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三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满分100分得分:班级:姓名:座号: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2、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

(选填6378,40091)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

5、火山是由于地下的沿着地壳的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6、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7、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的过程叫做风化。

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

……………………………………()3、在地球内部,地幔最薄,地壳最厚。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壳岩层在褶皱时会发生地震。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三、选择题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A、湖泊B、大海C、山地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温度太高B、地壳的运动C、人类的活动4、地球的内部温度(),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A、低B、高C、与地表一样5、地球的表面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根据火山喷发的情况,我认为地球内部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A. 温度高,有熔岩B. 较小的压力C. 大量的气体【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内部的运动。

【解答】地球内部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大,压力就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越进入地心,热量越多,自然温度越高。

选B。

2.【答题】河道中的卵石主要是()搬运的。

A. 风力B. 流水C. 重力【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沉积现象。

沉积: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也指这样沉下来的物质形成冲积层或自然的堆积物。

【解答】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

选B。

3.【题文】人类的哪些活动对地表有影响?【答案】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结果。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解答】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4.【题文】地震之前有哪些预兆?遇到地震有哪些应急措施?【答案】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形状-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形状-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麦哲伦的成就。

【解答】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他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2.【答题】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拍摄。

【解答】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照片。

3.【答题】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第一张照片。

【解答】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了地球。

4.【答题】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解答】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答题】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航天事业。

【解答】2003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6.【答题】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张衡的学说。

【解答】张衡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7.【答题】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麦哲伦的航行。

【解答】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他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8.【答题】古代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答案】平的【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人们对地球的猜想。

【解答】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上”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六十六篇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六十六篇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六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

A、运动的B、宁静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

A、1967B、1976C、1980【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的。

A、冷B、热【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______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______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______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______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解答题】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A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小学-科学-苏教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单元测试卷3

小学-科学-苏教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单元测试卷3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单元测试卷3一、填空题。

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______,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激烈震动,释放出______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______。

2、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______,呈______状分布。

3、世界上最高峰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______,海拔珠穆朗玛峰______米。

4、高原、平原、海洋与岛屿、山地、峡谷等构成了地球表面的______。

5、北宋时期的______在晚年所著的《______》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6、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______,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______;把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7、地球表面的形状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火山将要喷发前,会冒出______和______。

9、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______。

二、选择题。

10、下面改变地表形态的做法合理的是()。

A. 砍伐森林B. 开采矿石C. 改造沙漠D. 围湖造田11、下面关于地壳的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会发生变动B. 不断发生变动C. 只有人为造成的变动D. 以上都不正确12、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人员损失惨重。

A. 唐山B. 汶川C. 玉树D. 海地13、地球赤道周长是()。

A. 6378千米B. 40091千米C. 5亿平方千米14、第一个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人是()A. 麦哲伦B. 阿姆斯特朗C. 杨利伟D. 尤里•加加林15、不属于火山的喷发物有()。

A. 浓烟B. 灰C. 岩浆D. 卵石16、科学家在猜测地球内部构造的时候,其中一个依据就是地震波在()中传播速度较快。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练习题(有答案)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教(侵蚀)。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6、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7、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8、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9、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0、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1、大自然中能搬走碎石、改变地貌的力量有(风)(水)(冰)(重力)等。

12、风化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13、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14、北宋时期的沈括万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千米。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精选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苏教版知
识点练习第六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

A、1967
B、1976
C、1980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地球内部是( )的。

A、冷
B、热
【答案】:
1/ 5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球内部是( )。

A、运动的
B、宁静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 5。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

A、运动的B、宁静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的。

A、冷B、热【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B、坚硬、较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地球像一个煮熟的鸡蛋。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四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______千米【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是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山是由于地下______________沿着地壳的______________喷发而形成的白然灾害。

3.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______________。

4.20世纪70年代以前,摄影师在_____________上拍摄地貌。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____________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_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_。

5.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______________,主要由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______________;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______________。

6.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_南水冲刷、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作______________。

7.我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D.杨利伟2.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A.1967B.1976C.1980D.19783.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14的是我国字航员()A.杨利伟B.聂海胜C.刘洋D.沈括4.关于火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B.火山周围不会形成温泉C.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D.火山喷发不可预测,也没有任何征兆5.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底呈阶梯状分布C.基本上一马平川,没有太大的变化D.时高时低,无规律分布6.海边礁石是什么力量形成的()A.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B.海浪的冲击C.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D.强风的作用三、多项选择题。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八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八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苏教版课后辅导练
习八
第1题【单选题】
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开采矿石
D、种植庄稼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
B、坚硬、较软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
A、番茄酱冒出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复习特训第六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复习特训第六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苏教版复习特训第六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B、坚硬、较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宋时期的( )所著的《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A、张衡B、沈括C、孔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 )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拦河筑坝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种植庄稼【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的。

