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优质】边塞征战诗鉴赏导学案(.3.14)
边塞征战诗鉴赏导学案(学生版)高二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征战诗的内容、特点、艺术特色和鉴赏要点。
2、学习鉴赏边塞征战诗的方法。
3、品味《从军行(其一)》、《蓟中作》、《塞下曲》《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重点】方法把握,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
【学习难点】主旨理解【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学案(第一学时)一、概念:边塞征战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盛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诗歌流派。
这类诗多以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为题材。
二、思想内容: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2、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5、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6、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三、特点及常用意象:1、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2、鲜明的边地风貌。
自然景观:黄(风)沙、白(长)云、冰川、雪山、大漠、黄河、秋月、孤城、边关;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战马;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塞外、雁门、漠北、玉关、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黄河;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角、鼓;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边塞诗导学案
边塞诗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2. 学习边塞诗的代表作品及其主题;3. 掌握边塞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导学内容:一、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诞生于唐代盛世,兴盛于宋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边塞诗主要以描写边塞风情和塞上英雄豪杰为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边塞诗的创作背景常常是中国北方边塞地区的军事防线,诗人们以自己亲身经历或者传闻为素材,写下了一批批骚气十足的佳作。
二、边塞诗的代表作品及其主题1. 《出塞》这是一首由千古传诵的边塞诗篇,作者为唐代大诗人王之涣。
诗中描绘了边塞壮丽壮美的景色,以及身临其境的英雄豪杰形象。
通过诗人的铿锵有力的笔触,读者能够感受到岁月沧桑,历史长河中的边塞英雄们为保卫国家而英勇战斗的壮丽画面。
2.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边塞诗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佳作,以古代原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怀念之情。
通过描绘原野草木凋零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愁绪,以及对友人在边塞地区艰苦环境中坚守的敬意。
3. 《望岳》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首充满边塞情怀的诗篇。
诗人以望山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家乡边塞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边塞地区壮丽的山川景色,并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家乡及边塞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边塞诗的艺术表现手法边塞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启迪法:边塞诗多注重通过具体细节描写,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使人们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边塞地区的风土人情。
2. 对比法:边塞诗多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英雄豪杰的壮丽形象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3. 豪放气魄:边塞诗的创作风格多以豪放、激昂为主,用豪放的笔墨描绘出边塞地区的特点和边塞英雄的豪情壮志。
4. 叙事性强:边塞诗多采用叙事的方式,通过一段段故事情节,将边塞地区的军事防线和英雄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导学小结: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人们的笔墨描绘出了历史长河中边塞地区的壮丽风景和英雄豪杰的形象。
边塞诗四首(导学案)
课题课题:边塞诗四首导学案主备人审核时间授课点拨【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4、主动参与,激情发言,展现自我。
【学习重点、难点】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方法点拨】朗读、探究讨论点拨法【导学流程】一、课前自主预习(整理在作业本上)1、朗读背诵全诗,说说这四首诗描写了怎样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展示1、自主测评:见《配套练习》2、走进文本(1)、明确学习目标。
(2)、小组互动:(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朗读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情感丰富。
)要求:小组协作,积极参与,小组成员点评)(3)探究展示(注意: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探究】:先独立思考,有疑难再与本组成员共同讨论。
【展示】:积极发言,快速高效,板书工整规范,语言简明扼要,倾听认真仔细,做好笔记。
凉州词【问题】《凉州词》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诗人在诗中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从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军行其四【问题】这首诗的前两句展现了塞外怎样的画卷?后两句又突出了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怎样的情感?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类诗歌的特点和答题技巧2、掌握边塞诗中寄托的感情3、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边塞诗表达的情感【课前预习】一、知识超市1、边塞诗的概念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武之事,歌颂边塞风光的壮丽,表现戍边的艰辛,对战争的厌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等情怀。
2、边塞诗的情感①歌颂边塞风光的壮丽②戍边的艰辛③对战争的厌恶④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⑤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课堂探究】一、阅读课内两首边塞诗,回答如下问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二、做题方法总结:三、当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练习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课后拓展】唐代各时期边塞诗:1、初盛唐边塞诗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学案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学案诗歌鉴赏之边塞诗诗歌鉴赏之边塞诗学案一、介绍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盛唐以前,国势强盛,,边塞诗大多豪迈、爽朗、昂扬向上;中晚唐,国势衰微,诗中悲壮、惋伤成分多;南宋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二、诗歌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翰(唐)王维葡萄美酒夜光杯,渭城朝雨浥轻尘,欲饮琵琶马上催。
客舍青青柳色新。
醉卧沙场君莫笑,劝君更进一杯酒,古来征战几人回。
西出阳关无故人。
