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治
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研究
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研究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引发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的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
一、康复医学研究委员会(Rehabilitation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RMRC)吞咽评估量表该量表是由英国康复医学研究委员会研发的,可用于评估各种导致吞咽障碍的疾病,包括脑卒中。
这个量表包含13项评分项目,分为3个主要指标:安全性、恰当性和效率。
评分通过对患者的吞咽过程和吞咽障碍的程度进行观察和判断,得出综合评分。
二、瑞典国立医院吞咽障碍评估量表该量表是由瑞典国立医院开发的,主要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
该量表包含了9个主要指标,涵盖了吞咽的不同方面,如口腔准备、舌头的协调性、咽喉的协调性等。
通过观察患者吞咽的表现,并结合一些特定的测量数据,如吞咽时间和饮水量等,得出最终评分。
三、患者主观感受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采访脑卒中患者,了解他们在吞咽过程中的主观感受。
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的访谈,患者可以自行评估自己的吞咽能力和吞咽困难的程度。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吞咽问题,并与其他客观的检测方法相结合,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结果。
四、影像学评估方法影像学评估方法主要通过 X 光摄影和/或吞咽动态摄影来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通过在吞咽过程中进行 X 光摄影或吞咽动态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口腔、食道和咽喉的运动情况,进而评估吞咽的协调性和效率。
这种影像学评估方法通常是非侵入性的,对患者相对安全。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评估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康复医学研究委员会吞咽评估量表、瑞典国立医院吞咽障碍评估量表、患者主观感受评估方法和影像学评估方法等。
对于不同的评估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便更好地评估和管理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与管理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与管理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或全局性缺血、缺氧、坏死或功能障碍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成年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
尽管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改善,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和管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一)临床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常常导致饮食问题,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
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估:1. 观察食物进入口腔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度:注意观察患者进食时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度,包括舌头的活动、颚的升降等。
2. 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喉咙异物感等症状,以及进食过程中是否有呛咳现象。
3. 听诊颈部:听诊颈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吞咽声音是否正常。
(二)影像学评估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评估,除了临床评估之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 简单口咽头颈部X线检查:可初步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异常,并排除咽部异物等问题。
2. 功能X线检查:通过使用钡剂来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受损。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一)保持饮食安全对于脑卒中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受损,进食时常常会导致食物误吸,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保障患者的饮食安全非常重要。
1. 配备专业的饮食治疗师:专业的饮食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吞咽评估结果,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包括食物的质地、颗粒度等。
2. 注意饮食纹理:根据吞咽评估结果,合理选择食物的纹理,避免患者误吸食物。
(二)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吞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提高饮食自主性。
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引言: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脑功能异常或死亡的病症,由于脑卒中致残率高、病情复杂,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全面的护理。
在脑卒中的恢复过程中,吞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
一、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现状1. 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功能受损或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在进食和饮水过程中出现困难或危险的现象。
2. 吞咽障碍的分类:吞咽障碍可分为口腔期吞咽障碍、咽喉期吞咽障碍和食管期吞咽障碍。
根据吞咽障碍的不同类型,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措施。
3. 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掌握吞咽障碍的护理技巧,例如改变患者的体位、适当调整进食和饮水的方式和速度等。
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二、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1. 护理操作规范性:评价指标应包括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护理的操作规范性,是否符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
2. 护理操作技能:评价指标应衡量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护理技能水平,例如对进食和饮水方式的熟练掌握以及对不同类型吞咽障碍的处理能力。
3. 监测和观察能力:评价指标应考察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过程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并记录可能的并发症,例如吞咽困难或误吸等。
4. 护理效果评估:评价指标应评估护理措施对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例如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和饮食摄入状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1. 护理操作规范性指标:依据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评估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护理的操作规范性,包括个人卫生、环境整洁、食物和饮水的准备等。
