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基础】如何正确使用胺碘酮

合集下载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的用法用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概述
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类型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
通道和钙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时间,减缓心率并抑制心室的早复极化,有助于恢复心律。

适应症
胺碘酮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性
心律失常等。

用法用量
•持续静脉泵入:初始剂量通常为1000毫克 - 1500毫克,速度为0.5毫克/分钟,用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不超过30毫克/分钟,一次用量通常不超过150毫克。

•口服:初始剂量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2-3次,维持剂量通常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1-3次。

需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调整用药量。

2.不推荐胺碘酮与其他类似药物联合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3.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时应特别小心。

4.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谨慎合理地选择用量和用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阜外医院2年1214例应用现状总结
可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用于控制房早、窦性心动过速占了8.7%; 31.6%的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直接予以静脉 维持量,而未应用负荷量; 24.1%的患者不是在负荷量即刻开始应用维持 量,而延迟应用维持量; 首剂负荷剂量均值为98.1mg,其中首剂小于 150mg者占 68.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doi:10.1016/j.jacc.2014.03.022
2014ACC/AHA/HRS房颤指南
胺碘酮在预激综合征的患者有害
2010年ESC指南为I C推荐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doi:10.1016/j.jacc.2014.03.022 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q278
2015欧洲心律学会心衰与心律失常共识
心衰合并房颤的处理
“在重度心衰的患者,应该选用胺碘酮进行节律控制。但其只有 中等程度的节律控制成功率,而且患者有出现副作用的可能”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5) 17, 848–874
近期室性心律失常指南的推荐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 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 理作用 静脉和口服使用电生理作用有所不同: ——静脉使用早期,主要是I、II、IV类作用 ——口服使用达负荷量后,III类作用为主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推注剂量 速度 静脉维持 300mg/次 快速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持 血流动力学稳定VT 150mg (300mg)/次 缓慢(≥10分钟) 常需维持

胺碘酮用药教育

胺碘酮用药教育

<胺碘酮>用药教育
胺碘酮片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钾通道阻滞剂,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促心律失常反应少。

1.用药方法:
口服胺碘酮一般负荷量0.2g、tid、共5~7d,0.2g、bid、共5~7d,以后0.2(0.1~0.3)g、qd维持,也需根据个体差异,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的用量用法服药。

2.用药注意事项:
(1)口服胺碘酮起效和消除都较慢,一般需数天或数周起效,在用药过程中不能擅自停药。

(2)本品心脏方面的副作用有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在用药期间注意每日监测血压和心率,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心率低于55次/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本药可以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开始使用胺碘酮需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一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
(4)可以引起肺的不可逆的纤维化,开始使用胺碘酮需3个月复查肺胸片,一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
(5)胺碘酮可能使ALT升高,引起肝脏损害,开始使用胺碘酮需3个月复查肝功能,一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
(6)开始服用负荷剂量的胺碘酮时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食欲下降和便秘等,此时不要紧张,在减量维持后可逐渐缓解消失;
(7)用药过程中可引起角膜微粒沉着,皮肤蓝灰色改变,注意每6个月做一次眼科检查;
(8)如果您忘用了一次,应在记起时立即使用。

但如果时间已接近该用下一次药时,则不要再用,应重新按您平常的规律用药。

千万不要一次使用双倍的剂量。

用药过程中请不要自行改变服用剂量,如有疑问请同您的主治医生联系。

输胺碘酮流程

输胺碘酮流程

胺碘酮的输注流程
1.病情需要使用胺碘酮,遵医嘱执行胺碘酮用量,使用注射泵控制速度(胺碘酮用葡萄糖稀释,若用生理盐水稀释易引起静脉炎)。

2.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

3.持续注射胺碘酮时每4-6小时更换一次静脉通路,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条通路。

4.加强护理巡视查,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病人,巡视时要重视患者主诉,认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情况,注射部位有无条索状的红线,如果有,应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处理。

