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的意义及求法

合集下载

众数的意义

众数的意义

众数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近年来,潍坊发展迅速,许多人都愿意来潍坊找工作,南方的张叔叔也来到了潍坊,想在潍坊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业,他看到了这样一份招聘启事。

2老师:张叔叔工作一个月后,发现实际领到的工资只有1500元,就去找公司经理理论,经理向他展示了十月份的员工工资表。

3老师:小马看了工资单,一算平均工资的却是3000元,他还发现他部分员工的薪水只有1000 多元钱。

4老师:同学们你们会算平均数吗,那让我们动手算一下张叔叔的平均工资。

5老师:哪位同学算出来了?的却是3000元。

大部分的员工工资只有1000多元,平均工资怎么会是3000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6老师:那个小组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7老师:是的,两个极高的工资拉高了平均工资。

用3000能代表该公司的工资水平合适吗?
8老师:哪个数据可以代表?1500出现了几次?1500就是这组数据中的众数。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一下众数?
9老师:小组讨论,平均数和众数有什么不同?
二、理解意义,掌握方法
想一想哪一组成绩最棒?
那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会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组数据,(老师分别指着家族的80和78,一组的90和74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甲组众数和平均数差距小,一组准数和平均数差距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一组的0分,影响了哦ing均分。

)0和其他数相差很大,我们可以把叫做这组数据了的极端数据,正因为有了这个极端数据,所以大大影响了平均分。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章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B(一)一.填空.1.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________,也可能________.2. 护士要把病人一周的体温测试情况绘制成一张统计图,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3. 一次数学测试中,一组同学的成绩如下(单位:分):88,100,78,94,94,98,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4.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________.5. 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7,如果这组数据中唯一的众数是4,则这5个整数的和最小是________.6. 一家鞋店近期销售了一款新鞋4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销售量如下:这款新鞋尺码的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二、解决问题五(2)班男同学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374243434540363943424546443236393841374345434140将上面的成绩按要求整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如果成绩在36∼42为良好,42个以上为优秀,那么成绩是良好和优秀的各是多少人?在一次英语口语考试中,18名学生得分如下:(单位:分)8070100588268928070658095809080766865对照上面的数据完成下表。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2)这18名学生本次英语口语考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这18名学生考试成绩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五(2)班要在王洪、李华两个同学中选一个人参加全校1分钟踢毽子比赛,于是进行了10次练习赛,他们的成绩分别是:(单位:个)王洪:47495053514948515250李华:41525948505751584143(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3)你参加过学校踢毽子比赛吗?一分钟可以踢多少个?下面是欣欣电子厂2012年四个季度的产值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空。

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数据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大量的数据。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和描述数据的特征,其中包括众数和中位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数据的众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它代表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众数的方法是统计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2、3、3、4、5、5、6、6、7、8。

在这个数据集中,数字3和数字6都出现了两次,其他数值只出现了一次。

因此,众数为3和6。

众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数据集可能有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当数据集中所有数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我们称这个数据集为无众数。

二、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对于一个有序的数据集,中位数将数据分为两个数量相等的部分,左侧的数据小于或等于中位数,右侧的数据大于或等于中位数。

计算中位数的方法取决于数据集的长度。

如果数据集长度为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数据集中间位置的数值;如果数据集长度为偶数,那么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2、3、4、5、6、7、8。

这个数据集的长度为7,为奇数。

根据数据的顺序,中位数是第4个数值,即5。

数据的中位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的典型值,它能够排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对整体结果的影响。

因此,在分析数据分布和比较数据集时,中位数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众数与中位数的比较众数和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它们侧重点不同。

众数关注的是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它代表了数据的集中程度;中位数关注的是数据中的中间值,它代表了数据的典型值。

在一些情况下,众数和中位数可能是相同的。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数据分布呈现对称形态时。

