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的特性与发展路径
试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路径——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
化 。”发展社会 主义 先进文化 就是要大力推进文 化创 际关系 , 而和谐人 际关系的取得需要 文化 的支持 。
和提高全 民族 的科学文化素 质 。根据马克思 主义的群
大到一个社会 , 小到一个单位或家庭 , 只有做到人
众观点 , 在文化创新 的过程 中 , 必须坚持 以人 为本 的原 与人之 间的和睦相 处 , 才能形成凝 聚力 、 战斗力和创造 则。尊重和维护人 民群众 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体意识 , 满 力 , 才能充 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 为各项工作 提供强大的
试发社主先文的体径 论 展 会 义 进 化 具 路
— —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 的视角
峨眉校 区人 文社科 系 四川 峨眉 山 64 0 ) 12 0
( 西南交通大学
胡锦涛 总书 记在庆 祝 中 国共 产党成 立 9 0周年 大 关系 , 开创 “ 和” 人 的理想局面 , 是事业成 功 、 社会稳定 、
【 收稿 日期]0 1 1— 3 2 1 - 0 1
【 简介】 作者 浦仕勋(98 )男 , 17一 , 云南宣威人,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 区人文社科 系教师 , 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5 3
试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路径
21 0 2年 i 月
第 l 第 6期 3卷
足人的各方 面需要 ,积极 营造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所 需 动力支持。人是社会性 的动物 , 人的社会性 决定 了每一
的宽松 的文化体 制 ; 同时 , 充分运用大众传媒 和文化 个人在认识 世界 、改造世 界的实践 中 ,不是独 立存在 要 设施 ,采取容易 为群 众所接受 的 、所 欢迎的方式来 进 的 , 也不是单 独活动的 , 而是与许多人有 机结合在一起
逻辑、困境和路径: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多维思考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NO 4,2023逻辑、困境和路径: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多维思考郭 路(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99)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折射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革故鼎新的发展逻辑、文化认同的功能逻辑、海纳百川的共生逻辑、美美与共的政治逻辑。
当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价值多元与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待完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国际舆论格局仍是西强我弱的多重现实困境。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以中华文化为根,做好“两个结合”;注重文化“道”与“术”,强健人民精神世界;概括提炼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逻辑;困境;路径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3)04-0072-07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①。
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一、基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五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精准提炼和系统总结,这五个特性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五个逻辑。
(一)连续性: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作者简介:郭路,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刊图书资料部编辑,研究方向为统战理论与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1、游牧文化2、农耕文化3、商业文化(海滨)其中,1和3属于一类。
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
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
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
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
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
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
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心得体会800字11篇
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心得体会800字11篇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心得体会800字【篇1】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座谈会,聆听各位专家、学者对这一重要议题的深入探讨。
这次座谈会不仅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思考与交流机会。
座谈会在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会议厅举行,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二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互动;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座谈会上,我深受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启发,明确了文化传承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的创新。
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新颖的传播方式,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此外,与会者还提出,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
因此,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文化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同时,与会者也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避免文化同质化现象的产生。
结合本次座谈会的收获,我认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中的智慧和价值,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其次,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各地应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再次,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
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摘要】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缺乏传承人才、市场需求的不足等问题。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也成为一种趋势。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发展成为传统音乐传承的关键路径。
未来,我们应当重视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模式,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传统音乐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程度,唯有如此,传统音乐才能传承发展,为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增添新的辉煌。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现代传承, 发展趋势, 传承现状, 挑战, 融合, 数字化时代, 创新发展, 发展前景, 重视传统文化.1. 引言1.1 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内涵。
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
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艺术情怀和民间百姓的生活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传统音乐,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韵味,领略到传统美学对人类情感的启迪和陶治。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它传承了古代的音乐传统和审美情趣,凝聚了历代文人雅士和音乐家的心血和智慧。
中国传统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情感表达,通过音乐语言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神精髓和价值追求。
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2 现代传承的重要性现代传承的重要性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被淡化和遗忘的风险。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分析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文章首先界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强调了其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独特地位。
随后,文章提出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概念框架,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揭示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潜力与实践价值。
在论述过程中,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理论探讨等多种方法,全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
文章将重点关注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艺术审美、科技智慧等方面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其在教育、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创新性发展。
文章还将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路径选择及其实践策略,以期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它涵盖了哲学、道德、艺术、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世界影响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道德观念,同时吸收道家、佛家等多元思想,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
这种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追求道德完善与人格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还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注重整体思维,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实践,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再次,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当今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一、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文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新兴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数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从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两个方面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是指那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力。
在数字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上。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而为数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在数字文化领域的应用路径,以期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为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何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索有效的路径,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现实案例分析,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关于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启示性的观点,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探讨。
现有研究往往过于关注技术层面的应用和发展,而忽视了文化、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共42张PPT)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动力):坚 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博采兼容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
38
• 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 育和滋养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责任
27
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
28
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 荣。
42
10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A、指导思想: B、基本特征: C、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12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全盘西化”论:“我们必须承认 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 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 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 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 人,身体不如人。”
你能谈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哪些艰难的 探索吗?