5.停止输液后,应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后再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6.输注过程中可在血管上方进行间断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向患者和陪护介绍胺碘酮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肢体活动,以防止药液外渗。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1. 胺碘酮的简介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心律不齐问题。

它通过抑制心脏细胞內向整流钾通道和外向快速钠通道,来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从而减少心脏电活动的异常节律和传导,使心脏回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2.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2.1 患者评估在开始使用胺碘酮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等。

2.1.1 病史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强度等。

也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心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胺碘酮。

2.1.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心脏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

2.1.3 心电图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律情况和心脏电活动的异常表现。

2.1.4 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2.2 胺碘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胺碘酮可通过注射或口服的途径给药,具体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2.2.1 注射通常在急性病情下,胺碘酮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患者。

剂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和其他相关疾病来确定。

2.2.2 口服对于稳定的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可以口服的形式给予。

口服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2.3 疗程持续时间胺碘酮的使用不能超过必要的时间,应该在达到治疗目标后逐渐停药。

具体的疗程持续时间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2.4 密切监测和调整在使用胺碘酮期间,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

包括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肝肾功能监测、甲状腺功能监测等。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调整胺碘酮的剂量或者停药。

2.5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胺碘酮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2.6 结束治疗在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逐渐停药。

胺碘酮的用法如何使用胺碘酮

胺碘酮的用法如何使用胺碘酮

胺碘酮的用法如何使用胺碘酮胺碘酮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那么你知道胺碘酮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胺碘酮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胺碘酮的用法口服成人常用量,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每日 0.4~0.6g,分 3次服,1~2周后根据需要改为每日0.2~0.4g维持。

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每日0.6~1.2g,分3次服,1~2周后根据需要改为每日0.2~0.6g 维持。

[制剂与规格]盐酸胺碘酮片(1)0.1g(2)0.2g口服,开始每次0.2g,一日3次,逐渐改为一日1~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饭后服.[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1周后可改为200mg,每日1~2次。

老年人用量可酌减。

静脉推注,以150mg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推注(按3mg/kg 计算)。

静脉滴注,按每次5mg/kg给予或以450~600mg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服药期间,应经常复查心电图,如QT间期明显延长(> 0.48s)者停用。

经常注意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如心率小于60次/min者停用。

[剂型与规格]片剂:200mg/片。

注射剂:150mg/2ml。

胺碘酮的药理学特性抗心律失常作用a.延长心脏纤维动作电位Ⅲ相时程以减少钾内流(Vaughar Williams分类为Ⅲ类),这种作用与心率无关.b.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因其可导致对阿托品无反应的心动过缓.c.非竞争性α-和β-肾上腺能的抑制作用.d.减慢窦房、房内和结区传导(心律快时表现更明显).e.不改变室内传导.f.延长不应期,降低心房、结区和心室的心肌兴奋性.g.减慢房室旁路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抗心绞痛作用a.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以致减少摄氧量.b.非竞争性α- 和β-肾上腺素能的拮抗作用.c.直接作用于心肌动脉平滑肌以增加冠状动脉输出量.d.降低主动脉压力和外周阻力,维持心输出量.3.其它无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

胺碘酮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标准版)

胺碘酮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标准版)

胺碘酮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
【临床应用】
胺碘酮为光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转律及转律后窦性心率的维持,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

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伴随器质性心脏疾病而出现的心律失常。

【常用制剂和用法】
片剂,200mg/片,口服,负荷量为600mg,连续6~8日;维持量一般为每日100~400mg。

注射剂,150mg/支,静脉滴注,负荷量为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于20分钟至2小时内滴完,24小时可重复2~3次。

维持量为每24小时600~800mg。

【不良反应】
1. 常见心血管反应,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

2. 本品长期应用可见角膜褐色微粒沉着,皮肤敏感和色素沉着、肝转氨酶升高等。

3. 少数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禁忌症】
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碘过敏患者禁用本品。

