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Z U C aga Y N igu , EJ na D pr etfR si t yMein , ai l d a U i rt H unf ,A GJnha H i go a eat n o e r o dc e Cpt i l n e i m par i a Mec v sy a l t ei nhn o ilB i gIstto er, ug& BodVs l iae, ei 00 9 C i f ie B i gAze s t , ei tu i f ad j n H pa j n n i efH at L n l e eDs s B in 102 , h— o s e s jg
1 e k ’a mi i rt n h e o d e d p i t a mp o e n f h rg d s n as o e ,W HO ca sf a 2 w e s d n s ai .T e sc n n on si r v me t e B o y p e c r s t o w ot ls i c — i
低到(2 7 2 .4 m g P<00 ) 降低 了(8 9 1.8 m H 。血气 分析 血氧分压 ( a 2 由 8 .44 0 0 )m H ( - .1 ; 1.44 5 4 ) m g - PO ) (26 ± .2 m g 6. 8 7 9 )m H 增加至( 14 ±63 ) m g P< . 1 。2 不 良反应 : 7. 8 .0 m H ( 0 0 ) . 经随访观察 , 在服药期间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器官非特异性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肺动脉 高压 是其较为 常见并发症 。临床常 以皮质激素联合免 疫抑制剂 作为系 统性 红斑狼疮 活动期伴肺动 脉高压 的肺 损害的联合 用药指征 ,尤其对 于 急性患者 。皮质激素和免 疫抑制剂可 明显控制狼疮 活动 ,其 中以环 磷 酰胺冲击治疗 最为突 出 ,皮质激素具 有强大 的抗 炎作用和免 疫抑制 作用 ,是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 ,而环磷酰胺是 主要作 用于S 期 的细胞 周期性特异性 烷化剂 ,它通 过影D  ̄ ] D NA 的合成而发挥 细胞毒作 用 ,并且其 对体液 免疫也有 较强抑 制作用 ,能抑制 抗体生成 和B 细胞 增殖 ,抑制 作用较持 久 ,是治疗 重症S L E 的有 效的药物 之一 。本 文采 用环磷 酰胺联合 泼尼松治疗 方法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合并肺动 脉高压 得 到了较理想 的效果 ,其 中显效6 0 . 7 1 %,总有效率达 到9 1 . 0 7 %。这表 明采用磷酰胺 联合泼尼松 治疗方法可有 效控制肺动 脉高压 ,使 患者恢 复 正常水平 。所以 ,对 明确 诊断患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患者尤 其是对 合 并有肺 问质 病变 、雷诺 综合征 、含有 高滴度抗R N P 抗体等 的高危患 者 ,应定期进 行肺 功能检查 。 由于晚期 患者的预后 甚差 ,早期 发现肺 动 脉高压具有 非常重要 的意 义。 由此可 见 ,在治疗 系统性 红斑 狼疮合
中图分类号 :R 5 9 3 . 2 4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3 - 0 3 3 9 - 0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s y s t e mi c l u p u s e r y t h e m a t o s u s ,S L E )是一种全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
01
针对肺部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感染症状。
免疫抑制治疗
02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
疫抑制剂,以缓解病情。
综合治疗
03
采用抗生素与免疫抑制药物的联合治疗,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改善患者预后。
预防和预后建议
预防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 接触感染源、加强个人卫生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病例讨 论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肺部感染在SLE中的表现和影响 • SLE伴肺部感染的治疗策略 • 病例分析和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办公室职员 籍贯:中国
年龄:35岁 性别:女
病情概述
患者自我管理
01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SLE和肺部感 染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认 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02
03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和并 发症。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 诱发因素等。
05 病例分析和讨论
病例的特殊性
肺部感染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010203细菌性感染
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等,常引起肺炎、肺 脓肿等。
病毒性感染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等,可导致间质性肺 炎。
真菌性感染
如念珠菌、曲霉菌等,多 见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肺部感染对SLE的影响
加重病情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系统 轻度活动,10耀14 分表示中度活动,15 分以上表示重度活动。盂
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3]及临床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4]。均具有自 肺动脉收缩压(PASP)测量:治疗前、治疗后 2 个月、4 个月分别
理能力,不合并先心病及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了解本研究签 采用超声诊断仪(GEV7,探头频率 2.5耀4.0MHZ)测量肺动脉收
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但是部 及时对症处理。
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控制欠佳,西地那非作为高选择性 1.3 观察指标:淤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呼吸困
磷酸二酯酶-5 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2],近年来, 难、乏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 PASP臆30mmHg;有效:呼吸
中图分类号:R593.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9)10-0101-02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g伊21 片)25mg/次,
常伴多脏器损害合并肺动脉高压等,目前治疗常采用糖皮质激 1次/d。两组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如有异常
前、治疗后 2 个月、治疗后 4 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SLEDAI)评分、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 2 个月、治疗后 4 个月 SLEDAI 评分及 PASP 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 治疗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有效率,改善红斑狼疮病情,降低肺动脉收缩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西地那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作用机制、疾病治疗及和用法用量
环磷酰胺作用机制、疾病治疗及和用法用量
环磷酰胺经机体吸收后在肝中代谢产生具有活性代谢产物而发挥作用,通过损伤DNA而杀伤免疫细胞,具备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炎作用。
