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原理(1)(1)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考情分析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考试分值在3分左右。
2019年教材新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容。
【提示】1.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获得了宪法确认。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专题概要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专题二法律关系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知识点概要知识点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关键词】法的概念: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强制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考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1.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具体七个基本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B.行政法规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可分为若干法律门类,称为法律部门。
自考《经济法学原理》试题
《经济法学原理》试题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法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794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现代经济法最早的法律表现形式出现在A.中国B.德国C.美国D.日本2.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是A.人民主权和权利制约B.高效便民和权责统一C.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和社会公平D.等价有偿和公平3.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是A.《谢尔曼法》B.《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案》C.《禁止私人垄断法》D.《竞争法》4.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范围不包括A.自然垄断B.知识产权垄断C.国家垄断D.行政垄断5.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机构主要是A.各级人民政府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人民法院D.物价局6.经营者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的,赔偿额为A.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利润B.受害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利润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利润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7.在消费者组织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是A.地方政府B.消费者协会C.工会D.工商部门8.“打折商品不退不换”侵犯了消费者的A.知情权B.公平交易权C.维护尊严权D.监督权9.下列关于生产者产品质量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具有产品质量定期检查义务B.生产者应对产品存在的适用性能的瑕疵必须做出明确的说明C.生产者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确保销售的商品不变质D.生产者不得运输有腐蚀性的危险物品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投资目标的是A.宏观调控目标B.市场规制目标C.核心竞争力目标D.盈利目标11.下列各项中关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A.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投入公共产品的生产,用于提供公益服务B.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不具有增值功能C.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由国有企业占用D.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由政府配置12.发行国债时,政府按照一定条件与金融机构协商并由其先全部承购,再转向社会推销的方法是A.公募法B.公卖法C.摊派法D.包销法13.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A.个人所得税B.企业所得税C.消费税D.关税14.王某将自有房屋租赁给某公司,每月可取租赁收.N3000元,则其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A.480 元B. 500 元C. 440 元D. 320 元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银监会的监管对象的是A.农村信用合作社B.信托投资公司C.期货交易机构D.财务公司16.下列手段中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是A.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不法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B.第三人不知是商业秘密而加以获取、使用C.盗窃、利诱、胁迫权利人而获得商业秘密D.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使用其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17.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A.购买生产资料的甲有限责任公司B.免费品尝果汁饮料的乙先生C.以投资为目的购买黄金的丙女D.为发放年终福利购买大米的丁先生18.商业秘密的特征不包括A.秘密性B.保密性C.新颖性D.经济性19.下列预算管理程序中不属于必经程序的是A.预算的调整程序B.预算的审核和批准程序C.预算的执行程序D.决算程序20.经营者对同种商品恶意使用两个价目表,以低价招彳来顾客,以高价进行结算属于A.哄抬价格行为B.变相提价行为C.价格欺诈行为D.价格暴力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A.人身关系B.财产关系C.婚姻关系D.市场规制关系E.宏观调控关系22.下列各项中属于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有A.维持转售价格协议B.知识产权许可协议C.独家交易协议D.价格固定的协议E.联合抵制交易的协议2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主要表现有A.索要垄断价格B.价格歧视C.地区贸易壁垒D.搭售E.内幕交易24.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受商标法调整,所以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B.合法的折扣和佣金不构成商业贿赂行为C.以明显夸张的方式宣传商品,即使未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解也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D.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不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E.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2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A.存款准备金制度B.再贷款政策C.公开市场操作D.再贴现政策E.不动产信用控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26.财政转移支付法27.印花税28.垄断协议29.市场规制法30.国家预算31.经营者集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构成要件。
