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四首》课件

合集下载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背景链接:
宋朝自建立起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 内加紧控制,而边疆长期放松警戒,武备松 弛,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败。
范仲淹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 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 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 下来,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始终处于孤立 状态。
上阕中,词人运用衡阳雁、边声、千嶂、 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从听觉和视觉角 度,将所听、所见之景象连接起来,描绘出 一幅孤寂寒冷、辽阔荒僻、萧瑟荒凉、戒备 森严的边塞秋景图。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学习目标:
• 1、诵读本词,读出韵律,领略边塞风光。 • 2、品读词句,学习鉴赏诗词的常用方法。 • 3、知人论诗,感悟词人的家国情怀。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韵律之美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能治盛世
在朝堂,实行庆历新政,政局焕然一新,开 北宋改革风气之先。秉公直言,大胆进谏,三次 被贬,初心不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在地方,修捍海堰、治理水患、兴办郡学、开 仓济民,“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武能镇山河
在戍边,整顿边防,大兴营田,招抚流亡,抵 御外患,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来犯。西北 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9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9张PPT)
11
理想的世界
描述词境 结合选文,以第一人称视角,用散文的语言,描述选文内容, 可以展开适当的想象,加入适当的心理描写。 开头示例 一个秋天的清晨,作为将军的我推帐而出。黄沙漫漫,近处,我 们的几十座军营一座挨着一座,井然有序。军士们早已起床,有 的已经在营外列阵操练,喊声阵阵。帐营内外,响起哀厉而高亢 的号角声,听来让人热血沸腾……
注意了这种形式,开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晚唐、五代,
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
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此时,文人词和民间词
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
了宋词空前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
词人。
24
•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 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 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 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 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 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 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28
作业
29
17
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 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 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 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 酬的痛苦和愤恨。
18
对 比 赏 析
19
(一)相同点: 内容上:都有对边塞景象、征战将士的描写。 情感上:都将个人经历与征战戍边联系在一起,由此引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 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课件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
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
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 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 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 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
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
未经过过滤的酒,浑 浊、质量不好的酒。
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 然,山名。勒,刻石记功。
yān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mèi
比喻夜深寒重。 征人夜深不能入 睡。寐,睡。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征的士兵。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
上阕:描写梦中之景,即在秋季的某一天,
沙场上点兵的盛大场面,展现抗金部队壮盛的
军容。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表现了什么内容?
这一句叙写现实生活,刻画了一位落魄英
雄的典型形象。两物——“灯”与“剑”,两
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 二字,使笔触由外在形象的刻画深入到主人公
的内心世界。
试分析“沙场秋点兵”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重笔点化,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 征的将军形象,如电影镜头中的一个突然定格,
思念家乡 壮志未酬
《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色
的生动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
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 的艰苦。
词牌名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词四首》PPT课件(共78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词四首》PPT课件(共78张PPT)

解题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连续上书反对 王安石变法,无效果,苏轼乃自请外任。先在杭州任通 判,熙宁七年(1074年),又从杭州来到密州任知州。 他虽在地方任官,却一直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在朝 廷任职,以便大济于世。熙宁八年(1075年)冬,密 州久旱,密州知州苏轼到常山祭祀祈雨。回来的路上, 与同官梅户曹在铁沟会猎,随后写了这首出猎词,抒 发自己的志向。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 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 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 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 作了铺垫。
3.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 “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 怀?
“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 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射天狼” 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 壮志。
合作交流
1.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哀伤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 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 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3.品析“浊酒 一杯家万里” 一句中“一杯” 和“万里”的 妙处。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写边塞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 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0张PPT)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0张PPT)

4.因人常热
不因人热。因,凭借。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 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瑾借此表明自己虽真心 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叹无知音可交。
秋瑾为国为民满腔热血,而麻木、狭隘、昏迷的俗子之流怎能理解呢?
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的典故,来自唐代诗人自居易的名作《琵琶行》。自居易贬谪九江 郡司马时,在船上听到琵琶女讲述经历,白居易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发出了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泪水湿透了身上的青衫。所以后人也用“司马青衫” 或“青衫泪”来形容悲伤到极点,潸然泪下。
思辨体悟 话题:从词作中,通过______(典故)我感受到_______。
1.为篱下,黄花开遍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满江红
——秋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地图
走进作者
【秋瑾】(1875.11.8—1907.7.15),字瑢(xuán) 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内容
知晓内容 说说上下阕的内容,概括大意。
上阕: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 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下开遍菊 花,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更 加明净。国家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 援的困境,八年来空想着故乡的风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 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寸哀情,用仿佛擦拭过一样明 丽的秋景衬托孤独寂寞之情。