甲状腺功能紊乱、肝肾功能不全及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用药注意事项】
长期应用必须不定期测肺功能、进行肺部X光检查和监测血清T3、T4。

【观察及护理要点】
1. 指导患者服药后避免在日光下曝晒,一面出现皮肤红斑。

2. 服用本品生效后需继续服药维持疗效,长期服用可考虑间歇期。

3.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容易引起低血压。

4. 定期监测血压及脉搏,如脉率小于60次/min,应立即报告医师。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心内科使用“注射用盐酸胺碘酮”药物的心得分享一、适应症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二、注意事项(详见药物使用说明书)1、静脉滴注胺碘酮最好不超过3~4天。

2、使用稀释液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酸稀释。

3、在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提高引发外周静脉炎的概率。

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给药。

三、心内科使用此药如何规避发生外周静脉炎的风险?1、使用此药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用此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可能会导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此药。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宜选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穿刺时最好直刺血管,这样针尖可以直达血管内膜,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有利于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3、抢救病人后,再建立另一静脉通路备用。

每间隔4小时更换另一侧静脉通路输入,防止药物持续作用于同一血管而造成静脉炎的发生。

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经济条件好的病人,可在输注此药的同时在血管上方粘贴“水胶体凝胶”,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5、病人床旁悬挂“重点药物”使用标志,责任护士做好健康宣教。

6、建立“盐酸胺碘酮”使用登记本,如:日期、姓名、床号、用法、用量、途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等。

凡是病房使用“胺碘酮”药物的患者,当班责任护士均要作登记,进行严格交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及病人主诉。

四、发生外周静脉炎后如何处置?1、穿刺处用无菌敷贴覆盖,用“硫酸镁粉剂”2勺+无菌注射用水10ml溶解后(根据静脉炎发生范围大小确定用量),调匀,倒于无菌纱布或棉花上,持续湿敷于病人穿刺部位,保鲜膜包裹湿敷处肢体,保持持续湿敷。

或直接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敷,但“硫酸镁粉剂”湿敷较经济实惠其效果较好。

2、“大黄芒硝”持续湿敷。

3、严重的静脉炎,湿敷2~3日症状还未缓解的可用红外线烤灯先烤再湿敷。

胺碘酮应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应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应用心律失常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 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 生理作用。 一、轻度阻断钠通道(Ⅰ类作用) 二、阻断钾通道(Ⅲ类作用) 三、阻滞L型钙通道(Ⅳ类作用) 四、非竞争性阻断α和β受体
胺碘酮电生理作用
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 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 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 因此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抗房颤和室颤,可 治疗房速和室速,也可治疗房室结、房室折返性心动过 速等。
3.室颤转复后,胺碘酮可静脉滴注维持量。在初始6h以内 以1mg/min速度给药;随后18h以0.5mg/min速度给药;第一
个 24h内用药总量(包括静脉首次注射、追加用量及维持用药)一 般控制在2.0~2.2g以内。第二个24h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
2、持续性室速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单形、多形性室速和未明 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首剂静脉用药150mg,用5% 葡萄糖稀释后推注10min。首剂用药10~15min后如仍不 见转复可重复追加静脉150mg再负荷。若使用了胺碘酮 数次负荷后室速未能很快转复,应考虑电复律。
胺碘酮药动学特点
后慢:随后6h给药360mg(1mg/min) 滴速约为30ml/h 立即用胺碘酮300mg(或5mg/kg)静脉注射,以5%葡萄糖稀释,
少剩室余颤 18或h给室药速5发40作m次g1(数.0口,. 降服低室利速的用频率度,使5发作0时%的血(流动变力化范围22%-86%),表观分布
立即用胺碘酮300mg(或5mg/kg)静脉注射,以5%葡萄糖稀释, 若仅为化验异常,如T4、rT3、TSH轻度升高,T3水平轻度
5电m复g/律kg可)在,1注周意左用右2药进不.行具应。干有扰心高肺复度苏和脂电除溶颤。性,广泛分布于肝、肺、脂肪、皮肤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胺碘酮浓度不宜超过2mg/ml,泵入
或滴入大于1小时应选择中心静脉,如
外周血管要建立两支静脉通路2—3小
时小时交替使用,避免单只浅静脉或使
用浅静脉留置针持续给药。