经济法学原理
经济法学原理单选择1、“经济法”一词是“舶来品”。
2、“经济法”一词最早是于1755年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在其名著《自然法典》中提出的。
3、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肇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
4、“经济法”这一概念首先在德国流行起来。
5、主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是独立的法律分支。
代表人物是哥尔德斯密特。
6、方法论说是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法。
其代表人物卡伊拉。
7、日本的经济法学说受德国经济法学说的影响较大。
8、在英国,人们尚未感到有使用“经济法”概念的必要。
9、《民法通则》的正式颁布,给聚讼已久的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作出了立法判决。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问、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0、个人和国家是社会的两个基本要素,由个人所组成的私人领域和由国家所支配的公共领域是社会的两块主要领域。
这也构成了法律包括经济法的社会基础。
11、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经济人。
12、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但自私自利的人们并不可恶。
13、凯恩斯既然认为个人自由是不真实的,个人未必贤于、优于国家,国家干预有其必然性、必要性。
他提出了国家干预的初步思想。
14、凯恩斯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5、19世纪以来的主要社会思潮,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契约伦理。
16、功利主义把一切都化约为可计算的利益,把一切都看作是可以按得失相较原则交换的利益,甚至包括人的基本自由,它认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大于优于先于少数人的自由17、罗尔斯批判了契约伦理,提出了公平正义,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18、罗尔斯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正义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
19、社会境况最差者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主要是人权问题。
20、当代正义原则是关爱境况最差者的原则。
21、人权按人分配。
注册会计师 CPA 经济法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考情分析本章是《经济法》教材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法律相关基础知识。
各小节之间关联度不高,侧重理解,考点出现比较稳定且低频。
目录01 法律基本概念02 法律关系03 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01 法律基本概念学习脉络图专题法的概念与特征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法的特征【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关系,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是规范人与物、自然等之间的关系,例如声音的分贝。
技术规范并不天然是法,只有经立法机关确认后,才能成为法律规范。
故选项B错误。
法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所以法是行为规范。
法体现了道德评价,但不是道德规范。
故选项D错误。
专题法律体系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法律体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国家机构设立与运行;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基层群众自治;国家主权;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等刑法:强制性最突出,调整社会关系极广泛行政法: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关系。
具有从属性、服从性民商法:本书第二编、第三编均为民商法;知识产权也属于民商法。
“得民商法者得天下”经济法:本书第四编为传统经济法,包括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反垄断法律、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等社会法:劳动法、工会法;未成年、妇女、残疾人等保护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程序: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非诉讼程序,主要是指仲裁法专题法律渊源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法的渊源【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支付结算办法》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渊源。
经济法原理名词解释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2.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2.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2.34、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
2.35、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6、供求机制: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4.6、资本周转: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
4.7、资本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它是产业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4.8、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
4.9、生产时间:是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4.10、流通时间:是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4.11、劳动时间: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厂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的时间。
4.12、非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已进入直接生产领域,但尚未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习题+答案+解析(一)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习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下列关于法的阶级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都体现为法C.法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D.法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法律部门。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
