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教程》(用友ERP-U8V10.1)(第二版) 课程教学标准
《会计信息化教程》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及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软件运用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基本架构及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供销存系统及往来、存货核算等系统的操作方法,能运用软件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提供服务。
二、培养目标本课程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信息化系统操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应用性人才。
三、课程目标1.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建立核算单位账套,配置操作员并进行财务分工(操作员以及角色设置),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
2.能熟练应用财务管理(总账)系统进行初始设置、凭证处理、账表查询、转账凭证定义及生成、期末处理等操作。
的初始设置、工资变动、工资分摊及期末处理等操作。
4.能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变动、折旧计提、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期末处理等操作。
5.能熟练掌握供应链系统及相关的应收、应付、库存、核算处理系统的操作分工、操作流程及操作方法。
6.能熟练运用财务报表系统进行报表格式定义和报表公式定义,编制出合乎规范的财务报表。
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熟练掌握各模块逆操作技能。
8.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软件的操作手册及其它相关资料,解决日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前导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五、设计思路1.本课程标准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特征,以软件模块为单位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引导的,以业务处理流程为线索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业务自始至终处理流程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并构建相关理论体系,形成会计信息化职业能力。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财务会计类专业学时:72学分:4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其先修课程是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是财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处理、财务大数据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业务与财务的内在有机联系,理解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诚信严谨的职业品质和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为以后从事企业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精神,本课程按照“项目课程主体”的总体设计思路,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把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实施。
本课程的课程结构以云计算环境下的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为背景,在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基础上,设计了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开展、系统管理、企业应用平台、总账系统、报表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综合实训等12个内容,重点突出培养数字化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信息化职业素养。
其中项目的设计遵循任务导向原则,以学生解决任务为目标,以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不同业务信息化处理为出发点,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考核注重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的统一,借助会计信息化考核系统,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通过仿真情境下业务处理,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并充分体现新技术环境下会计各岗位工作业务和财务相融合的时代需求。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熟悉企业业务和财务相关事项的具体操作,提升学生会计信息系统各项业务的处理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建议课时:108 学分:6一、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二、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工作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能快速适应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该课程是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学完后进行,为《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和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能辅助完成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施2.能建立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3.会管理企业账套数据,会管理操作员和权限4.能熟练操作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
5.具备与客户、同事、领导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够与交流对象说明工作的内容及原因,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7.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8.具备与工商、银行、税务、中介服务、客户等单位建立良好、持久关系的能力和素质;9.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10.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11.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1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四、设计思路《会计信息化》课程由5个学习项目组成。
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重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
将会计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改造后作为学习任务,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将传统理论教学内容融入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与管理中,有效避免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教学内容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及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适用专业: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代码:0501001二、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本课程着重于业务实践的教授,并通过各个任务考核、上机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后,增强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使之毕业后能够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从事企业的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等工作。
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会计信息化》课程其以会计核算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前提,将会计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相融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学生必须先完成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会计学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学好本课程。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备熟练操作软件的技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熟悉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职业道德规范,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从综合技能向岗位技能的过渡。
为后续的《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及校外实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本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信息化证书考试的必考科目,是学生提高信息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四、课程目标培养具备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培养具备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和初步管理决策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知识目标1.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内容和意义,熟悉财务软件的安装流程。
