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

合集下载

实验扁形、线形和环节动物比较

实验扁形、线形和环节动物比较

扁形动物分纲与种类
可编辑版
4
真涡虫
可编辑版
5
华枝睾吸虫
可编辑版
6
日本血吸虫
可编辑版
7
猪带绦虫
可编辑版
8
可编辑版
9
可编辑版
10
可编辑版
11
假体腔动物(蛔虫)和真体腔
动物(环毛蚓)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解剖观察两种不同体腔的动物。
2.通过对蛔虫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了解假体 腔动物的一般特征。
3.通过对环毛蚓(真体腔动物)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解 剖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4.通过对蛔虫(假体腔动物)和环毛蚓(真体腔动物)的 比较观察,了解环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动物形态、器
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可编辑版
12
二、实验内容:
1.解剖观察假体腔动物(蛔虫)。
2.解剖观察真体腔动物(蚯蚓)。
3. 比较观察蛔虫和蚯蚓。
三、实验材料、用品和仪器:
材料:
1.蛔虫雌、雄浸制标本;蛔虫的横切片;蛔虫卵装片。
2.环毛蚓浸制标本、环毛蚓横切片。
用品:解剖工具,蜡盘,大头针,95%酒精,擦镜纸、福尔 马林(即40%甲醛溶液)、酒精乙醚混合液。
仪器:光标显微镜;普通显微镜;体视镜。
可编辑版
13
四、示范标本:蛲虫;钩虫;丝虫;铁线虫; 2.思考题:
可编辑版
1
二、实验内容: 1涡虫的采集、饲养观察和涡虫的切割实验。 2.观察华枝睾吸虫和猪带绦虫。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仪器: 材料:
1. 自采活涡虫、涡虫的整体封片和横切片。 2.华枝睾吸虫的整体装片。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第一章:扁形动物门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理解扁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扁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扁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特征和代表物种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二章: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理解扁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2.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扁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通过实物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扁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第三章: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3.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掌握扁形动物门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3.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扁形动物门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3.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和繁殖方式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过程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生命周期的适应意义第四章: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4.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掌握扁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4.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扁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4.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和适应策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的适应意义和生态作用第五章:扁形动物门的保护与利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扁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掌握扁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5.2 教学内容扁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扁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5.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扁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扁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分组讨论扁形动物门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式第六章:线形动物门概述6.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掌握线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理解线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线形动物门的分类和代表物种线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特征和代表物种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七章: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7.1 教学目标掌握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理解线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7.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线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7.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通过实物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线形动物门的形态特征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形态特征的形成和适应意义第八章: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8.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掌握线形动物门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8.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8.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特点和繁殖方式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命周期过程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生命周期的适应意义第九章: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9.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掌握线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9.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线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9.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态习性和适应策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生态环境和适应策略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的适应意义和生态作用第十章:线形动物门的保护与利用10.1 教学目标了解线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掌握线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10.2 教学内容线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线形动物门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线形动物门的利用方式和经济价值分组讨论线形动物门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的定义和特征补充说明: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扁形与线形动物门的主要区别,如体型、消化道结构等。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能够识别和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线形动物(1)基本特征线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门,身体呈长条形,没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没有节肢。

其身体表面有纵向的纹路,称为纵肌纹。

(2)分类线形动物包括扁形虫、绦虫、鞭虫等。

其中,扁形虫体扁平,呈叶片状,绦虫体细长,呈带状,鞭虫体细长,呈棒状。

(3)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线形动物多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淡水、海水、泥土、动物体内等。

它们的营养方式多样,有的是寄生生活,有的是自由生活。

2. 环节动物(1)基本特征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门,身体由一系列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一对足和一对神经节。

其身体表面有横向的环肌纹。

(2)分类环节动物包括蚯蚓、水蛭、多毛类等。

其中,蚯蚓体长而圆,水蛭体扁平而呈椭圆形,多毛类体细长而呈条形。

环节动物多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淡水、海水、泥土等。

它们的营养方式多样,有的是食腐生活,有的是捕食生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探讨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线形动物(1)基本特征1.讲解线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身体呈长条形,没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没有节肢,身体表面有纵向的纹路,称为纵肌纹;2.展示线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征。