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
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或狼疮危象、急进性肾炎、迅速发展肾功能不全、大量心包积液、弥漫性出血性肺泡炎和急性重症肺间质病变、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心肌损害和SLE脑病,尤其是癫痫大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昏迷。
ANCA相关性血管炎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大动脉炎、白塞病等累及神经系统、大血管、消化系统、眼、肺脏、肾脏、附睾等器官。
类风湿关节炎致间质性肺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因肺部病变导致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及晚期限制性肺病;
干燥综合征合并有神经系统、肾脏损害、间质性肺炎、甲状腺、淋巴结、肝脏损害、血细胞低下、肌炎及病情进展迅速者。
用法与用量
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可分为大剂量冲剂治疗、持续中等剂量给药、小剂量冲击治疗。
冲击疗法比口服疗效好,口服剂量为每日2mg/kg,分2次口服,待病情稳定、缓解后持续用药一年以上,逐渐减量至终止治疗,停药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
肾内科学(医学高级):系统性红斑狼疮试题预测(强化练习)
肾内科学(医学高级):系统性红斑狼疮试题预测(强化练习)1、问答题急性暴发性危重SLE的治疗。
正确答案:对急性暴发性危重SLE如狼疮脑病癫痫发作、急性肾衰竭、狼疮心肌损害严重者,应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和CTX冲击疗法,同时(江南博哥)进行积极对症治疗,狼疮癫痫发作者,可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急性肾衰者,可采用保护或(和)替代肾功能措施,如血液透析;心力衰竭者,宜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和适当使用洋地黄制剂。
2、填空题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肥胖、血糖升高、高血压、诱发感染、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质疏松3、单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A.胸膜炎B.间质性肺炎C.急性狼疮肺炎D.肺动脉高压E.肺栓塞正确答案:A4、单选?患者,女性,20岁,因头昏,乏力,面部水肿,多关节酸痛,脱发,口腔溃疡5个月。
曾拟诊“肾炎”,疗效不佳,因贫血输全血一次,贫血反而加重。
ESR120mm/h,WBC4.5×10/L,RBC2.5×1O/L,Hb50g/L,血小板5.5×10/L,网织红细胞10%,尿常规:RBC5~8/HP,尿蛋白++++,透明管型+,颗粒管型+。
假设肾穿刺结果:15个肾小球中12个硬化,3个为纤维性新月体,肾间质纤维化。
肾功能:BUN30mmol/L,Cr620μmol/L。
34小时尿量400ml()A.糖皮质激素+环孢素B.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C.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环磷酰胺冲击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E.透析治疗正确答案:D5、判断题C3下降是狼疮活动的指标正确答案:对6、单选女性,40岁,反复口腔溃疡,乏力,口干,间断心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24小时尿蛋白0.5g,抗核抗体阳性,可能的诊断是()A.干燥综合征B.系统性硬化症C.类风湿关节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混合结缔组织病正确答案:D7、判断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几乎100%累计肾脏.正确答案:对8、名词解释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临床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属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学特征是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出现。
医学论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疗法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见于年轻的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5~10[1]。
研究提示,SLE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SLE发病时不仅可有全身症状如疲劳、发热、关节痛等,更可以侵犯如肾脏、胃肠道、呼吸道、心血管、中枢神经和淋巴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
SLE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血浆处理、全身淋巴结照射疗法等药物和方法[2]。
然而,至今这些药物和方法仅仅可以暂时控制病情。
与此同时,西药的某些毒副作用也日趋显现,如激素对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反馈抑制作用引起的器质性变化,免疫抑制剂所致的肝病、骨髓抑制、致畸胎等毒副作用。
在激素所致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已跃居SLE的第一死因[3]。
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无论在SLE的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文献中无SLE 病名,根据红斑、发热等症状可将其归属于"阴阳毒"、"蝶疮流注"、"阳毒发斑"、"脏腑痹"等[4]。
中医认为,SLE的病因病机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以肝肾阴亏为主;外因则由于湿热与热毒侵袭肌表,流注肌肤、肌肉、四肢关节,进而内舍五脏六腑。
SLE的基本病理特点是肝肾虚损为本,热毒瘀血为标,本虚标实,互为因果[5],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多变。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LE的概况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急性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活动期即急性期,急则治其标,一般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同时应当注意顾护阴液。
SLE活动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热毒炽盛、血热妄行、瘀血阻络、风湿热痹、阴虚内热、脾虚湿盛等类型。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第4卷主题词索引.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第4卷主题词索引说明:(1)本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2)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
(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首。
(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5)者为关键词。