2.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中建账及基础设置,出纳岗位、总账岗位、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管理等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3.理解和认识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
4.了解系统管理的含义,掌握会计信息化软件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数据传递流程。
(二)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会计软件建立财务应用环境。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1281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会计信息化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左莉审核人:董红编制单位: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编制日期:2015年 7 月 1日《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普通后三年制学生2.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3. 参考课时 64 学分 4本课程适度介绍会计电算化理论,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实用电算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注重讲授软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故障,以提高学生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利用软件自带的说明、帮助等辅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的能力,提高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
5. 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和财务会计为基础,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T3)》的后继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
6.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核算工作项目为依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课程设计是以工作任务驱动为线索来进行的。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会计信息化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左莉审核人:董红编制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编制日期:2015年 7 月 1日《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普通后三年制学生2.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3. 参考课时 64 学分 44. 课程简介本课程适度介绍会计电算化理论,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实用电算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注重讲授软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故障,以提高学生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利用软件自带的说明、帮助等辅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的能力,提高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
5. 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和财务会计为基础,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T3)》的后继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
6.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核算工作项目为依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课程设计是以工作任务驱动为线索来进行的。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职业描述能根据项目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软件及相应的模块,进行网络配置并安装会计软件,合理进行财务分工,完成会计信息化实施,并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账务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购销存管理,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数据管理。
二、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场所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认知实习、课程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企业顶岗实习。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业态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会计信息化》的前导课程是《会计从业基础》、《会计业务核算与报告》、《成本核算与控制》、《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续课程是《会计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三、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⑴辅助完成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施⑵能建立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⑶会管理企业账套数据,会管理操作员和权限⑷能熟练操作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和商业 POS 系统。
⑸具备与客户、同事、领导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够与交流对象说明工作的内容及原因,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2.社会能力⑴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⑵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⑶能与工商、银行、税务、中介服务、客户等单位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⑸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⑴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⑵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⑶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四、学习领域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划分与时间安排《会计信息化》 学习领域由 3 个学习情境组成。
2.1.1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及编号会计信息化,编号: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信息化及会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课程以ERP软件为载体,通过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既了解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及管理软件工作原理,更熟练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管理软件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熟练掌握ERP 软件财务与供应链的操作。
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行业认证考试并获得资格认证证书,参加并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信息化的考试,并能将本课程运用到实际操作实务中,从而及时适应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理解管理软件各模块功能及相互关系;理解供应链管理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数据流程;掌握管理软件维护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具体会计业务在各模块中的实际应用操作。
(二)能力目标1.具备能根据项目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软件及相应的模块的能力。
2.具备进行网络配置并安装会计软件,合理进行财务分工,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账的能力,具备建立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能力。
3.熟练运用ERP软件进行总账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力,具备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数据管理的能力。
4.具备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具备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协作精神。
四、设计思路(一)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信息化专业、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信息专业等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设计是在对信息化岗位群和岗位能力的分析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成学习领域,形成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用友U8V10.1版)》电子教案 项目二:财务软件初始设置 2.4固定资产初始设置
提问:1.固定资产折
旧都有哪些方式 2.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分 录处理
任务描述
操作指导
注意问题
任务1
任务1: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
任务描述
操作指导 注意问题
任务1
任务1: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
◆固定资产参数包括基本参数和补充参数。
◆缺省科目设置好后,生成凭证时相关会计科目可以自动生成。