2. 护理操作技能指标:评估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护理技能水平,包括正确使用吞咽辅助器具的能力、掌握不同进食和饮水方式的能力等。
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研究
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研究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误吸、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目前,国内外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评估:通过医生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询问患者的主诉等方式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医生个体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患者吞咽过程中的肌肉活动和解剖结构,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包括MASA量表、WST量表等,通过评估患者吞咽的功能状况、吞咽困难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的吞咽障碍状况。
综合以上方法的优缺点,可以看出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评估方法来进行全面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吞咽障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评估,临床医生可以结合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等多种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饮水呛咳情况、饮食摄入量等方面的观察和询问,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等客观的评估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
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研究
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研究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遗症中常见的一个症状。
吞咽障碍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准确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情况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脑卒中吞咽障碍评估方法。
1. 经口食物吞咽测试(MBS)MBS被认为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的吞咽障碍评估方法。
该方法以X射线为基础,在CFY协议(癌症治疗中放射线对比剂)的支持下对其进行。
在测试过程中,将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食物混合到CFY中,然后参与者将饮下。
此时,X射线机器会记录参与者的喉部图像,来评估饮食过程中的吞咽能力。
然后,专家会通过观察图像或视频,评估参与者的吞咽能力。
MBS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吞咽过程、吞咽能力和后退,而且还能提供给医生基于更科学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2. 床旁评估方法床旁评估方法是指医护人员直接观察患者的吞咽能力。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直接和高效。
对于需要迅速测试的患者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在该评估中,医护人员会让患者吞咽一些水、食物或唾沫,然后观察他们的吞咽过程。
此外,还可以观察患者吞咽时是否有异常,如吐出物、喉咙发炎等。
床旁评估方法虽然效果快速,但准确性不如MBS。
因此,在床旁评估的过程中,应注意尽可能减少错误的风险,特别是在病情较重或刚刚开始进食时。
看诊评估方法是通过观察患者头部和喉部大约五分钟,来评估患者的吞咽障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诊所或医院外、快速简便地进行,而且没有辐射,非常安全。
不仅如此,该方法还可以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喉部和口腔,直接发现吞咽障碍的症状。
虽然看诊评估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但是疾病的严重性和吞咽障碍的程度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总之,以上三个方法各自具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无论哪种方法,评估前要记得询问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症状,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一、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原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是因为脑卒中损害了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吞咽功能障碍。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和恢复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吞咽肌肉的协调性收缩,增加患者的吞咽反射,改善吞咽功能。
二、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方法1. 穴位选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常用穴位包括:食窦、喉交、迎香、足三里、合谷、内关等。
这些穴位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和手臂部位,能够有效刺激相关神经和肌肉,促进吞咽肌肉功能的恢复。
2. 操作方法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经皮渗透刺激、电针刺激、灸法刺激等。
在进行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避免造成过度刺激和伤害。
三、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多项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吞咽反应和肌肉的协调性收缩,减轻吞咽困难和食物残留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际上,通过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以感到喉部的疼痛感得到释放,喉部肌肉会得到放松,能够更顺畅地吞咽。
针灸还可以促进患者咀嚼和吞咽的协调性,使得吞咽过程更为顺畅。
四、注意事项1.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时,应选择专业的中医机构和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2.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生的指导,完成治疗过程。
3. 在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1)
二、侧方吞咽
吞咽食物后,头颈部向两侧做侧屈或转动,过 程中可使同侧梨状隐窝变窄,挤出残留食物; 同时另一侧梨状隐窝变浅,咽部运动,可去除 残留食物。
三、低头吞咽
吞咽时颈部尽量前屈,会厌向后移位, 使会厌谷空间扩大,避免食物渗入喉前庭, 利于保护气道
四、点头吞咽
吞咽食物后,先颈部后屈,然后颈部尽 量前屈,同时做空吞咽动作。颈部后屈时 会厌谷变狭小,可挤出残留食物。
•脑干病变————咽期障碍,吞咽反射减弱 或消失,误吸较明显,治疗效果欠佳