(2)分类1.讲解线形动物的分类:包括扁形虫、绦虫、鞭虫等;2.展示不同种类线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征。

(3)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1.讲解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多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淡水、海水、泥土、动物体内等,营养方式多样,有的是寄生生活,有的是自由生活;2.讨论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让学生探讨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扁形、线形动物

扁形、线形动物

四、排泄系统——原肾管 由身体两侧的外胚层内陷形成网状、多分支 的管状系统,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细胞组成 盲管。焰细胞为盲管状,其顶部有一束鞭毛,数 量约有35-90根,鞭毛不断摆动,状如火焰, 故名焰细胞,焰细胞 周围体内实质中的过 多水分,可由鞭毛的 运动进入焰细胞,再 流经排泄管,由通向 体表的排泄孔排出。
三、绦虫纲 (一)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形态结构: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 身体分三部分: –头节:生有吸盘和小钩,附着在肠粘膜 –颈部(节): –节片:身体的其余部分由许多节片组成
米猪肉
猪肉绦虫幼虫
线形动物门
约12000种,常见的有人蛔虫、十二指肠 钩虫、斑氏丝虫、猪巨吻棘头虫等寄生虫,自 由生活的一般其长度不超过1mm,最大者如某 些海产种类也不过50 mm,寄生生活的线虫大 小差异却很大,小的仅和自由生活的相似,大 的其长度可超过1m。
扁形动物的体壁为外胚层(单层表皮)和 中胚层(肌肉层)紧密结合成的皮肤肌肉囊, 无体腔,身体被中胚层发育的实质组织占据。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一、涡虫纲: 二、吸虫纲: 寄生生活,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三、绦虫纲: 身体为长带状,由多数节片组成,有吸 盘和钩等器官,全部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肠道 等器官内。
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
端细胞法 原肠胚的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 分裂成细胞团,形成索状向内、外胚层之间伸 展,这种形成中胚层的方法称为端细胞法。
体腔囊法
原肠胚的内胚层向外突出形成成对的肠腔 囊,逐渐发育增大后与内胚层脱离,在内、外 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
中胚层的产生,一方面减轻了内、外胚 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和系统 的分化,另一方面促使了肌肉组织的形成, 增强了动物运动的功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 体制,感觉器官的逐渐发展,使动物可以更 快和更有效地去摄取食物,使整个新陈代谢 加强,消化系统发达,排泄系统逐渐形成。

初中扁形动物教案

初中扁形动物教案

初中扁形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准备:1. 扁形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2.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提问: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扁形动物的好奇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扁形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2. 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介绍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扁形动物在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2. 分析扁形动物对人类的影响,如扁形动物引起的疾病。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扁形动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强调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和保护扁形动物资源。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绘制扁形动物的特征图,加深对扁形动物特征的理解。

2. 选择一种扁形动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绘制扁形动物的特征图,巩固所学内容,并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时1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概述他们的主要特征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5.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问题导学】一、自主探究(一)代表动物:水螅1.生活环境:水草茂盛的___________。

2.结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体壁组成。

(二)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的__________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状,体壁仅由__________构成,消化腔有__________无__________。

(三)其他腔肠动物:淡水中有,海水中有海葵和__________、、。

(四)扁形动物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的动物。

3.举例:涡虫、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五)线形动物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__________中,有些种类__________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两头尖,有口__________。

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__________等。

(六)环节动物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包括动物和动物.2.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常见的环节动物,除了蚯蚓之外还有。

3.通过观察和学习蚯蚓可以知道: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性,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 ,以保持正常的,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摩擦.(七)蠕虫动物1.生活环境:主要依靠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__________。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第一节 第二课时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第一节 第二课时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眼点) 厘米 ➢ 腹面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眼点
口 咽 纤毛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涡虫的对称形式
与水螅比较,涡虫经身体的纵轴有几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 两部分?
初中生物学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左右对称)
8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在进化上有何优势?
初中生物学
身体分区:前后、左右、背腹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三、寄生虫病与健康生活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病发病情况
年份
感染率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1 1995 2000 2010
80.74% 63.60% 24.96% 6.46% 1.86% 1.19% 0.25%