◆。对账不平不允许结账是指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固定资产”和“累
任务描述
操作指导
注意问题
任务3
任务3: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
任务描述
操作指导
注意问题
任务4
任务4:设置增减方式对应科目
任务要求:设置增减对应科目
增减方式目录 增加方式
直接购入 在建工程转入 投资者投入 捐赠 盘盈 减少方式 毁损/报废 出售 捐赠转出 盘亏
对应入账科目
建行存款(100201) 在建工程(1604) 实收资本(4001) 营业外收入(63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901)
资产类别编码方式:2112固定资产编码方式 按“类别编码+部 门编码+序号”自动编码 卡片序号长度为3
与账务系统进行对账对账科目: 固定资产对账科目:1601固 定资产累计折旧对账科目:1602累计折旧对账不平允许固定资产 月末结账
业务发生后立即制单月末结账前一定要完成制单登账业务固定资 产缺省入账科目:1601累计折旧缺省入账科目:1602减值准备默 认入账科目:1603增值税进项额缺省入账科目:22210101固定资 产清理缺省入账科目:1606
子项目2.4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
知识回顾 框架告知
任务布置与实施 总结提高
任务2
用友U8会计信息化教案4
《会计信息化(1)》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会计18级6、7、8班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课题项目二总账系统设计理念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部分模拟工作情境,在情境模拟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知识学习的过程,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总账系统属于财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而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密切联系。
总账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辅助核算管理和期末处理等。
本节主要讲总账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凭证的修改、审核、过账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掌握凭证修改的基本方法,制作凭证模板,掌握快速生成凭证的方法技能理解凭证审核和记账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凭证修改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制作凭证模板,掌握快速生成凭证的方法;理解凭证审核和记账的内涵,能熟练进行凭证审核、记账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凭证的修改、审核、过账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凭证的修改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综合教学、巡回指导法教学后记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理念(设计意图)组织教学(2分钟)回顾复习(3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正文讲授(65分钟)提前10分钟进教室提示同学手机静音、准备课堂笔记。
检查同学们书籍工具的准备情况,强调课堂纪律,使同学们集中注意力上课,作好本节课考勤。
师生致礼问好!<回顾>1、表扬上节课较好的情况(小组分数、作业等)2、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采用提问、做题等方式)回顾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的内容3、由以上问题引出新一轮课时安排,并告诉学生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
<导入>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流程第一部分复习旧课◆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流程◆复习凭证填制功能第二部分上新课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建立账务应用环境,是为总账系统日常业务的处理工作所做的准备。
在企业门户中所设的一些基础设置也为总账系统的操作提供了数据环境。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建议课时:108 学分:6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常用财务软件及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2.能辅助完成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施;3.会管理企业账套数据,会管理操作员和权限;4.能熟练操作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5.能熟练操作应收系统、应付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存货核算系统;6.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交流对象说明工作的内容及原因,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诚实守信等会计职业道德;8.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9.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10.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二、课时分配项目一: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任务1 系统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创建账套设置用户与权限账套备份与恢复修改账套与年度账管理任务2 基础档案设置设置部门档案与职员档案设置客户与供应商档案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信息设置任务3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选项设置期初余额录入任务4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工资系统初始化任务5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拓展阅读项目二:日常业务处理任务1 凭证处理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凭证查询修改与删除任务2 工资管理工资变动与工资分摊任务3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减少任务4 账表管理账簿查询与打印拓展阅读项目三:期末处理任务1 月末自动转账期间损益结转自定义转账任务2 银行对账银行对账任务3 月末对账与结账总账系统对账与结账拓展阅读项目四:报表管理任务1 报表格式设计报表相关概念设计报表格式任务2 报表公式设计定义计算公式与审核公式任务3 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财务指标分析本量利分析预算管理决策分析拓展阅读项目五: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任务1 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化购销存基础档案设置采购系统初始设置销售系统初始设置应收应付系统初始设置库存管理系统设置存货核算系统设置任务2 采购与应付款管理普通采购业务处理采购短缺业务处理采购退货业务处理采购暂估业务处理付款结算业务处理采购特殊业务处理任务3 销售与应收款管理普通销售业务处理销售退货业务处理委托代销业务处理收款结算业务处理销售特殊业务处理任务4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材料出库业务处理存货盘点业务处理期末处理与结账拓展阅读五、分单元教学内容。
2.1.1--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及编号会计信息化,编号: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信息化及会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课程以ERP软件为载体,通过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既了解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及管理软件工作原理,更熟练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管理软件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
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熟练掌握ERP 软件财务与供应链的操作。
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行业认证考试并获得资格认证证书,参加并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信息化的考试,并能将本课程运用到实际操作实务中,从而及时适应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ERP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理解管理软件各模块功能及相互关系;理解供应链管理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数据流程;掌握管理软件维护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具体会计业务在各模块中的实际应用操作。
(二)能力目标1.具备能根据项目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软件及相应的模块的能力。
2.具备进行网络配置并安装会计软件,合理进行财务分工,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账的能力,具备建立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能力。
3.熟练运用ERP软件进行总账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力,具备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数据管理的能力。
4.具备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具备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协作精神。
四、设计思路(一)总体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会计信息化专业、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信息专业等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设计是在对信息化岗位群和岗位能力的分析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成学习领域,形成课程标准。