B白细胞,单核见狼疮肾炎白细胞介素1 见关节炎,类风湿白细胞介素2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白细胞介素6 见狼疮肾炎白细胞介素12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白细胞介素类见骨关节炎白血病,粒细胞,急性见贝赫切特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2):82白塞病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史群)(4):212白塞病大肠镜检查10例分析(罗雯,章平,赵靖丽)(4):225白塞病的肺部损害17例分析(吴荣华,郭禹标,尹培达)(4):244白塞病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周,顾越英)(4):246白塞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李康)(6):400比例危险度模型见狼疮肾炎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见关节炎,类风湿病理学见骨关节炎见狼疮肾炎病理学,临床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见狼疮肾炎CC反应蛋白质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肠疾病见贝赫切特综合征超声心动描记术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见关节炎,类风湿成骨细胞雷公藤多甙体外对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黄岚,冯树芳,魏道林,等)(2):97成纤维细胞见关节炎,类风湿存活率见红斑狼疮,系统性DDNA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大鼠见关节炎,佐剂性见成骨细胞单核细胞激动剂见关节疾病蛋白质酪氨酸激酶见关节炎,类风湿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和穿刺的意义(王庆文,陈肃标,曾庆馀)(5):315见脊柱炎,强直性动物,实验见骨关节炎对比研究见贝赫切特综合征见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见皮肌炎多态现象(遗传学)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EEhlers-Danlos综合征家族性Ehlers-Danl os综合征二例(寿涛,李芹,陈佩英)(2):81儿童见红斑狼疮,系统性F放射疗法见关节炎,佐剂性放射摄影术见骶髂关节肺动脉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肺疾病见贝赫切特综合征见干燥综合征肺容量测定见干燥综合征肺纤维化见脊柱炎,强直性蜂毒肽见关节炎,佐剂性风湿热90年代急性风湿热的特点(黄建林,余步云,吴玉琼,等)(5):284抗DNA酶B在风湿热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陈剑光,黄震东,董太明,等)(6):36 7见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酶免疫斑点法检测心肌抗体结合吸附试验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意义(周汉建,程颖,陈国庆,等)(1):47抗心瓣膜蛋白抗体在风湿性心瓣膜炎中的意义(李奎宝,余步云)(4):229风湿性心脏病乳头肌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任崇雷,刘维永,张近宝,等)( 5):274见链球菌属G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类见关节炎,类风湿肝功能衰竭见肝移植肝移植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的肝移植治疗一例(孙凌云,丁义涛)(5):318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改变(徐治波,毛伯勤,王小霞,等)(1):4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唐福林)(1):50男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曾小峰,张丽君,吴敏,等)(2):78第六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部阴影(胡明明,张文)(4):254见肝移植见脊柱炎,强直性感染见红斑狼疮,系统性高血压见狼疮肾炎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关节炎(管剑龙,施桂英)(1):5 4细胞因子与骨关节炎(李忆农)(1):56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及游离体中胶原ⅠⅡⅢ型的表达(裴明,曲绵域,于长隆,等)( 2):85参麦注射液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影响(潘海乐,曲波,王耶)(2):106保留关节的骨关节炎手术治疗(徐卫东,张春才,吴岳嵩)(2):109实验性髌股关节退变性关节病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张权,黄煌渊,陈世益,等)( 2):123关节灌洗配合欣维可治疗膝骨关节炎(施冶青,戴生明,韩星海,等)(5):299[ ZK)〗骨关节炎患者滑膜及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的表达(郑毅,陆江阳,孙笑非,等)(6):361见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见一氧化氮骨疾病骨关节10年(2000--2010年)的启示(张乃峥)(5):261骨髓增殖性疾病见关节炎,类风湿骨质疏松见成骨细胞关节灌洗法见骨关节炎关节疾病未分化脊柱关节病83例临床分析(张文,孙维生,张帆,等)(4):218脊柱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陈韧,王庆文,林秋强,等)(4):240单核因子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赵伟,黄烽)(4):248见骨疾病关节炎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炎--RS3PE(王天,张奉春)(5): 312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关节炎,类风湿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评价(姜林娣,王吉耀,季建林,等)(1):21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鲍春德,黄文群,陈顺乐,等)(1) :4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Th2细胞平衡的研究(张浩,朱平,王彦宏,等)(2):72[ ZK)〗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巨噬细胞来源的研究(戴冽,叶志强,汤美安,等)(2):103[ ZK)〗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进展(叶霜,孙凌云)(2):111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的认识和看法(董怡)(3):133蛋白酪氨酸激酶在IL-1β和TNF-α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APKs活化中的作用(孙铁铮,吕厚山,药立波)(3):135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管剑龙,韩星海)(3):142抗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刘升云,曾庆馀,陈肃标,等)(3):150HLA-DR抗原β链的共同表位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刘巧红,滕云,沈凌汛)(3):153类风湿关节炎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杨春花,黄烽)(3):159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周嘉陵,朱琦)(3):169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孙红胜,陈昀,庞新强,等)(3):181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及生物学治疗进展(蔡青,韩星海,孟济明)(3):183[ ZK)〗抗Sa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程秀峰,曾庆馀,陈肃标,等)(4):222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戴生明,赵东宝,施冶青,等)( 