例如,对于一个对称的正态分布数据集,众数和中位数将相等。

然而,在一些非对称分布或存在异常值的数据集中,众数和中位数可能不同。

《中位数与众数》数据的分析

《中位数与众数》数据的分析

掌握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计 算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包括数 据排序、取中间值、统计频数等 步骤,以及如何处理异常值和缺
失值。
理解意义
中位数和众数对于描述数据分布 的形状、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识别异常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特
征和规律。
对中位数与众数应用的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众数的应用
众数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
在市场调研中,众数可以反映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帮助企 业了解市场趋势和制定营销策略。
众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在数据分析中,众数可以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情 况,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04
CATALOGUE
中位数与众数的比较
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
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 势的统计量
《中位数与众数 》数据的分析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位数 • 众数 • 中位数与众数的比较 • 数据分析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什么是中位数与众数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即为中位数。如果数据量是 奇数,则中位数是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量是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 平均值。
4. 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观察 市场价格的变化。
5. 根据分析结果预测未来市场价 格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对中位数与众数学习的总结
理解概念
中位数和众数是描述数据分布特 征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学习, 我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 解,能够明确区分它们的定义和

众数

众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 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 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 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 众数。 教学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 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求 法 与整组数据的关系 联 系
平均数
中位数 众 数
(6分钟后交流汇报)
2、汇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

平均数

与整组数据 的关系
每个数据 所处位置
联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数÷份数
排序后中间的数或中 中位数 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都反映 一组数 据的集 中趋势
众 数
出现次数
检测题:
课堂练习 1、分析一下,下面这些情况用哪一个 统计量比较合适?
(1)五年级各班进行踢毽子比赛排名。 ( ) (2)面包店老板最关心哪种面包销量最好。 ( ) (3)开发商最关心哪种户型面积的住房卖的 最多。 ( ) (4)上间操时,体育老师以哪一行为基准进 行整队。 ( )
2、书124页:1、2题
补充题:
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五(1)班、 五(2)班各有6名选手参赛,成绩如下:
216和183) 五(1):108 183 183 196 216 216( 五(2):126 157 169 198 224 215( 无 )
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你发现了 什么?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 能没有。
1、张阿姨要给10个小朋友每人分一个苹果。下面是 20个苹果的重量(单位:克)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1 102 106 106 108 108 109 110 120 130 130 132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8,中位数是 104。 (1)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张阿姨怎样选择比较 合适?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第26讲_中位数和众数 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第26讲_中位数和众数 讲义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6讲:中位数和众数一: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意义: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中等水平”的一个代表,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求法:1.把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2.确定这组数据的个数3.当数据是奇数个时,取最中间的一个数作为中位数;当数据是偶数个时,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例1:求数据2、3、14、16、7、8、10、11、13的中位数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的个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零件的中位数。

知识点二:众数➢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意义:众数是刻画一组数据“大多数水平”的重要代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众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求法: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出现次数,若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出现的次数并列最多,则这些数据都是众数,故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例3:一组数据2、3、x、5、7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知识点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综合➢平均数✧优点:平均数能充分利用各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缺点:在计算平均数时,所有的数据都参与运算,所以它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优点: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一般用中位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缺点:不能充分地利用各数据的信息。

➢众数✧优点:众数考察的是各数据所出现的频数,其大小只与部分数据相关,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

✧缺点:当各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时,它往往就没有什么特别意义。

众数上下限公式

众数上下限公式

众数上下限公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众数的定义与概念
2.众数上下限公式的提出
3.众数上下限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4.众数上下限公式的意义与价值
正文
1.众数的定义与概念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它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众数能够反映数据集中最常见的数值,对于分析数据特征和做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众数上下限公式的提出
为了更好地研究众数,数学家们提出了众数上下限公式。

这个公式能够帮助我们估计数据的众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3.众数上下限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众数上下限公式的表达式为:L = (n*(n+1))/2 - (S(n) - 1),其中n 为数据个数,S(n) 为前 n 个自然数之和。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内的数值很可能是数据的众数。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1, 2, 2, 3, 3, 3, 4, 4, 4, 4, 5。

首先计算 S(5) = 15,然后代入公式得到 L = (5*(5+1))/2 - (15 - 1) = 10。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组数据的众数可能在 10 附近,实际上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3 和 4。

虽然公式没有给出确切的众数,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围,可以作为分析数据特征的参考。

4.众数上下限公式的意义与价值
众数上下限公式为研究众数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在不了解数据具体情况的情况下,对众数进行估计。

这对于分析数据特征、预测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教案设计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教案设计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 中位数:中位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3. 众数:众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4.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及求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性质及应用。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指标:a. 学生能准确地定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b.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c. 学生能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及实例。

2. 练习题: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

3. 实际问题: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问题。

初中众数教案教资

初中众数教案教资

初中众数教案教资教学目标:1. 理解众数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众数的定义和求法。

2. 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众数的概念,区分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确定众数。

