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经验借鉴
日本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战略研究
论文分类号F13134单位代码 1 0 1 8 3密级公开研究生学号2002913015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日本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战略研究Study on the Evolutionary and AdjustableStrategies of Japa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作者姓名:徐彩晶专业:世界经济导师姓名:庞德良及职称:教授学位类别:经济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05年4月10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世界经济论文题目:日本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战略研究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2005年4月10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329号省政府办公厅网站中心邮编:130054作者姓名徐彩晶论文分类号 F13134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2002913015学位类别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世界经济培养单位(院、所、中心)东北亚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日本经济学习时间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论文中文题目日本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战略研究论文英文题目Study on the Evolutionary and Adjustable Strategies of Japa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关键词(3-8个)日本产业结构演进调整姓名庞德良职称教授(博导)导师情况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论文提交日期 2005年04月08日答辩日期2005年05月14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日本政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略_下_
本 经 济企 划 厅 调查 十年 间
,
,
年到
、
年的
,
大 国际 比 较 利 益 战 后 日本政府 先 后 制 定
的主 导 产业 可 分 成三类 第 一 类 是 新 兴 产 业
,
。
由政 府 科 技 厅 管 辖 的
,
用 引进 技 术 生 产 的
,
增 长最快 的
新技 术 开 发事业 团 负 责 将 大 学 或 国 家 科 研 机 构 取 得 的 成 果 在 全 国 范 围 内委 托 给 有 关 企 业 进行 商 业 性 开 发 新 技 术工 业 化 贷 款 制 度
品
。
三 大 产业 的 发 展 情 况 表 明
。
,
日本 的 产业 扶
年到
项
项
, ,
对 竞 争力 还 比 较 弱 的 商 品 则 推 迟 几
。
,
,
持政 策 是 十 分 有效 的 凡 列 入 产 业 扶持 对 象 的 产 业 都 在 极 短 的 时 间 内实 现 了 预 定
其 中技 术 含量 较 高 的 甲类 技 术
。
类技术
,
,
项 占
,
。
再 从 引进 技
。
。
民 经 济 的高 速 发 展 创 造 了 良好 的条 件
术 的 用汇 看 绝 大部 分 用 于 甲类合 同
汇的
一
。
日本 政 府 逐 步 放 松 了 对
又
富有 实 效 的科 技 开 发 政
,
年 代 甲类 合 同 的 用 汇 占 引进 技术 所需 外
一
。
,
口
不 可 避 免 地 出现 了 大 幅
日本战后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日本战后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日本战后的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我国来说,这些政策也可以提供一些有价
值的启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首先,日本战后的产业政策强调以市场为导向。
政府为企业提
供支持和保护,但同时也提倡企业间的竞争,以推动市场的发展。
这一点可以告诉我们,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合适的支持和保护,但
同时也不能垄断市场,应该鼓励企业间的竞争,促进市场的发展。
其次,日本的产业政策注重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他
们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完善了他们的生产和管理体系。
这样可以提醒我们,要注重创新和研发,通过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另外,日本政府还通过推行产业规划和整合,促进了一些产业
的优化和重组。
这也提示我们,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调
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之,日本的产业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
我们更好地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当然,我们也需要结合我国
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的产业政策,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
新世纪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
新世纪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罗捷一当前日本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日本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其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必须延伸到海外才能完成。
国际形势的变化往往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切身利益,对日本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全球大竞争的新时代,这从多方面冲击着日本的产业结构,使得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中那些不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要求的因素逐渐暴露了出来。
这主要表现在:1.日本传统的优势产业风光难再,已难以继续充当牵引日本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日本传统的优势产业由于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国际比较优势已经或正在消失。