4):239染料木黄酮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生长的影响(孙铁铮,吕厚山,药立波,等)(5):266表皮生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作用(燕太强,吕厚山,药立波,等)(5) :270类风湿关节炎的基因治疗(陈彤,杨虎天)(5):309钙蛋白酶及钙蛋白酶抑制蛋白mRNA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徐建华,张仁利,孙桂华,等)(6):340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戴冽,叶志强,汤美安,等)(6):357见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见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关节炎,佐剂性溴隐亭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影响(赵丽娟,杨娉婷,李舒帆,等)(2):92T细胞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大鼠佐剂关节炎的研究(李舒帆,赵丽娟,杨娉婷)(4):226口服Ⅱ型胶原诱导免疫耐受对佐剂性关节炎免疫病理和Th亚群的作用(朱平,王彦宏,冷南,等)(5):289纯化蜂毒肽对兔免疫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李亚非,时述山,李欣,等)(5):293153钐-柠檬酸-羟基磷灰石滑膜切除术的实验研究(范仰刚,孟济明,潘文舟)(6):364HHLA-B27抗原见脊柱炎,强直性见小鼠,转基因HLA-DR抗原见关节炎,类风湿见红斑狼疮,系统性HLA-DQ抗原见红斑狼疮,系统性HLA抗原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核糖体蛋白质类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凋亡相关基因Fas sFas mRN A表达研究(孙保东,沈南,裴军,等)(1):7活性DNA诱导抗核抗体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马爱妞,吴厚生,张鹏)(1):1 5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活化的蛋白C研究(周志中,吴竞生,厉小梅,等)(1):18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8年随访(陈盛,陈顺乐,顾越英,等)(1):2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选择性血清IgM降低(徐胜前,刘文涛,徐建华,等)(1):31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分析(滕月娥,张旭)(1):48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张奉春,张晓萍,金聂,等)(2):117[ ZK)〗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55000表皮抗原抗体与狼疮带关系的初步探讨(王培光,张学军,杨森,等)(2):12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一例(王晓霞,李小峰,王来远,等)(2):128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一型分子基因型与数量的测定及其意义(王海滨,郭峰,惠小阳,等)(3):14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李娟,尹培达,罗绍凯,等)(3):14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Ⅳ型胶原的测定及其临床价值(余莲,张兆王:149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瓣膜病变(吴素华,马虹,叶任高,等)(3):156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脑血流的分析(仇佳晶,吴凤岐,何晓琥)(3):162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李志军,王翠兰,范晓云,等)( 3):165配偶同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二例(陈志伟)(3):168血清sTNF-RTNF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李萍,赵丽娟,曹建平)(3) :172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刘湘源,林俊,黄烽,等)(3):175[ ZK)〗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DQ相关性的研究(李峰,冒长峙,邵剑春,等 )(3):177黏附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凌燕,孙凌云)(3):186第五例--血小板减少、关节痛、肠梗阻(徐亮,顾越英)(3):189静滴环磷酰胺出现剧烈头痛二例(唐福林,魏艳秋,张亚平,等)(3):190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一文商榷(王斌)(3): 191淋巴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抑制活性的研究(李娟,尹培达,罗绍凯,等)(4):209HLA-Ⅱ类基因与狼疮性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谢尚葵,冯树芳,沈福民)(4):235抗核糖体P抗体的临床分析(张火亘,张小萍,张奉春,等)(4):242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HLA-Ⅲ类抗原C4Bf同种异型的检测(陈盛强,陈柏铭,陈明春)(4):24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淋巴细胞抗体变化与免疫功能失调(曹力,闻炳基,曹进英 )(5):287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IL-12及信号传递分子STAT3 STAT4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作用(李清刚,李幼姬,李志坚,等)(5):296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黄林喜,曾庆馀,刘升云,等)(5):297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检测(蔡小燕,许艳丽,钟志敏,等)(5):30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α1-微球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高祖华,邱夏桑)(5):3 04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预后因素分析(梁柳琴,杨岫岩,梁健忠,等)(6):35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调节素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的变化(王玉亮,齐文成,穆红,等)(6):376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许杰州,曾庆馀,肖征宇)(6):382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的观察(刘钢,王兰兰,谢其冰,等)(6) :38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王来,何培根)(6):386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感染中的意义(徐亮,顾越英)(6):388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陈蓓,唐福林)(6):390第八例--呕吐、腹泻合并肾盂积水(王鸥,钱家鸣)(6):394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及狼疮脑病一例(石军,徐益群,吴淑俊,等)(6):397青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二例(党同光,渠继民,刘永杰)( 6):398见脱噬作用红细胞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呼吸功能不全见干燥综合征呼吸困难见系统性硬化滑膜见骨关节炎见关节炎,类风湿滑膜炎见关节炎环孢菌素见狼疮肾炎环磷酰胺静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长期随访(戴岷,陈顺乐,鲍春德)(1):33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回顾性研究见风湿热会议第九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纪要(黄烽,朱剑,张卓莉,等)(5):322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纪要(李胜光,施桂英)(5):327 