错B:对答案:A7.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珙桐B:银杉C:贵州苏铁D:马尾松答案:ABC8.布依族建造房屋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石板房、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
A:对B:错答案:B9.贵州民族文化宫的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旅游、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A:对B:错答案:B10.三都怎雷古建筑群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A:侗族B:苗族C:水族D:布依族答案:C第二章测试1.苗族民居中间层的房间有()。
A:卧室B:厨房C:书房D:堂屋答案:ABD2.苗族民居中厨房和火塘间指的是一个地方,它们是对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称呼。
A:错B:对答案:A3.半边楼的底层和全干栏的底层不一样,半边楼的底层在进深方向上只有全干栏的底层的一半。
A:错B:对答案:B4.贵州苗族的干栏式建筑基本形制以半干栏为主,在当地被称为()。
A:半边楼B:骑楼C:筒子楼D:塔楼答案:A5.苗族民居室内家具除床外,多较为低矮。
A:错B:对答案:B6.苗族火塘间因要生火,为保证通风,大多面积不大,但是空间很高,有的能达到4米。
A:对B:错答案:B7.苗族民居的房屋功能分区,完全是以其日常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的。
屯堡地戏计划书
屯堡地戏计划书一、屯堡地戏情况简介(一)名称及背景1、名称:大班系列活动:戏居喲活化石一安顺屯堡地戏。
2、背景:地戏,俗称跳神,盛行于贵州安顺屯堡村寨,是集地戏、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以表演古朴粗旷而著称被誉为冲国戏剧的活化石作为一名安顺人,应了解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尝试让孩子 I 门接触一些本土的文化艺术瑰3、概述:通过欣赏、制作、表演等形式,感受屯堡地戏之美,培养屯堡地戏之趣,使我们优秀的本土文化得以传承。
本次系列活动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活动准备、系列活动的实施、活动延伸等阶段·分别通过班级 QQ 群、 PPT 课件制作、视频剪辑、照片处理、手机、 DV 拍摄等信息技术手段贯穿系列活动。
二、过程设计(一)准备阶段1、通过微信平台给家长发放系列活动计划,收集建议。
2、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网络等形式共同收集有关。
3、把家长收集的屯堡地戏图片制作成 PPT 课件。
4、剪辑。
(二)实施阶段:说地戏1、师幼交流通过看到的地戏,自主介绍搜集来的有关地地戏的图片、资料等。
2、讨论通过哪些途径如何去杏找搜集需要的材料,边讨论边汇总各种方法,鼓励幼儿平时尝试使用。
3、观看部分地戏服饰、道具、面具等实物,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三)实施阶段:看地戏1、欣赏地戏视频,师幼、地戏的人物、表演、道具等,观察地戏人物的扮相、月艮饰等。
2、观看 PPT 课件,讨论讲解地戏面具。
3、欣赏地戏表演视频,进一步了解人物忠诚·奸诈、刚烈、勇猛的各自特点。
(四)实施阶段:做地戏脸子1、观看地戏表演视频,幼儿自主学学、做做、唱唱进行模仿。
2、播放地戏表演音乐,师幼一起学习跳地戏的动作要领。
3、播放地戏表演视频,师幼一起哼唱,感受地戏表演的特点。
4、引导幼儿观察地戏脸子,观看地戏脸子 PPT 课件,发现脸子与人物角色的特点,如:赤红代表忠勇、白垩代表奸诈、粉红代表文静、黒篮代表刚烈等感受地戏脸子造型的夸张。
屯堡文化
窗体底部
三、石头建筑的绝唱——屯堡民居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文化
一、屯堡人与屯堡文化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他们执着地保留着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一方面,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他们又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语言经数百年变迁而未被周围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北方语音的特点,屯堡妇女古旧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屯堡人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的食品有着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性,屯堡人的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被人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安 顺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地戏及地戏面具(含图片)
地戏及地戏面具(含图片)安顺屯堡地戏及地戏面具安顺地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
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以安顺为中心,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
于是,贵州安顺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
地戏,俗称“跳神”,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地戏又称为“跳米花神”。
其演出不用戏台,而是在村中院坝里进行。
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新春佳节期间,演出时间断断续续约为半月,叫“跳新春”。
另一次在阴历七月中旬稻谷扬花之际,演出时间5天左右,称“跳花灯”。
这种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开箱”、“ 扫开场”、“ 跳神” 和“扫收场”。
演员均为当地村民。
“开箱”是地戏正式演出前举行的一种仪式(祭祀),在黄道吉日举行。
届时全体演员身着戏装将装着面具的木箱搬到戏场,焚香化纸祭奠众神,然后开箱取出面具,演员依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将面具戴上,列队前往有关场所如寺庙、山林、河流驱邪逐疫。
每到一处,燃放鞭炮、焚香化纸,村民尾随观看,一派热闹而又神秘的气氛。
“开箱”仪式结束后,在锣鼓声中观众来到戏场,两名头戴面具的小童手持扇子手帕走进场内,边舞边唱“扫开场”吉利诗文。
“扫开场”结束便开始“跳神”。
这是地戏的主体,是正戏。
正戏演完即举行“扫收场”仪式,念唱纳吉逐疫诗文、宰杀雄鸡、焚香化纸,酬谢诸神,然后收拾面具装人木箱抬回家中存放。
安顺地戏调研
安顺地戏调研安顺地戏调研2010-05-20 09:05贵州安顺,有着"滇之喉,黔之腹"之称,历来是军事要地。
在明清两代,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大量江南人氏来此戍边屯田。
当硝烟散尽,生息繁衍数百年后,这些移民的后裔,依然"习俗多与汉人同,与各苗迥殊",逐渐被人们称为"屯堡人"或"老汉人"。
地戏,就是他们区别于西南其他族群的标志性文化之一。
地戏是当年明南征军随军开展娱乐活动及武功训练的一种形式,它兼有娱乐性,扬振国威军威和军事训练的目的.2006年,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戏,亦称"跳神戏",是一种以头戴面具(民间俗称"脸子"),演绎征战故事为主要特征的民间宗教祭祀类戏曲,盛行于贵州安顺屯堡一带。
众多的研究者对地戏做过历史溯源研究和戏曲本体研究,据考证安顺地戏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关于其来源,一种说法是由江南移民带入贵州,与屯军有密切关系。
