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 段科艳

合集下载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文昌实验学校小学的数学教师王倩倩,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的阐述。

二年级下册包含九个专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二单元100以内的乘法和加法第三单元角的初步重新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五单元观测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第七重新认识时间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九单元总备考看第四单元,有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3、4乘法口诀,乘加乘减,6的乘法口诀乘法的初步重新认识:(一)地位和作用《乘法的初步重新认识》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6页、47页上的内容。

乘法的初步重新认识就是学生自学乘法的已经开始,乘法的意义就是自学乘法排序和用乘法解决问题以及今后自学表内乘法和多位数秦九韶法的基础。

(二)编写意图1、以激趣设疑的方式导入新课,唤起学生自学的兴趣,为后面的自学搞好铺垫。

2、主题图展示了游乐园和便利店的情景,通过解决问题发现加数都是一样的,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情景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

3、表示加数相同的乘法,还可以用乘法则表示,重新认识乘号,自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和读法,总结乘法的产生,使孩子经历概念构成的的过程。

4、比较、优化方法,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大,求知欲弱,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开朗,注意力难于分散,整体表现为课堂中,不能专心的听到,专心的看看,而且急于特别注意的时间很短,须要教师应用领域一些有意思、有效率的策略,迎合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尝试有序并完备的抒发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尤为重要,以协助学生。

学生在一年级学过连加对于同数连加的算式已经熟练。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得找出乘法的例子。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设立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学情简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到,学生接受起来不会太难,教学中应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

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相同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几个几相加。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增加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出示书46页主题图),我们一起看一看游乐场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

二、感知相同数相加的特点1、出示插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坐飞机的一共有多少人?师:谁会列一个数学算式解决这个问题?板书:3+3+3+3+3=15(人)师:有几个3相加?板书:5个3相加师:你还能怎么列式?板书:3×5=15(人)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利用课本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我们可以写成3×5表示3个5相加。

×是乘号,读作:乘。

这个算式读作:5乘30。

3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每架飞机坐3人,有这样的5架飞机)[多几个同学回答]师:谁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编一个数学小故事?(游乐场里有5架飞机,每架飞机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观察主题图,谁能再编一个数学故事?生2:游乐场里玩小火车的人真多,每节火车坐6人,有4节火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师: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板书:6+6+6+6=24(人)师:有几个6相加?板书:4个6相加师:你还能怎么列式?板书:6×4=24(人)6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意思?(6表示每节火车坐3人,有这样的4节火车)[多几个同学回答]师:跟着老师用拍手的方法表示1个6,2个6,……谁会用拍手的方法表示4个6相加?3、还可以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生4: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师:谁会列算式?生:5+5+5=15(个)师:表示什么?板书:3个5相加师:你还能怎么列式?板书:5×3=15(人)三、自主尝试,理解乘法的意义1、今天你们表现的真好,老师想发给你们每人5个气球,咱们班要发给多少人?(30人)老师一共要准备多少个球呢?你能快速地将你的想法写在纸上吗?[给学生10秒时间列式,不计算]师:时间到,你们写完了吗?(写完了/没写完)你们有什么感觉?(太多了,写不完)2、对呀, 太麻烦了.体会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3、师小结:像上面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研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研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邱海兰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46~4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符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师:有人说,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有一个地方,我猜你们肯定很想去,也经常去,你们猜猜是什么地方?生:游乐园师:你最喜欢玩什么?生:旋转木马、小火车……师:看看大头儿子想玩什么?生:小飞机师:那我们先一起去看看小飞机怎么样?二、探索新知(一)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同数连加(情景1小飞机的教学)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架飞机坐了3个人,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老师课件圈出每架小飞机中的3个人,带声音)生:有5架小飞机师:一架小飞机有3人,有5架,根据这两个信息那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生: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该怎么列式?生:生口答师板书:3+3+3+3+3=15(人)((师板书4个3问:))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因为有5架小飞机,所以是5个3师:我听明白了,因为是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有3人,所以是5个3,是吗?(相机板书5个3)师:那这么长的算式相加等于几啊?生:15师:我们读读这个算式好吗?生:读算式3+3+3+3+3=15 师:3加3加3加3再加3,你发现什么了?生:都是加3师:怎么都是加3啊?生:每架小飞机上都是3人师:也就是说这里的加数怎么样?生:相同。

