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写意 清丽工细——元代青花瓷“岁寒三友”图赏析

合集下载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赏析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赏析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赏析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赏析【名称】南宋赵孟坚岁寒三友图【年代】南宋【简介】纸本,墨笔,纵32.2厘米,横54.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莹净的纸面上,画家以墨笔画上一株饱结花朵、苞蕾的梅枝,继而交错、绕夹着如星芒般的松针与墨影般的竹叶,将它们横斜置于画面中央。

这三株折枝植物的组合,不但是一件写生佳作,同时画中“岁寒三友”-松、竹、梅的组合,又代表当时文人认为应该具备的节操与美德。

从宋代开始,中国画里的花草树木,在讲究其形态之外,也多具有象征的意涵。

松、竹、梅,因为能耐寒,所以很早就在文学、艺术中,得到许多人们的青睐与赞赏。

但将它们组成「三友」,并用来比况身处乱世,不变其节的忠贞之士,却已是南宋末年的事了。

这幅「岁寒三友」的作者,为南宋末年,集文人、士夫、画家身份于一身的赵孟坚(1199-1264或至1267)。

由于经历丧国的痛楚,赵孟坚常以水墨或白描画梅、兰、水仙等,来表达他清高坚贞的品格。

「岁寒三友」图亦工亦写,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浓墨所圈钩的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则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

松、竹、梅画法各异,笔墨清新,充满韵致,是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

赵孟坚(约1199-1264)宋宗室。

系出安定郡王,太祖十一世孙。

字子固,号彝斋居士。

宝庆二年(1226)进士,官至朝散大夫严州守。

工诗,善书法。

以北海(李邕)学子敬(王献之)病在欹侧。

画闫水墨白描水仙、梅、兰、山樊、竹石,笔迹劲利,风格清高似其为人。

以诸王孙负晋、宋间标韵,酒旁花下,率以笔砚自随。

尝得逃禅(杨补之)小轴,及闲庵(汤正仲)横卷,卷舒坐卧未尝去手。

是以晚年尽得扬、汤之妙。

又尝得姜夔所藏定武本禊帖。

夜泛至霄溪之升山,风起舟败。

孟坚立浅水中,手持禊帖语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问。

"因题於卷道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

"修雅博识,人比米芾。

东西游适,一舟横陈雅玩。

意到吟弄,至忘寝食,遇者望而知为赵子固书画船。

“岁寒三友”题材刍议

“岁寒三友”题材刍议
其 二 , 竹 子 表 现 为 英 挺 坚 节 , 叶 叶 向 上 , 竹 叶 无 反 、 侧 面 ,尖 向 上 ,五 片 为一 组 ,竹 干 微 有 弯 曲 。
第三 ,梅 花表 现横 斜疏 渡 ,梅干 弯曲多折成 “ 女”
字 形 ,枝 干 上 必见 如 荆 棘 之 刺 状 短 枝 。梅 花 有开 有合 ,全 开 为 呈 五 个 圆 圈 ,花 瓣 是 先勾 出轮 廓 ,再 填 色 ,往 往 色 不
省 博 物 馆 藏 的八 棱 罐 和 江 西 波 阳 出土 的青 花 罐 ,均 以 松竹 朱 元 璋 建 立 的 明 王 朝 ,为 顺 应 民心 ,遂 恢 复 汉 制 。 就 文 化 艺 术 而 言 ,重 现 了南 宋 风 景 ,文人 结 社 风 气 盛 行 。 尽 管 受 工 艺 技 术 方面 的制 约 ,但 以洪 武 初 起 始 ,瓷 器 中 就 有 一 种 极 力 仿 画 的突 出倾 向。 许 之衡 在 《 饮 流 斋 说 瓷 》中 提到 : “ 明 代绘 事 ,人 物 虽 不 甚精 细 而 古 趣 横 溢 ,俨 有 武 梁 画 像 遗 意 。若 绘 仕 女 又 似 古 时 之列 女 传 图 也 。成 仕 人 物 多 半 意 笔 高 古疏 宕 ,纯 似 程 孟 阳 ;若 花 卉 有 极 整 齐 者 ,虽 开 锦 纹 之权 舆 ,然 色 泽 深 古 ,一望 而 知 为朱 明之 物 矣 … … ” “ 明 瓷 之 画也 ,用 笔粗 疏 而 古气 横 溢 且 有 奇 趣 ” 。 这 其
二、明代 《 岁寒三友图》 纹 岁寒三友 图》的青花绘画特
点 ,笔 者 认 为 有 三 :
首 先 松 树 表 现 为 铁 干 虬枝 ,松 树 弯 曲 , 以 重 墨 绘 松
树轮廓 ,中空露 白,松枝 呈针状 圆形 ,并密集成 团。有的 松枝被绘成 针状 扇型。松枝 多而将枝干压得稍弯。

