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先天储铁不足:孕妇平均每天需储铁约3.75mg,这样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

若孕期母体铁摄入不足或早产儿、双胎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幼儿期发生缺铁而贫血。

幼儿铁摄入不足: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婴儿在前四个月可以通过乳汁获得一定量的铁,但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动用体内储备铁来满足生长发育需铁量,4个月时体内储备铁已基本用尽,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此时不补充或补充量不足,就会导致缺铁。

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天铁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以上和1~3岁分别为10mg和12mg。

婴幼儿的常规食物如人乳、牛乳、谷物均是贫铁食品,蛋黄含铁量高但吸收率低。

婴幼儿期若没有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常导致铁摄入不足而发生贫血。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是人一中生长发育较快的两个高峰之一,相对需要的铁增多,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成人男女铁的适宜摄入量分为每天15mg和20mg,1~3岁幼儿铁的适宜摄入量12mg,按体重计算铁的摄入量婴幼儿是成人的20~30倍。

婴幼儿期如此大的需要量若不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铁的摄入量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贫血。

铁的吸收障碍:铁的吸收障碍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种消化道疾病损伤了肠黏膜,使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吸收减少;二是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吸收。

铁的食物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其铁吸收率高;另一种是存在于植物性和蛋类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因受磷酸盐、植酸、草酸、鞣酸、卵黄高橉蛋白的影响而不易被吸收。

食物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吸收量小,导致体内缺铁而发生贫血。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护理增加母体孕期铁储备:开展孕期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孕妇平衡膳食,注意铁摄入,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存,确保婴儿出生后,在没有添加富含铁辅食的前4个月内有足量储存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八卦岭社区0~3岁幼儿营养性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八卦岭社区0~3岁幼儿营养性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3年 8月 第 1 o卷 第 1 5期
La b Me d C l l n, g

. , :

临床 研 究 ・
八 卦 岭社 区 0 ~3岁幼 儿 营 养 性 贫 血 状 况及 相 关 因素分 析
宋柯 瑶 , 蒋伟 勇, 朱仕 荣 , 叶永 红( 广 东省 深圳 市 第四人 民 医院 5 1 8 0 2 9 )
下 叫 。 因此 , 贫 血 的早 期 诊 断 、 及时干预 , 在 社 区 儿 童 保 健 方 面 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2 不 同性 别 营养 性 贫 血 的 比较 男 童 、 女 童 贫 血 患 病 率 差 异不大 ,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表1 不 同 户 籍 营 养 性 贫 血 的 比 较
低 共 同影 响 ( P <0 . 0 5 ) 。结论
该 社 区户 籍 与 非 户 籍 幼 儿 营养 性 贫血 患病 率 影 响 因 素 不 尽 相 同 。应 注 重 珠 蛋 白 生
成 障碍 性 贫 血 患 儿 的排 查 , 同 时在 非 户 籍人 群 中加 强 健 康 教 育 , 以 降低 该 社 区 幼 儿 贫血 患病 率 。 【 关 键 词 】 八 卦 岭社 区 ; 幼 儿 营 养性 贫 血 ; 患病 率 ; 相 关 因素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5 . 0 4 7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5 - 2 0 0 7 — 0 2 营 养 性 贫 血 在 儿 童 贫 血 中最 常 见 , 多 数 表 现 为 缺 铁 性 贫 血, 起病缓慢 , 其 有 明 显 临 床 体 征 或 症 状 时 已是 中 度 贫 血 。 从 出生 以后 到 3岁 是 大 脑 发 育 的关 键 时 期 , 若 这 一 时 期 出 现 贫 血, 将会影响儿童生 长发育 、 学 习能力 , 使抵抗 力下 降 , 体 质 低

社区0-3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与防治策略

社区0-3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与防治策略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32期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指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1]。

幼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可以预防及治愈率高的疾病,但是由于铁缺乏造成的儿童认知能力和学习记忆力的损害是在补铁后难以恢复的[2]。

本文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的2018年和2019年0~3岁散居婴幼儿的贫血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营养性贫血出现频率较高的月龄组婴幼儿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常规体检血常规检测发现贫血婴幼儿并给予管理和科学指导,以期降低0~36个月龄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及2019年1-12月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纳入我院儿保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的婴幼儿,年龄0~3岁,将儿童分为8个月龄组、18个月龄组及30个月龄组。

