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3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3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3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1在本次的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有收获。

如今就我在学习中的一些看法来作一下总结:在培训中建立共同愿景。

老师的共同愿景是提高专业素养、实现专业进展。

培训是老师实现专业进展的捷径。

为此,各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主动开展校本培训,把培训目标和老师专业进展的共同愿景紧密联系,使老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进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鼓舞老师追求卓越,促使他们争当“教育家”。

1.通过培训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老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同学的学习主体地位,敬重同学的主体性,为同学的自主学习制造条件;要由学问的传递者转变为同学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自主探究,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反思性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发觉自身缺乏,改良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要争当课程开发者,不做课程的消极接受者、忠诚执行者,而要参加课程开发,获得专业进展的机会,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要成为讨论者,讨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既探究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行途径,又力争把胜利的教学阅历上升为教学理论。

2.通过培训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学校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展。

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必定要求中学校老师实现自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详细说,就是要通过培训促使老师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阅历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学问型转向综合学问型,由注意学问传授型转向素养培育型,由传统的个人奋斗型转向现代的团队合作型。

3.通过培训加快专业进展。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阔老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们要通过培训促使老师拓展专业学问,加深对课程学问、同学学问和教学学问新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自身在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学问,向学者型老师进展;促使老师提升专业技能,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提高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力量,提高问题解决及行动讨论的力量,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力量,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进展的力量;促使老师健全专业情意,确立为同学进展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教育抱负,规范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浅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摘要: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学科课程中,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怎样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研究与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指导我们对课程整合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认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丰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整合”是人们在教育领域内追求与实践教育教学最优化的过程,是以师生对相关信息的搜索、加工、应用进而在观念领域中对不同教育方案进行建构、比较选择求得最优解的教育实践过程,这种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多纬度的整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综合素质与塑造健全人格的完全整合。

因此,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发挥其技术、资源优势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从而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目标。

二、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与特征从教育信息化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首先要求教师在把握信息技术,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训练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和掌握信息技术并主动在信息环境中获取知识。

因此,教师对课程、教科书、教学材料、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独到把握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普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对现代信息环境的准确领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特征、方法、策略的掌握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达成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根本保证。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一、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

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1)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这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

这里的信息化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乃至互联网等和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施教环境。

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在这种环境中展开。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3.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零敲碎打的行为,而应该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找到整合实践点,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使课程整合有效进行和持久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理论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也是与它的优越性是分不开的。

其优越性如下: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由教师单一讲授方式相比,信息技术能够把讲授的内容以多种方式媒体展示出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向学生讲授种子的组成部分是教师无论怎么向学生讲授哪是子叶哪是胚根,哪是胚轴,学生们还是不会理解,有了整合就是不一样了,一段视频下来相信同学们肯定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认识。

自然也能提高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能跟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要求把传统的“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而变成了主动地学习的过程。

如在课堂上老师把要探究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同学可以借助网络,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既能有效完成课堂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能爬多高就爬多高,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

肯定比教师一味讲授更有效果。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时,他先让学生观看幻灯片,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有各种形状的地砖铺成的地面,然后提问学生:“你家里的地板是有什么图形的地砖铺成的?”进而用幻灯片提出问题:“如果只用一种正多边形拼地板,需满足什么条件?”并分组讨论“讨论1用大小形状相同的正三角形纸板能否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讨论2用大小形状相同的正四边形纸板能否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讨论3用大小形状相同的正五边形纸板能否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讨论4用大小形状相同的正六边形纸板能否拼成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带着问题,用课前准备好的多边形纸板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建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建议