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赏析

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赏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这是元代文学家、杂剧家白朴在《朝中措》曲中对松、竹、梅的描述。

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中,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和画比比皆是。

提起松树,我们会想到王维的田园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说到竹子,我们会想到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苏轼一生刚直,种竹、用竹、画竹、咏竹;讲起梅花,我们会想到林逋,梅妻鹤子,爱梅成痴,一生守护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

松、竹、梅的诗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对于坚贞品格的追求。

许多诗画往往蕴含着托物言志的意蕴,借鉴松、竹、梅的品格,倾诉着对理想精神的追求。

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明代徐渭的《雪蕉梅竹图》、陈道复的《梅竹水仙图卷》、清代董邦达等人合作的《三友图》、近代吴昌硕的《岁寒三友图》等,都是以岁寒三友为题的中国画精品。

古人以水墨画表现松、竹、梅,抒发情怀,也把岁寒三友纹样用于陈设品的装饰中,最精彩的当属珍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

这件梅瓶高37厘米,装饰图案从上到下分为七层,各层之间以弦纹相间隔,从整体看一气呵成。

颈部为焦叶纹,肩部为如意云纹、卷草纹和缠枝菊花纹(图1),腹部较大面积为主题纹饰“岁寒三友”图,下腹及胫部为波涛海水纹和仰莲瓣纹(图2)。

其中如意云纹、卷草纹为红地白花,其余则为白地红花。

纹饰虽层次繁多,但主次分明,和谐得体。

主题图案绘有松、竹、梅,并衬以芭蕉、山茶和山石。

所绘松树以写实为本,树干鳞皮,松针细密(图3);所绘竹干多一笔勾勒而成,挺拔粗壮,竹叶以四、五叶为一丛,叠压成林(图4);所绘梅花,枝干苍虬,花朵多采用釉料勾勒五瓣梅花轮廓线后,再平涂花瓣,沿各花瓣轮廓线内侧留白,使各个花瓣和花朵之间留出白地来区别层次(图5)。

几竿修竹傍石而生,笋芽自岩隙间伸出,修竹与瘦石并立,山石用勾边渲染,加上山茶、芭蕉的点缀,构成一幅精致的庭院小景。

超全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同纹饰器型鉴赏

超全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同纹饰器型鉴赏

超全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同纹饰器型鉴赏典型的元青花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

人物故事一般以元曲为本,人物造型多为宋装,偶尔也可见元代装束的人物形象。

元青花上的动物题材也十分丰富,龙、凤、鹤、雁、马、鱼、海马、螳螂、鸳鸯、孔雀、鹭鸶、麒麟、瑞兽等都可以找到,包括飞禽、走兽、游鱼、鸣虫等各种动物门类,它们是中国传统装饰的常见题材。

植物是元青花装饰中最发达的部分,牡丹、莲花、栀子、蔓草、芭蕉、松、竹、梅等几乎可以在唐宋以来的传统图案中找到渊源。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不同器型的元代青花瓷器: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云龙纹梅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青花龙纹玉壶春瓶青花松竹梅纹双耳瓶青花松竹梅纹瓶青花折枝牡丹纹梨形执青花束莲纹梨形壶青花缠枝花卉纹梨形壶青花缠枝菊花牡丹纹托青花盘龙纹碗青花菊纹盏青花花卉纹出戟觚青花花卉纹出戟觚青花梅花纹带座凈瓶青花带座缠枝菊蒜头瓶青花月梅纹蒜头瓶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青花狮钮盖炉青花菊纹鼎式带座炉青花山形笔架青花观音像青花菊纹鸟食罐青花婴戏鸟食罐青花花卉纹小罐青花五爪双龙赶珠纹盖青花海水龙纹八棱带盖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棱执壶青花凤首扁壶青花凤首扁壶青花飞凤纹高足杯青花外缠枝莲内凤纹高足杯青花云龙纹高足杯青花龙纹高足杯青花缠枝菊花纹高足杯青花飞凤纹高足杯青花寿字款高足杯青花荷莲纹葵瓣口盘青花莲池鸳鸯纹盘青花莲池纹花口盘青花鹿纹盘青花淡描云龙纹花口盘青花松竹梅纹花口盘青花花卉纹盘青花缠枝花纹盘青花双芦雁穿花纹花口杯、盘青花缠枝牡丹纹扁执壶青花双凤纹高足碗青花荷塘鸳鸯纹碗青花人物纹匜这件青花匜2011年出自西安曲江风景线项目发掘17座古墓葬中的M6中。