一方面,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领域,日本已渐渐与美国拉开了距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受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威胁。
另一方面,在大众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日本已很难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抗衡。
二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为资本提供了空前广阔的舞台,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选择有利的投资场所。
随着日本国内资本每年大量流向海外,许多日本传统的支柱产业已纷纷将它们的生产据点转移到了海外。
从其中的行业情况来看,家电业的国外生产比率在90年代中期就已达到了60%左右,日本已由过去的家电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同期日本汽车工业的国外生产比率也达到了30%左右。
[1]由于日本传统支柱产业在泡沫经济时期的过度投资,造成了严重的设备过剩和雇佣过剩,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投资增长的余地很小。
2.原有主导产业趋于成熟,下一代主导产业尚待形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出现新的主导产业替代传统的主导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经济的活力。
然而目前,在日本经济中发挥作用的主导产业都已接近成熟,突出表现在家电和汽车产量的下降。
在日本国内,家电行业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
1996年,彩电的产量已降到648.6万台,仅相当于1990年的49%;磁带录像机的产量降到了998.4万台,仅相当于1990年的35.8%;收录机的产量降到139.4万台,相当于1990年的41.5%。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的扩 大 , 农村 的剩余 劳动力大量流 向大 城市 , 迅速促进 了 城市 化。 在城市 由小到大 的扩展 过程中 ,支撑其发展 的产 业
日本 的 重 化 工 业 在 二 战 期 间 受 到 了严 重 破 坏 .残 存
的生产设备在战后 又有 相当一部分充 当了对东 南亚各 国
的战争赔 偿。虽然战后初期 日本 政府通过采取倾斜 生产
北海道 同期 分别流出 了4 .万人 、62 5 8 3. 万人 、0 2 万人 、4 1万 人和65 . 万人 。2 世纪7 年代 以后 , 0 0 因公 害 、 污染和劳动力 成本等 因素的制约 .工业 出现 了向大城 市周边地 区分散
的趋 势 , 而 促 进 了 地 方 经 济 的发 展 . 口也 一 时 出现 了 从 人 U 回流 的 现 象 。1 9 - 2 0 年 , 关 东 地 区和 东 海 地 区 型 9 0- 0 7 南 -
i ÷
÷
方 式政策 , 进了钢铁 、 炭 、 促 煤 电力 等基础工业 和原材 料 工业 的发展 .但是重化工业 当时基本上是处于恢 复生产
且还改变 了出 口结构 ,使 I本在 国际分工 中处于越来越 E I 有利 的地位 。 2 促 进 劳 动 力 向 非农 产 业 转 移 , 进 城 市 化 . 推
变为城市地域 的过程 中 , 便在城市 中逐步消失 了。 第二产
业在相 当一段时 间内存 在于城市 内 ,是城市 发展 的推进
的阶段 . 生产设 备和技术水平还非 常落后 , 品也 以满足 产 下 降 .9 0 为4 %, 15 年 2 明显低于轻工业 的5 %。 8 2 世纪5 年代 中期后 , 随着经 济的高速增长 , 0 O 伴 日本 迅 速实现 了重化工业化 。重 化工业是按照基础原材 料工 业—— 加工组装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的顺 序迅速发 展 起来 的 。 中,0 纪5 至6 年代是钢铁 工业 和石油化 其 2世 0 0 学 工业迅速发展 的时期 ,0 0 6 至7 年代 是造船工业 、 械工 机 业 迅速发展 的时期 ,0 O 7 至8 年代 是电气机器工业 、 汽车工 业 迅速发展 的时期 ,0 0 8 至9 年代 以后 则是以半导体 、 计算
日本的收入分配与调节的政策及启示
日本的收入分配与调节的政策及启示【摘要】日本的收入分配与调节政策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税收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和贫困救助政策,揭示了日本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和政府的调节措施。
日本政府在收入分配与调节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教训。
本文总结了日本政府在该领域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对其他国家的启示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
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参考,可以借鉴和吸收日本的经验,以改进自身的收入分配与调节政策,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日本、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失业保险、最低工资、税收、社会保障、贫困救助、经验教训、启示、改进方向。
1. 引言1.1 日本收入分配和调节的重要性引言:在日本,由于经济结构多样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高技能和高薪资的职业相对集中拥有更多的财富,而一些低技能和低薪资的群体则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这种不平等现状不仅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日本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有效的收入调节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社会公平性。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调节政策,促进收入公平正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幸福感提升。
1.2 日本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却一直存在。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的Gini系数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达到了0.38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日本的收入分配不均衡,富裕阶层的收入占比较大,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相对较低。
尤其是在城乡差距方面,日本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更为明显,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机会。