消化腔




相同点:有口无肛门
不同点:涡虫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肠)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任务1:请观看视频,比较水螅与涡虫在下列各方 面的特点,填在表格中 。
比较对象 比较项目
水螅
涡虫
生活环境 运动 捕食 体形
水环境 附着或不定向
刺细胞 辐射对称 进化
水环境
定向 咽
两侧对称
环境 适 应
功能
适 应
消化
口 消化腔 口
数据来源: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病防治效果及其对策分析
初中生物学
小肠
蛔虫生活史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成虫
粪 便
受精卵

感染人的途径
感染性虫卵
土壤、水、瓜果蔬菜 (内有幼虫)

动物扁形教学设计方案

动物扁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等。

(2)掌握扁形动物的分类,如涡虫、吸虫、绦虫等。

(3)学会观察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扁形动物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扁形动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2)扁形动物的分类。

2. 教学难点:(1)扁形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2)扁形动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扁形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讲授(1)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讲解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等特征,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

(2)扁形动物的分类:介绍涡虫、吸虫、绦虫等不同类别的扁形动物,讲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扁形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动手制作:制作扁形动物模型,展示扁形动物的特征。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扁形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物观察:通过实物观察,检验学生对扁形动物特征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章 扁形动物门_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三章 扁形动物门_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三章扁形动物门_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三章扁形动物门教学目标1.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和猪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有关猪肉绦虫的标本或图解,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培养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3.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1)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寄生生活的动物”。

猪肉绦虫与自由生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只有认清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才能更好地预防、控制、消灭它。

(2)猪肉绦虫营寄生生活,而且它一生中要更换两次宿主,从宿主体内摄取营养,并能大量地繁殖自己的新个体,对人、畜危害极大。

只有很好地了解它的各方面的特点,才能达到预防人、畜患猪肉绦虫病的目的。

(3)通过学习重点内容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应寄生生活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的动物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是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规律的。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猪肉绦虫的生活史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1)从猪肉绦虫的发育看:由受精卵→成体,它需要更换两个宿主。

猪是中间宿主,人是终宿主。

猪是如何感染上猪肉绦虫的?人又是怎样传染上此寄生虫病的呢?这中间的过程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和生活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有些学生对“米猪肉”的理解也缺乏感性认识。

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要尽量加强学生们的感性知识,准备一些清楚的实物(囊尾蚴、米猪肉)或标本,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2)学校现有的挂图和参考书中:都提到“六钩蚴”和“囊尾蚴”的概念。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

扁形与线形动物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2. 掌握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 能够识别常见的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3. 常见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识别。

教学难点:1.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特征及其分类;2.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图片及实物标本;2. 教学PPT或黑板;3. 教学资料及参考书籍。

学生准备:1. 预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和笔。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动物的分类,引出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2. 讲解:讲解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身体形态、消化道、生殖系统等。

3. 分类:讲解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分类,举例说明各类群的特征。

4. 生活习性:讲解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寄生、自由生活等。

5. 生态环境:讲解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生态环境,如土壤、水域、人体等。

四、课堂互动1. 提问:请学生回答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2. 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展示:请学生展示所准备的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特征及其分类;2. 请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3.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续)6. 识别练习:展示一些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尝试识别并解释它们属于哪一类群。

7.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

8.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七、课堂互动(续)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扁形动物或线形动物,制作PPT 或海报,介绍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优秀课件