A.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B.知识产权法律制度C.票据法律制度D.证券法律制度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司法解释5.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就是法律条文B.法律规范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D.法律规范与国家个别命令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6.《反垄断法》第12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该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7.《民法典》第656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该法律规范属于()。
A.确定性规范B.委任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8.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下列法律规范中,与“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同一规范类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B.公司股东对公司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C.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D.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9.下列各项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经济法》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一、概要经济法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法律领域,与我们息息相关。
它涉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设立到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都离不开它。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知识点,别急内容不会复杂难懂,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给大家讲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经济法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公平竞争,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换句话说它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经济活动能够有序、公平地进行。
比如你在购物时遇到不公平待遇,这时经济法就能发挥作用了。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经济法的几个核心要素,这包括市场主体、市场行为、法律责任等。
这些看似复杂的概念,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例子。
比如说市场主体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和个人;市场行为就是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法律责任则是当我们违反了某些规定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了解这些核心要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法的整体框架。
我们要知道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遵守法律的规定。
一旦违反了经济法,可能会面临各种后果。
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接下来我们会更深入地探讨经济法的各个知识点。
1. 经济法概述那么经济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它涵盖了市场规制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法。
二、经济法的概念与特点大家可能在经济法这座殿堂前觉得有点儿迷茫,就像新课本在手里感觉特别陌生一样。
那就先聊聊什么是经济法吧,简而言之经济法是国家用来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法律工具,用来规范市场的运作和人们的行为,保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你可能会问它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吧?我这就一一揭晓。
经济法最核心的就是它紧密联系生活的特性,你平常生活中涉及到的一些买卖、投资等行为都会与经济法有关。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参考答案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技能训练和判断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技能训练】1、张某系甲超市员工,曾长期代表甲超市充当采购员与乙公司进行采购冰箱。
2009年 3月,张某因严重违反超市的规章制度被甲超市开除。
但是,甲超市并未收回给张某开出的仍然有效的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
张某凭此介绍信以甲公司的名义又与乙公司签订了10万元的冰箱买卖合同,并约定在交货后1个月内付款。
乙公司在与张某签订合同时,并未得知张某已被开除一事.公司家在向张某交货1个月后,张某仍未付款,也不知其下落。
乙公司是向甲超市要求支付10万元货款,甲超市以张某已被开除与其无关为由拒绝支付,双方发生争问题:(1)张某的行为是有权代理?还是无权代理?(2)甲公司是否应承担支付货款的责任?参考答案:(1)张某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广义的无权代理)。
《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本案中,张某被甲超市开除后,实际上代理权已经终止, 但甲超市却并未收回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也未通知乙公司。
乙公司在善意、无过失的情况下与张某签订了合同,符合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属于表见代理。
(2)甲超市应承担支付货款的责任。
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表见代理订立的合同有效,在本人与相对人间产生法律效力,本人应受合同效力的约束。
因此,甲超市应承担向乙公司支付10万元货款的责任。
2、2010年9月,某贸易公司与某粮库签订了一份大豆代购合同。
合同规定,粮库为贸易公司代购100万公斤大豆,总价款360万元,货到3个月后付清款项。
同时双方还达成口头协议,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合同生效后,粮库按约为贸易公司代购了 100万公斤大豆,经贸易公司验收后收下。
但由于贸易公司一时难以销完,故拖延货款,经粮库多次催款未果。
粮库依口头协议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贸易公司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10万元。
经济法基本原理
