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人版必修4精练精析: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带详细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101efaaf1ffc4ffe47acbc.png)
——解读《警察和赞美诗》
【美】欧 ·亨利
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 维护生活秩序的社会安定的国
家机器。
赞美诗: 宗教音乐 净化心灵 升华境界。
警察+ 赞美诗= ?
明确: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 和社会安定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 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很完 美,甚至是“人间天堂”。 出人意料的结局告诉我们美国社会并非“天 堂”,而是“地狱”。
2.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好客”是反语、拟人,嘲讽了美国的监狱里关了很多囚犯,而在监 狱外面的流浪汉冬天里的处境反而不如在监狱中──幽默中包含了多少辛 酸!
1-2节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一种凄清、寒冷的环 境,为苏比营造了生活窘迫的氛围。
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
合作探究一
1.朗读课文第一、二节,这两节是属于 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
2、作者在第一节描写环境时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小说发生在什么季节 ?
3、作者为什么要写“海豹皮大衣”的女 人?还两次写了苏比在长凳上“辗转 反侧”?
“每当……,每当……,每当……”此句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 ,描写了当时的 自然环境,为小说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描绘哪些景物?
?2.苏比怎样的心情?
?3.这种意境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 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
?熟读145页课文39-43 语段,思考以下问题:
?1.描绘哪些景物?(月光、街道、灯光、赞美诗 音乐)
?2.苏比怎样的心情?(灵魂里起了奇妙的变化)
?3.这种意境有什么作用?(为人物内心服务,突 出苏比灵魂净化的过程)
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doc
![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450720579ec3d5bbfd0a7491.png)
警察和赞美诗【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课文39~4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部分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部分文字描绘了灯光、乐音、月光、街道、赞美诗等。
2.这部分文字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人物内心服务,突出苏比灵魂净化的过程。
3.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这句话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苏比几次碰壁之后,听到了风琴师为了练弹星期天的赞美诗发出的管风琴的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他彻底醒悟了,准备重新做人。
他要如风琴声一样,高尚、圣洁。
4.当苏比决心重新做人时,作者却安排苏比被警察宣判入狱。
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样的结尾震撼人心,反映了社会冷酷的现实,具有真实感。
这样安排结尾,可以使情节曲折,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5.从苏比的经历中,你想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想到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许多青年满怀成功的希望,跨入社会的大门,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希望破灭,才智损害,以至和苏比一样堕落地生活。
二、仿照下列示例的句式特点,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
示例:云在告别,去向天涯,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警察与赞美诗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27bc7783e0912a2162aeb.png)
Vandalism
At the corner stands a shop where the plate-glass window is conspicuous(引人注目的). Soapy takes a cobblestone and dashes it through the glass, after that, he indicates to a cop that it is he who vandalizes the plate-glass window. But the cop doesn't think a person who does something illegal will wait to be punished.
“Mashing” with a young woman
Soapy sees a young woman, Then he tries to mash her so as to be caught by the cop who is looking at him. Unexpectedly, she gives him a big hug and asks him to buy her a pail of suds. She is a prostitute, so Soapy dumps her at the next corner.