M6出土有墓志一合,志题位于墓志上方,由右至左揩书“元故张君达夫墓铭”八字。

志文记载墓葬年代为至元五年,应为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即所谓“后至元”时期。

故而尽管这件青花匜的体型不如罐的体型大,但是这是一件有明确出土的元青花,为研究元青花的重要资料。

元代青花瓷器纹饰图案的分析解读

元代青花瓷器纹饰图案的分析解读

元代青花瓷器纹饰图案的分析解读元青花瓷器的纹饰,不仅再现了元代艺术家的艺术才华,真实地再现了元代社会的艺术取向,更是今人鉴赏元青花瓷器的艺术标尺,读懂读通元青花瓷器的纹饰图案,对于我们理解元青花瓷器的真伪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于树叶元青花瓷器的树叶,既是辅助纹饰,又往往出现在器表的主要部位,它对画面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缠枝还是扎枝,其叶片一般分成带芽或带剌两种。

14-21带芽的树叶14-22带剌的树叶带芽的树叶,往往肥硕,而带剌的树叶一般比较精干,如图14-21和图14-22所示。

当然它们还有各自的变形状态。

不同树叶的画法,可能和当时师徒的传承有关,有的画师其树叶喜欢画成带芽肥硕状,有的喜欢带剌状,他所传承的徒弟也就秉承这种画风,从而造成了不同元青花瓷器树叶的不同风格。

不过,不同的画法也可能和树叶衬托的相关花种有关,带芽的树叶多数作为牡丹花的陪衬,而带剌的树叶多数作为菊花或莲花的陪衬。

14-23浓笔涂抺元青花瓷器上作为陪衬的树叶,既有浓笔涂抺的写意,也有细描清淡的精致。

前者如图14-23的树叶,只见苏来麻尼料呈色特征—晕散、黑斑和串珠现象,而不见叶脉茎筋。

后者如图14-21所示,叶脉清晰,茎筋毕露。

这显然也是不同画师的不同画法。

读者既不能以后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相反处之。

从树叶的不同画法上,可见元青花瓷器纹饰图案的多样性。

关于蕉叶蕉叶的图案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作为一种传统纹饰,它在元青花瓷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里所指的作为辅助纹饰的蕉叶图案,是已经抽象成长三角形的那种纹饰,而不是指自然状态的植物蕉叶图案。

因为作为辅助纹饰的蕉叶纹和作为主要纹饰的岁寒三友或者池塘芭蕉纹中的蕉叶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

蕉叶纹出现在玉壶春瓶上最多,在我们统计的22件元代玉壶春瓶上,有10件绘有蕉叶纹,占45.45%。

而玉壶春瓶上,绘有全器龙纹(不包括分区龙纹)、凤或孔雀纹以及人物纹的,一般都不会出现蕉叶纹。

其他绘有蕉叶纹的器物有觚、盏托、高足杯和执壶等。

官鉴鉴赏丨故宫博物院——元青花赏析

官鉴鉴赏丨故宫博物院——元青花赏析

官鉴鉴赏丨故宫博物院——元青花赏析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

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

附狮纽伞形盖。

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

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

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

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

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

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

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

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

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

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参见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

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

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

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

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

瓶身修长,有八棱。

肩饰斜格锦纹,锦纹下一周大如意云头纹,内绘凤或麒麟穿牡丹图样,瓶身中部一周绘4条白龙,衬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纹,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内绘牡丹花叶。

元代青花釉里红鉴赏~附高清微观图解

元代青花釉里红鉴赏~附高清微观图解

元代青花釉里红鉴赏~附高清微观图解
元代青花釉里红岁寒三友八方梅瓶~打样
在此我首先说明一点哦~这是一件到代真品、而且是大开门的东西;我不可能拿一件仿品在给藏友们讲着元代青花釉里红的鉴定方法!那么做很打脸、那种事我不干!你们更不要怀疑我的眼力和能力…
•纸上谈兵的理论有的是、一搜可以出来几百篇!今天咱就以实物为例详解高清图!
青料系苏麻离青进口料~发色蓝中泛紫!
苏麻离青近距离高清拍摄…
岁寒三友高清微观图:(120倍放大和140倍放大)
•上图系~蜂窝式铁锈斑!
•釉里红胎釉结晶拍摄…
青花部位~结晶体拍摄、微观气泡老化拍摄;絮状质变拍摄!
•修胎、修足~拍摄、还有火石红!胎骨麻仓土特征的拍摄!
如果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瓷器玩家:我想看到这里你已经明白咯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特征!
•学习瓷器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件藏品就可以研究明白一个系列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理论是想通滴!希望本文对藏友们学习元代青花釉里红有益。