(四)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第二阶段即社会保障法阶段,起始于德国 1883年《劳工疾病保险法》。 第三阶段即经济法阶段,起始于美国1890年 的《谢尔曼法》。 第四阶段即环境法阶段,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 年代。
(四)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社会法被认为是国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制定 的有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特点的第三法域,包括 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环境法,自然 资源法,科技法,卫生法,教育法,住宅法等 等。 或者说,经济法是社会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三、经济法的发展及主要学说
“中”派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或 者政府经济管理关系。 “无”派认为经济法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 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具体有: “综合经济法说” ,“学科经济法说” , “经济行政法说” 等
三、经济法的发展及主要学说
3.1992年以后形成的有代表性学说包括: “经济协调关系说 ”(简称“国家协调论”) “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简称 “国家干预 论”) “国家调节关系说”(简称“国有调节说”) “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 “社会公共性说”
三、经济法的发展及主要学说
经济法概念出现于法学研究之中,必然引起激 烈争论,形成各种学说,而且可以大致划分为 否定论与肯定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概念的含义一般没有 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宽泛。 “大经济法”观点,导致与传统民商法概念冲 突,也使得经济法概念本身失去应有的科学性。
三、经济法的发展及主要学说
匀质、具有个性的“经济人”兼社会人。 第五、民商法基于政府是外于市场的假设,强调 市场万能,政府“无能无为”。经济法却认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内在于市场的,强调 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知识点
第一章、经济法原理一、经济法体系主要包括那四个方面:(一)关于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定(二)关于市场管理的法律规定(三)关于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四)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二、我国经济法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定(二)关于市场运行及其管理的法律规定(三)关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定(四)关于社会和劳动保障的法律规定三、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四、经济法的特点及手段(一)特点:经济法以社会利益本位为宗旨,通过授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实现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并维护社会经济公平。
(二)手段:国家干预经济是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五、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经济立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经济守法中处于指导地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意义的法律原则。
六、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依据(一)客观经济规律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基础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以其固有的方式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经济活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则会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反之,经济活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仅不会取得成效,而且要受到它的惩罚。
(二)宪法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根本依据(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直接依据七、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二)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原则市场经济的好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价值规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等价交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优胜劣汰)。
⏹市场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
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赋予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发展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消除垄断、不正当竞争、地区封锁等市场障碍,建立统一、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秩序。
2016注册会计师(CPA) 经济法 第一编 法律概论 ——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编法律概论——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专题概要专题一法律规范和渊源专题二法律关系考情分析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2016年分值在3分左右。
专题一法律规范和渊源知识一、法律规范【概念解析】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一)法律规范的种类1.内容不同分为:2.限定的范围,程度的不同: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提示:义务性规范属于强行性规范。
3.确定性程度分:(二)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习题演练【例题·多选题】我国《公司法》第147条第2款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财产”该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的种类。
禁止性规范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其立法语言表达式为“不得…”、“禁止…”等;义务性规范指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本题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属于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应为和勿为三种模式C.法律规范中的假定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D.法律规范等同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不同于规范性法律文件;D错误当选。