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依照采血操作规程,由检验科专业人员对所有调查对象所有满8个月龄、18个月龄、30个月龄的婴幼儿采集指尖血。

血红蛋白检测使用SYSMEX XS-500i 血细胞分析仪。

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采用WHO 制定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3]:Hb<110g/L 为缺铁性贫血;90~110g/L 为轻度缺铁性贫血,60~90L 为中度缺铁性贫血,30~60g/L 为重度缺铁性贫血。

通过调查贫血患儿的家族史及出生缺陷筛查结果,排除地中海贫血、G6PD 缺乏。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基本情况: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调查0~36个月龄婴幼儿2910例,发现贫血144例(4.95%),其中轻度贫血139例(4.78%),中度贫血4例(0.14%),无重度贫血。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原因调查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原因调查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原因调查分析及其预防措施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缺乏铁而减少血红蛋白合成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主要特点[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婴幼儿是该病发病率最高的群体,极大程度地影响小儿的健康。

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对其患病原因作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现将其报道如下。

标签: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原因分析;预防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8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分布:24例1~4个月,48例4个月~1周岁,32例1~2周岁,14例2~6周岁。

入选患者依从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的协议,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1.2 诊断标准118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所规定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轻度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为90~110g/L;中度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为60~90g/L;重度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30~60g/L;极重度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30g/L。

118例患儿中77例轻度贫血,37例中度贫血,4例重度贫血。

1.3 病因分析调查118例患儿病因结果可知,早产双胎、人工喂养、偏食占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比重较大,见表1。

2 结果据调查分析,本研究中的77例轻度贫血患儿绝大多数均因饮食不当所致病,为此,给予他们纠正饮食治疗的同时,并给予适宜的铁剂治疗。

治疗1个月后,行血常规检查,77例患儿有63例的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治愈率为81.82%,余下14例患儿继续治疗3个月后,行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均得以恢复正常水平。

对中度贫血患儿首先给予原发病治疗,注意营养和休息,待病情好转后,1个月行血常规检查,37例中度贫血患儿有13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35.14%,其余24例继续治疗3个月后,15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62.50%。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探讨引起病患的相关因素,研究降低患病率的干预方法及治疗措施。

方法:选择以往在我站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婴幼儿500例,年龄范围在3个月至3岁。

500例中,3个月~1岁婴幼儿152例,1岁~2岁婴幼儿170例,2岁~3岁婴幼儿178例,对500例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查。

结果:根据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500例婴幼儿中,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103例,患病率20.6%(103/500),其中3个月~1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70.4%;1岁~2岁组占18.2%,2岁~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低,占11.4%;相关因素分析:辅食添加不当占70.8%,需求量大占24.2%,先天储铁不足占2.6%,铁吸收障碍占1.8%,丢失过多占0.6%。

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1岁内发病率偏高,造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是辅食添加不当,应针对婴幼儿家长进行贫血健康教育,加强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正确的喂养方法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辅食添加不当【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86-02婴幼儿缺铁及贫血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因食物中贴摄入不足,导致体内铁储存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发贫血,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约2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90%以上都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抗感染能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

因此,为了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必须深入分析相关因素,研究出可行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我站以往接收的50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婴幼儿,男童268名,女童232名,通过化验血球分析,结合询问母孕晚期贫血状况、出生体重、胎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与种类等,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103例,其中男童56例,女童47例。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7 106·临床研究·0 引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通常在儿童中比较好发。

其患者发病主要是因人体中铁元素缺乏,对血红蛋白的合成造成影响而导致的[1]。

而若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后,极易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使其免疫功能降低,而并发多种疾病,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给患儿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就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共有195例;所有患儿通过其临床症状表现及相关检查等均显示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其中106例为男性患儿、89例为女性患儿;患儿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1.1)岁;排除伴有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儿、伴有其他血液疾病的患儿、伴有严重感染的患儿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儿。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了解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与贫血程度等进行观察评价;同时,对患儿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患儿性别、年龄、生产方式、妊娠时间、育儿教育情况、生活环境情况及辅食添加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患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严重程度通过血红蛋白检测进行评定,血红蛋白水平检测6岁以下患儿在90-110g/l 或者6岁以上患儿在90-120g/l之间判定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在90-60g/l之间判定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在60-30g/l之间判定为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在30g/l以下判定为极重度贫血。

