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设计_杨丽平

合集下载

优秀的《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3课》课堂教学设计2

优秀的《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3课》课堂教学设计2

优秀的《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3课》课堂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得非常明确,包含了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针对聋生的教学特点,该教案通过创新性的设计,既考虑到了聋生的语言特点,也考虑到了聋生的生理特征。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语言目标针对聋生的语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初步掌握汉语基本的读、写、说、唱,尽可能多地探索聋生语言表达的方式,激发聋生的兴趣,从而形成聋生自己的语言体系。

2.语文素养目标教与学的主体转向,强调聋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对聋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聋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和语文素养。

3.综合素质目标通过语文教育的方式,强化聋生的身心健康、智力、道德、美育等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1.任务驱动教学在该教案中,教师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阅读文章为例,教师在给出阅读材料之前,会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回答问题,从而达到根据任务需求来完成语文学习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聋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该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了教学互动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鼓励聋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提问、思考、回答及评论,通过与教师和同学孕育出的火花让聋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在该教案的设置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合理、重点突出、配合恰当,更贴近聋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首先会介绍本课的主题,然后依据教材中的内容,带领聋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包括语言知识及其应用、文学常识以及文学常用修辞手法等方面。

通过课堂练习和每个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快速简单地总结一下本课所学习的内容,帮助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耳熟能详。

该《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23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互动式教学等教学策略和语言素养目标、语文素养目标、综合素质目标等教学目标相结合,达到了课程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的高度统一。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最新)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最新)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最新)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观教学:针对聋生的视觉特点,采用图片、实物、模型和有声玩具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2.形象思维教学:利用视觉形象、动作形象和模拟形象等,引导聋生通过形象思维感知事物的本质。

3.口语法:借助手势语、板书和图示等手段,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简练的讲解,以帮助聋生理解词的意义。

4.手语教学:以手语为主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准确、熟练地打出每个手势语,并充分发挥聋生视觉功能强的特点,使聋生借助视觉感知手势语的形态、神态、位置、距离、频率和颜色等,来领会手势语的含义。

5.情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聋生的生活实际,设置相应的情境进行教学。

6.语言教学:根据聋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以口语为主、手语为辅的教学方法。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语文的特殊教学方法语文特殊教学方法没有统一的说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4.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5.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6.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7.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

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路探索

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路探索

170神州教育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路探索李应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摘要: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更对聋生的人生起到铺垫作用。

基于此,本文讨论了目前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并重点分析了提高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聋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引言:语言缺陷与听力障碍是耳聋儿童日常生活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然而语文作为众多知识的基础学科,对聋生的人生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所以,为加强教学效果,对聋校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法守旧目前,大部分聋校的教学思维比较陈旧,使用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教学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而目前多数聋校的小学语文教学受传统影响严重,还是将教师视为教学的主体,与新课程改革相违背,也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2)目前大部分聋校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还不够好,多数学生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聋校的学生虽然比正常学生自然条件差,但是这些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诉求,然而当教师忽视了这些诉求,依然使用包办式的教学方法,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不利于语文教学,同时阻碍了学生的人格健全。

1.2教学内容不合理我国的聋校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更新比较慢,而且多数教材仅仅是对正常教材的修改,这种教材本身就不适合聋校学生。

正常教材中抽象的成分比较多,而聋生实际生活体验远不如正常学生,因此他们对这些抽象的部分很难理解,比如全日制语文教材第四册中,我:“老师,您见过雪吗?”老师看着我笑了,老师笑了的意思是指老师见过雪,而聋生日常与人交流较少,交流内容较简单,就很难理解“老师笑了”的具体含义[1]。

另外,多数聋校语文教师怕麻烦,因此忽视了词义的教学,在聋生没有深刻理解词义的情况下讲解课文,自然起不到明显的效果。

深入新课改,为聋生设计教学内容

深入新课改,为聋生设计教学内容

深入新课改,为聋生设计教学内容作者:蔡慧敏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11期聋儿身为社会中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感知能力。

听觉存在缺陷,主要依靠视觉感知,导致了聋儿联想能力的局限,对于抽象的物体更是难以理解。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认识到,聋校的语文教学要将表象和抽象的认知提到同一高度,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设计。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如何深入新课程改革,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由单一目标转向多维目标,树立正确的目标意识教师只有明确《标准》对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才能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每部分教学活动的确切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