知识二、法律渊源【概念解析】法律的渊源:亦称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我国法律渊源不包括判例(高院案例)。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
经济法的基本原理
经济法的基本原理
经济法是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它基于几个基本原理,确保经济活动在公正、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1. 私有财产权保护原则:经济法尊重和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财产权益,在尊重私有财产权的前提下,保护财产所有人的权益和利益。
2. 自由竞争原则:经济法倡导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自由竞争,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效。
3. 合同自由原则:经济法主张自由选择和自由订立合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的履行和交易的自由度。
4. 平等原则:经济法主张公平和平等的经济交往,禁止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5. 社会责任原则:经济法强调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法律约束原则:经济法的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约束,不得违反法律。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核心价值观和指导思想,通过遵守和贯彻这些原则,可以实现经济活动的有序和良好发展。
经济法原理
07944经济法原理1、什么是经济法?答: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同民间经济关系显著不同,其特征是?(1)它是在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2)它必须以国家(或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主体之间是调节与被调节、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3)不必等价有偿,也不是或不完全是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3、什么是经济法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可称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即由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调节过程中形成的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经济法法律关系有何特征?特征:(1)它是在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它是由经济法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受经济法保护。
5、经济法的价值有何特点?经济法价值的特点:(1)经济性;(2)社会性6、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答:分类:(1)是按照主体在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中所处的基本地位,分为国家经济调节主体与被调节主体。
(2)按照各主体参加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经常性或专门性与否,经济法主体可分为经常性或专门性主体与非经常性或非专门性主体。
(3)按照在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中的职能分工,经济调节主体还可分为综合经济调节管理主体、职能调节管理主体。
(4)按照主体的组织形态,可分为自然人、法人、法人内部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等。
7、基本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所从事的一切与经济相关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由经济法所规定的。
8、基本经济行为的种类:按照行为所追求的对象(标的)区分,包括以下几种:(1)、转移财产支配权的行为。
(2)、完成具有特定经济性成果工作的行为。
(3)、提供劳务的行为(4)、其他经济行为。
9、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制。
10、简述经济法体系的构成以及构成经济法体系的三个基本法律之间的关系?答:经济法体系的构成为:(1)强制干预,即国家对市场进行规制;(2)直接参与,即国家直接从事投资经营活动;(3)引导调控,即国家从宏观上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和提供各种适宜条件及必要服务,或进行必要约束控制。
经济法基本原则
表全社会或全国人民的利益自居,使得国家利益与
社会公共利益的界限比较模糊。正如哈耶克认为:
“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这两个术语直到今天是
最难给出明确定义的概念,因此,由统治集团的利
益所指向的几乎任何内容,都是可能被塞到这些概
念当中去。”事实上,社会本位即强调社会公共利
益至上,任何利益都必须服从社会公共利益。关于
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在行使权利(力)的时候,必须 同时意识到如果滥用该权利(力)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
法律部门的本位思想是指体现在这个法律部门中 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立场。不同的法律部门,其 本位思想也不相同。
社会利益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四种。由于国家一贯以代
高度抽象性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性, 要在经济法的体系中起到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法的基本原 则往往体现着一个部门法的基本的精神、价值与本质,它不 同于一般的法律规则,而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抽象性,作 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
特定性标准,即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体现经济法本质,经济 法本质上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要 能够从理论上强调经济法的这一本质属性。这一方面表明经 济法的基本原则只适用于经济法,另一方面也表明其他部门 法的基本原则也不适用于经济法。
(2)“二元论”,以杨紫煊教授为代表,认为经 济法基本原则有二: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和 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
另外邱本教授也持二元论,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由 市场竟争原则和宏观调控原则构成
(3)“三元论”,依该说,史际春、邓峰认为经 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 竞争原则及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经济法 基本原理
经济法基本原理经济法基本原理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原则和规则,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下面介绍一些经济法的基本原理: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经济法适用于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论其身份、地位和背景如何,都应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确保了经济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 契约自由原则:经济活动主体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有权自主选择合作对象、签订合同内容和约定权利义务。