一、洼田饮水试验(30ML温开水) Ⅰ级:能一次喝完,无呛咳 Ⅱ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Ⅲ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Ⅳ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Ⅴ级:常常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能准确发现口腔期异常
方法:患者坐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 的喉结和舌骨处,让患者尽量快速反复吞 咽,喉结和舌骨随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 前上移动然后复位,通过手指确认这种上 下运动
记录30秒内吞咽的次数和喉上抬的幅度
带有录像功能的X线光机,记录整个吞咽过 程
表情肌电图
超声检测
面、颊唇、 微笑来练习唇运动,加强唇力量
方法: 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以 推压,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 然后突然松手(声门打开,呼气发声)
可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 有助于去除咽部残留物
正确的进食姿势 坐位
先易后难
易吞咽的食物特征:密度均一、有适度粘 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道时易变形, 不在粘膜上残留,如:布丁、蛋羹、豆腐 等较稠的食物
包括勺子,吸管,杯子等 勺子选择凹陷部分小的,易于送入 杯子可使用带有切口的纸杯,防止在喝水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进展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脑卒中可能导致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以及脑干等部位受损,影响吞咽中枢的正常功能。
其次,神经肌肉损伤会导致吞咽相关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下降。
此外,感觉障碍也可能影响患者对食物的感知和吞咽反射的触发。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1、临床评估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进行口腔和喉部检查等方法,初步了解患者的吞咽情况。
包括观察患者饮水时是否出现呛咳、吞咽后口腔内是否有残留食物等。
2、吞咽造影检查这是评估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患者在 X 线下吞食造影剂,医生可以动态观察吞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况,如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的运动、协调性以及有无异常滞留、反流等。
3、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通过纤维喉镜直接观察喉部结构和吞咽时的运动情况,评估声带的闭合、会厌的活动以及食物是否进入气道等。
4、吞咽功能量表评估常用的量表如洼田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一定量的水,根据饮水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吞咽功能。
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1、基础训练包括口腔感觉训练、口腔运动训练和吞咽姿势调整。
口腔感觉训练如冷刺激、触觉刺激等,以提高口腔感觉敏感度;口腔运动训练包括唇部、舌部和下颌的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吞咽姿势调整如低头吞咽、转头吞咽等,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2、吞咽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吞咽相关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神经功能恢复。
常见的有电刺激咽部肌肉、舌骨上肌群等。
3、球囊扩张术对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可采用球囊扩张术,通过扩张环咽肌来改善吞咽通道的通畅性。
4、吞咽生物反馈治疗利用仪器监测吞咽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如肌肉电活动、压力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患者,帮助患者调整吞咽动作。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引言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引发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即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时面临的困难。
在中国,卒中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因此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
1.卒中吞咽障碍概述卒中吞咽障碍是指由脑卒中引起的吞咽困难,包括吞咽过程异常、食物或液体进入呼吸道等问题。
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无力、咀嚼困难、食物滞留、咳嗽、呛咳等症状。
吞咽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卒中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由于卒中吞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进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营养管理成为卒中患者的重要问题。
2.1 早期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是指在卒中发生后尽早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保证其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通常情况下,早期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来实现。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并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2.2 吞咽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
康复训练通常包括吞咽肌肉锻炼、姿势调整、改变饮食质地等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提高吞咽效率。
2.3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对于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来说,饮食调整非常关键。
在评估吞咽功能后,医护人员可以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
通常,饮食可以分为软食、刮碎食、半固态食等几个阶段,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选择适当的饮食质地。
由于卒中吞咽障碍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医护人员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营养补充品,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3.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为了提高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的效果,中国相关专家们联合撰写了《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新技术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新技术脑卒中,这一严重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还常常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这一棘手的问题。
吞咽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寻找有效的康复新技术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康复技术应运而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通过将电极放置在患者的吞咽相关肌肉上,给予适当的电刺激,能够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协调性。