用友U8(V10.1)会计信息化应用教程 -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英文):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学时:48学时,其中讲课:20学时,上机:28学时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一、课程性质
《会计信息化应用》是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研究以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为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会计等经济业务数据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它是由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是每一个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熟悉最新的会计信息化技术,为以后从事会计信息化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理论教学
说明:理论教学内容、学时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实验教学
四、成绩评定
五、教材
●主教材:
《用友U8会计信息化应用教程》主编王新玲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08
●参考教材
《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实验教程》主编汪刚王新玲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09。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1. 引言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来处理和管理会计信息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信息化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的目的、结构以及具体的课程内容。
2. 目的制定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会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培养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通过设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可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3. 结构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的前提,包括会计基本原理、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建立起对会计领域的基本理解,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应用打下基础。
3.2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会计信息化的核心工具,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与会计相关的信息技术,包括会计软件的使用、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系统的架构与管理等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和管理会计信息。
3.3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原理、流程管理、安全性保障等知识。
通过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学生能够了解会计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并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会计信息的管理和分析。
3.4 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是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和维护技术。
通过学习数据库管理,学生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会计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信息安全是会计信息化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掌握有效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会计信息化教程》(用友ERP-U8V10.1)(第二版) 04第二章初始化(二)
三、试算平衡
期初余额录入完毕以后,一定要执行 “试算平衡”,以保证期初数据的正确 性。
如果试算平衡没有通过,一定要找出 错误原因,进行修改。直到双方平衡为 止。 请扫45页二维码观摩操作演示 对应部分
注意:
如果你已经使用本系统记过账的话, 就不能再录入和修改期初余额,也不能 执行“结转上年余额”的功能。
复习和回顾
我们上次已经讲到了账套初始 化“财务设置”中的科目设置。 现在接下来向大家介绍账套初始 化部分余下的内容。
(三)凭证类别设置
1. 凭证的限制类型
设置凭证的限制类型,是为了控制凭证 输入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输入凭证的时 候,系统按照这里设置的限制类型对输 入的凭证进行检查。输入的凭证如果不 符合设置的限制类型,系统就会给出提 示警告,并且不允许保存。
请扫36页二维码观摩操作演示
返回
对应部分
2.指定会计科目
【案例2-19】 把“1604在建工程”科 目指定为“在建工程”项目大类的科目。
请扫36页二维码观摩操作演示 对应部分
返回
3.定义项目分类
【案例2-20】 在项目大类“在建工程”下面定义项
目分类“厂房”,编码“1”。
请扫36页二维码观摩操作演示 对应部分
编码 结算方式 是否票据管理
2
支票
201 转账支票 √
202 现金支票 √
请扫41页二维码观摩操作演示 下一张
注意!
必须按照结算方式编码级次的先后顺序来进 行录入;编码必须唯一。结算方式编码可以使 用数字0-9或字符A - Z表示,但是“&、 “、;、-”以及空格等符号禁止使用。
结算方式名称必须录入并且必须唯一。结算 方式名称最多可以用6个汉字或者12个英文字 符。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
与本课程相关的前序课程有《基础会计》和《初级会计实务》,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等,在学生具备手工会计各岗位核心能力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职业岗位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设计理念《会计信息化》课程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中,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为情境,在对会计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基础上,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指导学生完成安装软件、会计软件初始化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同时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在真实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任务驱动下,为学生搭建会计信息化的整体框架,并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融于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职业技能。
(二)设计思路以会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化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仿真企业会计环境中,以会计信息化工作流程为逻辑顺序,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岗位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使用会计软件完成创建账套、对财务软件进行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并通过对一种财务软件的学习、操作形成对其他财务软件使用的类化经验,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操作其他财务软件,甚至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
(一)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2.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信息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信息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3.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会计信息化》是高职类会计、会计信息化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职称人员从事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
二、设计思路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实际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共同特点,细分其工作性质,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总结提炼属于该工作性质的相关知识内容和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该课程应该讲授的内容及相应的技能内容和要求。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学生熟练的进行信息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等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财务软件,如用友ERP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财务软件,能胜任单位信息化会计核算和管理岗位,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一)专业能力1.熟悉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2.会计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3.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技术;4.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二)方法能力1.会使用总账系统处理相关业务;2.会使用报表系统、处理各种会计报表;3.会使用薪酬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4.会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5.会使用购、销、存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6.掌握财务软件应用基础知识、财务软件相关知识。