1.从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把握教学目标。

《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为达到总目标,就要求各个阶段的目标相互联系,不断深入,逐级上升。

在“总目标”之下,分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如为了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就要求我们加强语文课程与数学、写字、阅读等其他课程的联系。

2.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整合相对应的项目目标。

在聋校语文教学设计中,必须把多维目标中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整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做到:(1)从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阶段目标的现实性,又着眼于整体目标的长远性;(2)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融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一目标的达成度,又着眼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3)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手语交际相互渗透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项训练的效果,又着眼于学生看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角度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既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又着眼于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的互补与衔接。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语音语调的训练:通过不同的声音和语调的模仿演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故事阅读和词语搭配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和句子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作文的训练:通过多次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文学经典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动人的故事或者小品,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2.讲解新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的展示,介绍新的词汇和句型,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3.练习运用:分组进行词语和句子的搭配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4.跟读和模仿:通过模仿老师的表达方式和语音语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阅读和讨论:选择适当难度的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6.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些话题或素材,引导他们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在写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7.文学鉴赏:讲解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反思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听觉障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的听力障碍,他们对写作和阅读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要针对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杨丽萍(教案)

杨丽萍(教案)

14自己去吧(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自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习重点、难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三、学习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四、学习过程课前三分钟:有关独立自主学本领的儿歌。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召开了一次别具特色的运动会。

经过激烈的比赛,最终小鸭获得了游泳冠军,小鹰获得了飞翔冠军。

你们佩服它们吗?2.那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练就这一身好本领的吗?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4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学会这些本领的?(板书课题)14.自己去吧(二)认识生字:自、己、吧。

(1)怎样记住它。

(2)组词。

(三)书写“自己”。

(1)观察占格。

(2)范写、书空。

(3)描红。

(4)展示。

(四)初读课文,识字读词1.为了找到它们成功的秘诀,我们还要结识一些生字朋友,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11页,自己读课文。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记住它们。

2.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您、带、吗、深、学、会、那、景、美。

我们的生字朋友都从课文中跳出来了。

请同学们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读一读生字。

开火车。

3.以前,我们在识记生字的时候都有哪些好方法?(组词、加一假、减一减、换偏旁、数笔划、猜谜语、编儿歌、借助拼音等)4.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中的一个或几个。

小组合作。

5.全班交流。

卡片愿意和你交朋友。

小老师领读。

6.去掉拼音帽,你还认识吗?自己练读,不会的可以请教同桌。

7.我们的生字朋友也想把它的朋友介绍给我们,看,它们来了。

(词语)自己练读,不会的可以请教同桌。

开火车读。

8. 我们的生字朋友好人情,它要把课文也介绍给我们。

请同学们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9.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10.展示课文朗读。

(五)总结1.你现在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小鹰是怎样学会飞翔的了吗?2.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写2个字“东西”。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聋校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聋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包括语文教学在内。

本文将针对聋校语文教学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设定: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手段和教具辅助,培养学生准确、流利地运用手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以及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品味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辨性作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1.选取适应学生语言水平和兴趣的课文,如经典童话故事、现代文学作品等。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阅读、朗读、讨论、写作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整合多媒体资源,选取适合的视频和图片材料辅助教学,打造视觉和语言的融合教学环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幻灯片等,提升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创新教学法:引入新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辅助教具使用:使用手语图表、手语视频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扩大词汇量、提升语法水平。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1.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低,无法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

需要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游戏、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部分学生词汇量较小,语法基础薄弱,需要针对性地安排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巩固基础。