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优秀课件
即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 氏血吸虫 (S.mansoni)和日本血吸虫。 我国流行的为日本血吸虫,可引起血吸 虫病,该病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很 广,其成虫寄生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 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患者肝,脾肿 大,腹水,成人丧失劳动力;儿童发育 不正常,可引起侏儒症;妇女不能生育, 甚至丧失生命。
无肛门。再生能力很强,当 涡虫饥饿时,可将其内部器 官(除神经系统)逐渐吸收掉, 一旦获得食物,重新恢复原 状。
Hale Waihona Puke 无专门的呼吸系统和循环器官,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光细胞组成,无晶体,只能 感光不能成像.耳突具感觉细胞,味觉和嗅觉.
生殖季节是从早春到晚夏进行有性生殖,虽 然是雌雄同体,但进行的是异体授精。受精后排出 体外,发育成新个体。
自由生活,具不完全消化系统。纤毛和皮肤肌肉囊强化了运 动机能;杆状体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感官和神经系统发达, 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迅速。
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
生活在淡水溪流的石块下,以 小型水生动物如甲壳类或环虫为 食。
体柳叶状,长达15mm,头呈三角形, 两侧具耳突,背面有两个黑色眼 点,背面稍凸,多灰褐色; 腹面平色淡,密生绒毛。口在体 腹面后1/3处 ,后有生殖孔。
消化就可直接吸收利用,无特殊的消化腺
• 肠腔内有微绒毛,可增加吸收面积
生活史

体内移行途径 :
右心室
右心房
肺泡 蜕皮2-3次 气管 支气管 咽喉
肝脏
食道
肠系膜淋巴管 肠系膜血管

十二指肠
小肠 蜕皮一次
(孵化)
受精卵(无感染性)
经口感染
胚胎卵(感染性)
常见的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初中生命科学《扁形动物和线性动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命科学《扁形动物和线性动物》教学设计

第4章扁形动物和线性动物一、设计思路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寄生生活的动物”。

猪肉绦虫与自由生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只有通过学习懂得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才能更好地预防、控制、消灭它。

从猪肉绦虫的发育看:由受精卵→成体,它需要更换两个宿主。

这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和生活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米猪肉”的这一说法完全是陌生的。

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尽量增加一些感性知识,如准备猪肉绦虫图片或标本,“米猪肉”图片。

让学生在观察、学习、了解的基础上,体会预防猪肉绦虫对人类的感染所造成危害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有标本、图片,学生对浸制标本有恐惧、厌恶心理,教师应及时疏导学生心理感受,正确对待科学知识,取消对猪肉绦虫和蛔虫标本的恶心感。

关于线形动物门主要特征的教学,以蛔虫为代表,可以在教师讲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不同于扁形动物门的特征,最后,让学生知道线形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有哪些比扁形动物高等,有哪些属于低等的特点。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们的进化观点。

通过学习猪肉绦虫的形态和结构知识,学生们初步了解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结构和生理特点。

通过比较绦虫、蛔虫两类生物,在结构上、生理上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能更好地懂得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各自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进而明白,不同的动物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是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规律的。

即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性。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猪肉绦虫一组图片,学习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理解猪肉绦虫对人和猪的危害。

2.观察蛔虫浸制标本和图片,学会正确区分雌雄蛔虫;在比较蛔虫的形态特点与猪肉绦虫的区别中,理解扁形动物与线形动物在进化中的地位。

3.通过学习猪肉绦虫和蛔虫对人体的危害,懂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猪肉绦虫和蛔虫,明白寄生生活与自由生活动物形态结构的特点,知道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对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性。

八年级生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扁形动物这一类群,那它们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
10 min
一、扁形动物
【观看视频2】涡虫的捕食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请观看视频,比较水螅与涡虫在下列各方面的特点,填在表格中。
水螅
涡虫
生活环境
运动
捕食
形态(对称方式)
结构
消化
【课件展示】涡虫、龙虾、蝴蝶、海龟等两侧对称生物
【提出问题】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在进化上有何优势?
【分析问题】两侧对称的体型给动物适应外界环境带来极大的好处。首先,它使动物的身体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出现分工。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对敌害、食物定向;背面色深是保护色,有保护功能;腹面有纤毛可辅助其在定向的基础上较快速地运动,两侧对称的体形,为动物逐渐进化出专门的运动器官提供了形态结构基础,也扩大了动物的活动范围,使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可能到陆地生活。所以说两侧对称的体形利于捕食和防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寄生型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教学过程
2min
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腔肠动物这一类群中的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虫
【提出问题】它们外形多种多样却因为有共同的结构特征而归属到这一类群,你还记得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教科书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教学人员