师:好啦,我们已经解决了小飞机的问题。

(播放火车汽笛声,出示活动一)(二)在自主探究中出探乘法的意义活动一:独立思考1.在情境2中体会几个几师:瞧!谁来了?小火车和过山车来了,你们想玩吗?小火车和过山车给我们带来了数学任务,完成它们的任务我们才可以玩,有信心吗?谁来读读它们的要求?(1生读题)先要圈一圈,再数一数,最后写一写。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 段科艳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  段科艳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太阳城小学:段科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现在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设想: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本p44的主题图采用情景引入,问“同学们,那些小朋友在摆了很多图形,我们也来摆一摆!”组织学生分组摆。

以小组为例,先让学生先数一数摆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再分组讨论下“怎样数?”然后老师整理学生的汇报,凸显用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更方便的列式方法——乘法算式。

2.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

我们把这一环节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二、激趣教学策略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融入课堂。

青蛙口算题:要求读出算式,找每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点,求几个几想加。

如:2+2+2( )个()相加,4+4+4+4+4( )个()相加, 3+3+3+3 ( )个()相加。

摆角: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角?对于角你都知道些什么?那你能用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一个吗?你还能再摆二个吗?算一算你摆了六个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摆三角形,请你给每个角添上一根小棒,让他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个图形三角形。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根据求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法与加法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20根小棒,每人一张算纸。

教学过程:一、出示主题图,激趣引入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看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二、逐图学习,探究新知1、学生提出哪幅图,就出示图片。

(例:过山车):刚才大家对这幅图有了自己的认识。

现在我们来看过山车。

发现有什么规律了吗?生:都是两个两个坐在一起的。

师:你们发现了吗?都是两个两个坐在一起的。

如果两个人是一组的话,一共有几组呢?生:一共有6组。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人玩过山车?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列算式?生:2+2+2+2+2+2=12(人)师板书:过山车2+2+2+2+2+2=12(人)师指着算式问: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加数)那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加数都是2)有几个2相加?(有6个2相加。

)师:那你就用一句话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发现这个算式有6个2相加)相同的加数是――2。

6是什么?哪来的?师板书:6个2相加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个连加算式的规律,有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

只要用心,你就能发现数学中的奥秘。

2、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和过山车一样的规律。

生:能。

出示相应的图片。

(摩天轮)你的问题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人?)怎么列式?4+4+4+4+4=20(人)板书:5个4相加。

小火车图方法相同。

板书:3+3+3+3=12(人)4个3相加。

3、提出桌椅时,告诉学生:一会儿再讨论桌椅的问题。

三、动手操作。

1、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像我们刚才图片那样的有规律的图形,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 乘法口诀表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实际应用。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小明的生日聚会”,引入乘法的概念。

2. 讲解乘法的意义:解释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

3. 学习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乘法的计算步骤,如“先乘后加”。

4. 学习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提高计算速度。

5.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乘法运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标准:能正确解释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能够将乘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乘法意义和运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2. 练习题库:各类难度的乘法练习题。

3. 乘法口诀表:打印出来的口诀表。

4. 生活情境素材:与乘法相关的真实情境图片或视频。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乘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2. 第二课时:学习乘法口诀表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

4. 第四课时:布置作业和教学反思。

九、教学拓展1. 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记忆乘法口诀的技巧,如歌谣、故事等。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自用稿)之令狐文艳创作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自用稿)之令狐文艳创作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令狐文艳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6页、47页上的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以及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编写意图1、以激趣设疑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主题图展示了游乐园和便利店的情景,通过解决问题发现加数都是一样的,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情景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

3、指出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回顾乘法的产生,让孩子经历概念形成的的过程。

4、比较、优化方法,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二、说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表现为课堂中,不会专心的听,专心的看,而且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需要教师应用一些有趣、有效的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尝试有序并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尤为重要,以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能力目标:学生经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数学活动,构建乘法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

