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文”两相宜

合集下载

“文”“言”琴瑟和鸣“人”“文”和谐共振

“文”“言”琴瑟和鸣“人”“文”和谐共振

“文”“言”琴瑟和鸣“人”“文”和谐共振作者:戴琼波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07期小学语文,我们通常接触的是现代白话文,可是新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吹来了高段语文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文言文。

“文”即文章,也指书面语言;“言”即写、表述。

那么,顾名思义,“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文言文的出现,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新的舞台。

可是,文言文作为一项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让教师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何寻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从而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合理处理文本与生本的关系,讲究教学策略,让“文”和“言”琴瑟和鸣,“文”与学生和谐共振,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园地。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简析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软肋。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现状。

1.任意拔高,苦不堪言教师把小学文言文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把小学生当做中学生教。

在课堂中,不从学生实际和课程理念出发,操之过急,任意拔高,如过分地强调文言文中的语法、写作特点,过分地进行拓展等,使学生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初始就失去了对它的好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形式单一,索然寡味教师缺乏教学的手段及灵动,有的形式单调,采用师问生答;有的在教学中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流程:如新课伊始,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接着师生逐词逐句共议,然后人文提炼,说说读懂了什么,最后读读背背。

这样的课堂形式单一,学生何来的期待,何来的兴趣?长此以往,也把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期待给消磨殆尽。

3.走马观花,轻“描”淡“写”教师认识不够清楚,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一种调剂,于是教学时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痛不痒讲一点就草草了事。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作文常见思辨主题分论点(精选30组)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作文常见思辨主题分论点(精选30组)

高考作文常见思辨主题分论点一、顶级分论点1.忙碌与闲暇分论点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使得人、事、物的完成效率达到新高度,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闲暇时光,全身心地享受生活。

分论点二:不过,快节奏的生活下,个人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不同,让他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上紧跟步伐、不敢懈怠,忙碌的日常成为他们提升自我的体现。

总结:在社会发展下,忙碌与闲暇都是个人的选择与自我的追求,是茶余饭饱的闲适,也是披星戴月的充实。

2.混乱与秩序分论点一:大千世界纷繁杂乱,易让人迷失彷徨,因此作为保证事物运行合乎理想规则的“秩序”成为人们内心的追求。

分论点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秩序的不断建立,也让人们难以割舍用于打破原有秩序的“混乱”。

总结:由此可见,“秩序”与“混乱”之间联系密切,源于掺杂着多元性内心的人性。

我们在一次次“秩序”的创生中不断以“混乱”打破,以致新“秩序”的再生。

3.自律、规则、公平分论点一:自律,是遵循规则的前提。

没有自律,规则便形同虚设,公平也就无从谈起。

分论点二:规则,是社会实现公平的保障。

唯有自觉遵守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总结:由此观之,自律是遵守规则的前提,规则是实现公平的保障。

4.苦与乐分论点一:苦中取乐,是胸怀豁达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抗生命无常的排解方式。

分论点二:苦中取乐,是强大心性的锻炼坚守,也是踏上人生道路的修行之基。

总结:苦境孕育奋发的动力,渡人抵达对岸的乐境。

熬过苦境,善待乐境,才能以最大的心志力,守得云开见月明。

5.争与不争分论点一:首先,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争无所不在、争无可避免。

若我们消极懈怠,必将被时代抛弃。

分论点二:其次,时代发展中沉淀下不争的态度与智慧。

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看破万千后毅然放下的洒脱。

总结:总而言之,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辩证看待“争与不争”。

争什么,不争什么;该争则争,把控尺度,这才是行世的智慧。

6.小我与大我分论点一: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教书育人两相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优势