造成日本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育程度、职业类型、性别等因素。
在日本,高学历和技能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而那些从事低技能工作的人收入较低。
在职场上,女性的收入往往比男性低,导致整体收入不均衡。
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一、本文概述《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中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日本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经济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变革。
文章将从历史和现代两个角度,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并评估这种变迁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将首先回顾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重点关注其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这包括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到工业化时期的重化工业,再到现代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我们将分析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们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这些产业结构变迁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将利用相关的经济数据和统计分析,评估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这种贡献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
我们还将探讨日本在面临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挑战时,如何调整其产业结构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我们将分析这些挑战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日本政府和企业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
我们将总结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深入理解产业结构变迁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和企业战略来应对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挑战。
二、日本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与其经济增长紧密相连。
从19世纪末期到21世纪,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主导向工业化过渡。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和资本,发展轻工业和纺织业,逐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第二个阶段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利用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力发展钢铁、石油化工、汽车等重化工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成为全球重要的工业大国。
第三个阶段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崛起。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注重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如电子、半导体、生物技术等领域,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升级和转型。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和启示
盟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参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八国 联盟 $ 开始进入了国际社会 ) 通产 省采用了包括低息贷款 #税制 #促进 出口措施和进口限制等政策手段 $ 并出台了一些振兴出口重化学工 业的政策)
进口 ) !#0# 年发生的第 二 次 石 油 危机 $ 又促使通产省出台了新的能 源政策$如石 油 储 备 政 策 $并 制 定 了节能法 ) 通产省制定能源政策主 要从经济效益 , 国家安全及社会稳 定角度出发 ) 在稳定社会秩序 $ 防 止工人失业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 果) 在改善能源政策的同时 $ 日本 开始致力于计算机 , 电子等知识密 集型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 0" 年 代 $ 为形成和推进知识密集型产业 的发展$出台 了 !特 定 机 械 信 息 产 业振兴临时措施法 "$ 投入了大笔 政府专项资金用于研发超大型集 成电路项目 ) 人们已将这个项目视 为日本 0" 年代后期推出的产业技 术政策的成功典范 $ 它为奠定日本 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及扩展在国际 市场的份额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退的产业之一 # 日本政府对纺织业 的调整也是通过报废过剩设备 $ 改 善结构实现的 # 具体则通过 !" 年 代制定的 ! 纤维工业临时措施法 "$ ! 特定纤维工业结构改善临时措施 法 "$! 纤维特殊法 " 等 % 规定大中型 企 业 由 政 府 提 供 利 息 为 #$ 的 贷 款 % 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振兴事 业团提供补助金和低息贷款 % 以淘 汰过剩设备 # 日本政府考虑到防止 企业倒闭等因素 % 采取了缩小整个 企业生产能力的做法 % 企业以平等 水平缩小规模 % 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遇到了压力 % 无创新能力企业也能 生存 % 结果整个纺织业失去了创新 和大发展能力 # 进入 %" 年代 % 经过两次石油 危机打击 % 日本衰退产业增加 % 为 对衰退产业进行调整和援助 % 日本 政府 &’%# 年制定了 ! 促使特定萧 条 产 业 安 定 临 时 措 施 法 "& 简 称 特 安法 ’$! 特定萧条产业离职者临时 措施法 "$! 特定萧条地区离职者临 时措施法 "$! 特定萧条地区中小企 业对策临时措施法 " 等 % 进入了 ( 特 安法 ) 时期 # 主要措施是对特定萧 条产业的设备处理制定安定基本 计划 % 明确应处理的设备的种类 $ 生产能力的总和 % 设备的处理方法 及期间 % 设备处理的同时应进行的 事 业 转 换 $雇 工 安 置 等 措 施 %设 立 萧条产业信用基金 % 以保证按安定 基本计划规定对设备进行处理 % 以 及实施其它措施时所必需的资金 % 给设备调整造成的失业人员和中 小企业转产相应的救济 # 当时离职 者最多的是造船业 % 达 ("$ 以上 % 其次是纺织业 % 达 )"$ 以上 # 法律 规定由信用基金提供保证取得发 放退职金的贷款 % 延长对离职者的 雇佣保险支付期 % 扩大对离职者的 财政援助规模 % 并进行就业指导培