中国骨关节炎治疗现状研讨会纪要(张卓莉)(6):396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於强,梅振武,张锦生,等)(6):374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一例(伍沪生,宋慧,黄彦弘)(6):399混杂因素见临床试验活组织检查,针吸见骶髂关节IIgM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J肌疾病第三例--进行性肌痛、肌无力、酸中毒、酮尿症(吴建红,刘湘源,黄次波)(1):59基底膜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基因见关节炎,类风湿基因,MHCⅡ类见小鼠,转基因基因表达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见狼疮肾炎基因型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15年随访分析(肖征宇,曾庆馀,黄少弼,等)(2):120脊柱炎,强直性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肺囊性纤维化自发性气胸一例(赵炎)(1):53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曾庆馀)(2):69 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张晓,戴冽,陈少琼)(2):94 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二例(张文,孙维生,张乃峥)(2):127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类型(朱剑,刘湘源,黄烽)(4):202[ ZK)〗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B27抗原的纯化(官健,金大地,史占军,等)(4):216东北战区部分男性官兵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曹铁梅,韩宏妮,段瑛春,等)(5):307着力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研究(曾庆馀)(6):335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干燥综合征五例分析(王彩虹,李小峰,王来远,等)(6):371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见柳氮磺吡啶集落形成单位测定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家庭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甲氨蝶呤小剂量甲氨蝶呤所致严重不良反应一例(马丽,林冰,赵孟君,等)(1):61甲氨蝶呤在小儿风湿病中的应用(向阳,苏林冲,周传恩)(4):251见关节炎,类风湿甲泼尼龙见甲基强的松龙诱导大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王晓非,蒋莉,赵欣欣,等)(1):25碱性磷酸酶见成骨细胞胶原见骨关节炎见关节炎,类风湿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见免疫印迹法金属蛋白酶类见骨关节炎巨噬细胞见关节炎,类风湿聚合酶链反应见红斑狼疮,系统性K抗链球菌溶血素见风湿热抗淋巴细胞血清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抗凝血酶Ⅲ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抗体,抗核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抗体,抗磷脂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抗原决定簇见关节炎,类风湿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抗原提呈细胞见关节炎,类风湿L狼疮肾炎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石成钢,尹培达,陈永雄,等)(1):36狼疮肾炎患者血清sFas和sFasL的变化(戴勇,王沙燕,齐晖,等)(2):89高血压对狼疮肾炎预后的影响(杨彦强,刘新华,叶任高,等)(2):100环孢菌素A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狼疮肾炎(刘卫国,彭保,李雄根)(2):116第四例--关节痛、蛋白尿、发热、肺部粟粒性病变(杨虎天,黄华瑞,白秀庆)( 2):125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白细胞介素-6gp80与gp130基因表达的研究( 曾丽霞,孙林,叶任高,等)(3):146狼疮肾炎尿毒症狼疮活动性评价(阳晓,郑颜萍,叶任高,等)(3):174 NF-кB在狼疮肾炎中的作用(许韩师,叶任高,张式鸿,等)(4):213狼疮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关系探讨(潘丽恩,马骥良)(5):281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可逆因素的探讨(杨岫岩,梁柳琴,叶玉津,等)(6):350狼疮肾炎临床活动性指数与肾脏病理的关系(赵学智,李丽华,张黎明)(6):380见环磷酰胺链球菌属应用A组乙型链球菌特异性菌膜抗原诊断风湿性心脏炎的探讨(余步云,张汉伟,古洁若,等)(4):206临床方案见红斑狼疮,系统性临床试验如何识别和控制临床研究中的混杂与偏倚(杨岫岩)(2 ):114见循证医学淋巴细胞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见甲泼尼龙流行病学见风湿热见关节疾病见关节炎,类风湿见脊柱炎,强直性柳氮磺吡啶柳氮磺吡啶致血尿一例(熊秀莲)(2):96M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见关节炎,类风湿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见抗体,抗核免疫,细胞见骨关节炎免疫活性见骨关节炎免疫酶技术见风湿性心脏病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及成人斯蒂尔病一例(何夏秀,冯兴华)(5):273免疫耐受见关节炎,佐剂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免疫性疾病见干燥综合征免疫抑制剂见关节炎,类风湿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抗52000SSA抗体分析(邓学新,张秀花,史艳萍,等)(2):119免疫组织化学见狼疮肾炎N脑疾病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内皮缩血管肽类见硬皮病,系统性尿毒症见狼疮肾炎尿激酶见关节炎,类风湿P皮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恶性肿瘤(唐福林,赵绵松,张秀花)(2):75偏性见临床试验葡萄膜炎见小鼠,转基因Q气胸见脊柱炎,强直性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对COX-1和COX-2的再认识(施桂英) (4):197两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临床比较(戴生明,韩星海,施冶青,等)(6):377球蛋白类见硬皮病,系统性RRNA,信使见关节炎,类风湿软骨见一氧化氮软骨,关节见骨关节炎S色谱法,亲和见脊柱炎,强直性杀伤细胞,天然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肾功能衰竭见硬皮病,系统性肾疾病见硬皮病,系统性肾小球见脱噬作用肾小球肾炎见狼疮肾炎生活质量见关节炎,类风湿生长物质见风湿性心脏病手术见骨关节炎受体,白细胞介素2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受体,抗原,T细胞,γ-δ见自身免疫疾病受体,肿瘤坏死因子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见骨关节炎数据收集见脊柱炎,强直性随机对照试验见关节炎,类风湿水肿见关节炎酸中毒见肌疾病TT淋巴细胞见关节炎,佐剂性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见关节炎,类风湿见脊柱炎,强直性见关节炎,佐剂性见红斑狼疮,系统性T淋巴细胞亚群见干燥综合征肽肽水解酶类见脱噬作用糖蛋白类见狼疮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无症状健康青年人群腰椎椎间盘的CT检查(肖壮伟,曾庆馀,王庆文,等)(3):179体征和症状见狼疮肾炎见硬皮病,系统性头痛见红斑狼疮,系统性透明质酸见骨关节炎脱噬作用凋亡细胞促进狼疮性BXSB小鼠发病的研究(徐志伟,邓鸿业,邓玉兰,等)(6):337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抗原诱导人胎肾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马宏,王翠玲,刘源)(6):347见关节炎,类风湿见狼疮肾炎见自身免疫疾病W危险因素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微量注射见小鼠,转基因韦格纳肉芽肿病韦格纳肉芽肿一例(任凤英,张德胜,宫兆松) (6):401 