3.学生在理解和分析课文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

浅谈新课改下聋校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聋校语文教学

深对课 文的理解, 同时还让课堂上 多了掌声, 多了笑声。如在讲 授《 老山羊请客》 , 《 小猴子 下山》 等课 目时, 我们便 可创 设一 定 的情景, 使语吉文字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这样 能最大限度地 激起学 生的参与意识, 提 高求知欲 望, 比单纯地运 用语 言教 学
语 言胜 过 多倍 。
关键词 : 聋校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独特体验 创新精神
想象交流
生 产 生 浓厚 的 学 习兴趣 , 进 而 形 成 强烈 的探 究创 新 的欲 望 , 关 键 是 营造 自由、 民主 、 和谐 的 氛 围 。要 把 探 究新 知 识 的主 动权 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 ,允许学 生大胆想 象, 大胆发表 自己的不同见解 , 使 学生在各 自不同的思路 中 自
浅谈新课 改下聋校语文教 学
文/ 赵 静
摘要 : 本文从聋校教学实际出发 , 结合 ( < 语文课程标准 , 从聋校语文教学 的创新角度 , 在激发学生 自主学 习, 尊重聋生 的独特体验, 培养 良好 的师生关系, 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 , 以及课堂运用丰富多样 的教学活动形式几个方面 阐述了新 课改下的聋校语文教学。
造能力。
( 三) 做 一做: 通过做 一些小实验, 让学 生共 同参与策划, 亲
手操作 , 并 引导学生对结 果进行分析, 找 出答 案, 这样, 使 学生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 , 引 导 学 生健 康 地 成 长。
三、 培养良好的9 币 生关系 教师要 充分尊重、信任 学生,把学生 当作 学 习的伙伴, 平 等、 真诚地 与学 生交流, 克服“ 师道 尊严 , 消除师 生 间的距 离 感。 可是在实际工作 中, 却常常事已愿为。 每 当看到学生不懂 的 时候, 急躁心理便显露无疑。可 自己常不 以为然, 总感觉是为他 们好 。 可是一次说 句练 习却使我顿悟。 为 了让学生体会 到词语 “ 慈爱” 的意思, 我说: “ 赵老师用慈爱的眼神 望着大家。 可是话 音未落, 就有学生马上反驳道: “ 老师, 您上课常生气, 很少有 慈爱 的表现。 当时我一愣。迅即, 我陷入 了沉思。我们常说对每一 个 学生都要 给予适 时恰 当的鼓励, 可是我做到 了吗 这样 的师 生关 系如何 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敢于表现、 展 示个性} 师心 中 必 须有整体、 全体 意识 , 应该建 立开放 式的语 文教 学 , 培养所 有 学生的语 文能力 , 使学生各 自在原有 的基础上得到提 高, 也 就是说 , 教 学要 面对每一个个体, 把所有的学生都 组织到课 堂

提高聋生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聋生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30神州教育提高聋生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罗晓峰四川省中江县特殊教育学校摘要:特殊教育因为学生的特殊性,使得我们的教育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止步。

要进步就必须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就聋生的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聋生;语文;有效性;多媒体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还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

如果要说我们所学的哪一门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最广,那一定是语文。

它不仅用得广,而且用得最久。

特殊学校的孩子都是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有的听力不好,有的是视力不好,有的是智力发育缓慢,可是,他们都需要与社会这个接轨,要与人进行交流,而要交流就需要学习语文。

但正因为孩子们的特殊情况,使得我们的语文学习效率较低。

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就自己多年对聋生的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关注聋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师们都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可是,对于聋生来说,他们不像听力正常的孩子那样善于表达,我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难一些。

我认为要想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应该花时间去关注聋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

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准对性,学生的积极性也才会更高。

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比较困难。

虽然现在每个聋生班级的学生并不多,但是他们的年龄、听力损失程度、性格及智力发育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要想让所有孩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都有所发展,就必须要对孩子们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更重要地是要在课堂上和课下与他们加强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

有的学生希望老师多教他们一些基础知识,这样便于他们以后的自主学习,有的则希望老师能多给他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课文,有的则希望老师能加强对他们的说话练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尊重聋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他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不仅要依据聋生的差异性来选择教学方法、布置作业,还要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聋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与发展,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聋校语文穷人教案

聋校语文穷人教案

聋校语文穷人教案教案标题:聋校语文穷人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聋校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聋校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2.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针对聋校学生的特殊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聋校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查和了解。

2. 针对聋校学生的特殊需求,准备相关的教具和辅助工具。

3.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语文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基础词汇、基本语法等。

通过手语、口语和视觉辅助工具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设计各种练习活动,如填空、选择题、配对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

例如,通过阅读理解、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反思学习过程。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语文相关的社团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适合聋校学生的在线语文学习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设计小测验或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反馈。

教学资源:1. 聋校学生适用的语文教材和辅助教材。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五课教案:无声的力量——用手语学习文学作品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五课教案:无声的力量——用手语学习文学作品

《聋校语文》第七册第五课教案:无声的力量——用手语学习文学作品用手语学习文学作品手语,在国内的发展似乎并不是很普及。

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语言只在一些聋哑人群体中使用,而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它,手语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在《聋校语文》第七册第五课中,我们将要学习的便是如何用手语来学习文学作品。