1.3 数据处理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测结果用(%)表示,如果(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临床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临床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临床分析一、发病原因1.铁摄入不足:婴幼儿期间若食物中含铁量不足,如不吃肉类、蛋类、豆类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易导致铁摄入不足,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2.铁吸收不良:铁吸收需要胃酸的参与,因此胃酸分泌不足或胃肠道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

此外,钙、锌等元素的摄入过多也会干扰铁的吸收。

3.铁丢失过多:由于生长发育快速,婴幼儿期间存在生长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寿命短、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导致婴幼儿丢失较多的铁。

二、临床表现1.贫血症状:患儿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差,并且活动耐力低下。

2.发育迟缓:由于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铁缺乏会影响细胞和器官的正常发育,导致婴幼儿生长迟缓。

3.免疫功能下降:铁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缺乏会导致婴幼儿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4.其他症状:如口角炎、舌乳头萎缩、倦怠、头晕等。

三、诊断方法1.血常规检查:患儿血红蛋白量减少、红细胞数量减少、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等。

2.铁代谢指标检查:检测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铁结合力等指标,可确定儿童体内铁储备情况。

3.骨髓象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现象明显等。

四、治疗方法1.铁补充:通过给予口服补铁剂或静脉注射铁剂来纠正缺铁状态。

其中,口服补铁剂一般是以螯合铁盐的形式给予,如葡萄糖酸铁、富马酸铁等。

2.发现并治疗原发病:如消化道出血、胃肠道疾病等,需要积极诊治。

五、预防与护理1.合理膳食:婴幼儿应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类、绿叶蔬菜等,同时搭配维生素C等有助于铁吸收的食物。

2.婴幼儿纯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更易被婴儿吸收利用,因此纯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3.避免过度用药:过度使用含铁的补剂,或长期服用紧张饴片等含铸的药物,易导致铁过剩。

综上所述,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及时发现和治疗,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NIDA)是由于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检测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表现为面色苍黄、食欲不振、精神不集中等,以补充铁剂治疗为有效方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分析,发生贫血的人群已达到世界总人口的25%,而在贫血人群中,低龄儿童的发生率较高,已经成为小儿的一种常见病症,严重危害了儿童健康。

临床表现:所有患儿病例中的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临床症状:面色苍黄、口唇发白,不爱活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迁延性腹泄;食欲不振,少数有异食癖;较大者出现精神不集中等。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孕周、是否接受育儿教育、是否为儿童添加辅食、患儿生活环境是否良好或稳定,是儿童NIDA的危险因素。

集中于6个月至2岁,是儿童NIDA的高发阶段,因为在此之前,从母乳中获得的各种营养可以满足其生长所需,但到6个月之后,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小儿体内铁造血需要,此时如果没有辅食或者辅食中铁的摄取量低,NIDA患病率就会增高;接受专业育儿指导的父母,能够密切注意小儿在生长发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出现部分症状后给予准确的判断,进行及时、有效、合理的处理,并且能够在6个月之后科学、合理地为小儿添加辅食,为其补充生长所需铁,可以显著降低小儿IDA的发病率。

研究中发现,单纯母乳喂养儿童的IDA患病数量多于给予配方奶或者其他饮食的儿童,因此在小儿3岁之前,更应该注意其营养均衡;在小儿生长过程中,良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稳定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小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因此,加强育儿知识教育和对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喂养,根据儿童生长特点制定相关的预防方案,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确保儿童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是预防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力措施。

102例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02例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的中位数减 2个标 准差 ( 一 S . M 2 ) 主要反 映儿 童近 期营养 不 良或急性营养不 良; 发育迟缓 : 儿童 的年龄别 身高低于 同年龄 同性别参照人群值 的 中位数减 2个标准 差 , 主要反 映慢性 长 期 营养不 良; 消瘦 : 儿童 的身高别体重低 于同性别 同身 高参考 人群值的 中位数减 2个 标准差 , 主要 反映儿 童近期 急性 营养