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 � 达到培养学 � 生创新精神与实践 � � 能力 教学中 就像使 用黑 板 粉笔 纸和 笔一样 自然 流畅 要 使 的目标 � 教师把计算 机作为自 己真正的工 具 " 这种观念 把课程整 合 即仅 仅把信 息技术 作为演示 和 的重点放在 使用计算 机上 /01$2&’34*56789:; � � 教育观 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原动力 因此教学观 念的 能动性 转变已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 教师的教育观念制 新的信息 技术虽然很强大 但 我们不应错误地认 为教育 约并决定着 教学目的 教 学形式和方 法 而且对教 学实践 具 改革将听命于这些技术 因为 "教育决不仅仅是技术支持 它 � � 还包括很多内容 教育中蕴含着成长的原则 是一项 社会文 有导向作用 � 当前 虽然我国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 � 但相 当一部分人头脑中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根深 � � � 蒂固 许 多学 化工程 无论是否进行改革 教育的首要基础 是人 理 想和价 � 校的教师把 教学定位 在培养优等 生 提高升学 率上面 不 愿 值观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的 学生应是一个积极 的探究 在信息技术融合于课程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 力 这种 浅显 者 学习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 � �
在 新一轮的 课程改革 中 � 信 息技术与 课程整 合无疑 成 的眼光抹杀了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 � 了课程改革 � 中的一个 � 重要组成部 分 越来 越多的 教育工 作 整合目标的错位 者投身到整合当中 随着以计算 机为核心的信 息技术的不 断 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是 信息 技术应 � 发展及 其在 教育中 的应 用 教育 本身 从教 学目的 内容 形 成为课堂活动的组成部分 为适应 素质教育目标的新 型教学 � 式 方法 到组 织 最终 都将 发生根 � 本性 的变革 但这 种变 革 结构提供一个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不是一蹴而就的 � 需经历许 多中间过程 在整合过程中 � 存在 目 前 一些地区 的教育信息 化过程 中纯工 具 纯技术 意 着许多问题 这 些问题不 解决 就不能真 正实现信 息技术 与 识非常严重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中只关注技 术层面 � 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整合实 践中 有 几个问题引起了笔 者的 的问题 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 程中强调对信息技 术的使 � � 思考 用 忽略了对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 目标的达成严重影 响了学 !"#$%&’()*+,-. � 生身心发展 信 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 是指在 课程教学 过程中 把信息 技 教育应抓 本质的东西 不能为 了使用技术而使用 信息技 � � 术 信息资源 信息 方法 人力资源 和课程内 容有机结 � 合 共 术 使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完 成课程目标 完 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 信息技术与课 成依靠其他教学手段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更好地促 进学生 程整合的本 质与内涵 要求在先进 的教育 思想 理� 论的指 导 的全面发展 不能忽略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质 � 下 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作为促进学生自 主学 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首创精神 � � � 习的认知工 具 丰富的教 学环境的创 设工具 并将 这些工 具 学要素和教 学环节 经过 整理 组合 相互融 合 从而促进 传 大 多数教师 对信息技 术与课 程改革 并没有形 成一个 清 较有代表性 的一种理 解就是 "把 计算机 技术融 入到各学 科 全面地应用 � 到各学科 教学过程中 使 各种教学 资源 � 各个 教 晰的概念 以为 在教学中 使用了信息 技术就是 课程整 合 比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合集5篇)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合集5篇)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合集5篇)篇1: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那么,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检测方法呢?一、课程整合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四个方面,相应的能力可以称为“信息能力”。

这种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已和体现传统文化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不可或缺。

换句话说,“读、写、算、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

由于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广泛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学校里开设了大量的计算机素养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纵观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为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环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I f r a i n t c n l g n u r c l m o f r t h o y p n e n o m t e h o o y a d c r i u u c n o mi t e r o d r o y
L】 u— n i U S al
( e o gin rv c d ct nis tt, abn 10 8 , hn ) H i n j gP oi ee uai tue H r i 5 00 C ia l a n o n i
收 稿 日期 :20 —0 —1 07 3 5 修 订 稿 日期 :20 07—0 3—2 5
作者简介 :刘 苏男 (92~) 男 , 15 , 黑龙 江省教 育学 院高级 讲 师 , 事 教 学 和 电教 研 究 工作 。 从
式” 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 面就 针对这 方 面的 意义作 进 一步 的 阐述 。
最充分地反映信息文化的这种内涵就是信息技
术课程 的本 质 ; 力培养 学生 获取 、 努 分析 、 加工 和利 用信 息的知识 与能力 , 为学生 打好 全面 、 实的文 化 扎 基础就是在开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 目标 。
上 是 采用第 一 种 模 式— —单 独 设 课 ( 而且 那 时是 叫“ 计算 机 课 ” “ 算 机 应 用基 础 课 ” ; 9 或 计 )到 o年
化教 育 、 学过 程 的 多种 宝贵 特性 , 些特性 的 集 中体 现 就 是 能充 分发 挥 学 生的 主 动 性 与创 造 教 这
性, 从而为 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 课程整合 ; 理论 ; 思考
中图 分类 号 : P 1 ,3 T 3 1 1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9— 2 0 2 0 )5 0 5 3 10 3 3 {0 7 0 —0 4 —0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

