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

合集下载

(培训课件)生产与运作管理

(培训课件)生产与运作管理
1 管理创新
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以应对动态的市场环境。
2 战略调整
调整组织战略以适应变化的竞争条件。
3 人才培养和管理
培养和管理组织中的人才以支持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与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以激励和提升员工绩效。
风险管理
识别和管理可能对业务造成影响的风险。
商业模式创新与营销战略
1
商业模式创新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1
供应链管理
管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的顺畅流通。
2
物流管理
优化物流过程和管理以实现高效和低成本。
3
质量管理
在供应链和物流中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节能减排与单位效能提高
节能减排
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保护环境。
单位效能提高
优化资源使用以提高单位产出效率。
管理创新与战略调整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和质量保证。
生产成本管理
1 成本控制
监控和控制生产成本以提高盈利能力。
2 成本分析
3 成本削减
分析成本结构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效益。
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和策略。
运营管理概述
基本概念
了解运营管理的定义和关键特点。
现代哲学
了解现代运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和趋势。
实施步骤
掌握实施运营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获取竞争优势。
营销战略与管理
2
制定和执行市场营销策略以推动销售和 增长。
公关与社会责任管理
1 公关管理
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干系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2 社会责任管理
履行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课件
这个课程将带你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关键元素,让你能够更好地管理你的 生产过程。通过深入了解最佳实践和最新趋势,你将获得提高效率和利润的 知识。
课程概述
定义与背景
生产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概念的解释。
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与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生产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
3
技术能力
掌握各个方面的技术知识,能在一定 的条件下改善整个生产过程。
评估方式
案例分析
• 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出解决方案的质量 • 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现场观察
期末考试
• 提出优化建议的能力 • 观察生产管理细节的能力 • 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 综合知识点覆盖面 • 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 解题能力和判断能力
2 团队合作
学生将在小组学习环境下探讨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分享成功经验等。
3 现场观察
学生将前往生产现场进行参观观察,了解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的应用情况。
学习成果
1
问题诊断能力
通过分析和解释问题,学习如何全面
决策技能
2
诊断和评估生产和运作环境。
制定合理的决策计划,组织和开展合
理的决策流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
供应链管理
流程分类,整合设计,工厂布局,计划和控制、 采购、库存、物物料要求计划, 质量管理,运营安全等方面。
员工和团队管理
工作环境改善,团队成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团队建设等。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
学生将分别进行自己的案例分析,探索生产和运作管理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下练习应用 现有的解决方案。
最佳实践
成功的生产管理实践,企业领袖的见解和分享,以及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

第12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工作《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12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工作《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12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工 作《生产与运作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产计划体系 第二节 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三节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运作活动需要调配多种 资源,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 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因 此离不开周密的计划。企业的生 产运作如果没有计划,就会使生 产陷入混乱。
生产运作计划是根据需求和 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的限制,对
在业务量随季节变化的部门,以成 本最小为目标的人员计划不可能同 时做到使人员变动水平最低,又使 顾客服务最好等。
虽然这些目标是相矛盾的,但 可以归结为:用最小的成本,最大 限度地满足需求。因此,制定综合 计划时,要对具有相悖关系的上述 目标因素进行权衡,适当折衷。
三. 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
制定综合计划有以下两种基本 的决策思路:稳妥应变型和积极进 取型。
综合计划所需信息及其来源
综合计划对企业来说非常重 要,因此,各种信息要尽量准确 ,并保证及时提供。所以,每一 部门应有一个主要负责人负责提 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并参与综 合计划的制定。
二.综合计划的主要目标及其相悖关 系分析
综合计划是企业的整体计划,要 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它不是 一个部门的计划,因此,其目标与 部门目标有所不同。有时这些目标 的综合实现与部门目标相矛盾。因 此,在综合计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处 理好这些关系,妥善解决矛盾。
250
250
300
300
重型变速器的主生产计划 (件)
重型变速器的规格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7月
12
34
0 10 0
15
0 10 0
10
05
10 0
10 0
5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能:-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的资源限制下,通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包括战略规划、产品设计、流程设计、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调度等。

2.生产与运作的战略决策:-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决策包括产品和服务设计、生产技术选择、产能规划、设施布局等,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3.生产与运作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合理划分、安排和组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流程管理包括流程改进、流程控制和流程创新,以确保流程的稳定和优化。

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活动。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评估、供应商绩效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等。

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手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