扁形动物教案

扁形动物教案

扁形动物教案教案名称:认识扁形动物教案目标:1. 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了解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3. 观察和比较不同扁形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资料;2. 大型玻璃镜或投影仪;3. 观察镜或放大镜;4. 容器或饭盒;5. 扁形动物标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播放有关扁形动物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讲过的动物分类知识,提问:扁形动物属于哪一类动物?3. 学生回答后,导师将问题引向扁形动物的特点。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使用课件或图片介绍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扁平、无骨骼等。

2. 介绍扁形动物的分类,如蛔虫、吸血虫、刺盘虫等。

第三步:观察(15分钟)1. 分发观察镜或放大镜给学生,并给他们提供一些扁形动物标本。

2. 学生观察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第四步: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将扁形动物进行分类。

2. 分组讨论各组分类依据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分享给全班。

第五步: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代表性的扁形动物进行研究。

2. 学生从书籍、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关于所选扁形动物的信息,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

3. 小组成员合作撰写一份关于所选扁形动物的介绍,并准备展示。

第六步: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所选扁形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等。

2. 学生发表评论和提问,加深对扁形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第七步:总结(5分钟)1. 导师进行总结,强调扁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2.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加深对扁形动物的认识。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选择一种扁形动物进行研究并写一篇报告;2. 深入研究扁形动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的特点;3. 探讨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八年级上扁形动物教案

2八年级上扁形动物教案
从进化的角度看:扁形动物的体内出现了三个胚层;涡虫的神经系统较水螅发达;涡虫有口、咽、肠等器官的分化。教师可以把水螅与涡虫的形态结构对照表,出示给大家看。
但是,扁形动物仍有其低等的特点,如:有口无肛门,器官、系统还不健全等。
讲完生活史,可以请学生自己总结一下:①什么叫生活史?②什么叫寄生?③什么叫宿主?关于生活史的概念,不要讲得太多太杂了,可以根据猪肉绦虫的生活周期进行总结——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这种肉是不能吃的。误食此肉,会使人得猪肉绦虫病。猪肉绦虫也可叫猪带绦虫,它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动物,下面我们就以猪肉绦虫为例学习扁形动物门的知识。
2.关于猪肉绦虫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首先,让学生观察猪肉绦虫的成虫标本或挂图,同时思考:猪肉绦虫的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特点?哪些是与寄生相适应的?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生物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序号:2年级八集体备课时间:2013.08.28
交流课(是/否):_____授课时间:待定授课地点:教室
课题
扁形动物
课型
习题讲解课
备课人
余辉映
授课形式
面授




知识目标:
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和猪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预防工作呢?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帮助学生认识到预防猪肉绦虫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是:①不吃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米猪肉”。②不让猪吃到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粪便。
关于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进行总结。告诉学生:门的特征应该是属于此门动物的共有特征。最后可请学生把门的特征记住。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使学生理解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宿主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4.了解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对人的危害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5.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一般是两侧对称型。

两侧对称型的出现,也伴随着出现了中胚层,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运动能力和对环境适应的能力。

如由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型,适于固着、漂浮的本章教材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为代表,讲述扁形动物门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介绍了另一种寄生虫——血吸虫和营自由生活的涡虫。

教学目的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了解其他线形动物——钩虫、蛲虫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4.理解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蛔虫的生活史。

2.钩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线形动物在体内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有一个空腔——原始体腔。

腔中充满了体腔液,可以使内脏器官自由运动,为内脏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更有效地完成体内物质的循环和运输,更有效地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说明原始体腔动物比无体腔的扁形动物进化。

线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许多种类还出现了雌雄异体和异形。

如蛔虫、蛲虫等。

线形动物约有1万多种,分布极广泛,从热带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海,总之,在海水、淡水、土壤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