教书育人两相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优势

作 为 语文 教 师 ,除 了 自身 必 须具 备 高 尚的 品德 ,在言 行 举止 上 时 时处 处对 学 生施 加 潜移 默 化 的正 面影 响 之 外 ,还要 在具 体 的语 文 教 学活 动 中 巧妙 地 渗透 德 育 。 用 课 文社 会 背景 材 料教 育学 生 。职校 语文 教材 的 许多 课
上 , 素 质 教 育及 人 格 培 养 的效 果 。而 职 校 学 生 的 现 状 是 有 知 最 动 人、最 可 以世 ,,l 的人 文精 神 和思 想 光辉 。如 “ 民 f4 传 -<  ̄L 哀
识 ,缺 文化 :有学 ,缺 修 养 。在 人 文素 质力‘ ,离 社会 对 生 之 多 艰 ”的 原 ; “ 面 鞠躬 尽 瘁 , 死 而 后 已 ” 的诸 葛 亮 :
的职 业 是 以精神 振 台精 神 、以气 质 影 响气 质 、 以人格 魍 造人
格 的职 业 ,语 文 教师 尤 其 如此 ”。 2 课 堂教 学 是教 书 育人 的 主要 阵 地 .
是远 远 不够 的 ,还 要 思考 存 具体 的教 学 实 践 中怎 样既 教 书义
育人 ,以突 出语 文的 学科 优 势 。
代 社 会 的 生 存 看 , 他 们 更 需 要 优 美 文 化 的熏 陶和 教 育 。 那 指 ,俯 首 ‘ 子 牛 ”的鲁 迅 ; “ 可饿 死 也不 吃美 国救济 b为孺 l 宁
么 ,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怎 么 在 语 文 教 学 活 动 中 巧妙 地 渗透 德 粮 ”的 朱 白清 … …存 讲授 他 们 的作 品 时 ,积 极 引导 学生 感 受 育 ,从 而 实现 教书 与 育 人十 得 益 彰呢 ? } 1 二 、既教 文 又 育人 1 教师 的人 格魅 力 是 教 书 胄人 的前提 . “ 人类 灵魂 的工 程师 ”, “ 人底 F 光辉 的 职业 ”,为 最 了无愧 丁如 此美 誉 ,我 们 必须 锻 [ 己美好 的人 格 ,然 后 j 』 蚪 我 们 的美 好人 格 去 影响 受教 育者 。 “ 教学 与教 养 过程 中 涉 在 及 剑儿 章 的整 个 人格 ,所 以教师 臼已也是 以整个 人格 来 与 儿 章 接触 ”。心 巾有 爱 是 为人 师表 的第 一 提 。老 师必 须 用 发 前 这 些 伟 大人 物 的精 神 力量 和 人格 力 量 。久 而 久之 ,学 生 在学

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标签:语文教学科学人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

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

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

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欣赏课来上,而忽略了语文科的知识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其“科学性”。

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同样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

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

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

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欣赏课来上,而忽略了语文课的知识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其“科学性”。

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同样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

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

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

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摘要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既有培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语文素养,更有涵养人文情怀、丰富人文知识与价值观的人文素养。

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开展机制、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双向培养模式,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照。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双向培养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语文教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技能与语文文化,更是学生人品修养、思想素养的重要培养载体。

在当前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便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内在联系中学语文教学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育,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生活,激发人文情操,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因此,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是内在关联的。

人文素养是指人类在生活、思维、情感与状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人类品质创造力与文化扎根的能力。

语文素养是指人们熟练掌握现代汉语,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文化体验、文学鉴赏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主要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篇章等语言技能,以及语文文化、文学经典、社会文化现象等语言能力。

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相辅相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同时注重教学双方的双向培养。

二、双向培养模式的构建1、中学语文教学的双向培养开展机制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从教学管理、教师素养、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来构建双向培养的机制。

教学管理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方式,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素养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同时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培养;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注重开通社会学堂、社会实践等活动,结合社会文化现象,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能力和观察能力。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中学语文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育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需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实力和肯定的审美实力、探究实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特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刚好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化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美丽的范文肢解成学问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美丽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依次的调整……而忽视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