地戏的题材都是宣扬正统的内容,《水浒》这样的造反题材和《红楼梦》这样卿卿我我的题材绝不会出现在地戏当中,究其原因,地戏是封建王朝的高尚娱乐,只能表现爱国忠军的思想,属于主旋律。
地戏以堂为单位,一堂地戏只排演一个剧目。
屯堡村寨,基本一村有一堂,有少数村为一村两堂或三堂地戏。
据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戏曲志?贵州卷》记载,贵州有370多堂地戏。
地戏演出活动主要在农历七月半和春节期间,演出的剧目全系战争故事,如《三国》、《说岳》、《薛丁山征西》、《四马投唐》等。
"大门"与"小门"的竞争詹屯,位于安顺西秀区旧州镇南面,全村共有350多户,1400多人。
詹、叶、曾为村中大姓。
在村民的口传记忆中,三姓的祖先是在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来到此地的。
当时詹姓祖先为主帅,曾姓祖先为副帅,叶姓祖先为文书。
安顺傩面具
地戏面具—屯堡神藏贵州民俗概览课程论文专业:姓名:学号:地戏面具:屯堡神藏一:地戏概述贵州的“地戏”跨越了明清600年、民国和当代。
为了平定边境,明朝太祖朱元璋平定西南,将南方军队迁至贵州中部。
安顺当地的地戏也因军事而被创作出来。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军事演习,不使军士陌生,包含了练兵的深刻意义。
地戏,对每个屯堡人来说,这不是单纯的一种娱乐,更像像自发形成的村民军事演习。
它是安顺市屯堡人特有的一部带有木刻面具的传统民间戏剧。
目前,有300多部戏剧,安顺西秀区占190多部。
地方戏剧与屯军密不可分,并逐渐由“军傩”演变而来,所以演出以村为单位,各村地方戏剧团的演唱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一个村庄和一个戏剧里,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亦有一村两堂乃至三堂者,每堂演员二三十人,皆是地道的农民。
安顺屯堡地戏演出道具,主要有面孔、旗帜、武器、长袍、长袍、鸡尾、裙、长袍、手帕、折叠扇等。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是演出时的显著特点。
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入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地戏面具华丽精美,是民间艺术家的艺术成果。
本文在旨在对地戏面具,俗称“脸子”,作主要研究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剖析“脸子”的制作技艺与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更深层次的了解地戏面具。
二:地戏面具的制作(1)生产过程面具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
在工匠面开始建模前,用家禽的血来崇拜木头和工具,并说一些祈祷词。
当面具制作完成时,会举行一个庄严的“开光”仪式,将面具供在神龛上,用禽血点在上边,赋予它神性。
面具人物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极其精致,以浮雕和雕刻为主,注重写实与夸张,形成地戏面具特有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安顺屯堡地戏摘要: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
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出现了。
安顺地戏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不可多得的活材料。
关键字:安顺屯堡地戏1.安顺屯堡的由来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
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
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
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
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
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2.地戏的产生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
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
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全省约有370多堂。
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中心,包括临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贵阳等地的村寨中。
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300堂,仅西秀区就有192堂。
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戏"。
地戏见诸于史料记载,最早应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
这里的"假面之戏"与安顺一带农村抬汪公时地戏队参与活动应是一脉相承。
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
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
屯堡人定居黔土后,虽说有黔中地平土肥的天然优势,有明王朝对屯田戍边的优惠条件,但"草创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正因如此,来自江南的屯堡人将源于江南农村的"傩舞"和"嗔拳"假面戏,借黔中相对封闭的态势,借屯堡人怀乡恋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灵护佑的需要,在安顺这一块古夜郎的领地扎下了根,年复一年传承至今。
2.1 地戏演出的特点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
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
少数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有两堂乃至三堂戏。
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
从他们的家谱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时的马上将军。
他们都曾经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只能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的战绩了。
一堂戏的演员20余人,由戏头或称"神头"负责全部书的排演和指导。
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
或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
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节令。
一是稻谷扬花时节。
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为了祈求一年的辛劳能获得好收成,也为了缅怀祭祀祖先,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开箱跳"米花神",时间约3?7天。
另一个演出时间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为了祈祷求得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家家康乐,在新春到来之际,地戏班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