浅谈日本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浅谈日本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论文报告:浅谈日本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日渐紧缺,临空经济崛起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日本作为亚洲最为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其临空经济发展经验与借鉴值得借鉴。
本文旨在从五个方面对日本临空经济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并列举五个相关案例作为论证。
二、日本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1.政府政策的支持日本政府在临空经济发展上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制定政策吸引企业进驻,加强科研力量以及扶持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举例:日本政府在2005年颁布「临空地区開発放棄条例」,规定在临空经济园区能够开设各种服务性行业以及制造业等。
政府针对临空经济还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免除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地方税等,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促进了临空经济的发展。
2.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临空经济园区的规划设计是临空经济园区运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园区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为后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举例:日本关西临空经济园区在规划设计上,坚持以生产力为中心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产业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定制化规划,注重提高园区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3.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临空经济是一个区域性的综合体,产业结构多元化是保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提高园区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吸引力。
举例:日本长崎临空经济园区不仅集中了航空、物流、制造产业等传统产业,还拓展了健康医疗、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不仅提高了对市场的适应性,而且增加了园区的服务性和附加值。
4.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临空经济园区依托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园区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保证临空经济园区运行效率和运营质量的重要保障。
举例:日本东海临空经济园区最早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园区的自动化管理、电子商务和无纸办公,提高了园区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园区的发展。
日本滨松市发展规划及其启示
保持 一 定的延 续 性 。
关键 词 :日本 ; 滨松 市 ;发展 规 划 ;公 众 参与
中图分 类号: 2 2 F 9 文献标 识码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编 号: 6 44 6 (0 20 — 170 1 7 -9 92 1)20 5 -6
1 滨 松 市 发展 规 划 概 况
1 . 滨 松 市 概 况 1
滨 松 市 位 于 日本 静 冈 县 西 部 ,是 由一 个 小 城
别体 现在对 国土开发 、产业政策 的宏 观调 控上 。
收稿 日期: 0 2 O 一1;修 回 日期 : 0 2 0 — 8 2 1一 l 3 2 1— 4 1
引 言
在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体 制 下 ,发 展 规 划 具 有 促 进 国 家 或 地 区 发 展 战 略 目标 的实 现 、弥补 市 场 失 灵 、有 效 配 置 公 共 资 源 、促 进 全 面 发 展 、协 调 发 展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功 能 ] 场 经 济 发 达 国 家 。市 都 会 根 据 自身发 展 需 要 制 定 发 展 规 划 ,相 对 于 欧 美 国家 来 说 , 日本 由于 在 地 缘 和 文 化 上 与 中 国存 在 相 似 性 ,其 在 发 展 规 划 编 制 方 面 的经 验 对 中 国 更 具 有 启 发 和借 鉴 意 义 。与 西 方 其 他 国家 的市 场
基金项 目: 特基金 项 目“ 进城 镇健康 发展 的城镇 规划研 究” 1 8 - 7 福 促 (0 5 0 3 ) 1 作 者简 介: ̄ (9 6 ) 男 , 士,助理研 究员 , 3 17 一 , 硕 研究 方 向为城镇 规划 、区域 发展 与城市交 通等 。Ema : e h r s c n - i w n @l i a . l e. c
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经验借鉴
械、光电子等行业。虽然滨 松市产业高端化进程进展 顺利,但并未淘汰传统的纺 织品、乐器以及木材加工行
表 1 静冈县主要下属市制造业发展情况
业,而是通过转型升级与技
排名
企业数 (个)
1 滨松市 2104
2 静冈市 1488
3 富士市* 860
从业人员 (人)
滨松市 70032 静冈市 45022 磐田市 34839
产业运营与管理
业发展政策。包括促进高新技术
产 业 发 展 、中 小 企 业 支 持 、海 外 市Leabharlann 场拓展、创业支持与区域合作几个
方面。
一是产业创新政策。重点发
展 运 输 用 机 械 产 业 、健 康/医 疗 产
业 、新 农 业 、光 电 子 产 业 、环 境/能
源 产 业 、数 字 网 络 六 大 产 业 ,并 为
1 静冈县及滨松市的经济定位
静冈县属于日本中部经济圈,中部经济圈是日本制 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静冈县被称为 3%经济体和第 10 位经济圈,即静冈县的人口、GDP、劳动人口、企业数等均 占日本全体的 3%,而大多经济指标的排名大约占 47 个 都道府县的第 10 位左右。从静冈县各地区制造业发展 情况看与静冈县的行政区划来看(见表 1 与图 1),静冈县 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富士川以东的东部和以滨松市为中 心的西部。此外,批发零售业则集中在以静冈市为中心 的中部,而农业则是西部地区最为发达。