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

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化、情感培育、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实力”的培育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相识实力”的培育。

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老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观赏课来上,而忽视了语文课的学问性,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育和训练。

因此,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其“科学性”。

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只是相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学问,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同样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看法,培育创新精神。

语文学问系统的科学化是培育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育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

“教”“学”兼顾“语”“文”并行

“教”“学”兼顾“语”“文”并行

“教”“学”兼顾“语”“文”并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改革。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教与学的并行、语与文的兼顾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既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更新,更是一种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实现教与学的并行,就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教学是双向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共同参与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机的互动和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内容也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保持教与学的密切联系。

兼顾“语”“文”,就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入手,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积淀。

语言技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学生习得语文能力的前提。

语言技能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些技能的培养需要教师细致入微地指导,引导学生自主习得。

在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文学、历史等学科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还需要关注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随之而更新,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都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

这些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怎样将这些工具有效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校积极探索。

教学环境的创新也是关注的焦点,一个和谐安静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发展完整的人格和性格。

教“与”学并行,兼顾“语”“文”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只有在这个方面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育定能够书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载体。

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工具性,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认识世界、与人沟通的重要手段。

但与此语文也包含着人文精神,它承载着文化传承、道德塑造、审美情感等多种人文价值,使得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本质属性,以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的完整性。

语文的工具性为人们提供了交流、表达的手段,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语文的人文性使得人们从中获得了文化精神的滋养与启发,培养了审美情感、道德情操,让人们在语文的交流中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更是得到了智慧和理解。

要注意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有机统一的。

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语文的工具性要求我们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技巧,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思想,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有效。

而人文性则要求我们用语言文字传递情感、表达理解,使得交流更加丰富、深刻。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又要关注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只有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法、词汇的纯技术性训练,忽视了语文的人文精神。

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悟文化的内涵,提高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理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人文滋养,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文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与互动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文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与互动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文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与互动教案:高中语文教学备课目标:探讨文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与互动导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文教育不再只停留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上,也开始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将探讨文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与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提升对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认识。

主体:一、文学与历史的交融文学作品往往会融入历史背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历史事件或时代风貌。

比如《红楼梦》以清代社会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事件的描写,使读者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文学与哲学的互动文学作品中常常融入哲学思想,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对生死、命运等问题的探讨,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例如,《骆驼祥子》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线索,探讨了人性的善恶、社会的不公等伦理道德问题,使读者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文学与社会的交融文学作品经常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为读者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社会的窗口。

例如,《围城》以新旧社会的冲突为背景,展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和困境,激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四、文学与科学的互动传统文学作品和科学的结合可以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价值。

如科幻小说《三体》融入了科学和未来社会的想象,通过对科学概念的运用和展示,激发了读者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

总结: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与互动是紧密相连的。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可以借助人文科学的力量更加深入地探讨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问题,激发读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科学价值。

引用:1.王安忆,中国文学的新面孔,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刘心武,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

语文人文两相宜

语文人文两相宜

语文人文两相宜听过一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钓鱼的启示》的公开课,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了这样的德育渗透:“生活中诱惑人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在‘开放捕捞鲈鱼时间’之外钓鱼,就是一个不忍拒绝的诱惑。

那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以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1:以后,我在“捕捞开放日”之外的时间钓到鱼后也要坚决地放回去。

生2:以后,当我遇到和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时,我也要坚决地拒绝诱惑。

生3:今后,哪怕没有人看到我违规,我也不能以侥幸的心态去做错事。

生4: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遵守规则。

……可以发现,上述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只是一再地进行“表决心”或“做保证”,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表态:“以后我一定也要把鱼放回去。

”但是,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放回去吗?这样的“保证”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真正对接了吗?这样的“决心”真的内化为信念外显于行动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当孩子们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进行“表态”时,这样的“表态”也就变成一种应付、一种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而非孩子们内心道德成长的需要。