2、尽量选上肢血管,穿刺成功前用空液体,
泵入时不能单独泵入,应用5%GS配合
滴入。

3、同一注射器中不可混入其他制剂,不可
在同一注射器中加入其他药品。

4、泵入或滴入胺碘酮后,静推生理盐水
20ml左右再拔针,留置针需再用肝素盐
水封管后拔针,拔针时需完全关闭输液
器开关,拔出针头后不要只按压皮肤穿
刺点,而一定按压到血管穿刺点以免药
液沿血管壁针道外渗到皮下。

5、加强巡视,严格交班,注意观察穿刺部
位有无红肿,回血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有外渗应立即停药,用如意金黄散15g
用茶水或食醋加地塞米松10mg调制成
糊状,先用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待
干,避开穿刺点 1.5cm,涂抹厚度约
0.5cm,范围超过患处1.0cm,穿刺点外
用1.5cm*1.5cm无菌干纱布覆盖,用保
鲜膜将涂药处覆盖,胶布固定,2h后取
下,2次/d.
7、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静脉炎的方法:取35片用湿润烧伤膏或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10mg调成糊状,将药剂均匀涂抹厚度达0.3-0.5cm,范围应超过红肿处皮肤3—5cm,每6小时换药一次。

胺碘酮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胺碘酮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胺碘酮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部分心律失常患者由于房颤或者室速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服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具有控制心律失常的作用,但是这个药物有一定特殊性,服用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引起重视。

用法用量:
常用量:第一周:每天3次,每次200mg;第二周:每天2次,每次200mg,第3周起每天一次,每次200mg口服维持。

若有特殊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听从专业医生指示。

注意事项:
1.服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胸片、肝功能和心电图。

2.胺碘酮服用之前需检测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般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方可使用胺碘酮;由于胺碘酮的碘含量比较高,需要服用后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一般胺碘酮相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多以血总T4增高为首发表现;如果服用期间甲状腺功能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可在首次开始服药后1-3个月复查甲功;
3.服用胺碘酮前需要心电图检查,一般心电图QTc间期>450ms 时不建议服用胺碘酮,若实在需要服用,一定需要医生指导下并且密切观察;服用胺碘酮后QTc间期若明显延长,QTc间期>500ms需要警惕,QT c间期>550ms一般就需要停药了。

此外,服用胺碘酮后心跳总是低于55次/分,也要及时就诊。

4.服用胺碘酮期间,还要定期监测血电解质,保持血钾
4.0mmol/L左右,这样比较安全,以免诱发其他的心律失常。

5.需要定期复查胸片甚至肺CT,尤其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时一定及时就诊。

6.极个别患者服用胺碘酮后出现眼部色素沉着,偶可影响视力,一般停药后逐渐消失。

7.其他指标,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指示进行定期监测。

因此服用胺碘酮期间,一定要定期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上述各项指标,定期复查。

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AEWCG-指南

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AEWCG-指南

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AEWC‎G-指南2007-06-01 10:14:07 阅读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①心脏骤停患‎者如为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初始剂量为‎300mg‎溶于20~3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内快‎速推注,3~5分钟后再‎推注150‎m g,维持剂量为‎1mg /分钟持续静‎滴6小时。

非心脏骤停‎患者先静推‎负荷量15‎0 mg(3~5mg/kg),10分钟内‎注入,后按1~1.5mg /分钟持续静‎滴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 mg/分钟维持1‎8小时,最大剂量为‎10分钟内‎15 mg/分钟。