九下语文第12课《词四首》精品PPT课件

九下语文第12课《词四首》精品PPT课件

疏通文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 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 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 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合作探究
归纳: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萧瑟、荒 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通过对边疆环境 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 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合作探究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
“浊酒一杯家万里”,多年戍守边疆, 离家千万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燕然 未勒”运用窦宪的典故,语言精当典雅, 写出了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的现状,所以 产生“归无计”的慨叹。这两句抒发了外 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 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主旨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 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 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写作特色
(1)写景气势宏大 抒情苍凉雄壮; (2)意境开阔浑成。
课堂小结
这首词寥寥几十字,上阕写景,下阕抒 情。主要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表现了戍守边疆的艰辛和将士思乡却又渴望 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抒发了词 人的报国之情。风格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合作探究
上阕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狂”的?
(1)“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左 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 等雄壮——千骑卷平冈。 (3)“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 等感人——为报倾城随太守。 (4)“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亲 射虎,看孙郎。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细读感悟
1、中秋佳节词人心情如何?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 一个“又”字体现出作者对中秋节的到来并没有特别的欣喜,传 神流露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飞度的感慨。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表达 效果?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写秋色, 但主要是用来表现自己初离家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家庭牢笼 后的喜悦,也有佳节独自寓居客栈、青春蹉跎无可奈何的失落幽 怨之情。
这首词作于1903年的中秋节。秋瑾跟随丈夫来到了北京。在 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受到很大的启发。八国联军 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 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 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朋友出面 调解,但她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1904年7月便东渡日 本留学。
整体感知
☛点我
大家先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僻字, 朗读课文 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过程中注意
以下几点: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韵律;初步体会诗歌表达的
情感。
划分朗读节奏
满江红
秋瑾
shì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
残终
破楚,
八年
风味tú徒
思浙
。苦将
我。
很,甚。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这里借指女Leabharlann 。 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属类,范围 。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 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莽莽人世。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优质PPT课件
渔家傲·秋思
-
1
学习目标
1.诵读词作,理解画面,把握内容。 2.赏析词句,感悟深层内涵。 3.明确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
2
走近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 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 事家、教育家。主持“庆历新 政”,有《范文正公集》。
-
3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 (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 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 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 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 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 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 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 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 军队!
赏析词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 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
8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 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 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 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 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 是雁,实是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 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 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
-
1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 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 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 而且是合理的。
-
14
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 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 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 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 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 守在岗位上。

词四首 正式课件

词四首  正式课件

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 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 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 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 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豪放派:内容上以豪爽的英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 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 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满 江 红
秋 瑾
满江红,一种水生植物,秋冬时节,呈现一片红 色,所以叫作满江红。
柳永词为创调之作,其基音较高,故有激越之感。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用典,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的苦闷 ,知音难寻 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 名臣,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 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 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根据提示默写: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 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 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2《词四首》-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2《词四首》-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燕然
_未__勒__归__无__计________”两句表达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
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
2.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B )。 A.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
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
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
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 D.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
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 【解析】“边声、号角声”写的是声音,所以上阕后三句是从听觉 和视觉两个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西北边境秋天的风景十分奇异,大雁向衡阳展翅飞去,毫无 留恋之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各种边塞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一起响 起,层峦叠嶂之间,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渔家傲·秋思》描写了塞下奇异的景象,表现戍边
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也含 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宋王朝不修武备、消极御敌的愤懑不平。
板书设计
雁去 边声 千嶂