(三)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2.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3.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会计信息化课程共16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 会计信息化系统概述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2 会计信息化系统建立与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3 会计信息化系统初始化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4 总账系统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5 出纳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6 辅助核算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7采购与应付款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8 销售与应收款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9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0 工资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1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2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3 信息化会计风险分析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14 信息化会计风险控制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五、教学条件(一)为有效完成该课程教学,需要达到以下几点教学条件要求:(二)具有与学生人数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机房上机条件;(三)事先配备和安装好上机实验需要的财务软件;(四)机房配有多媒体演示功能;(五)具有能一定数量能胜任会计信息化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六)有相配套的理论和实训教材;六、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一)教学组织以上机操作、任务驱动教学和实训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信息化》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01281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会计信息化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左莉
审核人:董红
编制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
页脚内容0
编制日期:2015年7 月1日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
页脚内容1
(二)课程详细信息
1.适用对象
普通后三年制学生
2.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专业
3. 参考课时64 学分 4
4.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适度介绍会计电算化理论,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实用电算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注重讲授软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故障,以提高学生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利用软件自带的说明、帮助等辅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的能力,提高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
5. 课程性质与定位
①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和财务会计为基础,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T3)》的后继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
6. 课程设计思路
页脚内容2
本课程是以会计核算工作项目为依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课程设计是以工作任务驱动为线索来进行的。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7.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本课程针对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搭建电算化会计整体工作体系框架,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能胜任电算化会计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满足职业能力的需要。
具体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化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处理流程。
掌握总账系统、会计报表、工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技术。
②能力目标
能根据行业性质、企业性质、岗位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信息化软件。
能利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处理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
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往来账款管理等会计管理。
页脚内容3
能利用典型的供应链业务处理模块处理基本的采购、销售和发出存货业务。
能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一般维护和数据管理。
③素质目标
具有通用软件应用规范的常识:通过对“用友”、“金蝶”等典型通用会计软件的系统应用,以及对通用软件操作规范的分析与总结,了解通用会计软件的一般规范,掌握通常软件的应用技巧。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分岗方式的配合训练,树立团队协作与合作的意识。
具有独立处事能力:通过对模拟账套的全程操作,以及在自选模拟资料基础上的个性化应用实践,提高自我判断能力与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具有职业素养:无论是按序处理会计业务,还是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业务反复中,均贯穿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维护与遵守。
8.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序号学
习情境/项目
/任务
子情
境/子项
目/子任
务
学习内容
建
议
学
时
教学方
法
教
学场所
师资
配备
1
前
1.1会
计电算化
认识会计
电算化及与手
1
项目教
会
计信息
双师素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
页脚内容7
页脚内容8
页脚内容9
页脚内容10
页脚内容11
页脚内容12
页脚内容13
页脚内容14
页脚内容15
9.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页脚内容16
页脚内容17
页脚内容18
页脚内容19
页脚内容20
页脚内容21
页脚内容22
页脚内容23
页脚内容24
页脚内容25
页脚内容26
页脚内容27
页脚内容28
页脚内容29
页脚内容30
10. 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建议使用教材为《会计电算化实务》谈先求,黄乐珊,徐庆林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会计电算化实务-拓展、互动教学资源库》谈先求,黄乐珊,徐庆林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学习网站有: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和实践教学的方式,着重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完整地实现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财务监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页脚内容31
理论教学部分通过财务软件实操演示与讲授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实践教学部分通过课本例题与课后实训相结合,强调对操作步骤与操作进程思路提炼,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学习优势,掌握多个通用软件的操作技术。
11.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⑴考核方式
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总成绩为100分。
形成性考核以平时成绩、课内项目完成情况、课外项目完成情况为依据,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采用期末上机考试的方式,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⑵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三方面,各占40%、30%、30%,平时成绩最终折合为30分。
⑶课内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
课外项目完成情况主要看五个方面:完成项目的态度、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项目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时间,各占10%、10%、20%、50%、10%,课内项目最终折合为25分。
⑷课外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
课外项目完成情况主要看两个方面:完成项目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时间,各占60%、40%,课外项目最终折合为15分。
⑸期末上机考试的考核方法
期末上机考试主要看两个方面:完成项目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时间,各占60%、40%,课外项目
页脚内容32
最终折合为30分。
12. 附录
相关说明:课程教学采用教学为0-4,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0学时,实验学时数为64学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会计信息化实训室先让学生根据项目和任务进行实操,然后教师再进行上机演示和理论讲授。
13. 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页脚内容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