教学准备:1. 教材、PPT、黑板。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数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什么?2. 学生举例,教师总结:这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众数。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众数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

3. 举例说明,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求众数。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找出给定数据集的众数。

2. 各组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四、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众数解决。

2.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辅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

2. 讨论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找一些数据,求出它们的众数。

2. 思考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际问题引入众数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众数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加深对众数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指标,用于描述和分析数据集的集中趋势。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它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并且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

众数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可。

众数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典型取值,如民意调查中的最受欢迎的候选人、销售数据中最畅销的产品等。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不受极值的影响,更能反映数据的中间位置。

计算中位数的方法相对直观,只需要将数据排序,并确定中间位置的数值即可。

中位数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数据的中间水平,如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可以反映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股票价格的中位数可以反映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是最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

它可以反映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且易于计算和理解。

平均数的计算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值的个数即可。

平均数在实际应用中广泛用于描述数据的均值水平,如平均工资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成绩可以反映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等。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在统计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能够提供关于数据集的集中趋势、分布形态和离散程度等信息,帮助我们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在决策和预测中,这些统计指标也能够提供有用的参考,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预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这些统计指标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数据分析和决策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方向。

专题20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专题20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专题20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知识要点1.加权平均数:若n 个数x 1,x 2,…,x n 的权分别是w 1,w 2,…,w n ,则112112n n nx w x w x w w w w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2.“权”的意义:具有实际意义的,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作为频数,起到化简运算的作用.3.中位数的求法: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众数的求法:先数出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再找到频数最高的数据(可能不止一个).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优劣:平均数的计算需要利用所有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也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一组互不相等的数据中高于或低于它的各占一半; 众数则体现了相同数据多次出现的情况,在某些问题中比较重要.典例精斬例1 请根据图20-1信息解答问题:(1)表中空缺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1%);(2)统计表中年增长率的平均数及中位数;(3)预测2017年的观影人次,并说明理由.【分析】利用增长率、平均数公式计算数据并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数据【解】(1)2016年的年增长率是(13.72-12.60)÷12.60×100%≈9%,故答案为9%;(2)统计表中年增长率的平均数为(31%+27%+32%+35%+52%+9%)÷6=31%;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9%,27%,31%,32%,35%,52%,所以中位数是(31%+32%)÷2=31.5%;(3)2017年的观影人次为13.72×(1+31%)≈17.97(亿).由折线统计图和表格可知,最近6年的年增长率的平均数为31%,故预估2017年的年增长率为31%.【点评】从数据角度岀发,根据有效概念分析数据并对数据做出合理预测是数据分析的基本要求.拓展与变式1某公司共25名员工,下表是他们月收入的资料.(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元,众数是________________元.(2)根据上表,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请说明理由.【答案】(1)3 400 3 000(2)解:用中位数或者众数更加适合,理由:平均数受极端值45 000元的影响,只有3名员工的工资达到了6 276元,不恰当.拓展与变式2 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收集数据: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得出结论:(1)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____________.(2)可以推断出哪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答案】(1)120(2)解:①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平均分较高,表示甲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②甲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没有技能不合格的员工,表示甲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或:①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中位数较高,表示乙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②乙部门生产技能测试中,众数较高,表示乙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反思】通过统计数据对结论进行有效预测、估计以及说理,是解决数据变化趋势问题的关键.例2 两组数据m ,6,n 与1,m ,2n ,7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成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分析】通过平均数公式可以得到一个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解】依题意,得61812724m n m n ++=⎧⎨+++=⎩, ∴84m n =-⎧⎨=⎩, ∴重新排列顺序为1,4,6,7,8,8,8∴所求的中位数为7【点评】利用数据的相关公式列方程解相关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拓展与变式3 若整数a 是1,3,5,12,a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答案】4.8或5或5,2 提示:a 可能等于3,4,5,∴平均数相应地也有三种答案. 拓展与变式4 七年一班四个绿化小组植数的棵数如下:10,10,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反思】在利用数据的公式解决相关的数据问题时,要从基本概念出发进行正确的判断分类.【答案】10 提示:由题意知x ≠8,∴众数为10.∴由平均数公式可得x =12,从小到大排列为8,10,10,12.专题突破1.一组数据3,4,x ,6,8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答案】42.已知数据x 1,x 2,x 3的平均数为a ,y 1,y 2,y 3的平均数为b ,则数据3x 1+2y 1;3x 2+2y 2;3x 3+2y 3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_.【答案】3a +2b 提示:利用平均数公式,x 1+x 2+x 3=3a ,y 1+y 2+y 3=3b ,∴3x 1+2y 1+3x 2+2y 2+3x 3+2y 3=9a +6b .3.由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其中每个数都小于-1,则对于样本1,-x 1,-x 2,x 3,-x 4,x 5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412x - 提示: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排列样本数据x 3,x 5,1,-x 2,-x 1,即可求出它的中位数.4.设a ,b ,c 的平均数为M ,a ,b 的平均数为N ,N ,c 的平均数为P ,若a >b >c ,则M 与P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答案】M >P 提示:a +b +c =3M ,a +b =2N ,N +c =2P ,∴12(M -P )=a +b -2c>0,M >P .5.自2016年国庆后,许多高校投放了使用手机就可随取随用的共享单车.某运营商为提高其经营的A 品牌共享单车的市场占有率,准备对收费作如下调整:一天中,同一个人第一次使用的车费按0.5元收取;每增加一次,当次车费就比上次车费减少0.1元;第6次开始,当次用车免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得到如下数据:(1)写出a,b的值;(2)已知该校有5000名师生,且A品牌共享单车投放该校一天的费用为5800元,试估计:收费调整后,此运营商在该校投放A品牌共享单车能否获利?请说明理由.【答案】(1)a=0.9+0.3=1.2,b=1.2+0.2=1.,4:(2)抽取的100名师生每人每天使用A品牌共享单车的平均车费为1100×(0×5+0.5×15+0.9×10+1.2×30+1.4×25+1.5×15)元=1.1元,所以估计5 000名师生一天使用共享单车的费用为5 000×1.1元=5 500元.因为5500<5800,所以收费调整后,此运营商在该校投放A品牌共享单车不能获利.。