6.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物料和产品的库存水平进行合理控制和调配,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求。

-库存管理涉及库存量的确定、订货量的计算、安全库存的设置等。

7.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指对生产活动进行合理排程和调度,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生产调度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资源的安排、生产进度的控制等。

8.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和浪费,以追求卓越。

-持续改进包括流程改进、技术改进、管理创新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对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知识点对于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1.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答: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与服务设施的选址与布置、工作系统设计等内容;(2)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包括生产与运作计划、组织、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3)生产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主要包括设备维护与更新、先进生产运作管理模式的应用等。

2、简述精益生产的哲学思想。

答:消除浪费/增加价值;连续改善/一次一点点;问题就是机会;源头的品质;简单化;目视控制;以客户需求为焦点,针对客戶需求而制造;尊重个人3、当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不平衡时应该采取哪些调整措施。

答:当生产能力小于需求时:可采取如下调整措施:(1)延长工作时间和增加班次;(2)增加人员与人员培训,(3)利用外部资源,(4)更新设备,(5)改进工艺等。

当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时,可采取如下调整措施;(1)维持库存,(2)搭配产品生产,(3)开发新产品,(4)减少人员,(5)减少班次与工作时间等。

4、对订单式生产企业,订单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你认为应如何进行订单决策。

答:(1)在进行订单决策时,对于一般订单可采用下列流程进行决策,如下图。

(2)对于一些特殊的订单,还要考虑企业的持续发展,发展潜力客户。

5、列举10种重要的推行精益生产的工具。

答:推行精益生产的工具有:顾客呼声,VOC、“三现主义”、5S、消除浪费、红盒子、5why、防错、可视化控制、标准化、持续改进!6、从经济的角度,简述影响选址的因素。

(一)运输条件和费用:1、选择接近原材料供应的地区l)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 2)原料易变质的企业3)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 4)原料运输不便 2、选择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l)产品运输不便 2)产品易变化和变质 3)大多数服务业(二)劳动力可获得性与费用(三)能源可获得性与费用(四)厂址条件与费用7、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三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答:物料需求计划的三个基本前提是:(1)主生产计划,(2)产品结构文件(物料清单),(3)库存状态信息。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

苹果供应链管理案例
研究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实践,探讨其成功的关键
联想基于云计算的生产模式
介绍联想公司基于云计算的生产模式,探讨其在生产
重要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 至关重要,它能够优化生产过程, 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生产系统设计
1
布局
有效的生产布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
设备选择
2
产时间和成本。
选择适合生产需求的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
高效和质量。
3
生产流程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标准化
4
建立标准化工作程序,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 性和可重复性。
标准化工作
2
并采取纠正措施。
制定标准化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
质量的一致性。
3
检查和测试
进行产品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
ISO 9001认证
4
标准。
通过ISO 9001认证,证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 系符合国际标准。
持续改进
PDCA循环
采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方法, 不断优化生产和运作过程。
库存管理
库存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的库存,如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库存, 并合理管理。
安全库存
确定适当的安全库存水平,以应对供应链中的不确定 性和需求波动。
订货点
制定合理的订货点,以确保及时补充库存,避免缺货。
供应链管理
优化供应链流程,确保物流和信息流的高效协调。
质量管理
1
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精益制造方法,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益。
Kaizen
应用Kaizen原理,持续进行小步改进,提升生产效 率和质量。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课件--高教版-第12章-生产与运作管理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课件--高教版-第12章-生产与运作管理

2. 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生产系统的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 的维护管理。特别对于一些资产密集型 的企业,如石油化工、电力和航空等行 业,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维护效率直接决 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12-2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一、设施选址 设施选址直接关系到设施建设的投资和
建设的速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 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错误的选址决策无论对制造型企业还是 服务型企业都意味着高昂的代价
表12-4 基于因素分析法的选址决策
因素
区域内能源供应情况 动力的可得性与供应的稳定性 劳动力环境 生活条件 交通运输情况 供水情况 气候 供应商情况 税收政策与有关法律法规
权重
0.3 0.25 0.1 0.1 0.05 0.05 0.05 0.05 0.05
评分 方案A
100 80 85 90 80 70 80 70 100
1.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 特点)
流程型生产是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 序移动,并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 品的生产。
离散型生产也称加工装配式生产,是指物料离 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在移动中不断改变 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表12-2 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征
特征 产品品种数 营销特点
资本/劳动力/材料密集 自动化程度
对设备可靠性要求 原材料品种数 在制品库存
流程性生产 较少
依靠产品的价格与可获得 性
资本密集 较高 高 较少 较低
加工装配式生产 较多
依靠产品的特点
劳动力、材料密集 较低 较低 较多 较高
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重点
表12-3 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的特征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1. 简介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生产和运作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人力资源、技术、工序等各个方面,是企业顺利运营的重要基础。