? Soapy: proud, lazy, idle,repentant(悔改的)
? The cop: muddle-headed(糊涂的;昏庸的) bulling the weak(恃强凌弱的)
含泪的笑
? 欧·亨利常以其辛辣俏皮的讽刺使读读者的情绪 在悲喜之间激荡,酸甜苦辣,感触至深。
The Cop and the Anthem
《警察和赞美诗》(整理版) (1)分析
![《警察和赞美诗》(整理版) (1)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fd4e380722192e4436f60f.png)
欧·亨利
警察: 维护生活秩序的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 宗教音乐 净化心灵 升华境界。 警察+赞美诗=
明确: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和社会
安定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
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很完美,甚至是“人间天
堂”。
欧· 亨利(1862—1910)是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 说家,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的生活的幽默的百科 全书”。 他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与法国的 莫泊桑、俄国的契诃(hē)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
苏贝的行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愿望或打算
结果
第六次
苏贝的行为
第一次
愿望或打算
结果
进上等餐馆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砸橱窗
进低档饭馆 调戏女子 大吵大闹
让别人交给警 被推到人行道上 察 、 直接被警察抓 连个旁证都不算 住 被“叉”在人行道上 女子缠住他 让他只管闹去
第六次
偷绸伞
故事高潮(39-47)苏贝良心发现,突然被捕。
故事结局(48)苏贝被判监禁三个月。
课堂学习
分析第一部分(1-6)
苏贝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当夜晚雁群引吭高 鸣,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对她们的丈夫亲热起来,或者当苏贝
躺在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你就知道冬季已经逼近了。
一片枯叶飘落到苏贝的膝头。那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 克对麦迪逊广场的老房客倒是体贴入微的,每年要来之前,总是预 先通知。他在十字街头把他的名片交给 “北风” ——“幕天席地 别墅”的门房——这样露天的居民就可以有所准备。
忿忿不平( 憎恶 (
高中语文第3单元洞察世道沧桑自读文本警察和赞美诗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4.doc
![高中语文第3单元洞察世道沧桑自读文本警察和赞美诗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4228885a227916888586d730.png)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入寐.(mèi) 游弋.(yì) 冬狩.(shòu) 干酪.(lào) 娴.静(xián) 咫.尺(zhǐ) 冬蛰.(zhé) 轻佻.(tiāo) 轻裘.(qiú) 大氅.(chǎng) 怏.怏(yàng) 摇曳.(yè) 嘈.杂(cáo) 啁啾..(zhōu jiū) 醍醐..(tí hú) 熙.熙攘攘(xī)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吭⎩⎪⎨⎪⎧引吭.高鸣(háng)吭.声(kēng) (2)茄⎩⎪⎨⎪⎧雪茄.(jiā)番茄.(qié) (3)旋⎩⎪⎨⎪⎧ 螺旋.(xuán) 旋.风(xuàn) (4)济⎩⎪⎨⎪⎧救济.(jì)人才济济..(jǐ) (5)悄⎩⎪⎨⎪⎧悄悄..(qiāo)悄.然(qiǎo) (6)勾⎩⎪⎨⎪⎧勾.当(gòu) 勾.通(gōu) 2.语境辨析法(7)一场.(cháng)大雨过后,站在广场.(chǎng)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8)一名受伤的铺.(pū)路工人在大家的搀扶下,缓慢地走进路边的一家药铺.(pù)进行包扎。
(9)凶神恶.(è)煞的他的可恶.(wù)行为令人恶.(ě)心。
放心,善有善报,恶.(è)有恶.(è)报。
那可恶.(wù)家伙做了那么多恶.(ě)心人的事,神灵恶.(wū)能放之任之?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脚huái(踝)k ē(窠)臼 青kē(稞)(2)⎩⎪⎨⎪⎧ni ǔ(扭)转枢niǔ(纽)ni ǔ(忸)怩 (3)⎩⎪⎨⎪⎧ s hì(侍)者对zhì(峙)sh ì(恃)才放荡(4)⎩⎪⎨⎪⎧严jùn(峻)j ùn (竣)工 疏jùn(浚)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迫在眉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醍醐灌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烜赫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名一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衣冠楚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鲁人版-语文-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四学案 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
![鲁人版-语文-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四学案 第三单元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https://img.taocdn.com/s3/m/fd8e53d6a216147916112871.png)
警察和赞美诗承受是一种力度张新宏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
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
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
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做的自我蓄结。
对人生的幸福和苦难而言,没有超越自我的气概、内视自守的精神品质,就不会在苦难的胁迫下,保持一个谈笑自如的我;没有对世情的彻悟、洒脱的生命情怀,也就不会在幸福的裹挟下,保持一个恬淡平和的心境。
一个真正能够迎接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绝不是气量狭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会忧郁,但灵魂的天空不会黑云压城;他也许会兴奋,但热泪盈盈中他不会因此迷失方向。