元青花真品鉴赏:附多角度高清图及微观图

元青花真品鉴赏:附多角度高清图及微观图

元青花真品鉴赏:附多角度高清图及微观图•头条上很多藏友都展示着自己的藏品、我也经常看藏友们的朋友圈!就拿元代瓷器来说吧、有不少藏友都有收藏;有真品也有仿品……大多数玩的都是仿品、可以说真品屈指可数的几件!鉴赏元代瓷器并不是看看晕散和铁斑那么简单滴、晕散铁斑景德镇高仿可以仿出来;只是不自然、刻意点染滴!再就是青花漂浮、没有沧桑感;微观也没有老化、高仿画工要么过于精美而不是元代风格;低仿品画工过于粗糙!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三顾茅庐现代仿品的铁斑是刻意加重点染、而产生的铁斑;一看特别的假!更无古朴之感、青花是漂浮滴!元早期青花苏麻离青的流淌状的铁锈斑、进口料那种蓝中泛紫的美感!画工具有力道感、速度感;胎釉莹润如玉、宝光笼罩!元青花鉴定:画工鉴赏是非常重要的一关、仿品达不到三分像!元青花的微观老化是不可复制滴、不可仿造滴;任何人仿造不了!这也是瓷器做旧者不可抵达的领域!微观下胎釉的结晶、钙化、气泡的老化;柴窑烧造的特征、矿物质着色的特征,气泡的时代特征等等……目前作伪者仿造不了!麻仓土胎骨:瓷石和麻仓土配方胎骨的拍摄、胎骨加入了瓷石!元青花鉴定中胎骨鉴很关键!•很多没有玩过真品元青花的藏友、他们没有上手过真品;自认为他收藏的就是真品!其实不然、自己搞了几个瓶把仿品当成了真品收藏;然后看见真品时候吧~那跟他收藏的不一样哦、真品成了仿品•至正型元青花几乎没有晕散、几乎没有铁斑!发色纯正蓝中泛紫、为元青花上品…可惜哦、普通玩家压根不认识;他们会问你晕散呢?铁锈斑呢?这就是收藏圈的笑谈!•••还有一类人就是自己有一个元青花真品、然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一件概括了整个元代瓷器的特征、传说中的井底之蛙!•元青花麟凤纹四系扁壶••••这就叫真亦假时假亦真、颠倒黑白。

但是、真的东西假不了哦;假的东西吧永远是真不了滴!真正的玩家他们都是懂行滴…元青花市场上真品很难遇见滴、很多人玩着仿品然后还出来讲经撰文!真是天大的笑话、写着苏麻离青特征跟晕散论文;把一件仿品当成了标本~长篇大论、天大的笑话;只能是自欺欺人!•元代青花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现在很多玩家现在进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传统型元青花勉强识别;至正型元青花他们根本不认识!纸上谈兵~害咯他们哇、啥铁斑哦晕散滴;凹凸不平的胎釉、还有啥修胎指纳纹…你说的这些皮毛~试问谁不懂、恰巧你玩的是仿品!你懂的这点皮毛、景德镇做旧的研究的比你还明白……•元青花龙纹赏盘•元青花凤纹赏盘•至正型官窑元青花~唐太宗•••••至正型元青花不仅是元青花普通玩家没有接触过、包括很多专家他们也没有接触过!但是、很多大藏家还是可以识别滴!•元青花很多藏友喜欢、再次发布此文希望对元青花玩家和藏友有所帮助!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古董圈很多人那是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并不代表真的就是!更不代表~就是真的!。

岁寒三友中国文人的最爱,松竹梅高清绘画赏析

岁寒三友中国文人的最爱,松竹梅高清绘画赏析

岁寒三友中国文人的最爱,松竹梅高清绘画赏析古人迷之喜欢松、竹、梅画了又画,经久不衰到了南宋赵孟坚时才把松、竹、梅放在一起创“岁寒三友”之格他的画笔法严谨精致轻快明亮,飘逸萧散下面邀请名家之手的松、竹、梅一起加入岁寒三友群聊……© 南宋· 赵孟坚 | 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是哪三友?它们是松、竹、梅的合称,它们傲雪而上,生于逆境,经冬不衰,在岁寒中共荣。

在文人的心目中,松、竹、梅,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多见于古代器物、建筑上、绘画中常见题材。

梅寒而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冕/王冕,字元章,号老村、煮石山农、梅花屋主,浙江诸暨人。

擅画梅花、竹石。

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

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此幅则“万蕊千花,自成一家”,别开生面。

左幅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元· 王冕 | 《墨梅图》· 局部/徐禹功/徐禹功,南宋画家,终身布衣,自号辛酉人,擅长画梅竹,师法同代画家杨补之,得其潇洒之趣。

一株梅花横空而出,枝叶纷披,半压积雪。

恰如其时白居易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第二幅竹节上书有作者自己的提款:“辛酉人”。

如此漂亮精致的画,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欢:乾隆及众臣、明代徐守和、宋代画家杨无咎、书画名家赵孟坚分别在画中空隙处题跋盖戳~© 南宋· 徐禹功 | 《雪中梅竹图》局部/宋徽宗/文艺皇帝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诗、书、画”聚齐。

两丛开花的萱草,一株劲秀挺拔的腊梅,几朵绽放的梅花。

最为传神的是两只挤在一起的白头翁,缩身避寒,两只鸟眼圆溜溜,显得机警而敏感,似乎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就要腾空而去。