塞下曲(唐)卢纶(一)(二)林暗草惊风,月黑雁飞高,将军夜引弓。
单于夜遁逃。
平明寻白羽,欲将轻骑逐,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从军行(唐)王维(唐)王昌龄十里一走马,青海长云暗雪山,五里一扬鞭。
孤城遥望玉门关。
都护军书至,黄沙百战穿金甲,匈奴围酒泉。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曲(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逢入京使出塞(其一)(唐)岑参(唐)王昌龄故园东望路漫漫,秦时明月汉时关,双袖龙钟泪不干。
万里长征人未还。
马上相逢无纸笔,但使龙城飞将在,凭君传语报平安。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代出自蓟北门行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边塞诗的基本知识,掌握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
过程与方法:分析典型例题,掌握边塞诗中蕴含的不同情感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戍守边疆的将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归纳边塞诗不同的情感类型。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的边塞诗中准确分析出其中的情感。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一、相关知识一、边塞诗概况(一)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之涣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三)标志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二、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轮台、碛西、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等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等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明月、雪山、黑山、孤城、大雁、雄鹰、奔马等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等5、与战争有关的乐器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6、边塞诗意境的常见术语: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瑰丽雄壮、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凉、萧条凄寒等。
三、边塞诗语言特点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四、边塞诗常用手法融情入景、对比、烘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虚实结合等。
课堂探究案一、课文引路,温故知新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特点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一、高考真题体验1、(2015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眀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答案】(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高三复习边塞诗导学案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活动三:炼字抒怀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骄虏,莫□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探究路线图】
活动一:诵读边塞诗的名句,根据提示构建思维导图。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常见内容:
常见情感:
常见风格(选做):
活动二:典例赏析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问:在空格处填写两个动词,并解释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五课时: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歌专题复习之边塞诗鉴赏
【学习目标】
《边塞诗歌四首》导学案
《边塞诗歌四首》导学案
自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结合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诗的大体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品味欣赏诗中佳句,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
自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难点:品味欣赏诗中的佳句。
课时安排:2课时
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
《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
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杀。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凉州词(王之涣)
1/ 1。
边塞诗四首导学案
《边塞战争诗四首》导学案杨巧玲【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讲解法、研讨法、演练法。
【教学内容】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蓟中作(高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塞下曲(李益)【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赏析边塞诗,要了解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二、边塞诗知识小解边塞诗的主要内容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边塞风光。
鉴赏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2、把握时代特征,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倾向,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3、把握表达技巧。
三、教学内容研讨从军行1.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
后获罪被谪岭南,又被贬至龙标县尉。
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边塞诗,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
2.自主学习 10分钟(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这幅黄昏边塞图中如何情寓于景中?5分3.研讨分析(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
《边塞诗四首》导学案
边塞诗四首导学案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思乡送别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诗等。
1.边塞诗以擅写边塞战争、塞上风光、仕途坎坷内容而得名。
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又称高岑诗派。
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等名列此派。
边塞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又有缠绵婉转之情,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奔放,富有崇高感。
因此,诗人的创作主旨或者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或者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包括他们的乡愁、离恨),或者赞颂正义战争,或者控诉战争的残酷。
边塞诗三大主题(塞外风光卫国豪情征战之苦)3.边塞诗的阅读:(1)弄清边塞诗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
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2)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
(3)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一、课题:《凉州词》“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鉴赏学案教师用
