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光现象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 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一、光的色彩 颜色【课前预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在月亮、太阳、课桌、点燃的蜡烛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在太阳、闪电、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发光的水母、蜡烛光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见过光的色散现象吗?自己做做看:① 找一个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看一看,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会变成什么?②含一口水,背对着太阳,喷出雾状,看一看,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现象叫光的____ ___,由此可见太阳光是由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 等色光组成。
最早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1. 同学自我朗读P 55 的日记片段。
2.光的色散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 等色光组成的。
3.色光的混合(说出阴影部分的颜色)4.光的三原色: 5.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①大家动手做一做,分别用红色、绿色、蓝色透明体看物体发现:通过红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通过绿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通过蓝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绿红______色红蓝______色 绿蓝______色结论: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②问题: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确定的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太阳光照在红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 太阳光照在黄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太阳光照在蓝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6.光具有能量:① 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转化为 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光现象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会比较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不同;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发现及应用;3、会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重点难点】1、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2、光的直线传播。
【课前预习】一、光的色彩颜色1、太阳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彩虹的形成就是现象。
2、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在研究颜料混合与色光混合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
红色玻璃纸只能透过光,蓝色物体只能反射光,白色物体能,黑色物体能。
4、光能使周围变得明亮,能使胶卷感光,这说明。
5、太阳能热水器是将能转化为能,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能转化为能。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它的特性是,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它的应用有、、、等。
2、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它的最显著的性质是,它的应用有、等。
3、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
而会破坏臭氧层。
三、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说明,像的性质是。
2、日食、月食说明了。
其中日食是挡住了太阳光,月食是挡住了太阳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合 km/s。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C真空 C空气 C水 C玻璃。
【合作探究】1、如图A、B是太阳光色散后人眼能看到的最边缘的光,则A是光,B是光。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的上方,我们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这说明,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我们可以。
我们在B的下方发现了,它的特点是,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制成。
2、“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案(新版)苏科版【知识梳理】1、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现象。
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有:大自然中彩虹、霓、晕、华现象是由光的色散(或衍射)现象形成的。
(大雨前后天空布满许多微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许多小三棱镜,当太阳光斜照在这些小水珠上时,发生反射、折射,即发生色散现象。
)例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海市蜃楼”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C、“水中倒影”D、日食的形成2、物体的颜色人看见物体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发光或反射的光进入眼睛。
如果所有色光都被吸收,没有光进入眼睛人看见的就是黑色;如果发出(反射)所有色光,人看见的就是白色。
方法介绍:① 透过滤色镜看物体的颜色。
先判断物体能发出(或反射)什么色光,再判断此色光能否经过滤色镜进入眼睛。
可以,则物体就是该颜色;不可以,则物体是黑色。
② 色光灯照射后,物体的颜色。
先判断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再判断色光灯发出的色光能否被物体反射。
可以,则物体是色光灯所发出的色光颜色;不可以,则物体是黑色。
例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
例3: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A、绿叶黄花B、黑叶红花C、黑叶黑花D、红叶红花例4:夜晚的剧场,一舞蹈演员身穿蓝色毛衣、白色裤子表演,当红色聚光灯投射到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演员的毛衣颜色为色。
当灯光射向演员,观众就能看见她,是因为灯光在演员身上发生了。
3、人眼看不见的光人眼看不见的光仍然符合光所具有的性质。
如传播速度、可以反射、可在真空中传播等。
由于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像外辐射红外线,可应用在监控方面,如遥控器、照相机、摄像机、跟踪导弹、夜视仪等。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灭菌,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学案(附参考答案)设计人: 物理教研组班级姓名【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的直线。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即C = 。
4.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二、光的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2)异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等角:角等于角。
6.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7.两种反射:和,它们都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8.平面镜成像特点(1)虚实:成的像为。
(2)等大:像和物的大小。
(3)等距: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垂直。
(5)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9.平面镜的应用(1)潜望镜:由两块组成。
(2)塔式太阳能发电:利用凹面镜将太阳光会聚。
四、光的折射规律(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3)角不等:①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5)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
11.光折射的应用:折射使池水“变浅”,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
五.光的色散12.光的色散(1)定义:用三棱镜将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的现象。
(2)白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应用:彩虹是太阳光发生而形成的现象。
13.色光的三原色: .14.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①定义:之外的辐射。
②特点: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即热作用越强。
③应用:遥控、红外线夜视仪、诊断疾病。
(2)紫外线①定义:在光谱的以外看不见的光。
②特点:灭菌、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
③应用:医用、钞票防伪标识。
【聚焦考点】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点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
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我的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光现象,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通过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现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光的传播特点,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3. 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够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4. 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镜子、玻璃板、水杯、透明塑料尺。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如日食、月食、水面倒影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让学生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进行实验演示,如激光笔穿过透明塑料尺,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3. 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演示镜子反射实验,让学生掌握反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平面镜、凸面镜等。
4. 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演示水杯和玻璃板折射实验,让学生理解折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潜望镜、测玻璃板的厚度等。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 活动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光现象,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第三章光现象三》导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教学难点】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四《巩固提高一》
1.一束光线斜射到玻璃平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入射光线和界
甲图说明: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校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光现象”为主题,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操作、体验光的现象,引导他们发现光的奥秘,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原理。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掌握光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镜子、激光笔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镜子、激光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现象,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光的奥秘。
