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 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必修5-解三角形-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必修5-解三角形-综合复习卷(含答案)

2018年高中数学必修5 解三角形综合复习卷一、选择题: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7,b=5,c=8,则△ABC的面积S等于()2.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则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3.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 C+ccos B=asin A,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4.已知△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若,则B=()A. B. C. D.5.在△ABC中,已知a=2,则等于( )B.6.△ABC中,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S,且2S=(a+b)2﹣c2,则等于( ).A. B. C. D.7.在△ABC中,若lg sin A-lg cos B-lg sin C=lg 2,则△ABC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8.在△ABC中,内角A,B,C所对边分别是a,b,c,若3a=2b,则值为()A. B. D.9.已知锐角△ABC内角A,B,C对边分别为a,b,c,23cos2A+cos 2A=0,a=7,c=6,则b=( )10.在△ABC中,若,,则△ABC的面积等于()C.11.若△ABC内角A,B,C对边分别为a,b,c,且,则等于()A. B. C. D.12.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若,则b+c最大值为()A. C.二、填空题:13.在△ABC中,sin2A≤sin2B+sin2C-sin Bsin C,则A的取值范围是__ _____.14.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sinB,则A角大小为 .15.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且,△ABC面积的最大值为.16.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3,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1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18.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若△ABC的面积为,则ab的最小值为.19.在锐角△ABC中,角A、B、C对边分别为a、b、c,若a2=b2+bc,则取值范围是.20.在△ABC中,内角A,B,C的对应边分别为a,b,c,已知,则△ABC面积的最大值等于.三、解答题:2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完整版)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完整版)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知识点归纳(★☆注重细节,熟记考点☆★)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a sin A变式: b c ——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sin B sin C (1 a 2RsinA,b 2Rsin B,c 2RsinC (边化角公式) (2) si nA,si nB ,si nC (角化边公式)2R 2R2R(3 a: b: c sin A:si nB:si nC一、a sin A a sin A b sin Bb sin Bc sin C c sin C2 •正弦定理适用情况:(1) 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 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2 22ab c 2bccosAb ac 2accosB 222cab 2abcosC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边及夹角;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 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7. 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b 22c 2 a2bc222ac b2ac2.22ab c (2)已知三边.5. 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1(1) S ABC 底2 1(2) S 二一 absi nC26. 三角形中常用结论 1 1 acsin B bcsin A 24c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两边夹一角);(1) a b c, b c (2) 在 ABC 中, A (3) 在 ABC 中,A Ba, a ③ tan A B tanC ;b(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b si nA si n B(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所以 ① sin A B sinC :② cos A B cosC ;A B C AB. C ④ sin cos ,⑤ cos sin2 2 2 2cos AcosB cosC 2ab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文的叫俯角(如图 ①)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 B 点的方位角为a (如图②) 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解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解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解三角形知识点整理一、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解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它表明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相等,且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

正弦定理的表达式为:$\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 = 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这个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角$A$、$B$和一边$a$,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求出另外两边$b$和$c$。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需要进行判断。

二、余弦定理余弦定理也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它描述了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与一个角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

余弦定理的表达式有:1、$a^2 = b^2 + c^2 2bc\cos A$2、$b^2 = a^2 + c^2 2ac\cos B$3、$c^2 = a^2 + b^2 2ab\cos C$余弦定理的应用包括: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将三边的长度代入相应的公式,就可以求出三个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出角的大小。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示,常见的有:1、$S =\frac{1}{2}ah$(其中$a$为底边长,$h$为这条底边对应的高)2、正弦形式:$S =\frac{1}{2}bc\sin A =\frac{1}{2}ac\sinB =\frac{1}{2}ab\sin C$四、解三角形的常见类型1、已知三边求角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余弦定理求出三个角的余弦值,然后得出角的大小。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先用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再用正弦定理求出其他两角。

3、已知两角和一边先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第三个角,然后使用正弦定理求出其他两边。

解三角形一轮复习

解三角形一轮复习

解三角形一、基本知识点1内角和定理:在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中,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面积公式: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形式一: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形式二: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边角转化的重要工具)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形式一: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形式二: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cosC=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二、基本考点及应用(一):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未知量1在△ABC中,已知a=3,b=2,B=45°,求A、C和c.2在△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2,b=6,B=120°,则a等于3在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中,A、B的对边分别是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且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求B4若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中,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求角C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3b-c)cos A=a cos C,求cos A6在△ABC 中,A =120°,AB =5,BC =7,则CB sin sin 的值7在△ABC 中,A =60°,AB =5,BC =7,则△ABC 的面积8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解三角形复习教案

解三角形复习教案

解三角形复习教案教案标题:解三角形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在解三角形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相关概念的理解。