左下有画家题诗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细劲温润的用笔,安利给瘦金粉们。

© 宋· 赵佶 | 《腊梅山禽图》· 局部竹瘦而寿-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中华瓷纹饰——岁寒三友纹

中华瓷纹饰——岁寒三友纹

中华瓷纹饰——岁寒三友纹PAGEPAGE16中华瓷纹饰——岁寒三友纹民国·青花岁寒三友纹鹿头尊岁寒三友纹简介:岁寒三友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它们在冬天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青花松竹梅纹碗青花松竹梅纹碗碗心青花松竹梅纹碗底款青花松竹梅纹碗,清宣统,高7cm,口径13cm,足径5cm。

碗口微撇,弧腹,圈足。

白釉,青花发色浓艳,碗口沿内外及足墙均饰青花双环线。

碗心绘团云纹,外壁满绘松竹梅纹。

外底署青花“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松、竹、梅分别象征常青不老、君子之道和冰肌玉骨,这三种植物不畏严冬,故名“岁寒三友”,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

青花松竹梅纹盘青花松竹梅纹盘盘心青花松竹梅纹盘底款HYPERLINK"/?tag=5&wd=%E9%9D%92 %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HYPERLINK"/?tag=5&wd=%E5%B2%81%E5%AF%92%E4%B8%89%E5%8F%8B%E7%BA%B9&type=ws"\t"_b lank"松竹梅纹盘,明宣德,高4.2cm,口径21.4cm,足径13.6cm。

盘撇口,弧壁,圈足。

内外皆有青花纹饰。

盘心环以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山石、灵芝等纹饰。

外壁绘庭园景色,远方仙山云气缥缈,近有悠闲的贵妇等人物凭栏而立,以山水、杨柳等景物相衬。

口沿和足边各饰青花弦纹两道。

圈足内施白釉,中间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宣德青花瓷器造型敦厚端庄,釉面青亮,纹饰细腻豪放,笔法潇洒,一向被列为明代青花之冠。

此盘主题纹饰为松竹梅纹。

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寓意高风亮节。

外壁绘画的庭园仕女图为研究明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由于宣德时期青花原料数量较少,因此在青花器上绘制人物图案者为数不多,此器则更显珍贵。

瓷器上的岁寒三友

瓷器上的岁寒三友

瓷器上的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常用于比喻浊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

以岁寒三友作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常以“三友图”命名,这种图案也演变成为了瓷器上的纹饰。

岁寒三友纹瓷器,在宋代之前就有出现,元、明、清三朝达到巅峰,佳品甚多。

其中,青花岁寒三友纹瓷器,是元青花中的代表性瓷器,此时期的松、竹、梅苍劲有力,常以蕉叶纹修饰,画面饱满、清隽。

到了明代,岁寒三友纹瓷器在原本松、竹、梅共景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亭台楼阁、庭院山水,为岁寒三友添加了不少灵气。

且在画面布局上,格外注重留白,景物丰富却不显拥挤,这一点和其后的清瓷大相径庭。

清代时期,岁寒三友纹瓷器的色彩绚丽,注重写实。

明嘉靖青花岁寒三友图盘(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嘉靖青花岁寒三友图盘(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大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明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碗(正面) 大英博物馆藏明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碗(内部) 大英博物馆藏明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碗(底部) 大英博物馆藏明宣德青花岁寒三友纹碗(款识) 大英博物馆藏明成化青花岁寒三友高足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松竹梅寿字罐(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松竹梅寿字罐(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晚期青花松竹梅茶碗(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晚期青花松竹梅茶碗(底部款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晚期青花岁寒三友螭耳瓶(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晚期青花岁寒三友螭耳瓶(背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晚期青花岁寒三友螭耳瓶(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梅兰竹纹长颈瓶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玉壶春瓶大英博物馆藏明天启釉下彩松竹梅松鹤延年图盘大英博物馆藏清五彩岁寒三友图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清康熙青花瓷岁寒三友罐(附金属胆)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雍正斗彩岁寒三友茶壶大英博物馆藏明五彩岁寒三友纹竹形壶大英博物馆藏清康熙青花岁寒三友折沿碗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清康熙五彩岁寒三友纹碗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永乐青花岁寒三友纹长啥样?

永乐青花岁寒三友纹长啥样?