68 5 6・
林医学 2 1 年 1 月第 3 01 1 2卷第 曼 1 —
12例 3岁 以 下儿 童 营 养 不 良相 关 影 响 因素 分 析 0
朱 晓梅 ( 江苏 省泰州市妇幼保健所 , 江苏 [ 摘 泰州 2 5 0 ) 2 30
要 ] 目的 : 调查 、 析 3岁 以下营养不 良患儿的主要的相关影 响因素 。方法 : 12例 营养不 良患儿为病例组 , 1 2 分 以 0 按 :
比例随机抽取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 , 进行相关 因素 的分析。结果 : 儿童营养不 良的患病与早产儿 、 出生体重儿 、 低 辅食 添加不合理 、 反复呼吸道 、 消化道感染 、 父母文化程度等 因素有关 。结论 : 儿童营养不 良需引起重视 , 做好儿童常见病的防治 , 加强
科学喂养知识宣传 、 改变不 良饮食习惯等对减少儿童营养不 良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营养不 良;L ; J 童 影响因素 营养不 良是由于缺 乏能 量和/ 或蛋 白质所 致 的一种营养
缺乏症 , 主要见于三岁 以下 的婴幼儿 J是当今世界儿童 患病 ,
表 1 营养不 良儿童分型及母乳 喂养 [ ( ] 例 %)
及死亡的主要 原 因 J 。为 了解 儿童 营养 不 良的 主要 影响 因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2366投稿邮箱:sjzxyx88@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杨淑云(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 芒市)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在临床中的相关症状,以及分析导致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择取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症状,并探讨导致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经过分析,62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贫血患儿分别占比51.61%(32/62)、38.71%(24/62)、9.68%(6/62);特定时期到我院就诊的62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患儿经过分析,在临床中多伴有口唇发白、体质瘦弱、上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腹泻、食癖等临床症状,分别40.32%(25/62)、37.10%(23/62)、41.94%(26/62)、33.87%(21/62)、40.32%(25/62)、3.23%(2/62);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出现此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是否添加辅食以及接受育儿教育、生活环境、孕周等(P<0.05)。

结论 对于儿童而言,要想更好地预防出现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需要做好育儿教育,并确保生活环境良好与稳定,进行科学喂养等工作,从而确保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危险因素;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3.034本文引用格式:杨淑云.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3):67-68.0 引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儿童人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大多是由于患儿机体中缺铁元素,进而减少血红蛋白的合成量造成[1]。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目的探討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调查结果,并对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5月~2013年8月进行健康体检婴幼儿共3250例,对本组体检婴幼儿进行抽血检测血常规,观察其营养状况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相关因素。

结果根据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3250例受检婴幼儿中,共检出存在缺铁性贫血368例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11.3%。

其中6个月~1岁年龄段缺铁性发病率最高,为13.7%,1~2岁年龄段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低,为10.5%。

结论婴幼儿时期易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特别是1岁以下婴幼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几率最高,因此要加强婴幼儿营养知识的宣传及普及,特别是6个月以后的辅食添加,减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提高婴幼儿营养水平,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antile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health care clinic survey results, and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August 2013, physical examination, a total of 3250 cases of infant to draw blood detection routine group medical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o obser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revalence, adopting Logistic related factors were reviewed.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atients, 3250 case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368 cases with detection i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er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detection rate of 11.3%. Aged 6 months - 1 iron deficiency incidence is highest, at 13.7%,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minimum 1~2 years old age, at 10.5%. ConclusionEarly childhood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s seen, especially in infants under one year of age appear the highest rates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so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ant and young child nutrition knowledge, especially the consisting of 6 months later to ad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ant and young child nutritio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Key words:Children health clinic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Logistic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lated factors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对婴幼儿营养健康水平更加重视,婴幼儿营养健康水平亦有明显提高,然而在对婴幼儿进行体检时发现其营养水平并不乐观,仍然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

浅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浅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浅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讨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治疗。

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二价铁比三价铁易吸收,目前仍以硫酸亚铁常用,每日30mg/kg于2次饭间口服,并加服维生素C以增加铁的吸收。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治疗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戏蛋白合成所致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必贫血。