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它也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关键要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库存管理和质量管理。

3.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制定生产活动和资源配置的计划。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停机时间,防止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问题。

3.2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它包括生产进度控制、物料配送控制和设备运行控制等。

通过生产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保证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

3.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企业库存物资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库存的正常运作和合理利用。

它包括库存评估、补充和调配等工作。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4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活动。

它包括质量检测、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等。

通过质量管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流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生产需求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需求计划,确定生产任务和生产量。

4.2 生产资源准备根据生产需求计划,准备所需的生产资源,包括原材料、设备、人力资源等。

4.3 生产活动执行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进行生产活动的执行,包括物料配送、设备操作、工序控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生产的概念与分类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生产计划组织
§12-1 引言
一、生产的概念 所谓生产,就是一切社会组织利用资源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可以是原材料、顾客、劳动力以及 机器设备等。 输出的是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 输入不同于输出,这就需要转化。
生产运作系统
环境
输入: 输入: 土地 劳动 资本 信息 反馈
100(1250) 250(1900) 790(2300) 2,417,000 + + Cx = = = 443.49 1250+1900+ 2300 5,450
200(1250) + 580(1900) + 900(2300) 3,422,000 Cy = = = 627.89 1250 + 1900 + 2300 5,450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 低成本(Cost, C) 合格质量(Quality, Q) 满意的服务(Service, S) 准时性(Time, T) 清洁地生产(Environment, E)
2.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 生产系统的设计 产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 计和工作设计。 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系统的运行 ——计划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出产的问 题,包括预测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确定产品 和服务的品种与产量,编制生产计划,做好资源的组 织,人员班次安排,统计生产进展情况等。 ——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包 括生产进度控制,采购程序控制和库存控制等。
大学 咨询站
高中毕业生 情况、问题
教学 咨询
高级专门人才 建议及解决方案
二、生产的分类
(一)制造性生产 ——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 的过程。 1.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 .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 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 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 流程型生产是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 并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离散型生产也称加工装配式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 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在移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 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2.服务性生产的特征 .
随着服务业的兴起,提高服务运作的效 率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然而,服务性生产的管理与制造性生产 的管理有很大不同。 服务性生产的特点
(1)服务的产出是无形的、不可储存的。对服务而言, 服务过程就是产品; (2)有顾客参与,顾客作为服务系统的输入,服务人员 与顾客直接接触; (3)生产率难以确定; (4)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5)服务管理具有服务运作和服务营销双重职能; (6)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很难区分,产品往往伴随 有服务,服务的同时有物品的提供。
(二)设施布置的考虑因素
1.环境条件 . 环境条件指运营组织的周围特征,如噪声水平、照明、 温度等。特别是在服务型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部 门应尽可能地布置在环境条件好的位置。 2.空间布置及其功能性 . 对于制造型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目标是使两地之间 物流成本最小化。对于服务性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 目标不仅要考虑工作人员的行走方便,而且更重要的 必须考虑顾客在服务前台的行走时间最小化。
运作管理的发展史