契约自由原则鼓励市场自由竞争,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3. 劳动保护原则:经济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合理的报酬、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
劳动保护原则旨在达到劳动与资本的平衡,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和谐。
4. 公正竞争原则:经济法规定了公平竞争的规则,禁止垄断、限制竞争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公正竞争原则鼓励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保护市场的竞争秩序和消费者的利益。
5.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经济法确保消费者获得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维护其合法权益,防止虚假宣传、欺诈和不正当销售行为。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促进市场的公平和有序发展。
6. 法治经济原则:经济法将法治视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通过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来引导、管理和调控经济行为。
法治经济原则保障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可预见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经济法追求整体社会的利益最大化,确保经济活动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要求在经济活动中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劳动等各方面的利益。
8. 资源有效配置原则:经济法通过市场机制和法律调控,促进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资源有效配置原则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是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活动行为的基本准则。
这些原理旨在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和可持续,为经济主体提供了法律的框架和保障。
经济法的基本原理
小结:
政府对经济与市场旳干预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则利,用不好则会为其所伤。怎样促使 政府和市场旳良性互动,怎样弥补、规范政 府和市场旳双重失灵,则必须借助于具有独 特功能、价值取向旳经济法律制度。
法国成立了后裔人委员会,以确保在国家 制定政策和法律时,能反应后裔人旳利益和 要求。
(二)可连续发展对经济法制度旳影响
正因为可连续发展在老式法律体系中旳缺 位,所觉得新兴法律部门经济法旳制定发明了 契机,同步经济法所调整社会关系旳特殊性、 独特旳价值理念,为一直落实可连续发展要求 进行立法、进行相应旳制度构建提供了可能性。
政府扩张是内部性旳经典体现之一,作为 公共政策执行机构旳政府及其官员旳目旳是本 身利益旳最大化,追求旳是升官、高薪和轻松 旳工作以及多种附加旳福利。这些都能够经过 扩大机构旳规模及增长人员来实现,所以政府 机构有着内在自我扩张旳动力与机制。
(三)寻租与腐败
当代寻租理论泛指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 发横财旳活动,租金则泛指政府干预或规制 市场而形成旳级差收入。
(四)社会分配不公
单纯旳市场机制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旳 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旳巨大差别,而且收入 差别一旦形成,更易引起收入差距过大,使 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旳手中。所以,虽然是最 有效率旳市场,也可能产生极大旳不平等。
政府应介入社会分配领域,经过法律手 段对不平等旳收入和财产直接干预,利用再 分配手段对弱势群体予以救济和补偿,缓解 市场机制带来旳社会分配不公旳问题。
三、政府干预旳正当性
----------(政府怎样干预经济运营)
经济法基本原理
经济法基本原理经济法是指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调整经济关系、保护经济主体利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体系。
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市场经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自治原则和法治原则。
1. 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原则是经济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市场经济是指在供求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自由竞争、自由交易的方式,在市场中自主决策、自主交易的经济活动。
市场经济原则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尊重市场自主行为,保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和有效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市场的监管者和调节者,不干预市场自主运作,避免过度干预和扭曲市场秩序。
2. 公平竞争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公平竞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竞争,不得采取非法手段垄断市场,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利益。
公平竞争原则要求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竞争法律法规,并依法处理违法行为,保护竞争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 自治原则自治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自治原则强调经济主体依法管理自己的经济事务,独立决策、自负盈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自主选择经营策略和交易方式,自负盈亏。
政府应该为经济主体提供公正的法治环境,保障他们的自主决策权、自由交易权和合法利益。
4.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经济法的根本原则。
法治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都必须依法行事,国家依法管理经济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秩序和稳定。
法治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和政府都必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依法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不得偏离法律规定行事。
法治原则的实施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和可预期性。
综上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市场经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自治原则和法治原则。
这些原则在经济法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规范。