此时此刻,当同一“表态”被反复提及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按下“暂停键”,因为这样的德育渗透仅仅拘囿在原来的文本中,没有结合孩子们个体生命体验,没有和孩子们真实的道德现场和情感现场进行深度对接,因而有点形式化,有点口号化,有点政治化。

进一步想:理解《钓鱼的启示》,仅仅是“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这样一个视角吗?生活中的诱惑何其多也,有的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到周遭世界,有的则对他人、对社会没有什么破坏性的影响,面对生活中的小的、大的、美的、难以抗拒的诱惑,是按照现有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没有人或者没有摄像头监督我们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德育视角,都可以转化为孩子们具体生活中的现成例子,都可以通过可闻、可见、可触的一些契机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与整合,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德性生成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视点。

语文人文两相宜 孙艳芳

语文人文两相宜 孙艳芳

语文人文两相宜孙艳芳在具体的学科中落实德育渗透,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让德育自然而然地发生,当德育与语文学科融为一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的生成就变得自然而然。

关键就在于这样的学科融合中,孩子们的品性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滋养、润泽和锻造?德育的生长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德育和学科之间是否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生成点”和“延伸点”?听过一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钓鱼的启示》的公开课,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了这样的德育渗透:“生活中诱惑人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在‘开放捕捞鲈鱼时间’之外钓鱼,就是一个不忍拒绝的诱惑。

那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以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1:以后,我在“捕捞开放日”之外的时间钓到鱼后也要坚决地放回去。

生2:今后,哪怕没有人看到我违规,我也不能以侥幸的心态去做错事。

可以发现,上述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只是一再地进行“表决心”或“做保证”:“以后我一定也要把鱼放回去。

”但是,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放回去吗?这样的“保证”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真正对接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当孩子们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进行“表态”时,这样的“表态”也就变成一种应付、一种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而非孩子们内心道德成长的需要。

一旦孩子们的回答变成“我以后不”之类的程式化之时,德育活动就显得“别扭、拧巴”,成为儿童的“异己力量”,一厢情愿的道德游戏。

进一步想:理解《钓鱼的启示》,仅仅是“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这样一个视角吗?生活中的诱惑何其多也,有的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到周遭世界,有的则对他人、对社会没有什么破坏性的影响,面对生活中的小的、大的、美的、难以抗拒的诱惑,是按照现有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没有人或者没有摄像头监督我们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德育视角,都可以转化为孩子们具体生活中的现成例子,都可以通过可闻、可见、可触的一些契机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与整合,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德行生成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视点。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人文”与“语文”的统一?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人文”与“语文”的统一?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人文”与“语文”的统一?
杨妙新
“人文的文重在文化,语文的文重在文学,文化的范围太广了,语文只是在语言和文学里,人文和语文的结合就要把能够体现在语言和文学里的人类文化挖掘出来就好。

”李清老师的这个回答,就很有文化。

语文本身有两个属性:“人文性”和“工具性”,“语”,就是语言,通过一个个词汇构成语句表达思想,作为工具人们掌握了它,就可以借助“语”把握别人要表达的思想和自己要表达的思想课怎么加以表达。

“文”则是由“语”构成的语句、片断、文章、文学等文字系统所传导出来的思想,乃至文化,可以教化人们。

所以,怎么做到统一,在我看来,就是学(或者“教”)语文时,不要只讲语言、逻辑、修辞,而是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内蕴的思想和文化,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就能得到体现了,也就是实现了统一。

黄庭坚《登快阁》,光讲语句,句式,典故,可能无法实现这个统一,必须像视频中的邢延老师那样教学处理,才可以说实现了你所需要的统一。

人文兼顾

人文兼顾

人文兼顾,继承创新,在矛盾品悟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北师大版中学语文教材使用感想调研会发言稿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不断走进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视野,同时深入心间。

客观地来讲,北版初中语文教材从选文到练习的设计,匠心独用,设计精巧,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探究性。