因为他能承受住自己。
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
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
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
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
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
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独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
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只有承受。
微感言: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赏读:见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获得进步。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b9c221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5.png)
(2)凑合·凑集 凑合:口语,随意地聚在一起,拼凑,将就。 凑集:指把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例:①下班以后大伙儿都_凑_合__在一起练习唱歌。 ②假如不够,要我们叫其他的机关和团体_凑__集_, 这事情自然是很难办的。
(3)报复·抱负 报复:指对别人反击。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 例:①人要有远大的_抱__负__,远大的理想,才能 不断向前,功成名就。 ②他们乱砍滥伐,这次泥石流就是大自然给他们 沉重的__报__复___。
_____________形__容__名__声_和_ 气势很大 (14)烜赫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语辨析 (1)汇集·会集
汇集:多用于物,聚集。 会集:多用于人,聚集。 例: ①七十子之畴,_汇__集__夫子所言,以为《论 语》。
②各地代表都__会_集____到北京开会。
(6)衣冠楚楚·衣冠禽兽 衣冠楚楚:褒义词,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衣冠禽兽:原指古代官员官服上的禽和兽的图案, 后指道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例:①他整天_衣__冠_楚__楚__,但对工作却漠然置之。 ②他充当日本走狗,背地干尽坏事,是一个 _衣__冠__禽__兽___。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2.背景资料 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的时候,美国现 实社会的深刻变化(南北战争之后)引起文学的变 化,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它出现在美 国资本主义日趋腐朽的阶段,即由自由资本主义 过渡到帝国主义的时代。当时社会贫富对立,阶 级矛盾日益激化。这时期的一些出身于中小资产 阶级的作家,从自身的阶层出发,一方面,谴责 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描写人民的悲惨生活,反 映人民对资产阶级统治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 他们又对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存有幻想,提出种 种改良措施。
警察与赞美诗分析
![警察与赞美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fd36d2f60ddccda38a088.png)
15
含泪的微笑
• “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
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微笑”是喜剧形 式。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幽默讽 刺甚至玩世不恭的语调,夸张,反语,双关等手法的运
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被
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与法国的莫 泊桑、俄国的契诃(hē)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 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 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的结 尾),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 细腻,语言丰富又朴实含蓄。代表作品《麦琪 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 子》。
用反语“好客”、“冬季寓所”,说得幽默轻松,实际上揭示了 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蕴含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的无限 辛酸。 用反语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富豪们穷奢极欲的腐朽 生活,与下层人民的艰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当时美国社会 贫富悬殊的现状,增强了小说的社会意义。 拟人修辞,自然的有情反衬出人情的冷漠和社会的冷酷
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 1.开端: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
才能被捕入狱。 2.发展: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
入狱的目的。 3.高潮:苏比在赞美诗的感召下“良心”发现
,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4.结局:苏比最终被判入狱三个月。
3苏比的行为 愿望或打算 结果
进上等餐馆
• 2、反映故事主题。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巧 合,巧妙的,全方位的展现了美国社会 的现状-----贫富悬殊、世风日下、颠倒黑 白。
苏比的形象特征及社会意义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3单元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 Word版含解析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3单元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ceec0ceefdc8d377ee3221.png)