这种刺激可以激活吞咽反射通路,促进神经的重塑和修复,从而提高吞咽功能。
吞咽生物反馈训练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它利用专门的设备,实时监测患者在吞咽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如肌肉活动、吞咽压力等,并将这些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反馈给患者和治疗师。
患者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吞咽动作,逐渐改善吞咽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虚拟现实技术在吞咽康复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创建虚拟的吞咽场景,让患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进行吞咽训练。
这种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训练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模拟真实的吞咽情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
此外,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它通过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调节神经活动,改善吞咽相关神经的功能,从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在康复新技术的应用中,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每个患者的病情、吞咽障碍程度以及身体状况都有所不同。
因此,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技术,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康复治疗的时机也非常关键。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神经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一般来说,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就应尽早开始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在实际的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
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法
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了解康复治疗对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脑梗导致吞咽障碍,经过康复治疗后,吞咽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 高。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脑出血导致吞咽障碍,经过康复治疗后,虽然吞咽功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 一定程度的吞咽困难。
讨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同时 ,治疗效果的评估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要进 一步探讨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水,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负担
脑卒中后,患者可能需要家庭成员 长时间的照顾。康复治疗可以帮助 患者尽快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减 轻家庭负担。
增强自信心
吞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 理。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 信,提高社交能力。
促进恢复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后神经 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吞咽障碍。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法
目录
CONTENTS
• 脑卒中吞咽障碍概述 • 康复疗法的重要性 • 康复疗法的方法 • 康复疗法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1
CHAPTER
脑卒中吞咽障碍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脑卒中吞咽障碍是指由于脑卒中 导致的与吞咽相关的神经功能受 损,从而影响正常的吞咽过程。
症状
主要包括咽下困难、饮水呛咳、 声音嘶哑、咳嗽等,严重时可导 致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
调整康复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 复情况,适时调整康复计划,
以适应患者的恢复进度。
效果评估方法
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观察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的改善情况,评 估康复治疗的效果。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患的中医康复护理分析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患的中医康复护理分析【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吞咽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了较大困难。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患的康复护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中医认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是气机不畅的表现,治疗原则为疏通气机、补益脾胃。
康复护理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疗法、推拿按摩等,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通过培训病患相关的康复护理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望未来,可以加强中医康复护理技术的培训和应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患的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中医康复护理、认识与分析、治疗原则、康复护理方法、技术培训、应用、作用、展望与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重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
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吞咽困难甚至误吸,增加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气血不畅、痰浊内盛、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调整气血运行、祛痰化瘀、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本文旨在通过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中医康复护理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伴随着吞咽功能障碍。
这种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患的中医康复护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方法。
一、综合评估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需要通过全面的评估来确定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评估:通过观察患者在进食过程中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或呛咳等症状,以及检查有无吞咽肌力减退等情况,评估吞咽障碍程度。