6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全盘西化主义”:“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 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 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 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挑战的竞技场,每一项发展策略都像是一位勇猛的武术家,在挑战与机遇中拼搏。
这个竞技场见证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演变与成长,展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接下来,我将从传统武术的内涵、价值与启示三个方面,带您领略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世界。
传统武术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包含了武德修养、技术体系、文化传承三个核心要素。
武德修养,就像是武术的灵魂,强调武术家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技术体系,就像是武术的基石,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文化传承,就像是武术的血脉,将武术的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传承下来。
传统武术的价值广泛而深远,它不仅提高了武术家的技艺水平,更促进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技艺水平方面,传统武术能够帮助武术家掌握扎实的武术技艺,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传统武术能够传承我国武术的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传统武术还能够促进武术产业的繁荣,提高武术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传统武术的启示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它告诉我们,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需要全面考虑和统筹规划。
只有通过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我们才能真正发挥武术的价值,实现武术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呢?首先,我们需要转变武术观念,从传统的竞技武术向素质教育转变。
重视武术家的武德修养、文化传承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武术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武术教师培训,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武术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武术家的差异,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武术家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总之,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为我们指明了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_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1.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种哲学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中国文化有强大的同化和改造外来文化的能力,将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为中国固有的文化。
这是中国文化的强大的再造改造和吸收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爱,有墨家的无私大爱,有法家的严谨,有佛家慈爱和奉献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2.中国文化中有温情脉脉的仁爱文化这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仁者爱人的文化。
儒家文化更注重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更注重人伦之间的关系,他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
在当前,仍然有用!3.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现实的、强调脚踏实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相对于印度哲学的神学化,相对于西方的自然哲学,中国文化具有强调精神境界追求人的身心和谐的特征。
4.中国传统文化有以民为本的优秀传统在西周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了萌芽,到了儒家学说的第二号人物,孟子那里,以民为本的思想达到了顶峰。
孟子的仁政和王道理想,就是建立在以民为本的思想上的。
5.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崇尚诚信的有点中国人推崇诚实,在论语、中庸、大学和孟子等儒家的典籍中,诚是一种自然法则,而追求诚则是人的做人的法则。
因此,诚信是中国文化中的人伦法则。
6.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正义中国哲学历来倡导义为上,要做符合社会道义正道的事情,在利益面前,要选择正义,而不是利益。
所以,义利之辨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焦点所在。
7、中国文化倡导个人融于集体的家国意识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价值要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体现,所以中国人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家国意识,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企业文化有哪些特点
企业文化有哪些特点1.客观性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与企业相伴而生、如影随形。
无论人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也无论被人们感知到多少、认识到什么程度,企业文化都会对每一名企业成员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企业理念要素,尽管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其却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成员的思考、判断和言行。
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特征,被称为企业文化的客观性。
强调企业文化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在企业文化面前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地接受。
客观性正表明企业文化与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有其客观的内在发展规律。
人们不但可以去了解和评价企业文化,而且可以通过认识、掌握和遵循企业文化的内在规律来主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培育和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使自发的企业文化成为自觉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
2.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容易轻易改变。
这种稳定性是因为在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成员的认知和行为往往会有一个滞后,有时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同步发生变化。
企业文化改变时,通常最容易也是最先改变的往往是外在的符号层要素,然后是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层要素,最后才是内在的理念层要素。
改变企业成员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长期养成的某些习惯,有时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特别是企业成员的群体性理念和行为,就更加难以改变。
稳定性表明企业文化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时间的积淀。
企业领导者在进行企业文化变革、更新和建设时,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推动。
3.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任何两个人的个性会完全相同。
同样,任何两个企业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这种差异性,是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即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职责不同、企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不同、企业规模和企业成员不同等因素决定的。
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反映了其对企业本身的路径依赖性。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一、本文概述1、地域文化的定义与重要性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环境、历史传承、社会习俗、人文精神等多种因素共同塑造和形成的文化形态。
它涵盖了该地域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是地域内人们共同创造并享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历史性和传承性,是构成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精神标识,它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轨迹,是地区间相互区别和认同的基础。
地域文化对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可以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地区形象,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地区经济的繁荣。