众数的意义及求法

众数的意义及求法
众数的意义及求法
大北曲小学 邵伟娜
15个女生的年增长身高平均是多少厘米?
(7+8+8+8+8+10+9+7+8+9+7+6+8+5+7)÷15 =115÷15 ≈7.67(厘米)
(7+8+8+8+8+10+9+7+8+9+7+6+8+5+7)÷15 =115÷15 ≈7.67(厘米)
1、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左眼视力 人 数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学会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养成了那些好习惯?
2、一家童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 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码(厘米) 销售量(双)
18 1
19 2
20 5
21 16
21.5 7
22 3
22.5 1
在这个问题里,如果你是鞋店老板, 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3、请四人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下面这道统计与问题。
六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如下:(39人)
5.0 4.8 5.0 5.0
4.9 5.3 5.2 4.7 5.0 4.5 5.0 4.9 4.8 4.9 5.1 4.5 5.1 5.0 4.9 5.0
5.2 5.1 5.0 5.1
4.8 4.7 4.6 5.2
5.0 5.0 5.1 5.0
5.0 5.2 4.8 5.0 4.7 5.0 4.6

众数数学教案设计

众数数学教案设计

众数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众数的概念
2. 掌握计算众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 计算众数的方法:先将数据按大小排序,然后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 众数的应用:例如在选举投票中,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就是众数;在商业领域,最畅销的产品数量就是众数等。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众数的概念,例如班级同学的年龄分布等。

2. 讲解新知:讲解众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3.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具体的数值,让学生计算众数,以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统计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作用。

5.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众数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成绩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家庭作业:
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众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众数。

众数上下限公式

众数上下限公式

众数上下限公式
摘要:
一、众数的定义和作用
二、众数上下限公式的推导
三、众数上下限公式的应用场景
四、总结
正文: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它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在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数上下限公式是用于估计一组数据中众数所在范围的工具。

它可以告诉我们众数大概出现在哪个区间内,从而为我们制定策略提供依据。

众数上下限公式的推导如下:
1.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数据的累积频率分布。

累积频率分布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统计每个数值及其以下的频数。

2.然后,我们需要找到累积频率分布的转折点。

转折点是指累积频率从一个值跳到另一个值的点。

3.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转折点处的左右两个数值的累积频率,来得到众数的上下限。

具体公式为:众数上限= 转折点右边的数值,众数下限= 转折点左边的数值。

众数上下限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场景,例如在产品定价时,我们可以
通过分析竞品的众数来确定我们的产品定价范围;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众数,来预测市场趋势等。