2012.No4 0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

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学校的投入。

许多学校也配制了多媒体教室,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学校的公开课开展得如火如荼。

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不但出现了整合认识上的误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步伐。

1 主要问题1.1 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凸现了新课程标准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 陈 梅(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获取材料来实现。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失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定位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限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绝对化倾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探索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涵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将成为一个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一、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整合具有以下含义:⑴整合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是整合的主体,整合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与学。

整合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⑵整合是有机的融合。

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成分,又是教与学的工具,整合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又能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创设教学环境。

通过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认知和自主学习。

⑶整合是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

整合引起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传统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强调指导性、探究式学习。

⑷整合使媒体优势互补。

整合将以系统论的观点综合应用传统媒体与信息媒体,各展所长,互为补充。

二、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构个别化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

⑴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克服传统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胡殿均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 221004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宠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把握整合的概念,勇敢的在实践中探索,并冷静的反思。

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整合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整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我国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多年。

然而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没有落到实处。

追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有些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深莫测,难以实现,无从入手;其二:也有些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只要“用了”,就是“整合”。

基于这些状况,下面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重新梳理,并对整合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与实践。

整合是一种思想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就是要运用这种思想和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使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技能的训练、信息素养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融到所有的课程及学科的教学之中,以促进教学改革,使师生得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整合的概念:1、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的效率;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要密切注意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构建“新型教学结构”,对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前者点明了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后者则说明了整合是一种思想方法,不是单纯的利用“工具”,它必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冲击。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树立信息意识;在信息时代,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树立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整合目标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 识。
实施方法
采用在线英语学习平台、模拟对话软件和英语影视资料等形式,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英语水平测试、课堂表现和教师评价等多方面评估,结 果显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明显提升。
案例三:某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整合实践
整合目标
01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自主学
习和协作学习。
实施方法
02
采用多媒体课件、在线互动平台和数学游戏等形式,将信息技
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效果评估
03
通过学生成绩、课堂参与度和家长反馈等多方面评估,结果显
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有显著提高。
案例二:某高中的英语课程整合实践
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客观 地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 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辅助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 化教学辅助,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在线教育平台的普及
人本主义理论
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价 值观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认为教育 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01
02
03
探究式学习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 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
协作式学习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 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提高 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面临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困难与挑战,以及一些创新的思考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为教育带来很多的好处。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形式,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利用虚拟实验、网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交流性,通过网络课堂或在线讨论等形式,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使得学习更加具有参与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可以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个性化教学、协作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许多的好处,但是要真正做到整合并不容易,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与挑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而目前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仍然较为薄弱,这就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持,需要拥有一定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而一些教育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有一定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机制,需要有成熟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管理和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2功 效 代 价 不 成 比例 。 .
视 作 为 学 习 主 体 的 学 生 “ ” 行 为 。有 些 公 开课 或示 范课 甚 学 的 至 出现 了 学 生 配 合 教 师来 “ ” 一 堂 课 的 现 象 , 不 是 学 生 演 好 而 的 实 际 出 发 来设 计教 学环 节 . 导 学 生 。 引
■墨