边塞诗鉴赏学案一、边塞诗简述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二、不同时代的边塞诗特点盛唐: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归纳特征(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四、边塞诗鉴赏方法1、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2、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把握作品。
3、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4、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5、注意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五、边塞诗考点有:1、字词、语句的理解。
对字词的理解,重在考查:①对词义的理解。
主要是考查正确解释诗中实词的语境义。
如对《望蓟门》“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中“危”字意义的考查,对“烟台一望客心惊”一句中“客”所指代的对象的考查,皆属此类。
②在诗中的表达作用,如《望蓟门》中“望”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海畔云山拥蓟城”一句中“拥”字的作用。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边塞诗的定义、特点和起源;
2. 掌握边塞诗常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段;
3. 通过赏析经典边塞诗作品,提升对边塞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导学内容:
一、边塞诗的定义与特点
边塞诗是指古代中国在边疆地区的歌咏之作,它以描写边塞风光、表达边疆情怀为主题,反映了军民在边塞地区的艰辛生活和困境。
边塞诗的特点包括:
1. 火热激昂:边塞诗通常充满激情和豪情,以歌颂边塞的英勇和英雄气概。
2. 蔚为壮丽:边塞诗以其雄壮、磅礴的景象塑造和描绘边塞的风光和气势。
3. 苦难与希望:边塞诗揭示了边塞地区人民的辛酸和苦难,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二、边塞诗的起源
边塞诗起源于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军民民间歌谣和诗歌创作,受到了兵荒马乱、边疆军事要地的影响,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独特之处。
最早的边塞诗作品可以追溯到唐代,如《塞下曲》、《凉州词》等都是边塞诗的代表作。
三、边塞诗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段
1. 空旷广阔的景象描写:边塞诗作品通常以大漠、边塞、边关为背景,通过描绘辽阔的草原、浩渺的沙漠和奔腾的黄河等自然景观来体现壮丽和边疆的气势。
2. 英勇豪迈的英雄歌颂:边塞诗用以表现边塞地区的军民英雄主义,歌颂边塞将士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以及他们舍生忘死、守护家园的精神。
边塞诗导学案
导学案专用纸学科语文年级四主笔人张彦彬审核人井元梅本课题目古代诗歌鉴赏——边塞征戍诗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关键点)判定边塞征戍诗这种诗歌题材把握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难点(易混点) 总结鉴赏边塞征戍诗思想内容的方法一、知识梳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通过对大漠雄奇、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戍守边关、立功绝域的将士的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边塞征戍诗的判定:一、从题目看:《边诗》、《出塞》、《塞下曲》、《雨雪曲》、《从军行》、《陇西行》《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二、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矛、戈、剑、箭、戟、斧、刀等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金河、玉关、楼兰、夜郎、龟兹、轮台、胡、羌、夷等。
四、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雪山、孤城、羌笛等二、合作探究(一)说出其蕴含的思想情感:(一)塞下曲四首(其一)李益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①蕃州部落:指戍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
②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合作探究(二)说出其蕴含的思想情感(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四)书愤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总结鉴赏边塞征戍诗思想内容四、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边塞诗学案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鉴赏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手法赏析。
一、总述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特征(一)常用词语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乐曲: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安西、瀚海、长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战车、辕门、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箭飞马走(二)常见思想主题1.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岑参《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3.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
4.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三、赏析方法点拔:(一)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⑴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⑵盛唐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⑶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⑷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二)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对应作品内容、主题)(三)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总体来说,边塞诗的格调是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边塞诗》导学案
《边塞诗》导学案边塞诗导学案一、简要介绍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边关、玉门、羌笛、胡马、黄河、桑干、并州、阴山、长城、黄沙等。
边塞诗的情感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判等。
二、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边塞诗鉴赏学案
边塞诗鉴赏学案1.概念:描写边塞军旅生活、边塞壮丽风光以及战争的诗歌。
2.意象特征:①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②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③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④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⑤常见的音乐意象: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梅花落——曲调名。
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⑥常见的典故:李广的典故: 李广,陇西(今甘肃)人,是汉朝大将,善骑射,祖辈精通箭术,故他自幼即练就了过硬的射箭本领,在历次战斗中,勇猛杀敌,屡立战功。
被称为“飞将军”,后成为建功立业、英勇杀敌的代称。
燕然的典故: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玉门关的典故:代指边关。
楼兰的典故: 边境之敌塞上长城的典故:代指戍守边疆的爱国将领。
3.情感特征:A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
B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
C对边塞奇异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