3. 提供学生机会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3. 幻灯片或投影仪(可选)4. 三角形练习题和解答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例如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性质等。

2. 提示学生,解三角形是通过已知条件来确定三角形的各个要素,如边长、角度等。

主体:3. 讲解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以及三角恒等式。

4.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解决已知三边、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的三角形问题。

5. 提供学生机会进行实践,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问题,如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6.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复杂三角形问题的策略,如使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

巩固:7.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

8.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解释他们的解决方法。

9.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讨论练习题的解答,解释正确答案的推理过程。

总结:10.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解三角形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1. 提醒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内容,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应用。

扩展活动(可选):1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用在线资源或相关书籍。

13. 提供一些挑战性的三角形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提示:1. 在讲解过程中,使用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在解决练习题和问题时的准确性和推理过程。

3.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巩固所学内容。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考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4. 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 的线段 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1、如图,在△ABC 中,∠C=90°①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为sinA,即c asin =∠=斜边的对边A A②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为cosA,即c bcos =∠=斜边的邻边A A③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为tanA,即b atan =∠∠=的邻边的对边A A A④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为cotA,即abcot =∠∠=的对边的邻边A A A2、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3、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 30°45°60°sinα cos αtan α 1 cot α14、各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互余关系:sinA=cos90°—A,cosA=sin90°—A ; 2平方关系:1cos sin 22=+A A 3倒数关系:tanA •tan90°—A=1 4商弦切关系:tanA=AAcos sin 5、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4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在Rt △ABC 中,∠C=90°,∠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正弦sin,余弦cos,正切tan4 面积公式:h c 为c 边上的高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 应用1、将实际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锐角三角函数、代数和几何知识综合求解2、仰角、俯角、坡面 知识点及应用举例: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hi l=;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i lα==;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其解法公式总结2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h =h 1+h 2=a 1tan α+tan β3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1数学模型所用工具 应测数据 数量关系根据 理论 皮尺 侧倾器仰角α 俯角β 高度a tan α=x h 1 ,tan β=xah =a +h 1=a +a =a1+矩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俯角α 俯角β 高度 tan α=, tan β=xa∴x == ∴h =a -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2数字模型 所用工具 应测距离 数量关系根据 原理皮尺侧倾器 仰角α, 仰角β 水平距离a 1 侧倾器高a 2tan α=xa h +11tan β=x h 1∴h 1=αββαtan tan tan tan 1-ah =a 2+h 1=a 2+αββαtan tan tan tan 1-a矩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仰角α 仰角β 高度atan α=, tan β= h =tan α=, tan β=、h =仰角α 仰角β 高度atan α=, tan β=h =第三部分 真题分类汇编详解2007-2012200719.本小题满分6分一艘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东偏北°方向有一座小岛C,继续向东航行60海里到达B 处,测得小岛C 此时在轮船的东偏北°方向上.之后,轮船继续向东航行多少海里,距离小岛C 最近参考数据:°≈925,°≈25, °≈910,°≈2200819.本小题满分6分在一次课题学习课上,同学们为教室窗户设计一个遮阳蓬,小明同学绘制的设计图如图所示,其中,AB 表示窗户,且2AB =米,BCD 表示直角遮阳蓬,已知当地一年中在午时的太阳光与水平线CD 的最小夹角α为18.6,最大夹角β为64.5.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小明同学计算出遮阳蓬中CD 的长是多少米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参考数据:sin18.60.32=,tan18.60.34=,sin 64.50.90=,tan 64.5 2.1=200919.本小题满分6分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测量一座古塔CD 的高度.他们首先从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塔顶C 的仰角21CFE ∠=°,然后往塔的方向前进50米到达B 处,此时测得仰D DC BβC GEFhα β x h xaα βhAa x α βhaxαβ hx α β角37CGE ∠=°,已知测倾器高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古塔CD 的高度. 参考数据:3sin 375°≈,3tan 374°≈,9sin 2125°≈,3tan 218°≈ 201019.本小题满分6分小明家所在居民楼的对面有一座大厦AB ,AB =80米.为测量这座居民楼与大厦之间的距离,小明从自己家的窗户C 处测得大厦顶部A 的仰角为37°,大厦底部B 的俯角为48°.求小明家所在居民楼与大厦的距离CD 的长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o o o o 33711sin37tan37sin 48tan48541010≈≈≈≈,,,解:201119.6分某商场准备改善原有楼梯的安全性能, 原来的40o 减至35o .已知原楼梯AB 长为5m,调整后的楼梯所占地 面CD 有多长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40o ≈,cos40o ≈≈,tan35o ≈ 201220.8分附历年真题标准答案:200719.本小题满分6分解:过C 作AB 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D,得到Rt△ACD 与Rt△BCD.设BD =x 海里,在Rt△BCD 中,tan∠CBD=CDBD,∴CD=x ·°.在Rt△ACD 中,AD =AB +BD =60+x 海里,tan∠A=CDAD,∴CD= 60+x ·°. ∴x·°=60+x·°,即 ()22605x x =+.解得,x =15.答:轮船继续向东航行15海里,距离小岛C 最近. …………………………6′ 200819.本小题满分6分解:设CD 为x ,在Rt△BCD 中, 6.18==∠αBDC ,∵CDBCBDC =∠tan ,∴x BDC CD BC 34.0tan =∠⋅=. ········· 2′ 在Rt△ACD 中, 5.64==∠βADC , ∵CDACADC =∠tan ,∴x ADC CD AC 1.2tan =∠⋅=. ∵BC AC AB -=,∴x x 34.01.22-=. 1.14x ≈. 答:CD 长约为米. 200919.本小题满分6分B CD A CG EDBAF B37° 48°DC A 第19题图40o 35o ADBC解:由题意知CD AD ⊥,EF AD ∥, ∴90CEF ∠=°,设CE x =,在Rt CEF △中,tan CE CFE EF ∠=,则8tan tan 213CE x EF x CFE ===∠°; 在Rt CEG △中,tan CE CGE GE ∠=,则4tan tan 373CE x GE x CGE ===∠°∵EF FG EG =+,∴845033x x =+. 37.5x =,∴37.5 1.539CD CE ED =+=+=米.答:古塔的高度约是39米. ························ 6分 201019.本小题满分6分解:设CD = x .在Rt △ACD 中,tan37ADCD︒=, 则34AD x =,∴34AD x =. 在Rt△BCD 中,tan48° = BD CD,则1110BD x=, ∴1110BD x =. ……………………4分∵AD +BD = AB ,∴31180410x x +=.解得:x ≈43.答:小明家所在居民楼与大厦的距离CD 大约是43米. ………………… 6分201119.本小题满分6分 201220.8分第19题图。