地域文化也是地区内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是维系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纽带。
因此,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状况,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地域文化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我们还需要关注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和创新,探索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路径和前景。
2、地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地域文化研究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备显著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地域文化,可以为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征和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征和动力1. 引言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传承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支撑。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具有促进国家交流合作、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上,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文化保障。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文化领域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四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新动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背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并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
2. 正文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
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作者:钟家园朱景婷田逢印盛紫凡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2期摘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2003—2022年收录的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究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经历兴起和深化发展两个阶段,兴起阶段呈现技术驱动与政策导向的双重特征,深化阶段呈现技术流与人文流各展其能的双重特征。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技术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跨学科研究、乡村振兴及区域文旅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研究等将成为新趋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可视化分析;阶段特征;发展趋势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12.036数字时代,数字化浪潮一方面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解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挑战,使其面临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创新路径和成长空间。
近十多年来,为应对数字化浪潮,不同国家开启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日益重视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相关学术研究与实践也在这种大环境下蓬勃兴起。
为了更好地厘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路径,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2003—2022年北大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发表的161篇研究论文为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研究现状、相关主题、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探究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论“文化三民”的本质、体系与当下性——一种文化惠民、文化强民的发展路径
论“文化三民”的本质、体系与当下性——一种文化惠民、文化强民的发展路径作者:方亚萍,刘建华来源:《学术探索》 2014年第5期方亚萍1,刘建华2(1.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云南昆明650111;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北京100073)摘要:“文化三民”就是文化乐民、文化育民与文化富民。
“文化三民”有着科学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经济的理论路径依赖。
“文化三民”是以文化惠民、文化强民的理念推动城镇与乡村的文化建设,依照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路径,以梯次推进与并举齐张的方式,推动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三民”的深入实施,带动了系列文化惠民的新政策新举措;通过“文化三民”实现载体创新,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文化三民”实现方式创新,加快推动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文化三民;文化惠民;文化强民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5-0132-05一、“文化三民”的内涵与本质(一)背景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惠民工程”,这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在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明特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含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特征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具有别具一格的鲜明特质。
(一)继承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文明演进的产物,也是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的结果,具有继承性与超越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质一方面,作为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的继承性。
一个国家的文明建设必须立基于历史传统,没有历史传统基础的现代文明只会黯然失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作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动、碰撞、融合下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具有古老东方大国的民族特色,又具有世界文明的共同特性,是一种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具的文明形态。
(三)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整体建构中既善于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善于识别、批判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坚持了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
(四)真理性与道义性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真理性与道义性相统一的鲜明特质。
马克思主义是占据着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兼具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道义性,体现出其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特质。
五)全面性与指向性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肇因于解读现实的语境差异,其内涵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具有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的鲜明特质。
-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全面性。
相比于文化而言,文明的建构更加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路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形态,其产出规律、作用方式、传承路径等都表现出文化作为特殊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
无论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整合还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文化事业的建设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地区形象的营销还是城市精神的塑造,其逻辑起
点必然是对文化发展独特性的准确把握。
投入与产出:追求持久回报和整体升值
一般认为,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和其他产品和服务差不多,套用一般市场规律即可。