永乐青花岁寒三友纹长啥样?
一型一器说苏青(十八)
岁寒三友指松树、竹子和梅花。

松树四季常青,冬天迎风傲雪,寓意风格高尚。

竹子宁折不弯,中空寓谦虚。

梅花不畏严寒,在冰雪中怒放,又称报春花。

自古文人雅士十分崇尚这三种植物的气节,常以此自喻。

“岁寒三友”是瓷器绘画中常用的题材,但每个时期的绘画特点不同。

永乐青花岁寒三友图大盘
永乐、宣德时期松竹梅的画法极具时代特点,构图隽秀。

松树一改元代粗犷和鱼鳞皴的画法,树干主体细长弯曲,松针由元代的扇形改为圆形。

梅花少见留白,但有深层次过渡。

竹叶5—7片一组,呈松散状发散,竹竿较纤细。

主题纹饰外以缠枝牡丹为饰,口沿处绘卷草纹。

釉面与铁锈斑
釉面温润如玉,白中泛青。

青花发色深沉艳丽,铁锈斑深入胎骨。

折枝花卉图
大盘外沿以折枝花卉为饰,更显其高贵典雅,清新隽永。

底图
胎质洁白细腻,圈足细沙底干老,抚之润滑细腻。

铁锈斑与结晶斑微观图
微观图显示铁锈斑深入胎骨,但又不同于元青花的那种网状纹。

釉下结晶斑散布,时代特征明显。

此盘器型规整,画工细润,线条流畅,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永乐青花制品。

珠山八友作品鉴赏

珠山八友作品鉴赏

珠山八友作品鉴赏明清两朝皇家重视景德镇陶瓷生产,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物力,保征了皇家官窑景德镇陶瓷的质量,在景德镇陶瓷的胎体精细、釉质润净、制作规整、品种多样,特别是颜色釉瓷的精细讲究,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地,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

但是,由于官家的统治,又扼杀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成为了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桎梏。

景德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皇家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

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

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

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後矛盾。

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形也”。

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

年龄最大的徐仲南生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比年龄最小的刘雨岑年长32岁(刘雨岑生于1904年),可以说珠山八友在中国景德镇陶瓷艺坛活跃了近百年。

这个时期中国民族正处于"国破家亡,匹夫有责"的动荡时代,珠山八友在继承我国优秀景德镇陶瓷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民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营养,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瓷艺创作,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像一股清泉,一泄而下,不可遏止。

如王崎在瓷器上面人物,汲取了黄慎的写意手法,表现人物的衣纹和风姿,获得颇为奇妙的效果。

王大凡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彩料涂到瓷胎上的落地彩技法至今影响着景德镇陶瓷艺人。

文人士大夫文化在元代的下移——以“岁寒三友”瓷器装饰图案为例

文人士大夫文化在元代的下移——以“岁寒三友”瓷器装饰图案为例

文人士大夫文化在元代的下移——以“岁寒三友”瓷器装饰
图案为例
何凌珺
【期刊名称】《陶瓷研究》
【年(卷),期】2022(37)4
【摘要】“岁寒三友”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一组形象,代表着文人洁身自好,坚韧不拔,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北宋时期,这组图案开始出现在文人的诗文绘画中;到了元代,松、竹、梅的形象不仅出现在文人画中,并应用到瓷器装饰中,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装饰图案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岁寒三友”瓷器装饰的滥觞,从其文化内涵来看,是元代部分士大夫文化的下移。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何凌珺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中国瓷器装饰图案吉祥文化涵义探析
2.德化瓷器常见装饰图案的文化意蕴
3.从宋代瓷器装饰看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
4.中国瓷器装饰图案中吉祥文化的涵义
5.中国古代瓷器缠枝纹装饰艺术中的外来文化研究——清宫乾隆瓷器缠枝纹之洛可可装饰文化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代青花瓷笔法之美(组图)

元代青花瓷笔法之美(组图)

元代青花瓷笔法之美(组图)元代青花瓷笔法之美(组图)2003-11-30 00:00:00 来源:秀宝古玩网评论:0 点击:4061元代青花瓷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它的评价之高,影响之大表现在各个方面。

就笔法而言,我认为表现的也非常突出,让人惊叹。

有许多人认为是的可望不可及。

他生动自然,娴熟概括,收放有力,并充分掌握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特征.准确的把对象乃至神气,性格都艺术真实而生动的表现出来。

元代青花瓷笔法与吉州彩绘,磁州窑瓷画等有渊源关系,又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由于它特定的属性,生产目的以及生元代青花瓷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它的评价之高,影响之大表现在各个方面。

就笔法而言,我认为表现的也非常突出,让人惊叹。

有许多人认为是的可望不可及。

他生动自然,娴熟概括,收放有力,并充分掌握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特征.准确的把对象乃至神气,性格都艺术真实而生动的表现出来。

元代青花瓷笔法与吉州彩绘,磁州窑瓷画等有渊源关系,又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由于它特定的属性,生产目的以及生产方式,技术等一系列因素的原因,确立了元青花装饰的鲜明特征。

元青花瓷大部分产品是以民间瓷生产方式,确立了运笔活跃自然。

也有的属官府督办,应该还是民间艺人彩绘,所以元青花给人印象豪放。

有章法无拘于法则,有共同却不相同,很难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所列用笔定式来表述。