制造品生产额 (亿日元)
滨松市 20058 静冈市 17584 磐田市* 17211
术改造将其打造成为了日 本国内有名的纺织品和乐 器生产地。
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形 成
滨松市高新技术产业发
4 磐田市* 596 富士市 31822 湖西市* 16716
日本的收入分配与调节的政策及启示
日本的收入分配与调节的政策及启示作者:崔成牛建国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12期不论是在经济快速成长阶段,还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失去的20年,日本政府一贯秉承了均衡性富民政策,不仅保持了薪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较高比重,更通过多种再分配调节政策,进一步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有效降低了基尼系数,在收入分配中较好实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使日本成为全球劳资关系良好及社会安定和谐的代表性国度。
但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其过分偏向年长人群的年金及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使国家的财政不堪重负,更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制约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关经验教训均具较高的借鉴价值。
一、日本国民收入分配基本状况与主要特征(一)劳动报酬率高,基尼系数低,收入分配相对公平日本的劳动报酬率相对较高,居OECD国家前列。
在与我国当前人均收入相对应的上世纪60年代,以及沿海地区人均收入相对应的上世纪70年代,在实现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较好达成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收入倍增计划。
在此期间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速,劳动报酬率由1960年的40%,提高至1975年的55%,之后一直保持在50%以上。
日本上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成长,主要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持续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这与日本政府和企业在技术研发、教育及培训等方面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密不可分,政府在做好发展规划的同时,更注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技术等重要领域的支持,使得经济高速成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收入持续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与互动。
同样,经济高成长期企业效益的快速增加、用工需求和员工劳动素质的不断增强,则成为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比重的最佳时机,日本政府也抓住了这个时机,成功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的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3—0.35的黄金区间之内,90年代后有所上升,但仍维持在0.4的警戒水平之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
一、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1.90年的日本经济形势
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时期,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1990—2000年期间的多数年份出现1%以下的零增长或负增长,平均增长仅为1.6%,远远低于1970—1980年和1980—1990年期间平均4.6%、4.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同时期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参见表1)。
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复苏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在出口、居民住宅投资和公共资产形成增长的带动下,2000年日本经济出现回升迹象。年度GDP增长率达到2.9%,物价下降幅度明显缩小,通货紧缩压力有所缓和,长期低迷的证券市场业表现出上升趋势。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平稳发展阶段,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会。
综合来看,2000—2005年期间,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业、运输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作为重要服务产业,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并带动整个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占GDP近70%的水平;二是受益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有所上升,但成长潜力低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今后有可能失去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三是电气机械、运输设备、普通机械作为制造业中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也是这一时期最具成长性的行业,对制造业保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目前仍然以巨大产业规模为背景高居支柱产业地位的批发零售商业、食品等传统行业,由于比较优势的变化,正在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产业成长性表现不佳。总之,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以机械设备类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振兴是2000—2005年期间日本产业结构变化最为突出的特点。
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运行机理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运行机理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魏晓蓉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师迎祥发布时间:2009-09-02提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日本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迅速工业化并赶超先进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转换能以较灵活和快节奏的速度取得进展。