许多种类还是人、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主要寄生虫。

八年级生物《线形动物门》教案

八年级生物《线形动物门》教案

线形动物门教学目标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比较蛔虫和猪肉绦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通过学习猪肉绦虫的形态和结构知识,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有别于绦虫的蛔虫,在结构上、生理上又有哪些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呢?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认识蛔虫,让学生们一方面要找到二类生物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要区别二类生物的不同点。

通过比较和综合,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各自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最终目的是能更好地预防蛔虫对人类的感染所造成的危害。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因为:虽然蛔虫也是寄生生活的种类,但它不同于猪肉绦虫的特点是:身体是细长的,消化道已有口和肛门的分化,身体表面有防止消化液浸蚀的角质层,这些特征有的是线形动物独特的特征,有的是进化的特征(与前类比)。

可以说明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在进化的方向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二、教学过程1.引言的设计:(1)教师可以根据上章所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上章我们学习了有关猪肉绦虫的知识,知道猪肉绦虫是一种能够寄生在猪体内和人体内的寄生虫。

除了猪肉绦虫,人体内还有哪些寄生虫呢?——蛔虫、蛲虫、钩虫等。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出本课课题。

(2)教师也可以用蛔虫的浸制标本,引出本课课题:首先让学生观察蛔虫的浸制标本(最好是雄、雄在一起)。

然后提问:①大家认识这种动物吗?——蛔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为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的蠕虫类动物。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分布在海水、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但多数种类营寄生生活,常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外,其生活史复杂,并常有更换寄主的现象……。

第一节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Dugesia gonocephala)1. 生活习性与外部形态生活在洁净、阴凉溪流中的石块下,以小型甲壳类、环虫、螺类和昆虫的幼虫为食。

体柔软,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头部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耳状突(auricle),头背具两个黑色眼点(eyespots)。

背腹扁平,背部黑褐色,腹面密生纤毛。

口在腹面近体后约1/3 处,口后有一生殖孔,无肛门。

2. 内部结构与功能体壁涡虫为三胚层无体腔动物,其体壁从外向内由以下几层构成;表皮层(epidermis) 外胚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内有杆状体(rhabdites)基膜非细胞构造,具有弹性肌肉层中胚层形成,外环、中斜和内纵肌实质中胚层合胞体的网状组织,有输送和储存营养物、代谢产物、再生、生殖等功能。

皮肌囊(dermo-muscular sac)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相互紧贴而构成的体壁呈囊状结构包裹动物全身,称之为皮肤肌肉囊。

具有保护、运动等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道由口、咽和肠三部分组成。

咽可从口中伸出,有助于捕捉猎物。

咽后为肠,肠分三支主干,一支伸向前,两支向后,每支主干又反复分支并深入身体各部分,肠支末端封闭为盲管,无肛门,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故仍称之为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呼吸与循环无特殊的呼吸及循环器官。

气体交换靠体表的气体扩散(分压差)完成。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主要通过实质组织中的液体运送和扩散,营养物也可由分支的肠道送至身体各处。

排泄系统含氮废物主要通过体表排除。

具有原肾管(protonephridium)系统,通过焰细胞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涡虫原肾系统的组成及焰细胞的结构与作用(见图)。

神经和感官梯形神经系统;头部一对膨大的脑神经节,向后发出一对腹神经索沿身体两侧纵行,在腹神经索之间还有横神经相连,构成梯状。

感觉器官包括一对眼点眼点可感受一定强度的光线,使涡虫避开强光,但无晶体而不能成象。

平衡器(statocyst)、纤毛窝(ciliated)及耳突。

在两眼间有平衡器。

头两侧有耳突,耳突是司味觉和嗅觉的化学感受器。

纤毛窝是虫体表面的凹陷,司嗅觉。

生殖与发育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横裂生殖;条件较好时常从咽后部缢断,形成两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涡虫雌雄同体,配子生殖在春夏季生殖期出现生殖腺。