组织生产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手工生产 大量生产 精细生产 计算机集成制造 敏捷制造 大量定制生产 绿色制造 Mass Production Lean Production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Agile Manufacturing Mass Customization Green Manufacturing,GM
表12-2 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征
特征 产品品种数 营销特点 资本/劳动力/材料密集 自动化程度 对设备可靠性要求 原材料品种数 在制品库存 流程性生产 较少 依靠产品的价格与可获得 性 资本密集 较高 高 较少 较低 加工装配式生产 较多 依靠产品的特点 劳动力、材料密集 较低 较低 较多 较高
因素 区域内能源供应情况 动力的可得性与供应的稳定性 劳动力环境 生活条件 交通运输情况 供水情况 气候 供应商情况 税收政策与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因素评分法,总分最高的A地应被选中。
2.重心法(center of gravity method) .重心法
一种定量方法,一般用于单个设施的最优位置 决策。 使用前提是现有设施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要运 输的货物量(或者运输费用)能够定量表达。 常用于制造型企业决策制造厂与配送设施的相 对位置,服务型企业的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店等 选址。
3.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按生产的重复程度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按生产的重复程度 按生产的重复程度) 单件生产就是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组织生产或服务, 如船舶制造、医疗保健等。 成批生产就是品种较多、产量较大、若干种产品成批 轮换生产,如目前家用电器的生产。 大量生产则是大批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产品。 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 实际生活中,绝对的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较少出现, 更多的是成批生产。成批生产又可以分为:单件小批 生产、中批生产和大量大批生产。
表12-3 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的特征
项目 产品 对产品的需 求 价格 交货期 设备 人员 备货型生产(MTS) 备货型生产 标准产品 可以预测 事先确定 不重要,由成品库随时供 货 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 专业化人员 订货型生产(MTO) 订货型生产 按用户要求生产,无标准产品 难以预测 订货时确定 很重要,订货时决定 多采用通用设备 需多种操作技能
表12-4 基于因素分析法的选址决策
权重 0.3 0.25 0.1 0.1 0.05 0.05 0.05 0.05 0.05 评分 方案A 100 80 85 90 80 70 80 70 100 方案B 90 90 90 80 90 80 70 90 80 方案A 30 20 8.5 9 4 3.5 4 3.5 5 87.5 总分 方案B 27 22.5 9 8 4.5 4 3.5 4.5 4 87
例:假定零件A的加工工艺过程为:车→铣→钻→热处 理→切齿,零件B的加工工艺过程为:铣→钻→热处理 →磨,两种零件加工完成后组装成产品C。按产品原则 布置的示意图为:
A 车床 铣床 钻床 热处理 切齿 A 产品C 装配
B
车床
钻床 热处理 磨床
B
3.成组技术 . 按工艺原则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被加 工对象在生产单元之间交叉往返运输, 导致生产周期的延长。 为此,在实践中创造了成组技术布置, 将不同的机器组成加工中心(或工作单元) 来对形状和工艺要求相似的零件进行加 工。
A
工艺原则布置的另一个例子: 工艺原则布置的另一个例子:普通医院
病 人
挂号
材料
内科
外科 X
血液科
工件
工作中心
2.产品原则布置 . 产品原则布置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 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最常 见的如流水线或者产品装配线。 一般地,鞋、化工设备和汽车清洗剂等 的生产均按照产品原则布置的。 一个例子:
(二)服务性生产
又称为非制造性(non-manufacturing)生产,其基本特 征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有时为实现服务而必须提供 有形产品。服务行业多从事劳务性生产。 1.服务性生产的分类 . 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将服务性生产分成纯劳务服 务(咨询)和一般劳务服务(批发、运输)。 按顾客是否参与可将服务性生产分成顾客参与(理发) 的服务性生产和顾客不参与的服务性生产(邮政)。
2.重心法(center of gravity method) .重心法
Cx
∑d V = ∑V
ix
i
∑d V C= ∑V
iy i y i
例:ABC公司现有的三个汽车销售分店A,D,Q,它们的坐标分别为 (100,200),(250,580),(790,900),它们每月的汽车销售量分别为: 1250辆,1900辆和2300辆。现打算建立一个地区仓库,由该仓库直接 向三个销售分店供货,求该仓库的最佳位置。
二、设施的布置
(一)设施布置的类型 1.工艺原则布置 . 工艺原则布置是一种将相似的设备或功能集中 放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 例如将所有的车床放在一个地方,将所有的铣 床放在另一个地方,等等。
车床
铣床
钻床
L
L
M
M
D
D
D
D
L
L
M
M
D
D
D
D
L
L
G
G
G
P
L
L
G
G
磨床
G
P
油漆车间
L
L
收发
A
A
装配线
固定布置是指由于产品的体积庞大或重量太重, 不得不将产品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 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移动。 适用于大型产品的装配过程,如大型船舶和飞 机等的装配,以及医院的手术室(病人固定在 手术台上,医生、护士以及手术器材都需要围 绕病人布置)
(二)设施布置的考虑因素 系统布置设施布置的方法既有定性的方 法如相关图法,也有定量的方法如“从 至表”法。 不论采用怎样的方法,设施布置必须考 虑以下的因素:
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重点
2. 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按企业组织生产的 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按企业组织生产的 特点) 特点 备货型生产(make-to- stock,MTS)是指按已有 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 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 库存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 是指按用 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生产的是顾客所要求的特 定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