4、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5、教学难点:感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将注重合理运用激趣、引导、观察、对比、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乘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运算的起始课,也是今后学习表内乘法和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材通过主题图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乘法运算。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运算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乘法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在活动中学习,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来理解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会读、写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并能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游乐场里玩得可开心了!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有 5 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 3 人;有 6 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坐 4 人;有 3 组旋转木马,每组旋转木马上坐 2 人。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学生提出问题: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旋转木马上一共有多少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列式计算:3 + 3 + 3 + 3 + 3 = 15(人),4 + 4 + 4 + 4 + 4 + 4 = 24(人),2 + 2 + 2 = 6(人)。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说课稿之令狐文艳创作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说课稿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令狐文艳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5—8页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

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的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的具体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的意义做准备。

然后,例 1 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学生用小棒摆出的作品。

这样编排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继续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宋燕晖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与乘法进行联系,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在用多种方式表达乘法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正确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情境:(出示公园的画面)仔细看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2.引入:红红想去玩哪个项目?我们就跟着红红先去坐小飞机。

二、探索新知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1)观察: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2)提问题: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3)思考:要想知道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请你写一写。

(4)交流:谁来说说你的算式?①谁来说说你的算式?②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加数都是3呀?2.充分体会“几个几”(1)从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项目,按照研究小飞机的方法独立研究,并且把算式写下来。

(2)交流:你研究的是哪个项目,观察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出的算式是什么?(3)出示小火车画面①你观察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②提问题:看到6+6+6+6谁能提问题?③联想:如果增加1个车厢是几个6呀?再增加1个车厢呢?7个车厢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有1个车厢就有1个6,2个车厢就有2个6……有几个车厢就有几个6。

(4)出示旋转木马画面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观察到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的?②对比:仔细观察,这个算式(3+3+3+2)与前两个算式(3+3+3+3+3及6+6+6+6)有什么不一样? 3+3+3+2能用几个几相加表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几个几表示呢?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②思考:如果是14个车厢,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36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③尝试: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④同桌互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例一、案例描述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动手操作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B、同桌互说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学生1:7+7+7+7+7学生2:4+4+4+4+4+4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

生答:有15个3。

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

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生1:加数都一样。

(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3、自主探究(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2)汇报: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小组2:3+3+3=9,9+9+9+9+9小组3:15个3相加小组4:用乘法15×3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学生1:真的很简便!学生2:这个“×”是什么?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段家河中心学校方定琴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背景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这是一节乘法概念的起始课,概念新、内容较多,而乘法意义的认识既是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课本中是以准备题开始,接着新授,巩固练习等,课本中绚丽多彩的摩天轮、过山车等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从同数连加引出乘法,根据两种不同的摆法,分别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及相应的两个乘法算式。

接着讲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乘号的认识。

之后,我又设计了拍手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解决几个几相加的实际问题,且列出乘法算式可以解决多个问题,也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

本课的进行能突出重点,分层练习环绕重点,时间分配保证了重点,因此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而且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饱满的精神状态下积极进行思考。

二、教学案例:片段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游乐园,好吗?(大门上写着加法算式)3+7+8 4+4+4+4 9+1+6 2+2+2+2+2生:好。

师:游乐园的打门是锁着的,我们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才能进入。

生:口算后观察这些加法算式。

师: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生: 3+7+8 和9+1+6 4+4+4+4 和2+2+2+2+2师:你们可真棒,说说你卫生么要这样分呢?生:第一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加数相同。

片段二:感知几个几。

1、观察感知:课件出示游乐园图。

师: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在做什么?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生1: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生2: 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生3: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师:你们会解决这些问题吗?生:解决问题。

2+2+2+2=10(人)4+4+4=12(人)3+3+3+3+3+3=15(人)师: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 加数相同师:(板书、加数相同)2、操作感知师:老师看你们表现这么棒,奖励你们玩一个摆图形的游戏。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我说课的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对于本结课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第96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以及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就认知特点来讲,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需要教师应用一些有趣、有效的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就知识水平而言,在学生尝试有序并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尤为重要,以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明确的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才能有针对性,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难点:感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五、教法学法在教学设计中,本着为学生发展的原则,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启发学生发现本课新知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新知的欲望.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上,鼓励他们自主探究,通过自学、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欢乐谷”!想去看一看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