其原因主要是初生时铁贮存不足,饮食缺铁,长期少量失血等。

一、病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

新生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

明显缺铁对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也有一影响,但对血红蛋白合成影响更明显,故新生的红细胞体积变小,胞浆中血红蛋白量减少,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儿时期由于不断生长发育,故每日从饮食中补充的铁量要较成人多。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与贫血的关系新生儿体体仙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血红蛋白的浓度。

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故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胎儿以胎盘输血给母亲,或双胎中的一胎儿输血给另一胎儿,以及分娩中胎血管破裂和脐带结扎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因此,婴儿期容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

2.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小儿生长迅速,血溶量增加很快。

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也愈大,愈易发生缺铁,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铁的入量不足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欣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的含铁量均低不够婴儿所需,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但吸收差,大豆为植物中含铁交高且吸收率也较高的食物,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而蛋类中铁的眩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若添加畏食不当或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障碍则导致缺铁性贫血。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失血1ml相当于失铁0.5mg,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姓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

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

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贫血是指0~3岁幼儿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

在这个年龄段,宝宝处于发育阶段,营养摄入和吸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幼儿长期缺乏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贫血,影响身体发育和生长,甚至造成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0~3岁幼儿贫血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社区系统保健在幼儿营养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0~3岁幼儿贫血的防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分析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探讨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以及探讨社区系统保健在小儿贫血防控中的作用,为加强幼儿贫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减少贫血发生率,促进全民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0~3岁社区系统中小儿贫血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预防小儿贫血的措施以及社区系统保健在防治小儿贫血中的作用。

通过对小儿贫血定义的界定和研究目的的明确,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社区中0~3岁小儿贫血的实际情况,为今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此研究旨在通过对社区中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为社区系统保健在小儿贫血防治中的重要性提供实证支持,并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探讨社区系统保健在小儿贫血防治中的作用,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提高0~3岁小儿健康水平和贫血防控工作水平做出贡献。

1.3 研究方法在进行对0~3岁社区系统保健小儿贫血状况的分析时,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获取有效的信息和数据。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我们将进行大规模的文献综述,以了解当前关于0~3岁小儿贫血的定义、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分析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年第5卷第22期2018Vol.5No.2245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分析杨春玲(新疆昌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疆 昌吉 831100)【摘要】目的 研讨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总结归纳其相关贫血原因,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到儿童保健门诊中进行检查的800例婴幼儿。

将本次研究调查的所有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

结果 6个月~1岁婴幼儿发病情况明显高于1~3岁婴幼儿(P <0.05);贫血情况:相比于中度贫血,轻度贫血的比例较高(P <0.05);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的发病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6个月~1岁婴幼儿发病情况较为严重,轻度贫血较多,分析主要是由于家庭因素与不同喂养方式所引起。

因此,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应及时纠正。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轻度贫血【中图分类号】R7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22.45.0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不利于儿童体格、智力、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育[1]。

不同特征的儿童在病症上存在着差异性,为了能够给予准确有效治疗,需正确分辨出儿童诱发病症的因素。

基于此,在现研究中,研讨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总结归纳其相关贫血原因。

现将报告呈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筛选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到儿童保健门诊中进行检查的800例婴幼儿。

其中有男性患儿489例,女性患儿311例;年龄区间6个月~3岁;年龄阶段:396例患儿处于6个月~1岁的年龄阶层,218例患儿处于1~2岁的年龄阶层,186例患儿处于2~3岁的年龄阶层。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致病因素的分析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致病因素的分析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致病因素的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以6~36个月为高发年龄组。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营养缺乏症都已明显减少,但是缺铁性贫血仍很常见,对健康有严重不良影响,必须积极防治。

故此,对在我院就诊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报告如下。

标签:缺铁;小儿营养性贫血;致病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4年5月,到我院儿科门诊进行就诊儿童1970名,男童1062名,女童908名。

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347例,其中男童186例、女童161例。

1.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判断标准[1] 血液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个月~6岁0.05)。

2.4其他相关因素分析:辅食喂养不合理、偏食者264例(76%);生长发育快需求量增加者70例(20%);母乳不足喂养为主11例(3%);患有其他疾病13例(3.7%)。

3 讨论小儿营养性贫血主要为缺铁性贫血,他不仅对躯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对其大脑智能发育会有直接的影响。

当从食物中获取的铁不能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而使体内贮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形成减少造成贫血[2]。