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风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颜开。
春节期间演出,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
为了增进村寨间的友谊或艺术上的交流,有的村寨会互请地戏队去演出。
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
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
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
其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
地戏演员从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的厮打格杀中,借鉴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
又加之是农民的艺术,与农村生活紧密相连,在套路的叫法上极富有农家生活情趣。
有的村寨还使用铁质的真刀真枪搏杀,勇猛逼真,铿锵之声不绝于耳,看得令人心惊胆战。
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在"转"和"旋"中战裙飘舞,使惨烈的场面透着刚劲的美。
伴唱者手执彩帕纸扇,边伴唱边手舞足蹈,动作虽简单,却使格杀挂上了一条美的彩带。
由于地戏演出的场地有限,且农民的经济实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军万马征战的"大书",以至在演出的时空转换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虚拟、写意、象征来表现实情实景。
一个"二龙吐珠"送出两队人马就代表了两军对垒的千军万马;一个"龙出海"或"龙摆尾"绕场一周,就象征着人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条板凳可以是雄兵据守的高关;一张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树可以是繁茂的树林;一块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
《薛丁山征西》中苏锦莲与陈金定交战后,苏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场,观众明白苏锦莲已被陈金定杀死;《三国》长板坡赵云救阿斗一段戏中,演员将一双鞋脱下,放在用两对锏拼摆成的一个"井"字旁后退下,观众就明白糜夫人不愿拖累赵云已跳井自杀。
地戏表演中的虚拟性写意性,让人不能不佩服农民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难怪在1992年安顺召开的国际军傩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看了地戏表演后,来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剧艺术的专家感慨说:"徽班进京两百年,而地戏存在已几百年,我从地戏身上看到了京剧的影子。
"一个地戏剧本就是一部书,就是讲唱一个完整的征战故事。
不分场次,不分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由剧中人物边演边打讲唱完毕。
由于它表现的内容是征南而来的屯兵熟悉的军旅生活,所表现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封神将军等,故而几百年来在屯堡村寨中传承至今。
地戏剧本的内容比较单一。
可以说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赞诗篇。
既没有谈情说爱的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抒臆心怀的清官公案戏;既没有悱恻悲切的《窦娥冤》之类,也没有妙趣横生的《风筝误》之属。
它只有与屯堡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
在30来部剧目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明清时代脍炙人口的演义说部,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将书。
如《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岳传》等,却没有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妖道怪的《西游记》和抗暴安良的《水浒传》。
2.2 地戏中的面具特征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重要特征。
关于面具的发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傩文化发展轨迹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光点。
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掩容增威的威慑功能,沟通了人神之间的距离,在崇尚图腾畏惧大自然风雨雷电不可知的摧毁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们对生的希冀和对死的恐惧的膜拜物。
地戏面具俗称"脸子"。
是用丁木和杨木刻制而成。
用此两种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质细疤结少,便于用刀。
随着人口激增山林减少,且独具特色饱熏民俗特征的面具随旅游发展而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们更青睐易生易长的白杨。
一堂地戏面具的多少视剧中人物而定。
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
演出内容的单一化──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类主要以"将"为主。
粗分可为"正将"和"反将"(或称"番将")。
由于地戏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在汉民族正统思想的支配下,总以汉人当政一方为正方,称"正将";以番邦为反方,称"反将"。
面具的用色比较讲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按雕刻艺人的话说"要跟书走",书中对人物的描述是什么性格,就要用艺人们心目中性格化的颜色来表示。
以单色论,一般红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贵),黑色代表刚烈(如张飞),蓝色代表果敢(如单雄信),绿色代表稳沉(如尉迟宝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马超)。
另外,书中对人物脸相的描述是什么颜色,或者内涵情节因素,用色上也必须"跟书走"。
如脸若重枣的关羽用红色,性如烈火的黑炭头尉迟恭用黑色,脸似金妆的余化是金色,因与尉迟恭争当征东元帅举石狮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宝,自然就要用黄色代表了。
若单色加上对称的花纹,那就是反将了。
2.3 地戏所包含的屯堡人的心理思维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在其戏剧本体中就包含着诸多的祭祀因子。
当剧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晕后,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戏看作娱人娱己的艺术样式时,更把剧中人物赋予神性而视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者。
稼禾的丰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兴旺等既靠科学技术,也依赖神灵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