2. 基本概念:讲解光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们了解光的特点和作用。
3. 光的传播:让孩子们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探讨光的传播原理。
4. 光的反射:让孩子们将激光笔照射镜子,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探讨反射原理。
5. 光的折射:让孩子们将激光笔照射玻璃杯,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探讨折射原理。
6. 动手实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透明塑料尺、玻璃杯、镜子等,验证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7.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原理。
2. 解答: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及课堂练习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
3.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定量描述,以及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光具、镜子、水槽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日食、月食、彩虹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4. 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
6. 眼睛和视觉: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7.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眼睛和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
2.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反射光线。
3.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画出折射光线。
4. 请简要描述光的色散原理,并解释彩虹的形成。
5. 简述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原理。
答案:1. 光在自然界中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m/s。
3《光现象》教案
第三章光现象教案一、课标与考纲【课标】2.3.3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例5 探究光束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例6 通过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类实验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考纲】(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4)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二、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探究类实验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4)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三、知识网格四、考题解读【考点1】光现象辨识1、(2017扬州)G20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现象,成的是等大的(实/虚)像.2、(2017攀枝花)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形成的.3、(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4、(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5、(2017鄂尔多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黑板左端反光B.月食的形成C.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6、(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手影C.月亮的“倒影”D.笔“折断”了【考点2】光学作图1、(2017常德)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从S发出并标明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2、(2017宿迁)按照要求作图.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2017鄂尔多斯)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3、(2017自贡)图甲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点A,折射光线经过点P,请你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4、(2017•大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5、(2017•随州)(3分)如图,人眼在E处通过碗的边缘D点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A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意图在于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探索和理解光现象。
我采用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实践活动为主,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光的存在,了解光的基本特性,以及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光的现象。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1. 感知到光的存在,了解光的基本特性;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3.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光的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一、引入:我向孩子们展示了手电筒,让他们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
然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感受光的传播。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光的存在和传播。
二、探索光的传播:我给每个孩子一张彩色纸张,让他们将纸张放在手电筒的光源前面。
孩子们发现,纸张上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
三、光的折射:我拿了一个玻璃杯,装满了水,然后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入玻璃杯中。
孩子们观察到光线在进入玻璃杯时发生了弯曲。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光在折射过程中的特性。
四、光的反射:我放置了一面镜子,让每个孩子用手电筒的光线照射镜子。
孩子们发现,光线在镜子上发生了反射。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光在反射过程中的特性。
五、描述光的现象: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光的现象。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在活动的重难点中,我发现光的传播和反射是孩子们难以理解的部分。
因此,我在活动中特别强调了这两个方面,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手电筒的光现象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但是,我发现有些孩子在描述光的现象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拓展延伸:我计划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个光现象的观察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
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眼睛和视觉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解释,眼睛和视觉的形成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片、色散实验器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2. 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眼睛和视觉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眼睛和视觉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画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示意图。
2.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光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3.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复习是否全面,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扎实,是否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例题讲解的重点和难点解析1. 重点解析(1)光的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原理是理解后续光现象的基础。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种类;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全反射;4. 光的色散:光谱、色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2.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实验器材;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食、月食、水面反射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2. 知识讲解:(1)光的传播:解释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方式,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2)光的反射:介绍反射定律,讲解反射种类,示例反射现象的解释;(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示例折射现象的解释;(4)光的色散:展示光谱,解释色散现象。
3.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光现象的题目,让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光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示光现象的基本原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释下列光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1)日食和月食;(2)水面上的倒影;(3)透过玻璃砖看物体。
2. 答案:(1)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2)水面上的倒影:光的反射;(3)透过玻璃砖看物体:光的折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讲解光现象的基本原理,设计例题和随堂练习,以及实验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光的基本知识。
课后,学生应加强对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提高对光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导学案3
《光现象》导学案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1.知道白光的组成2.知道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3.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5.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7.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8.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9.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10.理解凸透镜能实像和虚像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1.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规律及特点3.光的折射现象4.凸透镜成像规律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播的透明物质,(2)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
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810m/s。
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3/4。