该教案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手语与文学的结合;身体语言与情感表达;手语朗读文学作品。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不仅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使用手语来表达情感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技巧,更能够感受到这种语言的魅力和无声的力量。

手语与文学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经常会用到手语来表达某些情感或者意思。

但如果将手语和文学相结合,就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从中发现更多的细节和韵律之美。

例如,当我们手语朗读《咏柳》这首诗时,不但可以通过手势来表达树枝摆动的轨迹和风吹过的声音,还可以通过手语画面来展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沉浸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除此之外,身体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我们的肢体、面部表情等都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内心的感受。

在用手语朗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将手语和身体语言结合在一起,通过手势和表情来传达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朗读《阳关曲》时,我们可以通过肢体的姿势和面部的表情来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悲痛和无奈,这样更加直观的体现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手语朗读文学作品对于语言学习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手语朗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加深我们记忆的印象,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聋哑人群体,从而推动包容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手语是一种独特而强大的语言,它不仅可以帮助聋哑人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手语的朗读和阅读,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拓宽自己的方式和思维。

多维跨界拓展: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七课的跨学科融合教学

多维跨界拓展: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七课的跨学科融合教学

多维跨界拓展: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七课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第七课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教育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教师们需要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塑造学生的多元思维,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多维拓展。

本文将围绕着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七课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为话题,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跨学科的融合,通过教学实践的分享,探究其教育价值和实际应用。

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聋校语文第七册教案-第七课的教学背景是指南自贡背景和殷商反映,由于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融合了相关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发展的多元思维,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通过学习进一步认知和掌握《出师表》中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跨学科融合,结合生物知识、中药知识,使学生了解防治疾病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1、预备知识(5分钟)提醒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对课文中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和解析,并引导学生探讨有关内容,并强调生物知识和中药知识的在其中的应用。

2、导入(10分钟)学生就体验过的生病和治愈的过程进行思考,导入到中药以及中医的相关知识点,构建“出师表讲起来,中药知多少”的学科交叉桥梁。

3、展示教学(2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师表》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通过朗读、默读两个环节,使学生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文化背景和陈寿的成就。

再者,教师将结合中药知识,讲解防治疾病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4、巩固练习(20分钟)通过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出师表》的文化内涵,自由发挥,运用多元思维进行创新和发散,讨论出现在生活中的“出师表时刻”,并设计出对应的疗、调、补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中学语文论文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侍燚梅(云南省昭通市特殊教育学校657000)聋校的语文教学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聋哑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生产知识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发展智力、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都有直接影响。

作为一名聋校语文教学工作者,我担任的是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每周有十节语文课,在课程总量上占的时间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大,但效率并不高,学生读写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

对此,我也感到十分困惑,我常常在反思是自己的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吗?在求教了不少前辈后,我发现这是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一现状,作为一名聋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做了以下几点思考:一、语文教材老化、脱离学生实际现行的聋校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实际,如:在教学聋校教材第十一册第11课《在延安中央医院》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聋生根本不能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到老一辈革命先辈严格遵守制度,待人和蔼可亲的优良品质。

再如:聋校语文教材第五册第14课《秀秀明白了》一文中,有一段空气的自述:“是我,”一个轻轻的声音在说,“我是空气,你倒水时,我钻进了水瓶。

遇到热,我就胀大了。

水瓶里装不下我,我只好用力往外挤,就把瓶塞推出去了。

”对三年级聋生而言,刚刚由二年级的词句过渡到篇章的学习,再加上聋生自身的缺陷,导致他们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与正常孩子有明显的差异。

因而本段就显得过于深奥难懂了。

所以,我认为聋校的语文教材应力求篇幅短小,结构简单,文字通俗,适合聋生学习、阅读、理解。

更应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不同地方推出不同的教材,使语文教材更加生活化,更适合聋生学习,为培养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学习阵地。

二、聋生的学习方式落后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人们对聋生潜在能力存在的误解,在聋校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教师讲、聋生看的教学模式。