对反复或顽‎固性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必要时应增‎加剂量再快‎速静推15‎0mg。

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由于胺碘酮‎的使用需要‎一些时间,在使用时不‎应该耽误第‎4或第5次‎电击或后来‎肾上腺素的‎使用。

②有研究表明‎,胺碘酮相对‎大剂量(如125 mg/小时)持续24小‎时(全日用量可‎达3g)时,对心房纤颤‎有效。

对房颤可以‎使用125‎m g/小时的高剂‎量,持续静滴2‎4小时。

③其他心律失‎常可以使用‎150mg‎静推10分‎钟,随后按1m‎g/分钟的速度‎静滴6小时‎,再减量至0‎.5 mg/分钟持续静‎滴18小时‎,对心律失常‎复发患者可‎以追加给药‎150 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有关‎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临床‎医生应用胺‎碘酮实用指‎南临床医生应‎用胺碘酮实‎用指南Nora Golds‎c hlag‎er,MD;Andre‎w E. Epste‎i n,MD;Geral‎d Nacca‎r elli‎,MD;B rian olsha‎nsky,MD;Brama‎n Singh‎,MD;北美起搏电‎生理协会临‎床指南委员‎会苏加林译任‎自文审校胺碘酮已经‎成为了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无论住院患‎者短期应用‎还是门诊患‎者长期应用‎,都是如此。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的使用说明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疾病,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以下是关于胺碘酮的使用说明。

一、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通过抑制心脏细胞中钠、钙和钾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减缓心脏电活动和抑制不正常的心律。

二、适应症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律失常、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三、用药方法及剂量1. 胺碘酮常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具体用法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2. 针对室性心律失常,一般建议开始剂量为200-400毫克,每天分2-3次口服,随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3. 对于快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通常使用静脉注射,初始剂量为300-900毫克,然后根据需要每天维持100-300毫克的剂量。

四、注意事项1. 使用胺碘酮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2. 胺碘酮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地高辛等,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期间应告知医生所用的其他药物。

3. 胺碘酮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 胺碘酮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包括过度活跃或低下等,因此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5. 胺碘酮可能导致眼睛发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有持续不退或其他严重反应时应告知医生。

五、存储方法与保质期胺碘酮需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请在保质期内使用,过期药物请勿使用。

六、总结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在使用过程中,请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留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922例(75.9%)来自心外科,292例(24.1% )来自心内科
精选课件
30
阜外医院2年1214例应用现状总结
可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 用于控制房早、窦性心动过速占了8.7%;
➢ 31.6%的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直接予以静脉 维持量,而未应用负荷量;
精选课件
3
正确的适应证—静脉胺碘酮
心房颤动: ——可用于室率控制和转复
室性心律失常: ——室颤和无脉搏室速改善心肺复苏的效果 ——不伴QT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
其他心律失常 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
预激合并房颤,电复律的药物准备
精选课件
4
正确的适应证—口服胺碘酮
心房颤动:
,但不影响死亡率
精选课件
12
近期室性心律失常指南的推荐
2015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1. 对于CPR、电除颤或血管加压素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 性室速患者,可推荐使用胺碘酮治疗(IIb) 2. 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利多卡因对VT/VF电风 暴进行药物抑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短期预后(IIa C)
精选课件
10
2015欧洲心律学会心衰与心律失常共识
心衰合并房颤的处理
“在重度心衰的患者,应该选用胺碘酮进行节律控制。但其只有 中等程度的节律控制成功率,而且患者有出现副作用的可能”
Europ精e选a课n件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5) 17, 848–81714
近期室性心律失常指南的推荐
其他心律失常:主要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顽固快速心律
失常
精选课件
5
近期指南推荐
2014AHA/ACC/HRS房颤指南:

胺碘酮合理使用的要点

胺碘酮合理使用的要点

感谢观看
THANKS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
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胺碘酮通过抑制钾离子外流,从而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 有效不应期。
阻断钠离子内流
胺碘酮可轻度阻断钠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0相上升最大速率, 减慢传导速度。
阻断钙离子内流
胺碘酮可阻断钙离子内流,降低慢反应细胞的自律性。
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房颤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药师的用药建议
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药师应告知患者胺碘酮可能与其 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并提供相
应的用药建议。
用药注意事项
药师应详细讲解胺碘酮的用药注 意事项,如避免与某些食物或饮 料同服、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等。
提供用药咨询
药师应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解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疑问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胺碘
酮常作为首选药物。
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胺碘酮治疗方
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
监测与调整
03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和心电图等指
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力衰竭的治疗建议
禁忌症
对胺碘酮或碘过敏的患者禁用。此外,严重心动过缓、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 器)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
用药剂量与时间
用药剂量
胺碘酮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起始剂量为每日 200mg,分2-3次服用。之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应超过每 日800mg。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手术围术期

胺碘酮注射液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胺碘酮注射液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胺碘酮注射液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一、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二、用法用量第一个24 h负荷滴注: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 mg(15 mg/min):3 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于100 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 mg/mL)中,滴注10分钟。

后慢:随后6 h给药360 mg(1 mg/min):18 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900 mg)于500 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 mg/mL)中。

维持滴注:剩余18 h给药540 mg(0.5 mg/min)。

第一个24 h后,维持滴注速度0.5 mg/min(720 mg/24 h),浓度在1~6 mg/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浓度超过2 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溶于100 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

需10 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 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

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 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 mg/min。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 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 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

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 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考虑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的外周静脉并以最高的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和不稳定的心房颤动。

在使用胺碘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胺碘酮需要经过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的用量和用法进行。

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 注意过敏反应:有些人对胺碘酮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3. 肝功能监测:胺碘酮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包括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

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4. 甲状腺功能监测:胺碘酮对甲状腺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使用胺碘酮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

5. 需定期监测眼部反应:胺碘酮使用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眼部副作用,如视力模糊、角膜色素沉积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眼部状况,如视力检查和角膜状况评估。

6.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胺碘酮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疗效。

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期间,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和甲状腺激素药物。

7.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胺碘酮对胎儿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使用。

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需要权衡利弊。

8.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酒精和咖啡因可能增加胺碘酮的心脏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最好避免饮酒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总之,在使用胺碘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注意观察和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基础】如何正确使用胺碘酮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尽管药物治疗不能根除心律失常,也不能降低患者总体死亡率,但是在心律失常急性期,药物治疗仍占据重要位置。

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首先要终止症状,才能采取后续的射频消融或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治疗。

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急性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胺碘酮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其中静脉制剂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力军”。

胺碘酮合理用药一:正确掌握不同剂型胺碘酮的适应证两种剂型,不同作用机制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因此,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胺碘酮静脉早期使用和长期口服使用效果有所不同。

静脉用胺碘酮,更多表现为Ⅲ类药物之外的作用,即钠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及钙通道阻滞作用;而口服胺碘酮或长时间静脉使用胺碘酮后,则表现为Ⅲ类药物的作用,即钾通道阻滞作用。

通过抑制这些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碘酮静脉注射液适应证包括: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电击除颤失败后,静脉用胺碘酮以改善电击除颤的效果;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包括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房颤患者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及其他心律失常。

静脉用胺碘酮还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伴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

在房颤治疗中,相关指南对静脉用胺碘酮进行了明确定位及建议: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优先考虑静脉用胺碘酮进行复律;对于伴中等结构功能异常的患者,推荐使用伊布利特和维纳卡兰,如无效可考虑静脉用胺碘酮;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复律时有更多的药物可供选择,如Ⅰc类药物普罗帕酮、伊布利特、维纳卡兰等,如无效同样可考虑静脉用胺碘酮。

胺碘酮口服片剂适应证可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不能作为室率控制的首选,因在长期治疗中有更多更理想的药物可达到室率控制的目的)。