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数的、算的。

2+2+2+2+2+2=12。

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别的小朋友呢?你们还知道什么?生:……师:“快乐谷”里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去亲自感受一下吧!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生齐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哪位小朋友有勇气第一个告诉我们,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生:……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别的小朋友呢,谁还愿意说一说?生:……(生答师板书)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4+4+4+4=165+3=8 6+6+6+6+6+6=36 10+4=14……)(2)自主探究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加法算式。

生:有的加数都一样,有的加数不一样……师:你能照样子再编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生答师板书,师: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多了,我只记得每个加数都是6,却忘了是几个6,这怎么办?)生:有5个6.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其余这些算式都是几个几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活动,把连加算式表述成“几个几相加”)师:说都会说了,那你们会写吗?师:可以呀!如果写得简单些,想想看要写出哪些数?生:我知道是8×1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给大家讲一讲吗?生:是我看书知道的,这是乘法算式师:你真爱学习!对!这个小叉就是乘法的运算符号──乘号,读作:乘。

师:这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生:……师:对!这里的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这里的15就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5、让学生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有什么?(都是表示4个3相加的和是 多少)从而使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6、教师指出:4、3、12叫作乘法算式中的因数,12叫作乘积。(板书)我们 只要将相同的因数相加的总和叫做积。因此,几个几相加还可以怎样表示? (读作几乘以几等于几)教师先范读一遍(例如3 × 4=12读作三乘以四等于 十二),然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再编制乘法口诀, 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动物来参观,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之 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学生活动)
2、大家说的都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3、贴出做一做中的图。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里的小棒都是什么形状的?有几 组?每组有几根?一共有多少根?
4、指名汇报观察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时尽量把相同加数写 在一块儿,并标明相应的因数和被加数。如:3+3+3+3=12(板书时写成3 4=12)然后请学生根据加法算式说说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即乘法 算式)如:4 3=12或3 4=12(板书时写成4 × 3=12或3 × 4=12)
7、说一说下面的加法算式还可以怎样表示成乘法算式?
8、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因数都是相 同的数,相同加数是几就有几个几相加)教师指出:我们把这个相同的因数叫 做第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就是1,写在第一个因数的右下角点上一点,第二 个因数就是几就写在第一个因数的下面。然后再写上等号和第二个因数。
2、互动游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互动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乘法的知识。例如: 让学生站成若干排,每排人数相同,然后通过报数或拍手等方式来练习乘法口 诀。

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新授片段教学设计临江城西小学:王凤金师: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片段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我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接下来我将进行新授部分的片段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瞧,(点课件: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

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摆了7个三角形。

”“我摆了4把小伞。

”“我也会摆”。

)他们在干什么呢?你说。

(稍停)2、师:哦,他们正在用小棒摆美丽的图案,你们想摆吗?(稍停)你想摆什么呀?请你说。

(稍停)师:哦,你想摆三角形,不错。

师:邱敏,你说。

(稍停)你想摆雨伞,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3、师:哇,这么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请小朋友拿出小棒,先摆一个你最喜欢的图案。

开始(稍停)师:谁来说说你用几根小棒摆了个什么图案?你说。

(稍停)请你说。

(稍停)师:你们真能干,会用小棒摆五角星、小树。

现在我们来举行一场比赛,请听要求:(点课件)根据自己摆的图案接着摆,在3分钟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图案?请大家准备,(稍停)开始。

(师巡视)4、师:时间到,请停下。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先坐好。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摆的作品?你说(稍停)请你说(稍停)师:哦,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就把自己摆的和同桌说一说吧。

二、观察比较,学习新知(一)列出加法算式,感知特殊的加法算式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小棒摆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

谁能告诉老师你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你说,(稍停)你说(稍停)师:你用了15根小棒,你用了24根小棒,那你们能不能把它写成加法算式?(稍停)大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稍停)2、师:谁来说说你写的算式。

介绍时请用这句话说一说:(点课件)我摆了几个什么图案,摆一个图案要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所以列式是师:请你说,(师板书6+6+6+6=)你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有进步!师:谁有不同的?陈亮,你来。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乘法表格、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