众数

众数

<<众数>>教案王军教学内容: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 .能够运用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做出决定。

4、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师: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量——众数。

(板书:众数)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众数,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认识众数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我们选出的队员身高比较均匀才合适,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

老师指出:用平均数、中位数描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集中趋势,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众数。

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我们所学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但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利用众数解决问题

利用众数解决问题

利用众数解决问题数学中的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众数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利用众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数据如下:130cm、135cm、140cm、145cm、150cm、150cm、155cm、160cm、160cm、165cm、170cm、175cm。

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学生中身高最常见的值,即众数。

通过观察数据可以发现,150cm和160cm的学生人数最多,都有两名。

因此,众数为150cm和160cm。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利用众数来了解一个群体的特点,比如这个班级的学生身高主要集中在150cm和160cm附近。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假设某市的某个小区有1000户居民,他们的月收入数据如下: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

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居民中月收入最常见的值,即众数。

通过观察数据可以发现,5000元的居民最多,有两百户。

因此,众数为5000元。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利用众数来了解一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比如这个小区的居民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0元左右。

利用众数解决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众数可以了解一个群体的普遍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我们是该班级的班主任,我们可以根据众数150cm和160cm来合理安排座位,使得学生们更加舒适。

如果我们是该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我们可以根据众数5000元来合理规划小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此外,利用众数还可以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班级的众数身高,从而了解不同班级学生身高的差异。

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小区的众数收入,从而了解不同小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

通过这种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众数教学设计

众数教学设计

众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统计学中的众数概念和应用。

掌握计算众数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加强学生对数据和统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围绕众数展开,包括以下内容:
众数的定义和意义的介绍。

计算众数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众数,并进行实际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进行问题解决和推理。

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学生通过计算众数,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据和统计:学生加强对数据和统计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教学步骤
众数的定义和意义:学生了解众数的定义和统计学中的应用。

计算众数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众数,并进行实际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进行问题解决和推理,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分析。

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学生通过计算众数,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进行问题提出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数据和统计:学生加强对数据和统计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进行数据展示和讨论。

教学资源
众数的定义和应用资料。

计算众数的练习题。

实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材料。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可以通过计算众数的准确性、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数据分析的展示进行评价。

众数教学设计

众数教学设计

众数教学设计《众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众数的概念,掌握众数的求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众数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众数的概念和求法,让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众数的求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众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些数据,如学生的身高、体重、成绩等。

(2)提问学生: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 (3)引出课题:众数。

讲授新课 (1)讲解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讲解众数的求法:找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可。

(3)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众数的求法。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众数的概念、求法和意义。

(2)让学生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布置作业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作业题,加深对众数的理解。

(2)让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并求出这些数据的众数,体会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2. 3. 1. 2. 1. 2. 3. 4. 1. 2. 3. 4. 5.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解众数的概念和求法,掌握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方法。

众数上下限公式

众数上下限公式

众数上下限公式摘要:1.众数简介2.众数上下限公式推导3.众数上下限公式应用4.实例分析5.总结正文: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它在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科研领域还是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众数的上下限公式,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公式。

一、众数简介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能不存在。

相较于均值、中位数等统计量,众数更侧重于反映数据集中程度。

二、众数上下限公式推导设一组数据为(x1,x2,…,xn),出现次数分别为(f1,f2,…,fn)。

则众数上下限公式为:上限:max(f1,f2,…,fn)下限:0证明:设mi为众数,则有fmi >= f1,fmi >= f2,…,fmi >= fn。

则有fmi >= max(f1,f2,…,fn),即众数上限为max(f1,f2,…,fn)。

又因为fmi > 0,所以众数下限为0。

三、众数上下限公式应用1.判断数据集中程度:通过计算众数上下限,可以初步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

上限越大,数据越分散;下限越小,数据越集中。

2.预测趋势: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可以通过观察众数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走势。

3.评估分类效果:在机器学习中,利用众数上下限评估分类器的性能,如聚类效果等。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组学生成绩的数据(单位:分):80,85,90,92,95,98,100,100,100计算得:众数上限:max(f1,f2,…,fn) = max(1,1,1,2,3,4,4,4,4) = 4众数下限:0这表明在这组数据中,成绩集中在100分,且有三个100分,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

五、总结众数上下限公式作为一种衡量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众数上下限,可以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同时,掌握众数上下限公式也有助于评估分类效果、预测趋势等领域。