既可以说是单纯,又可说是丰富,但它特征明显有共同趋向,我的体会有如以下几点:一劲:是有笔力的意思。

笔力是内涵,古人形容用笔有劲,有“笔力能扛鼎”“笔墨若刻入缘素”等说法。

笔力的有没有,不在于笔划的粗细,而在于功夫的深浅,它是渐渐积累起来的。

正如青花艺人,从小学艺,专心致至,时间久了,功夫到了,深了,则笔下自然有劲,比如元青花火焰纹,水草纹等。

二老:就是说用笔老练。

老不是指用秃笔枯笔或用笔粗便,而是一种笔意,它稳健准确。

元青花用笔很难见到重笔.败笔。

它穿插自然,准确落笔,笔笔见功。

陶瓷器装饰纹样—— 岁寒三友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 岁寒三友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岁寒三友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通常以松、竹、梅为主题,此外,亦见以梅、竹、石或柏、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纹饰。

岁寒三友题材源于文人画。

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梅耐寒开花。

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受其风气影响,自宋以后常作为瓷器的装饰题材。

元青花瓷器上,有单纯描绘松竹梅的,也有加洞石芭蕉衬景的。

江西波阳出土的元青花瓶和江苏丹徒窑藏出土的元青花高足杯上,均为单纯描绘;而元釉里红玉壶春瓶上则有洞石芭蕉相伴。

明代瓷绘上松竹梅常与洞石栏杆构成庭园景致,如永乐青花松竹梅纹碗、青花松竹梅纹带盖梅瓶、成化青花松竹梅纹盘等。

清代瓷绘松竹梅纹刻意追求写实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雍正青花釉里红瓶,苍松、青竹与红梅交相辉映,生意盎然,并以竹叶藏诗“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

宣德松竹梅岁寒三友纹碗
宣德松竹梅岁寒三友纹碗
康熙岁寒三友观音瓶
康熙岁寒三友观音瓶。

馆藏元青花赏析(高清大图)

馆藏元青花赏析(高清大图)

馆藏元青花赏析(高清大图)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元青花研究热,到2005年国际拍卖“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高价成交时研究、仿制、收藏达到高潮。

随着市场利益的驱动,仿元青花大量出现。

最早仿元青花出现在景德镇,具体什么年代?通过老一辈仿制者的回忆,可以找到这个时间上的节点。

元青花的绘画风格总体表现:粗犷豪放,洒脱随意,娴熟流畅。

构图饱满、繁而不乱、一笔画、一气呵成、充分表现出画师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功力。

古人所具备的这些艺术底蕴、内涵、是仿品很难逾越而不能及的重要依据,采用平涂为主,使用勾、点、染、留白的技法,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画师把人物画面的行体比例、动作神态、面目表情、绘画的栩栩如生,动物、飞禽、水禽、花卉部分画的生动有活气。

元青花大器特别多,大盘、大罐、大瓶。

土耳其托布卡宫里有元青花大件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去的。

它大器多还有一个原因,跟蒙古人的这个性格有关,蒙古人粗犷、不拘小节。

比如高安出土元青花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

这样的就是把杯,喝酒用的。

我们现在的酒杯都很小了,它这个酒杯很大,底下一攥。

为什么酒杯做成这样呢过去他是马上民族。

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

”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

元青花的烧造质感:从光泽方面一般来说,老的元青花瓷的釉面都会反出一种深沉的光。

就是常说的宝光。

直观地看感到釉层较厚,好像薄薄的一层玻璃膜。

光从里面反出来。

柔和不刺眼。

新仿元青花没作旧的一般釉面火气较重,表皮有贼光。

经过作旧的有的虽没了火气贼光,也没有老物应有的宝光。

酸蚀的釉面显浑、发死,与真东西光亮显然不同。

具体些说又分几种情况:元青花,不必可以去追求它,它本来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需要做的就是多看实物,多找感觉。