实际上,在许多领域里,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并不那么直观,而是表现为近期投入、远期产出;此地投入、彼地产出;局部投入、整体回报。
因此我们认为:
其一,在追求文化产品和服务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应注重从基础、底蕴等本质层面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回报能力。
这种回报尽管有时只是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状态的改善,但最终将通过城市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表现为价值增值。
文化是城市的底色,一切急功近利的创作至多只能算是“文化快餐”,应景敷衍只能增加“文化垃圾”!真正的文化必然反映民族智慧和心理的特征,反映一个时代的文明品质和精髓。
不管是建筑还是音乐;是雕塑还是文字。
它们影响当代,更流播后世;唤起审美愉悦,更塑造高尚情怀;产出商业价值,更创造社会效益。
因此,当我们致力于地区文化建设的时候,那些传承不衰的文化经典、植根于民众的传统精神,那些在历史的岁月中结晶为“文化”的一切财富,无疑都是赋予我们再创造灵感的生动范本。
其二,文化作用力有自身的辐射半径,它可能跨区域或跨行业。
因此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注重对文化圈的研究,不仅追求单个产品、景观的收益,而且追求文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的整体升值。
在某个特定区域的文化建设中,文化圈是以某个有足够影响力的文化景观或其他载体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发展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不但文化自身具有厚度和活力,而且经济、社会接受文化辐射而呈现一定的发展优势和整体特色。
所以,在文化圈中,无论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或者是文化设施,都不是惟一业态。
它与其他服务业态、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行为共同构成“文化共同体”。
“文化圈”也许是自然形成的,但对“文化圈”的理性解读是系统认识文化的力量和作用的方式,使人们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构建新的文化共同体,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导引、激活功能成为可能。
其三,文化的产出常常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在很多情况下,文化组织就地、直接实现投入与产出平衡成为一桩难事。
文化的价值外溢,但受益者并不因此考虑拿出钱来给文化产权单位作投入。
因此,政府作为地区利益的代表就必须制定适当的公共政策,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来考虑文化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经济与文化:文化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以文化为由头、媒介或手段去创造经济价值。
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或被动地作用于经济。
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习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
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
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
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接受来自“背景”的力量。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著作中,讨论了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儒教、道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阐述的实际上就是作为经济活动背景的文化因素。
第二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
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
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移植、嫁接、推行适合本企业目标和特点的文化因素,即强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引入外生变量,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人文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审美观念、情感、哲学、道德精神,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劳务之中,并随着商品的交换而让渡给消费者。
商业文化是由消费者文化需求对于商品与劳务的反作用而形成的。
由于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强大力量。
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逐渐弱化了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的依赖程度,人们不再拘泥于古今之辩、东西之争,“发展生产力”和“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选择和创新的主题。
第三个阶段,经济为文化的繁荣作贡献。
当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
人们不仅看戏、看电影时间多了,逛书店唱卡拉ok的机会多了,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也萌发了更多的文化诉求。
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
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
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为文化价值。
因此,以往“为经济而文化”的定势思维必将转换为“为文化而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成为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的极其重要的满足物。
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
不仅要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还要振兴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区精神;不但要以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价值。
所以,当经济活动被理解为文化创造活动时,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圈实际上已演变为文化圈,它们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创造人本、审美和科学精神。
每个企业都在生成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幢楼宇都有自己的楼宇文化,它们相互感染、影响,彼此模仿、借鉴,从而形成融企业个性、行业特色和区域风格的经济文化体。
继承与创新: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
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终结者和守夜者;我们就不是站在文化的入口处,而是站在文化的出口处。
我们津津乐道前人的创造和智慧,但很难给后人留下什么新的文化遗存。
所以,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来重新认识。
毫无疑问,优秀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继承和保护,无论是文物、历史街区,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如艺术、民俗等。
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理解上,依据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记忆能力,选择相应的继承方式。
概而论之,约有三种“继承”: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
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就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
第二种是合作,即与古人对话。
如果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为完美无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实的。
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古人的创造可能有瑕疵,他们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
因此,今
人应“踵其事而增其华”,发挥当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古人共铸文化精品。
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相冲突。
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得以不断传承。
第三种是创新,即与时代同行。
创新不是破坏,而是在科学继承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建立在与古人对话交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新的遗产,创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
目前,文化创新任重道远,方兴未艾。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经济圈内的文化建设,开发满足现代需求的文化业态,建设反映当代人智慧和水平的文化设施和景观,树立开放兼容的大文化观……每一项任务都富有挑战性,都是当今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要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
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
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
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
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