冷 旭 辉
( 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苏 丹 阳 江 江 2 20 ) 13 0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的 点 思 几 考
摘 要 :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 普 及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的 信 是 着 急是 信 息技 术课 程 和 其 他 学 科 双 赢 的 一 种 教 学模 式 。信 息 技 术 与 学科 教 学 整合 有很 多 优 势 : 活 了学 生 的 思 维 ; 重 了 激 注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 重 了“ 材 施 教 ” 培 养 了 学 生 的 能 力 ; 富 注 因 ; 丰 了学 生 的 情 感 : 降低 了学 习的 难 度 。 文就 信 息 技 术 与课 程 整 本
教学重点 。
3增 强 交 互 性 。 .
足 进 行 了分 析 。 最后 . 如 何 进 行 有 效 整 合提 出几点 看 法 。 对 关键 词 : 息技 术 课 程 整 合 优 点 弊 端 改进 措 施 信
对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的 目标 的 思 考 传 统 课 主要 从 教 学 目标 、 学 程 序 、 学 方 法 、 学 基 本 教 教 教 功 和 教 学 效 果 等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衡 量 ,主 要 突 出在 教 师 是 如 何 实施整个课 堂行 为, 以教 为 中 心 , 重 教 师 “ ” 行 为 , 注 教 的 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01-0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教学类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在“大整合论”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

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

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在“小整合论”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及其意义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式交互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深刻意识到,只有培养学生驾驭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把握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亦不例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方法和资源,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进行有机融合。

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是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理论层面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整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应运而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实践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整合模式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级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更高层次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更为课程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必然选择,那么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使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信息资和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够将知识信息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此,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误区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甚至将其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学科课程的过程,它将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变革影响.2.不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系统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新技术简单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根本途径和系统工程.整合是教学资和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是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和教学资,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3.教师的信息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点播系统等.这些软件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加上原有的常规媒体,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装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或对其一知半解,因此这些媒体或技术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对策和建议1.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层次的理解课程整合新课改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2.重视教学设计,整合过程要结合学科特点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知情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对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信息资的优化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良好的整合模式.3.加强教师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培训作为教师要注意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理念和技术是整合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熟炼掌握计算机技术.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数据处理软件E_cel,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 、Flash 、Photoshop 、视频和音频处理技术,网站制作软件Dreamweaver 、FrontPaget等,掌握了这些技术以后,把这些技术运用到课堂上,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4.积极构建教学资信息网络在网络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教与学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来.构建教学信息网络,并不是指硬件条件的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网,而是基于硬件网络的,打破自我封锁,实现网上教育资的共享,并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发和建设教育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资体系.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它在目前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还将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我们要不断地关注新的信息技术的产生并把它及时地应用并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而是 过多地把 时间花在课 件的设计上 ,过分 课 程整合 的过程 了起着 重要作用 ,但传统 教 作能够顺利进 行 ,同时也为学校 的信息化 建 的追 求 “ 外在 美” ;课件过 多的使用音 效、
动 画等花 哨的东西 ,不 自觉地 就把教学 目标 嘴 巴等传统 媒体讲清楚 的问题 ,教师就不 必
多媒 体课就是 把教学 内容搬 到课件 中去 ,整 手段 ,用在什 么地方 ,达 到什么 目的 ,而 不 多参加上级组 织的各类培训 和 自学 ;在校本 节课 就是看课 件。其实 ,这是 一种很片 面的 是 每节课都 必须用 。只有 这样 ,信息技术 的 培训 中,充分发挥 自己 的专 长 ,把所学到 的 认识 ,夸大 了课 件的功能 。甚 至部分教 师在 应 用才能有 的放矢 ,才能 与教学 内容 、教 学 技术传授给其 它学科教师 ,真正使 全体教 师
学习和发 展提供丰 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和有力 学生接 受新知识需要 一定 的过程 这一规律 ,
里 ,更多 的是充 当杂役 的角色 ,到最后还 没
的学 习工具 ,为学生 提供探索 复杂问题 、多 如果 内容过多 ,学生 往往疲 于接 受 ,找不到 有体现价 值的地方 ,而其他 学科教师 的价 值 角度思考 理解问题 的机会 ,丰富学生探 索知 重点 ,来不及消化。 识的视野 。在中小学 ,将 信息技术 与其 他课 可 以通过 升学率来衡量 ,这 就导致 了信息 技
现在教 师的职责 已经越来越少 地传 递知识 , 而是越来 越多地激励 学生思考和设 计那些有 动 ”、 “ 师 生互动 ”的生动场面 吗?另外还 思考 三 :新课标背景 下信息技术教 师如 何作为
存在课 堂容量过 大 ,知识 内容过 多等现象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