中考数学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讲解

中考数学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 、cosA 、tanA 、cot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3.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5.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二、锐角三角函数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义如右图,在Rt △ABC 中,∠C=900,如果锐角A 确定:(1)∠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正弦,记作sinA= ∠A 的对边斜边(2)∠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余弦,记作cosA = ∠A 的邻边斜边(3)∠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A 的正切,记作tanA = ∠A 的对边∠A 的邻边a b ,c 222a b c +=(4)∠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是∠A 的余切,记作cotA = ∠A 的邻边∠A 的对边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其本质是两条线段的比值,它只是一个数值,其大小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而与所在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2)sinA 、cosA 、tanA 、cotA 是一个整体符号,即表示∠A 四个三角函数值,书写时习惯上省略符号“∠”,但不能写成sin ·A ,对于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时,其三角函数中符号“∠”不能省略,应写成sin ∠BAC ,而不能写出sinBAC.(3)sin 2A 表示(sinA)2,而不能写成sinA 2. (4)三角函数有时还可以表示成等.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要点诠释:1. 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 是∠A 的函数.同样,cosA 、tanA 、cotA 也是∠A 的函数,其中∠A 是自变量,sinA 、cosA 、tanA 、cotA 分别是对应的函数.其中自变量∠A 的取值范围是0°<∠A <90°,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sinA <1,0<cosA <1,tanA >0,cotA >0.2.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余角三角函数关系:“正余互化公式” 如∠A+∠B=90°,那么:sinA=cosB ; cosA=sinB ; tanA=cotB, cotA=tanB.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sin 2A +cos 2A=1;3.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A 30°45°60°sinAcosAtanA1cotA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sin cos 1tanA=,cot ,tan .cos sin cot A A A A A A A==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解含30°、60°角的直角三角形、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本章的重中之重,是几何计算题的基本工具. 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是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一些相等关系,如图:角角关系:两锐角互余,即∠A+∠B=90°; 边边关系:勾股定理,即;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即要点诠释:解直角三角形,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起来只有下列两种情形: (1)已知两条边(一直角边和一斜边;两直角边);(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一直角边和一锐角;斜边和一锐角).这两种情形的共同之处:有一条边.因此,直角三角形可解的条件是:至少已知一条边.Rt △ABC由求∠A ,∠B=90°-∠A ,由求∠A ,∠B=90°-∠A ,sin ,cos ,tan ,cot a b a b A A A A c c b a====sin ,cos ,tan ,cot b a b a B B B B c c a b====,∠B=90°-∠A,,∠B=90°-∠A,,要点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1.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2.常见的应用问题类型(1) 仰角与俯角:(2)坡度:;坡角:.(3)方向角:要点诠释:1.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直角三角形),就是要舍去实际事物的具体内容,把事物及它们的联系转化为图形(点、线、角等)以及图形之间的大小或位置关系.借助生活常识以及课本中一些概念(如俯角、仰角、倾斜角、坡度、坡角等)的意义,也有助于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当需要求解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时,应恰当地作高,化斜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求解.2.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用相似三角形边的比的计算具有一般性,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而三角函数的计算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先考虑三角函数,可以使过程简洁。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接圆的直径,即 sinA/a = sinB/b = sinC/c = 2R (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形:1) sinA/sinB/sinC = (a/b/c)/(2R),化边为角;2) a:b:c = = sinA/sinB,化角为边;3) a = 2RsinA,b = 2RsinB,c = 2RsinC,化边为角;4) sinA = a/2R,sinB = b/2R,sinC = c/2R,化角为边。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例:已知角B,C,a,求解:由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求出b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求解: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使用正弦定理求出c边。