我国农村发病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

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本症是一种可以预防及治愈率高的疾病。

只要注意小儿的饮食搭配,增加膳食铁含量即可预防此病,因此,应多吃些能促进造血功能的食物,以防止贫血。

但一旦发病,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危害儿童的健康。

本资料显示,1970名儿童均为农村,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347例,其中男童186,女童161。

偏食者264例(76%);生长发育快需求量增加者70例(20%);母乳不足喂养为主11例(3%);患有其他疾病13例(3.7%)。

从数据分析,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从食物中获取的铁不能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并与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密切相关。

有资料表明:对营养性贫血患者应检测微量元素,判断是否与铁、钴、锌、铅缺乏有关,因为微量元素铁、钴、锌、铅与机体造血功能密切相关。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一般来说,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需要大量的铁元素的,如果儿童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没有满足铁元素的摄取,就会影响到儿童血容量的扩充以及血细胞的增加,最终引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通过本文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儿童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母亲在孕育儿童的过程中出现缺铁,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应该要保证足够的母乳,这样让婴儿保证足够的铁元素[2]。同时要是没有母乳的话,也应该要在儿童的日常饮食中配好含铁的奶粉或者食物等。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要防止儿童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该要从母亲怀孕就开始做好相应的工作,同时在儿童出生后到3岁期间,也要多食用含铁量多的食物。
儿童营养性缺பைடு நூலகம்性贫血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更好的资料。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在2013年2月到7月期间内的60例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60例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60例儿童患者中,有34例儿童患有轻度贫血,15例儿童患有中度贫血,有11例儿童患有重度贫血。其中0.5岁(6个月)到1岁的儿童有28例,1岁到2岁贫血儿童患者有13例,2到3岁的儿童患者有17例。并对所有的患儿都展开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情况、贫血状况以及病史等进行调查,最后将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与儿童的病因以及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1]。结论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应该要加强对儿童饮食的指导,并且要定期的做好检查工作,从而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是对2013年2月到7月期间内在我院儿童保健科体检出的60例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来展开研究,所有儿童的年龄都在6个月到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1岁左右。其中有34例儿童是女性儿童,还有26例儿童是男性儿童,通过相关的检查发现,所有的儿童都不是先天性贫血,并且这些儿童都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如这些儿童患者有不喜欢动、注意力不集中、营养不良以及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且有些儿童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口唇黏膜苍白以及腹泻等现象。

缺铁性贫血毕业论文

缺铁性贫血毕业论文

缺铁性贫血毕业论文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体内铁利用不足或铁丢失过多而引起的贫血症状。

在全球范围内,缺铁性贫血是最普遍的营养缺乏症之一,特别是在儿童和女性中更加普遍。

本篇论文将重点介绍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铁的摄取不足,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铁来生产血红蛋白。

此外,铁的丢失也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例如长期失血(如月经失血、胃肠道出血)或者健康状况如贫血性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等需要常规输血的病人均存在一定的贫血风险。

缺铁性贫血也可能是由于铁的吸收不良、存储不足或使用过高而导致的。

有些人可能天生铁吸收不良,或者在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中,铁被储存在其他部位而不是被输送到骨髓中生产血红蛋白。

二、症状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包括但不局限于:1. 疲劳和体力不佳:由于人体缺铁所致的贫血症状会导致稳定的疲劳和失去精力。

2. 心悸和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带氧能力降低,肺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会导致心悸和呼吸困难。

3. 嘴唇、舌头和指甲变蓝:由于身体缺铁,红细胞不能正常地传递和含氧气,结果会使唇部、舌头、皮肤、固齿和指甲变蓝。

4. 运动障碍:由于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因此贫血可导致运动耐力降低。

人体肌肉不再能够承受并进行持续的工作应力,导致运动表现下降。

5. 皮肤干燥和发脆:身体缺铁通常会让皮肤变得干燥,发脆,容易产生皮疹和出现皱纹。

三、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确诊需要医生进行完整的体检和病史询问,包括家族史、月经史、药物使用史、手术史等。

而前往医院检查时,血清铁蛋白,铁的饱和度,铁的总量以及红细胞形态学分析等都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包括了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指标不正常,则诊断可能具有相当的价值。

四、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包括年龄、健康状况、病史以及症状的程度等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