总之,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
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以3.0×810m/s。
2.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可包括两点:一.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可记作:“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间。
”(2)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3)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是要明确以下几点:a.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切不可当作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即平面镜上,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c.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学案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动物的课。
一、设计意图我设计这堂课的思路是通过动物这个主题,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我播放一段动物的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讲解:我根据PPT的内容,向孩子们介绍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例如:熊猫喜欢吃竹子,猴子喜欢爬树等。
3. 实践:让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剪下来。
在制作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观察动物的特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展示: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制作的心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观察得很仔细,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
在课后,我鼓励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动物,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堂动物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引入环节的动物图片和视频的选择,这是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他们兴趣的重要手段。
我精心挑选了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在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动物的魅力。
讲解环节的内容呈现方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温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光现象》学习目标:同前节。
学习内容:一、物体的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概念: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可不能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成立的理想物理模型,成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经常使用方式之一。
练习:☆什么缘故在有雾的天气里,能够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进程中,部份光碰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进程中,碰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三、光的反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份光被反射回原先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双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进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概念: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滑腻。
3光现象教案范文
3光现象教案范文标题:奇妙的3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学的好奇心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和理解折射、反射和折射定律。
3.能够分析光的传播路径,预测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学重点:1.折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1.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分析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实验装置:1.光线传播模拟装置(透明材料、光源、光线手指(或激光笔)等)2.凸透镜3.平面镜4.黑色咖啡杯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彩虹的成因。
2.学生分享彩虹背后的原理,引出今天的主题,光的折射、反射和折射定律。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光的特性,包括传播速度、直线传播、可反射和折射等。
2.通过示意图,教师讲解折射现象的概念、反射现象的概念,并引出折射定律。
3.通过讲解折射定律的公式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定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教师展示折射实验,使用光线传播模拟装置,向学生展示不同材料中的折射现象。
2.教师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并帮助学生分析光的传播路径。
四、实验探究(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使用凸透镜、平面镜和黑色咖啡杯等装置开展探究光的折射、反射和折射定律。
2.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结果。
3.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验证折射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光的属性的理解。
五、知识拓展(15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问题和疑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讨论关于光的其他现象,如衍射和干涉等。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或实验案例,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总结折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相关知识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你对光的折射、反射和折射定律有何新的认识?”“你在实验中的收获和困惑是什么?”3.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实验记录和表现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特点:(1)等大:像与物大小。(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3)垂直: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4)虚像: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的。2.原理:。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的现象。
2.折射规律:(1)三线,两线分居法线侧。(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入射角。(3)当光垂直射向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
7.(2015•威海)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
2.(2015•恩施)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右图所示,这属于光的(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
②空气中的角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相同点
①三线共面、两线异侧;②反射角、折射角都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③光路可逆
三、例题分析
1.(2015•钦州)(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第3课时光现象
目标:1.知道三种光现象的特点及实例;2.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及两者
的区别;3.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了解光的色
散现象和看不见的光。
重点:1.三种光现象的特点及实例分析;2.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及作图;3.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的关系。
3.(2015•南宁)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2015•哈尔滨)如左下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o.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5.(2015•扬州)在右上图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如果A蜡烛以5 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 dm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cm,才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10.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条合成,电视遥控器用(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11.(2015•东营)小丽看到的平面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食是光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6.(2015•温州)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1)(2015•镇江)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左下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下中图,物体AB在某一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B′,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平面镜。
(3)(2015•泰安)如右下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8.(2015•河北)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缘故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9.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人们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现象。
难点:1.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区别。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反馈
二、知识梳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3.现象: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c。“光年”是长度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被物体表面回去的现象。
2.反射定律
(1)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都在内。(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3)等角:等于。
3.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反射面是的,平行光线经反射后仍是的。
(2)漫反射:反射面是的,平行光反射后射向不同方向。
(3)特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
第3课时《光现象》巩固训练
1.(2015•邵阳)如右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路可逆
(4)在折射现象成、橙、黄、、蓝、靛、的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
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光谱上以外的部分,其主要特性是热效应显著。
(2)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能杀菌、消毒、使发光。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比较: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