2. 影像学评估:通过鼻咽镜或X线摄影等技术,观察食物进入食管的情况,判断食物通过食管是否顺畅。
3. 体格检查:包括面部肌力和感觉的评估,以及颈部、喉咙和喉咙周围的神经和肌肉的观察。
4. 食物过程评估:观察患者在进食过程中的吞咽动作,以及对不同食物的反应,评估吞咽功能。
二、吞咽功能恢复训练在评估过程中确定了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后,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吞咽功能恢复训练。
1. 防止误吸:对于患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时需要采用饮食辅助措施,如调整饮食姿势、减少固体食物、异位吞咽姿势等,以防止误吸的发生。
2. 吞咽功能锻炼: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可以采用各种物理疗法进行恢复训练,如咀嚼和吞咽动作训练、口腔肌肉运动训练等。
3. 并发症处理:对于已经发生吞咽障碍并导致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处理,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有食物堵塞的患者,可以进行抽吸操作;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气管插管等紧急处理。
三、膳食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患者需要在饮食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理。
膳食治疗的目标是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并减少吞咽困难和误吸的发生。
1. 食物质地: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可以适当调整食物的质地,如研磨食物、液体饮食等,以降低食物的吞咽难度。
2. 膳食摄入: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吞咽障碍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3. 饮食辅助:对于吞咽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饮食辅助器具,如吸管、奶瓶等,帮助患者进食。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摘要:
一、卒中吞咽障碍的定义和影响
二、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三、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
四、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五、吞咽障碍的并发症管理
六、总结
正文:
一、卒中吞咽障碍的定义和影响
卒中吞咽障碍是指在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吞咽过程的异常,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
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78%。
吞咽障碍不仅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二、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
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视频x 线透视吞咽检查(VFSS)、纤维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等。
VFSS 是评价吞咽功能的金标准,能直观地观察到吞咽过程中咽喉部的运动,但其价格昂贵且不便于携带。
FEES 也是吞咽功能检查的重要客观手段,因其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结果可靠,可以作为VFSS 的
替代方法。
在检测渗透、误吸和滞留方面,该方法与VFSS 同样有效。
对吞咽障碍、呛咳严重因而不适于VFSS 的患者,可以应用FEES 进行吞咽功能检查。
三、吞咽障碍的营养管理
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十分重要。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策略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策略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严重影响,其中吞咽功能障碍更是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困难、营养不良、误吸引发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吞咽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生理过程。
它涉及到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多个部位的协同作用。
当脑卒中发生后,由于脑部神经受损,控制吞咽的肌肉可能会出现无力、不协调或麻痹等情况,从而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
在康复治疗策略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吞咽功能的评估。
这通常包括临床吞咽评估和仪器评估。
临床吞咽评估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询问病史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试验,如饮水试验等,来初步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
而仪器评估则更加精确,如吞咽造影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食物在吞咽过程中的流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误吸等问题。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较轻的患者,口腔运动训练是一种常用的康复方法。
这包括唇部、舌头、下颌等部位的运动训练。
例如,让患者进行唇部的紧闭、张开、噘嘴等动作,以增强唇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通过舌头的前伸、后缩、侧方运动等练习,提高舌头的运动能力;还有下颌的上下、左右运动,帮助改善下颌的控制能力。
吞咽姿势的调整也是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
比如,让患者采取低头吞咽的姿势,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帮助食物顺利通过咽部;或者采用转头吞咽的方式,有助于关闭一侧的梨状隐窝,减少食物残留和误吸的风险。
在饮食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可能需要先采用鼻饲饮食来保证营养摄入。
随着吞咽功能的逐渐恢复,再逐渐过渡到糊状食物、半流质食物,最后到正常饮食。
同时,食物的质地、温度和一口量等都需要精心控制。
食物质地应从柔软、易吞咽的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一口量也要适中,过少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过多则容易导致误吸。
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讲解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讲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脑卒中后出现的吞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吞咽障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评估以及有效指导康复措施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讲解”这一主题展开阐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我们将介绍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的定义和背景,并详细说明其内容。