其给我最强烈的感受便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呈现方式统一,新的内容与新的编排形式统一,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着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既突出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个性化和实践性的特点,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课改教师的我,既倍感幸运,又觉任重道远。

现将这几年来使用教材的些许感想拿来同各位行家里手交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材编排独具匠心,特色鲜明,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具体而言,北版课本在教材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单元结构分明,内容丰富,“教点”突出。

每一单元由“阅读、“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语文趣谈、以及阅读及写作方法的名言警句”四个板块组成。

每个板块侧重有所不同。

阅读板块旨在提升学生个的文本解读能力,由主读课文、“比较〃探究”课文和“鉴赏〃评论”课文构成;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达到读、写、说的互动;语文趣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阅读及写作方法的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以某一核心词为主题,构建单元。

这种主题单元,不是思想主题单元,不是知识主题单元,也不是文体写作能力主题单元,它是以文化性或者说是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阅读、习作,以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会学习的主题单元。

对同一主题的阐释,教材选取不同文体的文本,有利于学生理解同一主题在不同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价值观念。

如:同样为蛇的故事,有讽刺性的伊索寓言,有歌颂性的“白蛇传”故事;同样写秋天的诗,有悲凉的,有刚健的,也有歌颂其“胜似春光”的。

“语文味”“传统味”两相宜

“语文味”“传统味”两相宜

“语文味”“传统味”两相宜中文是一门意涵深刻、历经千年的语言。

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笔珍贵财富。

一个人善于运用中文,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多元化的时代,如何让中文保持“语文味”和“传统味”两相宜呢?首先,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好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中文的精品,它们代表了中文语言的最高水平。

每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都对语言有着深刻的挖掘和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优美、精确和富有韵味的语言素材。

通过学习和借鉴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文,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生动和精准。

其次,我们要注重阅读和研究古代经典文献。

古代经典文献是中文语言和人文思想的重要源头,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通过阅读和研究古代经典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吸取其中的精华,为自己的言论和写作提供优秀的参考和支持。

再次,我们要关注当下社会的语言变化和用词习惯。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语言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演变。

我们要关注当下社会的语言变化和用词习惯,熟悉并掌握流行语和网络语言等新词汇,以便更好地与时俱进,并更好地适应和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最后,我们要经常进行语言的修炼和提高。

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修炼的语言,只有不断练习和提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中文表达的艺术,使语言更加优美、精准和富有表现力。

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写作和对话交流等方式进行语言修炼和提高,以致更好地发挥中文语言的作用。

总之,要使中文保持“语文味”和“传统味”两相宜,我们首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好的文学作品,注重阅读和研究古代经典文献,关注当下社会的语言变化和用词习惯,同时也要经常进行语言的修炼和提高。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中文,充分发挥中文语言的优势和作用。

只有不断保值和提高中文的品质,我们才可以真正让中文充满“语文味”和“传统味”的魅力。

“语文味”“传统味”两相宜

“语文味”“传统味”两相宜

“语文味”“传统味”两相宜语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语文教育面临着竞争和替代的压力;由于语文教育的问题和失衡,很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

如何将语文与传统相结合,使其具有“语文味”和“传统味”,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语文教育需要具有“语文味”。

语文是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在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接触和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使他们能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规范、准确、优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体验到“语文味”,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有了“语文味”和“传统味”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要实现“语文味”和“传统味”的语文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机构和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家庭和社会应该给予语文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和环境。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语文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语文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推广。

语文教育需要具有“语文味”和“传统味”。

只有在语文学习中真正体验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力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才能真正受益于语文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将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具有内涵和价值。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体现在语文的学习和教育中。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熟练使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又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使其具备文化自信和文化品位。

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道德品质。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既是一种工具,是人类交流、思维和表达的工具,又是一门人文学科,涉及文化、价值观和情感的学科。