求解众数问题实验报告

求解众数问题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众数(Mode)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它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统计量。

在数据挖掘、统计学、机器学习等领域,求解众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求解一组数据中众数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众数的概念及其在数据挖掘、统计学、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

2. 掌握一种求解众数的方法,并实现相应的程序。

3. 提高编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四、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一种简单的排序方法求解众数。

具体步骤如下:1. 对给定的数据序列进行排序。

2. 遍历排序后的数据序列,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

3. 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为众数。

五、实验步骤1.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计算数据序列中每个数值的出现次数。

2.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求解众数。

3. 编写主程序,从用户输入中获取数据序列,调用求解众数的函数,并输出结果。

六、实验代码```pythondef count_occurrences(data):"""计算数据序列中每个数值的出现次数"""counts = {}for value in data:if value in counts:counts[value] += 1else:counts[value] = 1return countsdef find_mode(data):"""求解众数"""counts = count_occurrences(data)max_count = max(counts.values())modes = [key for key, value in counts.items() if value == max_count] return modesdef main():"""主程序"""data = input("请输入一组数据(用逗号分隔):").split(',')data = [int(value) for value in data]mode = find_mode(data)print("众数为:", mode)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输入数据序列:`1, 3, 3, 3, 6, 6, 7, 7, 7, 7`2. 输出结果:`众数为:[7]`实验结果表明,程序能够正确求解给定的数据序列中的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考:
众数与平均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区别: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任 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 众数只与一组数据里的各数据出现的次数 有关。只与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 如果个 别数据变动较大,但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 中趋势”比较合适。
在 1.47 1.47 1.48 1.51 1.52 1.52 1.52 1.52 1.53这组数据中 “1.52”出现的次数最多, “1.52”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10名学生体重年增长情况的数据: 12 8 9.5 6 9.5 8 8 5 7.5 9.5 在这组数据中,8和9.5都是这组数据的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如果 出现次数最多 的数据不止一个,那么这组数据的众 数也不止一个。
巩固练习 1、
4
这批豆荚有一半以上是4粒。
2、
某鞋店计划进一批儿童鞋,于是对 上个月出售的鞋码大小进行了统计:
4以下 0 33以下 2
34 1 33 4
35 9 34 6
36 8 35 13
36以上 16 35以上 1
鞋码
人数
如果你是经理,你打算怎样进货呢?
丽丽对处于青春期的11名女生 体重的年增长情况作了调查,数 据如下。(单位:千克)
8名学生的检测成绩如下
96 93 90 88 83 85 63 56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有多个众数,也可能 没有众数。
接受挑战!
• 下面是一个饲料厂员工工资发放 情况:
销售员 工人数 (人) 2 普通员工 10
月工资 (元)
8000
1000
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1000
2166.67 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
12 10.5 3.5 4.5 5.5 4 9 4 3.5 5
4.5
12 10.5 3.5 4.5 5.5 4 9 4 3.5 5
4.5
12 10.5 9 5.5 5 4.5 4.5 4 4 3.5 3.5
正中间的一个数是4.5,4.5是这 组数据的中位数。
你能找出下面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吗?
8名女生在整个青春期的身高情 况如下。(单位:厘米) 29 22 25 21 31 24 26 27
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达标测试 1、(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 ( )。 • (2)2.4、2.8、2.3、2.4、2.7、2.4、2.3、2.5、2.6这组数据的 众数是( )。 2、找出下面各组数据的众数 • (1) 9 12 15 12 11 12 12 • (2)13 13 6 13 6 13 5 6 13 7 • (3)4 3 5 4 2 5 4 5 3、学校举办数学竞赛,六一班选手的成绩如下 100 94 90 90 94 81 86 84 98 74 90 94 97 97 94 90 100 •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做游戏,他们年
龄的平均数是15岁,请你猜一猜:这是 怎样年龄的一群人?
5岁、 5岁、 5岁、 5岁、 5岁、65 岁
信息窗1
7 8 8 8 8 10 9 7 8 9 7 6 8 5 7
用统计表整理数据
年增长高度 (厘米)
5
6
7
8
9
10
人数
1
1
4
6
2
1
探究新知1
在7 8 8 8 8 10 9 7 8 9 7 6 8 5 7 这组数据中,“8 ”出现的次数最多, “ 8 ”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