雄性生殖系统精巢位于体前方数对。

由精巢→输精管→储精囊→阴茎组成。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位于体后方一对。

由卵巢、输卵管、卵黄腺、交配囊 (即受精囊)、肌肉囊、总输卵管组成。

雄性的阴茎和雌性的总输卵管均开口于生殖腔,通过生殖孔与外界相通。

第二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的体制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从口面到反口面)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两侧对称在动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1)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为前后、背腹和左右,神经和感官向前集中形成了头部,背部司保护、腹部司运动,使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

(2)使动物由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向水底爬行生活发展,为动物由水底爬行过渡到陆地爬行奠定了基础。

2. 出现了中胚层(Mesoderm)扁形动物的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出现了发达中胚层。

它对动物系统演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导致一系列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和生理功能进一步复杂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提高了动物的整体新陈代谢水平;肌肉层与两侧对称强化了动物的运动机能,又促进了动物的消化、排泄等代谢功能的加强,亦促进了神经和感官的发展。

还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对于动物适应外界环境极为有利,扩大了动物的生存范围。

(3) 中胚层的实质还具有贮藏水分、养料以及保护内脏的作用;也为动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创造了条件。

3.具有原肾管(Pronephridium)原肾管是由外胚层沿身体两侧内陷形成的网状多分支的管道系统,它由一对纵行的排泄管及其许多分支的小管及末端的焰细胞组成的盲管,其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部分代谢废物亦可随水分排除。

扁形动物的含氮废物应主要由体表排出。

一些海产种类的原肾管退化或消失。

4. 出现梯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扁形动物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体前端的脑神经节和由其发出的腹纵神经索及横神经组成,它使神经传导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但其神经细胞没有完全集中在中枢神经,如横神经(transverse commisure)。

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神经与感官退化。

5.不完全的消化系统(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扁形动物的消化管有口无肛门(与腔肠动物相似),为不完整的消化循环腔。

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吸虫纲)或消失(绦虫纲),靠体表吸收寄主已消化的营养物质。

6.生殖与发育扁形动物多为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发达,形成了固定生殖腺、导管和附属腺体;出现了交配现象和体内受精,为动物向陆生过渡创造了条件。

寄生种类的生殖能力极强。

扁形动物多数为间接发育,经过多种幼虫阶段。

海产自由生活的种类为螺旋型卵裂,个体发育要经过牟勒氏幼虫(Muller ,s Lava)期。

扁形动物的螺旋式卵裂和牟勒氏幼虫图※螺旋式的卵裂(spiral cleavage)见于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是不等的全裂。

即细胞纵裂至4胞期后,横分裂分为4个大胚胞和4个小胚胞。

此时分裂成的大小胚胞不是互相垂直,而是与纵轴成45度角(斜的方向),每一小胚胞刚好在2个大胚胞上方,如此继续往复分裂,呈螺旋形。

第三节扁形动物的分类和重要种类目前已知的扁形动物约15000种,一般分为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

1.涡虫纲 (Turbellaria)主要特征多数营自由生活,神经与感官发达,体表具纤毛,消化系统发达。

海洋生活的间接发育种类经过螺旋卵裂和牟勒氏幼虫阶段。

重要种类微口涡虫(Microstomum)、三角真涡虫、平角涡虫(Planocera)等。

2.吸虫纲(Trematoda)主要特征全部营体内、外寄生,头部不明显,神经及感官退化。

体表发生特化(纤毛消失,上表皮特化为富含粘多糖的合胞体结构,具皮棘,皮层的细胞核埋在肌肉层之下,可以抵抗宿主消化酶的作用)。

消化系统退化,行厌氧呼吸。

生殖系统高度发达,多为雌雄同体,产卵量极多。

生活史复杂,通常有1—2个中间寄主。

重要种类中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等。

华枝睾吸虫体柔软,柳叶片状,背腹扁平,体长约 15—25毫米,宽3—5毫米。

体前端稍窄,具一口吸盘,在体前端约1/3 处的腹面还有一腹吸盘,吸盘富于肌肉,为吸虫的附着器,用于吸附在寄主的胆管壁上。

体表无纤毛,体壁最外层为合胞体表皮的原生质层,内含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称为皮层,皮层基部是外胚层来源的基膜,皮层之下为不发达的环肌、纵肌与斜肌。