深入剖析日本经济产业结构成功转换的运行机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转化,启示二战结束后,日本以追赶欧美为战略目标,集中国家力量,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准确选择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功地扶持和培育起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支柱产业群,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王国。
深入研究日本经济产业结构成功转换的运行机理,无疑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产业结构灵活快速转换的运行机理日本产业结构的成功转换是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一整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下实现的,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民间企业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金字塔系列运作方式及二者的互动关系起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一)科学的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引导日本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官、产、学三方共同参与下对战略产业的准确抉择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为构建日本的产业结构及其不断地优化升级起到了领航护航的关键性作用。
二战后日本确定了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走贸易立国之路;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动力是技术进步;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能够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的出口工业生产结构,有效保障国民的经济生活和提高社会生产力,使日本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这为日本确立了长期不变的国家发展战略,并且贯彻于各个时期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计划中。
日本模式对我国“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日本模式对我国“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内容摘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民间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金字塔系列运作方式及二者的互动关系是促进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性因素。
重新认识和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高度化经验经过“九五”、“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但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依然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根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二战后,日本以追赶欧美为目标,根据发展阶段准确选择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推动了一轮又一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功地扶持和培育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群,创造了“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模式。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继生态工业化国家来说,日本在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模式的成功经验日本模式的成功是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一整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下实现的,就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性机制方面来说,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民间企业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金字塔系列运作方式及二者的互动关系起了关键性作用。
合理有效的国家战略形成和实行机制确定了正确方向官、产、学的共同参与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关键性作用对战略产业的准确抉择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官、产、学三方的共同参予为日本的产业结构的构建,及其不断地优化升级起到了领航护航的关键性作用。
二战后日本政府依据三个标准选择战略性目标产业:一是收入弹性标准;二是生产力提高基准;三是技术进步比较标准。
在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先后确定并扶植了电力、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机床、家用电器等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关于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综述