自读文本警察和赞美诗本课话题——机遇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醍醐灌顶似的激荡着他。
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
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
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
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
苏比原本是一个有自尊、很“高傲”的青年人,为了实施他的“冬居计划”,在一种反常心理的驱动下,他想方设法“作恶”,一心一意想让警察把自己抓进监狱,但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他在赞美诗的感召下终于醒悟了,他决心抓住人生的机遇,“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
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他又一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他的人生也因此再次陷入不可掌控的泥淖之中。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两分钟机会著名演员李雪健曾讲过一个真实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当时剧团里要排演一出话剧,跑龙套的演员有许多,其中就有濮存昕和李雪健。
龙套演员停留在舞台上的时间非常短,也就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从台上跑到了台下,要想给观众留下印象谈何容易。
当时濮存昕饰演一个老地主,李雪健饰演一个匪兵。
濮存昕为了能使观众记住他,琢磨很久才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贴金牙。
金牙虽小,却使他的形象更生动了。
李雪健看到濮存昕贴了金牙,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他灵机一动,用塑料膜在脸上弄了一个大大的痦子,格外醒目。
两个人的别出心裁引起了导演的注意,随后一步步得到重用,改变了他们跑龙套的命运,逐渐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正是因为认真地对待每次仅有的两分钟,李雪健才一步步成为著名演员。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
——狄更斯2.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
——托克维尔3.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苏轼4.要留意任何可利用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遗憾终生。
——佚名[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入寐.(mèi) 游弋.(yì) 冬狩.(shòu)干酪.(lào) 娴.静(xián) 咫.尺(zhǐ)冬蛰.(zhé) 轻佻.(tiāo)轻裘.(qiú)大氅.(chǎng)怏.怏(yàng) 摇曳.(yè)嘈.杂(cáo) 啁啾..(tíhú)..(zhōu jiū)醍醐熙.熙攘攘(xī)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吭⎩⎨⎧引吭.高鸣(háng )吭.声(kēng ) (2)茄⎩⎨⎧雪茄.(jiā)番茄.(qié) (3)旋⎩⎨⎧ 螺旋.(xuán ) 旋.风(xuàn ) (4)济⎩⎨⎧救济.(jì)人才济济..(jǐ) (5)悄⎩⎨⎧悄悄..(qiāo )悄.然(qiǎo ) (6)勾⎩⎨⎧勾.当(gòu ) 勾.通(gōu ) 2.语境辨析法(7)一场.(cháng)大雨过后,站在广场.(chǎng)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警察和赞美诗》同步阅读及答案(二)
![《警察和赞美诗》同步阅读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4e0f8211aaea998fcd220e03.png)
《警察和赞美诗》同步阅读及答案《警察和赞美诗》同步阅读及答案《警察和赞美诗》同步阅读(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①但是当苏比走到一个异常幽静的路角上时,就站了下来。
这儿有一座不很整齐的,砌着三角墙的,古色古香的老教堂。
一丝柔和的灯火从紫罗兰色的玻璃窗里透露出来。
无疑,里面的风琴师为了给星期日唱赞美诗伴奏正在反复练习。
悠扬的乐声飘进了苏比的耳朵,使他倚着螺旋形的铁栏杆而心醉神移。
②天上的月亮皎洁肃穆;车辆和行人都很稀少;冻雀在屋檐下睡迷迷地啁啾——这种境界使人不禁想起了乡村教堂的墓地。
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音乐把苏比胶在铁栏杆上了,因为当他的生活中还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体面的衣着这类事物的时候,他对赞美诗的曲调曾是很熟悉的。
③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环境的影响,使他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
他突然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的低下的动机。
④一刹那间,他的内心对这种新的感受起了深切的反应。
一股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促使他要向坎坷的命运奋斗。
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邪恶。
时候还不晚;他算来还年轻;他要唤起当年那热切的志向,不含糊地努力追求。
庄严而亲切的风琴乐调使他内心有了转变。
明天他要到热闹的市区里去找工作。
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叫他去当赶车的。
明天他要去找那个商人,申请那个职务。
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要……⑤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臂上。
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
⑥“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
⑦“没干什么。
”苏比回答说。
⑧“那么跟我来。
”警察说。
⑨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6.选文①②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苏比在赞美诗中心灵得到净化,准备改邪归正。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2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2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https://img.taocdn.com/s3/m/6e0acd39dd88d0d232d46a8a.png)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4412046】①他为人胸无城府....,对上级不媚不谄,知无不言,对下级不骄不欺,坦荡真诚,始终保持着做人的本色,坚守着做人的道德底线。