对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选择:心衰患者首选口服胺碘酮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无结构病变的患者,应选择更安全的药物如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对于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心律失常或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还无需置入ICD,为了控制心律失常,可考虑口服胺碘酮;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优选置入ICD,无法置入ICD的患者可考虑口服胺碘酮;对于置入ICD、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心律失常仍反复发作的患者,为了减少ICD的放电,可考虑口服胺碘酮。

胺碘酮合理用药二:规范胺碘酮的用法用量,确保临床疗效累积剂量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对于房颤的择期复律和预防,中国《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使用指南》强调了胺碘酮10 g负荷量(包括静脉及口服)的必要性,急性期转律或控制室率静脉胺碘酮剂量应为1.2~1.8 g/d。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指南推荐在10 min内静脉注射150 mg,如必要重复上述操作,随后按照1 mg/min 滴注6小时,再减量为0.5 mg/min。

胺碘酮的使用关键是药物需要累积到一定剂量才能发挥药效,累积剂量是指口服维持量之前的总量,包含了静脉推注的负荷量、静脉维持量、口服负荷量。

可以通过表格记录胺碘酮静脉用量、口服用量及体内累积量(表)。

负荷方法及剂量单纯静脉负荷法适用于短期使用和无法口服的患者;静脉加口服负荷法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和反复发作心律失常的患者;单纯口服负荷方法适用于病情并不紧急和旨在预防的患者。

负荷剂量分为小负荷量(<10 g)、中负荷量(10~20 g)、大负荷量(>20 g)。

负荷速度分为快速负荷和缓慢负荷。

快速负荷用于急性期,单纯静脉负荷建议胺碘酮每天不超过2.2 g;静脉加口服负荷,一般建议静脉注射1.2~2.2 g,口服0.6 g,然后根据病情递减,大约在1周之内能够完成负荷;如果病情并不紧急,但想快速起效,可以选择大剂量口服的方法,每天0.8~1.2 g,然后减为0.6 g/d,大约10天能够完成负荷。

缓慢负荷主要用于非急性期的长期用药,通常的做法是每天0.6 g,服用7~10天,然后每天0.4 g,服用7~10天,大约20天完成负荷。

口服维持剂量因病而异、因人而异房颤患者普遍使用小剂量胺碘酮进行维持,因为房颤并非致命性疾病,需更多关注安全性。

恶性心律失常推荐使用能够控制发作的最小剂量,一般不超过0.4 g/d。

总体来说,恶性心律失常的维持剂量比房颤的维持剂量大。

用药早期及减少维持量过程中的心律失常复发,绝大多数是因为胺碘酮累积剂量不够。

所以若临床上确定心律失常早期复发和剂量相关,可以进行再负荷治疗。

胺碘酮合理用药三:正确处理不良反应,加强随访和监测静脉用胺碘酮导致的急性期不良反应和长期口服胺碘酮导致的慢性期不良反应存在很大差别。

急性期不良反应包括:肝损、静脉炎、低血压及缓慢性心律失常。

慢性期不良反应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占首位,其次是肝损及不常见的肺毒性反应。

但总体来说,胺碘酮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促心律失常作用较低。

2011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声明强调,胺碘酮引起的QT间期延长很少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这一是因为胺碘酮使各层心肌细胞复极均一致地延长,不具备引起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必要基础;二是因为胺碘酮抑制了易引起心律失常的晚钠电流。

胺碘酮和甲状腺功能胺碘酮使用的最初3个月内,由于药物碘含量较高,当胺碘酮进入体内后,促甲状腺激素(TSH)会有一定程度升高,这是生理反应。

因此仅建议在服药前和服药3个月后检测甲状腺功能,用药3个月内不推荐常规监测甲状腺功能。

正常情况下,用药3个月后TSH会恢复正常。

如果患者仅有TSH改变,多为实验室水平的异常,对临床影响较小。

胺碘酮抑制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转化。

对于仅有T4部分升高,T3水平没有太大变化的患者,一般不会产生临床影响。

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若发生甲亢,需要停药,因为甲亢会诱发新的心血管事件和心律失常;若发生甲减,需根据病情判断患者是否要承担风险继续服药。