一般人口群体来说缺铁性贫血通常通过口服铁补充剂进行治疗,一般效果会在几周内显现,但对于产后女性以及从事长期剧烈运动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缓解效果。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徐丽琼【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观察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症状并分析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搜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我院确诊的288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资料,回顾性总结他们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分析造成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288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轻度贫血146例(50.69%),中度贫血113例(39.24%),重度贫血29例(10.07%),结果显示,年龄、孕周、是否接受育儿教育、是否为儿童添加辅食、儿童生活环境是否良好或稳定,是儿童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育儿知识教育和对小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喂养,确保小儿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是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力措施。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s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Methods The information of 288 cases confirmed nutritional deficiency anemia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wer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children's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ere analyzed.Results Among the 288 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mild anemia happened in&nbsp;146 cases (50.69%), moderate anemia in 113 cases (39.24%) and severe anemia in 29 cases (10.07%).The results showed:Age,gestational weeks, whether to accept the parenting education, whether to add a side dish for children, and children's living en-vironment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children to suffer from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the result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child rearing knowledge education,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feeding of children, and ensuring children to have good and s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r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ildren’ s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总页数】3页(P62-64)【作者】徐丽琼【作者单位】罗定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罗定 52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3.19【相关文献】1.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建平;崔雪梅;杨玲娥2.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赵玮婷;傅弦琴;杜兆辉3.社区非户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王玉4.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6个月~3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姚博;杜娟5.儿童体检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孟海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探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秀峰区772例3岁以下儿童的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和对喂养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31.22%,6-8个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2.31%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发生率逐渐下降;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

但与喂养方法(是否经常喂养动物性食物)有关系,贫血患病率随着膳食的平衡而降低。

结论:我区3岁以下儿童特别是6-8个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率较高,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全社会尤其是家长认识到缺铁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工作的
重要性,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儿童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指导,防治并进以减少贫血的发生。

【关键词】婴幼儿;养性缺铁性贫血;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 55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91-01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n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1]。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004年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53%的学龄期儿童存在贫血;我国2002年6月龄到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4%--36.6%[2],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为了解本社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现对在本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3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和喂养方法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建立健康档案常住儿童。

1.2方法对3岁以下儿童进行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和喂养方法的调查。

观察儿童在各种情况下与贫血的关系。

1.3贫血的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地区,6月-5岁血红蛋白<
110g/l。

2 结果
2.1贫血患病率与婴幼的年龄、性别。

3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31.22%,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发生率逐渐下降。

6-8个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2.31%;9-12个月儿童贫血发生率33.73%;13-18个月儿童贫血发生率21%;19-36个月儿童贫血发生率为12.12%。

男女童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0.17%、32.35%,无统计学差异 (p>0.05)。

2.2 贫血患病率与是否经常喂养动物性食物关系
贫血患病率与喂养方法(是否经常喂养动物性食物)有关系,贫血患病率随合理喂养增高而降低。

3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31.22%;6-8个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2.31%,与冉启美报道的37.8%稍高
[3],而6-8个月婴儿是辅食添加的最关键时刻,本资料显示,少吃动物性食物的婴儿贫血的发生率是经常吃动物性食物的婴儿的2倍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膳食逐渐平衡,贫血的发生率也逐渐降低。

3.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铁摄入量不足。

由于婴幼期生长发育较快,而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动物性辅食,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其次是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妇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也有少数由于铁的吸收障碍铁和丢失过多,如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

3.2由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预防贫血的发生至关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针对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全社会尤其是家长认识到缺铁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②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③做好喂养指导。

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因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幼儿食品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④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1]。

防治是婴幼儿贫血发生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改善发病因素是主
要防治措施[4]。

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精神不好,食欲差,疲乏无力,或孩子有面色、口唇、牙床皮肤黏膜苍白时应及时
去医院检查。

一旦发生缺铁性贫血,就要积极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铁制剂。

注意在服用铁制剂和含铁丰富的食品的同时,应多吃一些酸性食物。

如山楂片、维生素c等,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只有防治并进才能达到降低婴幼儿贫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

儿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01
[2] 古桂雄,戴耀华。

儿童保健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45
[3] 冉启美。

杭州市余杭区6个月龄儿童贫血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
[4] 李娟。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原因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