4.在△ABC中,已知锐角A,边b,则①a<bsinA时,B无解;②a=bsinA或a≥b时,B有一个解;③bsinA<a<b时,B有两个解。

二、三角形面积1.SΔABC = absinC = bcsinA = acsinB;2.SΔABC = (a+b+c)r,其中r是三角形内切圆半径;3.SΔABC = p(p-a)(p-b)(p-c),其中p=(a+b+c)/2;4.SΔABC = abc/4R,R为外接圆半径;5.SΔABC = 2R²sinAsinBsinC,R为外接圆半径。

三、余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2倍,即 a² = b² + c² -2bccosA,b² = a² + c² - 2accosB。

解三角形复习学案

解三角形复习学案

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2.变形:①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②角化边 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③边化角 Rc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练习:△ABC 中,①B b A a cos cos =②B a A b cos cos =3.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如图△ABC 中,AD 是A ∠4.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则 ①A b a sin <时,无解;②A b a sin =或b a ≥时,有一个解; ③b a A b <<sin 时,有两个解。

二.三角形面积 1.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 2. r c b a S ABC)(21++=∆,其中r 是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注:由面积公式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三.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2a )cos 1(2)(2A bc c b +-+= =2b )cos 1(2)(2B ac c a +-+= =2c )cos 1(2)(2C ab b a +-+=注:后面的变形常与韦达定理结合使用。

2.变形: =A cos=B cos=C cos注意整体代入,练习:=⇒=-+B ac b c a cos 222。

3.三角形中线:△ABC 中, D 是BC 的中点,则222221BC AC AB AD -+= 4.三角形的形状①若222c b a >+时,角C 是 角 ②若222c b a =+时,角C 是 角 ③若222c b a <+时,角C 是 角练习:锐角三角形的三边为x ,2,1,求x 的取值范围; 钝角三角形的三边为x ,2,1,求x 的取值范围;5.应用用余弦定理求角时只有一个解 四.应用题1.步骤:①由已知条件作出图形,②在图上标出已知量和要求的量;③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④作答2.注意方位角;俯角;仰角;张角;张角等如:方位角是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角。

解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解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解三角形知识点复习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解三角形即求解给定的三角形中的各个要素(边长、角度、面积等)。

1.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关系,三角形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均为60度;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普通三角形的三边和三个角均不相等;直角三角形有一个90度的角。

2.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外角等于其对内角的补角,即外角=180°-内角。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周长和半周长以及三边长来计算。

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半周长为s,则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海伦公式计算:面积=√[s(s-a)(s-b)(s-c)]。

4. 三角形的角度计算: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可以计算三角形的角度。

余弦定理:c²=a²+b²-2abcos(C),其中a,b为两边的长度,C为夹角;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其中a,b,c为边长,A,B,C为角度。

5. 三角形的边长计算:根据已知的角度和边长,可以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未知边长。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其中a,b,c为边长,A,B,C为角度;余弦定理:c²=a²+b²-2abcos(C),其中a,b为两边的长度,C为夹角。

6.特殊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均为60度;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直角三角形有一个90度的角,并且满足勾股定理:a²+b²=c²。

7.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和内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外心是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三角形: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

二、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90度。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90度。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边称为腰,另一边称为底边。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也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具有稳定性。

四、解三角形的常用定理和公式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2R,其中R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以及针对其他角的类似公式)。

面积公式:S = 1/2 * bc * sinA(以及针对其他角的类似公式),或者S = √[p(p - a)(p - b)(p - c)],其中p是半周长,即p = (a + b + c) / 2。

五、解三角形的过程解三角形通常涉及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如两个角和一条边,或三条边等),然后利用上述定理和公式求出其他未知元素的过程。