恶性心律失常且没有置入ICD的患者,可考虑合并替代疗法以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

胺碘酮片剂和肺毒性肺毒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肺部听诊有特异性爆裂音。

一氧化碳弥散度可评估患者肺功能,若降低15%则提示有肺间质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胺碘酮造成的肺间质病变和其他病因的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及客观检查方面无特异性,临床诊断难以区分。

如部分充血性心衰患者本身就存在肺间质的改变,应仔细鉴别。

长期用药随访建议对于长期用药患者的随访,除关注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外,还应关注安全性,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电解质情况,甚至监测肺功能(如一氧化碳弥散度降低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如患者是否置入ICD;置入ICD患者,药物是否会影响其起搏阈值;是否存在促心律失常诱因(患者进食情况,有无腹泻、电解质紊乱等,胺碘酮虽促心律失常作用微弱,但在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时会出现不良反应。

胺碘酮正确的用药准备和监测静脉胺使用碘酮时应注意:1、不同病人用量、反应均不同,要因人而异。

2、剂量要准确,最好用输液泵。

3、避免静脉炎,最好中心静脉给药。

4、要在严密的临床和心电图监护下使用。

5、用药期间,每日常规做心电图。

6、定期进行化验检查,尤其肝功能。

7、应每日记录胺碘酮合计用量和累计用量。

长期使用胺碘酮的准备工作:1、确定适应证,排除禁忌症。

2、用药前检查:甲功,肺部检查(胸片、必要时肺功能)。

3、确定有无和胺碘酮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地高辛、华法林)以便调整用药的方案。

长期用药的随访:服药第一年应3个月随访1次,评价疗效、副作用,此后每6个月就诊1次。

随访内容包括疗效和副作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改变;体格检查:皮肤颜色变化,甲状腺有无肿大、肺啰音(爆裂音),视觉变化;心电图、血清电解质、肝功、甲功,必要时行肺功检查;至少每半年拍1次胸片、查1次甲状腺功能和肺功能。

胺碘酮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由于半衰期长,胺碘酮潜在的器官毒性比半衰期短的药物更严重,也更难处理。

大多数不良反应经过减量或停药可以逆转。

许多不良反应只要予以解释,解除患者的顾虑,严密随访观察即可,重要脏器的毒性,可能是严重的,需要更积极的处理。

静脉胺碘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损害、静脉炎、低血压、缓慢性心律失常。

长期口服胺碘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肝损害、肺毒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长期使用胺碘酮会明显延长QT,但却很少诱发Tdp,可能是因为胺碘酮使心肌细胞复极均一性延长,另一个解释是抑制了最终引发心律失常的生理性晚钠电流。

对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用药患者,若仅有轻度化验异常,如T4、rT3、TSH 轻度,T3轻度而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可加强监测而不需要特殊处理。

使用胺碘酮甲减发生率为6%,而甲亢发生率为2%。

甲亢原则上应该停药,有症状的甲减也应停药,若无法停药,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同时继续用药。

胺碘酮肺毒性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起病隐匿,最早见于用药后1周,多在连续使用胺碘酮3-12个月后出现,最早表现为咳嗽,病情发展可出现低热、呼吸困难,肺部爆裂音,肺部X线片或高分辨CT显示局部或弥漫纤维化,CO弥散功能较用药前下降>15%,诊断可确定,一旦出现肺部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综上所述,静脉用胺碘酮是急性期的重要药物,口服胺碘酮虽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对于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及未进行消融或器械治疗的患者,胺碘酮仍然有其地位。

正确选择适应证,正确使用、监测及随访,仍是胺碘酮临床使用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