胃肠系统见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文献见循证医学X系统性硬化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难(张火亘,唐福林)(5):320细胞凋亡见甲泼尼龙见狼疮肾炎细胞黏着分子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细菌感染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小鼠,转基因HLA-B2704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丁海明,吕厚山,陈占昆,等)(1):11HLA-B2704转基因小鼠自发性前葡萄膜炎(丁海明,吕厚山,蒋东芳,等)(4):199心肌心肌细胞促凝血活性与风湿热发病关系的探讨(周惠琼,余步云,张书刚,等)(1):39见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心脏瓣膜疾病见红斑狼疮,系统性心脏缺损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心脏损伤见红斑狼疮,系统性性别因素见干燥综合征性激素类见贝赫切特综合征见环磷酰胺胸腔积液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的结节性脂膜炎一例(姚晔,邵淮鲁)(1):46见风湿性心脏病溴隐亭见关节炎,佐剂性血管疾病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血浆交换见狼疮肾炎血栓形成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血小板减少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血液凝固见心肌血友病血友病性关节病误诊二例(杨藕罗,林冰,吴东海)(1) :62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与临床文献的评阅(杨岫岩)(5):264参与和应用循证风湿病学(施桂英)(6):333Y炎症见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腰椎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药物毒性见甲氨蝶呤药物疗法见甲氨蝶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彭丹,孙材江,周江南)(4):232移植,骨髓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见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学,医学见贝赫切特综合征见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系统性硬化症发生肾危象一例(姜燕,曾小峰,张火亘)(2):88系统性硬化病血尿微球蛋白的变化与肾脏病变的关系(孙家英,屠文震,钮斌,等 )(5):302硬皮病患者血内皮素水平与其临床症状的关系(屠文震,王守义,孙家英,等)(5) :305预后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见狼疮肾炎原位杂交见关节炎,类风湿Z造血干细胞见自身免疫疾病见红斑狼疮,系统性针刺疗法见关节炎,类风湿真菌病见红斑狼疮,系统性诊断见脊柱炎,强直性见关节疾病见关节炎,类风湿症状和普通病理学见风湿热脂膜炎,结节性非化脓性见胸腔积液治疗见关节炎,类风湿治疗结果见关节炎,类风湿肿瘤见皮肌炎肿瘤坏死因子见红斑狼疮,系统性重症肌无力见肌疾病注射,关节内见脊柱炎,强直性转化生长因子β见关节炎,类风湿转录见狼疮肾炎椎间盘见因子: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病--造血干细胞病(孙凌云)(1):5[ ZK)〗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存在的问题兼答王斌同志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关问题(孙凌云)(3):191几种常见自身免疫病外周血γ/δT细胞的表达(张文,张乃峥,陈维政)(5):277sFas与sFasL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意义(余奇文,张冬青,李宁丽,等)(6):344。
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肺问质纤维化 ;5 肺 小血管 收缩、 () 舒张 因子失衡 , 综合结果
引起 的肺 血 管 闭塞 和 重建 ¨ 。研 究表 明雷诺 现象 不仅 是 J S E的致病危 险因素 和疾病严重的标记 J而且和 S EP H L , L .A
(. — . ) .2 gL 尿微量 蛋 白正 常。咽拭子 培养、 0 1 04 0 1 / , 中段 尿培养未见异 常。其他 血清学及 尿液检 查均正常 。全胸 片 (0 90 -6 两肺纹理增 多 , 20 - 2 ) 2 右肺 门稍 大。胸 部 C T示 : 1 () 两肺间质 性改变 ( 两肺下 叶最为为显 ) ( ) ; 2 心影 增大 , 心包
外, 无畏 寒、 热、 发 咳嗽、 咳痰 , 头晕 、 痛、 心 、 吐、 无 头 恶 呕 胸 痛, 有脱发、 雷诺 现象。否认 高血 压、 尿病 、 糖 肝炎 、 结核史 , 身皮肤 黏膜 无黄染、 瘀点 、 瘀斑 , 浅表淋 巴结未及肿大 , 咽无
肺动脉高压 。住 院期 间诊治 经过 : 心 内科 给予调 节微 循 在 环、 降压 、 改善心 功能治疗 , 但症状元 缓解 ; 转入我科后给予
构改变和功 能状态是 有重要 作用 , 尽管存在假 阳性 , 但仍成 为筛查 P H不可或 缺的重要方法 。右心导 管术 被认 为是诊 A
患者 , ,2岁。因“ 女 4 活动 时气 急三月余 ” 20 -22 于 090 -5 入我院 , 3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时气急 , 且伴 有胸 闷 , 常感倦 怠、 乏力 , 但休息 5~ i后病情可 自行缓解 , 6r n a 当时患者未给 予重视 , 未经诊治 , 后病情有所发展 , 且夜 间无明显诱因下出 现胸闷、 气急 , 遂于 20 - - 来我院就诊 , 肺动脉高压 ” 0 90 2 24 拟“ 收住心内科 , 后转血液风湿科 。患者发病 以来除经常“ 冒” 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表现?
• 造血及淋巴系统: 可以导致血细胞数量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炎症性贫血,尿毒症导致的肾性贫血等。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淋巴结、肝脾肿大。
第17页/共89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表现?
• 易合并出现的免疫系统疾病: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表现有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血清抗磷脂
第42页/共89页
重型SLE表现(皮肤)
• 血管炎 • 弥漫性严重的皮损,溃疡,大泡
第43页/共89页
重型SLE表现(其他)
• 严重肌炎 • 高热 (非感染性,有衰竭表现)
第44页/共89页
国际上几个SLE活动性判断标准
• SLEDAI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 心血管系统: 心包: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管炎/血管病; 心肌:心肌炎; 心内膜:心内膜炎; 内脏雷诺征:遇冷引起的短暂肺动脉高压。
第15页/共89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表现?
• 消化系统: 表现多样,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肠系膜血管炎:可表现为肠梗阻、肠穿孔。 腹膜炎、腹水。 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第4页/共89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表现?
• 皮肤粘膜损害 蝶形红斑 盘状红斑 血管炎 脱发 雷诺现象 网状青斑 光过敏 粘膜损害
第5页/共89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表现?
蝶形红斑
第6页/共89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表现?