②三月的微风吹动杨柳枝,空气中散发着迷人的花香,今年的春天到来得格外得早,公园里湖面早就涣然冰释....,碧波荡漾。
③人行道上车让行人本是交规,然而长久以来的落实情况却很不乐观;新交规一经出台,就如汤沃雪....,使车让行人蔚然成风。
④刘江锋的实力已在华为得到证明,到了酷派平台后却一直马失前蹄....,所以个人能力重要还是平台重要或许要经历一番讨论。
⑤尝鼎一脔....,以天楹公司的运行来观察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未来3-5年将成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⑥这家公司海外公共安全业务实力雄厚,此次与合肥签订智慧城市生命线业务合同,可谓城下之盟....,打造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⑥D.③④⑤【解析】①“胸无城府”意为待人接物坦率真诚,不钩心斗角。
使用正确。
②“焕然冰释”多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很快消除。
此处望文生义。
③“如汤沃雪”像用热水浇雪一样。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使用正确。
④“一直”与“马失前蹄”矛盾。
⑤“尝鼎一脔”指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
也写作一脔之鼎。
⑥“城下之盟”,贬义,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感情色彩错。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是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
B.德国各方尽管对中国投资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但许多中国对德投资成功的案例,不仅扭转了德国企业原来的亏损状况,更赢得了德方的信任。
C.临床试验的内涵很广,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而药物临床试验,就是一种评价某种药物的疗效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警察与赞美诗 语言赏析
![警察与赞美诗 语言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a5ef060b4e767f5acfcefc.png)
语言赏析
组员:戴善文 顾舴中 董柯 周鹏 高浩
最大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幽默• 幽默是: 幽默是一种语调轻松但却包含深刻 意义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的俏皮话,而 是为内容服务的,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 情感倾向和事件的态度。 特点:看似轻松,实则沉重
使语言幽默的修辞
反语 以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夸张 比喻 拟人 对比 ……
具体示例
苏贝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那条长凳上, 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 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 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 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文章第1段)
具体示例
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岛监狱一直是 冬季的寓所(文中第五段) 像打开一支木工曲尺似的,他一节一节 地撑了起来(文中第十八段)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 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 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纪念刘和
珍君》 ) 借代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去 代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具示体例
• 可是苏比刚迈进饭店的门,侍者领班的眼 光就落到他的旧裤子和破皮鞋上。粗壮利 落的手把他推了个转身,悄悄而迅速地把 他打发到人行道上,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 的不体面命运也从而得以扭转。 (文章第八段)
语文:自读文本《警察和赞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四)16页PPT
![语文:自读文本《警察和赞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四)1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19f792f7ec4afe05a1dfb9.png)
35、不要以为自己肯定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语文:自读文本《警察和赞 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四)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5d25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e.png)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
2.修辞手法:诗歌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使用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将警察形容为“守护者”、“黎明的使者”等形象,突出了他们的使命和崇高的职责。
同时,诗歌运用了押韵、节奏
等音韵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感染力。
3.描写手法:文本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警察工作的场
景和情境。
例如,描绘了警察在夜晚巡逻的场景,描写了他们面对危险时
的勇敢和冷静,描写了他们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的场景等。
这些描写