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如苹果树和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果苹果树上有3个苹果,现在有2棵这样的苹果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将苹果树上的苹果个数乘以苹果树的棵数,即3×2=6。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乘法表格,让学生观察和发现乘法的规律。

3. 实践运用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乘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练习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乘法运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思维发展情况。

七、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记忆比赛,提高学生的乘法运算速度。

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乘法相关的数学故事或漫画,增强学生对乘法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课程表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表,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设计优秀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设计优秀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设计优秀课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育方面,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获得数学思维,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初中教育阶段,乘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其基本认识和应用,被认为是理解数学乘法的初次试探。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例,显得非常重要。

一、搜集资料,准确界定乘法初步认识的范围对于数学教育,任何教学都需要从搜集资料开始。

我们可以利用资源库、网络、教学研究等方式,获取关于乘法初步认识的相关信息。

比如与乘法有关的生活中的实例、学习乘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等等,都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关于乘法初步认识的信息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分类,我们就能够准确的界定乘法初步认识的范畴,为课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地道的学生思维链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能决定授课广度,但只有地道的学生思维链,才能决定授课深度和效果。

在设计乘法初步认识的课例时,我们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掌握乘法的应用和规律。

根据研究表明,没有感性认识作为基础的推理活动是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进行科学的引导活动,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活动体验和让问题变得有趣来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当今的教育实践,也更加注重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来增强学生对作为教育内容的信息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课例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在多媒体方面的表现来优化教学过程,如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通过直观的效果展现乘法的应用和规律,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体验式探究学生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来感知世界的,同时也是通过真率和直接的方法来思考学习事物的影响。

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效果,注重体验式探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初步认识》激趣教学策略
太阳城小学:段科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现在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本p44的主题图采用情景引入,问“同学们,那些小朋友在摆了很多图形,我们也来摆一摆!”组织学生分组摆。

以小组为例,先让学生先数一数摆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再分组讨论下“怎样数?”然后老师整理学生的汇报,凸显用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更方便的列式方法——乘法算式。

2.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

我们把这一环节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
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二、激趣教学策略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融入课堂。

青蛙口算题:要求读出算式,找每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点,求几个几想加。

如:2+2+2( )个()相加,4+4+4+4+4( )个()相加, 3+3+3+3 ( )个()相加。

摆角: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角?对于角你都知道些什么?那你能用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一个吗?你还能再摆二个吗?算一算你摆了六个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摆三角形,请你给每个角添上一根小棒,让他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个图形三角形。

通过小组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我们摆六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棒?你能帮助老师算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3+3+3+3+3学生汇报算式。

在写算式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列式计算确实麻烦,激起了学生主动寻求简便方法的欲望.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同学们真能干,摆出了这么多图案,列出了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摆出100 个同样的图案来,那么我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呢?(更长,黑板会写不下)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
的办法呢,数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6 个3 相加用乘法可以这样表示6 ×3 ,6 和3 中间这个符号叫乘号,同学们你们看乘号像什么?乘法就是这样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写法。

乘号只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读作6 乘3 ,请同学们来读一遍。

6 个3 还可以写成3 ×6 ,这个算式怎么读,请同学们来读读。

6 个3 相加即可以写成6 ×3 也可以写成3 ×6 ,你们看我们把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写成了乘法,简便不简便呢?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加法算式里只有3 ,为什么你的两个乘法算式里都有 6 呢,能不能告诉老师这里的6 是从哪钻出来的呢?3是相同的加数,6是加数的个数。

让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从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沟通了“相同加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

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青蛙的图片。

那么黑板上还有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你能把它写成乘法吗?谁来试试?把自己写出的算式写成乘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通过思考、观察、交流,逐步体验相同加数连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学生能顺利地把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在这环节中落实乘号、乘法算式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算式意义,感受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突出加数相同情况下才能写出乘法算式。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
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简写成乘法算式。

刚才拼图游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 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出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

2. 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通过合作探索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

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课间游戏:1.拍手游戏。

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拍臂游戏。

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训练。

因此,在练习时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
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做一做,从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在出示游乐场图时,引导学生观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教师把问题强加于人,而是开放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接着选取课本上的习题,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进而形成技能。

四、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

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练习九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6个3
6×3=18 读作:6乘3等于18
3×6=18 读作:3乘6等于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