六、应用解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如在航海、测量、地理、工程等领域中,经常需要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和距离的计算。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工具。

同时,解三角形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课前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2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sinαsinβ3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sin22sin cos ααα=.22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sin 1ααααααα±=±+=±⇒⑵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2sin 2cos 1,2cos 2cos 122αααα=-=+ ⇒降幂公式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 ⑶22tan tan 21tan ααα=- 默写上述公式,检查上次的作业 课本上的!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2+=(A x c恒成立,所以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中,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30A;︒B;=30︒S=ABC题型4 判断三角形形状5] 在【解析】把已知等式都化为角的等式或都化为边的等式。

初一数学《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初一数学《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责编:康红梅【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能应用内角和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及证明问题.2. 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3.了解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的线段并能正确的作图.4.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而且要用利用图形全等的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5. 掌握常见的尺规作图方法,并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要点二、三角形的分类【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要点诠释: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2.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要点诠释:①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③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要点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2.三角形的重要线段: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的位置情况有三种:锐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交点在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外.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全等三角形判定4——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要点诠释:(1)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要点五、用尺规作三角形1.基本作图利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要点诠释:要熟练掌握直尺和圆规在作图中的正确应用,对于作图要用正确语言来进行表达.【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在△ABC中,∠B=20°+∠A,∠C=∠B-10°,求∠A的度数.【思路点拨】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建立方程解决.【答案与解析】∵∠C=∠B-10°=∠A+1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得∠A+∠B+∠C=∠A+∠A+20°+∠A+10°=180°,∴∠A=50°.【总结升华】本题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以∠A为未知数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A.建立方程求解,是本章求解角度数的常用方法.举一反三【变式】若∠C=50°,∠B-∠A=10°,那么∠A=________,∠B=_______【答案】60°,70°.类型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分类2.一个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思路点拨】三角形的两边a、b,那么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a-b│<c<a+b.【答案与解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2-7│<c<2+7,即5<c<9.【总结升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若这两边之差是负数时需加绝对值.举一反三【变式】(2015•泉州)已知△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 A.11B.5C.2D.1【答案】B.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6﹣4<AC<6+4,即2<AC<10,符合条件的只有5.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锐角三角形【答案】C举一反三【变式】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 锐角B 直角C 钝角 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其中较大内角的度数为120°,所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类型三、三角形的重要线段4.(2015•常德)如图,在△ABC中,∠B=40°,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 .【思路点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得∠DAC+∠ACF=(∠B+∠B+∠1+∠2);最后在△AE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AEC的度数.【答案】70°.【解析】解:∵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EAC=∠DAC,∠ECA=∠ACF;又∵∠B=40°(已知),∠B+∠1+∠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AC+∠ACF=(∠B+∠2)+(∠B+∠1)=(∠B+∠B+∠1+∠2)=110°(外角定理),∴∠AEC=180°﹣(∠DAC+∠ACF)=70°.故答案为:70°.【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在△ABC中,∠B=60°,∠C=40°,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答案】10°.类型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证明:DC⊥BE .【思路点拨】△ABE与△ACD中,已经有两边,夹角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找到,从而证明△ABE≌△ACD;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倒角可证垂直.