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下沉到中胚层的实质中,通过细胞伸出的细长的胞质通道穿过肌肉层与皮层相连。

皮层的构造不仅可以对抗宿主体内酶的消化作用,而且对于吸虫通过体表吸收寄主的营养物质和进行气体交换都有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简单,包括口、咽、食道和肠。

口位于口吸盘中央,咽肌肉质,食道短,肠分为两条盲支,沿身体两侧直达体后端。

由于咽肌的舒缩使华枝睾吸虫可以食取宿主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胆管内分泌物,以细胞外消化为主。

另外吸虫还可以通过体表吸收环境中已消化好的营养物质。

华枝睾吸虫没有呼吸器官和循环系统。

由于寄主消化道内几乎无游离氧存在,因此行厌氧呼吸,通过糖酵解作用产生能量。

华枝睾吸虫具有原肾管系统,在身体的两侧具分支的排泄管,其分支的末端止于焰细胞,排泄管经左、右收集管将多余水分及其携带的代谢废物汇合到体后端略呈S形的排泄囊中,最后由体末端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华枝睾吸虫为梯形神经系统,但不发达,咽旁有一对神经节(脑),其向体后发出6条纵行神经,它们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成阶梯状。

感觉器官退化。

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生殖系统构造复杂。

雄性生殖系统有一对发达的精巢,在体后1/3处前后排列。

呈树枝状分支(虫体因此得名)。

每个精巢的中部发出一输精小管,前后精巢的输精小管汇合为一条输精管,向前扩大形成储精囊,储精囊前行并开口于腹吸盘上方的雄性生殖孔。

雌性生殖系统位于精巢有一个分叶状的卵巢,卵巢中部由一短的输卵管通到前面的卵模和子宫,子宫盘曲折叠,内充满大量卵子,迂回前行并开口于腹吸盘上方的雌性生殖孔。

卵巢后有受精囊和劳氏管各一个,受精囊是储存精子的地方。

卵黄腺→卵黄管→卵黄囊梅氏腺↓↓卵巢→输卵管→卵模(成卵腔)→子宫→生殖孔(腹吸盘上端)↑↑劳氏管受精囊劳氏管的作用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排出多余的卵子。

它们与输卵管相连。

身体两侧肠支外缘有许多卵黄腺,通过左、右卵黄管汇集身体中部两肠支外侧的卵黄腺分泌的卵黄物质经卵黄总管排入成卵腔,后端输卵管与卵黄总管相通连,三个管道汇合处膨大为成卵腔(卵模),成卵腔上端与子宫相连。

在成卵腔周围还有一簇单细胞腺体,称为梅氏腺,其分泌物有助于卵壳的形成。

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终末宿主第一中间寄主第二中间寄主(人、猫、狗) (纹沼螺)(草鱼)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内,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人患血吸虫病,其中间宿主为钉螺,虫体感染形态为吸虫的尾蚴。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体细长柱状,口吸盘与腹吸盘几乎等大,腹吸盘略后于口吸盘且突出如杯状。

雄体较短而宽,乳白色,体长 10—20毫米,体宽0.5毫米,腹面具抱雌沟;雌体较细长,暗黑色,体长 12— 26毫米,体宽0.3毫米,性成熟的个体通常雌雄合抱 (雌体镶于雄体的抱雌沟内 )。

消化道开口于口吸盘,无咽,食道后有两个左右分支的肠支,至体后约1/3 处又汇合为一盲管。

日本血吸虫的神经感官退化。

雄性个体有精巢7个,在体前端排成单列,各通过一输出管向前汇合成一输精管,再向前膨大为储精囊,雄性生殖孔开口在腹吸盘之后。

雌性个体卵巢一个,椭圆形,位于虫体中部,输卵管自卵巢后端发出绕至前端与卵黄管汇合膨大为成卵腔,向前与一长的管状的子宫相连,其内充满卵,雌性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后方。

卵黄腺位于身体后1/3 肠的两侧,由卵黄管后连卵黄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