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警察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4.思想内涵:该文本通过赞美警察的工作,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和社会
责任感。
它提醒人们警惕社会中的不公和危险,同时呼吁人们尊重、支持
警察的工作。
文本中也融入了对社会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社
会秩序的维护和正义的追求。
5.文体特点:该文本属于诗歌体裁,采用了抒情的笔调和艺术化的表
达方式。
诗歌的语言通常较为抽象、形象化,通过音韵、押韵、节奏等手
法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与散文相比,诗歌更加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总体而言,《警察与赞美诗》通过诗歌的形式,赞美了警察工作的伟
大和无私,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和责任感。
它通过丰富的修辞和描写手法,
生动地展现了警察工作的场景和情境,让读者对警察工作充满敬意和赞美
之情。
同时,该诗歌也呼吁人们尊重和支持警察的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
安宁与正义。
高中语文电子题库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知能优化演练鲁人必修4
![高中语文电子题库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知能优化演练鲁人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41e2830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1.png)
高中语文电子题库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知能优化演练鲁人必修4高中语文电子题库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知能优化演练鲁人必修4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他看见雪茄烟店里一个衣冠楚楚....的人对着摇曳的火头在点烟.那人进店时,将一把绸伞靠在门边.苏比跨进店门,拿起绸伞,慢吞吞...地退了出去.对火的人赶紧追出来。
“我的伞。
〞他厉声说道。
“噢,是吗?〞苏比冷笑说,在小偷小摸的罪名上又加上侮辱这一条.“好,那你干吗不叫警察?不错,是我拿的。
你的伞!你怎么不叫巡警?那边拐角上就有一个。
〞伞主人放慢了脚步,苏比也放慢脚步。
他有一种预感:他又一次背运了。
那警察好奇地瞅着这两个人.“当然,〞伞主人说,“嗯……是啊,你知道有时候会发生误会……我……要是这伞是你的,我希望你别见怪……我是今天早上在一家饭店里捡的……要是你认出来这是你的,那么……我希望你别……〞“当然是我的。
〞苏比恶狠狠地....说.伞的前任主人退了下去.那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免得她被在两条街以外往这边驶来的电车撞着。
苏比往东走,穿过一条因为翻修而高低不平的马路。
他忿忿地...把伞扔进一个坑.他嘟嘟哝哝咒骂起那些头戴钢盔、手拿警棍的家伙来.因为他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
1.选文中苏比的几个动作细节,用了叠词修饰,试分析这几个词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慢吞吞...地退,苏比想做小偷以求被捕,所以拿了伞以后不飞速逃,反而故意慢吞吞地退,就是故意让人发现。
②恶狠..狠.地说,苏比的想法又一次失败了,本来不是他的伞,反而比真正的伞主人更有底气,还有懊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和赞美诗【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课文39~4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部分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部分文字描绘了灯光、乐音、月光、街道、赞美诗等。
2.这部分文字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人物内心服务,突出苏比灵魂净化的过程。
3.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这句话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苏比几次碰壁之后,听到了风琴师为了练弹星期天的赞美诗发出的管风琴的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他彻底醒悟了,准备重新做人。
他要如风琴声一样,高尚、圣洁。
4.当苏比决心重新做人时,作者却安排苏比被警察宣判入狱。
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样的结尾震撼人心,反映了社会冷酷的现实,具有真实感。
这样安排结尾,可以使情节曲折,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5.从苏比的经历中,你想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想到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许多青年满怀成功的希望,跨入社会的大门,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希望破灭,才智损害,以至和苏比一样堕落地生活。
二、仿照下列示例的句式特点,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
示例:云在告别,去向天涯,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例句,然后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仿写,务必做到形神兼备。
特别要注意:示例的主旨是歌颂奋斗与奉献精神,仿写出来的句子也应该表现这个主旨。
答案:①雨在告别,去向江河,舍弃了方塘的平静与惬意,才有奔腾千里的豪情和自由。
②路在告别,去向四方,舍弃了都市的宽阔与平坦,才有穿行阡陌的昂扬与执著。
③船在告别,去向海角,舍弃了港湾的安宁与清闲,才有搏击风浪的雄姿和喜悦。
【素能综合检测】[来源:学,科,网Z,X,X,K]一、积累运用[来源:学科网]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娴.静(xián)绯.色(fēi)肇.事(zào)咫.尺(zhǐ)B.大氅.(chǎnɡ) 烜.赫(xuǎn)咒.骂(zhòu)荟萃.(cuì)C.游弋.(ɡē)轻佻.(tiāo) 干酪.(lào)眉睫.(jié)[来源:学#科#网Z#X#X#K]D.冬蛰.(zhé) 奢侈.(chǐ) 脚踝.(huái) 雪茄.(qié)【解析】选B。
A项“肇”读zhào;C项“弋”读yì;D项“茄”读ji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摇识相荟萃素昧平生B.严峻牙祭寓所十拿九稳[来源:学#科#网Z#X#X#K]C.棕榈啁啾幽静攘攘D.肃穆泄露咖啡胜卷在握【解析】选B。