【答案与解析】解:(1)△ABE≌△ACD 证明:∠BAC=∠EAD=90° ∠BAC+∠CAE=∠EAD+∠CAE 即∠BAE=∠CAD 又AB=AC,AE=AD, △ABE≌△ACD(SAS)(2)由(1)得∠BEA=∠CDA, 又∠COE=∠AOD ∠BEA+∠COE=∠CDA+∠AOD=90° 则有∠DCE=180°- 90°=90°, 所以DC⊥BE.【总结升华】我们可以试着从变换的角度看待△ABE与△ACD,后一个三角形是前一个三角形绕着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对应边的夹角等于旋转的角度90°,即DC⊥BE.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E⊥AB,AD⊥AC,AB=AC,∠B=∠C,求证:BD=CE.【答案】证明:∵AE⊥AB,AD⊥AC,∴∠EAB=∠DAC=90°∴∠EAB+∠DAE=∠DAC+∠DAE ,即∠DAB=∠EAC.在△DAB 与△EAC 中,DAB EAC AB ACB C ∠=∠⎧⎪=⎨⎪∠=∠⎩∴△DAB≌△EAC (ASA )∴BD=CE.6.己知:在ΔABC 中,AD 为中线.求证:AD <()12AB AC+【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AD ,∵AD 为中线,∴BD=CD在△ADC 与△EDB 中DC DB ADC BDEAD ED =⎧⎪∠=∠⎨⎪=⎩∴△ADC≌△EDB(SAS )∴AC=BE在△ABE 中,AB +BE >AE ,即AB +AC >2AD∴AD<.()12AB AC +【总结升华】用倍长中线法可将线段AC ,2AD ,AB 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倍长中线法实际上是绕着中点D旋转180°.举一反三【变式】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 则第三边的中线长的取值范围是( )x A.1 << 6 B.5 << 7 C.2 << 12 D.无法确定x x x 【答案】A ;提示: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7-5<<7+5,所以选A 选项.2x 类型五、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 7.如图,小叶和小丽两家分别位于A 、B 两处隔河相望,要测得两家之间的距离,请你设计出测量方案.【答案与解析】本题的测量方案实际上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是一个三角形在河岸的同一边,通过测量这个三角形中与AB 相等的线段的长,从而得知两家的距离.解:在点B 所在的河岸上取点C ,连结BC ,使CD=CB ,利用测角仪器使得∠B=∠D ,且A 、C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测量出DE 的长,就是AB 的长.在△ABC 和△ECD 中B D CD CBACB ECD ∠=∠=∠=∠⎧⎪⎨⎪⎩∴△ABC ≌△ECD (ASA )∴AB=DE .【总结升华】对于实际应用问题,首先要能将它化成数学模型,再根据数学知识去解决. 由已知易证△ABC ≌△ECD ,可得AB=DE ,所以测得DE 的长也就知道两家的距离是多少.类型六、用尺规作三角形8.作图:请你作出一个以线段a 为底边,以∠α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用尺规作图,并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结论)已知:求作:【思路点拨】可先画线段BC=a,进而在BC的同侧作∠MBC=∠α,∠NCB=∠α,MB,CN交于点A,△ABC就是所求的三角形.【答案与解析】解:已知:线段a,∠α.求作:△ABC,使BC=a,AB=AC,∠ABC=∠α.△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总结升华】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画法;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注意画图的顺序为边,角,角.举一反三【变式】作图题:(要求:用直尺、圆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已知:线段a与线段b.求作:线段AB,使AB=2a﹣b.【答案】解:如图所示:作线段AB即为所求.。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 a +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sin( -a )=sin a cco $ a sin B ・2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 a + B )=cos a -^os B sin B cos(诩)=cos a cos+sin a sin B3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⑶ tan22ta n 1 tan 2默写上述公式,检查上次的作业 课本上的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一、知识点复习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1 a 2RsinA,b 2Rsin B,c 2RsinC (边化角公式)(2) si nA —,si nB — ,si nC —(角化边公式)2R2R2R/、a sin A a sin Ab sin B(3) a:b: c sinA:sinB:sin C (4) — ---- ,一 ---- ,- ---课前复习⑴ sin22sin cos .1 si n22 2sincos 2 sin cos(sincos )22⑵ cos2 cos.2sin 22cos1 1 2si n 2升幕公式1 cosc 22cos —,1 cos2sin 2—2 2cos 2 1 . 2 1 cos2降幕公式cos 2sin2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tan tantan( a +=B1 tan tan(tan ta n tan 1 tan tan );tan( -B )=tan tan. ( tan1 tan tantan tan tan tan ).a b c sin A sin B sin C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b sin Bc sin C c sin C2、正弦定理适用情况: (1) 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 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已知a , b 和A ,求B 时的解的情况: 如果si nA si nB ,则B 有唯一解;如果si nA si nB 1,贝U B 有两解; 如果sin B 1,贝U B 有唯一解;如果si nB 1,则B 无解. 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4、 余弦定理适用情况:(1)已知两边及夹角;(2)已知三边.5、 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6、三角形中常用结论二、典型例题 题型1边角互化2 ,2 2贝 U cosC = a---- —2ab因为0 C ,所以C(b 2 c 2 a 2)x c 2,则函数f(x)的图象与x 轴()2ab 22 c b 2 2 a 2a 2c2 c b 22bccosA2accosB2abcosC ■ 2 2 2A b c a cosA ------ 2bc s ^^\ c 2 b 2 co --_____z2ac … a b c cosC---------------- 2ab(1)S ABC (2 ) S ABC1 1底高 21 —absi nC 21 1bcsi nA easin B (两边夹一角) 2(1) a b c, ba,a b(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 在 ABC 中, (3) 在厶 ABC 中,.A B Csin -------- cos , cos2 2BB CA B 2 b si nA si n B(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所以 sin (A B) si nC ; cos( A B) cosC ; tan(A B) tanC . .C sin —.2[例1 ]在ABC 中,若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A: sin B: sinC 3:5:7, a: b :c 3:5:7,,令 a 、b 、 则角C 的度数为c 依次为3、5、7,32 52 7 = 1 2 3 5 2 ABC 的三边,f(x) b 2x 2A 、有两个交点B 、有一个交点C 、没有交点D 、至少有一个交点【解析】由余弦定理得 b 2c 2a 22bccosA ,所以f(x) b 2x 2 2bccos Agx c 2 = (bx ccos A)2 c 2 c 2 cos 2 A ,因为 cos 2 A 1,所以 c 2 c 2 cos 2 A 0,因止匕 f(x) 0恒成立,所以其图像与 x 轴没有交点。