盘状红斑
第7页/共89页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低盐饮食,避免日光曝晒及预防接种,慎用各种药物,以免诱发疾病活动,预防感染。
2.皮质激素泼尼松2mg/(kg·d),总量≤60mg,分次服用;病情控制,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后改为每天或隔天顿服,剂量逐渐减至0.5~1mg/(kg·d),小剂量维持疗法须持续数年。
重症可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10~30mg/(kg·d),共3天,3天后用泼尼松1mg/(kg·d),分次服用。
注意血压,必要时加用血管扩张剂。
3.免疫抑制剂常用药为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
由于此类药物对SLE的活动控制不如激素迅速,因此,不提倡作为治疗SLE的单一或首选药。
环磷酰胺(CTX)对各类SLE均有效,特别是严重肾脏损害如弥漫性增生性肾炎、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损害,早期与激素联合使用是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有人认为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是减少肾纤维化、稳定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剂量为0.5~1g/m2。
每月1次,连用6~8次。
首次剂量为0.5g/m2,如无不良反应,第2个月可增至0.8~1g/m2。
第8次后改为每3个月1次,维持1~3年。
同时将泼尼松减量至0.5mg/(kg·d)。
另一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方案为8~12mg/(kg·次),1次/d,连用2天一疗程(总量<1g/疗程),至少间隔2周用一疗程,连用6疗程后改为3个月一疗程,维持2年;也有每月一疗程,连用6月后停药的半年方案以及每月1次连用6月,再3个月1次维持2年的长疗程治疗方案。
多数学者认为在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的同时应强调采用大量输入平衡液体,即水化疗法,以求更加安全。
SLE的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急性肾功能衰竭:当肌酐清除率(Ccr)<20mlmin=""ctx="">2000ml/m2)。
西地那非联合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
肺动脉高压(PAH)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常见合并症,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升高,血管异常反应,易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预后差。
有研究表明,西地那非能改善SLE 合并PAH患者心功能分级[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地那非联合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SLE 合并PAH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SLE 合并PAH 患者115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
联合组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20~55岁,平均(38.34±7.33)岁;病程1~10年,平均(6.33±1.26)年。
对照组57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21~56岁,平均(38.42±7.26)岁;病程2~10年,平均(6.47±1.15)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共识》中SLE 合并PAH 诊断标准[3];患者知晓并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者;肿瘤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方法: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基础治疗。
①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取环磷酰胺500mg/m 2溶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周,连续用药6周后减量至250mg/m 2,维持治疗3个月。
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枸橼酸西地那非片25mg/次,2次/d,口服,治疗3个月。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SLE 疾病活动(SLEDAI)评分、肺动脉收缩压(PASP)情况。
PASP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西门子GEE8)检测。
SLEDAI 评分评估两组活动度,0~4分表示基本无活动,5~9分表示轻度活动,10~14分表示中度活动,≥15分表示重度活动。
关于计量资料中的t检验
2020 NO.27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药物与临床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 1、FEV 1/FVC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 1、FEV 1/FVC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显著提升(P<0.05),见表2o2.3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o3 讨论临床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以促进血液再流通为主要治疗原则,多通过溶栓、抗凝疗法治疗患者。
现阶段,法华林、低分子肝素是治疗肺栓塞的 常用药物,但单纯的抗凝治疗仅能够抑制血栓再形成, 对已经形成的血栓难以发挥有效的溶栓作用, 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加高效的治疗途径。
胡耀武等冋研究后发现,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提高肺动脉高压患 者的FEV 1、FEV 1/FVC 水平,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该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FEV 1,FEV 1/FVC增幅显然更高,表明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效果更加理想。
分析后可知,前列地尔中主要含有前列腺素E1,可同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内皮细胞膜、血小板膜表层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中环磷酸腺苷浓度,使其对肺血管平滑肌产生舒张作用,扩张肺动脉,增加心输 岀量,扩张肺动脉,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宋玉华"对80例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研究后发现, 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应用效果满意。
结合该次实践结果可知,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水平, 但观 察组改善效果更佳。
研究后发现, 前列地尔可刺激血管内皮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削弱纤维蛋白对血小板、红细胞的聚集桥联效应,改善血液成 分聚集,调节血液高凝、高黏状态,同时抑制补体系统、白细胞趋化性,中和多种致炎因子,进一步降低内皮细 胞通透性,调节通气/血流比例失衡,改善机体缺氧情况,有效减轻肺动脉高压。
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血气指标情况分析
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血气指标情况分析林鸿斌; 卢锐凤【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9(019)011【总页数】3页(P1664-1666)【关键词】药物治疗; 贝前列素钠; 肺动脉高压; 治疗效果; 血气指标【作者】林鸿斌; 卢锐凤【作者单位】揭阳市慈云医院广东揭阳5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6肺动脉高压指的是肺动脉压力上升超过一定界值,形成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可能会引发右心衰竭,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相关疾病的并发症,或是临床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根据疾病的特征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取治疗的药物和方法,是实现有效治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1-3]。
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平均(58.85±5.64)岁。
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6~84岁,平均(58.95±6.01)岁。
两组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肺动脉高压,均签署研究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无药物禁忌症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程长短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采取持续低流量吸氧、抗菌药物治疗等常规方法,同时使用强心利尿和止咳、平喘药物进行治疗。