每个人的层次有高有低,但是我想你每一次的接触实物,都会有新一层的认识,一次两次进步不大,次数的累积会让对文物的感受从量变变成质变。

多去看实物,感觉的积累就在一次次的参观中。

近些年来,中国国力迅速提升,推动元青花等中国古代文物价格屡创新高,相比西方一幅一两百年历史的油画售价高达几千万美元,依照元青花的地位以及七八百年的漫长历史,完整大器单件过亿元并不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有松 、 竹 、 梅三 种植物表现 , 但是都没 有 以某种方式组
合在一 起表达特定 的 “ 岁寒三 友 ” 之意 。 元 青花之 所 以出
现 “ 岁寒三 友 ” 图, 笔者认 为 : 元 代文人 画进 入 其发展 兴
盛期 , 其流行程度远胜 宋代 , 而 江 南地 区又 是元代文人 画家
最 活 跃 的地 带 , 元 末 四大家均 活动 于 此 , 由 于元 代汉 文人 地
艺和深 厚 的艺术修养 , 折射 出时代精神和 社会风 貌 。
元 青花 “ 岁寒三 友 ” 图常见 于 高足 杯 、 碗 等小件器 上 ,
大件器 坛 罐类 中也 常有所 见 。 高足 杯青花 “ 岁寒三 友 ” 图与碗 、
罐类青花 “ 岁寒三 友 ” 图在绘制手法 上 有显 著差 异 , 风 格迥 然
花 “ 岁寒三 友 ” 图高足 杯是其 中最 具代 表性 的作 品 , 其九件高
足杯 中绘制有 “ 岁寒三 友 ” 图的竞有三 件 , 其 窖藏主 人经 考 证
认 为可 能是 曾在朝 为官 的伍 兴 甫 、 伍 良臣父 子 , 均 为诗文 畅
达 , 不谐 于俗 的文 人 。
碗 、 罐类器 物上 的青花 “ 岁寒三 友 ” 图则表 现 出另一 种 截然不 同的风 格 , 其整体形 态基 本完整 , 只 是 由于 受 到 多层 装饰带 的影 响 , 其局 限于器 物腹部装饰 带上 , 上 下高度极其 狭 窄 , 结 果枝干 均 呈 极 为虬 曲的状态 , 其松 树 , 丁 部 粗壮 , 均 以整齐有序 的鱼鳞 皴法 处 理 树皮 , 松 叶呈 饱 满 工 细 的扇 形 ; 竹 千劲挺 , 竹 叶 以没骨 法 绘 出 , 工 整 秀润 ; 梅花 办 点 染有 序 、 清 新 雅致 。 总 之 , 表现 出 … ’ 种清 新 工 丽 的整 体 风 格 , 与高足杯 “ 岁寒三 友 ” 图的洒 脱奔放 的画风 形成极鲜 明的对 比 。 不过 , 它们在构图上 却有共 同点 : 那 就是松纹 与竹纹和梅纹共 同环 绕器 物 一 周 ; 三 者之 间虽 形成整体 , 但 互 相 不 进 行 穿插 , 这 也 是 与 明清 青花 “ 岁寒 三 友 ” 图的一 个显著差别。
元 青花 “ 岁寒三 友 ” 图毫无 疑 问是在文 人 画 的影 响下 产 生 的, 因 为其本身代 表 的是文人 士 大夫 的趣 向。 汉 文人 在元 以前 是 _卜分鄙 视彩 绘瓷 的 , 元 代这 一 倾 向虽 然没有 根本性地 转变 , 但是 , 绝大 多数汉 文人地位卑微 , 一 部分可 能在瓷窑充任 画 匠 , 从 而使文人 与劳苦 大众 的审美趣 味开 始接近 , 蒙元 统 治集 团的汉 文人 与唐宋文人 在 品性 _L 肯 定也 是有 很 大差 别 的 , 何况 在宋代各代名窑几 乎尽 行 衰退 的情况 下 , 也 使得他 们难 以得到 象宋代那样釉色纯美的单色釉瓷器 , 而景德镇青花瓷在胎釉上 比磁州窑强很多, 达到 了素肌 玉 骨之象 , 加之其进 口 青料极 珍 , 得到部分上层汉文人或其他汉化贵族 的青睐也是可 能的。 这 样 , 无 论 从创作方 面 还 是 从消 费群体方 面 , 都具备 了 “ 岁寒 三 友 ” 图产 生 的条件 。
位卑微 , 元 青花画 匠 中极可 能也有文人 画师 的存在 , 因此 , 其 出现文 人所喜见 的 “ 岁寒三 友 ” 图也 就在情在理 了 。 元
青花 “ 岁寒三 友 ” 图呈 现 出两 种不 同的艺术风 格 , 这 两 种
风 格交相 辉 映 、 相 映成 趣 , 显 示 出元 青花 画 师 高超 的绘 瓷技
阉娴 免 ~ 0 0 8 - &'
古 瓷品 鉴
挥洒 写意
清丽 工 细Βιβλιοθήκη 一 一 元 代 青 花 瓷 “岁 寒三 友 ” 图 赏析
汪 冲云 董亮
“ 岁寒三 友 ” 图又 称 “ 松竹梅 图 ” 或直接称 为 “ 三 友
寒 图 岁 友 ”




图最早 出现于 宋代文人 画 中,
瓷绘 中
最 早 的 “ 岁寒三 友 ” 图则 出现 于元 青花 中。 宋代磁 州窑虽
3 0 C E R A M IC
不 同 。 高足 杯 上 的松 、 竹 、 梅纹均 为折枝形 , 以极随意 的写意
手法 大笔甩 出一 I二面 点缀几组 松针 、 竹叶及 梅花 , 排列亦极随
意 , 显 得格外 自由洒 脱 , 极 具野 逸 灵动之 趣 , 与文人写 崽画风 格异 曲同工 , 表现 出~ 种文人情趣和 审美境界 。 高安窖藏元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