Ǚ 音

公式
阿基米德定律
F浮=mg
化学符号:
方程式
8 233
原子结构图
抛物线 滑轮
生物符号:
染色体
细胞
地理符号:
地区边界
中国地图
49
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媒体元素)
多媒体元素
文本 表达抽象概念,刻画事物细节和人的心理
蛙泳:是一种模 仿青蛙游泳动
计算机绘制的:物体轮廓(平面或立体图形)表达
作的一种游泳
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 出:
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 科教学的整合。
11
背景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 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 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 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 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IT与课程整合
同伴
教师
学员
社区人员
教、学、交流、 评价技术工具
全球 共享 课程
网络课程
多媒体 网络课件
父母和专家
引起教学结构的变革
学生
知识/技能 教师 课本 媒体
传授/答疑
发问 学生
学生
传统学习方式
数字化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最有效的途径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出
我国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
电子课本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专题资源库
整合工具:利用认知探究与评价工具学习
信息加工工具:文字处理工具,培养信息组织、
意义建构能力。
如:Word
知识建构工具:“几何画板”、作图、作曲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例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根据时代要求和课程整合的理念,把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强调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有机融合,并使各个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实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5.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其环节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社会调查、确定主题、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作品 、评价作品、意义建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概念,根本不能涵盖信息技术对人类教育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这种整合中必将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新的教学目标、方法及评价手段。本文试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将本校在整合的实践中所引发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在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提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学习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最后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问题中,并评价是否实现了问题解决的目标。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检测网络安全性、交互性,进行网络文明公德教育。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教学方案,进入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还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促进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学校课程内容,而且根据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还可革新、充实原有课程的内容。同时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必须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
6.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因特网环境下,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各自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同一主题,建立小组网页,交流意见,进行评比。
7.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要求学生构建“专题学习网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抛锚式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组成:①创设情境 ②确定问题 ③自主学习 ④协作学习 ⑤效果评价
2.支架式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组成:①进入情境 ②搭建支架,引导探索 ③独立探索 ④协作学习 ⑤效果评价
3.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包括以下环节: :①呈现基本情境 ②随机进入学习 ③思维 发展训练 ④小组协作学习 ⑤学习效果评价
4.Web Quest 模式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
温州十四中学 赵鸣强
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摘要]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改革。什么是整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的模式有哪些,整合的模式又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去探索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基本任务的自主学习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
课后拓展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的加深;通过应用网站等对课程知识进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至与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的教育。
五、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原则
1.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
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理论有密切的联系,没有一定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就没有了灵魂。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五个要素。影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是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吸取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奥苏贝尔等以“教为中心”的学与教理论之长,避两者之短,认为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与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
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是它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学习革命,迫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将带来传统教学策略和理念的革新。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正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正在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3.明确整合的目的——能力整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整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整合”和“过程整合”的这种课程整合形式,更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习者。
一、整合的概念
整合是指若干个体走向一致,它们的结合无明显间断的接触关系,这种整合强调的是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使当前行为保持在过去已往形成的某些理念之下的同时,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在某种目标的引导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从而产生新的功能。整合是一种和谐,需要被整合的个体对象的主动调节和适应这种和谐,整合也是一种互动,促使被整合的个体对象主动适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要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应该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再构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保障与基础。
2.理顺整合的途径——过程整合。“过程整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整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这一过程整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一、整合的概念
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例举
五、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原则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本文获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2002年度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温州市电教馆、市教育学会电教委员会2003年全市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入选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论文优秀文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涌现,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