只有在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品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人文”两相宜
作者:刘绍馨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9年第10期
【摘要】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既有“语文味”,又有“人文味”,避免了以极端的人文说教代替语文味的弊端。

浸泡在“语文生态”的根系中,但也行走在“人文生态”的原野中,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

【关键词】桃花心木;林清玄;语文味;人文味
一、从人文出发:水的载歌载舞
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给予孩子们“奇势迭出”的“波澜”,包括课堂开头也应该“层峦叠嶂”,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以下是我两次磨课时的开头设计:
第一次磨课: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后深问:“这是什么植物?”进一步追问: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第二次磨課:同学们,当你有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的姐姐几乎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以至于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更奢谈什么做饭、与人打交道、独自出门等。

最终,他到大学报到仅仅三天后就退学了,因为他没办法自己独立生活……这究竟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课初引入,或是“槌的打击”那样直接,或是“水的载歌载舞”那样“波澜起伏”。

对于《桃花心木》的课堂引入来说,直接交流桃花心木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就是“槌的打击”,可能激不起孩子们的兴趣,而第二次磨课的设计,就是“水的载歌载舞”:“一个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大学生没有办法自己生活”,这样的事例就一块像投进水面的巨大的石子,一下子在孩子们心中制造了“漩涡般”的张力,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的逼近文本意义的核心地带——那些足以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存在状态进行严肃思考的关键字眼,这才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应有之义。

二、在取舍中考量:“应是绿肥红瘦”
第一次磨课时,我把《桃花心木》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自立自强”这一宏大的主题之上,引领学生通读全文后,反复讨论,举一反三,得出结论,并在黑板上板书:“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


课后,教研组长对我说:“照你这样说,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就不自立自强吗?太绝对了吧?”
同年级的陈老师说:“现实中毕竟很多人还是生活在确定之中,不也生活得很好吗?”
年轻的小魏老师说:“不确定中生活的一部人的确更加自立自强,但也有一部分人反而沉沦了;同样的,确定中生活的人有的自立自强,有的软弱无能。


听着老师们有点“刺耳”但真诚实在的评价,我在暗暗惭愧的同时醍醐灌顶: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只有……才会……”的句式强调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呢?为什么一定要用一种特别绝对的格式去拘囿或者限制孩子们的思考呢
于是第二次磨课时,我删除了这一板书和相关环节,而是以教材为凭借,通过“说说课文中树的‘不确定’和人的‘不确定’”等方式进行角色引读、讨论、交流:
“期中考试的题目我以前没有碰到过,能不能做对,我不确定。


“和爸爸打羽毛球,能不能赢,我不确定。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填空说话训练:生活在“确定”中的人,有的坚强,有的软弱;生活在“不确定”的人,有的(),有的比较(),有的更加()……
这样的训练才是正途——从联系生活实际的交流中,一点一滴地感受到“不确定”既是“桃花心木”生存中应有的风景,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

这样的训练既充溢着“语文味”,也流淌着“人文味”,这不正是“语文”“人文”两相宜的极好例证吗?
三、在联系中拓展:“湖光山色两相宜”
上面关于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仅仅联系学生个体是不够的——这样的联系尽管能够统摄全文,总结全文,但却缺乏一种更深层次的联系——“一种从语言或思想的深处藕断丝连的联系”。

在前后两次的磨课中,我进一步研读了有关林清玄的资料。

我发现,《桃花心木》的作者本就在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著名的大作家。

既然如此,何不抓住林清玄的其他作品进行必要的拓展,从而完成一种“里应外合”的有益的滋补呢?
第二次的磨课中,我引领孩子们读林清玄《生命的化妆》中的部分语句:“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这样,你懂化妆了吗?”(与《桃花心木》的写作手法一样:借物喻人)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
对种树人说……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
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参考文献:
[1]王荣.做水还是做槌[J].教师月刊,2016,(08):14.
[2]潘文彬.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J].小学语文教学,2015,(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