一轮复习专题21 解三角形(知识梳理)

一轮复习专题21 解三角形(知识梳理)

专题21解三角形(知识梳理)一、知识点1、正弦定理: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其中R 为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A R a sin 2⋅=,B R b sin 2⋅=,C R c sin 2⋅=;②R a A 2sin =,R b B 2sin =,Rc C 2sin =;③C B A c b a sin :sin :sin ::=;④C cB b A aC B A c b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三角形面积定理: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r c b a S ABC )(2121++=⨯=∆高底;(其中r 为ABC ∆的内切圆的半径)3、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bca cb A 2cos 222-+=;B ac c a b cos 2222⋅-+=⇒acb c a B 2cos 222-+=;C ab b a c cos 2222⋅-+=⇒abc b a C 2cos 222-+=;4、射影定理:B c C b a cos cos ⋅+⋅=,A c C a b cos cos ⋅+⋅=,A b B a c cos cos ⋅+⋅=5、设a 、b 、c 是ABC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22c b a =+,则 90=C ;②若222c b a >+,则 90<C ;③若222c b a <+,则 90>C 。

6、三角形解的个数的讨论A ∠为锐角A ∠为钝角或直角ba Ab <<⋅sin A b a sin ⋅=或ba ≥Ab a sin ⋅<b a >ba ≤两解一解无解一解无解7、解三角形处理三角形问题,必须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理解斜三角形的四类基本可解型,特别要多角度(几何作图,三角函数定义,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角度)去理解“边边角”型问题可能有两解、一解、无解的三种情况,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解的情况,并能正确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高一数学解三角形复习一、 知识要点:(ABC ∆中的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 1、 A+B+C=2、 ⇔<b a3、 若A 为最小角,则 为最小边,若A 为最大角,则 为最大边。

4、三角形中的面积计算公式ABC S ∆= = =5、 正弦定理6、 余弦定理或COSA=COSB=COSC= 二. 基础练习: 1、等于则中在c A b ,a ABC ,30,15,50===∆()(A )52 (B )5 (C )552或 (D )以上都不对2、则最大角的余弦值为若中在,8:7:5sin :sin :sin ,=∆C B A ABC3、21cos ,8,5===∆C b a ,ABC 若中在,则最大角的余弦值 三、典型例题例1、已知a,b,c 是∆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S 是ABC ∆的面积,a=4,b=5,S=35,求c 的长度。

例2、甲船在A 处,乙船在甲船正南方向距甲船20海里的B 处,乙船以10km/h 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甲船同时以8km/h 的速度由A 处向北偏西060方向行驶,则经过多少小时后,甲,乙两船相距最近?四、 综合训练:1、ABC c ,a ,A ABC ∆===∆那么满足条件的中,4,6600( ) A 、无解 B 、有一个解 C 、有二个解 D 、不能确定2、在ABC ∆中,若CcB b A a cos cos cos ==,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3、要测量河对岸A 、B 两点间的距离,今沿河岸选取相距40m 的C 、D 两点,测得,30,60,45,600000=∠=∠=∠=∠ADC ADB BCD ACB 则AB 的距离是()A 、220B 、320C 、620D 、2404、在ABC ∆中,若sinB=52,tanC=43,则有() A 、B C A >> B 、C B A >> C 、A C B >> D 、A B C >>5、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a+1,a+2,其最大角不超过012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0<<a B 、323<≤a C 、32≤<a D 、251<≤a6、在ABC ∆中,已知b=2,B=060,设x a =。

如果ABC ∆有两组解,则x 的取值范围( ) A 、2>x B 、2<x C 、3342<<x D 、3342≤<x 7、在ABC ∆中,已知(a+b+c)(b+c-a)=3bc,且C B A cos sin 2sin =,则ABC ∆是 三角形.8、 在ABC ∆中,A=060,b=12,318=∆ABC S ,则=++++CB A c b a sin sin sin 9、 在ABC ∆中,a,b,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如果a,b,c 成等差数列,B=030,的面积为23,那么b=10、在ABC ∆,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cos cos )3(C a A c b =-则cosA= 1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cosA=31. (1)求A CB 2cos 2sin 2++的值(2)若3=a ,求bc 的最大值.12、 在ABC ∆中,3,2,22cos sin ===+AB AC A A ,求A tan 的值和ABC ∆的面积。