经济法的法律原理
经济法的法律原理
经济法的法律原理是指在经济领域中适用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纠纷、保护市场秩序和维护公正竞争环境。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经济法的法律原理:
1. 自由财产权:自由财产权原则是指个人或法人对其财产享有自由支配、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在市场经济中,私人财产权是经济发展和个人创造力的基石,承认和保护自由财产权有助于激发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
2. 契约自由原则:契约自由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和公平的原则下,依照法律规定自由选择对其财产和权益进行约定的权利。
契约自由原则保障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自由,促进了合同的执行和交易效率的提高。
3. 公正竞争原则:公正竞争原则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市场主体应遵守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不得采取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手段。
公正竞争原则的确立有助于推动市场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4.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指以法律为准绳,遵循法律的制约和保护,在经济活动中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
依法行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是法治原则的核心要求,法治原则保障了市场秩序的稳定和法律体系的权威性。
5. 社会效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是指经济活动应当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平衡稳定。
经济法
的制定和适用应考虑整体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提高。
以上是经济法中的一些主要法律原则,它们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原理(中山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研究生必修课,4学分)2010年9月-12月任课教师程信和记录整理谢小弓熊杰刘俊成总目录第一专题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第二专题经济法的基础第三专题经济法的基本权利范畴第四专题企业发展法第五专题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第六专题硬法、软法与经济法的革命第七专题怎样撰写法学学位论文第一专题经济法学的回顾与展望一、日益深化的共识1.关于经济法的制度方面(1)基本定位(2)本质属性(3)制度安排(4)部门特征2.关于经济法的学科方面(1)基本定位(2)范畴原理(3)体系设计(4)学科特色二、丰富多彩的个性1.理论创造(1)定义描述(2)总论诸成果(3)分论诸成果2.研究方法(1)基本思路(2)具体方法三、跨越时空的经验1.理论与实际的结合(1)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2)立足中国实际,体现时代精神2.科学与民主的统一(1)科学立法,民主立法(2)突出原创性,强调实践性3.共识与个性的互动(1)从个性中提炼共识(2)共识与个性相映生辉四、推进发展的对策1.情况、信心和办法2.经济法制度建设的推进(1)目标确定(2)对策建议3.经济法学科建设的推进(1)目标确定(2)对策建议基本结论:第一,新兴的经济法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基本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第二,新兴的经济法学已成为中国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重要的法学学科。
第三,举集体之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贯中西之说,成中国经济法之言。
——详见《海阔天高——中国经济法(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编。
程信和、王全兴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一辑,2008年版;第二辑,2009年版。
第二专题经济法的基础第一节经济法的现实基础一、经济基础1.经济条件与经济法2.市场失灵应对二、政治及行政基础1.国家职能与经济法2.政府失灵应对三、社会基础1.社会本位与经济法2.社会失灵应对四、诸多现实因素对经济法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影响第二节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一、哲学层次的基础二、社会科学层次的基础1.经济学方面2.管理学方面3.政治学方面4.社会学方面5.伦理学方面6.法学方面三、自然科学层次的基础四、聚各学科之精华,铸经济法学之活力基本结论:经济法不仅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复合而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三专题经济法的基本权利范畴第一节基本权利范畴问题的提出一、经济法中权利问题的特殊性——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并存、互动二、创建经济法(学)基本权利范畴的思路第二节经济发展权一、国际社会中的发展权状况及启示二、发展权的含义三、发展权法律关系1.发展权的主体2.发展权的内容3.发展权的客体四、发展权在中国的初步实践中国的人权报告,第一题均为: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2007年十七大:“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制度化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权1.发展观与发展权2.从经济发展权到经济发展法第三节经济分配权一、公平分配——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二、分配权的含义三、分配权法律关系1.分配权的主体2.分配权的内容3.分配权的客体四、分配权在中国的初步实践《宪法》规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9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企业经营权”14项内容中的第12项:工资、奖金分配权。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制度化方式落实经济分配权1.经济分配权的法律载体1755年【法】摩莱里:《自然法典》“分配法或经济法”(共12条)1842年【法】泰·德萨米:《公有法典》第三章分配法和经济法2.分配法在经济法体系内的安排第四节经济安全权一、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安全权的含义三、安全权法律关系1.安全权的主体2.安全权的内容3.安全权的客体四、安全权在中国的初步实践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制度化方式保障经济安全权1.经济安全权的法律载体2.经济安全法设想基本结论:第一,经济发展权、经济分配权、经济安全权,可以成为经济法的基本权利范畴;而且,它们之间应当形成以发展权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联系;这样,既可在横的方面与民法分清视野,又可在纵的方面与行政法划分边界;因而,有助于确定作为新兴法律部门的经济法的现实基础,也有利于建立作为新兴经济法学科的经济法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现代经济法是国民经济发展法、分配法和安全法。
第四专题企业发展法第一节企业发展法问题的提出一、经济法的两大板块体系及其评析1.两大板块: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2.对两大板块体系的评析二、突破经济法两大板块体系说的必要性和意义刘文华:“企业基础”。