接着,在第三部分,我们将概述吞咽障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并阐述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及其相关症状和影响。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评估方法和指标解释、吞咽功能锻炼与康复措施指导以及团队合作与多学科干预策略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脑卒中吞咽障碍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的详细讲解,为医学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指导,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准确评估和有效康复措施的实施。
通过深入了解吞咽过程、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以及应用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所能带来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临床挑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
2. 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讲解2.1 定义和背景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血液循环中断导致的脑部功能受损的疾病。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吞咽过程异常困难或出现吞咽功能障碍。
这种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引发饮食误吸等安全问题。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在国际上建立了一套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
2.2 标准说明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是通过对大量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得出的一套评估和治疗指南。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评估方法和指标解释、吞咽功能锻炼与康复措施指导以及团队合作与多学科干预策略说明三个方面。
在评估方法和指标解释方面,脑卒中吞咽障碍团体标准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估工具和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体的一种生理之气,各种病因都能导致宗气发生病理变化,影响其主升主动的生理功能。
如冠心病的患者由于心脏本身的病理改变,导致宗气的推动作用失常,久之便会形成宗气虚甚至导致大气下陷;中焦脾胃虚弱的患者因其化源不足,导致宗气的生成来源匮乏,久之也会形成宗气虚甚至下陷的病理变化。
总之,心肺疾患未必都会发生大气下陷,但大气下陷确实是某些心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临证时如果加以重视,往往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正如张锡纯所说:“愚愿业医者,凡遇气分不舒之证,宜先存一大气下陷理想,以细心体察,倘遇此等证,庶可挽回人命于顷刻也。
”[14]参考文献[1] 张万义,孙宝杰.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临床对照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7,6(6):248[2] 张万义.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6):375[3] 张万义,邱云卿,张万芬.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43[4] 张玲军.升陷活血汤治疗老年冠心病140例疗效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2):749[5] 曹洪欣,朱海燕.大气下陷证与病毒性心肌炎相关性机理的理论探讨.陕西中医,2002,23(2):141[6] 曹洪欣,朱海燕.益气升陷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辨治要点.中医药学报,2002,30(5):18[7] 李晶,赵进考.以大气理论治疗某些心脏疾患.河北中医,2000,22(4):278[8] 李伟.升陷汤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河南中医,2002,22(2):33[9] 衡先培.大气下陷证治疗体会.四川中医,1995,(8):8[10] 张馨予,陈文玲,陈代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88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11[11] 龙伯坚,龙式昭.黄帝内经集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67[12] 龙伯坚,龙式昭.黄帝内经集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61[13] 张万义.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探析.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3[14] 张锡纯著.吴文清、王致谱点校.医学衷中参西录处方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8(收稿日期:2007-05-07)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治曾慧玲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200050) 摘要:主要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评估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并得出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等优势。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Π综述 吞咽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
除口、咽、食管疾患外,颅神经、延髓病变、假性延髓病变、椎体外系疾病、肌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
吞咽可分4个阶段:口准备、口自主、咽和食管阶段。
与卒中相关的是口、咽阶段。
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是指不能安全地把食团从口运送到胃而无误呼吸,也包括吞咽时口准备阶段困难,如咀嚼和舌肌运动障碍。
分为口咽、食管吞咽困难2种类型。
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控制包括3个成分:①传入传出系统,包括脑神经的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②脑干吞咽中枢反射性协调吞咽;③皮质高级中枢,启动和调节自主吞咽。
石向群等[1]对132例急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3%,在病程一周后恢复的为4711%,至病程二周累计恢复的为8413%。
吞咽障碍组的感染发生率为4816%,无吞咽障碍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412%,吞咽障碍引起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窒息等并发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康复和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
所以近年来脑血管继发的吞咽障碍已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归纳近年来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评估方法、治疗方法,如下。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张婧等[2]对5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电视透视检查(VF检查),并对于上述二种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仪器检查可发现临床评估所不能发现的某些吞咽异常表现,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但由于患者及医院的条件限制,仪器评估的应用范围还不及临床评估范围广泛。