A、冷B、热【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地震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______的猜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复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34分,每空1分)1、科学家根据()、()、()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2、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直到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用环球航行的方式证明了地球是()形的。

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4、地球的内部从表面到中心依次可分成()、()、()三层,其中最薄的一层是(),最厚的一层是()。

5、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沿着地壳的()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6、世界最高峰是(),海拔是(),它是()的主峰。

7、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等。

8、最初,人们凭()来认识地球,提出()的猜想。

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地像一个(),是()的。

9、()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

10、按照火山活动的情况,可将火山分为()、()、()。

二、选择题(10分)1、()能更清晰、更精确地反映地球形貌。

A、手工绘制地图B、卫星拍摄地图C、航空拍摄地图2、地球的直径是()。

A、40091千米B、6378千米C、12756千米3、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的照片。

A、月球B、地球C、太阳4、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根据太行山山崖间螺蛙壳和卵形砾石的分布,推断出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

A、海滨B、平原C、山地D、峡谷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A、1967B、1976C、1969D、19916、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7、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种植庄稼B、拦河筑坝C、围海造田D、开采矿石8、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

最新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练习题十一

最新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练习题十一

最新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苏教版练习题十一第1题【单选题】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B、坚硬、较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

A、14千米B、20千米C、100千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地球的内部分为( )层。

A、2B、3C、4【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的。

A、冷B、热【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钻孔的深度已经能达到无限深了。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我国______时期科学家______,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______、______的精辟见解。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四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题 苏教版 含答案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题 苏教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教学质量监测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科学知识积累及运用:(每个1分、共25分)1、()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 )。

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 )。

3、科学家通过()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球内部的秘密;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在松软的岩石中传播较()。

4、地球的内部从外到内可分为:()()()。

5、第一个在太空看到地球的宇航员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是()。

6、、在绘制地图时,我们一般用()表示水,用()表示平原,用()表示山地、沙漠等。

7、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

8、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原因是由于()造成的。

9、在长期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小学六年级科学4—110、一小块石头,在火上加热后,放到冷水中冷却;然后再加热,再冷却,反复做,最终小石块会()。

11、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二、判断:在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后边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后边括号内打“×”。

(每题1分、共11分)1、在地球仪上,地球的两极是白色的,说明那里是冰川。

()2、地震和火山是人类有益无害的现象。

()3、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4、在看地图时,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来辨别方向。

()5、我国是一个火山和地震灾害都非常少的国家。

()6、我们可以通过钻孔的方法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7、地震时乘坐电梯逃生,又快又安全。

()8、第一个在月球上拍摄地球照片的是尤里•加加林。

()9、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10、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习题精选九十六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苏教版习题精选九十六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苏教版习题精选九
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开采矿石
D、种植庄稼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
A、番茄酱冒出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
A、正确
B、错误。

最新精选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六十八

最新精选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六十八

最新精选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六十八
第1题【单选题】
地球内部是( )。

A、运动的
B、宁静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
B、坚硬、较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球的内部分为( )层。

A、2
B、3
C、4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地震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复习巩固九十九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复习巩固九十九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复习巩固九十九第1题【单选题】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拦河筑坝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种植庄稼【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宋时期的( )所著的《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A、张衡B、沈括C、孔子【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坏的过程叫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我国______时期科学家______,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______、______的精辟见解。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______年10月“______”把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A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苏教版习题精选四
十三
第1题【单选题】
北宋时期的( )所著的《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A、张衡
B、沈括
C、孔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地球的内部分为( )层。

A、2
B、3
C、4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

A、14千米
B、20千米
C、100千米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 )。

A、平原
B、山地
C、沙漠
D、丘陵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钻孔的深度已经能达到无限深了。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______年在我国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40万人伤亡。

______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7题【填空题】
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古代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0题【填空题】
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1题【填空题】
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2题【填空题】
七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23题【填空题】
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4题【解答题】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案】:
【解析】:
第25题【解答题】
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A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面貌。

火山口湖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

风蚀石主要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