一、引言战后,日本经历了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经济高速增长期(1956-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期(1974-1990年)和经济全球化时期(1991年至今)四个经济发展时期。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经济恢复期,日本政府以筱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动态比较费用论等理论为基础,建立并发展了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并通过实施产业复兴政策(即倾斜生产方式)和产业合理化政策,到1955年底,日本经济已经全面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日本政府随即制定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以重化学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通过大量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电力、钢铁、造船、石化等重化工产业,不仅实现了主导产业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更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期内累积的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以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为标志,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神话破灭,转而进入经济低速增长期。
为应对危机,日本政府再一次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将主导产业由重化学工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重点发展汽车、家用电器等产业,并制定了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通过技术驱动、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等路径,克服资源约束。
本文考察了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下行为低速增长过程中,在国内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冲击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政策措施,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提供镜鉴。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一)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内,日本确立的以重化学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日本的重化学工业在上世纪60年代得以迅猛发展。
1955年日本的重化学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为44.6%,到196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56.4%,并于1970年进一步提升到62.1%。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启示
课题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舒伙桥201001101147 国际经济与贸易B10011011 商学院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启示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战时生产体制彻底崩溃。
国内生产严重破坏、资源贫乏、通货膨胀严重及战争阴影等危机严重,日本经济的落后使日本面临国民经济恢复和重建的重任。
而日本通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济经历经济复兴、高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结构调整期及全球化时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水平发展程度高、贸易强国及国际竞争力强等成为描述日本的词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工业化也进入中期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必须正确选择和扶持主导产业以带动整个制造业全面发展。
结合当前的实际,本文认为战后日本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而造就的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特点及启示一: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日本政府历来都把产业结构优化放在首位。
特别是在二战后,为了加快经济恢复步伐,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提高日本在国际经济资源分配和国际市场分割中的比例, 更是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 使其经历了一个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过程,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经济复兴时期(战后~50年代)战时的生产体制彻底崩溃,国内的产业生产疲惫,失业、通货膨胀、粮食和原料危机严重,进出口额巨减,生产物资供应总量不足。
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秩序。
日本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推出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重点生产方式(倾斜生产方式),产业合理化,产业扶植与振兴政策。
这一阶段,通过产业政策的及时调整, 以及经济计划的指导,日本的产业结构模式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向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变。
日本果树生产技术及管理体系模板
日本果树生产技术及管理体系发布日期: 2011-02—11 来源:《丽水农业科技》2010年第3期作者:编辑: wjzx 点击数: 635一、静冈县果树生产情况静冈县位于日本中部地区,年均温16℃—17℃,年降水量1700—2400mm。
气候同浙江台州、温州等地区类似,但由于纬度较高,空气湿度比台州、温州干燥,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很适应柑橘、梨、桃、李、葡萄、杨梅、枇杷等果树生产。
人口370万,其中农业人口92万人.2007年农业产值为2308亿日元,位列全国第13,林业产值为120亿日元,位列全国第12。
土地总面积7780km2,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1%,耕地面积72600hm2,占全县总面积9.3%,其中果树31200hm2,占耕地面积43%,占全国果园面积9.8%,规模为全国第一,水果产值243亿日元,水果种植专业户一般面积1.2hm2,户收入800万日元,水果产业在农业各产业中列第3位,其中柑橘面积6400hm2,产量11.8-15万t,占日本柑橘总产量的11%左右,产值188亿日元,是日本柑橘主产区。
品种以温州蜜柑为主,其次为宽皮类杂柑。
二、日本果树高品质生产技术及管理体系1、积极开展高品质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为提高果品质量提供品种与技术支撑日本很重视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选育出了许多高糖系品种,如春见、不知火、赖户香、清见等。