A. —曳;C. —熙;D.卷—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来源:Z。
xx。
]A.他当法官,铁面无私....,公事公办,就是皇亲国戚犯了法,他也照样判罪,因而受到了人民的赞扬。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 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每平方米足足涨了1 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来源:学#科#网]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解析】选C。
“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望洋兴叹”。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接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B.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
C.经过四、五个月的追查,4月25日上午,发生在河南省荥阳市的“9·12”兴华煤矿瞒报重大责任事故的最后两名漏网犯终于归案。
[来源:学科网]D.在60周年国庆大典的车辆运输过程中,宇通成为唯一一家为阅兵运输保障队,群众与学生方队,彩车等服务的客车企业。
【解析】选B。
A.“以行贿论处”后面用“;”。
C.“四、五个月”数字表示约数,将“、”去掉。
D.第二、第三个逗号改为顿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D.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于2009年7月26日10时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识别语病的能力。
一般病句类型有下面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病情……蔓延”搭配不当;B.“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成分残缺,可在“学雷锋”前加“参加”;C.表意不明,“大约”和“多”矛盾,去掉“大约”或“多”。
6.一些简单的汉字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既有趣又蕴涵丰富的哲理。
下面这些字有的已经给出了实际的例子,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出其余的几个字蕴涵的哲理。
字中人生贪——一个完完全全瘫趴在些许钱财上的人,其形象实在不怎么雅观。
资——资金、钱财是次等的宝贝,所谓“金钱万能”古来便视之为谬误。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利——“利”中有“刀”,不可盲取,这刀隐藏在后,不知谁将受害。
欲取利,要么持刀宰人,要么挨刀被宰。
贱——以戈对戈,兵刃相向以取钱财,卑下之为,卑下之人。
邪——挨着耳朵,启牙弄齿,摆唇鼓舌,嘀嘀咕咕,恐为人知,肯定是光明正大不到哪里去。
7.10月初,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发出文件,号召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时间为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这一以“与祖国同行”为主题、旨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长跑活动,将于明天在各校正式拉开帷幕。
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主题鲜明,富有文采,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阳光体育练长跑,强壮身体迎国庆。
②跑跑跑,60公里体方壮;庆庆庆,60华诞国更强。
8.据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1 500万。
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了犯罪活动。
针对这一情况,请你拟写一条公益广告,以警醒和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
(不少于16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依据情境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公益广告语言要简洁,要有警醒和劝诫作用。
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参考):网络是虚幻而无限的,青春是真实而短暂的。
(或:文件删除了,还有回收站;青春流逝了,还能找回吗?或:远离网络,拒绝诱惑,拥抱美丽青春,创造辉煌未来。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9.在第一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问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
可以结合第一段文字的后半部分内容来理解,不合体的病号服“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同样,灿烂开放的郁金香不也正竭力表现旺盛的生命力吗?参考答案: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典雅的气质。
10.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个问题考查深入理解文章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能力。
读完小说以后,不难看出,此标题一语双关,一个方面是指女病人,另一个方面则指的是当今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女病人肌体上的疾病并不可怕,但是更为可怕的是深深植根于人的思想深处的“疾病”。
[来源:学科网ZXXK]参考答案:对比鲜明,揭示了当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漠病态的关系,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疗治。
11.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问题主要考查从语段中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小说第三、四段,在理解了这两段文字叙写的内容后,不难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1)在电梯发出超载的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等下一趟;(2)“她”主动帮助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3)“她”主动回答小伙子的疑问;(4)“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并被有些人称作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