杨丽萍 教学设计

杨丽萍 教学设计
B、分角色朗读。
C、借个性化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以主旨相近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预习对文本内容有初步了解。
了解预习情况
疏通文义,把握文章内容
通过自己的朗读、交流,抓住人物性格特征:
孙权:对下属严而有爱、现身说法劝告有方。
吕蒙:听劝、善学、聪慧。
鲁肃:敬才、爱才,善赞。
六、拓展延伸
七、达标测评
2、朗读文章,注意语气、节奏。
3、简介文章内容
1、以竞赛的方式翻译文章
2、小组合作给文章划分层次:A、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B、鲁肃赞扬吕蒙才略大有长进。
3、积累出自本文的成语,学习运用。
A、分析人物语言所表现的语气情态:“不可不学”语气坚定,语重心长。“孤岂欲卿……耳。”神情激动,言辞恳切。“卿今者……阿蒙”惊异、赞许。“大兄……乎?”自得、自豪的语气。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以小组发言的次数来统计各小组最后得分,得分高的小组评定为参与率高,排出一、二、三名,给予表扬。
2、从课堂达标的情况做出当堂评价。
3、组员互评,每小组选出一个学习标兵,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
这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很多教学资料里面都是把这一课与第五课进行比较阅读式的教学,可是我在教学中另辟蹊径,抓住文章题眼劝和学,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讲故事勤学、劝说故事,亲自体验劝说来达到学习目标。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更能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孩子们创意性的朗读是一大亮点。由于第一课时多放在文义的疏通,第二课时拓展的内容较多,时间有一点紧。再教学此文的话,可以把角色朗读放在第一课时上,对学生发言的点评教师包办过多,应留给学生自评的时间。听了这一堂语文课,同事们觉得抛开现成的教案,自己创造性的备课更能体现当下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当然,结合不同的篇目,教师要如何创新是此类教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聋校语文第六册第9、20课教案

聋校语文第六册第9、20课教案

聋校语文第六册第9、20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9课《美丽的蝴蝶》,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蝴蝶的美丽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学习课文第20课《我的家乡》,了解作者的家乡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情感,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1.课文《美丽的蝴蝶》、《我的家乡》2.生字词卡片3.课件或黑板四、教学过程第9课《美丽的蝴蝶》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一只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书写。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蝴蝶的美丽和作者对蝴蝶的赞美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蝴蝶的美丽。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仿写教师出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仿写课文,描述小鸟的美丽。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美丽之处。

4.课堂小结第20课《我的家乡》第三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

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书写。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作者的家乡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乡。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仿写教师出示一张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仿写课文,描述自己的家乡。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4.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课文《美丽的蝴蝶》和《我的家乡》,巩固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种动植物的美丽,或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

(完整word版)聋校语文第十八册教案

(完整word版)聋校语文第十八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正确理解,常用词会用;(2)理解句子意思、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4)背诵默写课文相应段落;(5)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的某个特征进行细致描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及熏陶.(2)培养巩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2)有表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想,读中悟,读中交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组课文是根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重点训练项目选编的。

讲读课文《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表达了作者渴望光明、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背影》表达了父子间的深切、真挚动人的亲情;《荔枝蜜》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赞颂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几篇课文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每一篇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特别是有表情的朗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但本组课文白话现象较重,理解起来困难些。

要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文字解释通俗,并引导学生体会其文字的简介与准确,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表情地读出课文内容.四、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1、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解决方法:(1)演示句意(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图片、课件);(2)学生多读课文,相互交流阅读收获,相互启发,读懂课文。

五、应掌握的手语:(各课的生字新词,有手语教材)六、教学课时安排:(共31课时)第一课(6课时)第二课(7课时)第三课(6课时)第四课(3课时)读写例话(1课时)基础训练1(6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1、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常用词会用;(2)理解句子意思、课文内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写一篇读后感。

聋校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试教探析——以《东南西北》为例

聋校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试教探析——以《东南西北》为例

聋校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试教探析——以《东南西北》为例林星艳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2017(0)13
【摘要】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理念、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新教材从聋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进行编排,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增加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让聋生在儿歌中积累词句,在儿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在儿歌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林星艳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聋哑学校,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2
【相关文献】
1.人教社聋校语文一年级新教材的研读与教学思考——以《在家里》一课为例
2.盲校语文新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试教分析——以“我爱四季芬芳的大自然”为例
3.聋校语文一年级教材试教案例及体会
4.课程标准理念下教材使用策略初探——以《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为例
5.提高生活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初探
——以生活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下册《儿童节》一课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17 09:30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173.G4.20141217.0930.005.html
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设计
杨丽平
(四平市聋哑学校)
摘要:聋哑孩子是我们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他们也
和我们一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对知识的渴望。