这些品种对提高柑橘果品品质起到了很好作用。
同时,为了提高宫川、青岛温州蜜柑等大宗优良品种的品质,静冈县农林技术研究所果树研究中心开展了利用飞龙枳做砧木培育宫川、青岛温州蜜柑苗木,比普通枳壳砧木能起到更加矮化树冠,减缓树势的作用。
这对提高宫川等品种的品质很有作用,这项技术在日本也尚处在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阶段,生产上应用面积尚不足1%.2、采用现代设施栽培,优化环境,达到可控可调,促使果品优质日本果园利用现代设施栽培无处不在,已相当普遍。
主要的设施有大棚温室促早和延后反季节栽培,需加温条件的,一般在温室内安装有加热器和鼓风机,用电脑自动控制室内温度;有提高品质和减少病虫为害的避雨栽培;有限根箱式栽培;有棚架整形模式栽培达到均衡树势,促使果个大小均匀,品质一致;有利用透气反光膜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品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80 年代后半期已经开始 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按照日本《高科技工业 集聚区域开发促进法》的规 定,1984 年,滨松市获得了 “科技城”建设的资格,并以
1 静冈县及滨松市的经济定位
静冈县属于日本中部经济圈,中部经济圈是日本制 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静冈县被称为 3%经济体和第 10 位经济圈,即静冈县的人口、GDP、劳动人口、企业数等均 占日本全体的 3%,而大多经济指标的排名大约占 47 个 都道府县的第 10 位左右。从静冈县各地区制造业发展 情况看与静冈县的行政区划来看(见表 1 与图 1),静冈县 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富士川以东的东部和以滨松市为中 心的西部。此外,批发零售业则集中在以静冈市为中心 的中部,而农业则是西部地区最为发达。
产业运营与管理
业发展政策。包括促进高新技术
产 业 发 展 、中 小 企 业 支 持 、海 外 市
场拓展、创业支持与区域合作几个
方面。
一是产业创新政策。重点发
展 运 输 用 机 械 产 业 、健 康/医 疗 产
业 、新 农 业 、光 电 子 产 业 、环 境/能
源 产 业 、数 字 网 络 六 大 产 业 ,并 为
产。从计划到企业全部投入生产,都田地区开 业用地不足的情况,采取了平衡农业用地与工
发总共用了 15 年时间,目前该地区为滨松市高 业用地、活用废弃耕地、与有弃农意向的农家
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基本与
2000 年左右大致相同。这也说明了 日本进入 90 年代以后,产业结构开 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并保持了稳 定的发展。
械、光电子等行业。虽然滨 松市产业高端化进程进展 顺利,但并未淘汰传统的纺 织品、乐器以及木材加工行
表 1 静冈县主要下属市制造业发展情况
业,而是通过转型升级与技
排名
企业数 (个)
1 滨松市 2104
2 静冈市 1488
3 富士市* 860
从业人员 (人)
滨松市 70032 静冈市 45022 磐田市 34839
滨松市作为一个以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从最 初的纺织物、木材加工开始衍生出了纺织品、运输机械、 光电子、乐器、通用机械等行业。目前又将产业发展重 点放在了健康/医疗产业、新农业、光电子产业、环境/能 源产业、数字网络等新兴产业。滨松市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过程、产业体系形成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对于经 义。
2.3 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形成
表 2 滨松市主要制造业产值及占比
分类 运输机械制设备造业
产品生产额 (百万日元)
810996
占制造业比 (%)
40.4
经过多年的发展,滨松市形成了
生产用机械设备产业
170686
8.5
4.2:34.4:59.1 的三次产业结构。可
制造品生产额 (亿日元)
滨松市 20058 静冈市 17584 磐田市* 17211
术改造将其打造成为了日 本国内有名的纺织品和乐 器生产地。
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形 成
滨松市高新技术产业发
4 磐田市* 596 富士市 31822 湖西市* 16716
展较早,受日本国家政策影
5 沼津市* 593 湖西市 22583 富士市* 12791 静冈县 9777 静冈县 3869247 静冈县 150507
2 静冈县滨松市的产业政策及其影响
2.1 静冈县滨松市产业发展体系形成 滨松市的产业可追溯到江户时代(见图 2),最初为
��������� 2016 年第 4 期/世界电信
Indust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多个乐器工厂,之后发展了
机床、汽车制造等产业。战
争结束后,滨松市的产业开
“ 滨 松 地 区 科 技 城 ”建 设 为
手工纺织与木材加工,随后手工纺织技术与木 核心,开始了滨松市北部“都田地区”的开发事
材加工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纺织机,开始了人力 业。都田地区总面积为 243 公顷,其中企业用
纺织机的生产,1889 年在既有产业的基础之 地 100 公顷、住宅用地 42 公顷、公共用地 101 公
上,衍生出了乐器加工制造行业,1896 年开始 顷(道路、公园、绿地等),开发总经费大约 532
生产动力纺织机,1903 年引入了胶合板,1921 亿日元。从开发历程来看,1987 年到 1991 年的
年开始螺旋桨的制作,1932 年左右相继创建了 5 年时间里,规划了产业用地、学术研究用地,
世界电信\ 2016 年第 4 期 ���������
始由军需产业向和平时期
的产业转变,发展了与人们
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关联
性产业,如机床、缝纫机、木
工 机 械 、摩 托 车 和 汽 车 行
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
日本政府及静冈县产业政
策的调整,滨松市又根据自
身的产业基础及技术优势,
衍生出了运输机械、通用机
图 1 静冈县行政区划图
资料来源:平成 25 年度しずおかけんの地域经济计算[R]. 静冈县企画広 报统计利用课,2016 年 2 月
企业提供研究开发经费的资助,具
图 2 滨松市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2014 年 8 月 29 日滨松市政府访谈资料
体发展战略如表 3 所示。 二是企业布局调整。2011 年
关东大地震以后,沿海部企业出现
以及住宅用地。1993 年“滨松市科技城”都田 了向内陆转移的倾向,为此滨松市设定了工厂
土地开发事业完成,1998 年进驻企业开始生 布局诱导区域和新产业集聚区域。并应对工
产业运营与管理
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产业结构调整 政策的经验借鉴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李贺
摘要:本文在介绍静冈县滨松市 经济发展定位基础之上,从静冈 县滨松市产业发展体系形成、高 新技术产业园形成、制造业滨松 市产业集聚区形成以及新一轮产 业结构调整政策四个方面,分析 了滨松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经 验以及新兴产业培育政策,最后 从静冈县滨松市的经验中提出了 对我国的借鉴。 关键词:转型升级;经验借鉴;政 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