五、高考链接 2012年高考数学 分类汇编一、选择题1 .(2012上海文)在ABC ∆中,若C B A 222sin sin sin <+,则ABC ∆的形状是 (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2.(2012湖南文)在△ABC 中,AC=7 ,BC=2,B =60°,则BC 边上的高等于( )A .32B .332C .362+ D .3394+ 3.(2012湖北文)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三边的长为连续的三个正整数,且A B C >>,320cos b a A =,则sin :sin :sin A B C 为( )A .4∶3∶2B .5∶6∶7C .5∶4∶3D .6∶5∶44.(2012广东文)(解三角形)在ABC ∆中,若60A ∠=︒,45B ∠=︒,32BC =,则AC = ( )A .43B .23C .3D .325 .(2012天津理)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8=5b c ,=2C B ,则cos C =( )A .725B .725-C .725±D .24256 .(2012上海理)在ABC ∆中,若C B A 222sin sin sin <+,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7 .(2012陕西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2222a b c +=,则cos C 的最小值为A .32B .22C .12D .12-二、填空题1.(2012重庆文)设△ABC 的内角A B C 、、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1cos 4a b C ==1,=2,,则sin B =____2.(2012陕西文)在三角形ABC 中,角A,B,C 所对应的长分别为a,b,c,若a=2 ,B=6π,c=23,则b=______ 3.(2012福建文)在ABC ∆中,已知60,45,3BAC ABC BC ∠=︒∠=︒=,则AC =_______. 4.(2012北京文)在△ABC 中,若3a =,3b =,3A π∠=,则C ∠的大小为___________.5.(2012重庆理)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35cos ,cos ,3,513A B b ===则c =______6.(2012湖北理)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若()()a b c a b c ab +-++=,则角C =_________.7.(2012福建理)已知ABC ∆得三边长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8.(2012北京理)在△ABC 中,若2a =,7b c +=,1cos 4B =-,则b =___________. 9.(2012安徽理)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①若2ab c >;则3C π<②若2a b c +>;则3C π<③若333a b c +=;则2C π<④若()2a b c ab +<;则2C π>⑤若22222()2a b c a b +<;则3C π>三、解答题1.(2012浙江)在△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sinA=3acosB.(1)求角B 的大小;(2)若b=3,sinC=2sinA,求a,c 的值.2.(2012天津)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分别是,,a b c .已知22,2,cos 4a c A ===-. (I)求sin C 和b 的值; (II)求cos(2)3A π+的值.3.(2012课标)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3sin sin c a C c A =-.(Ⅰ)求A ;(Ⅱ)若a =2,ABC ∆的面积为3,求b ,c .4.(2012江西)△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3cos(B-C)-1=6cosBcosC.(1)求cosA;(2)若a=3,△ABC 的面积为22,求b,c.5.(2012安徽)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且有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B A A C A C =+(Ⅰ)求角A 的大小;(II) 若2b =,1c =,D 为BC 的中点,求AD 的长.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1、在△ABC 中,a =3,b =7,c =2,那么B 等于( )A . 30°B .45°C .60°D .120° 2、在△ABC 中,a =10,B=60°,C=45°,则c 等于 ( )A .310+B .()1310-C .13+D .3103、在△ABC 中,a =32,b =22,B =45°,则A 等于()A .30°B .60°C .30°或120°D . 30°或150° 4、在△ABC 中,a =12,b =13,C =60°,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A .无解B .一解C . 二解D .不能确定 5、在△ABC 中,已知bc c b a ++=222,则角A 为( )A .3πB .6πC .32π D .3π或32π 6、在△ABC 中,若B b A a cos cos =,则△ABC 的形状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7、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1,3,a ,则a 的范围是()A .()10,8B .()10,8C .()10,8D .()8,108、在△ABC 中,已知C B A sin cos sin 2=,那么△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正三角形 9、△ABC 中,已知===B b x a ,2, 60°,如果△ABC 两组解,则x 的取值范围( )A .2>xB .2<xC .3342<<x D . 3342≤<x 10、在△ABC 中,周长为7.5cm ,且sinA :sinB :sinC =4:5:6,下列结论:①6:5:4::=c b a ②6:5:2::=c b a ③cm c cm b cm a 3,5.2,2=== ④6:5:4::=C B A 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二、填空题11、在△ABC 中,若∠A:∠B:∠C=1:2:3,则=c b a :: 12、在△ABC 中,===B c a ,2,33150°,则b =13、在△ABC 中,A =60°,B =45°,12=+b a ,则a = ;b = 三、解答题14、在△ABC 中,已知210=AB ,A =45°,在BC 边的长分别为20,3320,5的情况下, 求相应角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