景异

长烟 落日 孤城
傲 ·
浊酒 归无计
思乡忧国 建功立业

情真 羌管 人不寐

白发 征夫泪
译文:饮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但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还乡之日无法预计。羌笛声悠扬,夜深霜重,征人夜深不能入睡, 将军和战士都已满头白发,无不因这种痛苦而落泪。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 小住京华》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 小住京华》课件(共19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前期(1891-1904)主要是咏物写景、感事 抒怀、思念亲友之作;
后期(1904-1907)主要是抒发立志改天换 地的革命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
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巾帼不让须眉的一代女 侠秋瑾于1904年春,离开了共同生活8年的丈夫,把儿女 送回绍兴娘家母亲照养,她自己只身独自东渡日本。
秋瑾绝命书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 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 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 会,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后来派她回国策动推翻满清封建 王朝的革命工作。后又回绍兴组织光复会。
1907年,秋瑾和徐锡林等人共谋武装暴动,不幸失败, 惨遭满清政府的逮捕杀害,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死时年仅33。秋瑾是我国辛亥革命最杰出的一位女革命家。 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谓献给这样的女英雄的确 是实至名归。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 /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 /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菊花都 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试过一般明净。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 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 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秋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 诗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又有男儿的“豪 迈粗犷”,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体现了一种“中 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PPT课件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PPT课件

5、 本词引用三个典故,分别表
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
自喻孙权,虽年纪已 老,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仍以有魏少尚年自狂喻气,,渴意望气朝奋廷发。 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 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表达了自己要杀敌报 西北望,射天狼。国的志向。
词作分析
《江城 子·密 州出猎
上阕 下阕
出猎 场面
(1877-1907)
作者·简介
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 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 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 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 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丈夫 是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富绅之子王廷钧,字子芳。
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
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 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 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 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 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 响。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 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发豪放词之先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 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破阵【子参·为考陈译同文甫赋】壮词以寄之 酒醉中我挑亮灯火抽出宝剑细看,醉梦中仿佛 回到了响起一片号角之声的连绵军营。 (军营里)官兵们正分食着烤牛肉,乐队正演奏 着雄壮悲凉的军歌,秋高气爽之时,战场上正在 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拉弓时弓弦响如 惊雷 多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大业,自己也博得生 前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我已经白发丛生。

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51张)

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51张)
天与中原不同,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
严的特殊背景。
合作探究
3.词为我们展现了哪些独特的塞外风光?找出原文的 关键词回答。
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
落日、孤城。
合作探究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
故乡的矛盾心情。
主题探究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表现 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 也写出了守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和忧 国思乡之情。
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 立业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的感慨。
诵读课文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 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酒食分给部下享 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 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诵读课文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 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君王 收复北方失地的大业,去赢得生前身后 的英名。可惜壮志未酬,白发已生!
合作探究
梦回吹角连营”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 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建功立业的愿 望和有志报国却志不伸的悲愤。
合作探究
3.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 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的生活情景,看剑,
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
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是极勇猛、
“沙场秋点兵”暗示战争即将开始。其中“秋” 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合作探究
2.词的下片写什么?
下片写战斗场面,壮志未酬。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 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 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醉里挑灯看剑,

《词四首》精美版课件

《词四首》精美版课件
上片 描绘打猎时威武壮阔的场面。 (1)“壮”在场面,“壮”在军营生活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秋点兵的壮大场景。
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后于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 本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当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 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 而从结构上看,这就打破了词必须上下分阕的一般定格,突破了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常规,这是《破阵子》在形式上的创新。 最后表达前路无知音的忧虑和担心。 1907年秋瑾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4)“壮”在心迹的表露:“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的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遂的抑郁、愤慨。
这首词即写于二人分别之后。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以一组短句,自明心志,用语简洁利落,慷慨激昂。 “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抒发了边 陈亮(字同甫)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工于诗文,作品语言精练畅达。著有《范文正公 集》。代表作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秋 思》《苏幕遮·怀旧》,诗《江上渔者》等。
背景材料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 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西北边 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整体感知
词人在追忆中以虚拟之笔描写出当年的军旅生活,充满浪漫主义的豪情,又以“可怜白发生”点明实情,抒发了其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 苦闷心情。

12 《词四首》课件 (共48张PPT)

12 《词四首》课件 (共48张PPT)
辛词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 而 有之。作词不为格律所拘束,语言多有创新,善于熔铸经史诗文乃至 民间口语入词,使词体散文化,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大大地发展了宋词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推向了新的高峰,被后 人并称为 “苏辛”。
新课讲解
背景介绍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 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 (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新课讲解
参考译文
沉醉挑亮灯光看着宝剑,梦中回到响着号角声的军营。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受,乐器演奏出悲壮粗犷的军乐。在肃杀 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鸣使人心 惊。多想替君王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赢得一世乃至 死后的英名。只可惜头发斑白。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 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新课讲解
陈亮 力主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 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曾多次上书,痛斥秦 桧奸邪,倡言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曾两次被 诬入狱。
问题思考
1.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 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 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问题思考
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写了哪些内容?