D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
E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
4.表达技巧:直抒胸臆曲笔抒情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5.鉴赏要点:A、边塞战争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豪迈,英勇,视死如归!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边塞诗导学案
边塞诗导学案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EI 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I 大I ,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 掘域.许女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T •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界,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丿h 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 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商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硕、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展 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调动记忆】你知道的边塞诗有哪些?你还记得其中的名句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勿使栽然上,惟留汉将功。
(»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 北风卷地白草折,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但使龙城飞将在, ■战士军前半生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 ■ 更吹羌笛关山月, ■ 凭君莫话封侯事, ■ 可怜无定河边骨, ■ 伏波惟愿裹尸还, ■ 不知何处吹芦管,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塞上长城空自许,■燕然未勒归无计.【技法攻略】一.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最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________________ O (唐)岑参《白羚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髙适《燕歌行》 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感爭》犹是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益《塞下曲》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 O (宋)范仲淹《渔家做》■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彖: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镖、雁飞鹰扬X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灭指少数民族)碳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边塞诗复习导学案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边塞诗复习导学案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预习目标在“温故”中了解边塞诗的主要表现方法和情感。
预习方法1、结合导学案复习《唐诗宋词》,自主梳理、建构本课知识体系。
2、完成预习内容,并理清存在的问题。
预习内容1、结合《唐诗宋词》模块,请结合下列表格,写出你所掌握的边塞诗的相关内容。
作者篇名例句主要手法简析(表现感情)2、结合你所接触的边塞诗,完成下面几个小题:(1)边塞诗常有哪些标志性词语?(2)边塞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几种?学习目标1、掌握边塞诗的解读方法。
2、掌握边塞诗的主要考查题型和解题思路。
学习重点掌握从题材入手理解诗歌的方法学习方法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一、温故,交流“预习案”的思考问题,二、知识梳理及训练梳理边塞诗的相关知识(1)感情类型(2)主要手法(3)鉴赏方法二、高考体验1、(2004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2、(200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三、课堂演练1、(200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巩固案【日作业】一、必做题:(10分钟)1、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解读,并迁移高考,解答相关高考题目:(200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高二语文组仝团丽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2、掌握边塞诗中诗人常见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总结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安排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李益等
二、边塞诗的意象归类
景物:大漠、烽烟、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地名:楼兰、阴山、凉州、玉门关、天山、碛西、轮台、龟兹、夜郎等
战事意象:(1)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号角、鼓等
(2)战具:金鼓、旌旗、烽火、弓、戈、战车等等
人物意象:(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征夫等等
三、归纳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第一组: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王昌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青海长云暗雪山,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孤城遥望玉门关。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黄沙百战穿金甲,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达的情感:
第二组: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表达的情感:
第三组: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表达的情感:
第四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燕歌行》高适)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李颀)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杜甫)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杜甫)
表达的情感:
第五组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演练
边上闻笳①(其二)杜牧
海②陆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注】①边上:指边塞、边关。
笳是一种乐器,流行于塞北游牧民族。
②海:瀚海,即戈壁沙漠。
问:诗中“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6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问: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高考链接:
(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征人怨(七言绝句)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①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①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②青冢,是西汉王昭君之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内。
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总结边塞诗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