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余旸弢;张红卫;陈国强【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7(017)003【摘要】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7例SLE合并PAH患者,分为CTX组、西地那非联合CTX组,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6 min步行距离(6MWDs)、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及左心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1个月,联合治疗组6MWDs、PASP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个月,联合治疗组6MWDs、PASP、SLEDA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X组PASP、SLEDA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个月,联合治疗组与CTX组相比PASP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地那非联合CTX及单用CTX冲击治疗SLE合并PAH均有效;西地那非联合CTX可早期改善SLE合并PAH患者6MWDs、PASP,较单用CTX治疗SLE合并PAH疗效更佳.【总页数】3页(P412-414)【作者】余旸弢;张红卫;陈国强【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相关文献】1.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 [J], 居艳娟;郭迪斌;周序锋;孙剑芳2.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J], 艾凌云;郭晨;丁琰;陈霞3.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J], 王治国;刘学明;佟胜全4.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SLE-PAH)效果分析 [J], 罗振军; 张远超; 杨志明5.西地那非联合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J], 杨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及激素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及激素治疗
王晓非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迄今尚不十分明了,这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而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药物应用,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近年随着对该病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先进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的采用,已使该病的10年生存率达到84%~90%以上。
【总页数】1页(P179)
【作者】王晓非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B细胞刺激因子(BSF)和性激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学的关系 [J], 吴厚生;王美英;李晓华;夏金华;邵洪波
2.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SLE-PAH)效果分析 [J], 罗振军; 张远超; 杨志明
3.评价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和安全性 [J], 石祥东
4.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的探讨(附471例SLE临床分析) [J], 张凤山;任潞雪;邹树明
5.性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一、女性SLE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与其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J], 杜乾君;熊声忠;高庆林;张宇;郭实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科护理试题
免疫科护理试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目前,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第一位死因是选项: [单选题] * A.狼疮性肾炎(LN)及继发感染(正确答案)B.狼疮脑病(NPLE)及弥漫性血管炎C.高血压病及心功能不全D.间质性肺炎(ILD)及肺纤维化E.肺动脉高压(PAH)及右心功能不全2.易出现高滴度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疾病是 [单选题] *A.甲状腺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E.重症肌无力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 [单选题] *A.肾脏表现主要为肾间质受累B.急性起病C.浆膜腔积液少见D.通常不累及血液系统E.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正确答案)4.下列哪项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形成动、静脉血栓,且女性患者妊娠时易发生流产? [单选题] *A.抗核抗体(ANA)B.抗Sm抗体C.抗双链DNA(ds-DNA)抗体D.抗磷脂抗体(aPL)(正确答案)E.抗核小体抗体5.下列哪项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描述是正确的? [单选题] *A.男性好发B.面部皮疹常见(正确答案)C.鼓励患者晒太阳,以避免骨质疏松D.关节易发生侵蚀性破坏E.肾脏损害少见6.患者,女性,19岁,间断多关节痛半年,面部蝶形红斑2个月,日晒后加重,实验室检查:血沉(ESR)110mm/h,抗核抗体(ANA)1:1280(+),斑点型,抗双链DNA(ds-DNA)抗体(+)。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选题] *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正确答案)B.类风湿关节炎(RA)C.风湿热D.光敏性皮炎E.荨麻疹7.患者,女性,31岁,四肢皮肤青紫斑伴右下肢水肿1月,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3年,并有2次自然流产史。
血管B超检查提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v a l ua t e d b e f o r e t he t r e a t me n t ,a t 1 s t mon t h a nd 3r d mo n t h a te f r t he t r e a t me nt . Re s ul t s I n c o mbi n e d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效更佳 。
【 关键词 】 肺动脉高压 ;系统性红斑狼疮 ;西地那非 ; 环磷酰胺
中 图分 类 号 :R 5 9 3 . 2 4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3 3 2 X. 2 0 1 7 . 0 3 . 0 3 2
i n d e x( S L E D A I )s c o r e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d l e t f h e a t r f u n c t i o n e v a l u a t e d w i t h N e w Y o r k H e a t r A s s o c i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a l c l a s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Cl i ni c a l e ic f ac y o f Si l de n a il f Co mbi n e d wi t h Cy c l o p ho s p ha mi d e o n S y s t e mi c Lup us Er y t h e ma t o s u s
余 呖搜
【 摘
张 红 卫 陈 国强
要】 目的 探 讨西地那非联合 环磷 酰胺 ( C T X ) 冲击 治疗 系统性 红斑狼疮 ( S L E ) 合并肺动 脉 高压 ( P A H)
的疗效。方法 选择 2 0 1 4年 1月 一2 0 1 5年 6月我 院住 院治疗的 1 7例 S L E合并 P A H患者, 分为 C T X组 、 西地 那非联 合C T X组 , 比较 患者 治疗前 、 治疗后 1 个 月、 治疗后 3个 月肺动脉 收缩压 ( P A S P ) 值、 6 n l i n步行 距 离( 6 MWD s ) 、 狼疮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4 t o J u n e 2 0 1 5 r e c e i v e d c o mb i n e d t r e a t me n t o f S i l d e n a i f l a n d C T X( n=1 0)o r CT X p u l s e t h e r a —
P Y a l o n e( n= 7 ) .P u l m o n a y r a t r e r y s y s t o l i c p r e s s u r e( P A S P ) , 6一m i n u t e w a l k d i s t a n c e s( 6 M WD s ) ,S L E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41 2
现 代 医院 2 0 1 7年 3月 第 l 7卷 第 3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 d e m H o s p i t a l Ma r 2 0 1 7 V o l 1 7 N o 3
西 地 那 非 联 合 环 磷 酰 胺 冲 击 治 疗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合 并 肺 动 脉 高 压 的 临床 观 察
疾病活动指数( S L E D A I ) 评 分及 左 心 功 能 分级 。 结 果 治 疗后 1个 月 , 联合 治疗组 6 MWD s 、 P A S P均 较 同 组 治 疗 前 显
著改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治疗后第 3个月 , 联合 治疗组 6 MWD s 、 P A S P 、 S L E D A I 评 分较 同组治疗前 显著改善 , 差 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C T X组 P A S P 、 S L E D A I 评分较 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治疗后第 3个月, 联合 治疗组 与C T X组相 比 P A S P有显著改善 , 差异有统计 学 意义。结论 西地那 非联合 C T X及单 用 C T X冲 击治疗 S L E合 并 P A H均有效; 西地那非联合 C T X可早期 改善 S L E合 并 P A H患者 6 M WD s 、 P A S P ,较单 用 C T X治疗 S L E合 并 P A H疗
Co mp l i c a t e d wi t h Pul mo na r y Ar t e r i a l Hy p e r t e ns i o n
YU Y a n g t a o ,ZHANG Ho n gwe i ,CHEN Gu o q i a n g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S i l d e n a i f l a n d c y c 1 o p h o s p h a m i d e o n s y s t e m i c l u p u s c r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