《词四首》_教学课件

《词四首》_教学课件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Βιβλιοθήκη 》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词四首》_教学课 件2-课 件分析 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 宝剑,在梦中听到众多军 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 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 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 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准备战斗。 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 拉着气势极强的雕弓。要为 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 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 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 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苏轼的创作标志着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 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辨析说理,精到透辟, 富有气势,后人有“韩潮 苏海”之说。他的诗歌, 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意 境深邃,富有情味。他的 词摆脱崎丽宛转之风,扩 大了词的题材,沁人耳目, 又不拘格律束缚,在词的 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 有《苏东坡集》传世。
秋瑾(1875- 1907),中国女权 和女学思想的倡导 者 ,近代民主革 命志士。第一批为 推翻数千年封建统 治而牺牲的革命先 驱,为辛亥革命做 出了巨大贡献;提 倡女权女学,为妇 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起到了推动作用。
秋瑾的创作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 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 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 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 亲友。 后期:1904-1907 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 虑。
•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 活动?梦见了什么? • 2、 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表现了什么? •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 得好?
• 1、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 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 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 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 作战时的季节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①内容分析:前九句写军营生活——看宝剑,听 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骑快马, 挽强弓,建立功名; 后一句抒悲壮情怀——可怜白发生。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 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 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 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 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 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 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 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 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 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 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 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 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 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 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 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 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 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 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比较阅读
渔家傲—范仲淹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 表现了守疆将士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
江城子—苏

通过记述作者出猎 的场景,表现作者精忠 报国的豪情壮志。
破阵子—辛弃疾
通过作者梦想中经 历的描述,抒发作者壮 志未酬的苦闷。
赏析
衡阳雁去
渔 家 傲
范 仲 淹
上阕写景 异
借 景 抒 情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秋 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 统一祖国的愿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 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 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 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 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 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思考: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 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 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 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 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 特色。
•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 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 情。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此外,其描写 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茅檐 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都富有生活气 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少 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 写得储蓄蕴藉,言短意长。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 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 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 妩媚,兼而有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 白发生!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 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 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 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内容
课题 渔家傲 秋思
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寒冷荒凉 渴望建功立业 相同: 感情,都与爱 戒备森严 国紧密联系; 江城子 打猎: 渴望被重用, 风格,开阔、 密州出猎 雄壮开阔 为国效力, 雄壮。 爱国 不同:感情的 破阵子 侧重点略不同 回忆军旅生活: 渴望建功立业, 为陈同甫赋 豪放激烈、 壮词以寄之 壮志未酬的 具有英雄气概 抑郁愤慨
补充阅读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
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 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将 军 白 发 征 夫 泪 。
羌 管 悠 悠 霜 满 地 , 人 不 寐 ,
浊 酒 一 杯 家 万 里 , 燕 然 未 勒 归 无 计 。
四 面 边 声 连 角 起 , 千 嶂 里 ,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
塞 下 秋 来 风 景 异 , 阳 雁 去 无 留 意 。
范 仲 衡 淹
渔 家 傲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 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 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 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 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 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 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 (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 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阙和下阙。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 知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 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1、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 个力挽雕弓射天狼的英雄形象。 2、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 3、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 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 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 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 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 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本
詞,是蘇軾四十歲時,在密州所 作的狩獵詞。北宋詞壇,以婉約 詞風為盛,蘇軾繼范仲淹之後, 將豪放詞風加以擴大,一掃柔弱 之氣,其词内容突破“艳科”藩 篱,吐纳社会人生,词章雄健, 风格豪放,境界超然,因而廣大 了詞的題材,開拓了詞的意境。 《江城子 密州出獵》是蘇軾最早 的一首豪放詞,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下阕抒情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小结
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帅老无 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同样也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悲怆的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 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 平。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 相同。 此词慷慨悲凉,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 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 的词风,发豪放词之先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