某些临床症状如食物或水从口角流出可预测唇闭合异常,仰头动作、构音障碍可预测舌运动障碍,喉上抬差、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可预测会厌折返不全,用力吞咽可预测喉上提异常,进食呛咳可预测声门关闭不全,未发现临床表现可准确预测软腭运动障碍、咽蠕动减弱、环咽肌打开不全等影响异常改变,故目前有些学者称电视透视检查为评估吞咽机制、确定吞咽障碍的金标准。
张婧等[3]认为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能用于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吞咽障碍评定量表,而要想客观评估吞咽困难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必须有规范化的信度、效度好的评定量表,经张氏等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9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得出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量表,比较起来首先是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其次是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功能亚量表,吞咽困难评价标准为较好的量表,临床使用时可优先考虑。
李星亮[4]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方法很多,但吞钡造影可以轻易了解吞咽各期的功能状态。
观察吞钡造影得出以下结果:由于52729211212对脑神经损伤所致口唇闭合无力、钡剂外流、舌肌运动无力、口底异常滞留、软腭活动差不能封闭鼻腔而致钡剂逆流;咽部感觉障碍不能触发咽反射,不能诱发吞咽动作;咽缩肌无力吞咽困难而致梨状陷窝大量异常滞留;由于咽喉肌瘫痪,舌根下压不够,会厌下垂无力,会厌关闭不全发生误咽;由于咽喉和气道上段感觉障碍不能及时将异物咳出而发生静误咽及肺部感染;食管上下括约肌大多开放良好。
健侧卧位或坐位头前倾转向患侧再后仰利于吞咽,说明吞钡造影可以了解吞咽障碍的部位、程度、进食时体位和食物浓度的关系。
由此认为:吞钡造影可作为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简便而有效评估方法。
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211 单纯康复训练:高振丽等[5]咽部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共收集280例患者,其中治疗假性延髓麻痹240例当中有效率达99%,同法治疗真性麻痹40例有效率为10%,卒中后第一次发病假性麻痹有效率达100%,第二次发病后为98%,第一次发病真性麻痹有效率为15%,第二次发病后为5%。
其中124例于入院24小时后即进行咽部冷刺激康复训练,一个疗程(7—10d)效果明显,其中15例在治疗2个疗程后吞咽功能渐恢复。
何静杰等[6]将66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未作训练组,康复训练组根据吞咽障碍类型及程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在治疗二个疗程后(每个疗程1个月)进行评定,得出吞咽训练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方法简便易推广。
覃丽红等[7]对20例病人采用交流训练、吞咽训练、吞咽运动训练等进行指导和康复训练,出院时评分结果舌运动功能和吞咽功能比入院时有非常明显改善。
212 针灸治疗:农泽宁[8]采用颈三针(廉泉、哑门、风池)为主穴配合内关、丰隆、三阴交治疗假性球麻痹40例,总有效率9716%。
王强[9]取颈针(廉泉、夹廉泉)项针(哑门、风池)舌针(聚泉、金津、玉液、津旁、液旁)采用九六提插补泻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89例,总有效率100%。
刘孔江等[10]取咽三针(廉泉穴、廉泉穴旁开112寸下015寸的二个穴位)、风池为主穴,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咽三针斜向舌根方向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9616%,与对照组7813%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
李家康等[11]主穴取哑门,配穴取聚泉、廉泉、照海、内关、足三里、太冲治疗假性球麻痹62例,并随机抽样设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穴位注射,药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500μg。
每穴位015ml,取穴为内关、足三里、肝俞。
治疗组62例,总有效率9013%;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为6118%。
经统计学处理,P<010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
李岩等[12]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25例,取风池、翳风(完骨)、三阴交、内关、水沟。
手法要求风池穴针向喉结,震颤深入215—310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手法1分钟,以咽喉麻胀为宜;翳风或完骨穴操作同风池;三阴交直刺110—115寸,行提插补法1分钟;水沟可行雀啄手法,使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内关行提插捻转复式泻法1分钟。
总有效率为98115%。
嵇强等[13]观察针刺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对照观察,设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35例,针刺治疗组主穴取廉泉、天突、风府、天柱、扶突,结合辨证配穴,对照组采用中风病药物常规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57%;对照组有效率221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101)。
王爱华等[14]头皮针配合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20例,头皮针选平衡区,用28号115寸毫针2根,分别捻转刺入帽状肌腱膜,向下引112cm,留针20分钟,用G6805电疗机以每分钟120次频率通电,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针刺随症取穴:流涎者取地仓、丰隆;语言不利者取上廉泉;吞咽困难者取金津、玉液;半身不遂、麻木者取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绝骨。
1次Πd,10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再统计疗效。
总有效率9518%。
213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杨永梅[15]等采用电项针配合康复训练对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进行干预,选取双侧;池、供血、翳明、提咽穴,用28号2寸毫针在上述穴位刺入约313—510寸。
四组导线分别连接同侧风池、供血,同侧翳明、提咽,风池、提咽接正极,供血、翳明接负极。
国产G26805型电针仪,施以频率为16次Π分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为宜,每次留针20min,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此外,再取颈部廉泉、外金津玉液,用28号813cm毫针向舌根方向刺入约51cm,施以100rΠmin捻转手法10s出针,1次Π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康复训练包括间接方法(声门上吞咽,Mendelsahn方法,屏气2发声运动等和直接方法(进食体位,食物形态),有效率93%。
欧阳八四[16]通过对165例中风病人的观察,74例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约占44185%,对这些患者采用以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手段,针灸治疗对于意识障碍者采用廉泉穴刺法,即于廉泉穴朝舌根部针刺后,在其左右旁开约1cm处,朝第一针方向各刺入一针。
而对意识清醒能配合者采用舌下针针刺法,即在金津、玉液及其各自旁开015—1cm处,略呈扇形朝舌根部点刺,深主约2寸,不留针。
同时结合体针与头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不刺),主要选取百会、风池、通里、合谷、三阴交、太冲等俞穴,每日一次。
患者有部分吞咽功能或经治吞咽功能部分恢复后,可加服中药,原则是化痰活血、通络开窍,辨证施治,能进水剂者,以补阳还五汤加石菖蒲、丹参、半夏、蝉蜕等化裁浓煎服用;饮水呛咳者,可用中风回春丹、华佗再造丸、脑血栓片等分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