(2000年)李昌麒:“光讲两块还不够”(2009年)王全兴:把企业称为“受体”较为被动。
(2009年)应飞虎:将企业称为“受体”显得有些消极。
(2009年)程信和:不深入研究企业发展法,经济法学就难以深入下去。
(2010年10月31日,在全国经济法学年会上的发言)刘文华与程信和的对话(2010年11月14日):程信和:经济法向何处去——坚持互动论,避免片面化。
(孔德周转发去。
)“互动”,指政府与企业。
刘文华:经济法向何处去——坚持结合论,反对极端化。
(孔德周转发来。
)“结合”,指公法与私法。
第二节从“客体”到“主体”一、主体与客体(受体)含义辨析二、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也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第三节从“企业自主权”到“企业发展权”一、企业自主权的历史作用二、更上一层楼:从“企业自主权”到“企业发展权”第四节从经济法两大板块体系到三大板块体系一、企业发展法设计二、企业发展法与传统的企业法、公司法之比较三、企业发展法在经济法整体框架中的地位四、更向前一步:从经济法两大板块体系到三大板块体系基本结论:第一,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
将企业从“调控受体”、“监管受体”提升为(更准确地说,是“还原为”)“市场主体”,从国民经济转轨阶段的“企业自主权”推进到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正在完善阶段的“企业发展权”,势必为经济法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第二,以企业发展权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法,将与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一起,构筑经济法更为开放、更为完整的体系。
第五专题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第一节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缘起:社会失灵应对一、传统责任形式的表述二、经济法中责任的含义三、社会失灵与企业行为的负外部性四、社会责任的引入对经济法发生的影响第二节社会责任的界定:广义的与狭义的一、社会责任的概念二、社会责任的对象三、社会责任的属性四、社会责任的标准第三节社会责任的确立:法定的与道德的一、理论依据二、现实依据三、不同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限定第四节社会责任的落实:自律与他律一、对基本责任主体——企业的要求二、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三、对国家(政府)的要求四、对社会其他各界的要求未尽的结语第一,在企业公司领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元素,社会责任是继有限责任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发明。
我们应当在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视角下考察这一前沿课题。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对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其他相关社会利益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情形的后果。
作出这样狭义的理解,有助于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真谛,并有助于切实解决因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引致的社会失灵的现实问题。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体现着保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权与平衡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其他相关社会利益的一致性。
对这些社会责任,有的可规定为法律义务,有的则成为道德义务;有的可进入裁判程序,有的只能作为企业的行为规范。
第四,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
本专题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为什么要在法律上规定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依法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第六专题硬法、软法与经济法的革命第一节软法的引入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治国方略的选择二.传统“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三.软法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二节软法的定位一、硬法与软法1.硬法(Hard law)2.软法(Soft law)3.二者的关系——共性、区别和联系二、经济软法的内容和形式1.国内层面(公共政策、自治规则、专业标准、交易习惯)2.国际层面(国际非正式规范)三、经济法的适用范围1.公共治理与私人治理2.公法领域与私法领域3.国内层面与国际层面以中国为立足点的区域合作与软法应用:国内区域之间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之间与外国之间四、关于经济领域的潜规则与软法的关系问题第三节软法的运作一、软法的产生机制1.自然生成与机构创制(生成路径)2.单一主体和复合主体二、软法的效力1.效力性质2.效力范围三、软法的实施机制1.实施的主体2.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实施路径)四、推进软法实施的自律与他律1.自律为基础2.他律助衡平第四节软法的前景一、软法的源头二、软法的优势与劣势1.优势2.劣势三、如何防止软法“泛化”与“虚化”四、硬法、软法整合理论(Theory of Hybridity)五、以硬法、软法规则的整合方式,推动中国经济法制(法治)系统工程的革新初步共识:第一,软法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第二,软法也是一类行为规则。
第三,软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实际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需要着重破解的难题:——按照什么标准来判断何种规则为软法;——什么样的社会共同体可以制定软法规则;——以什么样的机制才能使软法规则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七专题怎样撰写法学学位论文引言1.立意要新颖2.内容要实在3.表述要规范一、方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要出现政治性差错。
二、选题选题要具有现实意义(实践上的和/或理论上的),把握前沿领域,体现时代精神,突出专业特色,不要脱离社会实际。
三、资料要搜集、掌握国内外丰富的、可靠的资料(文献与素材),特别是第一手调查材料,包括个案,不要写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长而空”的文章。
四、思路要以“问题”为导向,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逐步推进,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原则出发,简单地进行推论。
五、中心论文要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或称基本观点,突出重点,不要出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中心,防止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写得太分散。
六、论证要采用论证方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有的放矢,主要观点的论据充分、论证透彻,不要写成讲义式。
“法”在哪里?“论”在何处?七、见解要提出创新的见解,即在特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显示出创新性的成果,不要只是重复别人发表过的意见,或者过多地引证、援用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