但是先天
条件的不足,限制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
往往让聋哑孩子无法接受或者花费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
去学习。

如何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将对聋哑
孩子学习语文有着积极的帮助,也将对特殊群体的教学产生
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聋校创新教学深刻影响
近些年,聋校的课程改革逐渐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也成为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2007年,
国家就颁布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设
置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
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
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
础。

”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课程,在聋哑学生身上缺是
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学要求读、写、听,对于先天
条件缺陷的聋哑学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传统的语
文教学模式下,对聋哑孩子来说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创新
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一、聋校语文教学和改革的重要性
聋校的语文教学,自始至终都在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聋校整体教学计划的基础和保障。

人与人的交流,是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但是对聋哑学生来说,丧尸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而仅仅靠手语是无法做到良好的沟通的,这就对他们的文字能力提出了比正常孩子更高的要求。

同时,没有一般孩子具备的听、说能力,也对聋哑孩子学习其他的课程造成了阻碍,这就显示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

聋哑孩子的接受能力,受到先天条件的限制,是比较差的,无法明确的了解到教师的意图以及语言表达的意思。

而且往往一节课下来,教师也觉得劳累异常,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疲惫,也是心理上的疲劳。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是聋校孩子能否正常学习知识的先决条件,也是让聋校孩子提高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最终为聋校孩子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聋校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聋校语文教育的课程在整体教育课程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比重,前面我们说了,能否有良好的理解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这么多的课程学习下来,往往功倍事半,效率低。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模式的老套,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的老套。

(一)教学模式落后
什么是教学模式的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教,
学生听。

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灌输,却忽略了学生能否理解,能否独立的思考。

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运用在生活当中,儒家说“因材施教”,而现实中的聋校教学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明确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聋校的老师,没有明确自己教学的对象,把聋哑孩子当成了普通学生来看待,当然,在人性和道德上这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学生,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和普通学生一样,用普通学生的目标去要求聋哑孩子。

这样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老套
当然,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聋校的教师更应该重视聋校学生的自己的能力锻炼。

一味地说教,让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同时产生厌烦心理,我们处在信息时代,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兴趣不够,如何借助外来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代课本上千篇一律的内容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互动
上面我们说到,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是讲,讲内容,讲方法。

是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停下来,多多和学生
交流沟通,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我和老师互换”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站上讲台,老师在一旁辅助,让学生自己给学生上课,谈谈他们独到的见解,教师适时的提出教案列举需要学生们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一改往日乏味的语文课程教学,让孩子们在和老师角色的互换中学习到知识,生动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和实践相结合
聋校孩子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但是在课堂上可以以情景剧的方式来进行实践。

例如,《梦想的力量》这一篇课文,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们来扮演主人公瑞恩等一些角色,老师在一旁进行旁白的解说和组织,让孩子们以除了老师讲解之外的形式,来身临其境的了解课文的故事。

老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例如“瑞恩的梦想如果让你来实现,你会以什么方法?”“你了解了梦想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等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表演,在结束后可以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梦想的看法以及这样表演方式对上课的收获。

不仅仅是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也还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让他们去了解社会,为以后踏上社会做准备。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现在的教学内容,还是局限于书本,学生们也还是局限于老师讲解,自己看书理解。

其实,老师可以借助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虽然幻灯片的教学已普及很久,但是聋校的教学很少会以幻灯片的形式开展,幻灯片以图片说内容,让聋校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看图学习知识,这样的效率也会比老师在讲台上面讲解更高。

同时,我们处在信息时代,让孩子们从网络等其他地方接受新鲜的知识也是效率颇高的。

四、结语
聋校语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教师更应该明白肩上的责任,“因材施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学模式、教训内容、教学目标的改革,也是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从2007年至今,《方案》的颁布过去了7年,虽然这7年我们也看到了教学的进步,但是和预期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但是也应该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最大的责任去承担,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聋校语文教学,现在看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聋校教学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聋校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得他们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社会的关爱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在以后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董振扬.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郭秀清.浅谈聋校语文教学现状及建议.华章,2012,
(02).
[3]尹雪娇.浅谈聋校语文课本剧教学的意义.考试周刊,
2013,(16).
[4]丁山燕.聋校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